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公证书适用于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的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12.29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制定本法。
第二条【基本原则】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抚养、成长,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并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第三条【保护计划生育】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第二章收养关系的成立第四条【被收养人的条件】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第五条【送养人的条件】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一)孤儿的监护人;(二)社会福利机构;(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六条【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
第七条【特别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九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
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第八条【收养人数】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第九条【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第十条【共同送养与共同收养】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
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第十一条【当事人自愿】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
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Make yourself happy every day, happiness is given to yourself.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收养关系的法定程序有哪些?收养关系的法定程序有确定管辖权、询问、公告、受理、审查、登记等程序。
很多夫妻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生育孩子,就可以去收养别人的孩子,我们都知道收养分为法律收养和事实收养。
如果收养人达到法定的收养条件,需要办理收养手续,并且到民政局办理公告。
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一、收养关系的法定程序有哪些?收养关系的法定程序有确定管辖权、询问、公告、受理、审查、登记等程序。
很多夫妻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生育孩子,就可以去收养别人的孩子,我们都知道收养分为法律收养和事实收养。
如果收养人达到法定的收养条件,需要办理收养手续,并且到民政局办理公告。
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二、具体程序内容1、确定管辖权: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2、询问:登记员询问收养人收养的方式和情况,并告知当事人收养登记方面应提交的证明材料。
3、公告: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登记机关在登记前公告查找其生父母,自公告之日起满60日,弃婴、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视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
在中国如何领养孩⼦有些家庭因为各种情况没有孩⼦,希望通过领养的⽅式,能够养育⼀个孩⼦。
那么在我国应该如何领养孩⼦呢?下⾯店铺⼩编将为⼤家整理有关领养孩⼦⽅⾯的法律知识,请⼤家仔细阅读,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如何领养孩⼦收养登记程序:1、收养⼈和送养⼈达成协议;2、因收养类别较多,程序复杂,条件和所需证件不同。
您准备办理何种收养登记,请向有管辖权的县级民政部门咨询;3、收养登记机关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次⽇起30⽇内进⾏审查。
对符合《民法典》规定条件的,为当事⼈办理收养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登记之⽇起成⽴。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办理国内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如下:1、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母的弃婴、⼉童和孤⼉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2、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母的弃婴和⼉童的,在弃婴和⼉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3、收养⽣⽗母有特殊困难⽆⼒抚养的⼦⼥或者由监护⼈监护的孤⼉的,在被收养⼈⽣⽗母或者监护⼈常住户⼝所在地(组织作监护⼈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4、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亲的⼦⼥,以及继⽗或者继母收养继⼦⼥的,在被收养⼈⽣⽗或者⽣母常住户⼝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孩⼦需要什么条件(1)⽆⼦⼥或者只有⼀名⼦⼥;(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的能⼒;(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的疾病;(4)年满30周岁,若夫妻共同收养,则必须双⽅都年满30周岁。
其次,有配偶者收养⼦⼥,须夫妻同意共同收养。
第三,⽆配偶的男性收养⼥性的,收养⼈与被收养⼈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周岁以上。
第四,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亲的⼦⼥,可以不受“⽣⽗母有特殊困难⽆⼒抚养⼦⼥”、“收养⼈与被收养⼈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周岁以上”和“被收养⼈不满⼗四周岁”的限制。
第五,收养孤⼉、残疾⼉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扶养的查找不到⽣⽗母的弃婴和⼉童,可以不受收养⼈⽆⼦⼥和收养⼀名的限制。
收养协议书范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收养协议书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1.格式收养协议甲方(收养人):×××(姓名、住址)乙方(送养人):×××(姓名、住址)甲乙双方就收养×××(被收养人姓名)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被收养人的基本情况(写明:被收养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现住址)第二条收养人×××是××单位的××(职务),现年××岁(已婚的,收养人为夫妻双方),住在×市×区(县)××街××号。
第三条收养人×××的基本情况(写清楚收养人的健康、财产等收养法规定的条件)符合收养的条件。
第四条送养人的基本情况(写明送养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为什么要送养的理由)。
第五条收养人×××保证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尽扶养被收养人之义务。
第六条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签订后×日内,到××民政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
本收养协议自×××公证机关公证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2.说明收养协议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达成的有关收养被收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收养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收养是确立拟制血亲关系的重要途径。
因此,收养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以充分维护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收养法》第4条规定,被收养人的条件是: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①丧失父母的孤儿;②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③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201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收养、寄养管理,收养正文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1999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5月25日民政部令第14号发布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以及收养人出具的子女情况声明;(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关于继⼦⼥与继⽗母法律关系的⼏个问题依据上述规定,继⽗或继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婚姻法》关于⽗母⼦⼥关系的规定。
下⾯⽂章中店铺⼩编就关于继⼦⼥与继⽗母法律关系的问题进⾏详细的介绍,欢迎⼤家的阅读,希望能带来更好的帮助!1、⽣母与继⽗离婚后,⽣母的⼦⼥与继⽗是何法律关系?《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继⽗母与继⼦⼥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继⽗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间的权利和义务,适⽤本法对⽗母⼦⼥关系的有关规定。
”第三⼗六条规定:“⽗母与⼦⼥间的关系,不因⽗母离婚⽽消除。
离婚后,⼦⼥⽆论由⽗或母直接抚养,仍是⽗母双⽅的⼦⼥。
离婚后,⽗母对于⼦⼥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最⾼⼈民法院关于⼈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抚养问题的若⼲具体意见》第13条规定:“⽣⽗与继母或⽣母与继⽗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继⽗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母抚养。
”依据上述规定,继⽗或继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婚姻法》关于⽗母⼦⼥关系的规定。
在⽣⽗与继母或⽣母与继⽗离婚时,继⽗或继母与继⼦⼥已经形成的拟制⾎亲关系不能⾃然终⽌,继⽗或继母对形成抚养关系的未成年继⼦⼥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但继⽗或继母与继⼦⼥间权利义务产⽣的亲属基础毕竟是姻亲关系,因此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姻亲关系因为离婚或⼀⽅死亡⽽终⽌的情况下,对已经转化为拟制⾎亲的继⽗或继母与继⼦⼥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与继母或⽣母与继⽗离婚时,如继⼦⼥未成年,继母或继⽗拒绝继续抚养的,继母或继⽗与继⼦⼥间已经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终⽌;继⼦⼥成年的,继⽗母与继⼦⼥已经形成的⾝份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不因离婚⽽⾃然解除,只有在继⽗母或继⼦⼥⼀⽅或双⽅提出解除继⽗母⼦⼥关系并符合法律要求的条件下,⽅可解除。
2、离婚时,继⽗能否与⽣母争夺继⼦⼥的抚养权?《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继⽗母与继⼦⼥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收养协议书六篇收养协议书篇1甲方:_________院,地址_________,电话_________乙方: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_____,年龄_________,住址_________,电话_________丙方: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_____,年龄_________,住址_________,电话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甲、乙、丙三方经自愿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乙方自愿,并已向甲方提出申请,要求进甲方院入院住养。
二、乙方系自费收养人员,丙方自愿承担付费义务,并保证按时缴付乙方在甲方住养期间所需一切费用。
三、经甲方审查,乙方符合入院条件,同意乙方入院住养,并向乙方提供相应的住养服务。
四、乙方享有的本协议所约定的权利,须以丙方履行本协议约定义务为必要条件,如丙方不履行,则乙方无资格享有本协议约定的权利。
五、丙方应如实反映乙方的心理特征、思想行为、思维内容、有无障碍等情况,不得隐瞒。
六、甲方按约定向乙方提供护理服务,但不承担监护人之法定义务。
七、甲方的权利义务:(一)根据乙方的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确定和变更护理等级并按规定向丙方收取与护理等级相应的费用。
(二)变更护理等级的,甲方应当面通知乙方,并从变更之日起十五日书面通知丙方。
(三)丙方从应交费用之日起,拖欠超过一个月未交的,甲方有权终止协议,并按照约定追究丙方违约责任。
(四)甲方应向乙方提供住宿、膳食及与所定护理级别相应的护理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但对由于护理服务范围之外所发生的事故,甲方无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五)如乙方患病需去医院治疗时,应及时通知丙方。
甲方不承担乙方在外治疗期间的医疗费和护工费。
(六)在乙方入院住养期间,如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协议,丙方应无条件接纳乙方出院或去其他医院治疗。
1.患有传染性疾病的;2.患有精神病且病情不稳定的;3.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的;4.不适应集体生活的;5.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住院收养的。
All great actions and thoughts have a trivial beginning.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继父母子女抚养关系如何认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没有自然血缘关系,而是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姻亲关系。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只有形成抚养教育关系时才等同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才产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所以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是否有抚养关系,就要看继父母是否有实际对继子女进行照顾、教育。
一、继父母子女抚养关系如何认定我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关系,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生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行结婚;二是由于生父母离婚,生父或者生母再行结婚形成的。
子女对生父母的再婚配偶称为继父母,夫或妻对其再婚配偶的子女称继子女。
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1、生父或生母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并独立生活,此类继父母继子女关系是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双方没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生父或生母再婚时,继子女虽未成年,但未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未受其抚养教育,此类关系亦属于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
3、继子女与继父母长期共同生活,接受继父或者继母的抚养教育,双方形成抚育关系,具有法律上的拟制直系血亲关系,产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二、如何认定继父母子女间的抚养关系第一,抚养教育关系的形成前提是继子女未成年,这是《婚姻法》第26条第二款的应有之义,因为需要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必然是未成年人。
第二,一般需要有共同生活的事实。
抚养,简单地说,就是“保护并教养”,强调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保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所以抚养教育关系一般需要在在继父母与继子女共同生活中形成,如同亲生父母一样,继父母对子女的生活、学习、身体、精神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照料,这才是抚养的真实含义。
第三,抚养事实持续足够长的时间。
吴红霞收养案案例分析【案情简介】吴红霞,女,1992年7月8日生,现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区。
吴青霞,女,1998年6月23日生,住址同上。
吴红霞和吴青霞是亲姐妹,她们的母亲孙文华于2003年8月13日因病去世,她们的父亲在2002年11月7日的一场交通事故中死亡。
吴红霞的父母去世后,暂时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在黑龙江生活。
除了爷爷奶奶外,吴红霞的外公孙某已经80多岁,和吴红霞的姨妈孙丽华在新疆生活。
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没有能力照顾吴红霞姐妹俩,家住北京的吴红霞的舅舅孙强提出将吴红霞过继过来抚养。
孙强已经有一个19岁的儿子。
吴红霞的爷爷奶奶也同意将吴红霞过继给孙强抚养。
吴红霞的舅舅孙强咨询:自己已经有一个孩子,过继吴红霞是否合法,应该办理哪些手续,如果过继了能否将吴红霞上为北京市户口。
【法律分析】1、关于孙强收养吴红霞是否合法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六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
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九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
《收养法》第八条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第十一条规定: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第十三条规定: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
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变更监护人。
从上述条件来看,孙强有子女,不能再收养子女。
但是孙强作为吴红霞的亲舅舅,收养的是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亲妹妹的子女,不受“无子女”条件的限制。
收养孩⼦上户⼝新政策现在很多的⽗母不负责任,因为没有能⼒或者不想进⾏抚养孩⼦,会将孩⼦进⾏丢弃或者送往福利院。
也有好⼼⼈会领养孩⼦,可是有⼀些⼈贩⼦也会通过这个⼿段进⾏孩⼦拐卖。
为了防⽌这个事件发⽣,国家强烈对领养这个⾏为进⾏监管,接下来店铺⼩编为⼤家分享。
⼀、收养孩⼦上户⼝新政策户⼝迁移需要按照《中华⼈民共和国户⼝登记条例》第⼗条“公民迁出本户⼝管辖区,由本⼈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
”以及第⼗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以内,农村在⼗⽇以内,由本⼈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登记机关申报迁⼊登记,缴销迁移证件”的规定进⾏。
(⼀)在派出所领取⼊户审批表;(⼆)填表后到单位(⽆单位的到街道办事处)出具意见并盖章,备齐有关证件及复印件,证明材料;(三)将审批表和证明材料交派出所并领取回执;(四)对证明完备、⼿续齐全的,派出所在20个⼯作⽇内将材料报公安分局;(五)等候分局、市局的验证或调查复核通知;(六)收到批准通知后到市局⼈⼝管理处办理⼿续。
⼆、收养登记操作程序(⼀)申请。
收养关系当事⼈应当亲⾃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收养关系的登记⼿续,并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申请书和有关材料。
(⼆)审查和公告。
收养登记机关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次⽇起30⽇内进⾏审查。
(三)登记。
收养登记机关对收养的申请、所提交的证明材料进⾏审查后,对证明材料齐全有效、符合收养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登记之⽇起成⽴;对不符合民法典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对当事⼈说明理由。
三、收养到哪⾥办理登记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民政府民政部门。
根据不同的情况,办理收养登记的地点也不同:(⼀)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母的弃婴、⼉童和孤⼉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母的弃婴和⼉童的,在弃婴和⼉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三)收养⽣⽗母有特殊困难⽆⼒抚养的⼦⼥或者由监护⼈监护的孤⼉的,在被收养⼈⽣⽗母或者监护⼈常住户⼝所在地(组织作监护⼈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四)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亲的⼦⼥,以及继⽗或者继母收养继⼦⼥的,在被收养⼈⽣⽗或者⽣母常住户⼝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