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卡通几何教学通用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738.00 KB
- 文档页数:20
【课题名称】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节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教材版本】
柳燕君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圆等分方法,斜度、锥度画法与标注,了解椭圆画法,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与绘图步骤。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与练习,能自如地运用常用的绘图工具;
2.能正确规范绘制平面图形。
三、素质目标
正确熟练地运用常用的绘图工具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四、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用常用的绘图工具绘制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定位块平面图形绘制。
【难点分析】
斜度、锥度画法及平面图形线段分析。
【分析学生】
1.部分绘图工具,学生在学几何时已会使用。
2.运用常用的绘图工具,从学习一开始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并通过不断练习达到运用自如。
3.学习时学生可能会认为简单易学,产生马虎现象。
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绘图工具的方法,通过练习熟练地绘制图线。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直尺、图板、丁字尺、曲线板。
【教学安排】
11 学时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第一章几何画板(huàbǎn)应用基础1.1 几何(jǐ hé)画板概述1.1.1 几何(jǐ hé)画板的特点(tèdiǎn)几何画板(huàbǎn)软件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并出版的几何软件。
运行环境WinXP、Win2000、Winme、Win9x。
被称为21世纪的动态几何。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射影几何等)教学的软件平台。
它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几何图形内在关系的环境。
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度量、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它能显示或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
它的特色首先能把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形象化,但是它最大的特色是“动态性”,即:可以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这样更有利于在图形的变化中把握不变,深入几何的精髓,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难点。
另一方面,利用动态性和形象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的环境。
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富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
几何画板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几何“实验”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
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只要用鼠标点取工具箱和菜单就可以开发课件。
它无需编制任何程序,一切都要借助于几何关系来表现,因此它只适用于能够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的内容--例如部分物理、天文问题等。
因此,它非常适合于数学、物理老师使用。
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速度非常快。
一般来说,如果有设计思路正确,操作熟练的老师开发一个难度适中的课件只需几分钟。
正因为如此,老师们才能真正把精力用于课程的设计而不是程序的编制上,才能使技术真正地促进和帮助教学工作,并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中班数学有趣的几何图形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学会区分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难点:图形的分类和描述,以及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各种图形,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的存在。
2. 教学新课(15分钟)(1)展示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3)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磁性黑板展示图形,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区分不同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并进行分类。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图形,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例题解答过程。
3. 幼儿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在画纸上画出至少5个正方形、5个长方形、5个圆形、5个三角形,并剪下来进行分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幼儿独立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图形的认知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各种图形,与家长一起进行图形分类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自制几何模型,领略数学之美数学在我们眼里经常是枯燥、古板的。
铺天盖地的公式,抽象的线条和坐标。
相信大多数人都曾为之头痛不已。
今天我们放松一下,带大家一起来做个模型,领略下数学之美。
材料:纸板(木板、塑料也行,加工难度要高一点),胶水工具:剪刀,刀片首先下载这个模板(pdf格式)将模板中的S状图形打印到纸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打印的尺寸。
建议稍大一点,这样子虽然剪裁需要花费多一点时间,但是装配起来会容易许多。
小心的将纸模上的S形裁剪下来。
然后以此为样板,从你准备的纸板或木板上裁剪出30个这样的S形下来。
这是个需要耐心和体力的活。
如果刀子足够锋利的话,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建议在裁剪过程中经常更换一下刀片。
凑足30块S形纸板以后,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成品的细节,注意看各个边角。
每一块S形的交汇处都是一样的:S形两端的平坦部分整齐的粘在一起。
这还只是个基本原则,还有很多迷宫般的细节要处理。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节,请注意观察下列几何图示。
将整个模型的最外端各点联合起来,其实是一个简单的12面体。
每个顶点其实也是三个接壤的五边形的共同顶点。
随便选择三个这样的五边形,就能确定下这么一个点,然后我们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线,连接到其相对的另一个顶点,连接两个相对顶点的这样一条线,就是我们要架设S形的轴心线。
如图:如果我们画上多条这样的线会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到了多块S形的架设路径。
但是,这些如上图所示,这些线条是相交的。
而实际中我们的S形都是各自独立完整的一块。
怎么办?解决之道就是将线条弯曲,以避免交叉。
如下图:12画上多条线看看从顶部来看,还可以看到一个完美的漩涡状图形:我们把每一对顶点都连上线,完整的示意图就出现了。
请注意,我们的每个顶点都有三条这样的线。
试试看就知道了。
去掉示意图的外皮,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出现了,看起来非常奥妙。
照着线条去组装你的纸板吧,感受那份渐渐显现的神奇。
美术教案精选:用几何图形画一个可爱的刺猬用几何图形画一个可爱的刺猬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准备和完善美术教案,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美术技能,提高审美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个美术教案的编写思路和实现方法——用几何图形画一个可爱的刺猬。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几何形状的特点以及在绘画中的运用。
2.能够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
3.能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造性的绘画。
4.能够通过绘制一个可爱的刺猬,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1.美术教学课件。
2.钢笔、铅笔、橡皮、运筹纸等绘画工具。
3.画家纸等绘画纸张。
4.提供参考图片。
三、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先介绍刺猬的基本形态以及各个部位形状,让学生对刺猬的外形进行初步的了解。
2.知识传授:教师介绍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特点,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对于每个几何形状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几何图形的外形。
3.实践演练:教师提供刺猬的参考图片,让学生先用铅笔画出刺猬的轮廓和各个部位。
之后,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补充刺猬的各个部位,强化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
4.作品完成:学生利用铅笔等工具进行绘制,完成一个可爱的刺猬作品。
在绘制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醒学生如何运用几何图形,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绘画技巧。
5.课堂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总结刚才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注意事项1.在实践演练环节,教师需要适时地提醒学生如何画出几何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能够与实际的刺猬形态相结合,达到更好的绘画效果。
2.在画作品的过程中,建议每个学生都要绘制自己的独立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完整地表现出来。
3.教师需要定期提醒学生要保存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多做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在绘画中不断进步。
五、结语通过本篇教案,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掌握,用创造性的方法绘制出一个可爱的刺猬,从而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024年中班数学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数学内容,主题为“有趣的几何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理解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学会用图形进行创意拼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图形的特征,运用图形进行创意拼贴。
教学重点: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教具,挂图,磁性黑板。
学生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学具,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挂图,上面有各种图形组成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教具展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讲解它们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触摸感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学具进行图形配对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知。
4. 创意拼贴(10分钟)学生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利用图形进行创意拼贴,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更多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和特征,创意拼贴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画一幅创意画,并涂上颜色。
2. 答案:学生作品,可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加深对图形的认知。
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增进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需在此环节投入更多关注。
数学创意画《数学创意画》(MathematicalCreativityPaintings)是一种结合了数学原理和美术元素的创新性的绘画形式。
这种绘画形式的发展主要源于艺术家们对于数学的探索,他们试图将有规律的数学原理与艺术性加以结合,打破传统绘画的框架,从而创造出一种充满艺术性的、新颖的绘画形式。
在《数学创意画》中,数学原理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艺术作品以数学原理为灵感,将它们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从而把艺术和数学完美融合在一起,发挥自由的想象力,将抽象的美感转变成可视的、具有概念的、有建构的作品。
《数学创意画》的绘画原理一般分为三种:几何类型、抽象类型和表现类型。
几何类型(Geometric Type)的画面,通常是以特定的几何模型作为基础,利用其复杂的变形性,将一个或多个抽象的图形或形状融合在一起,形成富有个性的绘画效果;抽象类型(Abstract Type),则是将抽象的艺术性图形或形状连续重复绘制,在造型和抽象美学上达到良好的统一;表现类型(Expressive Type)的画面,又可以分为表现主题(Expressive Theme)和表现方式(Expressive Style),表现主题是指画面上所表现出的主题和概念,而表现方式,则是指艺术家采用什么样的画法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思想,以及艺术语言。
《数学创意画》的多样化主题和画面,为艺术界带来了巨大的灵感,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思想,推动了数学艺术的发展。
艺术家们也纷纷加入到《数学创意画》的阵营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充满美感的、极具话语权的绘画,从而使数学的抽象美感转变成可视的、具有概念的、有建构的作品。
《数学创意画》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的科技,如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等,正是以《数学创意画》为灵感而发展出来的。
虚拟现实,就是利用数学及虚拟现实技术,将人们所梦想的虚拟世界实现,从而展现出与现实世界一样真实、令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机器人技术,正是以几何类型的画面为灵感,利用机器人来模仿人形的行为,甚至包括情感 Hebb则等,从而创造出真正的智能机器。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圆圆和方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启蒙数学》第四章《形状世界》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和正方形,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和正方形物品,了解圆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用圆形和正方形进行创意拼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圆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形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难点:能够用圆形和正方形进行创意拼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磁性教具、PPT、挂图。
学具:圆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剪刀、胶棒、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和正方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对形状的兴趣。
2. 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拿出圆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讲解圆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3)教师示范如何用圆形和正方形进行创意拼贴。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幼儿每人领取圆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用剪刀剪下。
(2)幼儿根据教师示范,用圆形和正方形进行创意拼贴。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磁性教具,让幼儿判断是圆形还是正方形。
(2)幼儿在画纸上用画笔绘制圆形和正方形。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拼贴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和方方》2. 板书内容:(1)圆形:边缘光滑,没有角。
(2)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中的圆形和正方形物品,并拍照记录。
(2)用圆形和正方形纸片,创作一幅有趣的拼贴画。
2. 答案:(1)圆形物品:如球、饼干、盘子等。
(2)正方形物品:如书本、瓷砖、电视等。
可爱柯基创意卡通教学儿童柯基犬是一种可爱的小狗,拥有圆乎乎的身体和灵活的个性,深受大家喜爱。
这次我们将以可爱柯基犬为创意主题,为儿童们带来一堂有趣的卡通教学课程。
教学目标:1.学习绘画柯基犬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通过绘画,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3.激发孩子们喜欢绘画、享受绘画的兴趣。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柯基犬的特点(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展示柯基犬的形象,并简单介绍柯基犬的特点,如圆圆的身体、短短的腿、大大的眼睛和一对直立的耳朵。
第二步:绘制柯基犬的基本形状(10分钟)老师可以将柯基犬的形状分解为几个基本的几何形状,例如椭圆形身体、矩形腿和圆形头部。
引导孩子们跟随老师的示范,用简单的几何形状轮廓勾画出柯基犬的形状。
第三步:绘制柯基犬的面部特征(15分钟)在柯基犬的头部,我们可以教孩子们画出两只大大的眼睛,眼睛里面画两个小圆形表示光芒反射的效果。
然后画一个鼻子和一张快乐的微笑,让孩子们的柯基犬有生命力。
第四步:涂色(20分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柯基犬涂色。
柯基犬的毛色多样,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给柯基犬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和颜色。
第五步:添加背景(15分钟)为了让柯基犬的画面更加有趣和生动,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为柯基犬添加一个背景。
例如可以画一个草地、一个蓝天和白云,或者是一个花园等等。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第六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柯基犬画作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们。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画作背后的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扩展活动:1.随着孩子们对柯基犬的认知不断加深,可以邀请一些柯基犬的主人来到班级,与孩子们分享养狗的经验和乐趣。
2.带孩子们一起观看柯基犬相关的卡通动画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柯基犬的故事和特点。
3.组织柯基犬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柯基犬的面具或玩偶等。
总结:通过可爱柯基犬的创意卡通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还能增加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