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519.00 KB
- 文档页数:48
第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西方国际收支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代表人物;2、熟悉主要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3、学会评价有关理论。
二、教学重点:1、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2、对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评析。
吸收分析理论和内外均衡及政策配合理论。
三、教学难点:吸收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及政策配合理论。
四、教学时间安排:4学时。
【教学内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关于一国国际收支均衡以及国际收支与国民经济均衡的调节手段、调节机制和调节效应的理论。
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即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该理论是一种适用于纸币流通制度的国际收支理论,它紧紧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论述国际收支问题——“弹性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马歇尔(A.Marshall)、琼.罗宾逊(J.Tobinson)(1913-1983)和勒纳(A.P.Lerner)等。
1、弹性分析法的理论假定⑴一国的国际收支仅限于货物贸易收支;⑵进出口货物的供给弹性无限大,因而进出口数量仅取决于进出口货物的需求弹性;⑶国内充分就业、收入不变;⑷货币贬值前国内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2、弹性论的基本内容 P45⑴货币贬值的贸易收支效应BOT=Vx-Vm Vx=QxPx Vm=QmPm贸易收支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①由货币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②由进出口单价的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
举例: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Ex+Em>1.Ex—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其公式为:E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Em—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其公式为:Ex=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