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黄河,母亲河》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42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黄河,母亲河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理解黄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河流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份。
2. 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3. 黄河的生态环境和现状。
4. 黄河的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黄河的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中国地图和黄河流域图。
2. 图片: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图片。
3. 视频:黄河的介绍视频。
4. 文献:黄河的相关文献。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3. 讨论:讨论黄河的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4. 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模拟黄河的流经过程,制作保护黄河的海报等。
5. 总结:总结黄河的重要性,强调保护黄河的责任。
板书设计1. 黄河,母亲河。
2. 内容: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包括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2. 设计一个保护黄河的海报,包括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理解黄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爱护环境、保护河流的意识,明白保护黄河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黄河的历史和文化非常感兴趣,但在讨论保护措施时,有些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因此,我决定在下一堂课上,通过观看一些关于黄河污染和保护的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的现状,激发他们保护黄河的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姓名:柒翠宽学校:广西桂平市白沙镇厚禄乡厚禄二中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3.学生课前准备:提前预习上课内容,并联系《黄河颂》进行材料收集。
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了解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么样淀积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技能目标:①培养学生根据主题多渠道收集、整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黄河文明,关注母亲河,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自觉关注身边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材分析(一)《黄河,母亲河》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活动课,本单元提示语中写到:“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
她意味着大地、江词、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
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在这一单元的语文教学里,学生首先应该被唤起的是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
其次,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
所以在本课题中我将通过三个环节,分别从认识黄河的地理自然特点、文化特点入手,然后过渡到保护黄河的重要性以及上升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环保意识。
本节课是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黄河颂》的基础上去认识和升华对黄河的理解,本教案设计是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握黄河作为文化摇篮这一特点,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探讨保护黄河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使用图书馆资料,我还通过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词典、百度文库大量收集整理资料,完善自我,提高上课的主导能力。
在充分的理解单元提示和分析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结合收集到的资料,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文化积淀。
教学难点:通过对黄河历史文化的了解,知道黄河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意识到保卫黄河保护祖国山河的重要性。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精选5篇)《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篇1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的贡献,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5、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活动内容】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课时安排】五课时:活动指导、讨论一课时活动两课时:“知黄河、颂黄河” 一课时(课外资料搜集,课内文艺汇报)“忧黄河、救黄河”一课时(课外搜集资料,课内陈词交流)写作、评讲:两课时【活动准备】师生共商活动要求a、根据本班人数多的特点,每6~7人一组,自选组长,讨论资料搜集的分工和方式,讨论成果展示的方式。
b、“知黄河、颂黄河”活动要求:(一份材料、一首诗、一个节目)◎材料要求:#每组准备一个材料袋,封面上写好“‘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材料”字样,其中装有: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文章、图片、音像等各种资料。
#每人自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组员合作设计制作的。
◎写作要求:每位组员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歌,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节目要求:每组准备一个节目,其中一定要有配乐朗诵自己组员写的诗或歌唱。
(事先老师可作一些写诗的指导)c、“忧黄河、救黄河”活动要求(一份调查、一个广告、一个节目)◎调查要求: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河水污染现状。
◎广告要求:每个组员设计一句广告词,怎样拯救黄河,改造黄河,要求形式新颖,效果强烈。
教改案例:作文活动课《黄河,母亲河》(通用14篇)教改案例:作文活动课《黄河,母亲河》篇1多种手段并举,创新课堂设计——教改案例:作文活动课《黄河,母亲河》黄河,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孕育着中华民族令人自豪的华夏文明,又流淌着人类贪婪索取的泪水,有多少黄河岸边的中华儿女,早已习惯了享用黄河、漠视黄河。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正是作文活动课《黄河,母亲河》的设计意图。
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早已深深积淀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田。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又怎能忽视它?如何创设浓郁的黄河氛围,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之情,在美的境界中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我构思这次作文活动课的重要目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久居校园深墙之中的中学生,如笼中之鸟般盼望着一次出门踏青的机会,作文课的筹划活动,就在春游的强大诱惑中展开。
春游小组的例行安排中,多了一项特殊任务:古今诗歌吟唱会。
为了不在母亲河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学生们开始了上山(书城)下乡(书摊)的搜寻工作。
活动地点:黄河岸边。
活动方式:黄河歌曲联唱、诗词吟诵、赏析。
(以下为活动片段)1 朗诵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吟诵伴剑舞,全诗略)朗诵者甲:这句描写黄河的诗,并不觉得有什么奇妙之处,但在许多书中都引用这一句,为什么?学生乙:这句诗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河水从天而降,把黄河滚滚东流的气势写得非常形象。
学生丙:“君不见”一词可以引发人们的丰富想象,使人身临其境般体会到黄河的雄壮。
学生丁:“奔流到海不复回”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的勇气,有不凡的气势。
2 朗诵者: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配乐朗诵,全诗略)甲:“触”字用得不好,它一般指很轻微的抚摸。
乙:因为黄河到龙门流得缓慢了,所以用“触”字很恰当。
丙:上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写出了黄河力劈高山的气魄,奔腾汹涌;下句“咆哮万里”也写得非常豪迈,所以不该用表示河水缓慢的“触”。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黄河,了解母亲河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区域、历史文化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母亲河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2. 准备相关资料,如关于黄河的图片、视频、书籍等。
3. 准备黄河模型或沙盘,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流经情况。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母亲河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讨论黄河的特点、流经区域及历史文化。
3.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总结黄河的特点、流经区域及历史文化。
五、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2. 开展以“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
3. 引导学生进行以黄河为题材的写作、绘画、摄影等创作,展示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活动阶段划分:1. 初步了解黄河(活动一):通过观看黄河宣传片,让学生对黄河有初步的认识。
2. 深入研究黄河(活动二):学生分组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深入了解黄河的流经区域、历史文化等。
3. 实地考察黄河(活动三):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4. 探讨黄河保护(活动四):引导学生进行以“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
5. 创意展示黄河(活动五):学生进行以黄河为题材的写作、绘画、摄影等创作,展示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一、活动目的1.了解黄河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地理信息;2.发挥学生团队协作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3.通过游戏、探究、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主题《黄河,母亲河》三、活动时间建议安排在4小时内完成。
四、参与人员适合小学5-6年级学生进行,一般建议规模控制在30名左右。
五、活动内容5.1 黄河的来源与流域通过观看视频、PPT或教师讲解,了解黄河的来源、发源地、全长、流域分布等基本信息,并与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
5.2 河流的成因及影响通过讲解和探究,了解黄河的成因及其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考察、体验、探究黄河在当地的情况。
5.3 黄河文化1.黄河文明了解黄河文明的基本内容、发展历程等,通过讲解、图文资料等形式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2.黄河文学通过朗诵黄河文学经典,如《黄河大合唱》、《黄河水怪》等,了解黄河文化中的民俗民风、美食、习俗等。
3.黄河美景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考察、体验、探究黄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风光。
5.4 黄河行动1.创意游戏——“寻找黄河源头” 教师在教室中布置游戏任务、规则和道具等,并分组让学生完成寻找黄河源头的挑战任务,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能力、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目的。
2.动手制作——“我的黄河风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黄河文化主题,如黄河鱼儿、黄河柳枝、黄河泥塑等等,制作黄河文化主题的艺术品。
3.展示评比——“黄河之韵” 准备一个展示和评比的现场,学生可以展示他们制作的艺术品和黄河文化的知识等,按照一些标准进行评分和展示。
最终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鼓励学生参与。
六、活动评估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黄河文化、流域信息等是否基本掌握。
2. 合作能力:学生的团队合作效果如何,是否协作和贡献均衡。
3. 创意表现:学生是否有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制作艺术品美感和与黄河文化主题符合性等等。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黄河,了解母亲河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 让学生认识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包括农业、水资源、生态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黄河沿途风景、黄河流域地图等。
2. 视频素材:关于黄河的纪录片、黄河治理的宣传片等。
3. 资料素材: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黄河沿途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与独特。
2. 黄河概况: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3. 黄河的重要性:分析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包括农业、水资源、生态等方面。
4. 黄河的历史与文化:讲解黄河的历史沿革,介绍黄河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5. 黄河的生态现状:关注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探讨生态治理的重要性。
6. 保护黄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五、活动延伸:1. 开展黄河主题的绘画、写作、摄影比赛,展示学生对黄河的理解与感悟。
2.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治理工程,亲身感受黄河治理的成果。
3.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黄河生态保护。
六、活动实施步骤:1. 第一步: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黄河流域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流经省份和流域面积。
提问学生对黄河的已知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步:黄河概况学习(10分钟)教师分发资料素材,让学生阅读黄河的基本情况。
教师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础知识。
3. 第三步:黄河的重要性探讨(15分钟)教师播放关于黄河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了解黄河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黄河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4. 第四步:黄河历史与文化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黄河的历史沿革,介绍黄河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如黄河鲤鱼、黄河大合唱等。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第一篇: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可能需要60分钟)。
2、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学习的特点。
3、本课采用教学三步法:创设情境、知识积累和探究、写作拓展。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一)老师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奔腾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追述黄河的过去,正视黄河的现在,展望黄河的未来,领略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主持人上场开场白并介绍本次活动流程。
(三)全班起立,朗诵《黄河颂》。
(四)知识抢答(答对一次五分)1、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十个。
2、以最快的速度背出有关带‚黄河‛字词的诗句。
3、谁能唱一首或几句关于‚黄河‛的歌?《黄河大合唱》:《黄河颂》《黄水谣》《黄河船夫曲》《黄河怨》《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4、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
(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5、你知道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吗?(至少说出三个。
)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阳、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市)东汉定都洛阳、魏晋均定都洛阳、隋唐均定都长安、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6、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