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1.79 MB
- 文档页数:41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1、心理护理:置管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思想顾虑、避免出现紧张、恐惧必理,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接受穿刺与配合护理。
置管后讲解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管路滑脱。
2、妥善固定管路,防止滑脱,加强巡视,做好床边交接班。
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或患者自行活动时,应密切观察管路移位、脱出、扭曲、打结。
将导管留在皮肤外的刻度列入交接班内容,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
3、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敷料应每周更换二次,用安尔碘消毒两遍待干后,在以75%酒精脱脂,消毒范围应大于3M敷料面积。
应注意沿导管的方向向上揭去敷贴,以免将导管拨出,同时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分泌物等有无导管滑脱、移位。
由于颈部活动度大,易受出汗、洗澡等因素影响敷料粘性,穿衣和睡眠不慎易使导管打折或拉出,对敷料变潮不粘者,随时给予更换。
4、每日检查导管的通畅度,确保导管在位。
回抽见回血后方可输液,回抽时如可见小血栓不能推入。
输液结束后,及时将夹闭导管。
5、封管方法及拔管:每天输液完毕用肝素稀释液(将肝素12500万UlmI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6-8ML,正压封管。
拔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min以上,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安尔碘消毒局部后无菌敷料外敷。
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与护理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也被称为中心静脉置管或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和给药的一种方法。
相比于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可以提供更大的血流量,适用于需要高流量输注或者治疗时间较长的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主要包括三种方法:颈内静脉导管、锁骨下静脉导管和股静脉导管。
其中,锁骨下静脉导管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置管时需要使用超声波引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置管结束后需要进行导管固定和定位确认。
1.导管固定:导管固定是防止导管移位和脱落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透明贴膜和透明呼吸胶带对导管进行固定。
固定应保证导管处于适当位置,避免压迫导管以及局部皮肤的损害。
2.定期更换透明贴膜:透明贴膜应定期更换,通常每周更换一次或者根据使用指南进行更换。
更换时应注意清洁皮肤,防止感染的发生。
3.血栓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进行血栓预防措施,如按时给予抗凝药物、使用弹力袜等。
4.护理导管口:导管口周围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每日检查导管口处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现象,并及时处理。
护理结束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5.每日检查固定带及导管:每日检查固定带和导管是否松脱或者脱落,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检查导管有无皮肤反应、红肿、渗液等。
6.导管梗阻处理:如果发现导管出现梗阻,可以尝试轻柔推注生理盐水来进行通畅。
严重梗阻时,需要医生操作进行更换。
7.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需要根据医嘱规定的时间进行定期更换,一般为7-10天。
如有感染风险或者使用不当,需要提前更换。
8.注意感染控制:导管周围皮肤脱落、红肿、渗液以及发热均为感染的表现。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9.给药和抽血:导管通路中可以进行应用药物、抽血等操作。
在给药前要先验证管路是否正常、通畅,并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注射速度。
抽血时要注意严格消毒,避免污染。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_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导管插入体内的一种操作,常用于需要长期或大量输液、营养支持、药物应用、血液透析等治疗的患者。
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后,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内容。
首先,在置管前需为患者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包括过敏史、血液凝固功能异常等,以便在操作中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要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体质条件。
另外,术前还需为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保持肠内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其次,在插管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好细致的消毒工作。
包括手消毒和患者插管部位的皮肤消毒。
手消毒应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按照规定时间和方法进行搓洗,以杀灭手上的细菌。
而皮肤消毒则可以使用碘伏或者酒精进行消毒。
消毒时应注意操作规范,不可疏漏,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然后,在置管完成之后,护士要对置管部位进行固定和封闭。
对于置管部位,可以使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以保持插管的稳定。
而对于插管的封闭,则可以使用专用的三通、注射器或夹子等工具进行。
在封闭过程中,要保证封闭的实用性、安全性,且不应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各项治疗的进行。
另外,在患者置管后,还需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和处理。
首先是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
包括血压、心率等的监测,以及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局部红肿、渗液等感染的征象。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另外,护士还需定期对中心静脉管进行护理。
包括每天更换敷料,观察插管部位的情况,如有渗液、红肿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医嘱处理。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操作,如进行冲洗、注射、输液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好手术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最后,在护理中还要注重患者的教育。
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包括注意事项、护理方法、并发症等。
让患者和家属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性和治疗效果。
简述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中心静脉置管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输液、采血、血液透析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等。
为确保置管过程中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护理人员需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项。
以下将简述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1.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凝血功能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置管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配合。
3.准备所需的物品,包括无菌中心静脉导管、消毒剂、无菌手套、无菌巾、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4.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术中操作。
二、术中护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等,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3.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4.置管成功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妥善固定导管,防止脱落。
三、术后护理1.定时观察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清洁,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2.观察导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更换导管。
3.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每日更换输液装置,预防感染。
4.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导管口护理,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清洁导管口周围皮肤。
5.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导管打折、脱落。
6.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四、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1.感染: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有感染,及时处理。
2.出血: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活动性出血,及时压迫止血。
3.气胸: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4.空气栓塞:术中严密观察,避免空气进入血管。
5.导管脱落: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自行拔管。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范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心静脉置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感染的发生。
为了防范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本文将分析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范,并阐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中心静脉置管的作用与风险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导管插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以提供持久的广域输液、药物输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功能。
它的使用广泛,包括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外科、肿瘤科等。
然而,中心静脉置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为担忧的就是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是指在导管插管后发生的感染,一旦感染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
常见的导管相关感染症状包括局部红肿、发热、脓液渗出等,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二、感染防范措施为了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风险,医院应该建立科学的感染防控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防范措施:1.洁净操作: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洁净操作的原则,包括正确的洗手、穿戴一次性无菌手套、面罩、袖套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消毒与无菌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必须保证导管和周围皮肤的消毒无菌。
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消毒液,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消毒,避免导管插入时的污染。
3.导管选择与维护:医院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导管,并对导管进行定期更换与维护。
导管使用期限一般为7天左右,超过期限应及时更换,避免导管老化和污染。
4.教育与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心静脉插管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5.监测与反馈:医院应建立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ICU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和动静脉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和动静脉插管是在重症监护室(ICU)中为患者提供必要治疗和监测的常见操作。
这些技术对于确保ICU患者的稳定状态、合理用药和监测病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和动静脉插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导管插入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大型静脉,用于输液、血液透析、抗生素静脉治疗等目的。
下面是中心静脉置管的步骤:1. 遵循无菌操作,准备导管和相关设备。
2. 可以通过直视下,或使用超声引导来定位血管,准确选取静脉穿刺点。
穿刺点通常选择在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
3. 将皮肤和周围组织消毒,使用消毒液使其彻底干燥。
4. 注射局部麻醉剂,减轻患者疼痛。
5. 切开皮肤,暴露出血管,并小心插入导管。
导管应该顺利通过皮下组织并进入血管内。
6. 在进一步插入导管之前,通过红色标记确认导管是否插入正确位置。
在正确的位置,可以观察到鲜红色的血液回流。
7. 在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将导管固定,确保导管不会意外脱落或移位。
8. 进行最终的皮肤缝合,确保创口闭合。
注意事项:1. 在操作中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2. 在固定导管时,要避免过度张力,以免造成损伤或刺激。
3. 监测并记录置管部位的感染迹象,如红肿、热度等。
4. 导管应定期更换,避免导管滞留时间过长。
5. 在插管过程中,如果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或不适,及时停止操作。
二、动静脉插管动静脉插管技术允许医务人员同时监测血压和动脉氧合饱和度,以及提供血液样本用于分析。
这对于ICU患者的监测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动静脉插管的步骤:1. 遵循无菌操作,准备导管和相关设备。
2. 确定插管点,通常在桡动脉或肱动脉。
注意选择适合的动脉,并尽量避免对神经的损害。
3. 对插管点进行彻底消毒,确保附近没有任何污染。
4. 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插管点,减轻患者疼痛。
5. 使用穿刺针进入动脉,注意观察到返回的鲜红色血液。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A:长期输液治疗B. 大量、快速扩容C. 血液净化D. 心功能不全(正确答案)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单选题] *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C:右侧无胸导管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正确答案)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 *A:误伤气管B:气胸C:锁骨骨折(正确答案)D:空气栓塞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 [单选题] *A:无菌操作不严格B:患者全身情况差C:导管留置时间长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正确答案)5.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 [单选题]A.5ml(正确答案)B.10mlC.20mlD.2ml6.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 B ) [单选题]A.速度宜快(正确答案)B.速度宜慢C.无特殊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血管内B 使用 10u 每 ml 的肝素钠可能有效(正确答案)C 可用 10000u 的尿激酶溶解到 4ml 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 2ml ,闭管 24 小时D 可用 10000u 的尿激酶溶解到 4ml 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 2ml ,闭管 2-3 个小时(正确答案)2:中心静脉置管正确的冲管时机() *A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之后(正确答案)B 每次输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之后(正确答案)C 连续输液情况下应每 12 小时冲管一次(正确答案)D 连续输液应每 24 小时冲管一次3.中心静脉置管更换敷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刺点正对无菌敷料中央,无张力粘贴,粘贴后无卷边。
(正确答案)B、使用的无菌敷贴大小为成人 10*10cm,小儿 6*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