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戒了吧!拖延症》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读后感
《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名从开始就吸引了我,毕竟拖延症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坏习惯,而且是不分年龄段,从小孩到老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存在,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看了这本书,读完感觉对于我来讲真的是又一次唤醒。
文章最后,告诉我们,时光对每一个都是公平的,在时光上偷懒,结果就是患上拖延症,弄得你焦头烂额,在时光面前玩耍,拖延症就会变本加厉的折磨我们,偷走精彩的人生,留下混沌的噩梦。
唯有学会时光管理,细化时光安排,在限定的时光内完成任务,才有可能远离拖延症的病魔。
告别拖延症越自律越优秀越优秀越自由读后感说实话,拖延症也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我第一次清晰在自己的行为中定义拖延症还是近一两年的事情,在看了《告别拖延症越自律越优秀越优秀越自由》之后。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自己对待各种事情都有一种拖的行为,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工作上的。
在使用记事本之后,我也一直在和拖延症战斗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当我初步看完《战胜拖延症》,且不说它的理论多么新颖,但对问题的认识当然是深刻的,而且“马上开始,立刻行动”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步当然是认识拖延症,哪些事情是你计划的却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为什么拖延的是这件事情?而你为什么会拖延?等等。
我们必须先思考一下,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能让你理清楚事情的本源。
找到了上面问题的答案,便是战胜拖延症的第一步了,我十分同意作者在第一章里面的陈述。
而对第二章,“拖延是对生活本身无所适从的问题。
”,我不认为作者的话对我产生了什么作用,难道是说教吗?可能有的人十分反感这种老土的做思想工作。
我来谈谈我的认识吧,这章其实应该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如果你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最起码希望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那我们必须改变拖延的毛病,否则合上这本书,肆意的挥霍你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吧。
在读到这里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Find your rhythm Enjoy your run!”这个句子是在我跑步的时候看到的,我认为生活和跑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长跑,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真的很重要,这样你才不会感觉到疲惫,你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学习的动力和战胜它的欲望,生活充满激情。
总之,你应该有一颗积极的心,勿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下面谈谈该如何具体的战胜拖延症吧,“增强目标意图”就是你首先要有强烈的战胜它的欲望,还是那句话,你是想改变才找到这本书并认真阅读它的。
我们要认识到,有时候感觉真的是不可靠的,我一直比较欣赏德国人严谨的风格,跟着感觉走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你所面对的问题。
【读后感】读《戒了吧!拖延症》有感拖延是生命的窃贼,我们一直拖延但最终无法逃避,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他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题字本书围绕着胡小懒一系列故事展开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被他一次又一次的拖延,拖延的结果,是自己不断的自责,不停地感到挫败感,最终使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压力大,工作时,常常心不在焉,对工作丧失了以前的激情……。
胡晓波离我们不远,也不是陌生人。
在全世界,他都像你,像我,像他。
成千上万甚至数亿人都像胡晓波一样患有拖延症。
是啊!拖延症真的会带来倒霉。
看胡晓波申请了一张信用卡。
他的朋友告诉他,信用卡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并提醒他更改个人信息。
但他只是觉得这很麻烦,而且是出于侥幸心理耽误了时间。
他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倒霉。
最后,他被骗去了数千美元。
这是拖延的结果!没错!拖延症真的会带来悲剧。
听约翰尼是美国一个火车站后车厢里的刹车工。
一天,因为售票员要他加班,他很不高兴。
列车长命令他到后面的车厢亮红灯,以警告后面的进站列车。
他以为有两个人在后面的车厢里盯着他后面的火车,所以他没有惊慌或匆忙。
他喝着酒,吹着口哨,慢慢地走回后车厢。
当他到达后车厢时,看到没有人盯着他,他立即惊慌失措,迅速跑去提示进站的火车。
然而,为时已晚,两辆车相撞了。
当人们找到约翰尼时,他被这场悲剧吓坏了。
这是拖延造成的悲剧。
对呀!拖延症真的会带来不幸。
看胡小老的同事阿曼达追求完美,因为她做事太多,不管事情是大是小,时间是紧还是松。
虽然事情做得很好,但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失去了及时性。
直到他认为没有缺陷,他才上交。
他总是拖延那些反复修改过的、可以立即完成的事情。
最后,他的客户失去了耐心,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
最后,不幸的是,他被老板解雇了。
本书每一章先告诉我们拖延者的一个心理,再写一个关于胡小懒拖延的例子,客观分析拖延者的心理,并对症下药方,最后告诉我们拖延有多可怕。
这本书告诉我们,拖延会加剧我们的惰性,逐渐传播我们的习惯,并遭受惰性。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读后感
在阅读了《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拖延症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我理解并应对孩子拖延行为的根源与解决方案。
首先,书中对拖延症的定义、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意识到拖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问题,它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如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对任务产生畏惧感、追求完美主义等。
这些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孩子在面对任务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从而选择逃避或拖延。
针对这些成因,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管理意识;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愿意主动完成任务;以及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孩子克服对任务的畏惧感,增强自信心。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以往,我可能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导致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恐惧和挣扎,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拖延行为的影响。
一个充满爱、支持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
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从而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支持。
总之,《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拖延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孩子的拖延行为。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努力帮助他们克服拖延症,培养自律、高效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精心整理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着读后感《终结拖延症》是一本由威廉?克瑙斯着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一):想象下一个“立即行动”的步骤把你的自我发展的努力看成一种实验,把你的计划看成假说。
这样,你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
现在,你就像科学家一样操作着。
你检验的只是你的计划,评判的只是实验的结果,而不是你本人。
如果你不喜欢结果,那就调整计划,重新检验。
先找出对你来说很容易做好的事情,在这件事上坚持实践“立即行动”哲学,直到完全掌握。
你可能害怕失败,原因是你害怕随后的被拒;你推迟行动,为的是避免那些原本子虚乌有的恐惧。
拖延可能源于你对几类任务的情绪反应,这些任务或者错综复杂,或者迟迟不能给你回报,或者让你觉得沮丧、不快甚至如临大敌。
这些任务可能唤起了你的焦虑。
当这些负性情绪在你心底窃窃私语的时候,拖延就成了你再自然不过的一种反应。
开始。
下去。
否则,你就只有明智地把整项工作预先分块,为自己设置一些中间期限,并根据完成情况,定期奖励自己。
要记住,在我们认知、情绪与行为三管齐下的“战拖”方案当中,对自己的拖延习惯保持觉察和认识是首要的一步。
当你把那些不重要和不紧迫的事情,置于你最重要的自我发展活动之上时,你就是在拖延,就是在用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
这种拖延,可能会以瞬间的犹豫作为起点。
除非你能采取有效行动,迅速完成任务,否则这一瞬间的犹豫,可能就会触发拖延的自动反应。
无论这种机制确实存在还是另有原因,解决方案都是相同的:必须采取行动,推翻这种生理抵制。
这种转变不像做研究那样,要花很多年打基础才能完成。
你可以马上开始这种转变。
控制住拖延,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但它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易行。
当你自我观察的努力得到的回报逐步累积时,你继续这种“立即行动”的方式就会更有动力了。
【读后感】读《戒了吧!拖延症》有感拖延是生命的窃贼,我们一直拖延但最终无法逃避,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他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题记本书围绕着胡小懒一系列故事展开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被他一次又一次的拖延,拖延的结果,是自己不断的自责,不停地感到挫败感,最终使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压力大,工作时,常常心不在焉,对工作丧失了以前的激情……。
胡小懒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陌生。
他像你、像我、像他,遍布全世界,生活中有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人都和胡小懒一样被拖延症给折磨着。
是啊!拖延症真的会带来倒霉。
你瞧!胡小懒办上了信用卡,朋友告诉他信用卡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了,提醒他去更改个人信息。
可他就是嫌很麻烦,还抱着一颗侥幸心理去拖延,认为自己不可能那么倒霉为由,最后导致被骗走了几千块钱。
这是拖延害得呀!没错!拖延症真的会带来悲剧。
你听!乔尼是美国一个火车站的火车后厢的刹车员,一天因为车长要他加班,心情十分不快,车长命令他拿着红灯去后车厢警告后面进站的火车,他想着平时后车厢已有两个人盯着后面的火车,就不慌不忙,边喝酒,边吹口哨,慢慢往后车厢走去,当他到达后车厢时,看见没有人盯着,立刻慌了神,快步跑过去提示进站的火车,可是,一切晚矣,两车相撞。
当人们发现乔尼时,他已经被这个惨剧给吓疯了。
这是拖延症带来的一场悲剧。
对呀!拖延症真的会带来不幸。
你看!胡小懒的同事Amanda,因为做事太追求完美,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时间紧迫还是宽松,都如此追求完美。
虽然事情都做得十分好,但总是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失去了时效性。
他自以为没有任何瑕疵后才去上交,总是把反复修改,马上可以完成的事情一拖再拖,最终使他的客户失去耐心,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最后不幸自己也被老板开除了。
本书每一章先告诉我们拖延者的一个心理,再写一个关于胡小懒拖延的例子,客观分析拖延者的心理,并对症下药方,最后告诉我们拖延有多可怕。
这本书告诉我们:拖延症会使我们的惰性更重、习惯逐渐蔓延,心理也会被惰性折磨,拖延症让大把大把的光阴流走。
戒掉拖延症行动手册读后感读完这本书,我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程,而且这场旅程还让我对自己的那些拖延习惯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总是觉得拖延就是自己懒呗,但是这本书告诉我,拖延可没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我们对任务的恐惧、对完美的过度追求,还有缺乏时间管理这些复杂的原因。
书里提到的那些实用方法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比如说把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这就像是把一个大怪兽分解成了一群小怪兽。
以前面对一个巨大的任务,我就像个无助的小蚂蚁,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然后就开始拖延。
现在我明白了,我可以先把这个大任务分成好几个小部分,就像把大怪兽的腿、身子、脑袋分开来对付。
这样每个小任务看起来就没那么吓人了,做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还有制定合理的计划这一点。
我以前做计划那可真是瞎做,要么安排得满满当当,根本不考虑自己能不能完成,要么就是计划太模糊,跟没做一样。
这本书教会我,制定计划得实际一点,得把自己的能力、可能遇到的干扰都考虑进去。
就像打仗得先摸清自己的兵力和地形一样,这样制定出来的计划才靠谱。
书里有个例子特别逗,说一个人总是拖延着不去健身,后来他把健身服就放在床头最显眼的地方。
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这就像是健身服在不停地喊:“快穿上我,去锻炼!”这其实就是利用环境来给自己一个提醒。
我就想,我也可以这样啊,比如我老是拖延着不去看书学习,那我就把书放在我一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再把手机放得远远的。
这样每当我想找点事做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书,而不是手机那个“小妖精”在诱惑我。
不过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在按照书里的方法实践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麻烦。
有时候那些小任务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还是忍不住想往后推,就像有个无形的手在拽着我。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书里那些鼓励的话,告诉自己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_戒了吧拖延症读后感拖延,通俗来说就是,把事情拖后去做。
现代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存在拖延的“症状〞。
以下是《终结拖延症》〔读后感〕,欢迎阅览!《终结拖延症》提出了一整套目前来看最完好的改善方案,许多拖儿们或许都只实践过其中某个部分,或认知,或心情,或行为,然而必需承认拖延是冗杂人体制造出来的冗杂症候,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调理就可以改善的,除了认知心情行为,身体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应付拖延症,本书的理念就是多管需齐下,拖延也需要鸡尾酒疗法。
书中提出的认知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对习惯性拖延思维的反思与分析,五步转变法是种很好的方案,读者若能静下心来体验和实践,彻底转变不断责备自己的习惯,无疑使拖延从根本上弱化,内化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却是攻克拖延症所必需的,建立了正确的认知体系,并不断爱护,让她在心灵深处成长壮大,会发觉原来自己真的不算什么拖延症患者,生活也会因此美妙而平和了很多。
心情方法中关于马和骑手的论述也特别发人深思,确实,有时理智被拖延的习惯带的脱离了赛道,拖延者就是那个勒不住缰绳的苯骑手,锻炼自己的心情肌肉调整不舒适的感觉,让自己和状况并存的条件下启动是很重要的,书中这段有许多语句一语中的,你不盼望感到不适或显的智力低下.确实深刻的指出了拖延者心中隐XX的根本缘由,拖延评估汇总表(P91)阐述的拖延的种类和指导也对心情锻炼和读者脆弱的神经的磨练有肯定的指导意义。
行为部分的关键词是分心,与其说是分心行为不如说是分心习惯,这或许是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陪我们一起长大在思维中沉淀多年的坏毛病,书中提出了解决方法,但读者更应当自己探讨适合自己的方法。
时间管理确实未必有用,不过思维喊停到真可以试一试。
逆向规则是很有意思的预期方法,它强调预先勾画出胜利的景象。
除此之外,更多具体的小方法,跬步千里,五分钟打算.方法都是好方法,读者自己选择实践与坚持才是转变的根本。
客观的说,决不是恭维,本书的翻译很有水准,也足见译者群体的语言根基,毕竟他们是高学历的XX年学问分子。
读《戒了吧,拖延症》心得
一位女士因为特别喜欢一双鞋,便天天穿,于是不到半年鞋子就磨坏了。
她拿去修补时,鞋匠看了看鞋子说:“这鞋子确实不错!但由于你天天穿,它的料子和材质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就会使鞋子折寿。
你以后买鞋子,最好同时买两双,然后两双鞋子交替穿,若每双鞋子隔一天才穿,那么每双鞋子至少可穿两年。
”
修鞋匠一边修,一边与女士聊天,说:“我过去在农村种田。
当过农民种过田的人都知道,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年复一年种植同样的农作物。
如果今年种玉米,明年就改种豆类,因为玉米会从土壤里吸收某种养分,必须靠种豆类把养分带回来,或者让它们吸收另外的养分,若是养分完全恢复过来,下次再种植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好的收成。
”
鞋子需要休息才能延长寿命,土地需要休养才能肥沃,而人需要休息才能更专注。
在职场上,人们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精神的充分发挥以及整个工作效率的增加,都要赖于机能的健全和体力的强壮。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防止疲劳、减轻压力的办法就是高质量的休息。
只有休息好,我们才能更加专注,做事效率才会逐渐提高,做事成果才会更加优质,前途才会更加光明。
读《戒了吧!拖延症》心得体会
李长鹏
翻看书的那一刻,不由得去思考自己是否也有拖延症。显然没有
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有病。可能作者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一开篇
就让读者自己去根据拖延症的特点判断自己是否有拖延症行为,身临
其境方深有体会。其实,拖延不是病,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会存在大
大小小的拖延症状,勇敢的承认自己的拖延,正视自己的拖延,只有
这样才能够跟着作者的思路去学习《戒了吧!拖延症》。
书中以胡小懒为例子,大量还原生活工作中的拖延毛病。不自觉
的会跟自己的工作状态进行对比,让我们不由得去反思,跟着作者去
发现问题,去学习解决拖延的方法。在通读全书过后,对拖延有了新
的感受,更是在工作生活中有了变化。在我看来,有很多的原因导致
了我们有拖延的习惯,那么如何解决拖延,让自己行动起来呢?我认
为正确的认识管理“Deadline”即“最后期限”,是我们改掉拖延毛
病的关键。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管理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
“Deadline”呢?
一、拖延症眼中的“Deadline”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
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
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在拖延症的眼里,deadline是个放纵自己的理由,在最后期限到
来前的N个时间里游走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状态”中,满足自己内
心的私欲。Deadline也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
怕被烧着的恐惧感战胜了对掉下去的恐惧感,于是我们一下子冲了过
去,在deadline前赶完了任务,尽管质量很难说。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
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这种时候,会在心
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不愿承认,但
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如果花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
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了拖延。
二、有效管理自己的“Deadline”
1、正确认识自己,迎接挑战勇敢担当。
拖延症的往往内心深知自己的拖延行为,然而,却迟迟不敢正视
拖延的问题,得过且过。就如书中胡小懒来说,每一次的失败,每一
次的错失机会,都让他无比的后悔自责。下定决心痛改前非,然而当
一段时的坚持过后,每当遇到困难,每当遇到挑战又开始了拖延的无
限死循环。就如说中所说“放弃之后的悔意会比坚持时候的痛苦要大
得多!”,所以,与其每一次痛苦的悔意还不如坚持一下,短暂的痛苦
过后就是莫大的动力和信心。因此我们要做到:
1) 不用自欺欺人的方式逃避问题;
2) 不做选择障碍,越困难越往前;
3) 直面现实,列出不可逃避的清单;
4) 摆脱自己放任的态度;
5) 不要拿拖延当作自己失败的借口。
2、制定计划,合理进行时间安排。
拖延症不是绝症,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改正。然而拖延症有是慢
性病,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做改变。拖延症更不是生理疾病,没有医
生为你开处方,最好的医生又只能是自己。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来约
束自己坚持按照计划执行。多一些计划,少一些盲目。“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做好工作的前提,是要明确工作目标,科学制定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重视工作计划管理,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
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要学会时间管理,比如列一个工作日
程表,尽量把时间提前一点,做到留有余地,避免因其他因素影响而
造成工作无法完成的被动局面。
1) 用番茄时间管理+土豆任务记录有效管理时间;
2)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表;
3) 设定工作目标,即时行动,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4) 设定工作倒计时,定量化解决工作事宜。
3、用强大的执行力去迎接“Deadline”。
很多人的工作效率低是因为做事拖延。我们要懂得“立即行动远
胜于拖延”的道理。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加强执行力,才能不
断进取,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执行更需要团队精神。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喝水的故事:当庙里
有一个和尚时,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当庙里有两个和尚时,他
们通过协商可以自觉地进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当庙里来了第三个
和尚时,问题就出现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干,其结果就是大
家都没水喝。这则寓言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项任务
时,缺乏团队协作的结果是导致失败。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在做
工作时,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提醒,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
己完成任务的能力。
工作中不要去最求最后阶段冲刺的刺激感,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只有去执行才能够在deadline到来的时候有所准备,从容不迫。
三、接受不完美,走出拖延死循环
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不以完美主
义当作不为事的借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与自我缺点共存。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既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既存在积极
因素也存在消极因素。要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做真实的自己,不
苛求做完美的人。如荣格所说,与其做个好人,不如做个完整的人。
当我们接纳自己是个平常人,不完美的状况是常态后,焦虑情绪立减,
拖延状况自然缓解。
最后,我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做,才能改变”。不知道跟
着书中的胡小懒一起为他悔意、为他悲哀了多少次,也许他就是我们
拖延的真实写照,在为他悲伤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不作为而悔恨。即
刻行动起来吧,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