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53#文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5
资料分析之增长率
——一个超厉害的小技巧
例: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
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10%
B.15%
C.20%
D.25%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先找到“十一五”期末的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453元,由453-305=148元,得到期初值。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表1
表2
由表1得:(66.7%+20%+20%+11.1%+12.5%)/5=26.06%;
由表2得:(33.3%+50%+16.7%+14.3%+12.5%)/5=25.36%。
不难看出,这二者都与25%最接近。
选D。
也就是说,当我们无法直接开方,代入选项值计算量又大时,可以尝试用上面的方法赋值。
需要注意的是:(1)用你熟悉的特殊百分数;(2)你所赋的数据,一定不能让某年的增长率特别大,某年的增长率又特别小,要让每年的增长率尽量地接近。
对比表1和表2,表1最大增长率为66.7%,最小增长率为11.1%,表2最大增长率为50%,最小增长率为12.5%,显然,表2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较小,求出来的值也更接近正确答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为加强和规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严格机动车登记工作,200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08〕319号)。
为进一步加强《公告》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机动车登记注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加强监督管理和严格注册登记的要求国家汽车产业主管部门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工产业〔2010〕第109号,以下简称“109号文件”),通过制定、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并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生产、流通和注册登记等环节对车辆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开展监督检查,并对违规企业及产品进行处理。
各地汽车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车辆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解决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在生产一致性方面出现的问题,对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辖区外车辆生产企业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02号)及《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801-2008)等规定查验车辆,审核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审核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应包括核查和比对《公告》信息、随车配发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和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
对符合要求的,要收存相关资料,按规定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对未按规定列入《公告》或超过《公告》有效期出厂、或车辆技术参数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车辆技术参数和相片与《公告》不一致、或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和实际车辆不一致的产品,不予办理注册登记。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来源:产业司】【字体:大中小】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为加强和规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严格机动车登记工作,200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08]319号)。
为进一步加强《公告》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机动车登记注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加强监督管理和严格注册登记的要求国家汽车产业主管部门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工产业[2010]第109号,以下简称“109号文件”),通过制定、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并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生产、流通和注册登记等环节对车辆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开展监督检查,并对违规企业及产品进行处理。
各地汽车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车辆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解决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在生产一致性方面出现的问题,对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辖区外车辆生产企业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02号)及《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801-2008)等规定查验车辆,审核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审核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应包括核查和比对《公告》信息、随车配发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和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
对符合要求的,要收存相关资料,按规定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对未按规定列入《公告》或超过《公告》有效期出厂、或车辆技术参数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车辆技术参数和相片与《公告》不一致、或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和实际车辆不一致的产品,不予办理注册登记。
【2010年不锈钢热轧钢带年度评论】供需矛盾全年交织原料成本助力后市201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面对的是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的挑战。
这一年国家出台了严厉的房价调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物价飞涨,欧洲危机、出口萎缩等在影响经济的同时也对不锈钢带材市场造成一可预计的影响。
纵观2010年,带材市场从高潮迭起到行情迷离,镍系、锰系分道扬镳,成本供求互相牵扯,整一年,带材行情冲高回落,缓步回升,成本支撑,供需预期成为年内行情主题。
【原料、行情分析】电解锰:作为201主要原料的电解锰在2010年上涨23.98%,2010年我国的电解锰产能约为220万吨的,比09年增加了10万吨左右;产量在130万吨以上。
因为节能减排、矿石供应影响的年内电解锰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出口增长,抵消了200系不锈钢低迷的影响。
2010年下半年,高涨的电解锰成为200系支撑不锈钢的主要因素。
铬铁:高碳铬铁在2010年受国家节能调整影响全年走势呈现前高后低,上半年因因钢厂采购及全球矿石价格集体上涨影响价格达到以全年峰值,随后钢厂的保价减产政策,使铬市一度低迷。
但后期节能减排的影响,国内主要产区,山西、内蒙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供应减量促使价格回升,同期因南非进口矿提价亦促使铬价走高。
冬季的来临,电价上调;用电量受限,使得目前铬企报价坚挺。
另外钢厂2011年铬铁采购价格的回暖,仍使铬铁合金价格将继续走高200系不锈钢,从与原料对比图来看,全年201行情明显弱于原料走势,铬铁的回稳、电解锰的高扬并没提携行情,需求的萎缩,出口的减缓一度使市场信心降至冰点。
从全年行情走势来看,房地产对200系不锈钢影响犹显突出,上半年因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房屋开工率骤降,200系不锈钢及相关产品需求大幅下滑,同时,上半年制管企业库存持续高位,随着需求的下降,库存消化速度减缓201带材行情越发低迷,三季度初期佛山区域压延厂多数开机率不足40%,此外联众L系的大量投放亦使200系热轧雪上加霜。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 【来源:产业司】 【字体:大中小】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为加强和规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严格机动车登记工作,200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08]319号)。
为进一步加强《公告》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机动车登记注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加强监督管理和严格注册登记的要求国家汽车产业主管部门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工产业[2010]第109号,以下简称“109号文件”),通过制定、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并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生产、流通和注册登记等环节对车辆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开展监督检查,并对违规企业及产品进行处理。
各地汽车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车辆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解决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在生产一致性方面出现的问题,对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辖区外车辆生产企业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02号)及《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801-2008)等规定查验车辆,审核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审核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应包括核查和比对《公告》信息、随车配发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和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
对符合要求的,要收存相关资料,按规定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
对未按规定列入《公告》或超过《公告》有效期出厂、或车辆技术参数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车辆技术参数和相片与《公告》不一致、或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和实际车辆不一致的产品,不予办理注册登记。
公务员考试行测重要知识点:年均增长率的计算行测题目中求解年均增长率时会涉及到多次方的运算,在实际操作中如不借助计算器很难精确运算。
而考试是明确规定不能携带计算器的,因而考生遇到这类计算问题就比较头疼。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一起来看看年均增长率如何来进行估算。
一、年均增长率公式二、年均增长率的估算在使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年均增长率时,计算结果是比实际结果偏大的,选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稍小的。
若已知末期值和初期值时就可以用公式(1);若已知的是各个年份的增长率,我们就可以使用公式(2)来进行求解。
当公式(1)和公式(2)求出来的数据不能唯一的确定答案,有好几个都比计算结果小,而且还比较接近时,就要考虑用特征数字法来确定答案。
三、例题讲解1、2008年收入为138.8亿元;2012年收入为193.4亿元;求2008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多少?()A 8.6%B 10.2%C 11.5%D 12.5%中公解析:,计算结果偏大,选稍小,比9.8%稍小的仅有A选项。
所以答案为A2、材料: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
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A 10%B 15%C 20%D 25%中公解析:年均增长率:求得的计算结果是42%,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比42%小,无法确定答案。
此时就需要用更加精确的特征数字法来计算。
因为,所以故而答案为D。
3、材料:求2003年至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A 19.8%B 21.3%C 25.8%D 28.6中公解析:像这道题目,每年的增长率都告诉我们了,我们就可以直接用增长率来计算平均值就可以估算年均增长率,这样比开n次方要更加的方便和准确。
注意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年的增长率时不计算在内的,不是从2003年的27.7%开始加,而是从2004年的26.6%开始加。
最新正版殷保华各条均线参数(2010、12、30日更新)此教材由【玩股领地】免费奉上【玩股领地】QQ群介绍:我群是以讨论殷保华以及其他各类炒股技术为主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纯技术交流群,群内有多名殷保华正式学员以及各种技术派高手,并且他们都是一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每天都会与大家真诚的探讨交流炒股心得。
此次更新内容:更新周一号线参数。
注意:以下均线除非写明是EMA的,否则一律用MA。
密码日线:一号线:165(600839)、144 (发财线)新老庄家二号线:25 (工作线比25天线准)三号线:318全球股市通用四号线:453中国股市生命线五号线:550六号线:610七号线:730八号线:864九号线:99暴涨行情线超短线:7探底指标、中期均线:43(600022、600151)大黄金模式:99+25小黄金模式:63+437+14+63任何线和25天线均可组成黄金、死亡模式。
密码周线:一号线:182牛熊分界线(600809、600596)三号线:28发财线九号线:91大资金线:360黄金模式:14+63密码月线:20,40牛熊分界线(站稳40月线就大涨),60,80股市转折点,100,120, 140, 16045天密码线:215、15、30分钟密码线:103、4535分钟黄金模式:103+453(5分钟的453天线为跟庄发财线)(000418、600096、600747)60分钟密码线:55、103、453(60分钟的55天线为跟庄发财线)(000628、000425、000538、)操盘线:EMA8短期操盘线(破位则抛)EMA12警戒线(跌倒此线则会快速拉升)EMA17工作线注意:年工作线为安全线。
EMA50暗码线(中期趋势线)注意:月线上如破此线,且下个月收不上来,后市少则跌1年、多则跌5年。
选股票要选比指数提前翻上操盘线(先行启动)的股票,这类股票一般为强势股。
以下均线线上阴线可大胆买:五分钟453、日453、周181。
附件: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外援助成套项目(以下简称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根据《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房屋建筑工程类成套项目的技术资料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成套项目技术资料是对在成套项目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技术文件和反映项目准备和实施情况的有关载体的总称。
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包括:项目准备阶段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文件、施工监理文件、验收文件。
第四条商务部建立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并委托有关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受托管理机构)负责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的管理。
商务部应对受托管理机构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受托管理机构应根据本规定管理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做好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征集、检查、保管和研究工作,并对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安全负责。
第六条成套项目可行性考察企业、专业考察和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施工监理(工程管理)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商务部指定的地方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定,归集、整理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并及时向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移交。
第二章项目准备阶段文件第七条应纳入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管理的项目准备阶段文件主要包括:(一)可行性考察报告及附件(二)专业考察报告及附件(三)工程勘察文件及附件(四)经审查的初步设计文件和工程概算书(五)经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安全专篇和设计计算书)和工程调整概算书(如有)(六)与招标、投标有关的技术资料:1.可行性考察任务议标文件、中标企业投标文件及相关答疑文件2.专业考察和勘察设计任务招(议)标文件、中标企业投标文件及相关答疑文件3.施工任务招(议)标文件、招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用施工预算书(如有)、标底文件(如有)、中标企业投标文件及相关答疑文件4.施工监理任务招(议)标文件、中标企业投标文件及相关答疑文件第八条成套项目招标组织机构、招标代理机构,应在完成招标工作后30个工作日内,将与招标、投标有关的技术资料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成套项目可行性考察企业、专业考察和勘察设计企业,应在完成相关工作后30个工作日内,将由其负责的项目准备阶段文件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第三章施工文件第九条应纳入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管理的施工文件主要包括:(一)施工技术准备文件:1.施工组织设计(含施工监理企业的审核意见)2.设计交底会议纪要(二)施工现场准备文件:1.控制网设置资料2.工程定位测量资料3.基槽开挖线测量资料4.施工安全措施5.施工环保措施(三)地基处理记录:1.地基钎探记录和钎探平面布点图2.验槽记录和地基处理记录3.桩基施工记录4.试桩记录5.与岩土工程设计和岩土治理有关的资料(是不是勘探报告?)(四)变更记录:1.一般设计变更洽商、审批记录(貌似没有原件)2.重大设计变更申报、审核、审批记录(没原件)(五)施工材料、预制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试验报告:1.砂、石、砖、砌块、水泥、商品混凝土、钢筋、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防腐材料、轻集料等建筑材料的试验汇总表和出厂证明文件2.砂、石、砖、砌块、水泥、商品混凝土、钢筋、防水材料、轻集料、焊条、沥青等建筑材料的复试试验报告3.预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4.设备材料进场报验表和批次汇总表5.设备材料选样送审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六)施工试验记录:1.土壤(素土、灰土)干密度、击实试验报告2.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3.砂浆、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5.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6.钢筋接头(焊接或机械连接)试验报告7.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8.楼地面、屋面坡度检查记录(没有)9.土壤、砂浆、混凝土、钢筋连接、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汇总表10.桩基检测报告11.钢结构实验记录(七)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基础和主体结构2.钢筋工程3.钢结构工程4.防水工程5.高程控制工程(没有)(八)施工记录:1.工程定位测量检查记录2.预检工程检查记录(不知道什么东西)3.防盐雾、防白蚁等防护措施施工记录4.冬季施工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5.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6.沉降观测记录7.结构吊装记录8.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9.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记录(应该没有)10.施工新技术应用记录(应该没有)11.竣工测量文件(这是什么?)(九)工程质量分级验收(自检)记录: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分项(子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十)施工日志(十一)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处理记录(十二)受援国政府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凭据、通知、会议纪要等文件第十条对于电气、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建筑智能化、电梯等专业工程,还应包括:(一)设备、产品质量检查、安装记录:1.设备、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保证书2.设备装箱单、商检证明和说明书、开箱报告3.设备安装记录4.设备试运行记录5.设备明细表。
(二)预检记录(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四)施工试验记录:1.电气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防雷接地、综合布线、有线电视末端等测试记录2.楼宇自控、监视、安装、视听、电话等系统调试记录3.变电、配电设备的安装、检查、通电、满负荷测试记录4.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等管道的强度、严密性、灌水、通风、吹洗、漏风、试压、通球、阀门等试验记录5.电梯、照明、动力、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等系统的调试、试运行记录6.电梯的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记录7.电梯的空载、半载、满载、超载试运行记录和平衡、运速、噪声调整试验报告(五)质量验收(自检)记录(六)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处理记录第十一条对于室外工程,还应包括:(一)室外安装(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燃气、电讯、电力、照明、电视、消防等)施工文件(二)室外建筑环境(建筑小品、水景、道路、园林绿化等)施工文件第十二条成套项目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中贯彻质量管理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如有)的有关文件,应纳入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管理,主要包括:(一)质量保证计划和职业健康安全保证计划(二)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内部审核的记录(三)严重不合格项(如有)的有关记录(四)与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记录(五)国内管理组贯彻质量管理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有关文件第十三条成套项目施工企业应在成套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归集、整理施工文件,并在项目竣工移交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资料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第四章竣工图文件第十四条竣工图文件应纳入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管理,具体包括:(一)综合竣工图:1.综合图,包括:(1)总平面布置图(包括建筑、建筑小品、水景、照明、道路、绿化等)(2)竖向布置图和室外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管网综合图(3)电气(包括电力、电讯、电视系统等)综合图(4)设计总说明书2.室外专业图,包括:室外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燃气、电讯、电力、电视、建筑小品、消防、照明、水景、道路、绿化等(二)专业竣工图:1.建筑竣工图2.结构竣工图3.装修(装饰)工程竣工图4.电气工程(智能化工程)竣工图5.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竣工图6.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7.燃气工程竣工图8.工艺工程竣工图第十五条成套项目勘察设计企业应按照《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勘察设计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在施工企业的配合下,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及时绘制竣工图。
成套项目勘察设计企业应在项目竣工移交后30个工作日内,将竣工图文件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第五章施工监理文件第十六条应纳入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管理的施工监理文件主要包括:(一)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二)工程开工、停工、复工审批表(三)入场分包单位核验记录(四)入场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核验记录(五)主要设备材料国内验货记录(六)监理旁站记录(七)见证记录(八)封样记录(如有)(九)监理日志(十)监理月报(十一)关于项目非正常实施情况的监理专报(十二)项目进度款拨付审核单(十三)一般设计变更审批单(十四)重大设计变更审核情况记录(包括工程测量记录)(十五)施工合同管理事项审核记录(十六)监理会议纪要(十七)监理通知和指令(十八)施工监理工作总结第十七条成套项目施工监理企业应在项目竣工移交后30个工作日内,将施工监理文件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第六章验收文件第十八条成套项目验收文件应纳入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管理,具体包括:(一)工程中期总结:1.工程概况表2.工程中期验收总结(二)中期验收记录:1.主体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中期验收证明书3.中期验收报告(三)工程竣工总结:1.工程概况表2.工程竣工总结(四)竣工验收记录: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竣工验收证明书3.竣工验收报告4.竣工验收备案表(包括各专项验收认可文件)5.工程质量保修书(五)交付使用财产总表和财产明细表(六)声像档案(工程照片和录音、录像材料)第十九条承担成套项目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任务的单位(专家组)应在验收工作后30个工作日内,将中期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成套项目施工企业在项目竣工移交后30个工作日内,将其他验收文件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
第七章技术资料的质量管理第二十条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应真实、完整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具有可追溯性。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变造、抽撤、故意损毁成套项目技术资料。
第二十一条成套项目可行性考察企业、专业考察和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施工监理(工程管理)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应保证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归集、整理工作的质量,做到分类准确、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记录详实且无未了事项。
施工企业、施工监理企业,应随施工进度及时归集、整理成套项目技术资料。
设计企业应在施工企业的配合下,随施工进度及时绘制成套设备项目竣工图。
第二十二条成套项目可行性考察企业、专业考察和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施工监理(工程管理)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归集、整理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竣工图文件除外)时,应一式两套,正本一套、纸制副本一套。
竣工图文件应一式三套,正本一套、纸制副本两套。
第二十三条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正本移交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纸制副本相关单位自存。
竣工图文件的第二套纸制副本,移交驻受援国使馆经商机构。
相关单位还应向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库移交部分技术资料的电子文件副本。
有关具体要求,由受托管理机构规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对于含有分包工程的项目,分包企业负责对相应分包工程的技术资料进行归集、整理,总包企业负责汇总分包工程的技术资料。
第二十五条受托管理机构应对可行性考察企业、专业考察和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施工监理(工程管理)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提交的成套项目技术资料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