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经济活动 自然因素 荒漠扩张 退化 (2)变大再变小 (3)降水量 人类活动 (4)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樵采 过度农垦 (5)①合理控制人口数量;②加强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现“草 多—畜多—粮多”的良性循环;③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15-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2)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
是
。
(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
往往影
响着荒漠化的进程。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可以看出,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中 A 是
,B
是
,C 是
。
(5)针对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的状况,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8-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呼伦贝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2)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
-9-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利用率很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还导致地 下水位抬升,造成土地盐渍化。
②有些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引起土地次生盐渍化;而下游地区 则因水量减少出现断流,致使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进而风蚀沙化。这种现 象主要分布于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12-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2-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一二三
一、荒漠化的概念
1.形成原因: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 2.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3.实质:土地退化。
-3-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一二三
二、荒漠化的产生
1.
-4-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一二三
2.人为因素
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
人口激增 及 自然资源 利用不当
①过度农垦;②过度樵采;③过度放牧;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其 他人类活动,如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石油勘 探、修筑道路、新建工厂、修筑军事设施、城市建设、旅游等
思考讨论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不同地区造成荒漠化的
原因不同,能源缺乏的干旱地区和草原牧区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 何不同?
提示:能源缺乏的干旱地区,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樵采;草 原牧区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5-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一二三-6-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一二三
思考讨论为解决西北地区的农村能源问题,可以开发利
用哪些新能源?为什么? 提示: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因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探究二
探究二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问题导引●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土地荒漠化现象明显。近几年经过 整治,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下图所示和田地区某地为防治土地荒漠化而构筑 的防护林体系。
16-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提示: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恢复荒漠区植被,植树种草,提高植被 覆盖率。 (2)分析该防护体系的结构,说明绿洲内部防护林网的主要作用。 提示:该防护体系的结构: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进行封沙育草,在绿洲 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绿 洲内部防护林网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10-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2.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
(1)“三过度”:
人为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因素
过度 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 的主要手段;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节 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过度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 放牧 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
-7-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
●问题导引●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 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 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为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分布图。
过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开垦 从事农业生产
主要危害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 和抑制地表起沙的 植被遭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11-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2)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①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本已短缺,大水漫灌使水的有效
14-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造成荒漠化的因素中,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为荒漠化过程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人类活 动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气候中的降水因素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如果多年持续 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第(4)题,通过读图,回忆课本 内容可答出。第(5)题,要结合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分析具 体的防治措施。
探究一
探究二
【例 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13-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1)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
和潜在的
相互影响、共同作
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
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
渐
,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类似荒漠的自然景观。
1.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 (1)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潜在的基 础性条件。 (2)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荒漠化加剧。干旱多风 导致土地发生风蚀;农田因蒸发旺盛而加剧土地的盐渍化;暴雨造成水蚀; 另外古河改道、河水泛滥以及鼠类的破坏与不利的气候条件叠加在一起, 为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1-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荒漠化犹如一场“地球疾病”,正在向耕地、牧场和森林蔓延,荒漠 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的危害、 成因是什么?防治措施有哪些?
1.荒漠 化的成因。 2.荒漠化现 象的主要分 布地区。 3.荒漠化的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