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届九年级语文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共39分)(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4.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浮光跃金,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赋”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2分)A.“爱上层楼”描绘少年活泼向上的勃勃生气。
B.“强说愁”写出了词人年少无知却故作深沉。
C.“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无法排解内心忧愁。
D.整首词表现了词人识尽人生愁苦之后的旷达。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____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青浦区【语文中考】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故克之。
(《曹刿论战》)3、知否,知否?。
(《如梦令》)4、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5、,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5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选文出自课文《为学》,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姓名)(2分)9.翻译下列句子(3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文章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静安区、青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1第一部分阅读 (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 默写(15分)1.人面不知何处去, 。
(《题都城南庄》)2. ,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马作的卢飞快, 。
(《破阵子》)4.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陆游,_______(朝代)文学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7.第6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桃花源是_________(姓名)所创造的世界。
选文主要表现了它作为理想社会的以下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9.下列语句中不能反映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是(3分)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松江区(四)阅读下文,达成第10-13 题( 12 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令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喝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日:“固然,卿不朕欺。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诋毁非法。
”问濂,对曰:“彼效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指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说明】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
②恶:疑问代词,怎么。
③微:无,没有。
10.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
(4 分)(1)坐客为谁() (2)有足采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 分)濂具以实对。
12.的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而““密令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 这一细节则表现了他对宋濂的亲密。
(3分)13.F 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擅长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闵行区(1)阅读下文,达成8-10题(8分)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
罕有至行.,勤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
邻居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
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
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托病不该。
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
”冲每闻征书至,辄逃入深山,时人认为梁管之流。
冲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
卒以寿终。
①刍:饲养牛马的草料。
②梁管之流:梁鸿、管宁之类的人。
11.解说文中的加点字。
(4分)(1)罕有至行(.)(2)寻又诏曰(.)12. 对文中划线句“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朱冲也用礼让训斥他人,乡里的人被他感动。
B.朱冲也把礼让作为训斥,乡里的人被他感动。
C.朱冲也用礼让训斥他人,被乡里的人感动。
D.朱冲也把礼让训斥他人,被乡里的人感动。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静安、青浦区2015届九年级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5.4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歌的颔联和明确点出:从题材角度,这是一首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8. 上文体现了墨子的精神和的思想。
(2分)9. 在与公输盘的论辩过程中,墨子首先故意激怒对方,使其说出;再以的反问点明此战的本质(以上两空均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连用五个“不可谓”进行反驳,其中“”一句最直观地指出了对方的言行不一。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青浦区【语文中考】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底线。
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
上海市2015年静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静安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4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爱莲说》)2(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歌的颔联和明确点出:从题材角度,这是一首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3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8. 上文体现了墨子的精神和的思想。
(2分)9. 在与公输盘的论辩过程中,墨子首先故意激怒对方,使其说出;再以的反问点明此战的本质(以上两空均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连用五个“不可谓”进行反驳,其中“”一句最直观地指出了对方的言行不一。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4决之。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迢迢牵牛星,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决眦入归鸟。
(《望岳》)(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
(《蝶恋花》)(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小石潭记》)(5)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材料一:表1取自《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
表1 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5分为很好,1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设定了项评估语言活力的主要指标,其中第一项为()请概括表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阅读材料二,完成小问卷。
你认为上海话目前处于哪一程度和次级?请联系表1,作出判断并简述你的依据。
(3)请列举一项已经实施的保护上海话的具体举措,并就其作用谈谈看法。
(80字左右)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人用“______”和“______”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
(每格1字)(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青浦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4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②,戒③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④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⑤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举,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远近慕其行.()⑵会.里人郑俶欲葬亲()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6.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 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_____________”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无限山河泪,。
(《别云间》)2.知否,知否?。
(《如梦令》)3.,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4.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行》)5.孔子向子贡解释孔文子的谥号,借机教育他要勤学好问的两句话是:,。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甲乙两文作者同处北宋时代。
甲文作者是。
乙文作者是欧阳修,选段出自课文《》。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运用了典故。
B.甲乙两文中都有“酣”字,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甲文比乙文更直接地抒发出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D.甲文写“出猎”,乙文写“出游”,都重在表现游玩之乐。
静安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1.注意: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河汉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2.,若出其里。
(《观沧海》)3.衣沾不足惜,。
(《归园田居》)4.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5.,故克之。
(《曹刿论战》)6.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炭。
(每格一字)(2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为学彭端淑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的是(2分)A.郑燮 B.姚鼐 C.周敦颐 D.袁枚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A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竹喧归浣女,___无人。
(《山居秋暝》)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园田居》)3.___断何处,天山___又一春。
(《诉衷情》)4.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___已。
(《道德经》)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第6—7题(4分)___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曲中的“飞鸿”与“昏鸦”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答案:飞鸿指的是离家远行的人,昏鸦指的是留守在家的人。
7.对两首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D。
都以边塞之地为背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___借书说①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___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___之吝书若不相类。
___予固不幸而遇张乎?___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谁?(2分)答案: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答案:然后感叹借书者的用心专注。
10.对上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B。
具体阐释了读书必专,归书必速。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___使___,___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___不继富。
”注释】①子华:公西赤的字,他和文中的___都是___的学生。
②釜:和下文的“庾”、“秉”都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分别是六斗四升、十六斗、一百六十斗。
③周急:救济贫困的。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6年静安-青浦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 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_____________”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016.4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晴》)3.知否,知否?。
(《如梦令》)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 6 —7题(4分)【甲】山居秋暝【乙】题破山寺后禅院王维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甲】诗中“空”字写出了山野的空旷寂静;【乙】诗中“空”字则表现了诗人此刻________的精神状态。
(2分)7.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
B.两首诗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志向。
C.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写。
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 —10题(8分)【甲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乙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8.甲文选自诸子散文著作《》,乙文选自我国第一部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A.甲乙两文均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及主人公“见”的缘由。
B.甲文“起于鲁”中的“鲁”就是乙文中提到的“我”。
C.甲文体现墨子的“非攻”思想,乙文表现曹刿的远谋。
D.甲乙两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届九年级语文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本试卷共25题。
1.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一句最直观地指出了对方的言行不一。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②,戒③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④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⑤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举,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⑪远近慕其行.()⑫会.里人郑俶欲葬亲()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12.不能..体现阳城在当时颇有声望的一项是(2分)A.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B.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C.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
D.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13. 选文详写的这件事展现了阳城为人的一些特点,以下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博学多才 B.处事公正 C.不畏权贵 D.扶危济困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 题(18分)民间剪纸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花艺术最早的文书记载。
②已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当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的五幅麻料剪纸,根据同时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文书可以推测,这五幅“骨灰级...”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③剪纸用纸大体可归为三种。
第一种是普通的单色纸、蜡光纸等。
老艺人常用“毛边纸”来剪一些短期使用的纸样,它价格低廉,柔软、吸水性强且硬度适中,耐磨、耐折叠,还可以染色。
第二种是生宣纸、连史纸等。
这些中国传统手工纸能够保证纸张在经过剪刻后还能进行点色等工序。
第三种是用作衬色剪纸母本的金箔纸、银箔纸等。
箔纸带有金属色,尤其在年节剪纸中特别能渲染喜庆的气氛。
④尖头剪刀是剪纸最主要的工具,大的剪刀用来剪外形,小的剪刀则用来剪细处。
此外还需许多辅助刻制工具,很有些“十八般兵器”的阵势。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⑤剪纸是装点生活的民间艺术品,既可以是,也可以是,还可以作为。
⑥如今,中国北方还基本保留着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而南方往往是只在婚庆时张贴剪好的“喜”字。
门花是张贴在门上的剪纸作品;它也是中国北方农村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节庆时门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纸质装饰品。
⑦覆盖在各种赠礼上的剪纸礼品花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又细致的性格。
“八件”是广东佛山常见的礼品花剪纸,在同一张剪纸中有多个花卉、瓜果等图案,在需要装饰婚嫁聘礼和嫁妆或庙会、张贴红榜等情况下,人们就会把整幅“八件”上的各个物品分别剪裁下来,用它们装点礼物或布置环境。
⑧把白纸剪成的绣花样子贴在衣服或鞋帽、肚兜、袜子上,再针线绣缝,绣好后白纸样会被细密的丝线依样覆盖住,从此绣样便与上面的绣线相伴,直到双双老去,绣样里寄托的美好祝愿都不会褪色。
(选自2013年2月4日《东方早报》,有删改) 14.第②段中加点的“骨灰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2分)15.“十八般兵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喜”这几处引号的用法依次是(2分)A.特殊含义、引用、着重强调B.着重强调、引用、特殊含义C.引用、着重强调、特殊含义D.引用、特殊含义、着重强调16. 请将 A. 精美的“商标” B. 居室“软装潢” C. 传家的珍藏填入第⑤段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是:()()()(填字母即可,3分)17. 4分)⑫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的哪一段中?为什么?(4分)山东蓬莱的《艾虎》剪纸就是端午节时的门花。
当地人民常在端午节时将“收毒葫芦”与艾虎分别贴在两扇门户上,保佑全家不受毒邪的侵害。
18. 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的剪纸作品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
B.第③段按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作了分类说明。
C.将剪纸贴在门窗上的习俗主要保留在我国北方。
D.绣样的图案往往寄托着人们内心美好的祝愿。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泥兴荷花壶孙方友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
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更令人称奇的是,用指一弹,“当当”作响,且一壶一音,音长如绵,如琴似弦。
②真正供奉京城皇宫内的泥兴壶,多是陈氏壶。
到了民国年间,窑主名叫陈三关。
正逢军阀混战的乱岁月,陈氏壶开始流落民间。
只是其造价极高,能用起这贡品的,多是些达官贵人。
③这一年,段祺瑞①来到了陈州城。
他派人问清了陈三关的家,便带随从乔装直奔陈府。
④陈三关已年近古稀,银白的须眉下藏着一双深邃的眼睛,言谈举止皆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
他见来一富商,便起身迎客。
段祺瑞拱手还礼,报了化名,说是慕名专程到陈州欲购一套陈氏泥兴茶具,若能得一宝壶,出价在所不惜。
陈三关命人抬出几箱茶具,一一打开,对段祺瑞说:“这是一百套上品,我再从中挑出一壶,可丑话先说不为丑,先生要拿出这一百套的钱来!”段祺瑞当即命人掏出一托盘钢洋,放在桌子上。
陈三关拉过箱子,开始一把接一把的朝外抛壶,一连抛出一百把,从高空落到地上,皆完好无损。
段祺瑞惊叹间,只见那陈三关已把一百把壶同时摆在了案子上,取出一根细铁棍儿,挨个敲击,凡音裂音哑者,当即抛出。
最后挑出21把,个个音质如琴,细细地分出高低音,又按音序排了三排。
此时的陈三关满面红光,精神抖擞。
只见他如入无人之境,饱吸一口气,双手各持一根细铁棍儿,倏地飞舞开来。
铁棍儿如蜻蜓点水,在21把壶上弹跳,美妙的音乐被飞舞的铁棍儿荡开,如泣如诉,似高山流水,似珠玑落盘,让人禁不住心头颤抖。
细听了,原是一曲《春江花月夜》。
这时候,只听那陈三关突然改了曲牌,奏出了《十面埋伏》,且越来越急,如同千军万马,又如暴风骤雨。
厮杀声、马奔声、枪击剑砍声响成一片。
段祺瑞瞪圆了双目,如临大敌,正欲呐喊几声,突然曲终音绝,万lài俱寂。
在场的人如同刚从血战中杀将出来,个个头上冒着汗水,面色苍白,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⑤陈三关已汗透脊背,他郑重地转过身,望了众人一眼,然后跨左一步,亮出了“琴案”。
众人再看时,个个目瞪口呆,只见案上已瓦砾一片,唯有一壶亭亭玉立于瓦砾之中。
陈三关绾了衣袖,托了那把壶,用铁棍儿击了一下,音质如初,不嘶不哑。
他捧了那壶,呈到段祺瑞面前,说道:“客官,宝壶挑出来了!”⑥段祺瑞抹了抹双手,十分恭敬地接了那壶,细细地抚摸,如视家珍。
⑦陈三关擦了擦汗水,呷了一口茶说:“客官,你有福气,赶上了军阀混战的时机!这是我家祖传的挑壶程序,古时候专用来为皇上挑贡品。
见客官气度非凡,决非寻常之辈!你能否告诉我尊姓大名,也好让我记准此宝壶的下落?”⑧段祺瑞迟疑了一下,笑道:“师傅好眼力!鄙人姓段名祺瑞字艺泉。
”⑨陈三关一听是段祺瑞,禁不住目瞪口呆,半晌,他才平静下来,施礼道:“段大人真乃是富贵之人!此宝壶百里挑一,实属宝中之宝!据我所知,此种壶多有灵性,能救主人一命!”⑩“此话怎讲?”段祺瑞不解。
⑪“枪打宝壶,子弹只过一壁!大人若不信,可当面一试!”⑫段祺瑞半信半疑,让人把壶放在高处,掏出枪来,对准壶身打了一枪。
只听子弹头儿在壶内如钢珠跳舞“叮叮当当”响了一阵,然后发出颤音落在了壶底。
取壶相看,果真只过一壁!那子弹穿过之处只一个圆眼儿,四周且无一点儿炸纹儿。
⑬陈三关哈哈大笑。
⑭段祺瑞捧着残壶懊悔地长叹一声……【注释】①段祺瑞,皖系军阀。
1926年在他担任北京政府执政期间,执政府卫队向北京各界反帝游行队伍开枪,酿成“三•一八惨案”。
19.⑪看拼音写汉字:万lài___俱寂(1分)⑫这个成语在诗歌《》中出现过。
(1分)20.选文第①段提到泥兴壶“极坚固”,后文有三处情节体现了这一点,请依次概括....。
(7分)⑪___⑫___⑬___21.请简析第④段画线部分包含的信息。
(5分)___22.联系文中信息,对第⑨段中陈三关心理活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被段祺瑞的名头给震慑住了。
B.他气恼段祺瑞之前不该隐瞒身份。
C.他决定要在段祺瑞面前再露一手绝活。
D.他后悔让段祺瑞得到了这把宝壶。
23.请细读选文第⑨至⑫段,思考:结尾能否改作“段祺瑞捧着残壶勃然大怒……”?为什么?(5分)三、综合运用(11分)24.完成以下试题:⑪右图是丰子恺的一幅作品,以下四句古诗中哪句最不适合....作为它的标题(2分)A.杨柳青青江水平B.谁家新燕啄春泥C.一江烟水照晴岚D.吹面不寒杨柳风⑫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这样描绘过春月:“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可惜常常有人会将“静影沉璧”错写成“静影成壁”,如果有机会为他们纠正、讲解,你会如何说呢?(4分)⑬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写野花:“(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仿照他的句式描写一种春天的事物。
(5分)第二部分写作(60分)25.题目:我的坚持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请不要使用。
②字数600字左右。
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1、百草丰茂2、雨前初见花间蕊3、身上衣裳口中食4、其岸势犬牙差互5、同予者何人6.题目/尾联(1分)送别(1分)7.关切(1分)不舍(1分)(五)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8.艰苦实践/不辞辛苦践行;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2分)9.我崇尚仁义从不杀人;宋国有什么罪呢;义不杀少而杀众(6分)(六)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⑪品行/品德(2分)⑫正好/恰巧(2分)11. 阳城知道了他这样的情况后,把全部细绢都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