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级物管微观经济学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3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微观经济学》考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选题(20Χ1'=20)1~5 CDCDD 6~10 BBAAB 11~15 CBDCB 16~20 BDDCB二、多选题(10Χ2'=20)1、 ABC2、 AB3、 ABC4、 ABCD5、 AC6、 ABD7、 BCD8、 AC9、 BC 10、ABCD三、判断题(10Χ1'=10)1、√2、×3、√4、√5、×6、×7、√8、×9、√ 10、√四、计算题 (5Χ6'=30)1、, (3分)(3分)2、(2分)(2分)解得: (2分)3(1)某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5分可变要素的投入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 212610 324812 4481224 5601212 66611677010487035/409637-7(2)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是从第5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开始的。
1分4、由:STC=0.1Q3-6Q2+140Q+3000,得:MC=0.3Q2-12Q+140 ---------------------------(1分)TR=P.Q=(150-3.25Q)Q=150-3.25Q2---------------------------(1分)MR=150-6.5Q---------------------------(1分)因为:MC=MR所以:0.3Q2-12Q+140=150-6.5Q解得:将Q1=20代入:P=150-3.25Q--------------------------(2分)得:P=150-20×3.25=85---------------------------(1分)5 (1)市场均衡时:50000-2000P=40000+3000P (2分)P=2,Q=46000 (2分)(2)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故厂商的需求函数是P=2 (2分)五、论述题(2Χ10'=20)1、叙述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1一、名词解说(每题3分,共9分)2、需求的改动3.边沿利润4.花费者节余5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6.在得出某棉花栽种田户的供应曲线时,以下除()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饶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栽种面积D2.已知一件外衣价钱.棉花的价钱80元,一本书价钱20元,在某花费者对于这两种商品的功效最大化的平衡点上,一本书对套的边沿代替率为()A、、C、、A3.长久均匀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由与()。
B.规模酬劳改动有关C.外面经济与不经济有关D.因素的边沿生产率有关E.固定成本与可变为本所占比重有关4.当某花费者对商品X的花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沿功效MUxA、正当B、负值C、零D、不确立,需视详细状况而定5.假如在厂商的短期平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A、损失,立刻停产B、损失,但连续生产C、损失,生产或不生产都能够D、获取正常利润,连续生产为(),则厂商()8.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平衡时,垄断厂商能够()91011.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派,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12.不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可以使另一个人得益13.个人都处在其花费契约线上14.个人都处在他们的功效可能性曲线上15.包含以上所有条件16.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当有()A.AR=AVCB .总损失等于TFCC.P=AVCD .以上说法都对9.所有以下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挪动?()A.花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钱变化C.花费者偏好变化D.其余有关商品价钱变化10.某田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获得丰产,则可预期他的收入会()。
A.增添B.减少C.不变D.不确立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若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断它必为正常品。
().以不同价钱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钱鄙视。
().只需市场价钱高于边沿成本,垄断公司必然扩大产量。
().不完好竞争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独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2024年《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A 卷) 。
留意:1、本试卷共 4 页; 2、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名词说明(每题4分,共16分)市场经济 要素的边际收益 外部成本 洛伦兹曲线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劣质商品 B 、奢侈品C 、互补商品D 、必需品2.预算线反映了( )。
A 、消费者偏好B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C 、消费者人数D 、货币购买力3.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存在以下( )关系。
A 、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低点B 、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C 、平均产量曲线穿过边际产量曲线的最低点D 、平均产量曲线穿过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4.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 )价格。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大于或等于5.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就是( )。
A 、要素的收益B 、要素的价格C 、要素的利润D 、要素的成本6. 利率改变的收入效应是,利率上升时人们当前( )。
A 、只储蓄不消费B 、增加消费,削减储蓄C 、不消费,只储蓄D 、增加储蓄,削减消费7. 风险中性者的财宝效用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向右上方倾斜B 、一条直线,向右下方倾斜C 、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D 、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8.假如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根据科斯定理,( )问题就可妥当解决。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C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D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9. 旧车市场上,因为信息不对称,结果是( )。
A 、高质量车易于成交B 、低质量车易于成交D 、都简单成交 D 、都不简单成交10.具备纯粹公共产品的属性是( )。
A 、增加一个消费者运用的边际成本为零B 、不能够区分消费者或非消费者C 、能够通过供应和需求的相互作用而生产出来的D 、A 和B三、推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规范分析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A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 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2. 如果某个人在生产某种物品时机会成本比别人低,就可以说这个人在生产这种物品时具有比较优势。
()3.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给量的减少。
()4. 假定个人电脑的需求增加而生产个人电脑的成本下降,那么就可以预期到个人电脑交易量会增加但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5. 如果我们观察到香蕉的价格上升而交易量减少了,我们就知道香蕉的供给减少了。
()6. 如果一个人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偏爱程度相同,那么,这两物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大。
()7. 假定A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价格越高,需求也就越富有弹性。
()8. 供给越富有弹性,买者分摊的销售税比例就越小。
()9.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10.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11. 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MU=λ•P()12. 均衡价格就是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13. 生产理论中所说的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依据是以实际产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
()14. 在生产规模报酬递减阶段,LAC与SAC切于SAC最低点的左边。
()15. 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5分)1. 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为,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是。
2. 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生产者在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原则是。
3. 在确定成本时,会计师衡量的是成本,经济学家衡量的是成本。
4. 需求定理告诉我们,当某种物品价格上升时,其将。
5. 供给弹性衡量某种物品的对其变动的反应程度。
6. 如果某种物品提价之后总收益增加,则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弹性的。
7. 只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商品组合。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X)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物业管理师师资培训考试06年试卷与复习资料(总4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物业管理师师资培训考试试卷——物业管理实务(A)一、单项选择题1、物业管理企业是依法成立、具备专门资质,并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依据()从事物业管理相关活动的经济实体。
A.业主公约 B.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C.合同法 D.物业服务合同2、新设立的物业管理企业,其资质等级按最低等级核定,并设()的暂定期。
A.半年 B.一年C.二年 D.三年3、某物业管理公司管理高层住宅类型的物业,总管理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从管理类型和面积上看,该公司符合申报()资质条件。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临时4、物业管理招标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评标专家由政府建立的物业管理评标专家库中抽取B.评标委员会应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C.评标委员会认识一般为5人以上单数,招标人数代表不少于1/2D.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负责组建5、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
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两个阶段。
A.邀请要约、承诺 B.要约、反要约C.要约、承诺 D.邀请要约、反要约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其中的其他形式主要指行为合同形式,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
A.书面合同 B.口头合同C.事实合同 D.其他合同7、()是指物业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就前期物业管理阶段双方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是物业管理企业被授权开展物业管理物业的依据。
A.物业服务合同 B.前期物业服务合同C.业主公约 C.早期介入合同8、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时承接查验不同于新建物业的承接查验,其承接查验内容、重点都有一定区别。
下列不属于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时物业承接查验准备工作的、内容是():A.是否符合承接查验条件 B.成立物业承接查验小组C.与业主委员会共同拟订维修整改计划 D.准备资料和工具9、新建物业的物业管理工作移交中,移交方为该物业开发建设单位,承接方为():A.物业管理企业 B.业主大会C.社区居民委员会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10、物业管理单位实施装修管理的政策依据主要是()以及其它规定。
清华大学2006年微观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说明:此试题为回忆所得,部分数据和表达与原卷不尽相同,答案也综合多位高份考生和相关老师的分析和整理,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谅解!建议和补充,请告诉我们(exam100@),也可以登陆:圣才考研网()一、问答题1.无差异曲线相交违反消费者行为哪些假定?作图说明理由。
2.某消费者开始在北京,给出三个商品的价格和消费量,然后去了上海,给出同样三种商品的价格和消费量。
最后去了广州,给出总收入和三种价格。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虽然上海总收入大,但是因为上海生活成本高,所以在上海效用不如在北京”(2)此人是否应该离开上海去广州?3.劳动供给中开始年收入24000元以下不征税,在新政策下,不管怎么样都征50%的收入税,然后保证农民一定有6000的收入,少的政府补。
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此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两类企业,第一类最小平均可变成本10,最小平均成本15。
第二类最小平均可变成本20,最小平均成本25。
已知mc曲线是u形,求市场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5.某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10元。
两类企业,共1000家,250家a类企业,供给曲线斜率为2,750家b类企业,供给曲线斜率3,求市场供给曲线弹性。
二、计算题1.纯交换市场上英格兰和葡萄牙两个国家,交换葡萄酒和纺织品两种产品。
初始禀赋为英格兰20的酒,120的纺织品,葡萄牙80的酒,20的纺织品。
效用函数分别为u(w,t)=w1/3*t2/3和u(w,t)=w3/4*t1/4问:(1)是否有贸易进行?为什么?(2)准确求出预算线方程,并求两国对于葡萄酒的贸易需求。
(3)如果酒市场出清,求相对价格Pw/Pt。
如果纺织品市场出清,求相对价格Pw/Pt。
2.寡头市场上的两个企业遵循古诺模型,A企业成本c1=20q1,B企业成本c2=60q2,市场需求p=400-q。
(1)求均衡时各企业产量、价格、利润。
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以下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A、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C、分析社会总供应和总需求决定的均衡价格。
D、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经济学中假定的“经济人〞是A、理性的人。
B、自利行为的人。
C、损人利已的人。
D、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人。
3、居民是A、生产要素的供应者。
B、产品的供应者。
C、产品的购置者。
D、生产要素的购置者。
4、经济学包括的主要问题有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生产者选择利润最大化;E、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
本章答案:1、ABD2、ABD3、AC4、ABCDE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
2. 供应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5. 供应量的变动和供应的变动供应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应数量的变动。
供应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应数量的变动。
6. 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7.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8. 供应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供应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响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考卷适用班级:经贸学院2006级所有班级时间:2个半小时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小王经营一家企业,他支付给自己的年薪是2万元。
有人给他找了一份年薪为3万元的工作。
小王自己经营时间的机会成本是:A. 1万元B. 2万元C. 3万元D. 5万元2.若X和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
A.X 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 是低档品D.X和Y是互补品3.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
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不断减少D. 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增加4.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者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6.生产函数表示: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7.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8. MC曲线在AVC曲线以上的部分:A.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B.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C.完全竞争厂商在不同价格下将提供的产品数量D.B和C都对9. 拐折需求曲线模型是: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10.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A.上升阶段B.下降阶段C.水平阶段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名词解释(每道题3分,共12分)1、 隐成本 2.等产量曲线 3.完全竞争 4.公共物品三. 计算题(每道题10分,共30分)1. 某消费者具有效用函数,),(2121Y X Y X U =X 和 Y 的价格均为4元,该消费者的收入为144元。
微观经济学试题A(06级经济类本科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需求(价格)弹性2.消费者剩余3.边际产量4.外在经济5.价格歧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共15分)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如何在股市上赚钱B.证明市场可以配置资源C.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D.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2.一国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技术水平提高D.产品供求平衡3.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曲线,a 点为AB 线段的中点,如图,则( )。
A. b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c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B. b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C. b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D. b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PA b a cB Q5. 若无差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 = - 1/ 2 ,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B.2C.1D.1.56.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
A. MUx/Px=MUy/ Py = MUz/ Pz=……=λ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C.MU n=λP n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
8.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A.2 ,B.1 ,C.3 ,D.5 。
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型共20分。
请将正确的选择写在各题题前的括号内。
答正确的,每题2分,答错误的,每题不得分。
)1.B2.D3.A4.A5.C6.B7.A8.C9.D 10.C二、计算题(每题10分,本题型共30分。
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注明,标明的计量单位应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1.(本小题10分)解:已知Ed=1.6,P =4,%10=∆Q Q ,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d Q Q E P P∆=-∆ (2分)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10%1.6/4P =-∆。
(6分)0.25P ∆=-(元),该商品的价格下降0.25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2分)2.(本小题10分)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分)(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2分)(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2分) (4)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2分)(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因此,MRS 12=P 1P 2=23。
(2分)3.(本小题10分)解: (1)因为STC=0.1Q 3-2Q 2+15Q+10 所以2SM C 0.3Q 4Q 15dSTC dQ==-+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 ,且已知P=55,于是有: 0.3Q 2-4Q+15=55 整理得:0.3Q 2-4Q-40=0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 *=20(负值舍去了) (2分) 以Q *=20代入利润等式有: =TR-STC=PQ-STC=(55×20)-(0.1×203-2×202+15×20+10)=1100-310=790 (2分) 即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Q *=20,利润л=790(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 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 即P<AVC 时,厂商必须停产。
重庆大学2006年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试题一、选择题(3分×15=45分)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 )A.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 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仍然存在相互替代关系;D. 菲利普斯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
2、某企业工资率稳定为5,劳动的边际产量稳定为0.5,产品的单价应当是(B )。
A. 20B. 10C. 1.0D. 0.1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日常用水,按照科斯定理,(B )这个问题就可以妥善解决。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0.B. 只要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0.C.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多大.D.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0。
4、某著名歌手准备暂停演出以便出国深造,此人出国深造的经济成本为(D )。
A. 每年的学费B. 因深造而损失的国内演出收入和在歌坛地位C. 每年学费加国内演出收入和歌坛地位D. 每年学费加生活费和国内演出收入及歌坛地位5、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B )。
A. 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 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C. 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D. 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6、如果一国出于国内均衡,但国际收支有盈余,这时最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D )。
A. 紧缩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货币政策C.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D. 调高汇率7、如果某企业增加1单位劳动投入同时减少4单位资本的投入而保持产量不变,则此时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 D )A. 1/4B. 4C. –1/4D.-48、分摊成本是重要的,管理问题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将增加新的分摊成本,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D )A. 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B. 边际报酬递减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U型D.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U型9、劳动的边际生产价值大于其工资率的原因是(D )A.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B. 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C.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D. 以上都是可能的原因10、―搭便车‖现象是对( C )的一种现象的比喻A. 社会福利问题B. 公共选择问题C. 公共产品问题D. 市场失灵问题11、汽车4S店的汽车专用配件价格普遍偏高,最根本的原因是(B )A. 4S店提供的专用件质量比较高B. 品牌效应和配件的专用性使专用件需求价格弹性较低C. 4S店的经营成本比较高D. 4S店缺乏配件定价的自主权12、如果在需求曲线上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E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B )A. 7.5B. 4.8C. 1D.2413、当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时,则两种商品是(B)A. 互补品B. 替代品C. 独立商品D. 生活必需品14、垄断性竞争厂商具有一定程度的定价自主权,表现在(B )A. 它面临着一条略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B. 它的边际销售收入保持常数C. 它的价格不会随销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15、短期总成本永远不会(B)长期总成本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接近于二、判断题(正确记―∨‖,错误记― ╳‖,2分×10=20分)1.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竞争性市场的结果仍会是帕雷托最优的。
中国农业大学2008 ~2009 学年秋季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题(A)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释义(每小题3分,共30分)(1)企业生产的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需求的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3)私人物品的特点:排他性,竞争性。
(4)寡头市场: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5)边际要素成本: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
(若答成要素价格、MFC 等可以适当考虑给分)(6)帕累托最优状态:(若答成下面的答案2“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适当给分)●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分配状态,所有的帕雷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更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资源配置状态)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7)低档物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反方向变化。
(从价格效应分解角度回答,可以适当考虑给分)(8)价格歧视:垄断厂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当可变要素的数量连续增加时,该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请在后面的表格里将正确答案涂黑)三、计算和分析题(第1、2题各8分,第3、4题各12分,第5题10分,共50分)1.政府对某要素市场实施最低限价政策(如规定最低工资),试用图形分析并说明该政策的经济效应与利弊。
(8分) 答案要点与评分:(1)画出图形,最低限制价格政策的表达;(4分。
字母使用不限制,图形不完整适当扣分)(2)经济效应分析:供给量,需求量,市场均衡状况;(2分,在图形上标注清楚也可以考虑)(3)利弊:要素所有者收入保障;市场未出清。
天津农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西方经济学(微观)(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1.供求定理:2.消费者剩余3.买方垄断厂商:4.边际技术替代率:5.租金: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1.均衡价格是( )A.供求相等时的价格B.管制价格C.支持价格D.限制价格2.商品的边际效用显示出( )A.该商品的有用程度B.多消费一单位的满足程度C.商品的稀缺程度D.预算约束线的斜率3.无差异曲线为一条直线时,它表示消费者的两种商品之间是( )A.不能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补相关的4.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平均产量(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5.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A.MP K/P K<MP L/P LB.MP K/P K>MP L/P LC. MP K/P K=MP L/P LD.MP K=MP L6.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7.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A.先减后增B.先增后减C.按一固定比率增加D.按一固定比率减少8.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A.MR=AR=LMCB. MR=LMCC.MR=AR=LMC=SMC=LACD. MR=AR=LMC=SMC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10.下列哪一种情况说明了外部性的概念?()A.坏天气引起小麦B.小麦减产引起农民收入减少C.吸烟损害吸烟者的健康D.吸烟损害被动吸烟者的健康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前的方框内。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西⽅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试科⽬:微观经济学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答题纸上)1.看不见的⼿⼀般指()A、机会成本B、政府C、利润D、价格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A 世界上⼤多数⼈⽣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资源总是不⾜的C⽤资源必须考虑下⼀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类消耗光3.如果x与y商品是互补品,x价格下降,将使y()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于B、⼩于C、等于D、⼤于或等于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A.征税对中等收⼊家庭是不公平的B. 1982年8⽉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6.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为50美元,商品X和Y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最⼤化,他应该()A、按原计划购买B、减少X和Y的购买量C、增加X、Y的购买量D、增加X的同时减少Y的量7.消费者预算线发⽣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收⼊-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8.当某⼈⾯对⼀张彩票时,如果是212111UW P W PU W P PW U )()(])([-+?-+,则意味着这个⼈是属于下列哪⼀类⼈ ( )A .风险回避者B .风险喜爱者C .风险中⽴者D .都不是9.如果某⼚商增加⼀单位劳动使⽤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仍⽣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 为:()A 1/3B 3C -3D 610. MC 曲线达到最低时()A MP 最⼤B AVC 最⼩C TC 最⼤D AC 最⼩11.某⼚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中取出⼀部分作为⾃⼰所提供的⽣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被视为()。
微观经济学试卷A及答案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微观经济学(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9 分)1.需求的变动:2.边际收益:3.消费者剩余: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2.已知一件外套价格 80 元,一本书价格 20 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本书对外套的边际替代率为()A.0.5B.0.25C.0.8D.0.75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 U 形的原因与()A.规模报酬变动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4.当某消费者对商品 X 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 MUx 为()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5.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 AR 小于 SAC ,但大于 AVC ,则厂商()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6.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A.亏损B.利润为零C.获得利润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7.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A.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线上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8.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A.AR=AVCB.总亏损等于 TFCC.P=AVCD.以上说法都对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9.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变化C.消费者偏好变化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10.某农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若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定它必为正常品。
《微观经济学》试卷A本试卷适用于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日期: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The adag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means:A. To get something we like, we usually have to give up another thing we like.B. Even people on welfare have to pay for food these days.C. The cost of living is always increasing.D. All costs are measured in dollars.2. The invisible hand works to promote general well-being in the economyprimarily through A.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B. the political processC. self interestD. altruism3. If a good is “normal,” then an increase in income will result inA . no change in the demand for the good B. a de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the good C .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the good D. a lower market price4. Wheat is the main input in the production of flour. If the price of wheat increases, all else equal, we would expect A. the supply of flour to be unaffected B. the supply of flour to decrease C. the supply of flour to increase D. the demand for flour to decrease5. A person who lives to be on the sea in a boat would tend to have what type of demand for boats? A. elastic B. inelastic C. unit elastic D. weak6. Suppose the price of product X is reduced from $1.45 to $1.25 and, as a result, the quantity of X demanded increases from 2,000 to 2,200. Using the midpoint method,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X in the given price range isA. 2.00 B . 1.55 C. 1.00 D. 0.64. 7. A perfectly inelastic demand implies thatA. buyers decrease their purchases when the price rises.B. buyers respond substantially to an increase in price.C. buyers increase their purchases only slightly when the price falls.D. buyers purchase the same amount when the price rises or falls. 8. A legal maximum price at which a good can be sold is aA. price floorB. price stabilizationC. price ceilingD. price support 9. The minimum wage is an example ofA. a price ceilingB. a price floorC. a free-market processD. an efficient labor allocation mechanism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correct statement about tax burdens? A. A tax burden falls most heavily on the side of the market that is elastic. B. A tax burden falls most heavily on the side of the market that is inelastic.C. A tax burden falls most heavily on the side of the market that is closer to unitelastic.D. A tax burden is distributed independently of relative elasticities of supply anddemand.11. If a consumer is willing and able to pay $15.50 for a particular good but the price of the good is $16.00, thenA. the consumer would have consumer surplus of $0.50.B. the consumer would not purchase the good and would not have any consumersurplus.C. the consumer would increase his/her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pay by earningmore.D. the market must not be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rrect?A. consumer surplus = value to buyers - amount paid by buyersB. producer surplus = amount received by sellers - cost of sellersC. total surplus = value to buyers - amount paid by buyers + amount received bysellers - costs of sellersD. total surplus = value to sellers - costs of sellers 13. The “invisible hand” refers toA. the marketplace guiding the self-interests of market participants into promotinggeneral economic well-being.B. the marketplace as a place where government looks out for the self-interests ofindividual participants in the market.C. the equity that results from market forces allocating the goods produced in themarket.D. the automatic maximization of consumer surplus in free markets. 14. When income increases, a budget constraint A. will shift inward, parallel to its initial position. B. will shift outward, parallel to its initial position.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C. will pivot around the "Y" axis.D. will pivot around the "X" axis. 15. Economic profit is equal to (i) total revenue – (explicit costs + implicit costs). (ii) total revenue – opportunity costs. (iii) accounting profit – implicit costs. A. (i) only B. (i) and (ii) C. (ii) and (iii) D. all of the above 16. The slope of the total product curve reveals information about theA. average product of workersB. marginal product of workersC. total product of workersD. fixed product of workers17.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ich two variables? A. inputs and cost B. inputs and revenue C. outputs and profit D. inputs and outputs 1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increase labor demand? A. an increase in final product price B.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capital available for workers to use C. an increase in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workers D. all of the above19. Michael Jordan, a famous basketball player, earns more than a university professor.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labor markets would suggest that A. university professors that want to be rich should play basketball. B. Michael Jordan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economy's production of goods andservices than a university professor.C. Michael Jordan is smarter than a university professor.D. Michael Jordan is the greatest basketball player of all time. 20. In the signaling theory of education, (i) schooling makes employees less productive. (ii) schooling itself does not lead to more productive workers. (iii) the worker signals the employer that he is a valuable employee because he waswilling to spend time to get an education.A. (i) and (ii)B. (ii) and (iii)C. (iii) onlyD. all of the above二、判断题(T/F ):(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The two broad reasons for a government to intervene in the economy are to promote efficiency and to promote equity.2. Scarcity means that society has less to offer than people wish to have.3. Surpluses drive price up while shortages drive price down.4. Slope is the ratio of the changes in two variables, while elasticity is the ratio of the percentage changes in two variables.5. Drug interdiction, which reduces the supply of drugs, may decrease drug-related crime because the demand for drugs is inelastic.6. Economists believe that rent control is an efficient way to help the poor raise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7. When analyzing government policies, supply and demand are not very useful tools. 8. A competitive profit-maximizing firm hires workers up to the point that the wage equals the price of the final good.9. The basic purpose of the theory of factor markets is to explain how income is distributed among factors of production.10. Some economists sugges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led to an expanding wage gap between high-skill and low-skill workers.三、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Tax incidence;2. Market failure;3.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4. Price discrimination;5. Nash equilibrium;6.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四、简述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1.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demand and individual supply?2. List and briefly explain each of the four properties of Indifference Curves.3. What characteristics or requirements must be met for a market to be considered as each of the following? (1)perfectly competitive; (2)a monopoly; (3)an oligopoly; (4)monopolistic competition4. What causes the labor demand curve to shift?五、作图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hange in demand” and a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Graph your answer.(NOTE: Examples will be conducive to a high mark )2. Use a graph to demonstrate the circumstances that would prevail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where firms are earning economic profits. Can this scenario be maintained in the long run? Carefully explain your answer.: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微观经济学》(双语)试卷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CB B D DC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A B D B D D B B二、判断题(T/F):(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T T F T F F F F T T三、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Tax incidence:is the study of who bears the burden of a tax. The burden of a tax falls more heavily on the side of the market that is less elastic2. Market failure:the inability of some unregulated market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3.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is the property whereby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an input declines as the quantity of the input increases.4. Price discrimination:is the practice of selling the same good at different prices to different customers, even though the costs for producing for the two customers are the same.5. Nash equilibrium:is a situation in which economic actors interacting with one another each choose their best strategy given the strategies that all the others have chosen.6.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refer to differences in wages that arises from nonmonetar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jobs.四、简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 The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demand are price, income,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tastes, and expectations. (4 points)The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supply are price, input prices, technology, and expectations. (4 points) 2. (1) Higher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preferred to lower ones. (2 points)(2)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downward sloping. (2 points)(3) Indifference curves do not cross. (2 points)(4)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bowed inward. (2 points)3. (1) The goods being offered for sale must all be the same. The buyers and sellers must be so numerous that no single buyer or seller influences the market price. (2 points)(2) A monopoly is a market in which there is only one seller. (2 points)(3) An oligopoly is a market in which there are only a few sellers, and the sellers do not always compete aggressively. (2 points)(4)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a market containing many sellers offering slightly different products. (2 points)4. (1) The output price. When the output price changes, the 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changes, and the labor demand curve shifts. (3 points)(2) Technological change. Technological advance raises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labor. (3 points)(3) The supply of other factors. The quantity available of one factor of production can affect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other factors. (2 points)五、作图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A change in demand refers to a shift in the demand curve. A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refers to a movement along a fixed demand curve.(illustrate: 6 points; graph: 4 points)2.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where firms are earning economic profits, new firms willhave an incentive to enter the market. This entry will expand the number of firms,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the good supplied, and drive down prices and profit.(illustrate 4 points; graph, 6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