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都是描述个人典型行为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性格是后天的,在个体的生命开始时期并没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即使可能改变,但较不容易。
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即使已经形成的性格是稳定的,但改变要容易些。
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
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来看。
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因为性格特征直接依赖于教育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方法。
气质在作为性格形成的一种变量在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就表现出来。
有些婴儿喜欢哭或笑,有些婴儿安静,另一些婴儿很好动,这些气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父亲或其他哺育者的不同行为反应。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在这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例如,同样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多血质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动作敏捷,情感明显表露于外;而粘液质者则可能动作沉着,情感不表露于外。
第三,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
例如,要形成自制力,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作极大的努力和克制;而抑郁质的人则比较容易形成,他用不着特别抑制自己就能办到。
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上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例如,侦察兵必须具备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
在严格的军事训练的实践活动中,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有可能掩盖或改造着胆汁质者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气质特征。
一、什么是气质(一)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理解气质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主要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强度。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指情绪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等。
心理活动的灵活性,指思维的灵活性、注意转移的灵活性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世界,经常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例如,有的人脾气暴躁,容易发火;有的人遇事沉着,不动声色;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则多愁善感,胆小怕事。
这些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即气质的表现。
气质只决定人的心理活动方式,而不决定人的精神生活内容,它与人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没有多大联系。
因此,可以说气质无好坏之分。
其次,气质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这些动力方面的特点是比较稳定的,它不以活动的动机、目的、内容为转移,贯穿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之中。
这就是说,一个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
例如.一个具有情绪易于激动这种气质特征的学生,在受到老师表扬时,往往兴高采烈、喜形于色;在文娱表演或体育比赛前常常坐立不安;在考试时容易心慌意乱;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也显得言辞激烈、情绪激昂。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稳定性,它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
再次,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的心理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
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比较活泼好动,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有的则比较安详宁静,声微胆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缓慢,这就是气质最早、最真实的流露。
第一节气质与性格概述(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气质和性格的含义、特性及类型,气质和性格的关系2、了解气质和性格理论3、掌握气质及性格测量方法4、掌握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及小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气质和性格的含义、特征及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小学生性格和气质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我爱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秉性”就是气质。
⒊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集于一身。
当然,就气质的外在表现上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它也会发生某些改变。
好发脾气的人不发脾气了,急性子的人变稳重了。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要是后天的。
2.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 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3.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在实际使用中,性格与气质经常混用,而且这样混用问题不大。
书本上的定义呢大致是这样的——性格是一个人对环境习惯性的反应。
而气质是一个人心理结构中动力指标的描述,比如外向与否,脾气急不急等等,。
但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对环境的特定反应里,动力因素无处不在。
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对事物反应总是过度,所谓性格激进?因为他天生的兴奋功能就强。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为:指代不同、引证不同、侧重点不同引证不同1、气质:鲁迅《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
”2、性格:商韬《论元代杂剧·元杂剧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此强调矛盾冲突,就是为了塑造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反映生活的本质。
”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的一种外在和内在的感觉。
而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气质除了天生的本质以外,但大多是在后天培养的。
而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可以调整,但改变很难。
性格与气质的区分在今年的大纲改变中,教育心理学添加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这个知识点在外省很多学员会经常搞不清。
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淆起来,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
例如,有人常说某人的性格活泼好动,有的人性子太急或太慢。
其实是讲的气质特点,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那么此知识点一般以单选题和多选题进行考查。
一、概念的区分性格的概念: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
气质的概念: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
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从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性格是个体在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特征或者身体特点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二、性格与气质的类型划分性格的类型:1.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2.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人的性格可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3.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顺从型和独立型。
气质的类型依据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分为四种:1. 胆汁质: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易冲动。
代表人物:李逵、张飞、巴甫洛夫。
2. 多血质: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代表人物:王熙凤、曹操、贾宝玉、周恩来。
3. 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反应往往慢。
《气质和性格》教学设计教学要求一、弄清说明事理的逻辑顺序二、了解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性格修养,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数学重点掌握按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理的方法数学设想一、课文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学是对提及的知识不要求学生全部弄清,只要求懂主要内容,把握住全文的层次和表现方法。
二、预习提纲1、课文的三部分各叙述了哪些方面的资料2、正文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分析本文的详略得当三、安排三教育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解题,学习课文前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气质和性格方面的知识是青少年渴求的知识。
了解一点气质和性格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有助于我们自我完善,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二、请学生们默读课文,并划分段落。
学生们边阅读边思考,教师巡视,随时答质指名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第一节)李逵和石秀说起,引出气质和性格两个概念。
说明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第二部分(2—6节)讲气质第三部分(7—13节)讲性格第十四段到十六段是第四部分,把气质和性格说明三、分析第一部分(1)教师范读课文(2)提问:1 这篇课文的开头设问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明确1 这篇课文开头设问有什么作用?2 作者怎样将李逵与石秀进行比较的?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明确1、开头就是设问,阅读问题又似乎是一个文学上的问题,这不但启发人的思考,而且启发人们。
心理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分析文学上的问题,问题回答得简截了当,而且扣住题目,扣住说明中心。
2、作者拿李逵和石秀两人比较,说的有条不絮,先做概括分析,再以劫法场为例具体分析,二者扣得益彰比较劫法场的不同表现,都是先引用再加一句简单的分析。
前前后语句对称,对照十分鲜明用词也很讲究,叫于称是两个同异词,变换使用不重复粗率和莽撞并不是优点就说勇猛中带着率和莽撞‘精明和机智都难能可贵。
就说勇猛中带点精明和机智。
三、分析第二大部分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归纳大意:明确:本段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的内容说的简明扼要,用现代科学观点加以解释,说明这种科学有一定的合理性。
弱,并以胆小、畏缩、反应速度缓慢为特征,又称为抑制型。
这四种类型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如表10-1 所示。
(三)体型说1. 克雷奇默的体型说体型说是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E.Kretschmer) 提出的。
他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可以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
根据体型特点,他把人分成三种类型,即肥满型、瘦长型、筋骨型。
肥满型产生躁狂气质,其行动倾向为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平易近人等;瘦长型产生分裂气质,其行动倾向为不善交际,孤僻,神经质,多思虑等;筋骨型产生黏液气质,其行动倾向为迷恋,认真,理解缓慢,行为较冲动等。
他认为三种体型与不同精神病的发病率有关。
2. 谢尔登的体型说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W.H.Sheldon) 认为,形成体型的基本成分——胚叶与人的气质关系密切。
他根据人外层、中层和内层胚叶的发育程度将气质分成三种类型,如表10-2所示。
(四)血型说血型说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等人提出的。
他们认为,血型就是所有生物的体质类型和气质类型。
气质是由不同血型决定的,血型有A 型、B 型、AB 型、O 型,与之相对应的气质也可分为A 型、B 型、AB 型和O 型。
1. A 型A 型人精明,理智,内向,好静,感情含蓄,情绪稳定,不善交际,忍耐力强,具有独立性,易于守规,固执;做事细心、谨慎,但不果断,在家庭中是处理家务的能手;注重仪表,但不喜新奇。
2. B 型B 型人聪明,活泼,敏捷,外向,善交际。
兴趣广泛、多变,精力分散,行动奔放,易感情冲动,不习惯受束缚,热心工作,不怕劳累。
动作、语调富于感情,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做事缺乏细心和毅力,大事故少,小事故却不少。
3. AB 型AB 型的人属于复合气质类。
AB 型的人机智、大方,办事干净利落,冷静、不浮夸,行动有计划,喜分担责任,兴趣广泛。
因倾向不同,有的人有领导能力,有的人则沉默寡MMPI)。
(3)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EPQ)。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
表现形式不同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性格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
形成过程不同
气质具有很大的先天性,形成早,不易改变。
性格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形成晚,可塑性大。
在个性中的地位不同
气质是从属地位。
性格是核心地位,反映人的本质。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也表现在三方面:
(一)性格的表现方式涂有气质色彩如同样都是具有“勤奋”性格特征的人,胆汁质人可能表现为热情奔放,雷厉风行,精力充沛;而抑郁质人则可能
表现为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二)某种气质对某种性格的形成可能有促进或阻碍的影响如胆汁质、多血质人较容易培养勇敢、果断、主动等性格品质;而粘液质、抑郁质人则比较容易培养忍耐、自制、踏实的性格品质。
(三)性格对气质的掩蔽作用气质虽然具有很大的先天性,但受性格影响,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使气质服从生活实践的要求。
如一个内向气质的人,担任管理工作后也必须学会与人交往。
性格是由多种性格特征构成的,一般可以归纳为:
(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社会对集体良好的品质如维护社会公德,热爱集体,热情履行义务;
不良的品质有不讲社会公德,不关心集体等。
对他人
良好的品质如待人诚恳,坦率,热情,正直,善交际,讲礼貌,有同情心,大方;
不良的品质有虚伪,冷淡,刻薄,傲慢,孤僻,粗鲁,吝啬等。
对自己
良好的品质如谦虚,谨慎,自信,自尊,严于律己;
不良的品质有骄傲自负,自卑,自私,放任自己等。
对劳动对工作良好的品质如勤奋,认真负责,细致,遵守纪律,不断创新;不良的品质有懒惰,粗心,不负责任,自由散漫,保守等。
对劳动产品
良好的品质如节俭,爱护;
不良的品质有浪费,破坏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