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人物简介(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籍双百人物事迹简介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
浙江籍的鲁迅、钱壮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钱学森、蒋筑英、王启明、樊锦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本刊刊登他们的事迹简介,希望通过开展学习宣传“双百”人物活动,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英模学习英模的浓厚氛围,涌现出更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忘我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涌现出更多感动中国的人物。
鲁迅鲁迅(1881--1936),男,汉族,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县人。
文学家。
鲁迅早年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矿务铁路学堂。
1902年赴日本留学学医,后放弃医学救国思想,为改变国民精神转而志向文学。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
1926年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8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离京,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10月到上海,不顾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从事革命文艺运动。
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与瞿秋白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与宋庆龄等一起为营救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斗争。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如《祝福》、《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
双百人物—瞿秋白鲁迅先生曾经评价一个人时说:“人已经不在了,但他的著作、他的思想要传下去,不能泯灭了。
这也是我们活着的人对他的最好的纪念。
”他是一个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
他拥有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
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
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
当国家民族陷入危机,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
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
这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既是一个了不起的名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
他的少年时代不如我们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
瞿秋白16岁时就因家贫而辍学。
停学后,表姐夫为瞿秋白在无锡谋得一个教师职位。
他去任教后没几天,母亲就在债主和贫困的逼迫下,自寻短见了。
这件事情让他看清了旧社会的罪恶,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瞿秋白的革命之路是坎坷的。
他短短一生坚决地斗争,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恸鬼神。
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
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藐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写出一部《多余的话》。
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
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
他将生命看得很淡。
现在,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
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熬。
他说以后旧文人将再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
他说过:“光明和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的尝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
全国“双百”人物事迹读后感新中国60华诞前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中。
雷锋、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等当选为“双百”人物。
他们虽然身处于不同年代、生活在不同环境、坚守在不同岗位,但是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崛起做出了贡献,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崇高的精神:忠于祖国和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追求真理。
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团结一致,振兴中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特区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和谐幸福而努力奋斗。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艰苦奋斗、追求真理:铁人精神、邓稼先精神、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坚持理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源远流长,而中国共产党人则以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表率,生动诠释了伟大民族精神的真谛,谱写了一曲曲振奋人心、感动中国的动人乐章。
“双百”人物中,他们各自以自身的种种事迹,催人泪下、振奋人心。
在这么多的人物事迹中,令我感触最大的是谭千秋。
5•12大地震中,谭千秋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雷鸣般的响声,地动山摇,冰雹般的砖瓦、灰尘纷纷砸在他的头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
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保护着身下的四个学生,然而他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是“最疼爱学生的老师”。
谭千秋从教26年,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
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后,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日常工作中,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他是四川的特级教师,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用生命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
在不久的将来,我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走上讲台,在读了谭千秋的事迹后,我决心以谭千秋为榜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生命,爱护学生,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记历史教材中的“双百”人物【热点综述】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揭晓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爱国热情。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
“双百”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我们要把学习“双百”人物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组织学习、座谈、讲演、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等多种形式,让“双百”人物的事迹在青少年中广为传颂,使“双百”人物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和成长道路上的路标。
──2009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的浓厚氛围》在“双百”名单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李大钊、鲁迅、叶挺、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冼星海、聂耳、白求恩。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容国团、袁隆平。
【教材链接】一、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李大钊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五四运动时,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的学生。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戎冠秀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正如毛泽东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戎冠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戎冠秀,女,1896年生,河北平山人。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下盘松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八路军伤病员转运站站长。
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她带领全村妇女,积极拥军支前,救护伤员。
特别是1941至1943年间,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连续发动多次惨绝人寰的大“扫荡”。
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给战士们送水、送饭,转运伤员。
在严重缺医少药的条件下,为了救治伤员,她想尽一切办法,用温开水清洗创伤,用中草药敷伤口,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伤员喂饭。
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八路军指战员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干部战士都亲切地称她“戎妈妈”。
1944年2月,戎冠秀光荣地出席了在河北省阜平县北崖村召开的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被授予“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
在荣誉面前,戎冠秀不骄不躁,把奖给她的骡子和农具全部贡献出来,带领群众掀起了支援前线的大生产运动,同年被晋察冀边区评为劳动模范。
解放战争时期,戎冠秀为了支援前线,保卫解放区,走村串户动员男子参军打仗,妇女生产支前,并把最小的儿子送上前线。
在她的带领下,革命老区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的动人情景。
她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出色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
在她的带动下,晋察冀解放区涌现出一大批“戎冠秀小组”,为夺取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戎冠秀继续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积极参加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
历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生产队队长、中共平山县委委员、平山县妇女联合会名誉主任。
她作为华北区人民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
浙江籍“双百人物”事迹简介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
浙江籍的鲁迅、钱壮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钱学森、蒋筑英、王启明、樊锦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本刊刊登他们的事迹简介,希望通过开展学习宣传“双百”人物活动,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英模学习英模的浓厚氛围,涌现出更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忘我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涌现出更多感动中国的人物。
鲁迅鲁迅(1881--1936),男,汉族,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县人。
文学家。
鲁迅早年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矿务铁路学堂。
1902年赴日本留学学医,后放弃医学救国思想,为改变国民精神转而志向文学。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
1926年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8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离京,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10月到上海,不顾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从事革命文艺运动。
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与瞿秋白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与宋庆龄等一起为营救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斗争。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如《祝福》、《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
学习双百人物事迹材料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双百人物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学习双百人物事迹1她的世界寂静无声,她展现的美与尊严,却能超越任何疆界,舞蹈就是她生命中最动听的旋律,此时无声胜有声。
1976年的初冬季节,邰丽华出生于湖北宜昌,刚出生时她娇俏可爱,是个健全而健康的孩子,但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失去了听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
“虽然我听不见,但舞蹈就是我心中最美的旋律。
”邰丽华上舞蹈学校时,她感受到木板的震动的节奏,看到电视上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她开始想学习舞蹈,父亲为她买了一双舞蹈鞋,它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平常的东西,但就是它改变了邰丽华的人生。
后来她的舞蹈天分被发现了,从此她开始有机会接触专业的舞蹈训练,演出机会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认识她。
1992年10月,刚接受过不到一年专业训练的邰丽华和世界上最顶级的艺术家们一起同台献艺,邰丽华的表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她梦想的第一步。
2004年她得到雅典残奥会闭幕式的演出邀请,邰丽华和她的队友们用无可挑剔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2005年的《千手观音》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在富有东方神韵的乐声中,21位演员融成一尊金光闪闪的观音,优雅地演绎着安详、慈善、亲和与博爱,让几亿中国人在热闹中沉思、感动。
“她有很多手,她会伸出很多手去帮助有困难的老百姓,同时我们也会回馈全社会,去帮助爱我们的人。
”这是邰丽华对千手观音的诠释,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社会无私的爱,是想帮助和她一样的人的善心。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只要你心中有爱,只要你心地善良,你就会伸出一千次手去帮助别人,也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
”邰丽华的话语中我们读不到丝毫的绝望与悲伤,有的只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纯真的善。
双百人物简介
姚明,男,汉族,上海市人。
1980年出生,现受聘为美国NBA休斯顿火箭队队员。
2002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加盟NBA休斯敦火箭队。
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赛事中,他与队友协力合作,为我国男篮取得良好战绩。
他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地震灾区捐款约200万元;一个月之后他又通过慈善基金向四川灾区捐赠200万美元。
他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梅兰芳(1894-1961),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中共党员。
生前曾任中国戏曲学院首任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不但继承了京剧传统艺术中的精华,还对京剧旦角进行了创造和发展。
他创立的“梅派”艺术体系成为旦行中影响极其深远的流派。
抗日战争期间,他排演的《抗金兵》、《生死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敌的决心。
“双百”人物简介(部分)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部分)】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
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闻一多: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张自忠: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100为感动中国的人物(部分)】
方永刚:男,1963年4月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先后在海军政治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生前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等。
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坚持深入学习、坚定信仰、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和社区,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
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
2008年3月25日22时08分在北京病逝。
丛飞: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
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生于河南省睢县。
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
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局技侦支队长后,被誉为警界女神警。
2001年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
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在侦破"1.30"案件中途经郑少高速公路发生车祸,因受重伤随即被送往郑州市中心医院抢救,虽然经过4个小时紧急抢救,但是伤势过重,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0岁。
2004年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华罗庚: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病逝于日本东京。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