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重力水的特点:能传递静水压力;具有溶解固体物质的能力;无 抗剪强度;流动时,产生动水压力,能带走土中细颗粒 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地下工程施工时,对基坑开挖,排水 等方面均产生很大影响 二.含水层与隔水层 (一)含水层 透水:水在岩土体空隙中流动的性能 含水层:能透水又饱含重力水的岩土层 常见的含水层:砂层,粉砂层,碎石层,块石层 含水层的构成要具备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储水空间,即空隙大,孔径大,空隙连通性好;含 水层上下左右要有隔水层防止漏空 2.具有良好的补给来源 (二)隔水层
20
(二)管涌(潜蚀):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 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最终导致土体中形成贯 通的流动通道,造成土体坍塌 易于发生管涌的土层:不均匀的砂土层 管涌处理措施: 1.基坑外排水 2.打板桩 3.保护渗流出口 (1)汲水井:在过滤管与井壁之间充填反滤层 (2)土石坝:垂直截渗;水平铺盖 4.改良土石性质
7
隔水层:相对不透水的岩土层 常见的隔水层:粘土层,完整致密的岩石 三.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补给:含水层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排泄:含水层耗失水量的过程 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到排泄区流动的过程 # 补给与排泄是含水层与外界进行水量和盐分交换的过 程,径流则是含水层内部水量和盐分的交流过程
8
四.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 岩性:岩土体中空隙大小,数量,连通情况 构造:构造发育程度,越发育,裂隙越多,越连通,透水性能越 好,储水越多 2.气候条件 影响地下水水量 3.地貌条件 水由高向底处流动,故低洼地区,地下水埋藏浅,水量大; 高处埋藏深,水量小。一般平原,山前区易于储水,山区很难储 存大量的地下水 4.人为因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水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