除颤仪的操作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12
除颤仪的使用操作规程
1.连接除颤仪病人导联,开机并选择监护导联,应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失常状
况,准备好病人的皮肤,避开皮损及敷贴,其他监护仪器电极片的位置。
2.通过“输出能量设定”,选择合适的除颤模式
3.根据病人情况选择R波同步除颤模式。
4.从除颤仪取下电极,在电极表面涂以电极膏并注意不要让电极膏涂到手上
或除颤电击手柄上。
5.将除颤电击按在病人正确的部位,在病人皮肤上小幅度的来回移动电极,
以增加电极与病人皮肤之间良好的接触,注意除颤电击之间不能有电极膏联接!然后保持电极静止并施加11—14Kg的压力。
6.按下除颤电击或控制版面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通电完成。
7.在充电完成后,如果需要改变能量的大小,可直接将“能量设定”开关调
整到需要的数值,并等待除颤仪充电完成。
8.适度调节并确认电极安放的位置和施加的压力合适。
9.确认没有其他人员与病人有身体接触,没有其他可能形成电路回路的路径,
如监护电极盒、导联线、床档等,高声提醒所有人员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
10.同时按下除颤电极的两个“除颤”按钮,同步除颤按下“除颤”按钮后保
持一段时间等待“R”波触发同步除颤。
11.检查打印除颤后病人心电图,确定除颤效果。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仪器评估1、电源开关正常。
2、仪器清洁无污垢。
3、各部件齐全无缺损。
操作前准备1、将电源接好。
2、准备导电糊一支或生理盐水棉纱垫两块。
3、电极贴三个。
4、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床单元。
5、将病人胸部皮肤露出。
操作程序1、将旋转钮转至MONITOR(监护)。
2、选择导联,按LEAD(导联).。
3、贴好电极贴。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
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
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
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200焦耳—360焦耳,双向波150-200焦耳。
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
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
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桔黄色按钮。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OFF键。
操作后处理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维护和保养1、设专人维护和保养除颤器,由正常班护士负责,每日清洁消毒。
2、在除颤开始前要确认日期、时间是否正确,心电纸是否装好。
3、使用湿软巾和含氯消毒剂进行除颤、除颤手柄、除颤板和电缆的清洁和消毒。
打印机只能使用湿软巾进行清洁。
4、严禁将除颤仪的任何一部分(包括除颤手柄)浸入液体中。
严禁使用粗糙物品擦拭显示屏。
除颤仪严禁高压消毒。
5、要特别注意每次使用除颤仪手柄后对手柄的清洁,除产后除颤手柄上积累的导电糊会对心电监护信号有扰,并且有可能使操作者遇到意外电击。
保持除颤手柄清洁。
6、及时充电。
关闭除颤器进行充电,4小时可以完成对电池的充电,当开启除颤器24小时才能完成充电,尽可能使用充满电的除颤器,否则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除颤仪操作方法步骤
1. 确保患者安全,将其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2. 打开除颤仪的盖子并按下电源按钮,启动设备。
3. 在患者胸部贴上除颤贴片,确保贴片与皮肤接触良好。
4. 根据设备提示,连接导线到除颤贴片上。
5. 在操作人员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的情况下,按下“分析”按钮,让除颤仪分析患者的心律。
6. 根据设备提示,如果需要进行电击除颤,确认没有人接触患者,再按下“电击”按钮。
7. 在电击后,遵循设备指示继续CPR(心肺复苏)直至患者有心跳或救护人员到达。
请注意,以上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操作需根据具体除颤仪型号来执行。
在使用除颤仪前,请确保接受过相关的操作培训。
除颤仪操作流程处理除颤仪故障及紧急情况在现代医疗领域中,除颤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救治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紧急救援,并通过电击恢复患者的心律。
然而,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和紧急情况,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探讨处理除颤仪故障及紧急情况的方法。
一、除颤仪操作流程1. 环境准备在使用除颤仪前,首先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关闭可产生干扰的电子设备,将患者与周围人员与外界隔离,避免干扰。
2. 检查患者意识和反应确认患者是否清醒或有任何反应。
轻拍患者肩膀或大声呼叫以唤醒患者,并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应。
3. 判断患者心脏骤停检查患者呼吸是否存在或呼吸异常,触摸颈动脉以确定患者是否有脉搏。
如果患者没有正常的呼吸和脉搏,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
4. 确定心脏骤停类型根据患者心律监测结果,判断心脏骤停类型。
常见的心律包括心室颤动(VF)或无脉搏心动(Asystole)。
5. 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击根据设备操作说明书,正确连接电极片。
在确认安全后,将电极片贴于患者体表,并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
根据患者心律类型,选择适当的电能水平进行电击。
6. 再次检查心律在电击后,再次检查患者心律。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多次电击操作。
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击的次数和强度应根据患者反应和心律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二、除颤仪故障处理1. 电源故障如果除颤仪显示电源故障,请首先确认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
检查电源接口是否和设备连接紧密,并尝试更换电源线。
2. 设备故障如果除颤仪显示设备故障,请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电极片安装正确,检查电极线是否损坏或连接松动。
3. 技术故障当除颤仪存在技术故障时,请及时联系厂家或技术维修人员。
不要私自拆卸或修理除颤仪,以免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害。
三、除颤仪紧急情况处理1. 患者起病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如果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紧急情况,请及时停止操作,与患者保持沟通并观察患者病情。
除颤监护仪操程序
1.接上电源,打开除颤仪启动按钮。
2.选择方式:开启后,除颤仪自动处于非同步除颤状态,
需同步除颤按SYNC钮,将电极板涂导电糊或用盐水纱
布置于心尖区或心底部。
3.选择能量等级:同步一般70-100焦耳,非同步一般200
-300焦耳,小儿为1-2焦耳/千克,成人为3-5焦耳/千克。
4.极板充电:按下手柄电极上的充/放电键,在充电后的15
秒内能量可供使用,准备好信号指示灯点亮。
5.电极的放置:极点电极(APEX)放置在左胸心尖下方的
腋线上,胸骨电极(ETERNVM)放置在右胸锁骨中线第二
肋下方。
6.电击:同时按压手柄电极上的充/放电键,此时放电要注
意检查术者及他人与患者确无身体接触。
首次除颤后观察
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
递增(200,200-300,360焦耳),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当监测到心室颤动时,应立即行电除颤
1.患者平仰卧位,暴露胸部,取下义齿,金属及金属导电物
2.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3.选择能量:非同步双象波200J(150-200J,同步单相波360J),打开监视器
4.取下除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
5.按下充电按钮,充电到制定功率
6.确认无人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
7.此时患者的四肢和躯干抽动一下,操作者立即听诊心脏并观察心电监测,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评分标准:
1操作前准备(2分)患者取仰卧位(1分)立于患者右侧(1分)
2.电除颤过程(14分)
3.患者暴露胸壁,将电极板涂导电糊(2分),将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区(2分)
注意事项:
1.定位不能错
2.电极板紧贴胸壁,勿留缝隙
3.连续3次未能除颤,即停止除颤,需心肺复苏后再次除颤。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除颤仪是一种应急医疗设备,旨在帮助恢复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心律。
使用除颤仪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除颤仪的使用方法:1. 确认适用人群:除颤仪主要适用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包括自主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没有脉搏等症状。
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先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除颤仪。
2. 操作前准备: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将患者移到平整的地面上,并清除周围的异物。
同时,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触摸患者和其他物体。
3. 设置电流强度: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设置适当的电流强度。
一般来说,成人的电流强度为150-200焦耳,儿童为2-4焦耳。
4. 贴电极垫:将除颤仪的电极垫贴在患者胸前,一个贴在右胸骨右缘,另一个贴在左胸腋中线。
确保电极垫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无明显杂质。
5. 发放电流:在确认所有人员远离患者的情况下,按下发放电流的按钮,让除颤仪对患者进行除颤。
除颤仪会通过电极垫释放电流,帮助恢复患者心脏的正常心律。
6. 观察患者反应:在发放电流后,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情况继续进行除颤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放电流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规则心律、肌肉抽搐等症状,这是正常反应,无需惊慌。
7. 进行心肺复苏:除颤仪仅仅是恢复心脏骤停患者心律的一个环节,之后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在除颤操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步骤。
二、除颤仪的注意事项:1. 人员安全:在使用除颤仪时,需要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
操作人员和其他陪同人员应保持距离,以免被电流伤害。
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手套和其它防护装备。
2. 患者注意: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已经无意识、没有脉搏、没有自主呼吸等症状。
在除颤操作过程中,要避免触摸患者和其他物体,以免发生电流损伤。
3. 电流设置: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正确设置除颤仪的电流强度。
除颤仪的简要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简要操作流程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关同步键放电,双手同时按压放电键选择合适能量,单向波:
360J双向波:150-200J。
2、充电:按充电按扭,除颤仪自动充电至显示屏显示到所需。
3、放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左腋前线。
4、选择paddle导联,以便快速察看心律,确定心律:室颤、无脉搏室速。
5、涂导电糊: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
6、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
注意事项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关闭同步键。
2.连接心电监护导联,确认室颤或室速(无脉搏)
除颤使用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除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检查外壳是否受损,检查电极板导线有绝缘损坏,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
态
4、除颤仪不得外借,如有特殊需要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借出。
5、定期保养:每次使用仪器后用清洁的专用抹布湿式擦拭,如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
用75℅酒精进行擦拭。
6、做好仪器运行和维修记录。
使用中若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并立即通知总务科
维修并做好标记。
医院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操作准备:
1.检查除颤仪是否存在坏片或故障情况;
2.检查除颤仪电池是否足够,电量是否满足操作要求;
3.检查除颤仪胶片是否更换新鲜,未过期;
4.检查病人是否存在心脏起搏器等情况,避免造成其损坏;
二、除颤操作:
1. 将病人衣料解开,露出胸部;
2. 将胶片涂抹胸部皮肤并去除多余胶片;
3. 将胶片上的电极对准心脏正碰到位置;
4. 按下除颤按钮,医生观察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正常;
5. 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续给电击,直至心律恢复正常;
6. 操作结束后带走胶片,对病人进行监测并记录情况。
三、操作注意事项:
1. 清楚告知病人除颤操作流程以避免他紧张;
2. 操作必须谨慎小心,电击时间应短,减轻病人痛苦;
3.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是关键,随时准备呼叫救护人员;
4. 操作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监护,记录所有情况。
除颤仪操作规程除颤仪操作规程一、操作流程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导电糊→充电→“Sternum”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1.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板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信号。
选择I、Ⅱ、Ⅲ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按“HR ALARM”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20/60、l50/40、l60/90)。
4.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ENERGY SELECT”选择好除颤能量,按“05指南”成人单向360 J,双向150~200 J除颤板涂导电胶,按“CHARGE”充电键进行充电,将标有“Sternum”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乳头下方。
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室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7.“GO SUMMARY”键为抢救实时记录,“RECOR0”键为全程记录。
8.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人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及起搏器植人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查ICD和起搏器的功能。
2.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除颤仪自检方法(1)将开关置于“Paddle”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100 J或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再次按Sync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其纸上会显示“TEST100J PASSED”(100J测试通过)。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方法/步骤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2.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3.能量选择。
4.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5.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不是蜂鸣声。
6.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7.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
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8.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 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电除颤。
9.解除除颤时,按解除按钮。
如 秒未执行除颤电击,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10.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
二、电除颤的并发症心律失常: 早搏、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低血压、肺水肿、栓塞。
心肌损伤。
皮肤灼伤等。
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
仪器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
使用后清洁导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
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
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三、注意事项1.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2.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3.掌握好手柄压力。
4.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5.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6.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7.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8.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9.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10.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
简易呼吸机的使用1、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二、简易呼吸器的适应症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2.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除颤仪操作流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电除颤操作流程(一)评估(二)操作前准备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三)操作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
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
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除颤仪操作流程
当监护仪屏幕显示病人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时立即进行电除颤,步骤如下:
1.接除颤仪电源线,地线,保证病人安全。
2.打开电源开关,将选择开关旋至ON处。
3.立即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或绝缘床上,检查并去除导电物质,松解衣扣,
暴露胸部。
4.若室颤为细颤时,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适量静脉注射,使细颤转为粗颤。
5.用干纱布将电击部位皮肤擦干,将大小合适的生理盐水纱布两块放于电击部
位,(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及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
6.选择非同步除颤,选电量200J按charge键,任何人、金属等导电物质均不可
接触病人。
7.正确放置电击板,紧压电击板于病人胸部,迅速放电除颤,无效时可重复电
除颤,最大为360J。
8.随时观察示波屏心电活动,听诊心脏,描记心电图。
9.继续进行有效地心肺复苏术。
10.根据病情停用除颤仪,整理各种用物,安置好病人。
除颤仪操作流程
1.检查电源线、地线、心电图导联线是否连接好,病人卧木板床或绝缘床上。
2.选择电击部位,先用干纱布擦干净皮肤再放置两块湿纱布。
3.电击板紧贴皮肤压紧。
步骤1:选择电量自200J开始,(最大电量为360J)
步骤2:选非同步式按“Charge”
步骤3:按“Discharge”键放电
4.任何人、金属或导电物质均不要接触操作者或病人。
5.注意心电示波屏变化描记ECG并做好记录。
6.继续进行有效地心肺复苏术。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
除颤仪操作流程除颤仪操作规程一、用物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膏、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纱布二、步骤1)对病人皮肤的相应部位进行清洁处理,将电极片粘贴在病人的正确部位,注意电极片与病人皮肤的良好接触。
2)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将导联线固定在床旁或病人身体上,以避免电极或导联线脱落。
3) 打开除颤监护仪电源,用“导联选择”按键选择希望观察的病人导联,观察病人心电波形是否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波幅调节按键调整QRS波的波幅到适当的高度,用心率报警调节按键将心率报警的上下限调整到合适的数值。
4)通过“能量选择”旋钮,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5)从除颤仪上取下除颤电极,在电极表面涂以导电凝胶或放置浸润盐水的纱布块。
6)将除颤电极按在病人正确的部位,在病人皮肤上小幅度地来回移动电极,增加电极与病人皮肤之间的接触,然后保持电极静止,观察除颤手柄上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绿色则表明接触良好。
7)按下除颤电极或控制面板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8)在充电完成后,如需要改变能量大小,可直接将开关调节到需要的数值,并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9)确认电极安放位置,施加压力。
10)确认没有其他人员与病人有身体接触,没有其他可能形成电流回路的路径,高声提醒所有人员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11)同时按下除颤电极的两个“除颤”按钮。
12)检查并打印除颤后病人的心电图,确定除颤效果。
三、注意事项(1)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2)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及时记录(3)在操作中注意观察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4)将除颤仪放回相应的位置,并连接电源插头到合适的电源上,及时充电,确认“电池充电”和“外接电源”指示灯点亮。
(5)清洁所有的电极板和接线盒,清点并保管好全部附件。
(6)确认有充足的记录纸、导电凝胶或除颤垫供下次使用。
日常维护和预防性维护(1)外表面的清洁可以用90%的酒精、中性肥皂水清洁外表,但应防止液体流入机内,造成损坏。
德国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一、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1.连接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2.使患者平卧于硬板床,脱去患者上衣。
3.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胶。
4.打开除颤仪,选择除颤能量,按下充电按钮。
5.充电完毕,将一个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另一个电极板放在前胸心尖部。
6.操作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嘱医护人员远离,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有指征时再次除颤。
7.操作完毕后关闭电源,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放好。
二、除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去除患者的假牙。
2.导电胶应涂抹均匀,避免灼伤局部皮肤。
3.电极板放的位置应避开起搏器置入部位。
4.电极板放的位置应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5.误充电必须在除颤器上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