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逻辑笔记高智威+陈向东
- 格式:pdf
- 大小:311.33 KB
- 文档页数:8
【小白专区】GMAT全科备考学习计划大年初七,开工大吉!懈怠了一个新年,是时候开始学习了~准备考G 的同学们赶快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开始年后的努力奋斗吧!一、GMAT数学1、所需资料:OG19、Math Vocabulary(数学词汇)、GWD、Prep、陈向东《GMAT数学高分快速突破》2、考察能力:算术、几何、代数、文字运用3、数学部分的题型有两种,Problem Solving和Data Sufficiency。
Problem Solving和我们平时数学做的选择题一样,给出一个命题,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Data Sufficiency是数学里比较难的题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DS题问的是选项能否回答问题,也就是说,所给选项能否使问题有唯一解,不一定是肯定回答。
4、GMAT数学备考Tips:4.1熟悉背诵数学专有名词。
4.2过OG19数学知识点,完成OG题目。
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周内。
在过OG19的时候,要熟悉题型,特别是DS题,并且熟悉自己的薄弱考点。
攻克一部分难题,增强印象。
4.3 练习GWD和Prep。
建议时间两周,每天50题。
如果不能理解题目,可以去CD、Manhattanprep论坛寻找解析。
4.4 利用陈向东《GMAT数学高分快速突破》作为进阶材料,攻克数学难题。
总的来说,GMAT数学部分,只要花时间攻克就不难,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效。
二、GMAT写作1、所需资料:OG例题,《北美GMAT范文精讲》,七宗罪2、考察能力:逻辑分析、语言能力3、GMAT写作主要考察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
“写什么”其实就是让我们找分析对象(题目材料)的“逻辑漏洞”(logical fallacies)。
为了作文结构的完整,通常需要我们找出3个漏洞。
从题干中,官方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思路:For example, you may need to consider what questionable assumptions (质疑前提)underlie the thinking and what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他因削弱) or counterexamples (反例) might weaken the conclusion. You can also discuss what sort of evidence (补充论据) would strengthen or refute the argument, what changes (修改建议/填补漏洞) in the argument would make it more logically sound, and what, if anything, would help you better evaluate its conclusion.4、除了官方给出的角度,坊间总结了7大逻辑漏洞,也就是俗称的“七宗罪”。
献给不上新东方的G友:我的逻辑笔记(陈向东主讲)■作者:kimbert(2002-3-13 23:24:09)※新东方10周班,陈向东教师主讲,结合了一些自己的做题体会。
※请务必先自己做完作业,再看笔记。
※应该大体上是全了,能够负责任地说:若是你执意要去现场听课的话,除能听到一些无聊的笑话,而且浪费更多的时刻之外,可不能有更多的收成。
※如有纰漏,望兄弟姐妹们不吝指正。
A1概论机考:60分钟,35道题(其中单题9~11道不定)1~5题相当重要,大体上决定你的1092块人民币的去向目标:组题(包括读题在内),一分钟一道单题:平均分钟一道只要给足时刻,谁都能做出来;关键是速度——熟悉套路,把握技术。
解题的一样原那么:1.单题:先读问题目的再读段落。
Assumption、support、weaken、evaluateExplaingeneralization、Logical Application & Technique2.不要加入任何想象,看到什么确实是什么。
3.绝不许诺多步推导,必需能够直接地、必然地推出。
4.答案不需要充分性:使得推理的可能性增加,即为支持;使得推理的可能性减小,即为驳斥。
“A、B”模式:if A,then BA——条件、缘故、说明B——结论、结果、观点暗含的假设:1)A本身可行、成心义; 2)A与B之间有本质的联系。
例:某校决定把无效的教师去掉,以精简师资。
Assumption:此校能够判定教师是不是有效。
Assumption的含义:没有它,段落推导就不成立。
——无之那么必不然——加“not”试一试“B、A”模式:B:确信的结果/现象/事实; A:推测性的说明暗含的假设:除A那个缘故之外,没有别的缘故致使B找他因,那么组成weaken排除他因,那么组成support课程安排:前六堂课:~;后四堂课:数学、国内题选讲,总结。
组题概论:1. 排列:consecutively successively in succession in a row one after the otherin that order2. 人名、元素简写,不用细读:Merry—M,John—J3. 条件的表达三原那么:准确、清楚、快速。
GMAT备考心得体会终于,我的GMAT考试考完了,上来说说我的GMAT备考心得体会,可能有些地方不对,大家要选择着看。
总之,希望对还在准备GMAT的同胞们有帮助,哪怕只是一星半点的作用,也是我的无上荣幸。
其次,我想说说复习GMAT这一个月来的体会。
引用一句名人名言:You have your way, I have my way. As for the right way, the correct way, the only way, it does not exist.开头看前程百利上面的经验,发现大家都做什么GWD,天山,大全之类的。
我就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以为只要看了这些东西,就能上700,或者上了700的都是看了这些的。
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后来看到一篇前辈的经验说得特别好,他/她说其实GMAT复习并没有说一定要看哪些哪些资料,看了哪些哪些资料就能如何如何。
我深受启发。
GWD我做了4套,觉得怪怪的,可能我火候不够吧,反正不适合自己,而且时间也紧,就没做了。
临考听说实战中可能出现gwd原题或者变体,本来想再临时抱抱佛脚,也来不及了。
好在是不是原题我也不知道,也不后悔。
还有就是大全。
我复习时间比较短,只有一个月,当时做完og,兴冲冲地下载了SC大全,一看目录就傻眼了,900多道题,我看到就头皮发麻。
于是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既然没有时间,直接删掉了。
CR的大全我下载的时候生怕也跟SC大全一样,鼓足勇气看了看,发觉并没有那么恐怖。
抛去LSAT那部分,GMAT只有27组,每组20题。
我就每天4组。
挺快就做完了。
就是想跟大家说,并不一定要做什么什么才能考好。
只要自己觉得有进步,就是好的。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这一个月中,我常常遭受打击。
错误率居高不下,心里也烦得很,有时候还郁闷得不想说话。
记得开始做CR大全的时候,由于错得吓人,还大哭了一场。
后来看了一篇经验帖子,说别动不动就把错误率跟实力联系在一起,才彻底释怀了。
GRE单题方法总结(5月11号)一.机考趋势15道逻辑单题,每题不超过1分半钟。
二.陈向东逻辑单题笔记1.四个原则中比较重要道就是5中选2的原则,即一道逻辑单题只有一个干扰选项,其余的都是毫不相干的二百五选项。
2.读题:不同的题型读题的方法不同。
assumption,support,evaluate,weaken:重点读结论,注意出现since,so,therefore,because,so as to,as a result等连接词出现的地方,对于读完后的题目,先不要忙着做题,要在大脑里面梳理一遍,我喜欢称之为“洗影”就是所谓将题目的主干信息提出来,然后etch到大脑中去,如果感觉好,马上在大脑中就会出现weanken,support的几种方式,(我还没有达到此种境界,希望可以在考G之前达到),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就要开始看选项,用选项来进行排除。
infer,conclusion,explain:这就要读到文章的每一个单词,重点读推理过程,然后特别注意段落层次和逻辑结构,如however之类的词。
这种题目的难度通常在5,(如果机考中遇到,就代表你逻辑肯定在800分左右)。
一般这种题目不仅考你的逻辑推理,更考你的阅读,因此对于这种逻辑题一点要多读,我个人建议就是把lsat中挑几个section出来,重点读一下题目。
3.归纳题的解题步骤:1) 读题:a.关注条件句(if,when,as long as,only if,if only),加入if 后,充分性增大。
b.注意绝对化语言,包括范围绝对化:any,all,almost,none,everyone语气绝对化:any,possible,mustc.对比点和变化点(however)2)解题:参加归纳题的一些错误:新名词,新动词,无关比较,用词绝对化(文中没有出现all,但是选项中出现)。
可以引入王昆松老师的3出线原则:新内容和新比较不能出现,重要关键词必须出现。
ChaseDream上的高智威逻辑笔记GMAT VOBAL逻辑11逻辑14阅读16语法--共75’M 37数学--75’M逻辑100’S 一题:40’S读题10’S 一选项尽量控制1’30一道逻辑题核心思想:1.推理过程少主观判断,常识越简单客观越好2.推理过程范围不可随意变化3.推理过程比较量绝对量要分清逻辑总纲:1.other than/aside from, apart from/any other, many other/someother/most other 范围过大错2.文章原因结论都在比较,正确答案是比较3.选项中出现同类别下的其他且文中没有信息,错(**比较选项的范围)4.选项中有should 错(太主观)sample 错5. A only if B, A→B; A if only B, only B→A, A→B; After A, BB→A;6.遇到调查研究不考虑数据准确,只考虑调查对象内容是否有代表性7.文章结论有 as long as, unless, until when都假定好的情况,不用进一步讨论8.any other 当结论包括所有情况可选技巧:●%与数量不同●否定词和极端词配对,只能反对极端性例:我不是唯一的学生●否定词与比较,考虑2个可能例:他不比我好=和我一样或比我差●补充:绝对化语言“only”等文中出现,选项才有可能对B,A模式:先发生的记作A,survey, record, data, study, experiment, phenomena等记作B而把由此得出的解释性结论记作A= conclusion,A是导致B的原因当从B得出A时,暗含除A以为没有别的因素解释B标志词:demonstrate, show, result, due to, attribute to, reason, hypothesize, the responsible forA,B模式:原因A结果B:because, since, for…条件A结论B:if, when, as long as(只要,如果)…方法A目的B:by, to do, in this way…事实现象研究的结论A推理B (B是结论)≈ B,A模式削弱题2个标志词:weaken, cast doubt, argue, against, damage, counter, challenge, refute, jeopardize, undermine, drawback, Flaw, criticism, reasoning error, weakness……概念:削弱reasoning●正确答案:支持结论反面●正确答案:与原因非常相关方法:1.找结论——作者主观意图的表达2.找与结论相关的原因,排除类似原因的选项3.判断选项是否支持结论反面4.如果文中:原因是比较,正确答案:缩短比较差距,或在另一相关方面比较5.如果文中:事实(已发生、调查研究结果等)结论:作者找原因。
GMAT逻辑笔记终稿一.削弱题(weaken\ cast doubt\ argue against\ damage\ counter\ refute\ jeopardize\ challenge\ undermine)1.看问题2.看原文缕清逻辑链条细分类型2.1原文中原因和结论关系不密切2.2因果型结论2.3结论是类比2.4调查型结论2.5条件型结论2.6削弱现象解释2.7削弱plan-goal2.8由于某种变化导致的结论3.按类型预测答案方向3.1原文中原因和结论关系不密切答案直接weaken结论3.2因果性结论3.2.1先预测有没有可能是因果颠倒了3.2.2有没有可能是文章所提出的原因有特殊性推不出结论来3.2.3没有因果颠倒和原因有特殊性的可能就直接割断因果也就是直接攻击主论据可能会有新元素出现来攻击主论据注意:若原文中提出了两个可能原因A和B 但文中说正确原因不是A而是B 这时正确答案就是在说原因就应该是A而不是B 切不可只围绕不是B来进行分析而忽略了A3.3结论是类比:正确选项有两种:类比的两件事本质上有区别或直接削弱结论但前者居多注意:当选项旨在说明类比的两者有本质不同时选项中可能是明显的比较结构但是也有可能在选项中根本就看不出比较而是在说文章主体具有特殊性这样也就说明不可以类比了3.4 调查性结论:正确答案可能是调查或调查对象没有代表性或者说调查有特殊性不能说明问题或者说调查的有效性受到怀疑3.5 条件型结论:If A,B 那么正确答案是承认了A,削弱了B 千万注意不要去攻击A 承认它就好接下来有可能会有新元素的作用使A即使做了B也实现不了3.6 削弱现象解释:正确答案是现象的一个新解释在原文中有可能有提示有可能没有3.7 削弱plan-goal:3.7.1 原因A导致了不好的结果B,现在提出plan 这个plan是通过解决A从而解决了B,也就是plan的根本goal是解决B 但是正确选项有可能是再说其实导致B的原因根本就不是A 或者是不只是A 还有别的原因所以说plan即使做了goal也达不到这种削弱方法有点像“现象的新解释”但其实两者并不相同要注意在削弱plan-goal题型中光提出新原因是不行的最后落脚点必须是“plan无效”否则提出新原因也没用3.7.2 基本plan-goal的削弱:一个新原因的作用使“plan做了goal也达不到”这个新原因在文中可能有提示也可能没有“plan做了goal也达不到”是所有plan-goal削弱题型的最终落脚点注意:不要去讨论plan做还是不做而是讨论做了有没有用3.8 由于某种变化导致的结论:若文章说因为某种变化(尤其是上升或下降)会导致某种结果为了削弱结论正确选项是消除这种变化消除这种变化所能带来的影响所以可能有新元素出现这种削弱题跟paradox题型是一个思路(或是割断因果关系但是这种解法不常见)4.看选项选答案4.1与主论据所讨论主题无关选项错无关比较错4.2 模糊词选项(some\ possible\ not + 极端词)在结论没有极端词时错注意:at least some不算模糊词4.3 “大金刚”错(other than\ any other\ most other\ some other\ many other\ apartfrom\ aside from)注意:“否定词\ 否定词缀+ other than”不算“大金刚”例如:no+ other than是only的意思5. 检验:想象成一场辩论正确答案会使作者没有反手的余地二.缺陷题(flaw of reasoning\ reasoning error\ criticism\ weakness)缺陷题和削弱题相近但是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1.在plan-goal题型中削弱题是有一个新原因使plan做了goal也达不到但是缺陷题中是plan本身有缺陷使goal达不到2.普通缺陷题:直接找论据和结论间的差异正确答案描述原文的错误描述的因素一定在原文中有绝对不可以有新元素总结:缺陷题的核心是描述原文的推理错误正确选项中的每个元素都在原文中出现过三.加强题(support\ strengthen\ provide the strongest ground\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if it was true that\ justify\ provide justification)1.看问题2.看原文缕清逻辑链条细分类型2.1原文前提和结论关系不密切2.2因果型结论2.3结论是类比2.4调查性结论2.5加强现象解释2.6加强plan-goal2.7paradox3.按类型预测答案方向3.1原文前提和结论关系不密切答案直接加强结论3.2因果型结论:3.2.1原文逻辑链条中有没有gap需要架桥有的话正确选项架桥3.2.2有没有可能有别的因素会削弱结论如果有的话要排除使结论不成立的可能性(如果不好预测的话可以直接在选项中辨析)有点像“排除他因”但还不完全一样不过这种解答方式很少慎用3.2.3正确选项直接与原因结合提高结论成立的可能性这时要求正确选项与结论有“共同元素”才能够结合注意:3.2.1和3.2.3中正确选项可能有新元素出现不要当无关选项排除了但是3.2.1中架桥时不可以架出与原文逻辑链无关的桥3.3结论是类比正确选项说两者本质是相同的或者直接加强结论注意:当说两者本质相同时有可能正确选项是明显的比较结构也有可能就是在说文章所讨论的主体没有什么特殊性这样正确选项就没有对比结构了3.4调查型结论调查对象有代表性所以调查的有效性不受怀疑3.5 加强现象解释3.5.1 没有此原因就没有此结果也就是原文逻辑链的否命题正确答案通常是类比3.5.2 用另外一个解释来解释这个解释或用另外一个证据来证明这个解释(但是注意原文中已说明确切无疑的事情不要在选项中再去重复只有must be true题型中才会去重复原文)正确选项中会出现新词新概念3.5.3 排除他因没有其他原因或可能导致该结果(排除他因的选项中有可能出现“大金刚”:other than\ any other\ most other\ many other\ some other\ apart from\ aside from)少见慎用!3.6 加强plan-goal3.6.1 一个新原因与plan结合使goal能更好地达到3.6.2 plan无害(文中会暗示plan的害处但未必暗示具体是什么)注意:如果文中确实说了plan有可能有害处但是文章中自己把这种害处给否了那么正确选项中继续讨论这种害处的可能性不大还是回归到3.6.1中的情况3.6.3别的plan不好(文中有对比措施)注意:如果文中暗示了害处(未必暗示具体是什么)比如文中说“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采取 3.6.2 也就是正确选项证明了就是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的如果文中有对比措施就采取3.6.3 除了这两种情况都采取3.6.1 这个法则通常都是比较准的甚至可以用于排除选项可以记住直接用3.7 paradox:按paradox的思路来解题可以把这种直接归到paradox一类4. 看选项选答案4.1 模糊词选项(some\ possible\ not + 极端词)当结论没有极端词时不选极端词选项是可以的注意:(1)at least some不算模糊词(2)如果选项拿一个毫不相干的其他对象来进行比较比如选项说“B就是这样的”去证明结论“A也应该这样”这个逻辑是不对的但是如果选项是在讨论A所在的整体比如“A在C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相关的个体都是这样的”去证明“A也应该这样”这是可以的这也就是极端词选项的出现情况(3)如果文章结论说“是A而不是B”那么正确选项两个方面都要加强也就是说不但要加强“是A”还要加强“不是B”光加强“是A”是不可以的4.2 “大金刚”(other than\ any other\ most other\ any other\ some other\ many other\apart from\ aside from)选项除非是在排除他因否则错注意:“否定词\ 否定词缀+ other than”不算“大金刚”4.3. 无关选项错(除非是在paradox中)注意:当文章有两个并列结论时加强其中一个(只要不对另一个起削弱作用)就算加强了四.假设题(assumption\ assume\ presuppose\ additional premise\ not true unless\ rely on\ depend on)1. 看问题2. 看原文缕清逻辑链条细分类型2.1 原文逻辑链条中明显有gap2.2 暂时看不出来明显的gap3. 按类型预测答案方向3.1 原文逻辑链条中有明显的gap 直接奔填补gap的选项去3.2 暂时还看不出明显的gap3.2.1 找否定句选项(带not的是最标准的否定句带no的有的不算是要进一步慎重考虑)把否定词去掉看剩下的内容能不能削弱选项(接下来的步骤就跟做削弱题一样了)3.2.1.1 原因和结论间关系不密切去掉否定词后直接削弱结论3.2.1.2 因果型结论3.2.1.2.1 因果有没有可能颠倒如果可能的话把否定词去掉就是因果颠倒3.2.1.2.2 推出结论的原因可能有特殊性推不出结论来3.2.1.2.3 因果也没颠倒原因也没有特殊性有没有可能直接割断因果也就是直接攻击主论据可能会有新元素出现来攻击主论据3.2.1.3 结论是类比考虑类比的两者有没有本质区别注意:正确选项未必是比较结构有可能就是说文章讨论主体的特殊性3.2.1.4 调查型结论调查对象有没有代表性调查有没有效3.2.1.5 条件型结论(结论中带有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3.2.1.5.1即使条件产生了一定能推出结论吗有没有可能有新元素的作用使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断掉或是条件产生了也产生不了结论3.2.1.5.2 在assumption题型中的条件型结论还比削弱中多了一种答案:条件也就是if后面的内容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OG12th44)注意:条件型结论有可能是文章最重要的一个推导,当选项中没有否定句或否定句都不可行时,可以考虑在条件型结论中的条件和最终结论中间架桥3.2.1.6 现象解释型有没有可能有别的解释3.2.1.7 plan-goal型3.2.1.7.1 有没有可能是新原因导致的坏结果所以说针对原来原因的plan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2.1.7.2 有没有可能就是新元素与plan结合使plan做了goal也达不到3.2.1.8 由于某种变化导致的结论有没有可能有新元素抵消原来的变化使结论不成立3.2.2 选项中没有否定句或是否定句都不可行且结论和原因之间有因果关系则重新考虑架桥注意:(1)架桥不可以架出无关名词(2)架桥弥补gap选项中一定会出现新元素(3)条件型结论有可能是文章最重要的一个推导,当选项中没有否定句或否定句都不可行时,可以考虑在条件型结论中的条件和最终结论中间架桥4. 看选项选答案4.1 去掉not以后模糊词(some\ possible\ not + 极端词)选项好极端词选项不好注意:(1)和削弱题是相反的(2)“not + 极端词”去掉not以后留的是极端词是不好的(3)如果选项中没有not 这条不适用要慎重考虑4.2 条件句选项要么是架桥要么错4.3太绝对了反而不能成为假设题正确答案因为越绝对越没有可能是必要条件慎用此条!5. 检验(当有两个选项拿不定主意时用)将选项取反削弱结论的是正确选项五.解释题(explain\ reason\ account for\ provide a rational for 注意:有的还应当归到paradox一类中去)1. 看问题2. 看原文缕清逻辑链条细分类型2.1 原文中出现paradox(在之前读问题时没判断出来)2.2 原文中有原因2.3原文中无原因2.3.1 原文的现象中包含比较2.3.2 原文的现象中包含变化2.3.3 原文中说某个plan不好2.3.4 其他类型3. 看选项找答案3.1 原文中出现paradox(在之前读问题时没判断出来)直接归到paradox一类用解paradox题型的方法来求解3.2 原文中有原因直接把原因选出来即可3.3 原文中无原因则尽量用文中的信息去解释3.3.1 原文中的现象中包含比较正确答案必须体现两者不同也可以说是主体的特殊性3.3.2 原文中的现象中包含变化(尤其是上升或下降)正确答案要体现出变化注意:3.3.1和3.3.2中所说的“比较”和“变化”一定是可以明显看出来的“比较”和“变化”不要牵强地往上靠如果既看不出“比较”又看不出“变化”就尽量用文中的信息去解释3.3.3原文中说某个plan不好(也可以归到paradox类)3.3.3.1这个plan与goal无关(断掉plan和goal之间的关系)3.3.3.2这个plan本身有坏处或有更大的弊端(有点类似削弱题缺陷题)3.3.4 其他类型如文中呈现一个现象需要解释就尽量用文中的信息去解释注意要联系原文最好别出现新元素注意:如果把paradox从解释题中分出来的话那么解释题就尽量用文中的信息去解释最好不要出现新元素(paradox中会出现新元素)六.Paradox(resolve the discrepancy\ resolve the paradox\ reconcile the discrepancy\ reconcile the paradox\ explain the surprising finding 包括在阅读原文过程中判断为paradox的题)1.看问题2.看原文找出相矛盾的现象或内容缕清逻辑链条找出前因后果细分类型2.1 普通paradox2.2 说某个plan(或类似的东西)不好2.3 做了A预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做A是对的或者说做了A预期的后果不会产生3. 根据类型预测选项方向3.1 普通paradox:发生了A,本来预期会因为发生了A就会发生B 但是B没发生或者发生的事情反而与B相反正确选项极有可能是新元素与A结合导致了paradox 也有可能不和A结合就是一个新元素导致了paradox 或者是这个新元素断掉了前因与后果之间的联系但还是结合的情况比较多所以A 也就是文章中的前因一定要好好留意附加说明:paradox中最常见的就是上升或下降问题:A变B不变或成意料之外的反方向变动那么正确答案C的出现会将A的变化抵消或断掉AB之间的联系注意:continue to increase\ continue to decrease并不是“变了”或是“没变”而是出乎意料地继续increase或decrease 所以也可以归到“A变B不变或成意料之外的反方向变动”这种情况3.2 说某个plan(或类似的东西)不好3.2.1 plan和goal无关(也就是断掉plan和goal之间的联系)3.2.2plan本身有缺陷或有更大的弊端(有点类似削弱题缺陷题)3.3 做了A预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做A是对的或者说做了A预期的后果不会产生正确选项多数是用的反向证明法也就是说如果不做A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所以说做A是对的(OG12th73题)总结:paradox的根本就是新元素的作用即使极个别情况下连“新元素”是什么都不说(OG12th57题)七.填空题1. 看问题2. 看原文细分类型2.1 非paradox型因果型2.2 paradox型3. 根据类型预测选项方向2.1 非paradox型因果型缕清逻辑链条找逻辑链条中的gap 考虑怎样架桥补缺注意:因果型填空题和解释题相类似要尽量用到文中的信息很少出现新元素2.2 paradox型按paradox的思路解题八.评价题(justify the conclusion\ evaluate the argument)1. 看问题2. 看原文细分类型(和削弱题是一样的)2.1 原因和结论间关系不密切2.2 因果型结论2.3 结论是类比2.4 调查型结论2.5 条件型结论2.6 现象解释型2.7 plan-goal型2.8 由某种变化导致的结论3. 根据类型预测选项方向3.1 原因和结论间关系不密切正确选项直接用来判断结论成不成立3.2 因果型结论3.2.1 有没有可能因果颠倒3.2.2 有没有可能是文章所提出的原因有特殊性推不出结论来3.2.3 既没有因果颠倒文章原因也没有特殊性有没有可能直接断掉因果3.3 结论是类比两者有没有本质不同或者文章主体有没有特殊性导致无法类比3.4 调查型结论调查对象有没有代表性调查有效性受不受到怀疑3.5 条件型结论即使A做了有没有可能有新元素的作用使B达不到有没有可能做到A 本身就是件不可能的事(前者居多后者较少)3.6 现象解释型有没有可能有新的解释3.7 plan-goal型有没有可能有新元素的作用使plan做了goal也达不到注意:不要去讨论有没有别的plan 评价题从不讨论原文逻辑链以外的东西3.8 由某种变化导致的结论有没有可能有新元素的作用消除这种变化消除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类似paradox的思路)4. 检验:对选项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是否能加强和削弱结论(拿不准的时候用)注意:评价题除了以上标注会出现新元素的情况之外不会出现新元素即使在以上标注的情况下出现新元素新元素也是作用在文章自身逻辑链上的也就是说评价题正确选项从来不会讨论自身逻辑链以外的内容这也是plan-goal在评价题中不会去讨论有没有别的plan的原因注意:(1)评价题要找好因果关系回溯原因(2)评价题中模糊词(在结论没有极端词时)和极端词选项都不好九.Must be true(must be true\ infer\ imply\ serve as part of an argument\ support the following 最后一个到底是归到must be true类还是归纳类有争议)1. 看问题2. 看原文整理文章结构有逻辑链条的缕出逻辑链条有信息结合的列出信息结合3. 看选项寻找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原文中某句话的重写或逆否命题或信息的结合(也就是概括总结文中信息点)也可以是弥补推理链中的gap 但是弥补gap也不可以出现新元素关键信息点必须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注意:“正确选项是原文某句话的重写或逆否命题”这是题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的题会用到信息整合或填补gap 这个时候思路要稍微发散不要局限4. 检验:正确选项中包含结论或推理中的关键词且正确答案中的信息全部来之原文绝对不可以有新元素即使是在弥补gap 信息点也必须全部来自原文注意:看到数字和percentage要特别敏感基本都是将数字信息结合起来比较大小或说明什么问题并且注意数字和百分比是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并且归纳题比数字的时候通常不会直接比大小会做一个计算比如说用“profits/ sales= 利润率”然后来比较利润率的大小十.归纳题(conclude\ conclusion\ main point\ support the following 最后一个有争议)1. 看问题2. 看原文整理文章结构有逻辑链条的缕出逻辑链条有信息结合的列出信息结合找原文中有没有主结论3. 看选项寻找正确答案3.1 原文中就能找到主结论正确选项是主结论的重写重写时候可能有适当的改写但是不可能改的面目全非本质也是“重写”3.2 原文中找不到结论通过原文的信息结合或逻辑链概括总结出结论(也就是原文所有信息加总所能说明的问题)注意:原文中出现多个信息点时正确答案最好是将所有信息点结合起来而不是只根据一个信息点一个逻辑链条来推结论注意:看到数字和percentage要特别敏感基本都是将数字信息结合起来比较大小或说明什么问题并且注意数字和百分比是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并且归纳题比数字的时候通常不会直接比大小会做一个计算比如说用“profits/ sales= 利润率”然后来比较利润率的大小4. 检验:正确选项的信息必须是概括全文的并且是must be true注意:归纳题和must be true类型题的区别就是must be true类只需要是正确的信息就可以了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不是概括性的归纳题不但要是正确的信息(也就是must be true)还必须是概括性的十一. 论证方法题(method of reasoning\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gument is made primarily by…?\ The doctor do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 refuting the patient?)1.看问题2.看原文细分类型判别论证结构3.根据类型预测选项3.1对话型论证方法题3.2普通型论证方法题4.看选项选择正确答案4.1对话型论证方法题一般都是问第二个人对第一个人的观点是怎样反应的先判断感情色彩是支持还是赞同(如果在问题中已经说明感情色彩了这一步可以省略)然后再根据原文找论证方法多用排除法4.2普通型论证方法题直接根据原文找论证方法即可多用排除法注意:排除在原文中没出现过的元素正确答案中的信息点一定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不可以有新元素十二. Parallel reasoning1.看问题2.看原文找出原文推理形式(因果推理充分必要类比循环论证等)结论和前提的特点(certainty level)推理有效性(问题说有推理缺陷的选项也应该有相应的推理缺陷问题没说则没有推理缺陷)3.看选项选择正确答案将上面四个因素和答案比较(绝对配绝对意见配意见条件配条件must\ could\ many\ some\ never配相应词)十三. Principle(问怎么办好要求设计出一个plan 或问怎么样符合条件)1.看问题2.看原文细分类型2.1原文中有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一个恰当的plan或strategy2.2原文是陈述principle就在原文中3.根据类型预测选项方向3.1原文中有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一个恰当的plan或strategy 那么需要找出原文中的主要矛盾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原文中找到的依据寻找恰当的plan或strategy3.2原文是陈述principle就在原文中找准原文中的principle 正确选项是对该principle进行改写4.看选项找答案十四. Boldface1.时间允许的话读文章缕清逻辑链条时间不允许这步直接跳过2.直接找标志词判断2.1找转折词判断句子的态度2.1.1 But\ Yet放句首是转折相当于however but\ yet放句中不是转折相当于没看见2.1.2 although相当于没看见2.1.3 however不管句首句中大写小写都是转折要考虑2.1.4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是语气比较弱的转折词要考虑2.2 找因果关系词判断句子的角色Since A, B\ A thus B\ Because A, BA是evidence\ expectation\ premiseB是conclusion\ position\ claim\ judgment\ prediction(象征词would)\ proposal Explanation也应该是在A的位置不应该是在B的位置补充说明:(1)句首的负面评价也有可能是转折(2)文中没有转折正确选项就不能有反对拒绝或质疑(3)对比写法的地方是论据让步是结论(4)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基本会在正确选项中明确地体现出来正确选项一般不会是“和稀泥”的态度对感情色彩模棱两可慎用!综述:1.“大金刚”(other than\ any other\ many other\ most other\ some other\ apart from\ asidefrom)选项基本都可以排除但注意“否定词+ 大金刚”不可以排除在排除他因的选项中有可能出现“大金刚”2.“At least + some”不算模糊词3.Should的选项排除4.写逻辑链信息的时候保留定语有的时候定语可能会影响到细节从而影响正确性5.文中有两个并列结论可以针对一个结论来解题只要不对另一个结论起相反作用文中有两个并列逻辑链可以针对一个逻辑链解题只要不对另一个逻辑链起相反作用6.如果一个逻辑链很严密看起来很合理但要求找毛病要求weaken 就要格外关注细节往往突破口在细节上面7.注意在原文句子改写的题中逆否命题是对的逆命题不一定是对的通常都不对8.“忽略了两者可以结合的可能”这种题常出现就是说原文一直在讨论选A还是选B其实两者可以都选可以结合9.尤其是在削弱和加强题中选项中有加强或比较千万注意不要比反尤其是年份间的比较不同时间下情况的比较特别容易比反10.注意“时间观念”(1)选项所讨论时间要和文章主体的时间尽量一致(2)注意after一类的词原文中出现由于时间引起的变化选项中多数会体现(3)选项中涉及不同时间比较时注意不要比反例如要看清楚是“last year”还是“this year”11.注意比重、percentage和绝对量之间的区别12.认真读问题有时候问题会限定正确选项的范围(prep43)补充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词或话题:1.Argue on the basis是因果联系词要引起注意2.看到讨论profit的选项就要想到有四个因素会影响profit:cost\ price\ sale\ market其中影响price的还有供求关系四个因素想全面且并“profit/ sale= 利润率”也可以去比较利润率的大小3.供求关系会影响price 供大于求price低供小于求price高为了降低price或控制price上涨可以增加供给也可以减少需求两种情况想全面一个因素会使供给增加未必price就高了没准需求也多了没准有别的因素使供给高不了两种情况也要想全面4.Import\ export\ 自产自销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作用影响供给影响销量在原文中看到其中一个(多数这种原文是在讨论销量和供给)就要联想到另外两个5.关于weed和crop的问题很多经常讨论怎样有效地对付weed还能有效地保护crop 不。
标题:GMAT一战790,感谢帮助过偶的人尚友论坛【GMAT专区】【尚友学堂GMAT公开课】【GMAT机经专区】【GMAT资料下载区】【GMAT黄历查询】偶所有用过的资料:数学:OG绿皮数学做完。
陈向东数学2,3,4,5章。
FEIFEI第一二章,做了有题目不会也没有订正,JJ做到1-400,每100题订正一次,然后重做100-200,200-400,各自订正错题,再看一遍所有的错题,最后这个所有错题没有看完。
这些考试已经完全够用了单词GMAT词汇OG,GWD 中出现的不会的单词标出来背。
OG中出现的生词全部抄下来了,GWD的就直接用金山看了。
多看一下自然就会了。
prepsc的生词,因为偶都打印出来了,所以生词就都抄写在边上了。
实战中还是有些生词的,没关系的。
SCOG11两本书做完,看完所有OG上的解释和CD上的紫书上面的题的所有讨论贴,黄书的讨论贴只看了错题和有疑问的。
新东方网上课堂听了一遍GWD 做了19套,SC看了错题讨论贴,这一步对偶提高巨大,同时知识点要纵向,横向的对比刘振民语法精解,除了最后二章没有看,看到的知识点回OG中验证白勇看了比较和修辞偶最弱的部分若干遍。
PREP笔记,SC1做完,看了错题的讨论贴和错题的相应笔记详解部分SC2做完,看了错题的讨论贴和SC2语法笔记所有部分,考前五天重做SC2,弄懂以前存疑的题,然后再没有看到SC了,SC1还想重看一遍来着,后来觉得这时最重的是数学,SC的主线偶已经有了,还有一些存疑的题就放在那儿了,因为受数学JJ折磨就再没管过了。
JJ考前夜花了半小时看了一遍,原题出现的找了一下GWD,起到了一个很大的安慰作用,另花了半小时对有疑问的JJ请教了高手,因为JJ不全,所以没深究。
实战:发现这一些已经够用了。
陷阱虽然多,但是能看到。
就是那些东东。
RC杨继阅读63篇,偶是当作中文参考书来看的,看不懂的文章去杨继里找。
杨鹏难句GMAT部分看完了,GRE部分差了20句OG都做完了,分析了,看了错题讨论贴,列出了OG中20多篇逻辑简图,错题选项和正确选项的区别想明白。
GMAT740 分的备考心得学好英语,方法很关键。
下面我们来分享下一位gmat 牛人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用。
cr:买了陈向东的gmat 逻辑推理,感觉很好,入门好东西,做过两边,逻辑关键还是思路。
Lawyer 的逻辑方法那个必看,如果时间实在紧,看那个再做遍og 练习下就行了~多瞻仰瞻仰Lawyer 的帖子,Lawyer rp 好,每次都讲的很详细,推理过程写的很细,通过瞻仰这样的帖子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cr 思路。
逻辑推荐把做过的题反复做,重视思路,不要回忆答案,专注于reasoning line,分清那些是无关信息,那些是reasoning line 的主干。
这里有个我考前一天才发现的窍门!!!自认为绝对重要的og 的新用法!!!前牛们大都强调看og 解释,不错,(虽然其实我觉得lawyer 讲的更好)但有一点感觉大家忽略了,就是每道解释后面都有个Situation,这个太关键了,考前一天看diagnostic test 时才发现的,Situation 把原本n 长的原文删减的其短无比,而删减后的Situation 竟包括所有解题的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原文的reasoning line,这就暴露了gmac 认为哪些信息是大家常说的unrelated,哪些是解题关键!!!下面以一道题为例说明:diagnostic test cr29The Hazenlton coal-processing plant is a major employer in theHazenlton area, but national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ill force it to close ifit continues to use old, polluting processingmethods. However, to update theplant to use newer, cleaner methods would be so expensivethat the plant willclose unless it receives the tax break it had requested. In order to preventamajor increase in local unemployment, the Hazenlton government isconsidering granting theplants request.。
————————————————————————————————————CD把自己GMAT的培训关的很紧,helr的方法和市面上所有现存的方法都大相径庭,刚开始接触时感觉有些晦涩难懂,但过了初期,一旦开始尝试跟着helr的思路去走,就渐入佳境了。
我个人感觉,这个。
看起来真的是GMAC的出题思路。
通过区分不同推理模式的不同题型,掌握所有GMAT逻辑的出题原理,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他们还有自己研发的模考套题,过阵子我也给大家传上来。
楼主我之前也看过听说过了一些所谓的出题思路,但在整理过这个录音后。
瞬间感觉自己弱爆了。
虽然可能这种对于出题思路的诠释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人,但是看看绝对会对GMAT考试加深理解。
楼主实在不敢独享。
害怕人品一下子跌爆了。
自己连夜整理的一份录音笔记给大家,并且辛辛苦苦的挖出了录音中讲的一些题目配上了上课helr给出的解释。
努力积攒人品。
那个,我声明这个方法的版本属于chasedream。
管理员大人,您连xdf的都不删,没有理由删除helr的吧?再说,这也是帮助了大家,符合CD的分享精神。
PS:逻辑部分的整理,给我非常大的信心,正在消化之中。
然后楼主正准备继续整理SC的录音文件。
如果有空。
一定也会整理录音文件分享给大家来积攒人品哈~再PS:录音大家就不要和我要了。
求祝福。
———————————————————————————————————————总论:GMAT中不存在高分库和低分库这种东西,不会因为前10题做的好了而把考生放到高分库中。
题目确实是分库,不过不同题库不是用难度区分,而是题目体裁。
GMAT是一个CAT(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最大的要求是保证公平。
也就是说无论你考400还是800,你都会做到相同类题库中的东西,只不过在该类题库中做到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
分高做难题,分低就只能做简单题。
在CR中这个题库并不是按照weaken,support等问题形式来区分。
Weaken,Support,assumption,evaluation没本质区别。
OG12逻辑题型分类整理+个人愚见感谢逆时桢mm提供的课件,我按照高智威老师的做题思路重新看了一遍OG12th,顺便把每一类型的题整理出来了,难免会有所疏漏,或者大家不认同的观点,一定指正!希望能帮到大家一点点,也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God bless us!!O(∩_∩)O哈哈~归纳题1、挑选与最后一句话最相关的选项(大家好好体会,很好用的方法)26 31 33 98 1102、must be true(重复原文在mustbe true里是正确的)33 563、support、supported题(一般问法:Which of the following,if true,c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informationabove?)方法:I判断其为supportedII判断最后一句话是否为命题形式;若是,判断选项中是否有是最后一句话的否命题的。
III若无,判断是否有选项解释最后一句话的(可以出现新信息)IV若无,与其他问题解法一致。
66(第二步即解决)70(用到了第三步)91(没有技巧)101 103(第二步)假设题(1)结论可到达(通常出现在AB题目当中)在选项中找一个让结论加强的否定句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就可以用于当你看不出原因与结论之间的差异时,即无法用桥梁法时,可以迅速找到答案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做题时当想不到原因与结论之间差异时,迅速过渡到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0 2843 48 50 71 76 11243题(B)我提一下,虽然它很明显不对。
但是原理在于,用小威老师总结的来讲就是:在假设题中,肯定句要成为答案,那选项中就不能出现无关次。
很明显,various kinds of scrubbers是无关词,原文没有提到过。
71题我也要说一下,我不知道大家对这道题感觉怎么样,但是我是差点没想破了头(智商有限,呵呵,所以这种方法对我正好O(∩_∩)O~)但是现在用这种方法,我们找找找,找一个让结论加强的否定句,很快就可以定位到B和D项,然后那个D项太愚蠢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确选项,排除,选B!!(补充一句:这是技巧,不提倡,但推荐,解逻辑题还是要靠真本事,真理解,所以nn们根本不用考虑这种方法,但是上了考场难保没个脑筋打结的时候,用用还是很好滴O(∩_∩)O~)(2)推导前后有差异(或叫“跳跃”)包括:词语差异,概念差异,整体局部差异,调查对象差异,调查内容差异58(概念差异)78题不知该分哪,觉得有点小难。
GMAT VOBAL逻辑11逻辑14阅读16语法--共75’M 37数学--75’M逻辑100’S 一题:40’S读题10’S 一选项尽量控制1’30一道逻辑题核心思想:1.推理过程少主观判断,常识越简单客观越好2.推理过程范围不可随意变化3.推理过程比较量绝对量要分清逻辑总纲:1.other than/aside from, apart from/any other, many other/some other/most other 范围过大错2.文章原因结论都在比较,正确答案是比较3.选项中出现同类别下的其他且文中没有信息,错(**比较选项的范围)4.选项中有should 错(太主观)sample 错5. A only if B, A→B; A if only B, only B→A, A→B; After A, B B→A;6.遇到调查研究不考虑数据准确,只考虑调查对象内容是否有代表性7.文章结论有 as long as, unless, until when都假定好的情况,不用进一步讨论8.any other 当结论包括所有情况可选技巧:●%与数量不同●否定词和极端词配对,只能反对极端性 例:我不是唯一的学生●否定词与比较,考虑2个可能 例:他不比我好=和我一样或比我差●补充:绝对化语言“only”等文中出现,选项才有可能对B,A模式:先发生的记作A,survey, record, data, study, experiment, phenomena等记作B而把由此得出的解释性结论记作A= conclusion,A是导致B的原因当从B得出A时,暗含除A以为没有别的因素解释B标志词:demonstrate, show, result, due to, attribute to, reason, hypothesize, the responsible forA,B模式:原因A结果B:because, since, for…条件A结论B:if, when, as long as(只要,如果)…方法A目的B:by, to do, in this way…事实现象研究的结论A推理B (B是结论)≈B,A模式削弱题2个标志词:weaken, cast doubt, argue, against, damage, counter, challenge, refute, jeopardize, undermine, drawback, Flaw, criticism, reasoning error, weakness……概念:削弱reasoning●正确答案:支持结论反面●正确答案:与原因非常相关方法:1.找结论——作者主观意图的表达2.找与结论相关的原因,排除类似原因的选项3.判断选项是否支持结论反面4.如果文中:原因是比较,正确答案:缩短比较差距,或在另一相关方面比较5.如果文中:事实(已发生、调查研究结果等)结论:作者找原因。
正确答案:原因错误,事实不变。
6.补充:文中事实找原因,正确答案:举反例说明原因错。
7.如果文中结论是措施目的。
正确答案:目的达不到8.Flaw题原因找缺陷。
正确答案:找原因与结论之间的差异技巧:●比较选项判断谁跟谁比较●选项中some, not all, not every不选,除非结论中有范围极端词可选。
●95%削弱题答案为肯定句总结:A或B有always, only, solely(唯一单独完全地), any等极端词,反对重点在此●A与B无联系,有差异(用A,B双方关键词定位)●A不可行或A无意义●补充:“not A,A’→B”正确答案:就是A→B或者A→A’●除A以外有其他原因影响B:主要针对B,A型●直接反对B:一般明确B,用B中关键词定位选项,与B相背就是正确答案●当原因放在文章后半部,通常强调原因,针对原因来反对。
假设题1/2个标志词:assumption, presuppose预料, additional premise, not true unless…, depend on, rely on概念:●假设正确答案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ASSUME选项不成立,文章不成立)●把选项取反看其是否削弱结论是判断假设的唯一标准●原因与结论有差异,假设是在弥补差异方法:1.找否定句选项(90%是否定句)2.排除大小金刚,挑出加强结论的选项3.取反看是否削弱结论(注意架桥选项)技巧:●选项中all, every, none 一般不选●If不是架桥则错●All 取反=not all=some 不可削弱●如两组对比,正确答案:消除差异●如果文章是事实找原因,正确答案:否定一个或多个原因(否定句)●普通推理正确答案:否定一个让结论不成立的原因(一个加强结论的否定句)●文章结论有表示范围的极端词可选**no/none…..other than…=唯一总结:●A与B有本质的联系:A、B之间有明显跳跃或差异●A可行或A有意义:B→A = A→B = 无因无果●除A以外没有其他原因影响B的(B,A模式90%)找否定填空题3/4题重要性?填原因● A therefore B since___________ =假设中的架桥(AB中缺什么?如果用A解释B)● A however B since___________ 解释题分析现象特点填例子尽量匹配原文**不做类比解释题1个标志词:explain, reason, account for,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reconcile, the discrepancy, paradox概念:选择直接原因。
(文中有原因直接选,无原因尽量用文中信息解释)方法:明确现象,在文中找原因,转折词前的矛盾现象其实就是原因。
分析现象特点:1.如果两者不同,正确答案:比较或不同2.如果现象变化上升或下降。
正确答案:也是变化(现在和过去不一样)3.现象中有时间地点,排除时间矛盾的,优先选择有地点的4.现象该变不变。
正确答案:一个相反答案的拉回,或本身就不变,或切断变化动力5.如果现象A主动做某事,选项中必有A总结:用文中信息解释,注意分析现象。
●解释结论或现象:抓解释对象,用解释对象定位●解释差异或缓解矛盾:文中描述双方有表面矛盾或差异,而文中无本质上差异或矛盾,⑴比较双方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⑵截然不同的对立象。
抓差异、矛盾、变化,结合双方的关键词去定位。
论证方法题1个中高标志词:by….., doe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y●证据类:cite a example, analyze the data, evidence is provide, demonstrate 用例子●总结类:draw a conclusion, claim generalization●关系类:comparison, analogy, contradicts/refute, support, prove●因果类:cause and effect, explain●其他:apply a principle, assume**文章的论证方法读文章时注意:数字(Data已经发生可用于计算的数字)、因果关系、举例、对比、转折词、过去时态、比较类似的地方、时间地点。
技巧:●文中无转折选项、拒绝、反对、质疑等,优先考虑有转折的选项。
●选项中有语言风格感情、用词准确、道德错●Comparison analyze ﹥ 转折词 ﹥因果、举例反对方法:1.直接反对:直接表明立场2.间接反对:指出对方论据理由条件假设错3.反对错了:设反对原因,也设反对结论归纳题1/2 低分区标志词:conclude, conclusion, infer, imply, must be true, support, supported(文章支持选项)概念:●归纳=信息结合**单个信息结论错●不能使用外部主观信息排除无关信息●信息结合利用部分信息即可,信息结论必须用到文章最后一句●5%问题support 文章最后一句推导正确答案:与文章最后一句否命题相同技巧:1.优先考虑有IF的选项,IF后新信息可结合2.选项中出现时间、地点、定语,范围要一致3.在数字题中大量大比例小量小比例错SOME 优先方法:●找到最后一个信息点分析特征:比较、变化范围、不变化。
挑出与其特征类似选项,判断是否信息结合总结:用文章最后一句做客观信息结合●充分条件:文中有if , whenever, as long as, only if等条件句,条件为A,A→B。
正确答案:A→B与文中一直或逆否命题●必要条件:答案是文章的隐含假设●逆否命题:A→B=B→A●数学相关:关注相对数字●对比推理:文中2者比较,结论1方比较。
注意比较或相对的双方●语义相关:语义●文中有only, most, last, first 或最高级是读题重点●If, unless, whenever等条件连词选项优先评价题1个重要标志词:evaluate, determine, whether概念:用文章逻辑评价结论**找到对象是什么基本方法:1.对每个选项答YES2.判断选项对文章有削弱或加强3.在回答NO看其是否有反作用4.必须有两方面的作用技巧:●选项中不能出现无关词、小金刚none, all, every●Only 要小心,只有关注唯一时才正确(结论有表示范围极端词可选)●Some, at all, at every错方法:1.评价的是什么?找结论2.如果评价是结论是否成立必须用文章逻辑评价。
正确答案:与原因特别相关3.如果决定的是是否是此原因造成的事实。
正确答案:是否有另外原因4.如果评价一个措施。
正确答案:新原因使目的达不到5.如果原因是比较。
正确答案:另一方面比较或缩小比较差距总结:●选项是一般疑问句:回答YES/NO(对问句Y/N都起作用才是评价)●选项是特殊疑问句或陈述句:对选项回答的信息,使推理成立或不成立才是评价●正确答案:针对隐含假设句子作用题2个750分1个650分1.“与作者相反”+ however + “与作者观点一致”2.A不确定however,B(与A相反)however,C与A一致3.but, yet = although = 忽略4.But, Yet =句子之间的转折5.nonetheless, nevertheless = 弱转折6.because A, B; B, because A (since)●A: evidence/explanation●B: conclusion/claim要求、声称/position立场/prediction●Clearly, therefore, conclude, as a result, thus后的语句是B●文章最后一句是B则为main B7.选项中argument = 全文8.文中无大转折HOWEVER, 选项无反对拒绝质疑加强题标志词:support, strengthen, provide the strongest ground, conclusion can be draw if its true概念:●让结论成立,提高成立的可能性或表达类似观点●事例加强 ﹥ 道理加强 ﹥ 假定加强●加强题答案都在文章外找新的支撑点 **新信息技巧:1.含有some, not all, not every不选2.优先考虑肯定句方法:1.加强措施40%:1 好处2 无害3 别的不行4 目的能达到5 可行性高●更好达到目的**寻找新的支点思考措施如何达到目的(有时需要结合措施和选项),问题中一定提及措施有用性或达到目的●措施无害文中提及措施无害,问题中无有效性或目的●其他措施不好文章中2个措施在对比:对抗措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