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郡尊增加膏火碑记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汉书·黄霸传》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汉书·黄霸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汉书·黄霸传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
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
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
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
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自武帝末,用法深。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注]称平。
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
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
胜出,复为谏大夫,令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
胜又口荐霸于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霸为颍川太守。
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
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
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始,霸少为阳夏游徼,与善相人者共载出,见一妇人,相者言:“此妇人当富贵,不然,相书不可用也。
”霸推问之,乃其乡里巫家女也。
霸即取为妻,与之终身。
为丞相后徙杜陵。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注】〔庭中〕廷尉。
(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贺铸,字方回,卫州人。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①,皆为新奇。
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
铸廉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意人子惶骇,谢:“有之。
”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③。
”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
自是诸挟气力颉颃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
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
②廉:查访,侦查。
③白发:告发。
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少.加隐括( )(2)奔命不暇.( )(3)杖.之数下( )(4)大笑释.去( )【答案】1.稍微空闲用杖打释放【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为:稍加润色修改。
少:稍微。
(2)句意为: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暇:空闲。
(3)句意为:用杖打了几下。
杖:用杖打(4)句意为: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
释:释放。
【点睛】参考译文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贺铸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润色修改,便成了新奇的曲子。
他曾经说:“我在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起初,监太原工作。
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是同事,这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察访,了解他偷盗公物,于是把仆役和公差们屏退后,把这个贵族子弟关在密室里,贺铸手里拿着刑杖数落说:“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作某用,又某时盗窃某物拿回自己家中,是这样吗?”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
”贺铸说:“如果让我处罚你,就不告发你了。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苗授,字授之,潞州人。
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
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至供备库副使。
王韶取镇洮,授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
休士二日,羌.复要于架麻平,注矢如雨,众惧,授令曰:“第进毋恐!毡牌数百且至。
”行前者传呼,羌惊乱。
力战数十,斩首四千级。
又破之于牛精谷,取珂诺城,尽得河湟地。
知德顺军,三迁西上阁门使。
鬼章寇河州,诏授往,一战克撒宗,论功第一,加四方馆使、荣州刺史。
从燕达取银川,降木征,加引进使、果州团练使。
召使契丹,神宗劳之曰:“曩香子之役,非汝以寡击众,几败吾事。
”以为秦凤副总管,徙熙河,复知河州。
副李宪讨生羌于露骨山,斩首万级,获其大酋冷鸡朴,羌族十万七千帐内附,威震洮西。
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徙知雄州、熙州。
元丰西讨,授出古渭取定西,荡禹臧花麻诸族,降户五万。
城兰州,遇贼数万于女遮谷,登山逆战,败退伏垒中,半夜遁去。
授逾天都山,焚南牟,屯没烟,凡师行百日,转斗千里,始入塞。
授遇事持议不苟合。
初在德顺,或议城篯南,授曰:“地阻大河,粮道不济,非万全计也。
”役即止。
师征灵武,诏令援高遵裕,即条上进退利害甚切。
历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节度观察留后。
元祐四年,提举上清太平宫,复使殿前。
薨,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庄敏。
(节选自《宋史·苗授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B.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C.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D.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生,亦称国学生,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薛宣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
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吏。
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
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
察宣廉,迁乐浪都尉丞。
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
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是时,成帝初即位,宣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
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繇是知名。
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
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
始高陵令杨湛、栎阳令谢游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
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或议以为疑于主守盗。
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
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
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
”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
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
宣为吏赏罚明,用法平而必行,所居皆有条教可纪,多仁恕爱利。
池阳令举廉吏狱掾王立,府未及召,闻立受囚家钱。
宣责让县,县案验狱掾,乃其妻独受系者钱万六千,受之再宿,狱掾实不知。
掾惭恐自杀。
宣闻之,移书池阳曰:“县所举廉吏狱掾王立,家私受赇,而立不知,杀身以自明,立诚廉士,甚可闵惜!其以府决曹掾书立之柩,以显其魂。
府掾史素与立相知者,皆予送葬。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
下至财用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
吏民称之,郡中清静。
迁为少府,共张..职办。
(节选自《汉书·薛宣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B.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C.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D.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茂材,即茂才,又称秀才,汉代举荐人才的科目,明清时考中的秀才有时也用此名。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作者:[宋]范仲淹来源:《月读》2020年第08期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
及帝握《赤符》②,乘六龙③,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既而动星象⑤,归江湖⑥,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⑦,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⑧,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在《屯》之初九⑨,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有大功于名教也。
某来守是邦⑩,始构堂而奠焉。
乃复其为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全宋文》卷三八六)①严先生:严光,字子陵,东汉余姚人。
年少时与光武帝刘秀一同学习,刘秀即位后,招他致洛阳,欲拜为谏议大夫,嚴光固辞不受,归富春江垂钓隐居,为一代名士。
其钓台故址在今浙江桐庐。
②《赤符》:指《赤伏符》。
据《后汉书》记载,儒生强华向刘秀奉上《赤伏符》,其文大意是刘秀发兵,符合天意,汉室将要恢复。
刘秀认为是天降祥瑞,预示着自己要当皇帝,于是称帝。
③乘六龙:意思是凭借龙的六种变化,驾驭天地万物,借此象征皇帝君临天下、统治万民的威仪。
④臣妾:臣民。
⑤动星象:汉光武帝与严子陵共卧,严子陵把脚放在了光武帝的肚子上。
次日,太史上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光武帝笑道:“我不过与故人严子陵同卧而已。
”⑥归江湖:汉光武帝任命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严子陵不受,隐居耕钓于富春山。
⑦泥涂轩冕:把轩冕看得像泥巴一样。
泥涂,比喻污浊。
轩冕,显贵者的冠服。
⑧《蛊》之上九:《周易》的卦名,该卦第六爻为阳爻,称‘‘上九”。
蛊指坏极而有事。
前几爻的象辞都指清除祸害,整饬弊端,唯独第六爻说:“不事王侯,高尚真事。
”指的是治蛊之事完毕后,退居在野,洁身自守。
⑨《屯》之初九:《屯》卦第一爻为阳爻,称“初九”。
此爻上面为两个阴爻,意思是乾阳尊贵之体,却能甘居下位,谦卑自处,如此则深得百姓的拥戴。
四川省成都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成都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成都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全部内容。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7 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3 题。
(12 分)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 孙策将,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 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 可居,脱误①有功,富贵可致。
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② 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
”他日与蒙会,又蚩辱③之。
蒙大怒,引刀 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
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④, 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 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 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 将何计 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 家,而关羽 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释】①脱误:假如、侥幸的意思。
②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③蚩辱:嗤笑侮辱。
米芾《燕然山铭》
硬笔临帖:
释文: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理兵于朔方。
鹰扬之校,
螭虎之士,爰该六师,羌夷之长,骁骑百万。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
凌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
血尸逐以染锷。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图验传,穷览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
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
乃封山刊石,昭上威灵,辞曰:铄王师征荒裔,剿凶虐截海外。
夐其邈亘地界,
封神丘建隆嵑,熙帝载振万世!刘志明卵石书画
刘志明硬笔临帖作品
刘志明硬笔A4作品
刘志明硬笔A3作品
刘志明硬笔长卷作品
刘志明硬笔长卷《十九大报告》
刘志明毛笔楷书古诗文5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板书100篇(附音频)。
《五人墓碑记》语段阅读及答案《五人墓碑记》语段阅读及答案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0.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佯狂不知所之②视五人之死③忠义暴于朝廷A.装扮看待通“曝”B.假装观看显露C.装扮比照通“曝”D.假装比较显露11.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抗辞慷慨B.行李之往来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参考答案:整理10、D11、D(三)顺昌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1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①顺昌为德于乡②以故土民德顺昌甚③请以民情上闻④始吾以为天子命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13.下列加点的词,与“蜂拥大呼”中的“蜂”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B.一狼径去,其一狼犬坐于前C.赢粮而景从D.以旌其所为14.下列四句与“囚安在”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B.大王来何操C.四海之大,有几人欤D.不然,籍何以至此参考答案:整理12.C德,品德/感激介词,把;认为13、D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14、C定语后置译文:周顺昌在地方上很做些好事。
甘泉书院碑记
作者:【清】王廷赞
【原文】
己卯之春,西师藏事,因得酬夙愿焉。
于是,度地于城南门内左偏,当甘泉涌出处架泮桥,填坑洼,筑基址,鸠工庀材,建堂庑五十余楹,具载碑阴。
又为置田六十顷有奇,留生息银一千五百两,城内外苇草湖地四百一十余亩,取其租息,为师生膏火费。
……己丑春,地方绅士休余振作之意,亦共捐资置市房七十六间,取其租以助膏火,此又人心鼓舞,咸期完美之一机也。
……膏火尚未充裕,今又将舍此而去,实有不慊于心者,因述始末,著于石。
并细将田房产业及酌定永远规条镌于碑阴,以俟新尹长才加意扩充,渐臻极备。
《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四三〇一大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德州诸军事守德州刺史上护军窦公墓志铭并序原夫天地曰宇,古今曰宙,洪鑪兆朕,秀气为人,妙万物而称灵,总三才而赋象多矣,然而湮灭无闻者,吁可胜道哉。
自非命代光时,挺生秀出,识洞知十,贤应半千。
必复劭於良弓,承家峻其隆栋。
传臧文之不朽,有国侨之遗爱,其孰能预於此乎。
逖览缃籀,甫聆谣颂。
蕴兹具美,咸见之於公矣。
公讳怀让,字怀让,扶风平陵人也。
灵苗茂族,列钟鼎於千古;金穴瑶筐,赋河洲者六代。
将军勒石,尘静北荒;丞相分金,祆清东帝。
源深派远,代有英灵,固以事光史册,此可略而言也。
高祖毅,平南将军,周大将军,随拜益州总管、赠司空、杞国肃公,皇朝赠司空、荆州都督,封杞国王。
隐如敌国,将军超杜预之斑;功以济时,司马列霍光之秩。
赤精统历,表三吏於泉扃;皇明烛幽,贲千乘於穸路。
曾祖昭,魏驸马都尉、平阳公,周骠骑大将军、益州刺史、赠河渭成三州刺史。
肃延凤吹,必俟人英。
去病功多,爰登骠骑;曹参效著,式启平阳。
岷益荣於梦刀,汧罕光诸赠舟。
祖彦,随工部、兵部侍郎、西平郡守、钜鹿郡开国公。
雍容礼闼,望重握蘭;肃穆仁风,寄隆分竹。
西平缘其作牧,钜鹿伟其疏茅。
父德玄,皇朝御史大夫、司元大常伯、检校左相,封钜鹿县开国男,赠光禄大夫、行左相、幽易檀平妫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星文降说,岳气生申。
屡动尧咨,允熙帝载。
南台执宪,吏畏直绳;北斗分司,君闻曳履。
陈平作相,还居仲虺之官;玄成就封,重启韦贤之国。
公桂林一枝,崐山片玉。
寔伟长三武,乃慈明八龙。
观国宾王,择人登仕。
解褐徐王府参军事,调补陵州司功。
参御狩俊,赋列大言;良守任能,声驰坐啸。
累授绵州万安、婺州金山县令、都水监丞、岐州麟游县令。
西蜀阜人,爰哥叔度;东吴易俗,弥詠邓侯。
就徵规於水衡,乃宣风於右辅。
转太原王府长史。
王以涂山启国,礼极哀荣。
高选蒲寀,聿求时秀。
公长裾暂曳,即应首寮。
鸣絃载调,旋称茂宰。
又除雍州同官县令,寻为兰州长史,迁汉州司马、彭州长史。
《曹全碑》碑文及注音(不含拼音和标点,约850字)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zhòu],武王秉乾之机,翦[j iǎn]伐殷商,既定尔勋[xūn],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duó]于曹国,因氏焉。
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kuò]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jiāo],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zhǎng]史,巴郡朐[qú]忍令,张掖[yē]居延都尉,曾[zēng]祖父述,孝廉,谒[yè]者,金城长[zhǎng]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yú]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běng],少[shào]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龀[chèn]好学,甄[zhēn]极瑟[sè]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quē],是以乡人为之谚[yàn]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zǎi]德,不陨[yǔn]其名,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yuàn]史,仍辟[bì]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miù],出典诸郡,弹枉纠邪[xié],贪暴洗心,同僚[liáo]服德,远近惮[dàn]威。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wù]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cuàn]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率脓[nóng]之仁,分醪[láo]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bēn],和德面缚归死,还[huán]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簿官,迁右夫风槐[huái]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妖)贼[zéi]张角,起兵幽冀[jì],兖[yǎn]豫[yù]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fán]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huái]不安,三郡告急,羽檄[xí]仍[réng]至,于时圣主谘[zī]诹[zōu],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hé]阳令,收合馀烬,芟[shān]夷残逆,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yì]王敞、王毕等,恤[xù]民之要,存慰高年,抚[fǔ]育鳏[guān]寡,以家钱籴[dí]米粟[sù],赐癃[lóng]盲,大女桃婓[fēi]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chōu]悛[quān],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qiǎng]负,反者如云,辑[jí]治廧[qiáng]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戊亥之间,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mǐn]悯)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huà]岳,乡明而治,庶[shù]使学者李儒、栾[luán]规、程寅[yín]等,各获人爵之报,廓[kuò]广听事官舍,廷曹廊[láng]阁,升降揖[yī]让,朝觐[jìn]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门下掾[yuàn]王敞,录[lù]事掾王毕,主簿[bù]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zhuān]等,嘉慕奚[xī]斯,考甫[fǔ]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yì]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zhēng]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lǚ],临槐里,感孔怀,赴[fù]丧纪,嗟[jiē]逆贼,燔[fán]城市,特受命,理残圯[yí],芟[shān]不臣,宁[níng]黔[qián](苍生)首,缮[shàn]官寺,开南门,阙[què]嵯峨[cuóé],望华[huà]山,乡明治,惠沾渥[wò],吏乐[lè]政,民给[jǐ]足,君高升,极鼎足。
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杜林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
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初为郡吏。
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
道逢贼数千人,遂掠取财装,褫夺衣服,拔刃向林等将欲杀之。
冀仰曰:“愿一言而死。
将军知天神乎?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而残贼..不道,卒至破败。
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隗嚣①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
后因疾告去,辞还禄食。
嚣复欲令强起,遂称笃。
嚣意虽相望.,且欲优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
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嚣乃听林持丧东归。
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遮杀之。
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
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
京师士大夫,成推其博洽。
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
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
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
祖宗故事,所宜因循。
定从林议。
后代王良为大司徒司直。
林荐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及陇西牛邯等,皆被擢用,士多归之。
十一年,司直官罢,以林代郭宪为光禄勋。
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
郎有好学者,辄见诱进,朝夕满堂。
后皇太子强求乞自退,封东海王,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
从驾南巡狩。
时诸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应诏;唯林守慎,有召必至。
余人虽不见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帝益重之。
二十二年,复为光禄勋。
顷之,代朱浮为大司空。
明年薨,帝亲自临丧送葬,除子乔为郎。
(节选自《后汉书·杜林传》)【注】①隗(kuí)嚣:天水成纪人,出身陇右大族,西汉末年割据一方。
北史高睿传阅读答案《北史高睿传》文言文阅读材料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
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
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
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
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
神武崩,哭泣呕血。
及壮,将婚,貌有戚容。
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
文宣受禅,进爵为王。
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
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
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
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
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
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
河清三年,周师及突厥至并州。
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
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
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
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
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
”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兖州刺史。
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
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
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
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北史高睿传》文言文阅读题目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2021中考语文阅读训练2——碑石类选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乙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 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重修文山祠记王阳明 (含译文)宋丞相文山文公之祠,旧在庐陵之富田。
今螺川之有祠,实肇于我孝皇之朝,然亦因废为新,多缺陋而未称。
正德戊寅,县令邵德容始恢其议于郡守伍文定,相与白诸巡抚、巡按、守巡诸司,皆以是为风化之所系也,争措财鸠工,图拓而新之。
协守令之力,不再逾月而工萃。
圮者完,隘者辟,遗者举,巍然焕然,不独庙貌之改观。
而吉之人士奔走瞻叹,翕然益起其忠孝之心,则是举之有益于名教也诚大矣。
使来请记。
呜呼!公之忠,天下之达忠也。
结椎异类,犹知敬慕,而况其乡之人乎?逆旅经行,犹存尸祝,而况其乡之士乎?凡有职守,皆知尊尚,而况其士之官乎?然而乡人之慕之也,三有司之崇尚之也。
文公之没,今且三百年矣。
吉士之以气节行义,后先炳耀,谓非闻公之风而兴不可也。
然忠义之降,激而为气节;气节之弊,流而为客气。
其上焉者无所为而为,固公所谓成仁取义者矣。
其次有所为矣,然犹其气之近于正者也。
迨其弊也,遂有凭其愤戾粗鄙之气,以行其娼嫉褊骜之私,士流于矫拂,民入于健讼,人欲炽而天理灭,而犹自视以为气节。
若是者,容有之乎?则于公之道,非所谓操戈入室者欤?吾故备而论之,以勖夫兹乡之后进,使之去其偏以归于全,克其私以反于正,不愧于公而已矣。
今巡抚暨诸有司之表励崇饰,固将以行其好德之心,振扬风教,《诗》所谓“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者也。
人亦孰无是心?苟能充之,公之忠义在我矣,而又何羡乎?然而时之表励崇饰,有好其实而崇之者,有慕其名而崇之者,有假其迹而崇之者。
忠义有诸己,思以喻诸人,因而表其祠宇,树之风声,是好其实者也。
知其美而未能诚诸身,姑以修其祠宇,彰其事迹,是慕其名者也。
饰之祠宇而坏之于其身,矫之文具而败之于其行,奸以掩其外而袭以阱其中,是假其迹者也。
若是者,容有之乎?则于公之道,非所谓毁瓦画墁者欤?吾故备而论之,以勖夫后之官兹土者,使无徒慕其名而务求其实,毋徒修公之祠而务修公之行,不愧于公而已矣。
某尝令兹邑,睹公祠之圮陋而未能恢,既有愧于诸有司,慨其风声习气之或弊,而未能讲去其偏,复有愧于诸人士。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续唐书·孙晟传》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续唐书·孙晟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续唐书·孙晟传①孙晟,高密人。
笃学善文辞,尤工诗。
少举进士,如洛阳。
时进士类修边幅,尚名检。
晟豪举跌宕,不蹈绳墨,遂弃去,渡河,客赵、魏间。
②庄宗建号,以豆卢革为相。
革雅知晟,辟为判官,迁著作佐郎。
天成中,复为朱守殷判官。
守殷伏诛,晟亡命至正阳。
未及渡,追骑奄至,疑其状伟异,睨之。
晟不顾,坐淮岸扪弊衣啮虱,追者乃舍之。
渡淮至寿春,节度使刘金得之,延与语,晟佯喑不对。
授馆累日,忽谒汉淮南王安庙。
金先使人伏神座下,悉闻其所祷,送诣金陵。
时烈祖辅吴,四方豪杰多至,晟口吃,造次不能道寒暄,坐定,辩论风生,上下今古,听者忘倦。
烈祖酷爱之,使出教令辄合指,遂预禅代秘计。
每入见移时乃出尤务谨密人莫窥其际。
烈祖受禅,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
③元宗立,累迁左仆射,与冯延巳并相。
每鄙延巳,侮诮之,卒先罢。
保大十四年,周师侵淮南,围寿州,分兵破滁州,擒皇甫晖,江左大震。
以晟为司空,使周奉表,请得内附。
晟见延巳曰:“此行当属公,然晟若辞,是负先帝也。
”既行,中夜叹息,语其副礼部尚书王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终不忍负永陵一抔土耳。
”已而周人以楼车载晟于寿州城下,使招刘仁赡。
仁赡望见晟,戎服拜城上,晟遥语之曰:“君受国恩,不可开门纳寇!”周主诘之,晟曰:“晟为唐大臣,岂可教节度使外叛?”于是遣崇质归而留晟。
④会暑雨班师,晟从至大梁,馆都亭驿。
遇朝会,使班东省官,后每召见,必饮以醇酒,问江南事,晟但言:“寡君实无二心。
”周将张永德与李重进不相能,倡言重进反。
金陵闻之,以为有间可乘,遣蜡丸书招重进。
重进上其书,多反间之言,由是发怒。
时钟谟亦奉使在馆,俱召见责让,晟正色请死无挠辞。
又问江南虚实,终不肯对。
比出,命都承旨曹翰护至右军巡院,饮之酒,数酌,翰起曰:“相公得罪,请自尽。
《严先生祠堂记》注释翻译《严先生祠堂记》注释翻译《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严先生祠堂记》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严先生祠堂记宋·范仲淹原文: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
相尚以道。
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注释先生:指严光。
赤符:《赤伏符》,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
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
蛊:六十四卦之一。
上九:九爻。
屯(zhun)六十四卦之一。
复:复除徭役臣妾:原指男女奴隶,这里引申为被统治的人民。
亿兆: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
译文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
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
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
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
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ao)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
”先生正是这样做的。
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
糜郡尊增加膏火①碑记
(碑现存卫辉市一中)
粤稽②郡县厅卫广立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材,以备乡、会试抡才③之选。
而贤宰官承流宣化④,更复慷慨捐廉俸,创建书院,优给⑤膏火,德至渥⑥也,功至宏也。
卫郡淇泉书院⑦向蒙历任郡尊、邑侯敦请山长⑧分课校试⑨久已,承培植擢科名者不乏人矣。
乙巳⑩岁,糜崧甫老公祖○11来权是邦,甫下车,查书院所取课膏火,慨然念经费不敷,有加增作兴之举,因摄篆○12未久而止。
越岁,恭逢宪题○13,实授斯郡,每值课期,必亲临校阅,业○14将所取超等生员、上取童生○15从优奖赏,以示鼓励;更欲倡捐,增加膏火,又以频年岁歉,未遑。
至庚戌○16岁,公祖解组○17归,独捐制钱○18壹仟串发当○19,每月壹分生息,计每年得息一百二十千,遇闰加添,以本年十一月为始,将旧日所取内、外课○20加广一名,计内课生童各七名,外课生童各十一名。
其膏火,内课生员每名每月向系一千二百文,加添四百文;外课生员每名六百文,加添二百文;内课童生每名每月系一千文,加添二百文;外课童生每名五百文,加添一百文。
共需钱壹百零捌千文,尚余十二千文。
复以八千为斋长○21笔资,并以四千推给府礼书实○22。
足徵我公祖加惠士林,惓惓不已之至意。
凡我同人共荷栽培,至优且渥,宜何如努力前修,以仰副○23盛朝立教之隆,而无负我公祖推恩之厚哉!敬谨勒石,以誌不忘。
书院生童仝○24立。
道光叁拾年○25,岁次庚戌嘉平月谷旦○26。
石作马三武。
【注释】
①膏火:灯火。
膏,指点灯的油。
古人常用“膏火之费”借指求学的费用。
②粤:助词。
古与“聿”、“越”、“曰”通用,用于句首或句中。
稽:考核,核查。
“粤稽”即据考察、据考核。
③抡才:亦作“抡材”,选拔人才。
④承流宣化:亦作“宣化承流”。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
谓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语出《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
⑤优给:从优给予;从优资助。
⑥渥:浓,厚。
古语有“优渥”(优越丰厚)。
⑦淇泉书院:卫辉府淇泉书院,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院址位于卫辉府署西院即今卫辉市第一中学所在地。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地废科举办学堂,淇泉书院在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制为新式学堂——卫辉府官立中学堂。
2009年春,卫辉一中绿化校园时,在3号教学楼前发现四通清代石碑,虽然这些碑刻记录的均为官绅向书院捐资助学的功德,然而却反映了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更为有趣的是,这四通碑刻中,道光三十年(1850)《糜郡尊增加膏火碑记》、同治四年(1865)《书院重立碑记》、同治八年(1869)《书院捐廉加添膏火碑记》三通所载事件前后照应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真实地记录了一段轶闻趣事:道光三十年(1850),卫辉知府糜宣哲(字崧甫)卸任时,个人向淇泉书院捐制钱一千串作为助学基金,放入当铺,用所得利息,增加生员、童生资助名额,加添每人每月的膏火费(上学的费用),补助书院办学经费等。
咸丰七年(1857),尚国钧任汲县知县后,因公挪用了糜知府捐赠的款项,一直未归还。
同治二年(1863),知府杨维翰到任后得知此事,委派专人追缴才得以照旧加添膏火。
同时,知府杨维翰谕令,嗣后无论府县,即便有万分紧急军务,一概不准提用。
如果商人(从事金融业的当铺主)允许挪用,则拿该商人是问。
同治八年(1869)春,知府杨维翰向书院捐款一千串,依照糜知府旧例加添膏火。
只可惜助学章程刚刚定下来,未来得及举行“首发式”,杨知府便“以积劳终于府署”即逝于任上。
(以上资料见百度搜索“淇泉书院”)
⑧邑侯:县令。
山长: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
宋元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明清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⑨较试:考较试验。
也指考选、考试。
⑩乙巳:道光二十五年。
即公元1845年,农历乙巳年。
○11公祖: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
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
流行于明清。
○12摄篆:代理官职。
篆,指官印。
○13宪题:指上级题名。
宪,也称“大宪”,清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
○14业:既,已经。
如“业已。
业经。
○15生员: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
后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学习者,通称秀才。
按,生员考卷评定分超等、特等、一等。
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按,童生考卷评定分上取、中取、次取。
○16庚戌: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农历庚戌年。
○17解组:犹解绶。
解下印绶。
指辞去官职,解绶还乡。
○18制钱:明清官局监制铸造的铜钱。
因形式、分量、成色皆有定制,故名。
○19发当:旧时典当习语。
指当铺向赎当人返还当物的行为。
○20内、外课:旧时书院招收正课生、附课生(走读生),正课生分内、外。
除附课生外,余则月给膏火,成绩优秀者,按等给赏银或外课升内课;成绩差者,则内课降外课。
○21斋长:元代指国子学中学舍的舍长,明代亦称国子监的班长为斋长。
沿用为塾师的敬称。
○22推给:献给,让出。
府礼:卫辉府礼科房或礼官。
书实:开销补助。
○23仰副:对得起。
仰,旧时公文用语。
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
○24仝:“同”的古字。
相同;一样。
○25道光叁拾年:公元1850年,农历庚戌年。
○26嘉平月:即农历十二月。
谷旦:良晨;晴朗美好的日子。
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
按,关于此碑,卫辉一中殷维华有详细论述。
本博已转载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