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二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格式:ppt
- 大小:815.00 KB
- 文档页数:14
小学科学三上《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探究起跑线一、提示:能画出或写出熟悉的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基本形态就行了,如种子期、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等。
二、提示:能够用感觉器官去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种子的特征;通过掰开一粒种子了解到它内部结构的科学知识。
如:花生,种皮、胚、胚乳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颜色气味大小轻重声音形状软硬2、种植我们的植物探究起跑线一、填一填④①⑤②⑥③二、提示:日记、画图、拍照、标本采集……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4、×5、√3、我们先看到了根探究起跑线1、能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2、〔不管朝哪个方向放置的种子的根都是朝下生长的〕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探究接力棒1、水分矿物质固定2、下二、辨一辨。
1、√2、√3、×4、种子变成了幼苗1、能画出根、茎、交叉生长的叶子即达到要求。
2、叶子都是绿色的,茎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的。
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一、辨一辨1、√2、×3、√4、×二、填一填。
叶子阳光二氧化碳水5、茎越长越高一、能从颜色、硬度、高度上比较刚出土和现在的茎的不同能够描述出茎的基本特点二、茎变红了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辨一辨1、√2、√3、×4、√5、√6、开花了,结果了一、能够采集到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不同阶段的标本并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二、能够分辨出花的各个部分,并简单的表述它的特点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花瓣花萼雄蕊雌蕊7、我们的大丰收探究起跑线能够根据前面的观察记录统计出凤仙花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和生命周期。
探究接力棒填一填1、种子、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生长、花蕾、长高3、我能写出花生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花茎果实种子叶根单元综合检测〔一〕一、填一填1、文字、图画2、叶二氧化碳水二、辨一辨1、√2、×3、√4、×5、√三、连一连1、红薯的茎直立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凤仙花的茎缠绕茎茎制造养料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的茎匍匐茎花吸收、固定作用四、综合题1、测量方法:使用尺子测量,记录的方法有:记录数据、画折线图等2、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温度(阳光)水空气二、判断题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2、阳光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水分和()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生长。
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内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发育而来。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
(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
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
(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它们的生命周期。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6课时《蚕的一生》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蚕与其他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2.探究目标
(1)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2)能用数学方法统计蚕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二、知识梳理
1.
我们用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地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2.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3.蚕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1/ 2。
三年级下册科学暑假作业本答案2015年三年级下册科学暑假作业本答案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判断题。
(1)√ (2)√ (3)× (4)√2、略3、举例:菜豆的一生2、种植我们的植物1、按照种植凤仙花播种时先后顺序,在下面各项括号内写上相应的序号。
(1)--(4)--(2)--(3)2、判断题。
(1)√ (2)× (3)× (4)× (5)√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A (2)B (3)B (4)C4、我的凤仙花生长日记。
略3、我们先看到了根1.填空。
(1)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向地下生长,较快。
(2)没有。
3、判断题。
(1)× (2)√ (3)× (4)√ (5)√(6)√ (7)√ (8)× (9)√4、种子变成了幼苗1、判断题。
(1)√ (2)× (3)√ (4)√ (5)√3、简答题。
(1)答题要点: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使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被憋死。
(2)答题要点:凤仙花叶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的节上交叉生长,从上往下看,是轮生的。
5、茎越长越高1、判断题。
(1)√ (2)× (3)√ (4)× (5)×2、选择题。
(1)A (2)A3、观察记录与分析。
略6、开花了,结果了1、判断题。
(1) √ (2) √ (3) √ (4) ×2、选择题。
(1)A (2)A (3)A (4) A3、画图和记录。
略7、我们的大丰收1、判断题。
(1) × (2) × (3)√ (4)√2、略。
3、略。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1、填空题。
(1)种子 (2)选种 (3)水分和矿物质、固定 (4)阳光、二氧化碳、水2、判断题:(1)√ (2)√ (3)× (4)× (5)√ (6)√ (7)√ (8)√3、选择题。
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思一: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我国养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国有“丝绸之国”之称,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
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来?”等问题更是一无所知。
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交流。
饲养过程不仅是能让学生获得养蚕和蚕变态等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研究兴趣和能力的过程。
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等目标。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引领式“问题”的出现,这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
纵观整单元教材,我们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组成:(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蚁蚕是什么样的(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二)可爱的蚕宝宝(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教材没有对这三块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空间完全是开放的。
一改以往《养蚕》教材主要以展示蚕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为内容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期望:通过课外延伸的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同时将长时间对蚕的观察结果以写或画、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和勇气,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材料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准备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还有自己拍摄的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单元:动物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
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左右。
2.养蚕小贴士四步走。
① 移动② 新鲜桑叶③ 打扫“房间”④ 不要喷洒杀虫剂。
为什么要在蚕窝上钻孔并喷水:(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蚕窝中的含氧量,提高蚕的采食量和桑叶的吸收率。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蚕的一生总共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在蚕茧中,蛹退1次。
5、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
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6.蚕宝宝外形特征:外形为圆柱形。
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两侧分布着六只黑褐色的单眼睛,下面是咀嚼口器。
下唇中部有一个小孔,这是一个纺丝孔。
胸部的三对脚可以帮助口器托住桑叶。
腹部有五对脚帮助身体移动。
腹部的前四对脚使身体向前移动,最后一对脚与尾足对称,帮助身体移动。
它也可以用胃部的脚连接到物体上,以提升身体的前半部分进行各种活动。
后端背面有一个突起,称为尾角。
身体两侧都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瓣膜)。
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抬起头部和胸部,不再移动。
它好像睡着了。
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7、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蛹是家蚕生长发育的另一种形式。
化蛹前的家蚕是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将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发现不同的动物,尽管各自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变化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其他动物的一生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教学的方式主要以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为主,了解的动物种类也比较有限。
教科书第33页图片中的动物分别是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这些动物都是平时比较熟悉的,包括了鸟类、昆虫、哺乳动物、鱼类。
第二部分,不同的生命周期。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通过对不同动物生命周期的比较,希望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是: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的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也存在这样的生命周期吗?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变化一样吗?本课将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发现不同的动物尽管各自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变化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和方法: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蚕、蝴蝶、蜻蜓、青蛙、鸡、山羊等动物生命周期的特点。
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生命有着不同的发育类型以及不同的繁殖方式。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 1 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填空。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 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
3、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4、当(温度)和(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来。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现病蚕,应及时拿走,以防止互相传染。
( √ )2、蚁蚕吃的桑叶不需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 √)3、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 )4.蚕蛾不是昆虫。
( × )5.蚕蜕皮是为了长大,就像衣服小了,换大衣服一样。
( √)6、雄蚕蛾的身体比雌蚕蛾大一些。
(√)7.我们可以在养蚕的房间里使用杀虫剂灭蚊子。
(×)三、选择题。
1.选择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A )。
A.卵-幼虫-蛹-成虫B.幼虫-卵-蛹-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成虫-蛹2.蚕丝织成的布叫做( B )。
A.棉布B.丝绸C.涤纶3.蚕喜欢吃( A )。
A.桑叶B.白菜叶C.竹叶4.蚕的生命周期为( C )。
A.一个月B.两个月C.56天5.下列哪种动物要经过变态( A )?A.蟾蜍B.鸡C.大熊猫6.爷爷、奶奶、外婆属于( C )。
A.青年组B.中年组C.老年组7.把蚕茧上的丝拉出来可以把蚕茧放在( B )中浸泡。
A.冷水B.热水C.温水8.蚕宝宝一共蜕( C )次皮?A.2B.3C.4四、简答。
(36分)1.蚕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2.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答: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第 2课蚕的生长变化一、填空。
小学生物教案: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和动物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两类生物。
它们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生活方式,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着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生物从产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等不同阶段。
在小学生物教学中,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小学生物教案的形式,详细介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植物的生命周期1. 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阶段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的起点。
当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时,如适当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种子就会发芽。
发芽后,种子会长出幼苗,幼苗会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进行生长和发育。
在这个阶段,植物的根系逐渐形成并延伸,茎干逐渐加粗。
2. 花和果实的形成阶段随着植物的生长,它会进入到开花和结果的阶段。
在开花阶段,植物会长出花朵,并吸引昆虫、鸟类等传粉媒介进行授粉。
授粉完成后,花朵会逐渐凋谢,形成果实。
果实是植物用来保护种子并帮助其传播的结构。
有些果实会被风吹散,有些会被动物吃下后带到其他地方。
3. 种子传播和再生阶段随着果实的成熟,其中的种子会落地。
有些种子会将自己扎根并长成新的植物,有些则会被风、水或动物带到其他地方传播。
被传播到新的地方后,种子再次发芽,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植物的再生。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1. 孵化和幼年阶段动物的生命周期以孵化开始。
通过交配或产卵的方式,动物的种类不同,孵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鸟类是通过孵化鸟蛋来繁殖后代的。
一旦孵化出来,动物就进入幼年阶段,需要依靠父母或其他成年动物的照料和保护。
2. 成长和繁殖阶段在幼年阶段之后,动物会逐渐成长。
它们会吸收足够的营养,发育出各个器官,并适应环境。
当动物到达性成熟期后,它们会开始繁殖后代。
繁殖行为可以通过交配、产卵或生产活体进行。
3. 衰老和死亡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会经历衰老和老化。
它们的身体功能会逐渐减弱,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活跃和灵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练习(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8、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单元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放土: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下种: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浇水: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先长出胚根,再长胚芽,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8、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1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13、凤仙花、杨柳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金银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爬山虎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XXX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7、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8、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0、风仙花最早的两片叶子是由XXX发育而来,所以长出的第一对XXX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1、1771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氛围。
12、叶子上气孔的感化: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接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蒸发水分都是通过气孔进行。
13、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14、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