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旧版第七章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83
消费者的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消费者的需要和行为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
通过学习,消费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其行为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
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记忆,学习是无法进行的。
1.学习概述1)学习的含义人出生以后,从牙牙学语到掌握高深的科学知识,从蹒跚学步到掌握各种复杂的运行技能,始终贯穿着学习这一主题。
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
举凡习惯、知识、技能、观念以及生活活动,均属个体的经验。
因经验而产生的学习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学习,如通过接受培训而掌握开车技能,通过参加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班而学会操作、保养、维修某种机器均属此种类型;另一种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学习,如看到电视里介绍的某种化妆方法而予以仿效,看到某人撞红灯造成车毁人亡的场面而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也均属之。
其次,学习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从个体行为的改变,即可推知学习的存在。
当某人表现出一种新的技能,如开车、游泳、打高尔夫球,我们即可推知,学习已经发生了。
有时,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些一般性知识,如关于中国的历史或文化,关于中国的宗教与艺术,这类学习往往不会立即通过行为的变化外显出来,但可能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将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即改变着人的行为潜能。
由于行为潜能不一定马上转化为外显行为,它本身又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却又是十分深远的。
最后,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无论是外显行为,还是行为潜能,只有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才算是学习。
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由于它们所引起的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故不能视为学习。
当然,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也并非是永久性的,因为遗忘是人所共知或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事实。
第七章消费者行为1.消费者行为有什么特点,如何分类?答: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动机性消费者行为总是由一定的消费动机引起的,消费动机源于内在需要与外在刺激,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动力。
换句话说,内在需要或外在刺激引起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引起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满足消费需要。
但是,消费动机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消费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消费者行为,同一消费者行为可能由不同的消费动机引起。
同时,由于消费动机具有不可观察性或内隐性,只能靠对消费者行为的推断来予以确定(这种推断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因此消费动机并不具有对消费者行为的直接预示作用。
第二,系统性相关理论认为,消费者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消费者决策,而消费者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问题认知、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5个阶段,也可以概括为购前、购中、购后3个环节。
所以,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前后继起的、动态的、完整的系统过程,它并不仅仅体现为5个阶段或3个环节中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而是体现为5个阶段或3个环节的前后衔接,连贯一致。
第三,复杂性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于消费者行为的丰富多样、动态多变。
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以及选择产品的方式等方面各有侧重、互不相同,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不同产品的选择上,其行为也不一样。
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也决定于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消费者行为既受到其个体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消费客体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些内部、外部因素又包括许许多多的具体方面,它们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有的是直接的、有的则是间接的,有的是单独的、有的则是交叉或者交互的。
第四,可引导性作为行为主体,消费者有时对自己的需要以及以何种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十分清楚。
此时,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其施加影响,企业也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产品和传递合适的信息激发或者“唤醒”(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消费者行为学之学习和记忆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信息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记忆则是指保存和回忆这些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和记忆在消费者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习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和服务的来源、特点和优劣的基础。
通过学习,消费者能够获取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用这些信息来判断和评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性能和价值。
例如,消费者可能通过广告、口碑和试用来学习有关产品的信息,从而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
其次,学习还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和态度。
消费者在体验产品和服务之后会形成一定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可能通过学习得到强化或改变。
例如,消费者可能在使用某个品牌的产品后感到满意,并对该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
这种积极的学习经验可以促使消费者反复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形成忠诚度。
记忆在消费者行为中起着保存和回忆学习内容的作用。
通过记忆,消费者能够在购买决策时回忆起之前学习到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当前的情境中。
记忆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和比较不同品牌和产品的特点和优劣,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记忆还可以帮助消费者回忆起之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体验,以便评估其满意度和再次购买意愿。
然而,学习和记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消费者的学习和记忆容量是有限的。
人们只能记住一部分信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息可能会逐渐遗忘。
因此,消费者需要通过重复暴露和提醒来巩固学习内容,从而增强记忆。
其次,消费者的学习和记忆可能会受到干扰和影响。
例如,消费者可能会受到广告和销售手段的影响,从而偏离了客观的学习内容。
此外,消费者的情感和态度也可能影响学习和记忆。
正面的情感和态度可能促进学习和记忆的形成,而消极的情感和态度可能阻碍学习和记忆的发展。
总之,学习和记忆是消费者行为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学习和记忆,消费者能够获取和应用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2023-10-28contents •消费者学习理论•消费者记忆机制•消费者学习与记忆的过程•消费者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学习与记忆的应用•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目录01消费者学习理论010203情感反应该理论还关注情绪调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认为消费者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反应。
情绪调节情绪表达02消费者记忆机制概念定义信息容量限制信息保持时间影响因素短期记忆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消费者能够长期储存和回忆起的信息。
概念定义信息储存方式信息保持时间影响因素长期记忆的信息以语义和情节记忆的方式储存。
长期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较长,可以持续数年甚至一生。
长期记忆受到年龄、智力、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记忆偏见消费者的记忆往往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导致回忆出的信息带有主观色彩。
记忆扭曲消费者在回忆信息时,往往会出现记忆扭曲的现象,即回忆出的信息与原始信息不符。
影响因素记忆扭曲与偏见受到情绪、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记忆扭曲与偏见03消费者学习与记忆的过程消费者注意到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初步感知注意与感知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深入理解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等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深入的理解,包括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特点、功能、品质等。
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进行信息编码消费者在理解商品或服务后,会将其编码成一种更容易记忆和提取的形式,以便在以后的购买决策中使用。
理解与编码存储与提取消费者将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存储在记忆中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提取相关信息04消费者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因素个体差异认知能力01经验与知识02学习态度03信息内容信息呈现方式信息来源信息质量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复习与巩固05消费者学习与记忆的应用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增强广告效果提高品牌忠诚度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是品牌忠诚度的核心。
通过在广告中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以及在产品和服务中提供高质量的体验,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
消费者的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消费者的需要和行为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
通过学习,消费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其行为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
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记忆,学习是无法进行的。
1.学习概述1)学习的含义人出生以后,从牙牙学语到掌握高深的科学知识,从蹒跚学步到掌握各种复杂的运行技能,始终贯穿着学习这一主题。
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
举凡习惯、知识、技能、观念以及生活活动,均属个体的经验。
因经验而产生的学习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学习,如通过接受培训而掌握开车技能,通过参加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班而学会操作、保养、维修某种机器均属此种类型;另一种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学习,如看到电视里介绍的某种化妆方法而予以仿效,看到某人撞红灯造成车毁人亡的场面而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也均属之。
其次,学习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从个体行为的改变,即可推知学习的存在。
当某人表现出一种新的技能,如开车、游泳、打高尔夫球,我们即可推知,学习已经发生了。
有时,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些一般性知识,如关于中国的历史或文化,关于中国的宗教与艺术,这类学习往往不会立即通过行为的变化外显出来,但可能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将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即改变着人的行为潜能。
由于行为潜能不一定马上转化为外显行为,它本身又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却又是十分深远的。
最后,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无论是外显行为,还是行为潜能,只有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才算是学习。
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由于它们所引起的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故不能视为学习。
当然,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也并非是永久性的,因为遗忘是人所共知或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事实。
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案例一:猫天生会捉老鼠吗?
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在1930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他把小猫分为四组:第一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
第二组小猫与母猫一起生活,可以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
第三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而与老鼠一起生活
第四组小猫看到老鼠就受到点击,形成了躲避老鼠的条件反射
这些小猫长大后,见到老鼠的反应就不-样:
第一组无动于衷;
第二组表现出捕鼠行为;
第三组即使见到别的猫抓老鼠,也不会去模仿;
第四组则是猫怕老鼠,见到老鼠就逃跑
问题:运用相关的消费者学习理论,解释一下上述案列。
答案:人类的后天行为和需要都是后天习得的。
消费者的行为和需要也是通过学习而得的。
学习理论将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是如何积累信息、经验,从而形成指导其自身购买行为的知识。
案例二:1999年农夫山泉的广告开始出现在各类电视台,来势汹涌,到2000年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三甲之列,实现了强势崛起。
中国的饮用水市场上就是竞争激烈、强手如云,农夫山泉能有如此卓越表现,堪称中国商业史上的经典。
而这个经典的成就首先启动于“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蕴含深意、韵味优美的广告语,它一经出现就打动了每一位媒体的受众,令人们牢牢记住了农夫山泉。
问题:为何会有如此非同凡响的效果?
答案:原因正在于它极好地创造了一个记忆点,正是这个记忆点征服了大量的媒体受众,并使他们成了农夫山泉潜在的消费者。
这种能让消费者快速、深刻记住企业对产品诉求的好方法就是记忆点创造法。
它的核心内容是:创造能让消费者记忆深刻的点,有了这个点才有了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一、记忆的含义与作用记忆是获得信息并把信息储存在头脑里以备将来使用的过程。
《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这也是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二、消费者记忆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认知等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识别和记忆往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接收信息并进行编码加工,从而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信息输入(录入)和编码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基本环节。
在购买活动中,消费者首先就是从识记商品开始以至完成最终的购买行为的。
(二)保持保持是指巩固已经识记的知识和经验,并对储存于脑中的事物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存储,使他们较长时间保持在脑中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储存和继续编码的过程。
(三)回忆回忆也叫再现或重现。
是指过去曾反映过的事物虽然不在眼前,但现在却能把对它的反映重现在大脑中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输出信息的过程。
在购买活动中,消费者有时需要无意志努力的回忆,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回忆曾经见过或使用过的同类商品的有关信息,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以作出购买决策。
(四)认知认知也叫再认,是当过去感知或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能够辨别出,并确认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过程。
例如当消费者在商场中购物时,见到自己曾经使用过或在广告中感知过的商品时能够辨认出来,并且确认自己曾经接触过,这便是认知过程。
应该说,有很多好广告已经让人们牢牢记住了。
比如,英特尔的“蓝人乐队”广告等。
好的广告基本都采取比较安全的创意手法,不耀眼、不强势、不打扰,通过日积月累、精心维护将广告诉求内化为一种期待倾向,与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融为一体。
相反,有一些广告虽然让人记住,却始终停留在识记阶段。
这些广告往往利用大量外部信息强行刺激受众,惹人厌烦。
这些“难看”的广告让人们记得特别牢,却留下不佳的大众印象,换句话说,它得到了品牌知晓度却缺少品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