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8
议论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整个中考语文卷阅读板块中,议论文的阅读占有重要位置。
对很多考生来说,议论文阅读往往是语文试卷上失分较多而又深感无从下手的一个大题。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有关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思路: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陈述句,不能是短语。
2、一般出现中心论点的位置:标题、首尾段、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也有的文章只有分论点,没有中心论点句,则需要同学们把分论点进行整合,简明概括中心论点。
二、本文用了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思路: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属于事实论据;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属于道理论据。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xx,这里所列举的xx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三、某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思路: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xx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xx (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2.道理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XX,证明了xx(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从而增强文章说服力3.比喻论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xx比作xx证明了xx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使论证浅显易懂,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xx和xx进行比较,(使对与错更加分明),鲜明、有力地突出强调了xx的观点,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四、某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思路:常见的作用有:引出下文、总结全文或承上启下。
议论文答题技巧与方法议论文答题技巧与方法以下是关于议论文答题技巧与方法,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答题技巧与方法1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梳理by -魏子瑜-一、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说理文、论说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发表议论,阐述作者的主张和看法的文章。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说理性。
二、论证方式或类型:立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的观点,从反面确立自己的正确论点。
驳论的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三、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语体特点:严密、准确、鲜明、概括1、准确性/严密性:表达精确,论证周密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和关联词等应用得当2、概括性:讲道理时,利用抽象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摆事实时,概括事例的语言高度简练。
3、鲜明性:论点鲜明,态度明晰4、生动性:引用歇后语、俗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简洁明快。
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
议论文中的修辞:1、比喻:把X比作X,生动形象印象鲜明;使抽象物具体化,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有力地论证了...2、排比:增加了文章的论证气势(说服力、感染力)3、引用古诗文:富有文采,有力地证明了...4、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5、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四、议论文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一)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看法、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般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a.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b.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及阅读训练一、阅读方法1、阅读全文,明确论点。
一篇议论件,无论是立论,驳论或都是立论驳论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
怎样找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是明确的判断。
(3)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表现类型有以下几种:(1)政论性比较强的文章在题目中就直接点出中心论点,在议论文正文中,作者提出论点,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一是开头不提出论点。
开头提出论点手法多样,形式不一——有的从一则故事中引出论点,有的从工作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出发引出论点如《哨子》有的则从一段格言中引出论点如《怀疑与学问》。
这些都是从某一材料入手间接提出论点。
另外,开头提出论点还可以不加任何铺垫,开门见山地摆出看法,像《谈骨气》的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全文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是结尾提出论点。
结尾提出论点则是前文议论内容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总结归纳。
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论点。
如《想和做》一开始就押出想和做的两种错误现象,然后加以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论点。
提出论点后,又继续论述怎样解决二者的相关问题。
(2)有些议论文,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作为中心论点的句子,只能通过认真阅读文章,领会分析其内容,才能归纳出中心论点。
寻找归纳这种类型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然后再归纳中心论点。
2、精读文章,分析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证明后,才具有说服力。
没有根据的论点,即使正确,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利的根据。
比哪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票认为某处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
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事实论据。
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额。
如《谈骨气》中的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个史实。
议论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套路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论证。
只有懂得这种文体的*要素,才可能知道如何下手。
第二,知道议论文的文体框架结构是如何的。
议论文都是以提出问题,进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
按照这个框架逻辑去阅读,就能够让我们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第三,开始答题时先判断是否是议论文文体。
掌握了议论问的要素和框架,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面对的是是否是真的议论文了。
第四,先阅读问题,再带着思考有针对性的进行快速阅读。
这样可以加快答题速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答案的可以先行做标记作答。
第五,快速找到*的三要素,疑难问题先行跳过,不要停止全文阅读。
在阅读全文时,找到*的要素和框架,对于比较难作答的题目可以进行二次阅读和思考。
第六,结合作答的问题,第三遍快速阅读核对答案。
做题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如果时间还充裕,可以回头再看一遍有没有答偏题了。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要点概括类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二、感想启迪类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1. 词语品味: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2. 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详解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详解议论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快速掌握阅读方法,这才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首要问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文的阅读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套路在我们语文这一科目考试中,阅读答题是不可避免的。
其中阅读这一块又很喜欢出各种议论文文体给大家。
其实议论文只要掌握了这种文体的结构和要点,在做阅读答题的时候也并不难。
下面是几点关于议论文阅读答题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论证。
只有懂得这种文体的文章要素,才可能知道如何下手。
第二,知道议论文的文体框架结构是如何的。
议论文都是以提出问题,进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
按照这个框架逻辑去阅读,就能够让我们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第三,开始答题时先判断是否是议论文文体。
掌握了议论问的要素和框架,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面对的是是否是真的议论文了。
第四,先阅读问题,再带着思考有针对性的进行快速阅读。
这样可以加快答题速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答案的可以先行做标记作答。
第五,快速找到文章的三要素,疑难问题先行跳过,不要停止全文阅读。
在阅读全文时,找到文章的要素和框架,对于比较难作答的题目可以进行二次阅读和思考。
第六,结合作答的问题,第三遍快速阅读核对答案。
做题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如果时间还充裕,可以回头再看一遍有没有答偏题了。
一、要点概括类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二、感想启迪类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1. 词语品味: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2. 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6、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7、常见考点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重难点07 议论阅读(六考点六技巧)议论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比说明文略高。
从选材看,中考议论文命题所选材料基本都是课外材料,给人启发与教益、引人深思与警醒的文章日益成为议论文考查的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中考议论命题的中心内容,如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环境保护等。
从考查内容看,总体趋势呈现出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强调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多样化的命题方式和注重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等几个特点。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将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考査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提炼能力;对论证方法的考査将比以前更灵活,重点考査论证的特点及作用;开放性试题将逐步增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链接材料题、框图题等新题型相续闪亮登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从题型看,主导题占主导地位,客观题的空间在不断缩小。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8-10分之间。
考点一、辨析、提炼、归纳论点【设题形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概括文章第×段论述的观点。
【答题要点】1.看标题、开头(文首两段)、结尾、中间;2.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3.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并列式);4.注意提示语(“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由此观之”“总的来说”等)。
【答题格式】1.本文的论点是……2.本段(部分)的分论点是……注意:表述时语言应平实,不得用疑问句和修辞句。
考点二、分析、概括、补充论据【设题形式】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2.概括事实论据,或论据能否调换?3.某个事例(链接材料)或道理是否适合做论据。
4.请为××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5.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第一部分议论文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议论文阅读解题方法与答题格式指导及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称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是什么)―――②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③结论(解决问题/什么办)。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1、知道议论文的文体框架结构是如何的。
议论文都是以提出问题,进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
按照这个框架逻辑去阅读,就能够让我们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2、先阅读问题,再带着思考有针对性的进行快速阅读。
这样可以加快答题速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答案的可以先行做标记作答。
3、快速找到议论文文章的三要素,疑难问题先行跳过,不要停止全文阅读。
在阅读全文时,找到文章的要素和框架,对于比较难作答的题目可以进行二次阅读和思考。
注意:议论文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议论文一、议论文概念议论文又叫说理文、论说文或论辩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思维表达观点、立场、态度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不同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以事感人、以知识授人。
议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
换句话说,议论文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分。
二、议论文的分类1.按论证的侧重点分类:(1)观点式议论文:具有鲜明的观点,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2)阐释式议论文:围绕某个事物、现象、问题进行阐述,不重证明,目的是说清楚某个事物、现象或问题。
(3)感想式议论文:以读后感和观后感为主,主要是写读后或观后的感想与启发。
2.按论述角度、对象分类:(1)策论文:侧重写对策(2)政论文:侧重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3)评论文:重点分析观点三、议论文要素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题1.概念:是文章中提出要进行论述的问题,他是谈话的中心。
2.位置:出现在标题或开头,常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
3.作用:全文论述的中心、文章内容的中心线索、统摄全文。
(二)论点1.概念: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明确的判断性观点和主张。
2.特点: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3.种类:一个中心论点多个分论点(三)论据1.概念: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2.种类:(1)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概括事实、亲身经历、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道理论据: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3.要求:充分、典型、确凿、新鲜、统一(四)论证1.概念: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是为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种类:(1)立论: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3.结构:(1)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式。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1、概括提炼论点:正文中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判断句。
(或自己提炼概括)方法:(1)看题目(看论题)(2)看第一段首句;(3)看结尾(4)看论据的针对性;(5)找关键词(总之,由此看来)2、提出论点的方法:(1)开门见山(2)由现象引出(3)问题引出(4)名言引出3、开头段的作用:(1)看是不是论据是什么论据能否证明论点从正面还是反面证明论点。
(2)是否引出论点或论题(3)在此强调什么?(4)是否吸引读者?4、分析阐述作者论证思路:此类题实质是各段内容的概括和串连。
语言表述: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的例子或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5、分析一段话的作用:(或者问两段能否换位置)思路:结构上,开头引起下文,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结尾多为总结上文;内容上,一方面强化中心论点,二是体现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
6、概括文中事实论据:……(人)……(事),形成主语、谓语同时具备的完整句式,注意指向论点。
7、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8、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的事例,真实有力的论证了……(2)道理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有力论证论点。
(3)比喻论证:将……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4)对比论证:把……与……进行对比,鲜明有力的突出了……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万无一失。
9、论证结构:(1)层进式:即常说的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安排。
引论提出中心问题或论点,本论以确凿、有代表性的论据进行论证,结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或归纳论点,或明确任务,或提出号召,总结全文。
(2)并列式(总分总、分总、总分):常用在本论部分。
列举几个分论点或并列的论据进行论证。
10、语言特点:(也不可忽略生动形象性,若涉及修辞如排比要注意修辞作用)准确、严密、简洁、鲜明。
议论文阅读答题规范与技巧嗨,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议论文阅读答题的技巧。
你有没有觉得,读完一篇议论文之后,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些问题呢?别着急,我这里有几个小技巧,帮你轻松应对考试。
我们来看一下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论点,然后通过各种证据和例子来支持这个论点。
所以,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先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根据论据来给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如果题目问“作者认为......”,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里都有哪些证据和例子支持了这个观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
我们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这些词汇通常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工具。
比如说,如果文章里出现了“然而”、“因此”、“另外”等词语,那么很可能后面会有一些转折或者对比的内容。
而如果出现了“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那么可能是在介绍不同的论据或者观点。
所以,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关键词和短语,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些时候,作者可能会故意使用一些模糊的措辞或者表达方式,来引导读者去理解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习惯,从而推断出他们的真正意图。
比如说,如果一篇文章里出现了很多批评性的词语,但是又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或者证据来支持这些批评,那么很可能作者只是想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不是真的要批评什么。
我们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
有时候,作者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很符合我们的常识或者直觉。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了。
比如说,如果一篇文章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或者不合理的论点,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其他资料中找到一些反例来证明这个论点的错误性。
总之啊,阅读议论文并回答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够轻松应对各种考试了。
希望大家都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哦!。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一、了解议论文的“一”“二”“三”“四”“一”指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二”指议论文的两种论据形式: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三”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证、论据;“四”指议论文的四种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二、关于议论文的题目1、议论文题目的作用:①表明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②揭示文章中心论点。
③提出文章论题。
2、如何判断议论文的题目揭示了论点要判断议论文的题目是否揭示论点,要看题目是怎样的结构类型。
一般地,如果题目是主谓短语或是一个句子,也或者表明“要”怎样、“应该”怎样的,那么这个题目就揭示了论点。
如下面的文章题目中表明了论点的有()A.《怀疑与学问》 B.《谈骨气》C.《读书贵有疑》 D.《理想的阶梯》E.《发问的精神》 G.《应有格物致知精神》H.《谈读书》 I.《学习要下苦功夫》J.《科学需要探索精神》K.《有志者事竟成》三、关于议论文的论点1、论点(证明什么)的形式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2、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中间④结尾3、中心论点发提出方式:(1)在文章开头时,一般出现在开头第一段或第二段。
A.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如吴晗的文章《谈骨气》开头第一段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B.引用名言或者列举事例现象后提出中心论点。
如语段(二)、语段(七)。
(2)在中间时,一般出现在文章第三段或第四段。
通过列举事例分析现象后引出文章论题,进一步提出论点。
论点提出后,再通过事例、道理论据进行论证。
如语段(八)《呵护“童趣”》:先解说了什么是童趣、童趣的特点,再举了丰子恺具有善于呵护童趣的心的例子和没有童趣的孩子没有真正的快乐的例子后提出了中心论点。
(3)出现在结尾,一般是文章最后一段。
通过列举事例、分析现象,再举例说理后,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如:语段(四)(五)(六)。
4、怎样找中心论点。
(1)知道了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果文章题目没揭示出论点,找论点的方法是:首先从文中找出与标题相呼应的句子;然后将这些句子进行比较、辨别,看哪个句子简洁,而且表明了作者观点;最后确定出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以语段(四)为例:文章的题目是“金钱与道德”。
首先从文中找出与这个标题相呼应的句子有三处(要求学生具体找出来),这三处中就有一句很简洁也表明了作者的观点,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个句子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再以语段(八)进行讲解。
(2)特别要注意的文中“因此”“所以”“总之”“可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等这样的词句后的句子,往往这些句子就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3)有些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的,我们就要围绕文章的话题来概括中心论点。
5、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有的文章在中心论点的统帅下还有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起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如语段(二)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分别是什么?(要求学生作答)四、关于议论文的论据1、论据(用什么证明)的类型有种:①事例论据;②道理论据2、多个事例的排列顺序。
文中如果用多个事例论据证明一个观点,那么这些论据一般按“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
如语段(一)第三段列举了三个人的例子,这三人依次是欧阳修、毛泽东、列宁,这就是按“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的。
3、怎样围绕论点概括事例论据。
一般的格式是“某人做某事”或“谁干什么”,但概括时一定要在“做某事前”扣住论点来进行。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作者在证明“创造性思维要有几个要素”时,列举了两个人的例子,这两个人的例子我们可以概括为“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
其中“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这些短语就扣住了“创造性思维”的要点。
再如概括语段(二)中的事例。
马克思的事例按照“某人做某事”的格式就是“马克思完成《资本论》”,但这没有扣住这一段的分论点“‘有恒’就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所以还必须在“完成”前加上“花四十年时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这样的短语,于是我们可以概括为“马克思花四十年时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资本论》”。
学生按照示例概括这篇文章中的其它事例。
4、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
补写论据一定要围绕文章的论点展开,论据所证明的道理要与文章观点一致。
如语段(一)的选择题,毛泽东和列宁关于读书的论述是“要精读、反复地读”,从四个选项来看,A说的是“书能治愚”, C说的是“读书各有各的看法”,D 说的是“读书多会提高写作水平”,而只有B说的是“读书读不懂时要反复地读”。
再如语段(五)的选择题,文章论述的观点是做人要有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就是要“勇于闯荡、寻找发展机遇”,与之一致的选项应该是()。
如果是为文章补充事例论据,要求是:①补充的论据必须是历史上出名的人的事例,且事例真实、可靠。
②补写的事例论据必须与文章观点一致。
③在句式上的要求和上面讲到的“怎样围绕论点概括事例论据”一样。
如学习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补充“生于忧患”的例子,可以举越王勾践的例子为: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不忘受辱之苦和亡国之痛,最终使越国强盛,打败了吴国。
这个句子中“卧薪尝胆不忘受辱之苦和亡国之痛”则表明勾践经受了磨难,“使越国强盛,打败了吴国”则表明“有所成就”。
还可以举司马迁的例子,也可以举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例子,因为他们都是经受了磨难最终成就了伟业的人。
又如语段(二)的第七题,要完成此题,必须考虑到这样几个要点:①这一段中有“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理想”的内容,而马克思是外国的事例,根据“古今中外”来看,最好举一个中国人的例子。
②所举的这个人一定是名人,且因有理想而成就了一番伟业。
因此可以补充为: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理想而读书,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
五、关于议论文的论证论证,即怎样去证明。
阅读议论文还要把握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①事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也包括作者自己的说理。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技巧。
①事例论证一般的答题格式是:作者列举了什么事例(即对所举的事例进行概括),充分地证明了什么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就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一般的答题格式是:作者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深入地论证了什么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就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明确。
③对比论证一般的答题格式是: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把什么和什么对比,突出强调了什么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就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④比喻论证一般的答题格式是: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有力地证明了什么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就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如语段(二)中:第三段的事例论证有什么作用?答案可以拟为:作者列举陈景润经受痛苦折磨后摘取数论皇冠上的“明珠”的例子,充分地证明了“有恒就是要不怕苦“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思考:语段(五)中的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析论证过程。
论证过程就是指作者在论证某一问题时,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再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在事例论证时,举的是正面事例还是反面事例;在道理论证时,是从正面说理还是从反面在说理。
如节选自顾颉刚的文章《怀疑与学问》中的一段文字:①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②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是“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先用的是()论证方法(即②③④⑤句),再用的是()论证方法(即⑥⑦⑧句),最后用的是()论证方法(即⑨⑩⑾句)。
其中②③句是从()面在说理,④⑤句是从()面在说理;所举的戴震的例子是()事例,第⑥句领起⑦⑧句;⑨⑩句又是从()面在说理,第⑾句是从()面在说理。
因此这一段的结构可以用竖线画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另外,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加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层次的词语。
答题的句式一般是“作者先……然后……接着……最后……(其中省略号要补充的内容就是每一段所论述的内容)。
做这样的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一般要么是提出中心论点,要么是引出文章论题。
但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方式(见第三大点的第3小点)。
结尾的内容一般是: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什么结论;②再次强调重申中心论点;③号召或劝勉人们怎么样;④补充论证另外的观点(其作用是:使文章的论述不失偏颇,避免观点的片面性和极端性,从而是论证更严密。
如语段十的第一段、语段十一的后一部分论述“简化和节约也不是无限制的”的观点)。
具体示例如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文章《求好》: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
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受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乃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或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