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135.96 KB
- 文档页数:6
环境保护概论第一章绪论一、环境概论环境(广义):是指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种中心事物有关联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壤、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旅览、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这里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即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其中聚落环境分为:院落环境: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村落环境:农业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其主要的污染来源于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2、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改变城市大气环境的组成。
城市对水环境的影响:1、对水量的影响:2、对水质的影响: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环境问题的由来;1、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2、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要真正实现这种易傲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B、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生产力,使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D、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使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节进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三、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发展和调控的科学。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改善和维护自然环境的过程。
这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水和空气质量以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环境保护还包括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例如防止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或水污染导致传染病。
保护环境的努力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实现,包括立法、政策制定、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等。
在国际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负责协调国际环境保护活动的机构。
在各国,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特定的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加,保护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和其他负面影响。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这些影响,并为未来的生命和地球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规律及环境保护知识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范围及其危害;了解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环保意识。
我国第一次环保会议所确定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第一章环境概论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论(一)概念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二)分类1、按主体来分:以人为主体;以生物为主体2、按范围大小来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球环境3、按环境要素来分: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旅游环境等)二、环境要素(一)概念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二)特点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环境的整体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之和4、环境诸要素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特点三、环境系统(一)概念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称为环境系统。
(二)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前者着眼于环境整体,而后者则着眼于生物彼此之间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系统从地球形成以后就存在,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出现后的环境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出现后的环境系统。
四、环境质量(一)概念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二)环境质量的价值1、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2、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3、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4、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可以将环境质量的价值至少概括为:“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四种价值。
五、环境保护(一)概念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生物的生存。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概论1.环境的定义○1环境:影响中心事物的所有客体的集合。
○2生态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人类环境: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2.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主要是指自地表而下的坚硬地壳层,即岩石圈。
星际环境3.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环境问题1.定义: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分类: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全球气温异常、海洋污染、转基因作物第三节环境科学1.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2.研究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规划设计出高效的“人类—环境”系统,并随时把它调控到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第四节环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第一,强调公平项原则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3)特征:○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中国的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第一节概述1.生态学定义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1.生态系统的定义2.生态系统的组成3.生态系统的结构4.生态系统的类型。
环境保护概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
其次,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土地资源的破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
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
最后,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保护环境。
最后,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开展。
总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 环境保护概论之大气污染
院系名称:土木建筑学院专业班级:道桥1301班
学生姓名:万彬学号: 201314910208 2015 年1 月12 日
环境保护概论之大气污染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破坏人类家园的基础之上。
人们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等排入大气,大气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气污染不单对人类的健康、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不良影响,而且对动植物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好的影响,同时引起地球气候异常,人类的生活受到了各种危害,逼迫人类使用多种措施去防治。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物危害
前言: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
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大气保护意识不足,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我们却对空气多了一份恐惧,污染严重的“毒气”时不时的让我们担忧。
郑州也是如此,经常出现雾霾,我都害怕是否会有可怕的化学物质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体内,日积月累,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一大气污染的定义
空气污染(或大气污染)指一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1】。
这些物质可能是气体、固体或液体悬浮物等。
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是由多种化学物质所组成,最普遍的元素是氮,其次是氧。
每种气体的成份并不是固定的,会有轻微的转变。
如果空气中的污染物数量少的话,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会比较轻微,但当这些污染物增加至危险的水平,我们就要想办法把他们从空气里消除。
空气污染主要可以分为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部份。
也有人把噪音、热量、辐射和光的污染归入空气污染的类别里。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成分
1:大气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产生大气污染的企业主要有钢铁、有色金属、火力发电、水泥、石油冶炼以及造纸、农药、医药等企业。
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也不容忽视。
2.交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一般都是移动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飞机、轮船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
由于交通工具以燃油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含铅污染物,尤其是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铅污染,据统计,汽车排放的铅含量占大气中铅含量的97%。
3.生活污染源:人们由于做饭、取暖、沐浴等生活需要,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称为生活污染源。
这类污染源具有分布广、排放污染物量大、排放高度低等特点。
生活污染源主要有:(1)生活燃料的污染。
(2)居住环境的污染。
(3)其他生活污染。
2.废气污染的成分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
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含NOX、SO2、P、As、PH3、CO、HF、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4】。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曾经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3】。
因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危害人体:一是人体表面接触后受到伤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了种种严重的疾病。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各种大气污染物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对人体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
而且,其危害也是极为严重的。
二、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大气污染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的: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三是降
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
植物在生长期中长期接触大气的污染,损伤了叶面,减弱了光合作用;伤害了内部结构,使植物枯萎,直至死亡。
各种有害气体中,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对植物的危害最大【6】。
大气污染对动物的损害,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食用了被大气污染的食物。
其中,以砷、氟、铅、钼等的危害最大。
大气污染使动物体质变弱,以至死亡。
大气污染还通过酸雨形式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危害了农作物和森林。
三、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大气污染物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蚀作用。
如金属建筑物出现的锈斑、古代文物的严重风化等。
四、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
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四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
4.1 全球变暖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多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温室气体把能量截留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就是温室效应,地面长波辐射能够被温室气体所吸收,进而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5】。
全球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比如加剧洪涝、影响农业与自然生态系统、威胁人类健康、海平面上升等等。
4.2 臭氧层破坏
臭氧含量虽然很少,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然而人类生活和生产所排放的大量的废气,致使臭氧迅速的衰减,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
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遭到破坏的一个显著标志。
4.3 酸雨
酸雨的全名叫做酸性沉降,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的严重环境问题。
4.4对气候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影响天气和气候。
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
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
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
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2】。
大气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
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的加强,是对全球气候的最主要影响。
地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5.治理防护措施
5.1齐抓共管,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
的合理布局。
5.2 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巩固发展燃煤污染治理成效。
5.3 加大机动车量监管力度,减少机动车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5.4加强对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一是搞好城市绿化,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
二是加强对建筑施工、固体废弃物和环境卫生的管理,避免发生二次扬尘污染【7】。
5.5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规范和长效机制,尽快形成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刻不容缓【8】。
同时严格环境执法,增加环境投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6.小结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更严重的是大气成分、比重的改变已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造成了全球性的危害【9】。
在这样的形势下,采取措施改善大气状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
为了保护和改善大气,为人民创造一个清新、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必须对大气污染采取有效措施【10】。
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对自然的加剧破坏改变了自然系统的平衡,导致自然环境加剧
变化,就形成难以处理的难题,我们要发扬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参考文献:
1.张国泰:《环境保护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
2.广文,孙燕:《气候与环保》,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7月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紫蕊,杨斌,《浅谈大气环境污染原理及治理》,2008年10月
5.宋萍,于军,《浅谈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育科学版,2004.5
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7.林肇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
9.高源《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4年01期
10.朱庚申《环境管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