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行为经济学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65.27 KB
- 文档页数:2
2007年复旦大学(经济学基础综合)真题试卷(总分:3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4.00)1.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ln(x 0.5 +y),同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商品空间由商品x和商品y构成。
在二维的商品空间中.如果我们以y的数量为纵轴,以x的数量为横轴,那么消费者在此商品空间中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分数:2.00)A.一1/(2x 0.5 ) √B.-(y+x 0.5 )/(2x)C.一1/(2x 0.5 +1)D.—(y+x 0.5 )/(2yx 0.5 )解析: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比值的负数。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根据题目给出的效用函数,可以得到代入上式,可以得到:2.地主A拥有一块土地的所有权,他雇佣农民B和C在其土地上进行生产。
地主A和农民B、C订有合约,根据合约,地主A每年支付农民B和C一个固定工资w。
对此,经济学家Qheung认为,固定工资加土地产出提成的合约形式能更好地激励农民努力劳动,同时还有助于地主和农民之间进行恰当的风险分担.请问Cheung所提出的合约形式期望解决以下的哪种问题?( )(分数:2.00)A.道德风险(Moral Hezard) √B.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C.信号甄别(Information Screening)D.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解析:解析: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性是:地主监督农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投入非常困难。
如果以固定工资形式雇用农民,农民很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不努力劳动,因为无论他投入多少劳动,他得到的报酬是一样多的,并且他还不会被地主发觉他不努力劳动。
因此,这就产生了道德风险,因为地主无法监督农民生产中的行为。
如果采用固定工资加土地产出提成的合约形式,那么农民的收入就与他的劳动付出相关了。
农民投入劳动多一点,产出多一点,提成也就多一点。
因此,农民会更努力劳动。
行为金融考试试题(doc 8页)一名词解释1.拇指法则2.代表性启发法3.可得性启发法4.锚定与调整启发法5.启发式偏差 6.赌徒谬误7.有效性幻觉 8.关联幻觉 9.框定依赖 10. 损失厌恶 11.后悔厌恶 12.心理账户 13.行为金融 14.心理学 15.个性16.气质 17.性格 18.行为学 19.算法20.启发法 21.黑天鹅事件 22.禀赋效应23.处置效应 24.二问答题1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2 ?3 锚定可导致哪些偏差?4 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法?5 为什么依靠可得性进行预测可能会导致偏差?6业务与互联网的相关度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更名前后都为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第二类为更名之前该公司同互联网有一定的关系,更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种关系;第三类为公司将业务从与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业务改为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第四类为在更名前后,公司核心业务都与互联网没有关系。
以更名的时间为第0天,那么,更名前后不同时间区间内样本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统计如下:公司更改名称后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从表中可以发现,更名以后,所有公司的市值都出现了变化。
从总体样本看,无论公司更名前后是否与互联网有关系,更名后公司价值都具有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回报,也就是说,这种公司市值的增加具有长久性,其中第一类和第四类公司,即更名前后都与互联网有关或都与互联网无关的情况,更名带来了稳定的价值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公司的更名,在更名前后的短期内获得正的超额汇报,而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却出现负的超额收益,特别是第二类公司更为明显。
问题:(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二、三类和第一、四类公司的系统性差异?(2)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更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这些引起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是否有理性预期和非理性心理共同的作用?其中的理性预期可能是什么?非理性因素可能是什么?(3)试举出这种认知偏差的其它例子。
⼀、名词解释基数效⽤论流动性陷阱李嘉图等价定理恩格尔定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剩余价值⼆、简答1、如何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2、若⼀国以增加国民收⼊的政策⽬标,那么什么情形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效?3、社会资本扩⼤再⽣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分别是什么?三、计算题1、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函数为:Q=100-5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
在什么价格⽔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2、已知⼀个国家的储蓄函数S=-60+0 2Y,计划投资I=100。
试求:①相应的消费函数;②均衡的国民收⼊和消费量;③投资乘数。
四、论述题简述⾃然率假说的基本内容,并加以简要评论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基数效⽤论——需要简要回答如下⼏个⼦问题:什么是效⽤?什么是基数效⽤?基数效⽤论?什么是边际效⽤及边际效⽤递减规律?如何从基数效⽤论得出消费者需要曲线。
(凡是涉及到基数效⽤理论的题⽬,都可按此思路解释。
序数效⽤论也可套此要点)2、流动性陷阱——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做图分析造成流动性的原因。
(在简答题中涉及流动性陷阱问题,应再将答案扩展到流动性陷阱造成的后果)3、李嘉图等价定理——可直接在指定教材上找到答案。
4、恩格尔定理——什么是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定理?该定理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定义;相对剩余价值的定义;相对剩余价值⽣产的⽅式。
⼆、简答1、如何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答:⾸先回答什么是效⽤,什么是需求和需求曲线。
然后区分两种推导⽅法。
(1)、从基数效⽤论推导需求曲线。
什么是基数效⽤(主要假设)?基数效⽤论?什么是边际效⽤及边际效⽤递减规律?基数效⽤论的消费者均衡形式是什么?如何从消费者的均衡得出消费者需求曲线。
(2)、从序数效⽤论推导需求曲线。
什么是序数效⽤(主要假设)?什么是序数效⽤论?什么是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序数效⽤论的消费者均衡形式是什么(做图分析)?如何从消费者的均衡得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要曲线分成个⼈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2006,2007福州大学经济学试题1 Shelley 02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由博奕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纳什均衡: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2. 机会成本和生产函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机会成本在数量上等于生产成本。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 公共物品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公共物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v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v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产品。
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公共资源:指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4.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 凯恩斯陷阱和挤出效应流动偏好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
是指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这时已经处在最高位置,不会上升只会下降,人们会抛出所有的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
行为经济学基本概念练习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决策无处不在。
从购买日常用品到做出重大的投资决策,我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并非完全由理性和传统经济理论所主导。
行为经济学正是研究这些看似“非理性”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练习题来深入理解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有限理性假设你正在超市购物,看到一款新品牌的洗发水在做促销,买一送一。
然而,你平时使用的洗发水还有半瓶没用完。
此时,你会选择购买这款促销的洗发水吗?这道题考察的是有限理性的概念。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充分考虑所有信息,做出最优选择。
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受到时间、精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理性。
在这个例子中,你可能会因为促销的诱惑而购买新的洗发水,尽管从理性角度来看,你当前并不急需。
二、损失厌恶你拥有一张价值 500 元的演唱会门票,在去演唱会的路上,你不小心把票弄丢了。
此时,你愿意再花 500 元买一张同样的门票吗?另一种情况,你本来没有打算去看演唱会,也没有买门票。
但是你在路上捡到了 500 元,你会选择用这 500 元去买一张演唱会门票吗?这两道题涉及到损失厌恶的概念。
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往往比获得同等价值的收益更强烈。
在第一种情况中,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再花 500 元买门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损失”了原本拥有的那张票。
而在第二种情况中,人们可能更愿意用捡到的钱去买门票,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损失”的感觉。
三、心理账户你计划去旅游,预算是 5000 元。
在旅途中,你花 2000 元买了一件纪念品。
回到家后,你发现同样的纪念品在网上只卖 1000 元。
你会感到后悔吗?假设你没有去旅游,而是在商场里花 2000 元买了一件类似的纪念品,回家后发现网上只卖 1000 元,你会感到同样程度的后悔吗?这两道题反映了心理账户的影响。
我们会在心理上把钱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旅游账户、日常消费账户等。
同济大学2007年417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5×6')
1:序数效用论
2:沉没成本
3:正常利润
4:拈性工资
5: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二:计算题(5×15')
1:一个钢铁厂,给出了它生产钢铁的需求价格弹性,替代品铝的交叉弹性以及需求收入弹性,并且给出了今年的需求量,求明年的需求量。
2:寡头垄断市场,给出了一厂商的LTC函数和客观需求曲线,求最佳产量和价格以及多余的生产能力。
3:给出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如果两个人可以自由交换,求效用最大化时候资源如何配置。
4:成本论里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5:准备金问题。
给出了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求货币乘数。
三:论述题
1: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对于厂商的指导意义。
2:囚徒困境的问题,该怎么避免,以及怎么利用囚徒困境。
3:中国的储蓄率要比美国高很多,是否意味着中国就不应该提倡节约,谈谈你的观点。
4:人们常说,货币政策在减缓过热经济时有很大的作用,但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作用就没那么明显了,请给出你的看法。
一、论述题:1、什么是预期效用理论?你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此理论?请举例说明(15分)2、你是否有过过度自信的情况?请列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过度自信的例子;假设投资者有过度自信的倾向,会接受有效市场假说吗?为什么?(20分)3、试用前景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并加以分析(15分)4、你是否经历过庞氏骗局?请列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庞氏骗局的例子;有人说现在我国的养老金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0分)二、材料题(30分)张先生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10几年,有一定的操盘经验。
但其持有的5000股A股票却令他十分头痛,这只股票是在整个股市相对高位上买的,长期被套,大盘涨的时候,它的涨幅却很小,大盘跌的时候,它却跌得比谁都快。
终于,在一个他认为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决定把它割肉卖掉。
他按照即时的价格B填好卖出5000股A股的单子,摁下“确认”键,电脑显示操作成功。
长期以来令他困扰不已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从此以后,这只股票无论是涨还是跌都与我无关了。
正当他感到无比轻松的时候,仔细一看却确猛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账上的A股由原来的5000股变成了10000股!原来他把卖单填成了买单!还好,他买入A股后,该股票价格并没有很大的波动,基本上在他刚刚买入的位置上。
他因为是证券公司的大户,得到了万分之五的低交易费率,在他的感觉中,交易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也就是说,他既可以几乎无成本地把刚买入的5000股马上卖掉,以纠正自己的操作失误,也可以按原计划把打算卖掉的5000股加上不小心买进的股票合计10000股全部卖掉。
但事实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什么也没有操作。
人们问他为什么买错了股票却不纠正错误?他说:看看再说吧。
问题:1、既然B是张先生之前估价A的卖出价,那当价格B不经意地成为买价时,却也能够认同,难道张先生对于股票的估值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么?2、张先生为什么会坚持持有不经意间买到的股票?他原来要卖掉的股票为何因为一个操作失误而改变初衷?3、他这样对股票买卖价格自相矛盾的估值是由何种心理因素导致的?。
行为经济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
A. 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B. 人们经常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C. 人们的决策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 人们的决策完全基于直觉和情感
2. 当消费者面临太多选项时,他们往往会:
A. 选择最便宜的选项
B. 随机地选择一个选项
C. 放弃购买行为
D. 遵循大众的选择
3. 精明的营销人员经常利用以下哪种策略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A. 降低产品价格
B. 提供更多的选择
C. 创造紧迫感
D. 提高产品质量
二、简答题
1. 解释“选择困难症”在行为经济学中的概念,以及其对消费者决策
的影响。
2. 请描述以下心理现象,并解释其在消费行为中的应用:
a) 社会认同
b) 心理账户
c) 锚定效应
3. 举例说明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现象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
三、论述题
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以下两个问题:
1. 行为经济学对于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提供至少2
个实际案例支持你的论点。
2. 你认为人们在投资决策中更容易受到哪些行为经济学的偏见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偏见。
注意:以上选题仅作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增加题目。
在文章中,请提供充分的论据和实例来支持你的观点。
一名词解释(5×4’)1. 动量效应:也称惯性效应,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2. 偏好反转: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偏好有所差异,甚至出现逆转的现象。
3. 框定依赖: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形式,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4. 处置效应:投资人为了避免后悔,会倾向继续持有具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去变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
5. 拇指法则: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
二简答题(4×6’)1.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1)对结果的先验概率;(2)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3)对偶然性的误解;(4)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5)有效性幻觉;(6)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2. 简述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的特征?(1)封闭式基金溢价发行:当发起人募集封闭式基金时,基金往往溢价发行,其溢价幅度大约为10%;(2)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从交易开始之后的约120天之内就会下降,其交易时折价超过10%,并且通常就一直保持折价交易;(3)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大幅波动,交易的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波动;(4)当宣布封闭式基金清算或者转为开放式基金时,基金价格会显著上升,折价变小,但直到最终清算或转为开放式基金之前,仍会有小部分的折价留存下来。
3.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有哪些特点?价值函数有如下四个特点:(1)价值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2 价值函数是定义在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利得和损失,它是一条以参考点为原点,以收益为自变量的单调递增函数;(3)价值函数呈S 型,即在面对利得时是凹函数,体现出风险厌恶的特征,而在面对损失时是凸函数,体现出风险偏好的特征;(4)价值函数在损失部分的曲线要陡于收益部分的曲线。
4. 为什么说损失厌恶导致禀赋效应?许多决策是在两种方案间的选择:维持现状,或者接受一个新的方案(新的方案在一些方面有利而在另一些方面不利)。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选(BCBDB BCACA BDADC ACDBC DACDA)多选AD ABD ABC ABE BCDE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人类学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 )A.体质人类学B.文化人类学C.考古学D.人类心理学2.在相关分析中,其度量的具体指标是( )A.相关度B.相关比C.相关系数D.标准差3.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 )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4.以下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特点的是( )A.首创性B.有用性C.适应性D.可行性5.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能力C.创造性气质D.创造性潜力6.组织行为学把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称为( )A.事业生涯管理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开发D.事业生涯发展7.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个性类型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8.规定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是( )A.组织战略B.组织权力C.组织资源D.组织结构9.沟通过程模型主要构成部分有( )A.五个B.六个C.七个D.八个10.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A.霍曼斯B.费斯廷格C.莫里诺D.塔吉乌里11.在苹果电脑公司里,产品销售部与产品开发部之间的关系是( )A.顺序式的相互依赖关系B.互惠式的相互依赖关系C.联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D.协作式的相互依赖关系12.最为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组建工作团队B.成立特别工作组C.制定计划D.构建规则与程序13.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 )A.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B.满足组织中局部的、特殊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C.建立组织机构,实现组织目标D.制定工作程序,实现组织目标14.领导者要有效地实施领导,必须( )A.尽量多地运用威信的影响力B.善于把权力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C.加强主观努力,增强自己的威信D.善于把权力与威信的影响力相结合15.中国古代最早在著作中根据领导者的不同层次对领导者素养问题进行论述的人是( )A.孙武B.孙膑C.荀子D.韩非子16.一般把领导者自身的条件,即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称作( )A.领导素质B.领导能力C.领导表现D.领导行为17.在组织运行方面,形成所有领导活动基础的是( )A.领导行为方式B.领导类型C.决策D.领导素质18.习得动机又被称为( )A.生理性动机B.一般动机C.原始动机D.衍生性动机19.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E高×V高=M高B.E低×V高=M高C.E高×V低=M低D.E低×V低=M低20.海尔集团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期望理论和( )A.需要层次理论B.ERG理论C.综合激励理论D.行为改造激励理论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施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其中最高荣誉奖是( )A.增益奖B.增辉奖C.增效奖D.争先奖22.以下关于传统组织理论的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B.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C.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D.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23.组织成长阶段理论认为组织发展到协调发展阶段,管理重点应置于( )A.生产和销售方面B.扩大市场方面C.强化组织方面D.解惑及革新方面24.企业员工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 )A.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B.语言表现形式C.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D.仪式表现形式25.组织文化可分为创业型、挑战型、发展型、技术型、智力型和服务型等类型,其划分的标准是( )A.组织文化的内容性质B.组织文化的影响大小C.组织文化的活跃程度D.组织的工作作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主要包括( )A.心理活动B.心理能量C.内驱力D.心理特征E.心理环境27.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 )A.正式领导B.群体规模C.群体任务D.群体构成E.群体能力28.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A.领导者B.被领导者C.客观环境D.组织资源E.主观环境2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职工能产生直接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A.工作上的成就感B.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C.和谐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工作条件E.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30.日本的组织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包括( )A.崇尚竞争B.民族精神C.忧患意识D.宗族主义E.以人为本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测验的效度32.态度33.民主型管理方式34.正强化35.组织的管理幅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组织的基本涵义。
免责申明本资源由经济学家网站()()从互联网搜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由使用者本人承担,本网站不承担连带责任.经济学家()()为纯学术性网站,资源丰富,书籍课件试题文献资料样样齐全,本站努力为中国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提供科研动力,为中国早日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欢迎您光临本网站,并希望您能够向您的好友推荐本站.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by rucfox招生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类专业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科目代号:402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 试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简述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及其经济影响。
3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试分析说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4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二计算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5 浙江工艺制品公司生产的工艺品销往澳大利亚和美国,两国市场需求曲线不同,澳大利亚的需求曲线为:Q=100-2P,美国的需求曲线为,Q=100-4P,该公司的总成本为TC=0.25Q2(平方),那么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公司在两个国家销售量和价格各是多少?6 假设某一宏观经济由下列关系和数据描述:消费函数 C=40+0.8Yd,投资函数 I=140-10r,货币需求函数 L=0.2Y-5r,政府购买G=50,税收为T=0.2Y,货币供给为M=200,价格水平P=2。
1)求经济中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利息率,储蓄和投资;2)如果政府购买G增加50,求政府购买乘数。
三论述题,(共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决定》中提出了:“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方针。
1)为什么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3)注重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是什么?8 论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及其局限性9 试论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并对二者加以比较和评述。
2007年1月21日19:59
一共十题
微观
1,财富价格给定,对于某一商品,是否可能在收入效应为正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商品需求也上升,其他情况不变。
2,利润最大化弱定理证明
3,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时证明税收转嫁在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关系
4,考虑一个无产品差异的情况下的产量竞争模型。
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4-q1-q2,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均为2。
假设企业1首先选择产量q1,企业2在观察到企业1的产量后选择产量q2.请给出两个企业的均衡产量以及市场的均衡价格;请问这个模型的均衡是否唯一?
5,垄断厂商面临两类消费者,类型K属于{1,2},消费者效用Ui=ki*qi-pi,垄断厂商提供q1 p1和q2 p2两种组合,让你证明q1<=q2
宏观
1,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2/3,经济增长4.5%,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0.1,利率从0.05增长到0.06,问下期通胀1%,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多少
2,solow模型y=k^a,折旧d,人口增长率n,求最优消费的储蓄率
3,投资随利率上升下降,但实证没有发现投资由于利率的变化,用均衡方法证明这两个问题
4,请给出下列定义:1,潜在产出;2,摩擦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自然事业率;5,菲力扑曲线,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5,用持久收入假说说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的不同
今年只有10题大题,每题15,还有两题第四题我忘了,欢迎补充。
上海财经大学2007年研究生进学考试414经济学一、判定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1212(,)U x x x x =,当商品1的价格变化时,价格提供线是一条水平直线。
2.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具备传递性特征。
3.当垄断厂商实施一级价格卑视(First-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大。
4.在一个二人博弈中,当一个参与人有占优(Dominant)策略时,该博弈一定有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5.竞争均衡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
6.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要是P MC =,且MC 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向下倾歪,那么企业将实现最小利润。
7.斯勒茨基(Slutsky)替代效应一定为负,但希克斯(Hicks)替代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8.所有的漂移本钞票(SunkCost)根基上固定本钞票。
9.要是要素组合12(,)x x 能使企业的本钞票最小,那么它也一定能使该企业的利润最大。
(FixedProportion)的生产技术下,使本钞票最小的要素需求与生产要素的价格无关。
11.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高工人边际产量的技术进步,将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
12.自然失业率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13.当期物价水平不仅受当期货币提供量的碍事,而且还与今后货币提供量预期相关。
14.依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进将高于储蓄率较低国家的人均收进,同时前者的增长率也高于后者。
15.要是投资对利率的弹性特别大,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那么,财政政策效果要比货币政策差。
16.依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提供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的歪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的比例s ,s 越大,歪率越大。
17.要是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关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与税收融资对产出的碍事是等价的。
18.关于小型完全开放经济,国内政府采购支出水平的变化与国内投资水平无关。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行为金融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无套利是均衡条件的推论,如果市场达到均衡,那么一定没有套利机会存在。
()2.只要有了算法,问题肯定能得到答案。
()3.现代标准金融学承袭了“经济人”的基本分析假定,提出了有效市场价说,建立了现代标准金融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4.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
(5.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且具有理性预期,但对未来的认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6.对投资的评估频率越高,发现损失的概率越高,就越可能受到损失厌恶的侵袭。
()7.拇指法则是一种启发式判断法。
()8.Kenda11与Roberts等人发现股票价格序列类似于随机漫步,他们最终把这些理论形式化为有效市场价说。
(9.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资本市场分析基本上由两大派所主宰:基本分析派与数量分析派。
(10.锚定与调正启发法倾向于低估复杂系统成功的概率和高估其失败的概率。
(11.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当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厌恶。
()12.人们忽略的遗憾程度通常大于行动的遗憾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1.有限理性的决策标准是()A.最优 B.效用最大化 C.满意D,风险最小2. 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所损失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所得到价值的(A.2倍B.1倍C.2.5倍D.4倍3.投资者通常假定将来的价格模式会与过去相似,这种对股价未来走势的判断属于(A.算法 B.熟识性思维 C.代表性思维D.投资者情绪4.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产生的标志是(A.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B.套利定价理论C.资本资产定价模型D.有效市场假说5.根据性别,过度自信,频繁交易和所承担的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可能最大。
A.单身女性B.已婚女性C.单身男性D.已婚男性6. 与问题非相关的信息会导致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减弱,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的(A.首因效应B.稀释效应C.韦伯定律D.近效应7. 过度自信通常不会导致人们()A.高估自己的知识B.低估风险C.对预测有效性的变化敏感D.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8. 对信息反应不足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A.价格翻转现象B.收益序列正相关C.信息不足D.信息瀑布9. 现代标准金融理论中被称为相对定价法的是(A.一般均衡定价法B.无套利定价法C.CPAM定价法D.APT定价法10.同质信念下人们的交易动机是(A.对未来价格走势的看法差异B.风险偏好C.流动性偏好D.从众11.最早将人的行为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理论是(A.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B. Keynes的“选美竞赛”理论C.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说”D. Keynes的“空中楼阁”理论12.“市场总是被高估或低估,因为人们总是贪婪和恐惧”,人的这种非理性由下列那种因素主导()A.人的本能B.生理能力的限制C.环境因素D.心理因素13.()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它有巨大的容量,可长期保持信息。
A卷问卷部分:共四题,选择题局为单项选择,划线部分为必答。
1.你在地上捡到1000块钱,但是被另一个陌生人看见(是你先看见并捡起),不管什么原因,你必须和他一起分这笔钱,才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否则你们两个人都将得不到任何钱;然而如果你的分配被他拒绝,那么你们将得不到任何钱。
那么你会分_______元给这个人。
因为你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家庭生活中,丈夫的工资每月是2500元。
那么你认为妻子的工资应该是月( ).A. 1000– 1500元B.1500– 2000元C.2000– 3000元D.3000– 5000元E.妻子的工资不应受丈夫工资的约束F.以上答案都不对,我的答案是________元您选择该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3.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假设公司员工的工资是每月1500元,现有两个人的工作量,但是公司只雇用了你一个人,你认为公司每月应付给你_______元,你才不会拒绝这份工作;但是如果你所需求的工资没有被公司所接受,你也将不会被录取。
如果将你对这份工作的投入工作额度用1分-10分来表示(注;投入额度的意思即工作投入热情),则你的工作投入度将是______分。
因为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 社会对穷人不收税,对富人收25% - 45%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有社会福利;B 社会对穷人和富人都收8%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无社会福利;你愿意生活在( )的社会制度。
(备注:穷人和富人依照你自己的定义和理解)A. A 社会B. B 社会您选择该项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经济学复习题一、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是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实际行为和认知偏差,而不仅仅是传统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行为。
在传统经济学中,人们被认为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能够准确地评估所有信息并做出最优选择。
然而,行为经济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认知局限、情感、社会压力等,从而导致偏离理性决策的行为。
例如,人们常常会表现出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或者存在损失厌恶,对损失的感受比对同等数量的收益更强烈。
这些心理偏差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
二、行为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指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和信息的不完全,无法做到完全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人们往往会采用一些简单的决策规则或者启发式方法来快速做出决策,但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错误或次优的结果。
2、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过度依赖最初获得的信息(锚),即使这个信息与决策本身无关或者不准确。
比如,在讨价还价中,商家给出的初始价格往往会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锚,影响他们对最终价格的接受程度。
3、框架效应框架效应指的是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框架),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例如,对于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如果描述为“有80%的存活率”,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而如果描述为“有 20%的死亡率”,人们可能就会犹豫。
4、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决策时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不是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
这种现象在金融市场中尤为常见,投资者往往会跟风买卖股票,而不是根据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
5、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人们会将不同的资金来源和支出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对待。
比如,人们可能会更愿意花中奖得来的钱,而对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则更加谨慎地使用。
三、行为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消费行为商家常常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期末试题
行为经济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任课教师:汪丁丁
试卷说明
请务必注意,本试卷满分为70分。
共计两道大题,请你从总和为150分的题目中选出分值总计为70分的题目作答,注意不要使你选答题目的分值总和超过70分,如多答的话,将在最后的得分中扣去你多答部分的分值,例如,若选答了总和为85分的题目,则你的最后得分中将扣去15分。
若选答题目的分值总和为90分,则在最后得分中扣去20分,以此类推,故而,请勿多答。
一,问答题(总计40分):
1,画出Daniel Kahneman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中给出的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曲线,并说明其特点。
(10分)
2,什么是间接互惠(indirect reciprocity)?间接互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0分)
3,列举塔尼亚·辛格(Tania Singer)讨论的移情作用规导因素(modulatory factors of empathy)的四个类型。
(10分)
4, 在Gilboa,Schmeidler(2001)的幸福研究框架里,影响人们预期幸福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0分)
二,论述题(总计110分):
1,(20分)阅读以下的材料,结合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899年,美国专利局总监查尔斯·H·杜尔预言,“一切可以被发明的已经发明出来了”。
1943年,IBM的主席汤姆斯·华生预言,“我认为全球的市场需求可能是五台电脑”。
1949年,通用力学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大胆预测,“未来的电脑将不会超过1.5吨重”。
1957年,《初学殿堂》商务书刊编辑预言,“我走遍了全国各地与各界精英探讨,我敢断言,信息处理是一种马上就要过时的短期时尚”。
1968年,IBM高级电脑系统工程师对微芯片做出评价,“然而它又有什么用呢?”
1977年,DEC的总裁、主席和创始人肯·奥尔森预言,“没有任何人在家里需要一台电脑”。
1980年,微软在研发DOS系统时宣称,“DOS拥有1Mb内存,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任何应用程序需要更多”。
1981年,比尔·盖茨预言,“640k存储对任何人都应该足够了”。
——佚名,《千万不要预测未来》荀卿有言:“欲观圣人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若夫汉之文、宣,唐之太宗,孔子所谓“吾无间焉”者。
自余治世盛王,有恻怛之爱,有忠利之教,或知人善任,恭俭勤畏,亦各得圣贤之一体,孟轲所谓“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
至于荒坠颠危,可见前车之失;乱贼奸宄,厥有履霜之渐。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
——宋神宗《资治通鉴序》
2,(20分)结合当代行为经济学家对幸福、福利与收入问题的研究,谈谈你的幸福观。
[提示:可参考Gilboa and Schmeidler(1995,2001),Richard Easterlin(2006),Mariano Rojas (2007)来谈。
]
3,(20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脑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Although I believe that the deep structure of fairness is probably universal in the human species, the same can’t be true of the standard of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 that is needed to operate the device of the original position. This must be expected to vary, not only between cultures, but between different contexts in the same culture.
If I am right, the analogy with language is therefore close. All our fairness norms share the same deep structure, but just as the actual language spoken varies between cultures and contexts, so does the standard of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 that determines who gets precisely how much of a surplus that is divided fairly. For example, I suggest that it will always be regarded as fair for a person with high social status to get a smaller share than a less exalted individual, but the exact amount by which their shares differ will depend on the cultural idiosyncrasies(特质, 特性)of the society in which they live.
——Ken Binmore,The Origin of Fair Play
4,(20分)在遥远的猎犬座漩涡星系,有两颗距离很近的行星:红星和黑星,这两颗行星上,各有一群具有同样智商,相貌也非常相似的外星人。
他们都面对一个公共品提供博弈,即,每个人要么以成本(负效用为1)提供公共品,并享受到公共品带来的好处(公共品的总效用为3,减去成本后,净效用为2),要么“搭便车”,只享受公共品带来的好处而不负担成本(此时效用为3)。
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所示:
黑星人的行为模式符合新古典的理性人假定,总是选择D(背叛)。
红星人却总是选择C(合作)。
经过长期演化,红星人的适存度变成了黑星人的两倍。
并且,红星人掌握了向外星移民所必需的航天科技,他们开始考虑向黑星大规模移民了。
红星人能取代黑星人吗?
假定你是红星人的殖民总督,请在本次考试的答题纸上发布你在黑星的“施政纲领”。
5,(30分)梁漱溟先生说,“人之所以有学问,恰因为他有问题。
”爱因斯坦在《内在自由》一文中写道,“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之为内在的自由。
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在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在学问的探索历程中,问题比答案重要得多。
你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是否常常会有灵感涌现?是否思考过一些重要或有趣的问题呢?请你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重要的或有趣的行为经济学问题(注意:是你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着回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