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有参考答案)201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2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概述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科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范围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呼吸、心血管、消化、肾、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及风湿性疾病)和外科学(包括普通外科、胸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对医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论的正确程度。
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生理学一、绪论(一)生理学(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四)人体功能活动的反馈控制(五)稳态与内环境概念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2.跨膜物质转运形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吐(出胞)和胞吞(入胞)3.载体、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三)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以及它们形成的原理3.兴奋的引起和兴奋传导的机制(四)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骨骼肌的超微结构2.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3.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五)骨骼肌收缩的形式三、血液(一)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及其功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二)血细胞的功能(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四)血型和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3.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4.心音(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2.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3.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跨膜电位4.心室肌细胞的生理特性5.心电图(三)血管生理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2.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3.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4.微循环与组织液的生成及意义(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2.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五)器官循环五、呼吸(一)肺通气1.肺通气的动力2.肺通气的阻力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4.胸内压5.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二)肺换气1.肺换气的动力2.肺换气的原理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的运输2.二氧化碳的运输3.氧解离曲线的特点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四)组织换气(五)呼吸运动的调节1.呼吸中枢2.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吸气切断机制3.呼吸的反射性调节4.化学性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六、消化与吸收(一)概述1.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2.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及其机制3.胃肠激素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二)胃内消化1.胃液的主要成分与生理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3.胃的运动与功能,以及影响胃排空的因素(三)胰液和胆汁的分泌、生理作用及其分泌排出的调节,小肠液的成分生理作用及其运动形式1.胆汁的成分、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胰液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小肠液的分泌和小肠的运动(四)吸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一)能量代谢1.能量的来源和作用2.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基础代谢(二)体温及其调节1.体温的正常值和生理变动因素2.体温的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3.体温调节八、肾的排泄(一)肾的功能(二)肾的血液循环特征及肾血流的调节(三)尿生成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影响因素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3.一些物质的分泌和排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四)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及其与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系(五)尿生成的调节1.肾小管中溶质浓度2.抗利尿激素3.醛固酮(六)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二)视觉器官1.眼的折光功能及视调节2.眼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3.与视觉相关的概念和现象(三)听觉器官1.耳的功能2.正常传音途径(四)前庭器官及其功能十、神经系统(一)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1.神经元和神经纤维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1.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原理3.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4.突触传递的特征5.神经的营养作用6.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三)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1.反射中枢2.中枢抑制(四)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感觉投射系统2.痛觉(五)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高级中枢(六)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自主神经系统的概述2.自主神经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3.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4.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七)脑的高级神经活动1.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2.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3:学习、记忆的过程和机制4.脑电图波形和皮质诱发电位5.觉醒与睡眠十一、内分泌(一)概述1.激素的概念2.激素的作用方式3.激素的分类和作用原理(二)下丘脑与垂体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2.腺垂体与神经垂体(三)甲状腺素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1.3类激素2.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分泌的调节3.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和分泌的调节(五)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分泌的调节1.主要生理作用2.分泌的调节(六)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1.生理作用――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2.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七)与维持钙稳态有关的3种激素1.甲状旁腺激素2.降钙素3.维生素D3十二、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1.睾酮的生理作用2.睾酮的分泌的调节(二)女性生殖系统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3.在月经周期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子宫内膜变化的关系4.影响女性乳房发育和乳汁分泌的因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第二章分子生物学一、蛋白质化学(一)氨基酸氨基酸的类型、符号、结构和化学性质。
2018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
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占有权能B.使用权能C.收益权能D.处分权能2.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
A.货币供给增加B.个人所得税降低C.技术进步D.法定准备金下调3.属于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再贴现率B.存款准备金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不动产信用控制4.关于公共物品的属性正确的是()。
A.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B.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造成免费搭车现象C.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D.公共产品可以由市场提供5.以下符合基尼系数的选项是()。
A.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平等B.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不平等C.基尼系数越接近0越趋于平等D.基尼系数越接近0.5越趋于平等6.古典汇率决定论包括()。
①购买力平价理论②利率平价理论③国际借贷理论④汇兑心理理论⑤铸币平价理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7.()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B.严格的固定汇率制C.美元充当国际货币D.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8.根据H-O模型,国际贸易的结果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率(),出现要素价格()趋势。
A.差异缩小/均等化B.不变/不变C.差异缩小/不变D.不变/均等化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瓦尔拉斯定律2.收入指数化3.财政赤字排挤效应4.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货币政策时滞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金融自由化的内容。
3.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
4.画出拉弗曲线并简要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与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请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企的治理结构如何体现“共同治理”。
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
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是一种全国性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旨在测试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以下是关于该考试的一些基本信息:
1.考试科目: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一般包括两个科目,分别是外国语水平和学
科综合水平测试。
外国语水平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而学科综合水平测试则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2.考试难度:该考试的难度相对较高,主要针对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如已获
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具有相应学术水平的人员。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3.报名条件:报名参加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学术
背景。
一般来说,申请人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在申请前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审查,并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
4.考试时间: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举行,具体时间安排
以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为准。
5.考试形式: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采用笔试形式,一般在各省市的教育部考试
中心指定的考点进行考试。
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具体时间安排以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为准。
总的来说,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统一考试是一种比较严格的全国性研究生招生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如果您想要申请硕士学位,需要根据考试要求认真准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
试大纲及指南》(以下简称《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重
要文件,旨在为同等学力人员参加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
试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参考标准。
《大纲》确定了考试的性质、考试内容、考试时间、组织和管理、考试合格标准等,用以明确本考试的考试目标、考试性质和要求,并
指导学生合理备考。
《大纲》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目的在于明确考试的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合理备考。
第二部分为考试时间、组织和管理,包括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地点、考试组织、人员组成、监考方案等,主要负责确定考试时间安排、考场布置及安全防范等工作,保证考试按计划进行、顺利结束。
第三部分为考试合格标准,主要负责规定考试合格的总分线及分
数等级的界定,以及成绩复查、补考安排等,以保障考试的公正性、
客观性和科学性。
2017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我国的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国有企业D.民营企业参考答案: B2、如图所示,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1、E2、E3,这意味着_A.对于消费者1而言,E1的效用水平高于E2B.对于消费者2而言,E3的效用水平高于E2C.E2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E1和E3不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D.E、E、E都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参考答案: D3、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包括_①国家资本输出与私人资本输出②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③直接资本流动与间接资本流动④国际商品流动和人力资本流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参考答案: C4、当最终产品进口的名义税率不变时,表述正确的是_①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②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小③对进口原料征税越高,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④对进口原料征税越高,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小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参考答案: D5、根据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A.价内税与价外税B.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C.直接税和间接税D.从量税与从价税参考答案: C6、可用于解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包括_①政府活动扩张论②梯度渐进增长论③经济发展阶段论④官僚行为增长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7、实际利率=____。
A.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C.名义利率X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8、_____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所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
A.国际借贷说B.购买力平价说C.汇兑心理说D.利息平价说参考答案: C二、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供求力量达到一种平衡,价格或价格机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就被称为均衡价格。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下列行为不会导致行业利润实现最大化的是()。
A. 贯彻差异化战略 B. 生产高质量产品 C. 抬高产品价格 D. 扩大生产规模正确答案是:D. 扩大生产规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只有在市场需求能够容纳得下时,这种做法才有效。
如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产品积压,反而使利润下降。
因此,本题答案为D。
2、下列关于外部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外部性又称溢出效应B. 外部性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活动不以市场为媒介而对其他家庭或厂商产生直接和非预期的效应C. 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D. 外部性只有在纯竞争的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正确答案是:D. 外部性只有在纯竞争的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
外部性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活动不以市场为媒介而对其他家庭或厂商产生直接和非预期的效应。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其中正外部性是指某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对他人是有利的,而负外部性则是指某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对他人是不利的。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往往不是最优的,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因此,本题答案为D。
3、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财政政策是政府预算支出和税收收入的变化,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C. 财政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税收政策、购买性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 D.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间接作用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利率等正确答案是:D.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间接作用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利率等。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利率等,通过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解读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同等学力硕士考试”)是根据中国教育部文件要求设立的一项考试,旨在对同等学力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以便为其提供获得硕士学位的机会。
本文将对该考试的大纲进行解读,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与要求,并为备考提供指导。
一、考试科目及权重分配同等学力硕士考试共分为四个科目: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工程管理、系统科学与工程方法、信息技术与管理。
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各科目的权重分配如下:1. 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权重30%):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工程管理(权重30%):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包括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等内容。
3. 系统科学与工程方法(权重20%):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系统科学与工程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包括系统分析与建模、系统优化与决策等内容。
4. 信息技术与管理(权重20%):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与管理能力,包括企业信息化战略与规划、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内容。
二、考试要求对于同等学力硕士考试,考生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1. 具备良好的管理学基础:考生需要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能够灵活应用管理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2. 具备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考生需要熟悉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了解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并能够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3. 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方法的应用能力:考生需要了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系统分析与建模的技巧,并能够利用系统优化和决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历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20分〕1.理性预期〔1999西经〕P261①2.市场失灵〔1999西经〕P197②3.汇率的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1999〕4.外汇〔1999〕5.预算体制〔1999〕6.外在性〔2000西经〕P199③7.流动性偏好陷阱〔2000西经〕P221④8.税收支出〔2000〕9.政府采购制度〔2000〕10.广义的国际收支〔2000〕11.帕累托最优状态(2001西P193.⑤12.根底货币〔2001货〕13.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2001财〕14.国家预算〔2001财〕15.偿债率〔2001国〕16.资本的边际效率(2002西P217) ⑥17.税收转嫁〔2002财〕18.财政赤字〔2002财〕19.资产证券化〔2002货〕20.联系汇率〔2002国〕21.总供给曲线〔2003西〕⑦22.货币政策时滞〔2003货〕23.财政政策〔2003财〕24.税收中性〔2003财〕25.贸易乘数〔2003国〕26.消费者均衡〔2004西〕P141⑧27.本钱推动的通货膨胀〔2004西〕P250⑨28.分类所得税〔2004财〕P439第1 页29.寻租行为〔2004财〕P40630.倾销〔2004国〕P32431. 资本边际效率〔2005西经考过〕⑩32. 替代效应〔2005西经〕P145⑾33. 列昂惕夫反论〔2005国经考过〕34. 赤字依存度与赤字比率〔2005财政〕35. 税收转嫁〔2005财政考过〕36. 产权制度〔2006〕37.公共产品〔2006西经〕P201⑿38. 战略贸易政策〔2006〕39. 总需求曲线〔2006西经〕P234⒀40. 收入指数化〔2006西经〕P254⒁41.产权〔2007〕〔2007西经179页〕⒂43.外汇管制〔2007〕44.综合制所得税〔2007〕45.进口配额〔2021〕46.税收中性〔2021〕47.公司治理构造〔2021〕48.理性预期假设〔2021西经〕⒃99年考过49. 价内税及价外税(2021财政)50. 所有权(2021)51. 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2021)52. 投资乘数(2021西经)53. 自然失业率(2021)54. 科斯定理(2021)55. 公共定价法(2021财政)56. 里昂惕夫反论(2021)57.等产量线(2021西经)58.货币工资刚性〔2021〕59.所有权特定优势〔2021〕60.购置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2021财政〕第2 页二、简答题〔每题8分, 共4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根本经济特征的论述〔1999〕2.简述帕累托最优及帕累托最优条件〔1999〕3.如果要使一国的年产出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的前.下,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 储蓄率应当有何变化?〔1999〕4.简述列昂惕夫反论的根本内容〔1999〕5.经济开展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1999〕6. 简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2000〕7.某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函数是Q=60-5P〔2000〕(1) 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2) 厂商收益最大时产量与价格(3) 假设厂商边际本钱为2, 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及价格8.使用收入及支出法进展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那些问题〔2000〕9.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2000〕10.简述购置力平价论的根本内容〔2000〕11.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根本特征〔2001社〕12.简述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2001货〕13.如何对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2001货〕14.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2001国〕1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根本特征〔2001财〕16. 法人资产制度的根本特征〔2002社〕17.衍生金融产品的种类〔2002货〕18.我国货币共给的内生性〔2002货〕1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2002财〕20.什么是幼稚产业〔H-B-K标准〕〔2002国〕21. 中国过渡经济有什么特征?〔2003社〕第3 页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条件?〔2003货〕23.IS-LM模型中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2003货〕24.简述国债的功能〔2003财〕25.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2003国〕26.简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2004社〕P6827.简述购置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奉献〔2004货〕P57628.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与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根本观点〔2004货〕P496-49929.试分析一国外汇储藏的最正确规模〔2004国〕P33830.我国财政投资决策标准是什么〔2004财〕P417-41931. 为什么采用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要付出沉重的代价?〔2005社大纲没有〕32. 养老保险的三种筹资模式〔2005财政〕。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说明》嘿,朋友!如果你是同等学力人员想要申请硕士学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话,那这个大纲和指南可太重要啦,我今天就好好给你讲讲。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你得把考试大纲好好读上几遍。
我当初就是粗略看了看,觉得自己懂个大概了,结果后来做题发现自己好多内容没理解对。
这就像是盖房子,大纲就是你的建筑蓝图啊,它告诉你这个房子(考试内容)大致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结构(知识点板块)。
对于考试指南,这里面的内容可都是宝。
它教你怎么去应对这个考试,从报名到考试当天的安排,甚至里头还多多少少涉及一些答题的小技巧呢。
记住了,这可是你的行动手册,不能不重视。
二、实用建议对于大纲里的知识点,可别傻乎乎地死记硬背。
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后来发现那样效率超级低。
你得自己学会整理框架。
比如说,咱们把大纲按照学科分成不同的板块,像历史学科可以按朝代来分,在这个框架里把知识点填进去。
这就好比是把衣服放进衣柜里,不同类型的衣服(知识点)放在对应的抽屉(框架板块)里,你找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做一些历年真题也是个超棒的办法。
这能让你知道考试大概是怎么考的,题目长啥样。
我当时做真题的时候,发现有些知识点会反复考,那这个就是重点中的重点啦,就得着重去复习。
就像是你在森林里找水源,那些经常冒出水花的小泉眼(反复考的知识点)肯定是要重点关注的啊。
三、容易忽视的点这里特别要注意考试大纲里那些小字部分或者是被放到最后的一些说明。
我差一点就忽视这些内容了,后来才知道有些很重要的补充信息就藏在那里头。
比如说考试大纲中的参考书目部分,有些细微的版本要求之类的,如果你看错了,那复习的方向可能就有点偏了。
这就和我们找宝藏一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落(小字部分和最后的说明)可能就藏着打开宝藏(考好成绩)的关键钥匙。
还有考试指南里规定的各种时间节点。
像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什么时候要提交材料之类的。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参考教材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参考教材可以考虑以下几本:
1.《经济学原理》(作者:Mankiw N.G.):这本教材是经济学学科的入门教材,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是学习经济学的基础。
2.《现代产业组织与公司经济学》(作者:Carlton Dennis W.和Perloff Jeffrey M.):该书主要讲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司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对于理解市场结构、竞争策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货币银行学》(作者:李国强、傅高义):这本教材主要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包括货币供求、货币市场、银行运作、货币政策等内容。
4.《经济法学概论》(作者:程春燕、赵曙光、陈天斌):该教材主要介绍了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法律适用和经济法律责任等内容。
5.《国际经济学》(作者:Paul Krugman和Maurice Obstfeld):这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汇市场等内容,对于了解国际经济关系和跨国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教材仅供参考,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和考试要求来确定。
此外,还可以参考综合性经济学教材或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以拓宽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广度和深度。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一、考试背景和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
而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教育等能力的专业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同等学力人员的应用心理综合水平能够达到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二、考试内容及格式要求(一)考试内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应用心理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内容。
1. 理论知识:主要涵盖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模型和方法等。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解应用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熟悉研究心理学问题的方法和流程。
2. 实践能力:主要针对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进行实际操作。
(二)考试格式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分为笔试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1. 笔试:包含选择题和简答题。
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包括面试、案例分析、咨询策略设计等环节,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准备和备考建议(一)准备阶段1. 整理复习材料:根据考试大纲和指南,梳理相关知识点和考点,制定复习计划。
2. 多练习习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注重对实践操作的模拟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备考建议1. 系统学习理论知识:重点关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并与实际问题结合进行深入理解。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经济学(二)考试真题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经济学(二) 试卷(课程代码008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增加B.玉米价格上升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2.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1,则X和Y的关系是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劣品3.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4.以下有关厂商生产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可变生产要素的区别只相对于长期而言,短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B.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C.厂商的正常利润是总的销售收入或总收益与总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反映了长期中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5.如果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元交点,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保持等产量线不动,增加成本投入,能实现最优生产B.保持等成本线不动,增加产量,能实现最优生产C.同比例减少所有投入,能实现最优生产D.同比傻嘴加所有投入,能实现最优生产6. 厂商短期生产中,当总产量下降时,则有A. 平均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为负数C. 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最大7. 完全竞争市场上,当厂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生产,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 厂商不可能出现亏损B.厂商获得超额利润C. 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等于其平均收益D.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8.一般来说,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是A. 水平直线B.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D.向右下方倾斜9.如果垄断竞争行业存在超额利润,则A. 新企业将进入B.现有企业将提高价格C.因为有进入障碍,不会有新企业进入D.生产成本会上升10.从垄断与公共利益角度来看,以下对垄断市场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厂商进一步发展B.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价格要比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要低C.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是以可能的最低成本进行生产D.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要等于完全竞争市场中达到的产量11.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福关的命题是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12. 以下哪种情况不反映在GDP中?A.卖掉以前据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元人民币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13.当实际GDP力17500亿元,GDP价格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0亿元B.15700亿元C.17500亿元D.28000亿元14.一个经济中,若消费C=4000亿元,投资I=700亿元,政府购买G=500亿元,净出口X-M=250亿元,则GDP等于A.4700亿元B.4950亿元C.5200亿元D.5450亿元15.其他条件不变,突破性盼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A.产出增加,价格提高B.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提高D.产出减少,价格下降16.一个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来决策的经济,被称为A。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对于同等学力人员来说,申请硕士学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为了提高考生的备考效果,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本文将对该大纲及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一、考试概述1. 考试目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目的是评估考生在经济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课程、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 考试形式考试采取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全面考察考生的理论基础、分析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大纲解读1. 考试要求根据大纲要求,考生需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此外,还要熟悉相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2. 考试知识点大纲明确了考试知识点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学基础等。
考生应根据大纲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做到知识全面掌握。
3. 难度分布大纲对考试难度分布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覆盖了基础、中级和高级知识点。
其中,基础知识占考试总分的50%,中级知识占30%,高级知识占20%。
考生应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三、指南分析1. 学习方法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采取系统学习和综合应用的方法。
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经济论坛等活动,提高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解题技巧指南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如合理利用经济学模型、建立逻辑分析框架、善于归纳总结等。
考生应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3. 模拟训练指南建议考生进行模拟训练,完成真实考试环境下的模拟试题。
20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经济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___。
①经济增长②物价稳定③效率、增长、稳定④分配公正⑤国际收支平衡⑥经济福利A.①②B.③④⑤C.③④⑥D.②④⑥2.某地区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Ey=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___。
A.价格提高1%将导致需求增加1.2%B.收入增加2%将导致需求减少6.0%C.价格提高3%将导致需求减少3.6%D.收入增加4%将导致需求增加4.8%3.在两部门经济中,若消费函数表示为C=100+0.6Y,这表明____。
A.边际储蓄倾向等于0.6B.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00C.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D.平均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一种____。
A.负债业务的创新B.资产业务的创新C.中间业务的创新D.清算业务的创新5.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为_____。
①要素市场融合②价格与工资弹性③商品市场高度融合④国际收支顺差⑤宏观经济协调和政治融合⑥金融市场融合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⑥6.利用货币对外贬值调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需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____。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小于07.税收负担分配的“能力原则”,要求纳税人应该按照他们的支付能力纳税。
以下____可以用来衡量个人的支付能力。
④得标准②支出标准③财富标准④政府规定的其他标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____。
①社会保险②社会救济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⑤社会捐赠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自然失业率2.科斯定理3.公共定价法4.里昂惕夫反论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作图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教育学真题及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1.教师2.察举制度3.观察学习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二、简答题1.教学评价的类型2.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以及特点3.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功能4.问卷调查的优点三、论述题1.论述学校教育的特点2.论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3.课题论证中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4.心理学原理李明有什么问题及以后的可能影响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2、察举制度: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可提高学习效率。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二、简答题1、教学评价的类型答案:(1)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一、引言为了保证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公平性和规范性,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统一考试,以评估同等学力人员在历史学学科上的综合水平。
本文档旨在提供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大纲和指南。
二、考试目标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同等学力人员在历史学学科上的综合水平,包括对历史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研究领域的掌握程度。
同时,考试也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历史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三、考试内容和形式1.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2.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主要测试对历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事件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判断题主要测试对历史学观点和结论的判断能力,填空题主要测试对历史学名词和概念的记忆和掌握能力,论述题主要测试对历史学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考试大纲1. 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历史学的定义和特点•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历史观的多样性和演变•历史学的主要流派和学派2.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史料的收集和评价•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历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3. 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中国古代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问题•世界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问题•文化史、社会史和经济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问题4.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五、考试指南为了帮助同等学力人员更好地准备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南:1.学习历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历史学常用术语和名词的含义和用法。
201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A
解析:占有权能,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用权能,是指不改财产的所有和有的性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处分职能,是指法律所保障的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他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
A货币供给增加
B斯阳老我育
C技术进步
D法定准备金下调
答案:C
解析:考题中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说明此时的总供给为潜在产出水平下的总供给,要想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依赖于技术进步(内部突破)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提高产量
3.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
A再贴现率
B存款准备金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不动产信用控制
答案:D
解析: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4.关于公共物品的属性正确的是( )
A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
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造成免费搭车现象
C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排他性,生产上具有竞争性
D. (选项内容缺省)
答案:B
解析: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这一特征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非竞争性是指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消费者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
5.以下符合基尼系数的选项是()
A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平等
B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不平等
C基尼系数越接近0越趋于平等
D.基尼系数越接近05越趋于平等。
答案:B
解析: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
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6古典汇率决定论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