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六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3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4·邵阳)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所有的波斓壮阔都会化为细波,所有的锣鼓欢鸣都会归于岑()寂,热血沸腾的青春带着它浩浩dàng dàng ()的气势一路走远,只留下平庸生活里难以消解的冗()繁、干枯、琐碎、躁热。
但我仍然想找回青春那gǔ gǔ()流动的热血,去和曲折命运勇敢单挑。
A . 汤汤汩汩céng rǒngB . 荡荡股股cén chénC . 汤汤股股cén chénD . 荡荡汩汩cén rǒng2. (2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骗子经常装成恻隐之心来哄骗善良的人们。
B . 这杀人的罪名是万恶不赦的。
C .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D . 这些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来到小镇上,就闹得鸡犬不宁。
3. (2分) (2017七下·江津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端午节纪念屈原,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B .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
C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但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4. (2分) (2017八下·深圳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 . ②④①③B . ①③②④C . ②④③①D . ①②④③5. (2分) (2015七上·宜春期中) 下列各项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 . 原句:我无时无刻不在呼吸,我无时无刻不在幻想。
南京市六合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黄晕(yùn)澄(chéng)清酝酿(niàng)贮(zhù)蓄B . 矫(jiǎo)健苔藓(xiǎn)胳膊(bó)抖擞(sǒu)C . 画屏(píng)塞(sài)外水藻(zǎo)着(zháo)落D . 捕(bǔ)捉胸襟(jīn)肌肤(fū)狼藉(jí)2. (2分)(2016·花都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__________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24日下午,我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②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__________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③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__________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 . 截止栩栩如生不由自主B . 截止惟妙惟肖情不自禁C . 截至惟妙惟肖不由自主D . 截至栩栩如生情不自禁3. (2分)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项是()A .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B .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曲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C . 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D . 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4.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2分)1. (2分)根据注音写出汉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chōng liáozhùqiè()憬眼花()乱()蓄()而不舍二、单选题 (共4题;共8分)2. (2分)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 . 乐(lè)业百行(háng)业为先羡慕(mù)言行相顾B . 征(zhèng)引禅(chán)师佝(gǒu)偻(lóu)断章取义C . 骈(pián)进亵(xiè)渎(dú)佛(fó)门不二法门D . 承蜩(tiáo)旁鹜(wù)嫉妒(jí )张冠李戴(guān )3. (2分) (2017八下·济南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 .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公里左右的距离。
C . 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D .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4. (2分) (2017七上·宣威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B . 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简直让人美不胜收。
C . 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D . 这与我们在平时课程中学到的内容截然不同。
5. (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B . 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七下·广州期中)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是()A . 殷(yīn)红尴尬(gà)荒僻(bì)诲人不倦(huì)B . 凹凼(dàng)涎水(dián)徘徊(huái)迥乎不同(jiǒng)C . 譬(pì)如嗥鸣(háo)迭起(dié)悲天悯人(mǐn)D . 彷徨(páng)花圃(pǔ)菌子(jūn)香气四溢(yì)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杀戮(lù)图文并貌(mào)B . 矜(jīn)持不屑置辨(biàn)C . 迸(bèng)溅浮想连翩(piān)D . 懵(měng)懂一唱一和(hè)3. (2分)(2019·四川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 .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晃,难以忘怀。
D .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4. (2分) (2016八下·兴化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 .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5.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新课标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7分〕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xián〔▲〕。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3分〕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项〔〕〔3分〕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平安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
〔3分〕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4.在以下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4〕▲,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5〕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6〕先天下之忧而忧,▲。
南京市2009年初中生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2) ▲ ,江人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3)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人生自古谁无死? ▲ 。
(文天祥《过零丁洋》)(6)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7)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9)《岳阳楼记》中的“▲ ;▲ ”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点缀.(▲) 鲜.为人知(▲) 宽shǜ(▲) qiè(▲)而不舍3.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绿色倡议】4.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
(▲)(2分)(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期末考试八年级(下)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脍(huì)炙人口瞬(shǔn)息万变相形见绌(zhuó)B. 安然无恙(yànɡ)风调(diào)雨顺焕(huàn)然一新C. 稍纵即逝(shì)高深莫测(câ)文质彬(shān)彬D. 惨绝人寰(huán) 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yī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C.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2分)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
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
西湖,仿佛半睡半醒。
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南京市六合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八下·临淄期中) 默写句子(1)________,天涯若比邻。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
(3)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
(5)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8七下·安岳月考)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jì)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霄灯火是他的伴(lǚ),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汉字注音。
qièjìlìlǚ________而不舍救________________尽心血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宝藏仰之弥高炯炯目光(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3. (3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齐天大圣—弼马温—孙悟空—斗战胜佛。
苏州市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本试卷共24大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热(chén) 驾(yù) 无(xiè) 可击 (àn)______然失色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奇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非常忧柔寡断。
②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钢,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躬听我们的谈话。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翅湿沾微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葛天民《迎燕》)②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⑥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⑦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⑧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登飞来峰》) 4.名著阅读。
(2分)《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 此后反抗斗争的战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上海世博会是如何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1.用课文原句填空。
(12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6) 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7)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8) 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9) 中学生既要有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又要有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的生活信念。
(10)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宽恕.(shù)拮据.(jū)孤陋.寡闻(lòu)B.绯.红(fēi)狡黠.(xiá)盛.气凌人(shènɡ)C.慰藉.(jiè)踌躇.(chú)味同嚼.蜡(jiáo)D.嬉.闹(xī)凛.冽(lǐn)鳞次栉.比(zhǐ)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繁衍怒不可遏不可明状B.亵渎一泻千里莫衷一是C.沉湎抑扬顿锉豁然贯通D.蓬蒿花团锦簇通霄达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科院一份报告显示,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直到大学毕业,父母平均要为他们要费大约49万元左右。
B.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通过收集、分享、评议资料来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扩大自己的学习成果。
C.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居高不下,环保、安监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控制此类事件不再频繁发生。
D. 我国应该尽快减少自身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与国际要求之间的差距,出台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
(苏教版)江苏省南京市六中2009-2010 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末初三语
南京市六中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 页,共120 分,其中书写分3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
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 分)
(1)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骊山四顾,▲,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7)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8)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9)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必须”▲“,趁劲头足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用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填空)。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本试卷分试卷与答卷纸,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纸上。
并在答题纸上正确填写座位号、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上交。
2.作文另写在作文纸上,考试结束后与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熏炙.(zhì)押解.(jiè)文绉.绉(zōu)愀.(qiǎo)然作色B.遒.劲(qiú)淬.(cuì)火粗糙.(cāo)一鳞半爪.(zhuǎ)C.媲.(pì)美整饬.(chì)重荷.(hè)壁龛.(kān)D.蹊.( xī)跷眩.(xuán)晕暗忖.(cǔn)泪洒纸笺.(j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肆无忌惮哀声叹气束之高阁日渐式微B.驰骋沙场声名雀起触目惊心枉费心机C.望眼欲穿浅尝辄止兼收并畜各行其是D.振聋发聩饱经沧桑绿草如茵席不暇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 (3分)A.在德国,由于金融经济危机,人们重新对卡尔•马克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思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成了畅销书,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如今的书法画坛鱼龙混杂....,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仅瞧瞧他们的名片,足以被其头衔吓到。
C.小说《圆青坊老宅》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平凡的生活,传递出那个南方小城骚动不安的特殊气氛。
D.据悉,保险业未雨绸缪....应对甲型H1N1流感理赔举措主要包括:启动紧急预案,要求各分支机构密切关注疫情,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立即上报等。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面对金钱,面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甚至面对舞台形象的雕琢,小沈阳能否载得住这块沉甸甸的奖章,还有很多的内功等待他的修炼。
江苏省南京六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3)唇焦口燥呼不得,▲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5)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6)▲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7)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8)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2.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干涸.()门楣.()逢场zuò()戏 cāng()海桑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你不用心做事,那怎么可能取得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B.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
C.时值春日,白水寨景区附近的周边山林里,色彩缤纷的紫荆展现出娇艳的花姿。
D.随着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市民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2分)一场秋雨之后,天气凉爽了许多。
空气格外的清新,天空也格外的深蓝高远。
早上起来,沿着林间松散的沙路跑跑步,做做操,你会发现汗也不出,气也不喘,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蓝天下是苍翠的群山。
那墨绿厚重的自然是松树、柏树;那绿而蕴黄的是槐树、杨树和一些杂树;其次是一望无际的秋草。
①就连穿过树叶缝隙照在脸上的阳光也变得嫩暖而舒适②白云像丝线、像薄纱,梦一般的在天空飘着③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白鸽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5.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3分)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
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
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1)这一片段选自罗曼·罗兰的《▲》,片段中的“我”指▲,罗曼·罗兰笔下的克利斯朵夫就是以他为原型进行塑造的。
(2分)(2)节选部分突出了“我”叛逆、不畏权贵的性格特征,从▲词语中可以看出。
(1分)6.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2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 ▲ ) ▲ 。
(2)( ▲ ) ▲ 。
二(4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1题。
(17分)【古诗阅读】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反映诗人内心平静缘由的词语是。
(2分)(2)请说说“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精妙之处。
(2分)▲【古文阅读】【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乙】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①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②,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
殿前剔牙松④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⑤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⑥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选自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释】①道此:道,用作动词,意为经过。
此,指高梁桥。
②攒簇:聚集。
③张盖:张开的车盖。
④剔牙松:一种针叶松,其叶如牙签,故名。
⑤黄思立:作者的朋友。
⑥中郎: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字中郎。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1)娟.然如拭( ▲ ) (2)汗出浃.背( ▲ )(3)去.桥可三里( ▲ ) (4)思立亦以为然.( ▲ )9.下列句中与“倩女之靧面”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前人之.述备矣B.乃记之.而去C.不知太守之.乐其乐D.一树之.荫10.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分)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2.甲文正面描写了满井春天的山水美景,侧面描写了▲ ;乙文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袁中郎、黄思立对眼前美景的认同。
(2分)(二)阅读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选段,完成13—16题。
(11分)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3.选文①②两段主要表现了作者家乡高邮鸭蛋的及 。
(2分)14.第①段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腌蛋》一文有什么作用?(3分)▲15.说说“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的表达效果。
(3分)▲16.下列选项中,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从第①段中对方肃然起敬的语言“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可以看出作者家乡的咸鸭蛋是出名的。
B .第①段作者引用“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诗句,表示自己对别处咸鸭蛋的不屑一顾,体现了汪曾祺的语言特色:运用适当的方言来增添文章魅力。
C .第②段高邮咸蛋“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是紧紧围绕着高邮咸蛋蛋白质细的特点来写的。
▲▲ ▲ ▲D.第②段作者写到“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对家乡的自豪。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2题。
(16分)没有羽绒服,咱照样过冬!①当雪花飘舞着来装扮世界的时候,大地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小松鼠躺在舒服的窝里,大嚼着秋天时收集起来的松果;钻进泥土的青蛙,美美地睡着大觉;躲在土里的蚂蚱卵,正耐心等着“春风闹铃”响起呢。
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过冬的住所,没有腿脚的植物,它们会躲起来吗?它们怎么度过漫漫寒冬呢?白杨树:“辞退”“用水大户”——叶子②秋天时,白杨树将身上那些由绿变黄的叶子“抖落”下来,为过冬做起了准备。
这不仅可以防备树叶上积雪过多,把树枝压断,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白杨树成为“节水”能手。
③白杨树的叶子可以称得上“用水大户”,不过,也不能怪叶片浪费,这是由它们的工作任务决定的。
叶片要利用阳光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植物的“美味面包”——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用到钙、铁等营养物质,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白杨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根把吸收来的水和营养物质混合成“营养汤”,沿着白杨树的“血管”——导管,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叶片。
④可是,“营养汤”是靠什么力量上升到叶片的呢?难道树上有给水提供力量的水泵吗?的确,树上真的有“水泵”,就是叶片哦。
当叶片细胞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叶片上面的气孔溜出去的时候,缺水的细胞就会从其他水分充足的细胞那里“抢夺”水分,这样,一个抢一个的,水就被不断提升到了高处,水里那些营养物质,也“搭便车”来到了叶片。
科学家曾测算过,树根吸收来的水分,100份中得有99份都变成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挥发出去,给大树“提水”提供动力。
⑤可是,冬季那么干燥,哪有那么多水可供挥发呢?于是,白杨树就“辞退”了叶片,等春天再让叶片重新“上岗”。
莲花:备好“粮食”好过冬⑥小松鼠秋天时收集松果,是为了冬天不会挨饿。
植物也是一样,比如莲花,一到秋天就像小松鼠一样开始储备“粮食”。
⑦夏天,莲花藏在水下淤泥中的根状茎——莲藕,努力把它们像树根一样的身体伸长再伸长。
等到秋风吹起时,莲藕便停止长长,开始“发福变胖”,变成我们平常熟悉的藕节,它们就是莲藕储备“食物”的仓库。
这时的仓库还是空的,大部分空间都被水分占据着。
所以刚刚长成的藕(特别是果藕),嚼起来脆脆的,就算炖上一天,也不会变得绵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