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传》读后感3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2
唐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形象分析作者:伊敏江·图尔荪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0期摘要:《李娃傳》、《霍小玉传》、《莺莺传》作为唐代三大爱情故事被历代文人所称赞。
白行简的唐代传奇著作《李娃传》,因其不凡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一直被历代学者重视和青睐。
近几十年来,学术界主要对《李娃传》中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文本研究。
尤其对李娃形象从文化、性别、社会层面等领域进行的多角度研究成果较多。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从李娃和荥阳生的坎坷爱情经历中,对李娃这一形象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唐传奇;《李娃传》;李娃;人物分析唐朝文学是指唐朝(618年—907年)的文学。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尤其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繁荣发展,形成了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小说空前繁荣,创作出了光彩夺目的文学作品,成为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中唐时期是文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尤其描写女性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成功塑造了像霍小玉、莺莺和李娃等一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唐代小说中的女性因为时代的特色和生活的丰富,产生出了光彩照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成为唐代小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她们爱情故事的结局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以《霍小玉传》为代表的悲惨的爱情故事;另一种是以《李娃传》为代表的,两人历经磨难后最终有了圆满结局的爱情故事。
一、《李娃传》中的李娃形象分析在学术界,对李娃形象的评价存在着分歧。
评价大致有三种:1.有一部分学者对李娃持肯定态度,认为她感情真挚,救助落难的荥阳公子,品格高尚,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故事,歌颂了爱情幸福的主题。
2.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作品在塑造李娃形象时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在他们的看来,作品开头并没有离开“诱引宾客”的妓女身份去描写她。
她和荥阳生之间有男女的“相慕”,即爱情,但情的“相慕”又终于屈从于利的追求,李娃不得不参与计逐。
李娃的精神境界是在重遇荥阳生后,得到升华的。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通用13篇)读《李清照词传》有感(通用1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李清照词传》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篇1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如夏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神秘丰富,让人移不开眼。
而宋词就是这满天繁星之一,也是这星辰大海中一抹不一样的光彩,它是如此与众不同,夺人眼球。
在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唐诗,并且从小就开始接触唐诗,背诵唐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押韵。
后来知道了宋词后,发现它的句式杂乱,长短不一,和唐诗大相径庭,可能因为从小接触唐诗的原因,自然对唐诗更喜欢一点。
但在不久前,我读了《李清照词传》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宋词的看法。
我细细品味它们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点,发现宋词不像唐诗那样整齐,但正是那长短不一的句式才使宋词更加别具一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即是当行本色也。
”中华文坛几千年,但能找出来的女词人却寥寥无几,至于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古代对女子的偏见吧,古代总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们一生的工作,似乎就是相夫教子,顺从丈夫的本意。
而李清照却与他人截然不同,她不仅有才有貌,更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人格魅力。
这正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尤擅诗词,手持神笔,写尽世间情感。
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有男儿之豪气,说起“女中豪杰”,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她。
她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也经历了亲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发常人之感慨,心怀国家天下。
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北宋。
在战争年代,她凛然执笔,讽喻今古。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年仅16岁的她就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少女的纯真、灵动、俏皮,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鲜活于人前。
在《一剪梅》中,她初次与丈夫别离,孤独时时侵心,在万般思绪中,她写下了这首词。
《娘》阅读感想《娘》阅读感想用心品位一部名篇后,大伙儿对人生道路或是事情一定造成了很多感受,现在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纪录一下了。
那麼大家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列是我用心梳理的《娘》阅读感想,热烈欢迎阅读文章,期待大伙儿可以喜爱。
《娘》阅读感想1娘,一个亲近而质朴的叫法。
她让多少人,无论青春年少与年迈,都感动不已。
每一个孩子从娘怀孕十月到呱呱落地,再到长大,耗光了妈妈一生的精力,从小孩出世的那一刻起,他便变成妈妈一生的挂念。
不管我一个人走到哪里,不管你贫困或是颇具,不管你是平民老百姓或是身居高位者,在妈妈眼里,你全是她的小孩,她心里最质朴的心愿便是她的小孩能一生平安身心健康。
荣幸捧读了彭学明专家学者的纪传体短文《娘》,把我这名“娘”完全的震撼人心了,她拥有异于常人的顽强和忍耐,她更拥有一颗心地善良和上善若水的包容的心,她用一生的辛勤来照顾她的小孩,沒有娘,就沒有创作者今日的事业有成。
这本书深受感动我的也有创作者针对妈妈无穷的悔恨,创作者用几万元带上血和泪的文本追忆了妈妈的一生,即便这一份晚来的“完善”于九泉之下的“娘”来讲早已无济于事,但却足够警觉大家,请爱惜爸爸妈妈对大家的关怀,尊重和心怀感恩大家的爸爸妈妈和全部关注自身的人!创作者从娘拼了命从柔弱而无想法的爹手上夺回自身的孩子抚养权逐渐追忆,在那一个化学物质极其贫乏,连基本上的吃饱穿暖都没法处理的生存环境下,一个女人要抚养孩子是必须多少的胆量,这就终究了这对可伶的母女必须经历是多少艰辛和艰难困苦,但是“娘”就说:做乞丐讨米还要把儿养大。
为了更好地孩子的发展和盘孩子念书,妈妈依次嫁了四次,在那时候,数次再嫁的女人是遭大家唾骂和不屑一顾的,“娘”早已顾不上那么多,为了更好地孩子,再多的讽刺和痛斥她都能够承受。
在经历了几回无感情的婚姻生活后,“娘”针对男生的借助早已完全缺失了自信心,为了更好地孩子不会再承受后爸的责骂,她毅然挑选了单独抚养孩子,因此,“娘”用她敏感而顽强的臂弯为孩子扛起了一片天!就算天寒地冻,“娘”还要出门割牛草,为了更好地多挣工分以获得谷物,小孩能够多一口白米饭吃;就算偏瘫2年丧失工作工作能力后,“娘”还要拄着拐杖去膳粮,拾捡丰收后遗失田里的蒲公英的种子,只求她全镇考试成绩第一的孩子能再次把书读下来!它是如何一段艰苦的岁月啊,全部的痛苦和悲剧都未曾把“娘”碾过,只求她心里那份固执的信心:盘孩子念书,考大学才可以摆脱这贫困的高山。
唐传奇《李娃传》新探作者:张凡来源:《卷宗》2014年第06期摘要:唐传奇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新文体,李娃和郑生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唐传奇中的爱情代表作。
在这场爱情中,李娃对郑生的情感历程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呢?通过对文本深细的研析,我们便可清晰的看出李娃对郑生情感的转变:由内疚到好感,再到深深的爱恋。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李娃的这些情感转变的呢?这些情感转变又对郑生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在唐传奇中,像李娃这样的风尘女子能最终获得圆满爱情并走向婚姻的女子不是太多,相同身份地位的霍小玉,她的恋爱结局就要比李娃凄惨得多,究其主要原因,乃是性格和遭遇的不同。
关键词:李娃;郑生;情感转变;命运;性格1 由一见钟情到欺骗背离郑生第一次出远门就遇见了李娃,并被李娃所吸引。
而后便驾着华丽的大车,带着装满财宝的行李来到了李娃家里,一个富家俊朗才子让久处风尘的李娃心生爱慕之意。
李郑的第一次相遇,郑生就被李娃的美貌所吸引,他的痴情让人感叹。
他没有去顾及他和李娃之间身份地位的悬殊,没有去思量家族成员的感受,他是一个为爱情不顾一切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没有爱情经历和预见性的痴情少年,他只想一头扎进这爱河中,不去思考其他问题。
而李娃呢?一个历经风尘的老练女子,她深刻的明白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与郑生结婚是天方夜谭。
所以在郑生散尽钱财之时,与李母设计骗郑生以此来摆脱郑生。
此时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是真爱,为何李娃要这样抛弃郑生?笔者认为李娃之所以没有真心爱上郑生也是和自身的身份以及经历有关,一个美貌的风尘女子,身边一定不缺乏追求者,肯定有很多像郑生这样的公子哥追求过李娃的。
李娃与郑生的第一次见面其实已经建立了好感,若二者发展为真心相爱也是有可能的。
之所以李娃没有爱上郑生,笔者觉得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李娃一早便认清自己和郑生的身世差距不会被世人所认可,加上平日见惯的那些欢场情爱之事让她早已内心冷漠。
在她眼里郑生和其他的公子哥一样,对她的感情只是一时的,就像一场过眼云烟,稍纵即逝。
126生活在岳阳水边的作家李娃,擅写忧伤的心灵故事。
故事的背景大约是些临水的小城、乡镇,一些柔弱的男女,在冗长的生活之海里,内心涌起的却是滔天大浪。
作者依着角色的心,写出他们的柔肠与狠戾,恍惚间,让人看到余华、废名和伍尔夫的影子。
这么说并非抬举,因为李娃与这些文学大师们走着同样的探索之路——为那些柔弱的人心造象。
心之象“传说中有一座城,古时名‘琴棋望’,在水中央,只有一座长桥与外界相连……琴棋望人没有关于过去的记忆,也不能离开那里。
除非掌灯人驾来了他的船——须在一个星辰之夜,等一道奇异的光出现。
”(《传说》)“‘我坚信我的船还清醒;不过它要是沉了,它或将很好地答复那喋喋不休的推理,那些阻止我向你抵达的海浪。
’她给他念了一首诗。
她说,她几乎被这里边的几个句子给迷住了。
因为那层层的海浪。
”(《海浪》)“下山喽,正是好时候!噗——低低的一声,悠长悠长的,徒弟觉得脖子一凉,疼痛从那儿裂开了一条口子,咝咝地把他裂开了。
他站在悬崖,狂风呼啸,深不见底,脖子上有一把刀。
”(《下山》)几个短篇小说的文眼并不难找,小说家几经裁剪,为角色们最刻骨的希望、痛楚和心念精心造象。
作者用如水的笔触,随着人物的心境敷衍流转,最终撇下了事件的表层,走向了角色的心灵深处。
对于三三来说,她的心象被镌刻在一个有关“琴棋望”城的传说之中,小城女性的生与死、幸与不幸,都宿命般地被安评论者说为柔弱的人心造象—— 李娃小说读札刘启民Young Writers 新力量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排在“传说”里,传说于是成为了三三的梦魇,她将一直按照“传说”的命运预言去安排自己的心(《传说》)。
对于无名的男人,他的心象是海,与一个女人所写的海浪的诗有关。
海浪是他们婚外情感的化拟,一波又一波地推攘男人的心弦(《海浪》)。
对于屠夫的徒弟,他的心象则是杀猪的情境,杀猪是徒弟心中最深的障碍,作为屠夫的徒弟,手刃生灵,背负着成人礼式的象征意义,在封闭的山中也与尊严,特别是在心爱的女人面前的尊严相关(《下山》)。
姓名:[潘苏南]学号:[1006010203]中国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相传或者野史记载的神话故事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十分深奥,现在有大把的专家对这些文迹进行着研究。
我们知道的最多的就是红学(红楼梦)研究者。
今年非常荣幸的我选择了对中国民俗文化及神话故事的选修。
我不敢说我对这些文化有多少研究,对于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学习下来,我对于这些略微有些自己的简介和看法,在此我姑且说为“观中国民俗文化及神话故事后感”吧。
发表下我自己的拙见。
一、观《山海经》读后感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
全书仅3万1千余字,一般认为,它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上古世界大观。
由于它保存有上古社会丰富的历史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山海经》的研究,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到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山海经》不仅可以证明中国上古历史的发展,地理的沿革,文字的发展,神话的产生等等,而且,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它还可以证明世界历史的起- 1 -点,世界地理的变迁,世界文字的演变,世界宗教的源头等等。
质言之,《山海经》不仅是一部记载中国上古时代历史地理各方面情况的书,而且是一部记载世界上古时代历史地理各方面情况的著作。
《山海经》研究的最终成果,它也许将引发一场世界史的革命乃至重修世界史。
”对于山海经上记载的一些奇怪生物我也相信存在过,祖先不可能没事编故事骗后人,而切就当时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来看古人也没有哪个闲情逸致来瞎编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那时候的人思想是纯朴的,不切实际或是毫无用处的东西是不会被记载也不会被流传的.其实神话很可能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只不过年代太久远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就变成了神话,再加上后代人可能会加了点东西进去,而现在人又没找到可以证明那段历史的证明证据所以说他不存在.对于山海经上的那些动物我也比较认同是应为核辐射所产生的一些变异体,而现实也有很多微观证据证明有过史前文明而且曾爆发过史前核大战的可能。
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集妖魔鬼怪、匪盗奇案、命运离议
等元素于一身的小说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也是被它吸
引而读下来的。
读这本书时,我深深地被故事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妖怪所吸引。在《聊斋志异》
中,这些妖怪并不是纯粹的恶势力,而是有自己的情感和生存需求。比如《牛郎织
女》中凤凰,他因爱而苦受相思之苦,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也有直接关联。而在《阿
颖与魇》中,阿颖被妖怪魇迷惑,被困在山洞中。我看到了一个有外表变幻的魇背
后,是一个嚎啕大哭的女子,她不是恶势力的化身,而是被社会舆论逼得走上了这
条路。
除了妖怪,本书中的一些主人公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涌泉花下遇
飞来峰》中的小神仙,他以天真直率的个性和柔软的心态,打动了那位脾气特别暴
躁的飞来峰,使后者发生了变化;还有《李娃传》的李娃,她与萧十一郎之间的爱
情故事,感人至深。他们的人物形象都很丰满,留给读者很多思考空间,给我带来
了阅读上的乐趣。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比如《云鬼青蛙》
中,《施小姐》因经济利益而对待男主角的态度,使人不禁想到现今社会,钱有时
真的可以让道德沦丧。又如《马丹阳》中,马丹阳因一时升迁而放弃自己对汉奸的
仇恨,我带着思考的心情看完了这个故事。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充满奇幻和探索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人类内
心的善良和罪恶,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深入发掘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更多思想和
精神内涵。阅读让我获益良多,感触颇深,我会推荐它给更多人。
《李娃传》中李娃的婚恋观探析作者:张正线阮崇友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6期摘要:李娃是唐传奇中获得美满爱情并受封为汧国夫人的唯一的一名妓女。
她渴望从良,渴望获得真正的爱情,但她与其他妓女不同,她从不乞求爱情。
她为爱付出,帮心上人成名后,她关心对方的感受,体谅他的难处,最后她以自己的聪明睿智获得了对方家族的认可,并以其宽容大度的心胸得到了社会的称颂。
关键词:《李娃传》;李娃;婚恋观《李娃传》描写了李娃与荥阳生的爱情、婚姻关系。
美貌的妓女李娃和荥阳生相爱之后,由于自己是妓女,与荥阳生门第相差悬殊,感觉婚姻无望。
在鸨母的挑唆之下,骗得荥阳生金尽囊空。
后荥阳生遭其父毒打,在冻饿濒死的时候遇到李娃,李娃十分痛心、悔限,她不顾一切来抚养荥阳生,恢复他的健康,并资助他读书,荥阳生终于如愿以偿地做官。
李娃明白以自己低贱的身份地位会使荥阳生难堪,出于对荥阳生前途的考虑,她毅然决定离开荥阳生,让他另娶高门。
同时李娃也为自己考虑,如果自己不能被荥阳生的家族接受,那么她和荥阳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与她理想的爱情生活背道而驰,她所追求的爱情是平等和谐的婚姻生活。
李娃和其他女子一样,她渴望爱情,也希望自己能嫁给一个门第高的士人,但她又不乞求爱情,她追求的是平等和睦的婚姻家庭生活。
与其他女子和妓女相比,李娃显得更加练达睿智,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婚恋观。
一、练达理智的婚恋观李娃对荥阳公子有感情,但她不是纯情至性的少女。
李娃凭借着多年的生活经验,阅人无数,理智练达。
她很清楚,在唐朝的社会,妓女和士子的爱情得来总是很艰难的,炽烈的爱情并不总是能得到温暖的回报。
她与荥阳生的迷人的、充满美好和幸福的爱情,可能得到的是冷漠,甚至是嘲笑。
许多女性的不幸境遇与其社会地位、社会要求等等紧密相关。
再加之荥阳生当初是见色而悦,为美色所俘获,更易于移情别恋,见异思迁。
所以当荥阳公子在妓院中“资财仆马荡然,迩来姥意渐怠”之时,她主动将荥阳公子抛弃,显得既理智又果断,决不沉溺于爱河而难以自拔。
《李娃传》读后感300字
最近看了《李娃传》,很喜欢,倒不是因为情节多么出彩,仅仅因为只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古代男子的真心。
虽然同在唐宋传奇中的女子也都各有各的妖娆动人,但男子或是相负,或是猜疑,都或多或少为小说抹上了一层血色的凄丽之色,不可谓不美,但委实看着窝囊。
个人觉得李娃的出场为小女子们抖了回精神,就是她的这般“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风致才使人物更加出尘。
李娃跟公子两次相遇后,向李娃求婚,鸨母为了钱就让李娃答应了,中间过程曲折,公子被赶出家门,然后被鸨母计划,让李娃与鸨母跑掉了,然后公子去唱哀歌,被父亲毒打差点死,继而让他师傅救了,之后就沦落为乞丐,终于与李娃再次遇见,李娃帮助公子功成名就,然而偏偏就在公子功成名就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
愿以残年,归养老姥。
君当结嫒鼎族,以奉蒸尝。
中外婚媾,无自黩也。
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
”功成而身退,竟全不希罕她一手为公子博出的利禄功名。
这许多年的供养和陪伴,从前纵有多少对不起也都偿过了,就算让爱情从头再来,也未必定要离去啊。
看过一些小椴的诗,虽有些刻意做古,不算太高明,但看来看去却爱上一句:“人生尴尬是重来”。
这等高傲的女子,容不得自己以为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了偿罪的身份永伴君侧,与其徘徊,不如归去,倒能让你念着一生一世。
李娃想离开却被公子父亲强留下,还被封了什么夫人,生下的儿子个个当大官……
舍不得看到那么美丽平静,带点妖气又颇有些高贵的这抹惊鸿之影最终还是被月光长锁在尘世的镜子里。
然而这种女子,怕连作者也舍不得让她在烟花之地进退自如地孤独一世。
所幸她还有个最终的好结局,虽然俗气,但毕竟幸福。
生活不是小说,世人蝇营狗苟,所求不过是小说家不屑于给的安宁和幸福,只可惜造化却依旧舍不得给予。
小说和世道的颠倒交错,或许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而李娃这种生活在夹缝中从容的过客,终究只不过是我们的梦而已。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