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47.51 KB
- 文档页数:8
昌平区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2024. 7本试卷共11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每小题2分,共50分)调查表明,2020年北京市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乡镇外来人口比重较高。
读图1,回答第1、2题。
1. 图中乡镇A.主要分布在近郊地区B.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D.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2.图中乡镇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生态因素地理试卷第1页(共11页)图2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数量的一种假设情景。
读图,回答第3.4题。
3.若某地区水资源可承载6000 万人,耕地资源可承载7000万人,矿产资源可承载80000万人,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是A. 小于6000万人B. 6000~7000 万人C. 7000~8000 万人D. 大于8000万人4.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的原因可能是①自然资源枯竭②科技水平提升③生态环境恶化④对外开放程度提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图3为我国某城市两个地铁站平均客流量及周边500米范围内商业设施数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5、6题。
5. 甲站A.工作日客流量多于周末B.酒店的数量多于乙站C.可能是换乘车站D.与购物中心联通6.乙站所在的功能区可能是A.居住区B.工业区C.行政区D.商业区地理试卷第2页(共11页)2023年冬季,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图4)、冰雪大世界(图5)等特色景观吸引大量游客。
读图,回答第7、8题。
7.哈尔滨①城市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和多元性②民居体现了明朗素雅的徽派建筑风格③索菲亚大教堂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融合④冰雪大世界的建造依托丰富冰雪资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哈尔滨的民居墙体较厚是为了A.防震抗灾B.防寒保暖C.注重隐私D.抵御外敌贵州省铜仁市海拔高,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雅安市2023-2024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中一年级数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 卷(选择题,共5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复平面内,复数所表示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1,2,3,7,8,9,10,11的第三四分位数为()A .B .9C .D .103.复数满足,则( )A .B .C .D .4.如图,在梯形ABCD 中,,E 在BC 上,且,设,,则( )A .B .C .D .5.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表示平面,则( )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3i 1i -172192z 1i 22i z z +-=+z =31i 515--31i 515-+11i 155-11i 155+2AB DC =12CE EB =AB a = AD b = DE = 1233a b + 1233a b - 2133a b + 2133a b - αm α⊥n α∥m n⊥m α∥n α∥m n ∥m α⊥m n ⊥n α∥m α∥m n ⊥n α⊥6.一艘船向正北航行,在A 处看灯塔S 在船的北偏东方向上,航行后到B 处,看到灯塔S 在船的北偏东的方向上,此时船距灯塔S 的距离(即BS 的长)为( )AB .C .D .7.在复平面内,满足的复数对应的点为Z ,复数对应的点为,则的值不可能为()A .3B .4C .5D .68.已知下面给出的四个图都是正方体,A ,B 为顶点,E ,F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① ②③ ④则满足直线的图形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为普及居民的消防安全知识,某社区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题讲座.为了解讲座效果,随机抽取14位社区居民,让他们在讲座前和讲座后各回答一份消防安全知识问卷,这14位社区居民在讲座前和讲座后问卷答题的得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0︒10nmile 75︒5i 11iz --=-z 1i --0Z 0Z Z AB EF ⊥A .讲座前问卷答题得分的中位数小于70B .讲座后问卷答题得分的众数为90C .讲座前问卷答题得分的方差大于讲座后得分的方差D .讲座前问卷答题得分的极差大于讲座后得分的极差10.若平面向量,满足,则( )A .B .向量与的夹角为C .D .在上的投影向量为1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M 是的中点,点P 是侧面上的动点,且平面,则( )A .P 在侧面B .异面直线AB 与MP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C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D .直线MP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是第II 卷(非选择题,共92分)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a b 2a b a b ==+= 2a b ⋅=- a a b - π3a b -= a b - a 32a 1111ABCD A B C D -11A B 11CDD C MP ∥1AB C 11CDD C π21A PB C -12411ABB A ⎡⎣12.某学校高中二年级有男生600人,女生400人,为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现按性别分层,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则所抽取的男生人数为________.13.已知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C 边上,则________.14.半正多面体亦称“阿基米德多面体”,是由边数不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如图是以一个正方体的各条棱的中点为顶点的多面体,这是一个有8个面为正三角形,6个面为正方形的“阿基米德多面体”,包括A ,B ,C 在内的各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P 为球O 上的动点,记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球O 的体积为V ,则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3分)已知复数,(其中).(1)若为实数,求m 的值;(2)当时,复数是方程的一个根,求实数p ,q 的值.16.(15分)已知向量,.(1)若与垂直,求实数k 的值;(2)已知O ,A ,B ,C 为平面内四点,且,,.若A ,B ,C 三点共线,求实数m 的值.17.(15分)一家水果店为了解本店苹果的日销售情况,记录了过去200天的日销售量(单位:kg ),将全部数据按区间ABC △()πsin π2A A ⎛⎫-=- ⎪⎝⎭6b =c =P ABC -1V 1V V=12i z m =-2i z m =-m ∈R 12z z 1m =12z z ⋅220x px q ++=()1,2a =- ()3,2b =2ka b - 2a b + 2OA a b =+ 3OB a b =+ ()3,2OC m m =-,,…,分成5组,得到下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a 的值;并估计该水果店过去200天苹果日销售量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2)若一次进货太多,水果不新鲜;进货太少,又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店长希望每天的苹果尽量新鲜,又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在100天中,大约有85天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请问,每天应该进多少水果?18.(17分)从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该题.记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________.(1)求角C 的大小;(2)若点D 在AB 上,CD 平分,,,求CD 的长;(3a 的取值范围.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那么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9.(17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在“商功”一章中,将“底面为矩形,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现有如图所示一个“阳马”形状的几何体,底面ABCD 是正方形,底面ABCD ,,E 为线段PB 的中点,F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50,60[)60,70[]90,10085%()in cos s a C C a B +=+πsin 62a b c B +⎛⎫+= ⎪⎝⎭()s sin s in in C A B A -=-ABC △ACB ∠2a =c =PA ⊥PA AB =(1)平面AEF 与平面PBC 是否垂直?若垂直,请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2)求二面角的大小;(3)若直线平面AEF ,求直线AB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B PCD --PC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C 2.C 3.B 4.D 5.A 6.B 7.A 8.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9.11题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10题选对1个得3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9.ACD10.AD11.ABD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3013.314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15.(13分)【解析】(1),因为为实数,所以,解得.故为实数时,m 的值为.(2)当时,,,则复数,因为是方程的一个根,所以,化简得,由解得()()()2122232i 2i i 2i i 11m m m m z m m m m z +--+-===-++12z z 220m -=m =12z z 1m =12i z =-21i z =-()()1221i =1-3i z i z =--⋅13i -220x px q ++=()()2213i 13i 0p q -+-+=()16123i 0p q p +--+=()160,1230,p q p ⎩+-=-+⎧⎨=4,20.p q ⎧⎨⎩=-=16.(15分)【解析】(1),则,因为与垂直,所以,解得.(2),,,,因为A ,B ,C 三点共线,所以.所以,解得.17.(15分)【解析】(1)由直方图可得,样本落在,,…,的频率分别为,,0.2,0.4,0.3,由,解得.则样本落在,,…,频率分别为0.05,0.05,0.2,0.4,0.3,所以,该苹果日销售量的平均值为.(2)为了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即估计该店苹果日销售量的分位数.方法1:依题意,日销售量不超过的频率为,则该店苹果日销售量的分位数在,设为,则,解得.所以,每天应该进苹果.()()()21,223,26,42ka b k k k -=--=--- ()()()221,23,25,2a b +=-+=- 2ka b - 2a b +()()562420k k ----=229k =()()()21,223,27,2OA a b =+=-+= ()()()331,23,26,4OB a b =+=-+=- ()()()6,47,21,6AB OB OA =-=--=-- ()()()3,27,237,22AC OC OA m m m m =-=--=--- AB AC∥()()22637m m ---=-⨯-2m =[)50,60[)60,70[]90,10010a 10a 10100.20.40.31a a ++++=0.005a =[)50,60[)60,70[]90,100()506060707080809090100005005020403835kg 22..222....+++++⨯+⨯+⨯+⨯+⨯=85%85%90kg 10031007..-⨯=85%[]90,100()kg x ()0.031000.15x ⨯-=()95kg x =95kg方法2:依题意,日销售量不超过的频率为,则该店苹果日销售量的分位数在,所以日销售量的分位数为.所以,每天应该进苹果.18.(17分)【解析】(1)若选条件①,依题意,得,根据正弦定理得,因为,所以,则,,所以.又,则,所以.若选条件②.由正弦定理得,所以,,,即.因为,所以,所以.若选条件③在中,因为,,所以,90kg 10.03100.7-⨯=85%[]90,10085%()g .0.8507901095k 10.7-+⨯=-95kg cos sin a A C a +=sin sin cos si n A A C C A +=π02A <<sin 0A >i 1cos n C C +=1c os C C -=1122cos C C -=π1sin 62C ⎛⎫-= ⎪⎝⎭0πC <<ππ=66C -π3C =2sin sin s n πsin i 6A B C B +⎛⎫+= ⎪⎝⎭()sin sin sin 2s sin 1in c 2os 2B A B C B B B C ⎫++++==⎪⎪⎭sin cos cos 2sin sin B C B C B ++=i sin sin cos s n cos cos sin sin C B C B B C B C B +=++i sin s n cos sin C B B C B =+1c os C C -=π1sin 62C ⎛⎫-= ⎪⎝⎭()0,πC ∈ππ=66C -π3C =ABC △()s sin s in in C A B A -=-πA B C ++=()()n s s s n i i in C A C A A +-=-即,化简得.又,则,故.因为,所以.(2)依题意,,即,则,在中,根据余弦定理,有,即,解得或(舍去),所以.(3)依题意,的面积,所以.又为锐角三角形,且,则,所以.又,则,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9.(17分)【解析】(1)平面平面PBC.理由如下: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CD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C A C A A C A C A +-=-sin co 2s sin A C A =()0,πA ∈sin 0A ≠cos 12C =0πC <<π3C =1π1π1πsin sin sin 262623D a b a CD b C ⋅+⋅=⋅⋅⋅()b CD a b ⋅+=CD =ABC △22222π2cos3c a b ab a b ab =+-=+-2742b b =+-3b =1a =-CD ==ABC △sin 1122ABC S C ab ab ===△4ab =ABC △π3C =2ππ0,32A B ⎛⎫=-∈ ⎪⎝⎭π2π63B <<π02B <<ππ62B <<tan B >sin sin B a b A =sin sin A Bb a =221s sin sin s 2in π4sin 223B a B ab B BB ⎫⎛⎫+⎪- ⎪⎝⎭⎝⎭===228a <<a <<AEF ⊥PA ⊥BC ⊂所以,因为,又.所以平面PAB ,故.在中,,E 为PB 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P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又平面AEF ,所以平面平面PBC .(2)不妨设,计算可得,,又,,,所以,则,作于G ,连结DG ,又,,可知,所以,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由,,则,,连结BD ,知中,根据余弦定理,得,所以.(3)因为直线平面AEF ,平面PBC ,平面平面,所以直线直线EF .又E 为线段PB 的中点,所以F 为线段BC 上的中点.由(2)知,所以.设BG 与EF 交点为H ,连结AH ,由(1)知,平面平面PBC ,平面平面,PA BC ⊥BC AB ⊥PA A AB = BC ⊥BC AE ⊥PAB △PA AB =AE PB ⊥PB ⊂BC ⊂PB BC B = AE ⊥AE ⊂AEF ⊥1AB =PB PD ==PC ==PB PD =BC DC =PC PC =PBC PDC △≌△PCB PCD =∠∠BG PC ⊥BC DC =CG CG =GBC GDC △≌△90DGC BGC ∠=∠=︒BGD ∠B PC D --Rt PBC △C P P BG C B B =⋅⋅1=BG =DG =BD =GBD △2221cos 22BG D D BGD DG G B BG +-=∠⋅==-120BGD ∠=︒PC ∥PC ⊂PBC AEF EF =PC ∥BG PC ⊥BG EF ⊥AEF ⊥AEF PBC EF =所以平面AEF .所以直线AB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又由EF ,F 为BC 上的中点,可得H 为BG 的中点,可知,,又,所以.直线AB 与平面AEFBH ⊥BAH ∠PC ∥12BH BG ===1AB =sin A BA BH H B =∠=。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癸丑(guǐ)彭殇(shāng)譬如(pì)放浪形骸(hái)B. 荫庇(bì)羁鸟(jī)自缢(yì)淇水汤汤(tāng)C. 鸷鸟(zhì)溘死(kè)踯躅(chí)将子无怒(jiāng)D. 垝垣(guǐ)愆期(qiān)修禊(qì)对酒当歌(dān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本题中,B 项,“淇水汤汤”的“汤汤”应读shāng ,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读tāng 的时候,意思是“开水”“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
C项,“踯躅”的“踯”应读zhí,指徘徊不前。
“将子无怒”的“将”应读qiāng ,意思是“愿”“请”。
D项,“修禊”的“禊”应读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故选A项。
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涉江慷慨罗敷长路慢浩浩B. 沉吟守拙驱遣腰若流纨素C. 墟里磐石樊笼榆柳阴后檐D. 故渊泣涕惠风复得反自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
本题中,A项,“长路慢浩浩”中“慢”应为“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无边无际。
C项,“榆柳阴后檐”中“阴”应为“荫”,读yìn,意思是“荫蔽”。
D项,“复得反自然”中“反”应为“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故选B 项。
选择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在职责上担负起时代发展赋予的神圣使命是责无旁贷的,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地理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理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B. 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C. 地球上的大多数物质和能源是永远可以循环利用的D. 地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答案:C2. 地理中的“三带”理论主要是指:A. 亚热带、中纬度、高纬度三个自然带研究B. 北温带、南温带、热带三个自然带研究C.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研究D. 东部、西部、中部三地理区域研究答案:A3. 下列东西南北四大火炉中,不属于我国的是:A. 华南火炉B. 长江三角洲火炉C. 欧洲火炉D. 西南火炉答案:C4. 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江汉平原周围被称为什么地带?A. 长江三角洲B. 华南火炉C. 西南火炉D. 华北平原答案:B5. 下列关于高纬度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 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B. 高纬度地区光照较少C. 高纬度地区植被茂盛D. 高纬度地区夏季昼夜变化大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我国西南火炉地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温暖干燥。
()答案:错7. 高纬度地区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
()答案:对8. 我国华南火炉地区是全国农业生产最发达地区。
()答案:对9. 长江三角洲属于我国华南地理区域。
()答案:错10. 北温带地区气温比南温带地区更高。
()答案: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介绍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答案: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资源等;人文地理则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地图制作等。
12. 请简要介绍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温适中,有利于多样性的植被生长。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月26日上午10:30-11:45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每题4分,1-7为单选题,8-10为多选题,共40分)1.在物理学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研究乒乓球在台上的运动轨迹时,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B .在4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跑步800米的位移比跑步400米的位移大.C .童话龟兔赛跑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要慢.D .人静止起跑匀加速3s 加速到9m /s ,汽车静止启动匀加速5s 加速到15m /s ,他们的加速度一样大.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设向东为速度v 坐标轴的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物体的位移为0.B .前3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5m /s .C .物体第3s 内的位移为0.5m −.D .物体第1s 内与第3s 内的加速度相同.3.两个共点力12F F 、的夹角为,0180θθ°<<°,合力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仅增大θ,则F 不可能增大B .若仅增大1F ,则F 一定增大C .若仅减小1F ,则F 的大小一定改变D .F 可能大于1F 和2F 的代数和4.如图所示,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以加速度a 向右加速运动.货箱中石块B 的质量为m ,则关于石块B 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大于等于maB.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大小大于maC.当加速度足够大,石块B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D.当加速度足够小,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可能为零5.在一次训练中,冰壶(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垂直进入四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到达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壶通过每个区域的时间相同v v v v=B.冰壶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4:3:2:1A B C DC.冰壶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相同D.冰壶从A运动到E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D点的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左右相同的两木箱之间有一段光滑的轻绳,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箱子的A点和B点,轻绳上有一个挂钩,挂钩下面挂了一物块.在采取以下措施时,两箱始终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B点移到1B位置时,地面给右箱的支持力变大B.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B点移到2B位置时,两箱对地面的摩檫力与原来相比均变小.C.仅将右侧箱右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地面给两箱的摩檫力均变大.D.仅将右侧箱左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两箱对地面的压力均变小.7.现有三个相同物块,质量大小均为,m BC之间用弹簧连接竖直放置于地面上,待其稳定后,在B上轻放物块A,如图所示,从释放A到弹簧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请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置A 的瞬间,B 对A 的支持力为mg .B .全过程中地面给C 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为3mg .C .放置A 的瞬间物块B 的加速度为g .D .当B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地面对C 的支持力为3mg .8.关于人推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推箱不动,是因为人推箱子的力小于箱推人的力B .人推箱不动,是因为人推箱的力小于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 .无论箱子如何运动,人推箱的力大小总是等于箱推人的力D .人先对箱子产生力,箱子之后便会对人也产生力9.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4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m ,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210m /s g =.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3.7sB .3s 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2m /sC .第4s 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3m /sD .10s 内位移大小可能为180m10.如图所示,物块A 以水平向右的速度5m /s v =滑上长度为4m 的水平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µ=,物体A 可视为质点,关于物块A 从滑上到滑离传送带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1t ;当传送带静止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2t ,则12t t <.B .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3t ;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4t ,则34t t =.C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5t ;当传送带以6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所用的时间为6t ,则56t t <.D .当传送带以7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7t ;当传送带以8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所用的时间为8t ,则78t t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图设置好实验装置后,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钩码.(1)图中木板右端被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后,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在打下点迹3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_______________m /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_2m /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作出物体的加速度a 和拉力F 图线即:a F −图线,发现其不通过原点,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在对上一问中的装置进行了调整后,a F −图线能够通过原点.为得到更多的数据点,该同学不断改变钩码质量,发现随着F 增大,a F −图象由直线逐渐变为一条弯曲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他用一张印有小正方格的纸记录小球运动的轨迹,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小正方格的边长 3.6cm L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乙中的a b c d 、、、所示,210m /s g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甲 乙(1)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 /s ;(2)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 /s ;(3)小球抛出点的坐标是否为坐标原点_______________(是或否);(4_______________.A .实验中应使斜槽轨道尽可能光滑B .为使小球离开斜槽后能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C .为了使小球每次运动的轨迹相同,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D .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折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三、解答题13.(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距离地面300米的距离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210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达到10m /s 时运动员开始做匀速运动,再经过6s 后到达地面问:()210m /sg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2)运动员从多高地方离开飞机做跳伞表演?14.(13分)跳台滑雪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一段距离后着陆.现有某运动员从跳台a 处沿水平飞出,在斜坡b 处着陆,如图所示.测得运动员飞出时的速度为10m /s ,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不计空气阻力,结果可用根号表示,2sin 370.6,cos370.8,g 10m /s °=°==).求:(1)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t ;(2)运动员飞到b 处时的速度大小v ;(3)运动员在空中离坡面的最大距离h .15.(17分)如图,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长木板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 大小可以忽略的物块,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9N F =,木块向右运动,木板上表面左右两边等长但动摩擦因数不同,左半边动摩擦因数为10.1µ=,右半边动摩擦因数20.6µ=,已知长木板长6m L =,质量6kg M =,物块的质量3kg m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结果可用分数表示,取210m /s g =)(1)当木块滑到木板中点位置时所用时间;(2)经过多长时间,物块与木板达到共速,以及5s 时木块距离木板右端的距离;(3)经过5s 木板移动的距离.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高一物理答案1.DA .研究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时,其大小形状对研究无影响,故可看作质点,A 错误.B .400米环形跑道,跑800米和跑400米都是会跑回起跑位置,故位移都是零,B 错误.C .童话中,乌龟与兔子同时起跑,最终乌龟先到兔子后到,根据平均速度x v t ∆=∆可知乌龟平均速度大于兔子,C 错误.D .根据公式v a t∆=∆,可知人和车的加速度都是23m /s ,D 正确. 2.CA .由图像可知,前2s 内物体的位移为1m ,故A 错误.B .由图像可知,前3s 内物体的位移为0.5m −,故平均速度为x 1vm /s t 6==,故B 错误. C .由图像可知,物体第3s 内的位移为0.5m −,故C 正确. D .由图像可知,物体第1s 内的加速度为21m /s ,第3s 内的加速度为21m /s −,故D 错误.3.AA .根据力的合成公式F =若仅增大,cos θθ减小,则F 不可能增大,故A 正确;B .若180θ=°,仅增大1F ,则F 有可能会减小,故B 错误;C .若θ为针角,如图所示仅减小1F ,则F 的大小可能不改变,故C 错误;D .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1212F F F F F −≤≤+所以F 一定小于或等于1F 和2F 的代数和,故D 错误.4.B AB .石块具有向右的加速度,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石块B 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且F ==A 错误,B 正确;C .当加速度为零时,石块B 受到重力和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两个力等大反向,此时合力才为零.D .只有自由落体运动的状态下,石块B 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为零,CD 错误.故选B .5.DAC .根据逆向思维,将冰壶看成逆过程由E 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 点的过程,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2−−−⋅⋅⋅ 可知冰壶通过每个区域的时间均不相同;根据Δv at =由于冰壶通过每一部分时所用时间不相等,则速度变化量不相同,故A 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C 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B .根据逆向思维,将冰壶看成逆过程由E 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 点的过程,根据位移速度公式22v ax =可得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2A B C D v v v v =故B 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D .由于12DC DO t 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木块从A 运动到E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D 点的瞬时速度,故D 正确,符合题意要求.6.CAB .竖直方向移动挂钩点位,绳子两端的夹角不变,物体的重力也未变,故地面给两箱的支持力和摩檫力均不变.故AB 错误C .在水平方向右移动木箱,物体重力未变,但由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故对地面的摩檫力和绳子的拉力均变大,C 正确.D .在水平方向左移动木箱,物体重力未变,但由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故绳子的拉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 错误.7.DAC .放置A 的瞬间,AB 视为一个整体,受到重力与弹簧弹力,重力大小2mg ,弹簧形变量未突变,故弹力仍为,mg AB 所受合力为,mg AB 加速度为0.5g,C 错误,对A 做受力分析可知,A 受到重力和B 对A 的支持力,合力加速度向下大小为0.5g ,故B 对A 的支持力为0.5mg ,A 错误.BD .当AB 下落时达到速度最大时,AB 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此时弹簧弹力等于重力为2mg ,此时C 给地面的压力为3mg ,D 正确,由于惯性的影响,AB 还会继续下落,弹力还会继续增大,故C 给地面的压力会超过3mg ,C 错误.8.ABDABC .人推箱的力与箱推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不论车如何运动,人推箱的力大小总等于箱推人的力;人推箱不动,是因为人推箱的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阻力,二力平衡,故A 错误,C 正确;B .人推箱不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等于人推箱的力的大小.B 错误.D .人推箱的力与箱推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D 错误.9.BDA .根据竖直上抛公式,选择第3s 末为初状态,则有在第4s 内20132v t gt −= 或者20132v t gt −=− 可解得08m /s v =或者02m /s v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0tv v at =+ 所以上升时间为3.8s 或者3.2s ,A 错误.B .由A 可知,B 正确.C .平均速度的公式为v x t= 所以平均速度为3m /s 或者3m /s −,C 错误.D .由A 可知,第4s 末的速度为08m /s v =或者02m /s v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0tv v at =+ 所以初始时刻的初速度为32m /s 或者38m /s ,根据竖直上抛公式2012x v t gt =− 可知,位移为120m −或者180m −,D 正确.故选BD .10.BD 当物体以5m /s v =滑上去,如物体全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公式2202v v ax −=可知传送带顺时针旋转最大速度为3m /s ,逆时针任意速度均一致.当物体以5m /s v =滑上去,如物体全程做加速运动,根据公式2202v v ax −=可知传送带顺时针旋转最小速度为v =,逆时针不可能全程加速.A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也是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故12t t =,A 错误;B .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也是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故34t t =,B 正确;C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当传送带以6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故56t t >,C 错误;D .当传送带以7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加速运动,当传送带以8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加速运动,78t t =,D 正确.实验题11.(1)补偿阻力 (2)0.450m /s 0.188m /s (3)平衡摩擦力过度(4)砝码质量未远小于小车质量(1)图中木板右端被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摩擦力对小车的影响,即补偿阻力.(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所以30.0440m 0.0459m 0.4495m /s 20.1sv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故为0.450m /s 根据逐差法求解加速度20.04590.04790.04400.0423m /s 0.1875m /s 40.1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故为0.188m /s(3)在开始阶段,拉力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合外力不为0,即平衡摩擦力过度.(4)对钩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ma −=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 解得1Mmg mg F m M m M==++ mg a M m=+ 开始时,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绳上拉力,F mg a F ≈−图像为直线;当砝码质量不再远小于小车质量时F mg <,所以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12.(1)1.20m /s (2)1.50m /s (3)否 (4)BC取a b c 、、三点分析,水平位移间隔均为2L ,所以小球从a 点到b 点,从b 点到c 点所用的时间相同,设时间为T ,在竖直方向上有2Δy gT = 解得0.06S T =水平方向上,则有02L v T =解得0 1.20m /s v =(2)小球在b 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30.9m /s 2byL v T ==所以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为 1.50m /s b v =(3)设从抛出点到b 点的时间为t ,则by v gt =解得0.09s t =所以小球抛出点的横坐标为04 3.60cm x L v t =−= 纵坐标为213 6.75cm 2y L gt =−= 故不是坐标原点.(4)BC AB .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所以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要水平,至于是否光滑没有影响,只要能抛出就行,A 错误,B 正确;C .为使小球每次运动的轨迹相同,则要确保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所以要求小球每次应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C 正确;D .为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应用平滑的曲线将点连接起来,偏差太大的点舍去,从而能减小实验误差,D 错误.13.(1)运动员落地前做匀速运动,根据x vt =可求得运动员匀速运动的位移360m x =所以运动员匀减速运动的位移2240m x =则222122v v ax −=解得270m /s v =所以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70m /s(2)运动员自由落体的下落位移为22245m 2v h g ==. 故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1545h h h m =+=总.14.(1)运动员做平抛运动,设着陆时间为t ,则有0x v t = 212y gt = 由图可知,运动员着陆时tan y xθ= 可解得02tan 1.5s v t gθ=⋅= (2)运动员着陆时0x v v = y v gt =所以/s v(3)取沿斜坡向下方向(x 方向)与垂直于斜坡向上方向(y 方向)分析运动员的运动,则在垂直于斜坡方向上0sin 6m /s y v v θ′== 2cos 8m /s y a g θ=−=− 当0y v ′=时,运动员在空中离坡面的距离最大,则有20 2.25m 2y yv d a ′−== 15.(1)由题干可知,物块m 在长木板左端运动时,木板所受的摩檫力为113N f mgµ== 此时木板的加速度为2110.5m /s f a M== 木块所受的合力为116N F F f =−= 木块的加速度为2122m /s F a m== 设所用时间为1t ,可得以下公式22211111.222L a t a t −= 解得时间12s t =(2)当物体滑上木板右边时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为2218N f mgµ== 木板此时的加速度为2233m /s f a M== 此时物块的加速度为2243m /s F f a m −==−.木板和物块达到共速的时间21112340.5s a t a t t a a −==− 木板和物块达到共速时的速度1132 2.5m /s v a t a t =+=共 在两者达到共速前木板和木块的相对位移()()21111211524x a t a t t t m =−+=相对. 达到共速后木块和木板不再发生相对滑动,故5s 后木块距离木板右端的距离为94x L x m =−=右相对. (3)木板在第一段加速阶段所走的距离为2111112x a t m ==. 木板在第二段加速达到共速所走的距离为22112321728x a t t a t m =+= 剩余时间3125s 2.5s t t t =−−= 木板与木块共速后一起加速运动的加速度251m /s F a m M==+ 木板第三段加速运动的距离2335317528x v t a t m =+=共 所以5s 后木板的移动距离123454x x x x m =++=总。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1D. 0.1010010001…2. 若 a > b > 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a² > b²B. a - b > 0C. a/b > 1D. ab > 03. 已知函数 f(x) = 2x - 3,若 f(x) + f(2 - x) = 0,则 x 的值为:A. 1B. 2C. 3D. 4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2,3),B(4,5),则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为:A. (3,4)B. (4,3)C. (3,5)D. (4,4)5.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 Sn,若 a1 = 3,d = 2,则 S10 的值为:A. 100B. 105C. 110D. 1156. 若复数 z 满足 |z - 1| = |z + 1|,则 z 在复平面上的位置是:A. 实轴上B. 虚轴上C. 第一象限D. 第二象限7.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f(x) = x²B. f(x) = |x|C. f(x) = x³D. f(x) = 1/x8. 在△ABC中,若 a = 3,b = 4,c = 5,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9. 已知函数f(x) = x² - 4x + 4,其图像的对称轴是:A. x = 1B. x = 2C. y = 1D. y = 410. 若等比数列 {an} 的前三项分别是 2, 6, 18,则其公比为:A. 2B. 3C. 6D. 9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 若 a + b = 5,a - b = 1,则a² - b² 的值为________。
2.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 Sn,若 a1 = 3,d = 2,则 S10 的值为________。
达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一年级春季期末监测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向量(),6a m = ,()1,3b = ,若a b ∥,则m =().A .18-B .18C .2D .2-2.将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同时投掷,设事件A =“两枚骰子掷出点数均为偶数”,若连续投掷100次,则事件A 发生的频数为().A .20B .25C .50D .无法确定3.设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4a =,6b =,1cos 2C =-,则ABC △的面积为().A .B .C .12D .4.已知复数i12iz =--,则z 的虚部为().A .15B .1i5C .15-D .255.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A .1cos 22sin 52sin158cos522︒︒︒︒=--B .1sin15sin 754︒︒=C .223cos 75sin 752︒-︒=-D .tan88tan 4311tan88tan 43︒-︒=+︒︒6.已知()()()35211sin 1,3!5!21!k k x x x x x x k k --*=-+++-⨯+∈∈-R N L L ,其中()()!12321n n n n =⨯-⨯-⨯⨯⨯⨯L .若函数()πcos 6f x x ⎛⎫=+ ⎪⎝⎭,10.0083335!≈,10.0001987!≈,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则π13f ⎛⎫-= ⎪⎝⎭().A .0.5394B .0.8419C .0.8415D .0.53987.在某次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50个,成绩均在[]50,100之间,将这些成绩共分成五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由图中数据估计总体的众数和中位数(中位数精确到个位)分别是().A .65,70B .65,71C .65,72D .65,738.已知甲船在小岛B 正东方向4海里的C 处,乙船在小岛B 正南方向3海里的A 处.甲船沿北偏西60︒方向直线航行.若乙船要与甲船会合,则乙船航行的最短里程为().A .32⎛⎫+ ⎪⎝⎭海里B .22⎛⎫+ ⎪ ⎪⎝⎭海里C .32⎛⎫-⎪⎝⎭海里D .4333⎛⎫+⎪ ⎪⎝⎭海里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样本数据1x ,2x ,…,n x 的样本平均数为x ,样本方差为()2s x ,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1y ,2y ,…,n y ,这组新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为y ,样本方差为()2s y ,其中()251,2,,i i y x i n =+=L ,则().A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满足25y x =+B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方差满足()()224s y s x =C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标准差相同D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10.某校举办羽毛球比赛,有4名同学进入半决赛,这4名同学恰好来自两个不同的班,每班两名同学,现通过摸球决定半决赛分组情况.袋子里有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2个黄球、2个白球,共4个球.这4名同学每人不放回地摸出一个球,摸到同色球的两人对战,且摸到黄色球两人先进行比赛,胜者进入决赛.记事件A =“决赛两人来自同一个班”,事件B =“决赛两人来自不同班”,事件C =“先进行半决赛两人来自同一个班”,事件D =“后进行半决赛两人来自不同班”.则().A .()1P AB ⋃=B .A 与B 互斥但不对立C .C 与D 对立D .()()()()P A P B P C P D +=+11.如图,已知O 是ABC △内部任意一点,BOC △,AOC △,AOB △的面积分别为A S ,B S ,C S ,0A B C S OA S OB S OC ⋅+⋅+⋅=.根据上述结论,则().A .如果4320OA OB OC ++=,那么::2:3:4A B C S S S =B .如果3277AO AB AC =+,那么::2:3:2A B C S S S =C .如果O 为ABC △的重心,那么A B CS S S ==D .如果O 为直角ABC △的内心,且两直角边5BC =,12AC =,那么512130OA OB OC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某校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中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其中高一年级有学生900人,从中抽取了18人.则该校高中学生总人数是__________人.13.复数1z ,2z 满足π2cos 1lg1253lg 24ei z =++,121z z -=,则2z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4.已知某操场看台上有一个与操场水平面垂直的圆柱,该圆柱上方挂有高5米的电子屏幕,电子屏幕底部到操场水平面的距离为5.75米.某人站立在操场时,他眼睛中心到操场水平面的距离为1.75米,则该人离圆柱距离__________米站立,看电子屏幕底部到顶部的视角(从眼睛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射线的夹角)最大.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3分)为提高国民法律意识,某地开通了网上学法考试平台,方便广大群众网上学习法律知识,并且可以通过考试检测自己学习情况.为了解广大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在参与考试的男性参考者和女性参考者中各随机抽取10名参考者的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得分如下:男性参考者考试成绩:70,74,85,84,82,81,92,89,98,95.女性参考者考试成绩:69,71,82,84,75,88,89,87,95,97.(1)求抽取的男性参考者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2)若规定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为成绩优秀,从上述成绩优秀的人员中任取2人,求这2人性别相同的概率.16.(15分)已知函数()()π2sin 0,2f x x ωϕ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与x 轴正半轴的第一个交点(从左至右)为5π,06A ⎛⎫⎪⎝⎭,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1B .(1)求()f x 的解析式及对称中心;(2)将()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向右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得到()g x 的图象,求()g x 在区间[]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17.(15分)一个袋子中有10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有7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随机摸球两次,每次摸取一个.(1)求有放回地摸球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2)求不放回地摸球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3)求有放回地摸球摸到球颜色相同的概率;(4)求不放回地摸球摸到球颜色相同的概率.18.(17分)已知函数()14f x m n =⋅+,其中πsin ,13m x ⎛⎫⎛⎫=+- ⎪ ⎪⎝⎭⎝⎭,()2sin ,sin n x x = .(1)当π0,2x ⎡⎫∈⎪⎢⎣⎭时,求()f x 的值域;(2)若存在[]0,x t ∈,使得()40f x ≥成立,求t 的取值范围.19.(17分)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交BC 于D ,12AB =,10AD =,8BD =.(1)求AC 的长;(2)若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当BDE △与CDE △各边长均为整数时,求图中与BCE △相似的三角形的个数.。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A宁国府、荣国府是贾氏先祖宁、荣二国公在世时,官造留下给他们嫡系子孙的,依明律“其父祖有官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原造房屋,不得以无官违式论”,清律“父祖有官身及,虽曾经断罪者,其房仍许子孙居住”。
事实上,房屋之外,其他车马、衣服等物也不禁止子孙及其家属使用。
这些在生活享受上的特权,使得官吏的家属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
而府第、高墙、豪门自然亦成为一般百姓眼中敬畏羡妒之位势财富的象征了。
大门,堪称整个府第对外极具象征性的部分了。
所谓“侯门深似海”,除了门饰、间数制度之外,平常正门又不开,只留两旁东西角门出入,只有喜丧、年节或迎送高官时,才打开直通到底,这都增加了神秘感及庄严气氛。
譬如:第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二府正门大开一路直到正堂。
两门间的街上也设着二府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不准过。
第七十五回尤氏由荣府返家,夜里省得套车,徒步过去时,两边的门子也把行人断住。
这些事例都可见得二府正门甚至面临的街道,也都成为二府的外围领域,含有威吓的意味。
给秦氏办丧事,在会芳园围墙开了一门,起宣坛乐台,尤二姐丧事停灵梨香院,临时开了对街一门。
这都是因为年轻媳妇、贱妾之丧不能由正门出灵,这也可见正门的庄严性不容破坏。
B园林的性质比宅第更近于艺术,也因此园林布景更可以供小说作者驰骋想象。
《红楼梦》的结构有两大脉络:一是家族兴衰,另一是宝玉心性之旅。
家族兴衰的脉络与府第的场景关系最直接,宝玉心性之旅的“园地”则由大观园来成就。
在大观园中,不仅各钗的生活空间扩大了,而且私密性增加了,这些在传统宅第中是很难得的。
因为传统宅第的房子里外之门,通常是不关的,除非要睡觉了。
而且所有的主子都有奴婢、小厮“贴身”侍候。
这两项加起来,个人私密性就难得了。
为什么传统宅第没有个人私密的空间呢?因为儒家思想不在培养“独立的个人”,而在造就一个作为典范的君子。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典小说以及“旧历史小说”常常体现单一的、线性的时间观念,归根结底与传统的历史时间观念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
中国古代一贯奉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总是使古人时刻牢记要把天道、时间、人心交融为一体。
自然,与此相应的是,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
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一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
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
中西文化之异,并不一定在于我有的你没有,而在于可以互相对应的时间标示采取了逆行的顺序,或者处于顺序构成的不同位置。
道理很明显,在“年-月-日”或“日-月-年”时序表述中,同样的组合因素以不同的结构组合,或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
顺序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是精神深处反复估量和整理了的意义。
不同的顺序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一、它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是年还是日,是整体还是部分;二、它在第一关注以后的思维方向不同,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观大;三、确定了思维方向以后,它的前后环节的衔接方式不同,是以前环节统率后环节,还是以前环节积累成后环节,是统观性的,还是分析性的。
在中国人的时间标示顺序中,总体先于部分,体现了其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
由此他们以时间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并以天地之道赋予部分以意义。
时间的整体观是与天地之道的整体观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远古时代,人们观天以测岁时,依靠对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来标示出年岁季节、月份和日子,以此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因此远古人对天象运行位置比后人更关注、更熟悉,与天象的心离得也似乎比后人更近。
中山市高一年级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书写(6分)1.本题根据答题卡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力求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6分)二、现代文阅读(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
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颜回是孔子唯一认定的“好学”的弟子,所以,至少读书是这种孔颜之“乐”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读书人中,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现代人读书无非两种,读专业之书和读非专业之书。
有一种说法,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
用司马迁的话说,应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
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朱熹在这里讲的主要是读经典之书的方法,也就是把读书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
这虽然是古代哲学家的读书观和读书法,但同样值得今人思考。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考生注意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 (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磐石( p á n) 焕发( hu à n) 百折不挠(r á o )浅尝辄止(zh é)B .砥砺(d ǐ )气馁(l ě i)永葆生机(b ǎ o) 咸与维新( y ù)C .愤懑(m è n)慰藉(ji è )肆无忌惮(d à n)安土重迁 (ch ó ng)D .蜕变(tu ì )诅咒(z ǔ )饿殍遍野(pi ǎ o) 梦寐以求(m è 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亵渎蹉跌深邃杀一儆百B .敷衍祟高炮制迥然不同C .坎坷巍峨充裕义愤填膺D .诽谤遐想端倪坚忍不拔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班长,学校的这次会议你去参加吧,团支书去参加也行。
②暗红的围墙,朱红的大门,古色古香,带几分神秘,我总希望能进去看看,从未如愿。
③本世纪人类第一次有了宇宙的眼光,能从地球外看地球,能反省自己的行动。
A .否则也从而B .否则却进而C .不然却从而D .不然也进而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 .公安人员昼伏夜出,经过二十多天的侦查,终于抓获了这个黑社会头子。
C .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民族英雄的问题。
D .李红说:“张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们。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迫使北朝鲜放弃核计划,美国政府不仅要求日韩两国,而且还要求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对北朝鲜施压。
B .山西省实验中学新年音乐会在太原市湖滨会堂于 2002 年 12 月31 日隆重举行,参加演出的有实验中学管弦乐队及教师合唱团,太原师范学院的部分学生也应邀表演了节目。
C .从 12 月 19 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D .我校第五次学代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体成员在新落成的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二.( 8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 9 题。
21 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挑战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
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它不仅应有助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放教育”的传统。
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
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
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
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
今天人类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
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最初也并未考虑它的实际应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
这里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学者之间的合作。
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点、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6 .对第二段中“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培养更具创造性,更善于思考,更有理想和洞察力的更完美的人。
B .培养大批能搞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
C .既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
D .能适应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兼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为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
7 .第三段中“同样的观点”指的是()A .大学的研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B .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C .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D .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8 .第三段中作者选取“今天人类在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这一事例,要证明的观点是()A .搞发明创造不应追求其实用性,而应以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为目的。
B .一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实际意义的发明创造,开始只是源于对自然界基本知识的探索。
C .有些发明创造在研究的初期虽未显示出实用性,但却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巨大作用。
D .搞基础研究如果刻意地去追求实用性,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9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校如果都能像哈佛大学一样重视学生的跨学科专业学习,就能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
B .要求大学的经济效益应该日益增长,这种压力必将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审视教育。
C .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基础研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D .全球科学工作者真诚合作,必将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
三.( 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 — 13 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C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跬步:一步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雕刻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师不必贤于弟子12 .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甚矣,汝之不惠!C .求人可是报秦者未得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水”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 .轻伯夷之意。
B .籍吏民,封府库C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 .将军身披坚执锐。
四.( 12分)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2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2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4 分)溪兴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时无人呼,流到前溪也不知。
前人在评。
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4 分)①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 ,咏而归。
( 《论语》 )② 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子》 )③ 野语有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之谓也。
( 《庄子》 )④ 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论语》 )五.(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 20 题。
《呐喊》自序(节选)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