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53.81 KB
- 文档页数:6
初二统计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个班级的性别比例?A. 男生:女生 = 3:2B. 男生:女生 = 2:3C. 男生:女生 = 5:3D. 男生:女生 = 4:52.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位数的正确定义?A. 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值B. 一组数据中最小的数值C. 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值D. 一组数据平均数3. 某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一个学生得了90分,那么他的分数是平均分的多少个标准差?A. 1个标准差B. 2个标准差C. 3个标准差D. 4个标准差4. 以下哪个选项是众数的正确定义?A.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一组数据中最小的数值C. 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值D.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5. 某工厂生产了100个产品,其中10个不合格。
该工厂产品的合格率是:A. 90%B. 95%C. 100%D. 5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如果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那么这组数据的第________个数是15。
7.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_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8. 如果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所有数值都_________。
9.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_________的数值。
10. 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方差,并说明它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1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13. 请描述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14. 请解释什么是样本和总体,并说明它们在统计学中的区别。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6. 给定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85,标准差为5,计算数据85+2*5和85-2*5在数据集中的位置。
大学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21.[单选题]如果能够证明某一电视剧在播出的头13周其观众收视率超过了25%,则可以断定它获得了成功。
假定由400个家庭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中,有112个家庭看过该电视剧,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的P值为( )A)0.0538B)0.0638C)0.0738D)0.0838答案:D解析:2.[单选题]某企业2013年总生产成本比2012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B)02C)75D)2答案:D解析:3.[单选题]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 )A)0.9747%B)0.9545%C)0.9973%D)0.6827%答案:A解析:4.[单选题]某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 85 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变量D)标志值答案:C解析:5.[单选题]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 )A)个体指数的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答案:D解析:6.[单选题]如果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长量呈现出稳定增长或下降的变化规律,则适合的预测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B)指数平滑法C)线性模型法D)指数模型法答案:C解析:7.[单选题]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是的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计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答案:A解析:8.[单选题]基期为前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D)年距增长量答案:B解析:9.[单选题]普查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 )A)保证普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B)保证统一的普查周期C)避免调查登记的重复或遗D)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答案:C解析:10.[单选题]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A)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D)调查的标准时点答案:A解析:11.[单选题]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6.5%,销售量增长了6.5%,则价格( )。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样本?a) 具有代表性的总体的部分b) 统计学中的一个指标c) 用于进行推断的总体d) 数据的集合答案:a) 具有代表性的总体的部分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总体?a) 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部分b) 统计学中的一个指标c) 用于进行推断的样本d) 数据的集合答案:d) 数据的集合3. 以下哪种描述最适合用于描述连续数据?a) 男性或女性b) 有或无c) 高矮胖瘦d) 身高或体重答案:d) 身高或体重4.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标准差?a) 数据的平均值b) 数据的中位数c) 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d) 数据的范围答案:c) 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5. 什么是正态分布?a) 一种对数据进行描述的图表b) 数据的平均值等于中位数c) 数据的偏度为零d) 数据的标准差等于1答案:c) 数据的偏度为零二、填空题1. 样本容量为100,抽样误差为0.05,计算置信水平为95%的样本大小需要多少?答案:3852. 当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我们是否拒绝原假设?答案:是3. 当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时,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答案:负相关4. 在回归分析中,当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其拟合优度?答案:R方值5. 当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时,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多少?答案:1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于正态分布。
2. 请解释什么是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并举例说明。
答案:类型Ⅰ错误指的是在原假设为真的情况下,我们错误地拒绝了原假设。
例如,一个新药物被认为是无效的,但实际上它对治疗疾病是有效的。
类型Ⅱ错误指的是在原假设为假的情况下,我们错误地接受了原假设。
例如,一个新药物被认为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它对治疗疾病是无效的。
3. 请解释什么是回归分析,并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双侧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应选为()。
A、H0:M ≠M0,H1:M = M0B、H0:M= M0 ,H1:M<M0C、H0:M= M0 ,H1:M ≠M0D、H0:M = M0 ,H1:M ≥M0正确答案:C2、由变量y倚变量x回归和由变量x倚变量y回归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表现在()。
A、一个是直线方程,另一个是曲线方程B、与方程对应的两条直线只有一条经过点C、方程中参数不同,意义也不同D、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C3、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资料的来源正确答案:C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D、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正确答案:C5、统计整理是()。
A、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B、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C、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D、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正确答案:C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B、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D、如性别正确答案:C7、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正确答案:D8、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正确答案:C9、某质量管理部门对某企业准备出厂的180件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170件为合格品,为证明该企业的全部产品的合格率是否达到95%,应采用哪一种假设检验()。
简单的统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中心趋势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什么?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偏态D. 数据的峰态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要素?A. 均值B. 众数C. 标准差D. 相关性答案:D二、填空题1.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将数据_________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答案:排序2. 如果数据集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是_________分布的。
答案:对称3. 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_________。
答案:无偏估计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标准误差,并说明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答案:标准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离散程度。
在统计分析中,标准误差用于估计样本统计量的可靠性,以及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计算。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给出其主要特征。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对称的钟形曲线。
其主要特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曲线关于均值对称;数据集中在均值附近,离均值越远,数据出现的概率越小。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6, 7, 8, 1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3 + 6 + 7 + 8 + 10) / 5 = 7标准差= √[(Σ(xi - 平均数)^2) / (n - 1)] = √[(2 + 1 + 0 + 1 + 3) / 4] ≈ 1.582. 某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5cm,标准差为10cm。
如果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5cm,求该学生的身高与班级平均身高的z分数。
答案:z分数 = (175 - 165) / 10 = 1五、论述题1. 论述样本大小对统计推断的影响,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样本大小对统计推断有重要影响。
较大的样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估计和更可靠的推断结果。
《统计学》第01 章在线测试节余时间:59:54答题须知: 1、本卷满分20 分。
2、答完题后,请必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不然没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以前,不要刷新本网页,不然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 道题共 5 分)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联合D、从整体到个体2、社会经济统计的数目特色表此刻A、它是一种纯数目的研究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实质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目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后目的方面3、检查某市员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整体是A、该市所有员工家庭B、该市每个员工家庭C、该市所有员工D、该市员工家庭户数4、检查某班 50 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则整体单位是A、该班 50 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 50 名学生的学习状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5、一个统计整体A、只好有一个标记B、只好有一个指标C、能够有多个标记D、能够有多个指标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 道题共 10分)1、以下各项中属于质量标记的有A、性别B、年纪C、职务D、民族E、薪资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组成A、总标题B、主词C、纵栏标题D、横行标题E、指标数值3、统计学的基本观点中A、标记是说明整体单位特色的观点B、指标是说明整体特色的观点C、可变的数目标记是变量D、指标和标记都是变量E、质量指标是不可以用数值表示的4、推测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A、如何科学确立目标整体范围B、如何科学地从整体中抽样样本C、如何控制样本对整体的代表性偏差D、如何除去样本对整体代表性偏差E、如何科学地由所抽样本去推测整体5、统计整体的特色表现为A、大批性B、数目性C、同质性D、差别性E、客观性第三题、判断题(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分)1、组成统计整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别性。
大学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单选题]时间序列中各逐期环比值的几何平均数减1后的结果称为( )A)环比增长率B)定基增长率C)平均增长率D)年度化增长率答案:C解析:2.[单选题]假设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认为样本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D)认为总体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答案:D解析:3.[单选题]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答案:B解析:4.[单选题]从某地区中随机抽出20家企业,得到20位企业总经理的年平均收入为25,964.7元,标准差位42,807.8元。
则年平均收入的95%置信区间为( )A)25,964.7±20,034.3B)25,964.7±21,034,3C)25,964.7±25,034.3D)25,964.7±30,034.3答案:A解析:5.[单选题]在抽样调查中( )A)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B)样本是唯一确定的C)全及指标只能有一个6.[单选题]某病患者5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5、12、>15,则平均潜伏期为A)8天B)5天C)11天D)不低于10天E无法计算答案:A解析:7.[单选题]下列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众数D)上述三种都不对答案:C解析:8.[单选题]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调查组织工作B)调查任务和目的的明确C)调查时间和地点的明确D)调查经费的确定答案:B解析:9.[单选题]有两个数列,甲数列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平均数为14.5,标准差为3.7。
据此资料可知( )。
A)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B)乙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C)甲乙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直接比较甲乙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答案:A解析:10.[单选题]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Z=2)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A)等于78%B)大于84%11.[单选题]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存在着 ( )A)比较关系B)相关关系C)因果关系D)函数关系答案:D解析:12.[单选题]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减少一半,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应用统计学综合测试题(doc 9页)综合测试题(九)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8分)1、数量指标指数的公式是()。
A、 B、 C、 D、2.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 85-95% 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110%以上 105-115%3.下列不是离散型变量的是()A.在校生人数B.洗衣机台数C.人均粮食产量D.城乡集市个数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组数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5.进行随机重置抽样,为使误差减少25%或20%,抽样单位数应分别为原来的()A.200%和150%B. 2.5倍和2.25倍C.1.78倍和1.56倍D.78%和56%6.1980年-1990年,甲地的农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比乙地高5%,这是()。
A.动态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8.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9.工人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50+70x,这意味着()A.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50元;B.劳动生产率为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提高70元。
C.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工人工资为70元。
D.当月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
10.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今年与去年相比,三种产品出厂价格平均提高了5%,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0%,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A.114.29% B.14.29% C.126% D.26%11.在平均指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数是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平均数指数12.某地区1990年工业增加值850亿元,若按每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发展,2000年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A.90100亿元 B.1522.22亿元 C.5222.22亿元 D.9010亿元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2分,共12分)1.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指数公式( )A. B. C. D. E.2.根据经济内容确定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一般是( )A.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B.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C.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D.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E.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质量因素的指标都固定在基期上3.各个指标数值的可比性是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它要求( )A.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统一C.指标数值应该相同 D.计算方法应该统一E.经济内容要统一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定期发展速度减1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将结果减1 E.累积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5.在下列公式中,标准差的公式是A. B. C.D. E.6.下列关于极限误差、平均误差及概率度之间关系陈述正确的有A.概率度一定时,平均误差愈大,则极限误差愈小B.概率度一定时,平均误差愈大,则极限误差愈大C.平均误差一定时,概率度愈大,则极限误差愈小D.平均误差一定时,概率度愈大,则极限误差愈大E.极限误差一定时,平均误差愈大,则概率度愈小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统计学测试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小题1分)1.某工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2.调查时间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应()。
A.小于1 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4.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15.5%B.5.5%C.115.5%D.5%5.众数就是所研究的变量数列中()。
A.具有最多次数的变量值B.具有最少次数的变量值C.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D.数值最大的变量值6.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
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D.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7.综合指数是()对比形成的指数。
A.两个相对指标B.两个平均指标C.相邻个体指数D.两个总量指标8.在抽样调查中()。
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既无登记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C.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D.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9.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A.−∞<r< + ∞B.−1≤r≤ + 1 C.−1<r< + 1 D.0≤r≤ + 110.用累计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二. 多项选择题(40%, 每小题2分)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女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3.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
测试题一、判断题(题数:40,共 100.0 分)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2由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个体差异,使得统计学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3由样本推断总体,从逻辑上看属于完全的归纳推理。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4按照现代统计学的定义,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5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6分层抽样的样本代表性取决于层内差异,所以要尽量通过分层把总体差异转化为层内差异。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7在细制组所式数师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总体的最大变量值,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总体的最小变量值。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8无论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误差都是可以计算的。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9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向式数列。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10多阶段抽样可以理解为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结合作式。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11各组的频数或频率都是可以直接比较的。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12偶然性误差只存在于抽样调查,观测性误差则可能存在于任何统计调查。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13整群抽样的样本代表性取决于群内差异,所以要尽量把总体差异转化为群间差异。
(2.5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答案解析:14若某一变量的所有变量值都增加10%,则平均数也增加10%。
统计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方法?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回归分析2. 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更接近于:A. 正态分布B. 泊松分布C. 偏态分布D. 均匀分布3. 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集合的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4. 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使用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均值5. 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的变量称为:A. 因变量B. 自变量C. 中介变量D. 控制变量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统计学,以及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请解释什么是标准差,如何计算标准差并解释其意义。
3. 请解释什么是回归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在实际研究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1. 计算以下数据的方差:5, 8, 10, 12, 152. 计算以下数据集的相关系数:X: 2, 4, 6, 8, 10Y: 1, 3, 5, 7, 93. 根据以下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X: 1, 2, 3, 4, 5Y: 3, 5, 7, 9, 11四、解答题1. 请说明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统计分析结果的影响。
2. 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假设检验在研究中的作用。
3. 请列举一个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
以上是统计学考试的试题,希望你能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题:某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1. 假设你正在研究某种新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你随机选取了5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其中25名患者接受新药物治疗,另外25名患者接受传统治疗。
你记录下每个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并计算出两组的平均收缩压。
以下是你的数据:新药物组平均收缩压:130 mmHg传统治疗组平均收缩压:135 mmHg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a) 你能否得出结论,新药物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b) 如果你想进一步验证这个结果,你会选择哪种统计检验方法?答案:a)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无法确定新药物组的治疗效果是否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
虽然新药物组的平均收缩压低于传统治疗组,但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统计检验来确定这个差异是否真实存在。
b) 如果我们想进一步验证结果,可以选择使用t检验方法。
由于样本容量较小(每组25名患者),数据呈正态分布,且我们希望比较两组的平均值,t检验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独立样本t 检验,以确定两组平均收缩压之间的显著差异。
第二题:某市民调机构调查问卷1. 在过去的十年里,您是否曾经种植过植物?a) 是b) 否2. 如果您曾经种植过植物,请问您最常种植的植物是什么?a) 玫瑰b) 蔬菜c) 果树d) 草坪e) 其他(请注明)3. 您在种植植物时,是否经常使用化肥?a) 经常使用b) 偶尔使用c) 从不使用4. 您认为种植植物对环境有何好处?(请填写您的观点)答案:根据问题的描述,这是一份市民调查问卷,没有具体要求统计学相关的分析。
第三题:统计学课堂小测验1. 根据以下数据集,请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数据集: 23, 25, 27, 29, 29, 30, 32, 32, 32, 33, 34, 35, 36, 38答案:根据给定的数据集,我们可以计算以下统计指标:平均值 = (23 + 25 + 27 + 29 + 29 + 30 + 32 + 32 + 32 + 33 + 34 + 35 + 36 + 38) / 14 = 31.92中位数 = (30 + 32) / 2 = 31众数 = 32标准差 = 4.21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给定数据集的数字来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这些统计指标可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统计学》测试题 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直方图和折线图B.直方图和茎叶图C.茎叶图和箱线图D.茎叶图和雷达图2.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异众比率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3.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和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5.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6.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7.在回归模型中,反映的是()。
A.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B.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C.除和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的影响D.由于和的线性关系对的影响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C.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相关D.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9.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K为增长极限。
描述该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趋势直线B.指数曲线C.修正指数曲线D. Gompertz曲线1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B.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C.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D.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解释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综合练习二一.判断题: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2.发展水平就是时间数列中的每一项指标的数值,又称发展量.√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季节变动指的就是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5.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 ×7.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既可以使用全面的资料,也可以使用非全面的资料. ×8.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9.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10.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二.单项选择题: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编制指数的任务不同.D.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2.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DA.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3.某管理局为了面反映所属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编制A.A.可变构成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影响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4.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B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化.D.难以确定.5.某市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81--199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列.反映的是AA.产量的变动B.价格的变动C.价值量的变动D.价格和产量的变动.6.某工厂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厂上年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程度为DA.204%.B.306%.C.408%.D.102%.7.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C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水平.D.平均增长速度.8.平均发展速度是C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0.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测定现象的C .A.季节变动.B.循环变动.C.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DE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增长速度.3.增长1%的绝对值 ADA.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D.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绝对量.E.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相对量.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BDE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发展速度减1.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将结果减1.E.累积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5.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C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权数作用.D.稳定作用..E平衡作用.7.某地区商业企业职工去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32%,这是 BCEA.个体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8.下列指数哪些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ACD .A.产品产量指数.B.多种产品产值指数.C.商品销售量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E.工资总额指数.9.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ABDA.销售量指数.B.销售价格指数.C.总平均价格指数.D.销售额指数.E.个体销售量指数.10.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需要编制的指数有 CDEA.算术平均数指数.B.调和平均数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简答题:1.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①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都是总指数,其经济内容是一致的;②平均指数在使用全面调查资料时,实质上就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形式.区别:①计算方法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平均”;②资料来源不同.综合指数采用的是全面调查资料,平均指数则通常采用抽样调查资料.③综合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即说明由于指数化因素变动带来的指标的增减量,而平均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却不具有指标增减的经济内容.特别是采用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只有相对数的意义.因此,纵然平均指数有许多优点,也不能完全取代综合指数的应用.2.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计算原理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现象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代数平均法累计法或方程式法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几何平均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发展,计算出的末期水平应等于实际末期水平.适用预测目标发展过程一贯上升或下降,且逐期环比率速度大体接近的情况.代数平均法侧重于考察全齐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各年实际水平.累计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各期水平之和,应等于全期实际发展水平的总和.这种方法必须依据全期各期的发展水平才能计算,其侧重点在于考察全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五.计算分析题:1.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要求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3)如要求2000年时该地区人口数不超过200万人,则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应控制在什么水平答:11995年平均人口数:102+185/2 2 +185+190/2 3 +192+192/2 3 +192+184/2 4/2+3+3+4=181.21万人2=n次幂√an/a0 -1=^11√181.21/150 -1=1.73%3=^5√200/181.21 -1=1.99%2.某商场商品销售情况如下:试求价格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2.某地区的耕地面积资料如下: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并预计到2000年,该地区的耕地面积将减少到多少.列表计算所需数据资料:3.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2002年产品总成本为12.9万元,比2001年多0.9万元,三种产品单位成本平均比2001年降低3%,试确定:(1)生产总成本指数;(2)产品物量指数;(3)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总成本绝对额.答:112.9/12.9-0.9100%=107.5%2107.5/1-3%100%=110.8%312.9-0.93%=3.6万。
统计智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中心趋势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多少?A. 0,1B. 1,0C. 1,1D. 0,0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A. [-1, 1]B. (-∞, ∞)C. [0, 1]D. (0, 1)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因子分析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标准差C. 计算众数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泊松分布C. 二项分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F检验C. 秩和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________。
答案:全部个体12.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________。
答案:代表总体13. 统计量是用于描述和总结数据特征的________。
答案:数值14.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效应或________。
答案:无差异15. 置信区间表示我们对总体参数估计的________。
答案:可信程度16. 统计学中的独立性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________。
答案:相关性17. 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