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测调分注系统技术交流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42
智能分注技术与应用摘要:随着油田老区含水不断上升,注采关系日益复杂,为持续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水平,夯实油田稳产基础,精细分注及油藏动态分析需求日益增加,使测调工作量及支撑油藏动态分析的注水生产数据量成倍增加,常规分注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需要规模应用高效测调、实时监控的全新分注技术。
智能分注技术的提出有效解决了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水平上存在的缺陷,能够精确控制注水量,实现地上地下的持续连接,动态监测。
在强化对地下油层精确控制的同时,能够促进注水驱油效率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智能分注技术;油田开发;分注效果1.智能分注技术概述1.1技术原理地面与井下的通讯采用压力波方式。
将一组能接收地面压力信号的智能配水器下入注水井中,以地面高压水作压力源,通过操作压力源和井口装置上的阀门,对需要调整水量层段上的配水器发出与其动作相应的压力编码信号,使之产生过水面积上的变化,从而调整配注量满足地质调配需求,并返回相应流量、压力和温度等数据,达到智能分注的目的。
1.2技术特点①适用于带压作业。
井下仪采用无线通信,无需连接电缆。
②管柱验封测试。
该功能通过对压控配水器管内、外压力的监测,结合地面注水压力的调整、自动实现验封测试功能。
③能实现流量智能测调。
智能配水器配置有高压调节水嘴,可以将配层注入流量与目标注入流量进行比较,及时调整。
④数据远程传输。
地面控制系统广泛支持多种通讯方式,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并能够在电脑终端上查看及调节。
⑤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大斜度及水平井分层注水,施工简单、方便,降低了成本。
⑥通信可靠,压力波与流量波双重保障。
⑦井下参数的无线获取。
不需要现场作业就可以在远程控制室得到现场参数。
⑧功耗小。
3年耗电量不到电池总电量的50%。
1.智能分注技术的应用图1有缆式智能分注结构图2非接触式智能分注结构图3无缆式智能分注结构2.1有缆式智能分注有缆式智能分注是地面控制系统通过电缆控制有缆式智能配水器,实现每个注水层配注量测调、封隔器验封及测试数据读取(图1)。
大港南部油田桥式同心分注井因稠油软阻而无法完成水量测试调配,严重影响到油藏分层注水开发,常规分注工艺面临诸多挑战,分注井测调频次加密造成测调力量严重不足,测调周期长导致分注合格率下降快,常规间隔测调数据有限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是困扰大港南部油田的难题。
而目前的无缆智能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受井下配水器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有效期短,测调时间长,难以满足高频次测调的需求[1]。
缆控智能分注技术现场试验与应用乔志学(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摘要:为解决常规分注精细注水效果差、注水合格率低、稠油油藏适应性差以及无缆智能分注井下配水器电池寿命短的问题,在中北部油田试验的基础上,优化改进了缆控智能分注技术,并首次在大港南部油田稠油油藏首次应用,该技术通过单芯电缆控制井下智能配水器的一种数字式注水技术,其能够全自动的对每个地层流量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调整速度快,可频繁调整,并多层联动同时调,抗地层扰动能力强。
可分层数多,读取实时数据快,可以很好实现数字化,稠油油藏实施效果较好,节能效果显著,节约创效600余万元,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缆控智能分注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驱采收率,实现油藏精细注水,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缆控智能分注;数字智能化;精细注水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3.03.005Field test and application of cable intelligent sub-injection technology QIAO ZhixueNo.3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gang Oilfield Company,CNPC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or fine injection effect for conventional sub-injection,low qualified rate of water injection,poor adaptability of heavy oil reservoir and short battery life for cableless intelligent sub-injection downhole water dispenser,based on the test in north central oilfield,the sub-injection technology of cable intelligent is optimized and improved.It is first applied in the heavy oil reservoir of Dagang south oilfield.This technology is the digital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that controls download intelligent water dispenser via a single core cable.It is capable of fully automatic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each formation flow with fast adjustment that can be very fre-quent,multi-layer linkage and simultaneous adjustment and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formation distur-bance.The digitization can be realized very well with a large number of layers and fast the reading of re-al-time data.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heavy oil reservoir is good and the effec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s significant.The effec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s more than 6million yuan,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employees.The sub-injection technology of cable intellig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water drive and achieve fine water injection in oil reservoirs,which has hig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cable intelligent sub-injection;digital intelligence;fine water injection 作者简介:乔志学,工程师,2016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从事油气田采油、油气集输、注水工作,157****4248,*****************,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东关采油三厂港狮北区畅心公寓2号楼,061000。
智能化设备调试记录资料引言在现代化工业发展的浪潮中,智能化设备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方向。
与传统的机械设备相比,智能化设备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性能。
然而,在使用这种设备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文档将记录智能化设备的调试记录资料,为后续的使用提供参考。
目录1.设备基础数据2.调试方案3.调试记录表4.调试结果分析设备基础数据设备名称:智能化输送设备设备品牌:XX公司设备型号:XY-100设备参数:•最大承载能力:5000kg•输送速度:0-10m/s•电源需求:三相交流380V,50Hz•空气压力需求:0.4-0.6MPa调试方案步骤1:机械调试1.检查传动链条、皮带和轮轴是否松动。
2.对输送皮带进行调整,确保皮带不会偏移。
3.调整角度和高度,并检查输送机头和尾部是否与其他设备对齐。
4.平衡辊座与支架端面,并检查是否出现偏移。
步骤2:电气调试1.接通电源,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正确连接。
2.按照设备说明书对接线进行连接和设置。
3.进行运动测试和功能测试,检查各个部位的电气联锁是否正常。
步骤3:系统调试1.对系统参数进行预设,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2.进行空载和负载测试,检查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调试记录表调试时间调试内容结果2021/7/1 机械调试:检查传动链条、皮带和轮轴是否松动通过2021/7/2 机械调试:对输送皮带进行调整,确保皮带不会偏移通过2021/7/3 机械调试:调整角度和高度,并检查输送机头和尾部是否对齐通过2021/7/4 机械调试:平衡辊座与支架端面,并检查是否出现偏移通过2021/7/5 电气调试:接通电源,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正确连接通过2021/7/6 电气调试:按照设备说明书对接线进行连接和设置通过2021/7/7 电气调试:进行运动测试和功能测试,检查各个部位的电气联锁是否正常通过2021/7/8 系统调试:对系统参数进行预设,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通过2021/7/9 系统调试:进行空载和负载测试,检查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通过调试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测试,最终确认该智能化输送设备已经可以正常运行,并且各项性能均符合我们的要求。
智能分注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李兆亮【摘要】我国水驱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期,国内分层注水工艺进入了智能测调时代.以\"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为主体的智能化分层注水技术,在油田注水中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注水井测调效率,缩短了测调时间.但是,目前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水平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测调周期逐年缩短、层间矛盾加剧、无法进行油藏模拟等,为了进一步满足生产要求,有必要发展智能化分层注水技术,扩大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提高注水驱油效率,实现对注水层的精细控水.在当前或未来的国内油田生产中会逐步进行推广应用.分层注水工艺将继续会以实现多油层高效注水为目标,融合大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向一体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技术保障.【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7【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分层注水;注水合格率;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精细控水【作者】李兆亮【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76我国油田大部分属于陆相沉积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导致纵向油层间非均质性强,注水驱油时容易出现不同油层动用不均衡、高渗透层过早见水而低渗透层注水量低等现象[1] 。
为了实现我国油田产量高产稳产的目标,在当前油田注水开发中,分层注水采油开发已经成为了主体开发技术,我国分层注水工艺经历了固定式分层注水、钢丝投捞式分层注水、电缆测调式分层注水三个发展阶段[2-4。
实践证明,提高注水合格率是提高油层动用比例的有效方法,目前的高效智能测调技术提高测调效率1倍以上,成功地将测调周期由6个月缩短到4个月,长期的分注合格率有60%提高到70%以上,统计现场试验效果动用比例提高10%。
目前我国注采油田正处在以智能化为基础,向一体化、高效化发展的第四代分层注水技术阶段,将实现长期分注合格率在80%以上[5-6] 。
高效智能分层配注技术成功应用于油田注水井作者:何天成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1期摘要: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在油田已推广实施多年,对于提升油田经济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
实践经验表明,目前基于人工上井测调的方式仍然存在测调效率不高、野外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人力成本高等弊端。
目前各行业都在朝基于物联网的人工智能方面转变,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升级换代到无人化、全自动的智能测调方式,成为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效注采;智能注水;精细注水;远程监控1.项目研究背景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受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层间吸水差异大,造成油藏动用程度严重不均、层间矛盾突出,影响整体开发效果。
目前油田主要应用同心配水和偏心配水工藝技术,但采用常规分层注水测试调配过程复杂、不能实时监测和调节井下各层注入量,井下作业风险和操作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直读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
2.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本公司研制生产的智能配注系统是一种新型油田精细分层配注系统,采用全自动测调及直读验封技术,充分吸收了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特点,采用全新的流道结构设计、井下双系统冗余设计、大扭矩高效率微型伺服系统精密控制技术,独立太阳能供电和远程APP测控等技术,体现了精细注水和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应用前景广阔,系统由用户端、太阳能供电系统、井场测控装置、井下中继器和智能配注器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用户端(移动终端、云服务器、PC终端)为用户提供高效远程测控解决方案。
智能配注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如下:a)井下配水器;是整个智能配注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上接头、本体、主控单元、压力测试单元、流量测试单元、水量调节单元以及下接头组成。
配水器各组成部分及主要功能有:1)转接头,采用油管标准螺纹,连接油管和配水器2)上下接头:两端加工有内外螺纹,含密封组件,实现配水器和和转接管连接和密封;3)电缆接头:内含防水插针、电缆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实现内部电缆连接和密封4)配水器本体:保留Φ46中心测试通道,全新流道结构设计,采用一体化设计,各功能单元合理布置于内部,集成度高且便于加工;5)流量测试单元:包括流量板和换能器,负责单层流量信号采集、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和优化调度,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发展前景。
一、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
首先,系统会收集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包括车站乘客流量、列车位置和速度、信号系统信息等。
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拥堵状况、运行时刻表等。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进行智能调度决策,包括列车运行计划、信号优化和应急响应等。
二、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1. 运行监测与分析: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轨道交通的运行状况,包括车站客流量、车辆位置与速度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轨道交通的拥堵状况、运行效率等指标,为下一步的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2. 路线优化与分配: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乘客流量和市区交通情况,优化列车的行驶路线和车站的停靠顺序,使得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和流畅。
3. 信号控制与优化: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对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与优化,通过分析车流情况和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减少交通阻塞和车辆等待时间。
4. 交通调度与应急响应: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进行调度决策,包括增加或减少列车班次、调整运行计划等,以适应突发情况和高峰时段的交通需求。
三、智能调度系统的发展前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调度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运营环境和需求变化。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的需求,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工程名称东航国际广场(南区)智能化系统项目交底日期2018年3月20日施工单位上海东航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楼宇设备自控系统交底摘要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调试页数共8页,第 3 页交底内容:4.2.4.传感器、执行器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温、湿度传感器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
②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
③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2)温度传感器至现场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
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温湿度变化的位置。
②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做风管保温层时完成安装。
4)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管温度传感器宜在暖通水管路完毕后进行安装。
②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③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④水管型温度传感器宜安装在管道的侧面。
⑤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签交底人审核人字传感器宜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做风管保温层时完成安装。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排放口水管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应在暖通水管路安装完毕后进行安装,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工程名称东航国际广场(南区)智能化系统项目交底日期2018年3月20日施工单位上海东航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楼宇设备自控系统交底摘要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调试页数共8页,第 5 页交底内容:3)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注意安装的位置便于维修、拆装。
断块油气田FAULT-BLOCK OIL&GAS FIELD第28卷第2期2021年3月doi:10.6056/dkyqt202102020液控智能分注工艺调配及分层注水量计算方法赵广渊&,季公明&,杨树坤&,吕国胜2,杜晓霞&,郭宏峰&(1.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300459;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摘要液控智能分注工艺可在地面通过液控管线控制井下配水器的水嘴开度,以达到分层调配的目的,其缺点是无法监测井下各层的注水量"对于油藏精细注水开发,分层注水量是分析注水受效和评价水驱效果的重要动态参数"利用该工艺可在地面控制井下配水器水嘴开度的优势,在分析分层注水过程中注入水流动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调配方法及分层注水量计算方法"通过测试各层配注量下对应的井口注入压力,计算得到各层配水器水嘴满足分层配注量的目的开度;通过水嘴目的开度下的单层注入指示曲线和全井注入指示曲线测试,计算得到不同井口注入压力下各层的注水量,并编制了用于调配设计和分层注水量计算的软件"现场应用表明,该调配方法可靠,分层注水量计算结果准确性较高"分层注水解释结果对油田注水开发精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液控智能分注;调配;分层注水量计算;地面控制;注入指示曲线中图分类号:TE357.8文献标志码:AAllocation mothed and calculation of layered injection rate of liquid control intelligentlayered water injection processZHAO Guangyuan1,JI Gongming1,YANG Shukun1,LYU Guosheng2,DU Xiaoxia1,GUO Hongfeng1(l.Production Optimization Division,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Tianjin300459,China;2.Tianjin Branch of CNOOC Limited,Tianjin300459,China)Abstract:The liquid control intelligent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can adjust the opening size of downhole water distributor nozzles through the liquid control pipeline on surfac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ayered allocation,but cannot monitor the injection rate of each layer downhole.For the fine water flooding developed reservoir,layered water injection rate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ynamic parameter for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injected water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water flooding.In this paper,the flow stages of injected water are first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A new layered allocation method and layered injection rate calc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cess advantage of controlling and adjusting the opening size of the downhole water distributor nozzles on surface.By testing the corresponding injection pressure of each layer at the allocated injection rate,the objective opening size of the water nozzles that meets the allocation layered injection rate is calculated.By testing the injection indication curve of the single-layer and the full-well,we can obtain the layered injection rate of each layer at the different injection pressure.Furthermore, we compile a software to allocate the injection rate and calculate the layered injection rate.Field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allocation mothed is reliable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has high accurac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ine management of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oilfield.Key words:liquid control intelligent layered water injection;allocation;calculation of layered water injection rate;surface control;injection indication curve0引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分层注水是实现高效注水、维持油田稳产的主要开发方式。
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系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智能调度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智能调度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它能够自主的分析数据、预测状况并进行决策,从而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智能调度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调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度分析大数据,构建出一套具备预测、决策、优化等多种功能的系统,从而实现资源调配、物流配送、工作排班等重要管理任务。
具体来说,智能调度系统的实现必须具备以下要素:1.面向目标:智能调度系统必须具备面向目标的特性,即能够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分析和优化。
例如,对于地铁的运营管理,目标可能是保证车站换乘、列车换向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拥挤程度,并优化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2.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系统必须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具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技术,能够识别和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构建数据模型以提高准确性和精度。
3.智能决策: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家里说过的需求或者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并且能够自主进行优化调整。
这要求系统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能力,能够准确预测和掌握每个时刻的状态,为优化决策提供支持。
4.多目标优化:智能调度系统的优化过程通常有多个目标,因此它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以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必须先进行需求分析,以确定其功能和目标,接着要确定调度领域的数据来源和预测对象。
2.数据处理和存储:智能调度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是其设计的重要部分。
数据处理通常包括预处理、清洗和转换,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方式进行。
3.算法选择和实现:智能调度系统需要选择适当的算法来实现其核心功能。
价值工程———————————————————————作者简介:盖旭波(1970-),男,山东莱阳人,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分层注水及井下工具研发应用工作。
0引言大港油田属于多层系复杂断块,层间矛盾突出,急需实施分注层间治理,但不同油田区块油藏埋深、地层物性、流体性质、注入压力、注入流体性质、地面系统等特点差异较大,对分注的需求不一,分注难点较多,为逐步解决分注工艺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高层间治理水平,大港油田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相关分注难点配套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应用。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中北部油田多级细分注实施效果较差大港中北部油田而且分注井多为一级二段和二级三段,难以满足多层系开发的需求。
近几年在多级分注方面试验应用了同心集成细分注等技术,解决了偏心多级分注无法验封和流量测试不准确问题,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①现场测试较为复杂,操作存在一定难度;②无法测吸水剖面,地面与地下流量有误差;③在出砂井适应性较差,配水芯子遇卡几率增大。
1.2南部油田以地面分注为主,对后期生产隐患较大大港南部油田一级二段地面分注占分注井数的95%,难以满足油田注水开发需要。
一方面南部油田层多需要分层开发,另一方面,注入水不仅造成油管内腐蚀结垢,还带来了油管外腐蚀结垢,更加速套管内造成油管内腐蚀结垢,增加了套损套变的几率,为后续注水埋下了隐患;另外,南部油田注入水矿化度较高,管线内结垢及二次污染,偏心分注工艺水咀易堵塞,投捞时捞不着、投不上或投捞器卡堵的几率高;由于全井套管内壁腐蚀结垢,刮削器难以清除或清除后套管内表面留下无数粗糙高低不平腐蚀坑,对注水管柱选择配套锚定工具困难,封隔器卡不住、坐不住、密封不严等问题时有发生,腐蚀容易导致封隔器卡、管柱断脱的问题,大修风险高。
1.3目前工艺难以满足出砂井、注聚井分注的要求大港港西、孔店等油田出砂严重,且注聚井多,这类井实施分注后,在停泵、停电、管线补漏时,易造成地层返吐,导致出现砂卡、砂埋及水咀堵塞等问题。
智能测调分注系统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前景目前石油注水井分注工艺采用钢丝和电缆测调,无法避免投捞偏心配水器的作业风险,只能监测瞬时注入量,无法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
不能反映各水层吸水量的信息变化。
因此为了提高低渗油精细分注水平,进行智能测控注水技术的研究,实现流量控制与检测是有必要的。
智能测调分注系统用于油田水井分层配注,具有自动测调各层流量功能,能够实现长期精确的分层注水,不需要人为干预。
标签:智能测调分注系统;技术要点;应用前景1 油田注水工艺的发展1.1 油田注水现阶段遇到的问题注水作为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油田开发进一步深入,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对于一个含油层系多、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严重的油田,由于各分层的地质特性存在較大的差异,造成各层间的吸水指数不同,通常水不是按比例进入油层,因此如何准确了解各小层的吸水情况及准确的实现各小层的精细注水,成为油田开发的重点。
为了实现各小层的精细注水则必须采取分层注水技术,当采用常规的注水方法,对各分层依次调配注水量时,由于层间干扰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调配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调配效率比较低,如果层间干扰严重,可能无法完成配注任务,因此选用合适的注水方法实施分层配注是分层注水面临的一大难题。
1.2 当前各种配注方法对比(1)传统的投捞式配水方法。
主要是通过钢丝等工具对井下水嘴进行投捞,它的缺点如下:a.调配效率低、配水精度低,不能实现井下精细的分层注水;b.投捞工作量大,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以及钻采工艺的进步,深井、超深井、斜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施工时投捞成功率也较低,而且易造成投捞过程中的掉卡事故。
(2)边测边调配水方法。
将电缆下入井内调配测试仪,当坐层成功后,通过调节水嘴开度的大小,实现较好的井下分层注水效果,也实现了实时监测的功能,但其本身也有缺点:a.由于每次测调只进行几个小时后即取出流量测调仪,注水工作筒水嘴处于固定状态,若地层压力或注水压力出现波动时,工作筒无法实现自动调整,造成注水不准确;b.只能实现短时间的流量实时监测,无法实现长期监测;c.当需要调节分层流量时,必须先完成坐层才能进行调节,工序复杂,工作量比较大;d.对水嘴投捞或调节时,也会面临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不易对接等问题。
智能分注分采技术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近年来,油田智能分注分采技术已取得较好的水驱开发效果,解决了常规单井测调作业占用平台时间长、测调效率低、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适应性差等问题。
为进一步对智能分注分采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依据实际地质模型,开展了单独分注、单独分采和分注分采3种注采方式在不同分注或分采率下增油效果研究和对比分析,并且首次通过数模软件实现水嘴调配,分析调配频率对增油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智能分注分采;应用效果;影响因素1 分注分采方式效果对比单对注入井实施分层注水能有效解决纵向吸水剖面不均问题,增加中低渗透储层的有效注入量,达到层间均匀驱替作用,但在油层运移深部难免出现层间绕流现象,使中低渗透储层的注入水向高渗透层运移,从而使油井附近中低渗透储层剩余油动用程度很低。
而单独对油井实施分采,虽能有效解决纵向产出剖面不均问题,采出油井附近中低渗透储层剩余油,但又很难有效改善注入端的层间矛盾。
那么3种注采方式,那种方式增油效果最好?分注和分采两者协同作用,对油田增油效果是否有大幅度提高?是否对分注分采选井又有要求?存不存在最优分注或分采率?油水井存不存在最优调配频率?针对以上疑问,分别模拟了笼统注采、单独分注、单独分采和分注分采等注采方式对油田的增油效果,并作对比分析,同时开展了调配频率对油田增油效果影响研究。
与笼统注采相比,对于水井单独分注,随着分注率增加,累产油逐渐增加,采收率增幅逐渐增大。
当分注率低于80%下,分注率越高,增油效果愈好,分注采收率增幅也愈大;但当分注率达到80%后,再次提高分注率,增油量和采收率增幅逐渐趋于平稳,增油效果不明显。
因此从技术经济方面考虑,油田最优分注率为80%。
对于油井单独分采,随分采率增加,增油量逐渐升高,采收率增幅逐渐增大,增油效果愈来愈好,而采收率增幅并未像分注那样随分采率提高而逐渐趋于平稳,而是分采率越大,累产油才越高。
从增油效果方面考虑,最优分采率应为100%左右。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测量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测量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此,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测量领域的技术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测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可以提高测量精度、缩短测量时间、降低人工成本,为我国测量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高精度、高稳定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量仪器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同时,测量仪器在抗干扰、抗振动等方面的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 一体化、多功能在满足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测量仪器将朝着一体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例如,多参数测量、自动校准、远程监控等功能将逐渐集成到测量仪器中,提高测量效率。
4. 网络化、远程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测量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远程化。
通过远程测量、数据共享等方式,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我国测绘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测量领域的关键技术1. 测量仪器技术(1)光学测量技术:光学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分辨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精密加工等领域。
(2)电磁测量技术:电磁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
(3)声波测量技术:声波测量技术在无损检测、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2.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1)测量数据处理技术:通过测量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式识别等处理,可以挖掘出测量数据中的潜在规律,为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3. 测量自动化技术(1)机器人测量技术:机器人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作业,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制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