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质量调研考试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7.00 KB
- 文档页数:4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 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大题,共25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 律无效;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的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选择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 347x x x += ; (B ) 44x x x ÷=; (C ) 325x x x ⋅=; (D )325()x x=.2. 一元二次方程221x x -=的常数项是(A ) -1; (B ) 1; (C ) 0; (D ) 2. 3. 某一段时间,小芳测得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后,整理得出下表(有两个数据被遮盖).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 ) 3℃,2; (B ) 3℃,4; (C ) 4℃,2; (D ) 4℃,4.4.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 cm 和3cm ,圆心距为5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 ) 内切; (B ) 相交; (C ) 外切; 5. 如图1如果∠1=32o ,那么∠2的度数是(A ) 32o ; (B ) 58o ; (C ) 68o ; (D ) 60o .6. 如图2,△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由此得到结论:①BC =2DE ; ②△ADE ∽△ABC ;③AD AB AEAC=;④=1:3A D E D B C E S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有(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7.计算: 312-⎛⎫⎪⎝⎭= ▲ .8. 分解因式:324a ab -= ▲ . 9.方程 x =的根是 ▲ .10. 成功、精彩、难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多境外参观者纷至沓来。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理化试卷化学部分(理化合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所需相对原子质量: H-1 0-16 C-12 Na-23 N-14 K-39 Ca-40 Ba-137六、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7、以下元素符号中正确的是……………………………………………………………()A、钠元素:NAB、铝元素:AlC、汞元素:HGD、硅元素:SI28、钒(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A、+1B、+3C、+5D、+729、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2H5OHB、O2C、H2OD、NaCl30、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水和双氧水B、冰和干冰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金刚石和石墨31、生活中的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B、酒精C、淀粉D、碳酸32、常见生活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是……………………………………………………()A、煤气燃烧B、光合作用C、湿衣晾干D、铜器生锈3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氮肥的是…………………………………………………………()A、K2CO3B、KNO3C、CO(NH2)2D、NH4HCO334、厨房中的物质可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溶液的是………………………………………()A、蔗糖B、植物油C、淀粉D、冰块35、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不能降低碳排放量的是……………………()A、煤B、风能C、太阳能D、氢能3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金刚石做装饰品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C、用石墨作高温坩埚D、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3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38、人体所摄入的主要营养素有:①蛋白质②糖类③油脂④维生素⑤无机盐⑥水。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数学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完成,写在试卷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B);;.2.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A) 等腰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平行四边形.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的是……………………………………( ). (A )都含有一个30°的内角; (B )都含有一个45°的内角; (C )都含有一个60°的内角; (D )都含有一个80°的内角.4.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X 围是( ).(A) 1k ≥; (B) 1k ≤; (C) 1k >; (D) 1k <.5.如右图,△ABC 中,D 是边BC 的中点,BA a =,AD b =,那么BC 等于…( ).(A )a +b ; (B )12(a +b);(C )2(a +b ); (D )—(a +b).6.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0%”,对此消息,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 (B) 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C) 本市明天降有80%的时间降水; (D) 明天肯定下雨.ADBC 第5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计算:23(2)a a ⋅=.8.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mm . 9.当a=2时,1a -=.10.不等式组24,50x x >-⎧⎨-<⎩的解集是.1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一根为零的条件是. 12.将图形(右)绕中心旋转180°后的图形是(画出图形). 13.函数32y x =-的定义域是. 14. 已知一次函数3y kx =+的图像与直线2y x =平行,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5.梯形ABCD 中,AD ∥BC ,如果∠A=5∠B ,那么∠B=度.16. 在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 ∥CD ,AB=BC ,要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17.如果一斜坡的坡度为i 310米,那么物体升高了米.18.中心角是40°的正多边形的边数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 满分78分) 19.化简:1(1)11a a a -÷++. 20.解方程组:2224,2 1.x y x xy y +=⎧⎨-+=⎩ 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G 与BD 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第12题如果AB=m,CG=12 BC,求:(1)DF的长度;(2)三角形ABE与三角形FDE的面积之比.22.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1)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请加以证明.23.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某机构随机调查了一所小学100名学生寒假中使用零花钱的情况(钱数取整数元),根据调查制成了频率分布表,如下:(1)补全频率分布表;(2)使用零化钱钱数的中位数在第组;(3)此机构认为,应对消费200元以上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那么应对该校800名学生中约名学生提出此项建议.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2,2),点B、C在x轴上,BC=8,AB=AC,直线AC与y轴相交于点D.1)求点C、D的坐标;2)求图象经过B、D、A三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它的顶点坐标.组别分组频数频率12 2034 305 106 5合计25.如图,已知Sin∠ABC=13,⊙O 的半径为2, 圆心O 在射线BC 上,⊙O 与射线BA 相交于E 、F 两点,EF=(1) 求BO 的长;(2) 点P 在射线BC 上,以点P 为圆心作圆,使得⊙P 同时与⊙O 和射线BA 相切,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P 的半径.BC 上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九年级质量调研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A) ; 2.(B) ; 3.(C); 4.(D); 5.(C) ; 6.(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 45a ; 8. 34.310-⨯; 9. 1;10. 25x -<<; 11.c =0; 12. ;13.2x ≠;14.23y x =+; 15. 30; 16.AB =CD 等; 17.5 ;18. 9.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78分) 19.解: 原式=1()(1)11a a a a a +-+++…………………………………………………………4′(各2分)=(1)a a -+…………………………………………………………………………………2′第21题=1a a -- ……………………………………………………………………………………2′=1-. ………………………………………………………………………………………2′20.2224,(1)2 1.(2)x y x xy y +=⎧⎨-+=⎩解:由(2)式得到:2()1x y -=,…………………………………………………………………………1′再得到 1x y -=或者1x y -=-,……………………………………………………………1′与(1)式组成方程组:24,1.x y x y +=⎧⎨-=⎩或24,1.x y x y +=⎧⎨-=-⎩……………………………………………3′ 解得:112,1.x y =⎧⎨=⎩,222,35.3x y ⎧=⎪⎪⎨⎪=⎪⎩……………………………………………………………………4′经检验,原方程组的解是:112,1.x y =⎧⎨=⎩,222,35.3x y ⎧=⎪⎪⎨⎪=⎪⎩……………………………………………1′ 21.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m ,AB ∥CD . ………………………………2′∵CG =12BC , ∴CG =13BG ,………………………………………………1′∵AB ∥CD ,∴CF CGAB BG=.…………………………………………………………………………………1′ ∴13CF m =, …………………………………………………………………………………1′ ∴23DF m =.…………………………………………………………………………………1′ (2)∵AB ∥CD ,∴△ABE ∽△FDE ,………………………………………………………………………………2′∴239()24ABE FDE S S ∆∆==. …………………………………………………………………………2′∴ 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FDE 的面积之比为9∶4.22.证明:(1) ∵A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BC , ………………………………………1′ ∴∠ADC =90°. ∵AD 是∠BAC 的平分线,∴∠1=12∠BAC ,…………………………………1′同理:∠2=12∠MAC .…………………………………1′∵∠BAC +∠MAC=180°. ∴∠1+∠2=90°.即∠EAD =90°. …………………………………1′ ∵CE ⊥AN ,∴∠AEC =90°. …………………………………1′ ∴四边形ADCE 是矩形.…………………………1′(2)当△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DCE 是一个正方形.……………………………1′A BCD EM N第22题12证明:∵∠BAC =90°,A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是斜边BC 上的中线,∴AD=DC .……………………………………………………………………………………1′ ∵四边形ADCE 是矩形, …………………………………………………………………1′∴四边形ADCE 是正方形.…………………………………………………………………1′23.解:(1)见右,每个数1分,共8分;(2) 3;…………………………………………2′ (3)120.…………………………………………2′24.解:(1)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点E .…………1′∵点A 的坐标为(2,2),∴点E 的坐标为(2,0∵AB=AC ,BC =8,∴BE=CE , ……………………………………1′点B 的坐标为(-2,0), 点C 的坐标为(6,0组别 分 组频数 频率1 1023 25456合 计1001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0k ≠), 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 132y x =-+.………………………1′ ∴点D 的坐标为(0,3). …………………1′(2)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0a ≠), ∵ 图象经过B 、D 、A 三点,∴4230,423 2.a b a b -+=⎧⎨++=⎩ (2)′解得:1,21.2a b ⎧=-⎪⎪⎨⎪=⎪⎩………………………………………………………1′∴此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1322y x x =-++. ………………………1′ 顶点坐标为(12,138). ………………………………………………1′ 25.(1)解:联接EO ,过点O 作OH ⊥BA 于点H . ………………2′∵EF=EH………………………………1′∵⊙O 的半径为2,即EO =2,∴OH=1. …………………………………………………1′在Rt△BOH 中,∵Sin∠ABC=13,………………………………………1′ ∴BO=3. …………………………………………………1′(2) 当⊙P与直线相切时,过点P 的半径垂直此直线. …………………………………………1′(a )当⊙P 与⊙O 外切时,DCFABO第25题 E GH①⊙P与⊙O切于点D时,⊙P与射线BA相切,…………………………………………………1′Sin∠ABC=113PPrr=-,得到:14Pr=;………………………………1′②⊙P与⊙O切于点G时,⊙P与射线BA相切,Sin∠ABC =133PPrr=+,得到:52Pr=. ………………………………1′(b) 当⊙P与⊙O内切时,①⊙P与⊙O切于点D时,⊙P与射线BA相切,……………………………1′Sin∠ABC =113PPrr=+,得到:12Pr=;………………………………1′②⊙P与⊙O切于点G时,⊙P与射线BA相切,Sin∠ABC =153PPrr=-,得到:54Pr=. ………………………………1′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的半径为14、52、12、54.……………………1′。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数学试卷2010.4(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完成,写在试卷上不给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二次根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8; (B) 3- ; (C) 12 ; (D) 48 .2.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A) 等腰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平行四边形. 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的是……………………………………( ).(A )都含有一个30°的内角; (B )都含有一个45°的内角; (C )都含有一个60°的内角; (D )都含有一个80°的内角.4.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1k ≥; (B) 1k ≤; (C) 1k >; (D) 1k <.5.如右图,△ABC 中,D 是边BC 的中点,BA a =,AD b =,那么BC 等于…( ).(A )a +b ; (B )12(a +b);(C )2(a +b ); (D )—(a +b).6.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0%”,对此消息,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DBC 第5题(A) 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 (B) 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C) 本市明天降有80%的时间降水; (D) 明天肯定下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计算:23(2)a a ⋅= .8.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43m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mm . 9.当a=2时,1a -= .10.不等式组24,50x x >-⎧⎨-<⎩的解集是 .1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一根为零的条件是 . 12.将图形(右)绕中心旋转180°后的图形是 (画出图形). 13.函数312y x =-的定义域是 . 14. 已知一次函数3y kx =+的图像与直线2y x =平行,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5.梯形ABCD 中,AD ∥BC ,如果∠A=5∠B ,那么∠B= 度.16. 在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 ∥CD ,AB=BC ,要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17.如果一斜坡的坡度为i =1∶3,某物体沿斜面向上推进了10米,那么物体升高了米.18.中心角是40°的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第12题第21题19.化简:1(1)11a a a -÷++.20.解方程组:2224,2 1.x y x xy y +=⎧⎨-+=⎩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G 与BD 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 如果AB=m ,CG =12BC , 求:(1)DF 的长度;(2)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FDE 的面积之比.M22.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AB=AC ,AD 是∠BAC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AN 是△ABC 外角∠CAM 的平分线,CE ⊥AN ,垂足为点E , (1)求证:四边形ADCE 是矩形;(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 是一个 正方形?请加以证明.23.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某机构随机调查了一所小学100名学生寒假中使用零花钱的情况(钱数取整数元),根据调查制成了频率分布表,如下:(1) 补全频率分布表;(2) 使用零化钱钱数的中位数在第 组; (3) 此机构认为,应对消费200元以上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那么应对该校800名学生中约名学生提出此项建议.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已知点A 的坐标为(2,2),点B 、C 在x 轴上,BC =8,AB=AC ,直线AC 与y 轴相交于点D . 1)求点C 、D 的坐标;2)求图象经过B 、D 、A 三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及它的顶点坐标.组别分 组频数 频率1 0.5—50.5 0.12 50.5—100.5 20 0.23 100.5—150.54 150.5—200.5 30 5 200.5—250.5 10 6250.5—300.5 5 合 计25.如图,已知Sin∠ABC=13,⊙O的半径为2,圆心O在射线BC上,⊙O与射线BA相交于E、F两点,EF=23,(1)求BO的长;(2)点P在射线BC上,以点P为圆心作圆,使得⊙P同时与⊙O和射线BA相切,求所有满足条件的⊙P的半径.BC上D CFA B O第25题EG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九年级质量调研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A) ; 2.(B) ; 3.(C); 4.(D) ; 5.(C) ; 6.(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 45a ; 8. 34.310-⨯; 9. 1; 10.25x -<<; 11. c =0; 12. ;13.2x ≠; 14.23y x =+; 15. 30; 16.AB =CD 等; 17.5 ; 18. 9.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78分) 19.解:原式=1()(1)11a a a a a +-+++…………………………………………………………4′(各2分)=(1)a a -+ …………………………………………………………………………………2′=1a a -- ……………………………………………………………………………………2′第21题=1-. ………………………………………………………………………………………2′20.2224,(1)2 1.(2)x y x xy y +=⎧⎨-+=⎩解:由(2)式得到:2()1x y -=,…………………………………………………………………………1′再得到1x y -=或者1x y -=-,……………………………………………………………1′与(1)式组成方程组:24,1.x y x y +=⎧⎨-=⎩或24,1.x y x y +=⎧⎨-=-⎩……………………………………………3′ 解得:112,1.x y =⎧⎨=⎩,222,35.3x y ⎧=⎪⎪⎨⎪=⎪⎩……………………………………………………………………4′ 经检验,原方程组的解是:112,1.x y =⎧⎨=⎩,222,35.3x y ⎧=⎪⎪⎨⎪=⎪⎩……………………………………………1′ 21.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m ,AB ∥CD . ………………………………2′∵CG =12BC , ∴CG =13BG ,………………………………………………1′∵AB ∥CD ,∴CF CGAB BG=.…………………………………………………………………………………1′ ∴13CF m =, …………………………………………………………………………………1′ ∴23DF m =.…………………………………………………………………………………1′ (2)∵AB ∥CD ,∴△ABE ∽△FDE ,………………………………………………………………………………2′∴239()24ABE FDE S S ∆∆==. …………………………………………………………………………2′∴ 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FDE 的面积之比为9∶4.22.证明:(1) ∵A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BC , ………………………………………1′ ∴∠ADC =90°. ∵AD 是∠BAC 的平分线,∴∠1=12∠BAC ,…………………………………1′同理:∠2=12∠MAC .…………………………………1′∵∠BAC +∠MAC=180°. ∴∠1+∠2=90°.即∠EAD =90°. …………………………………1′ ∵CE ⊥AN ,∴∠AEC =90°. …………………………………1′A CD EM N第22题12∴四边形ADCE 是矩形.…………………………1′(2)当△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DCE 是一个正方形.……………………………1′ 证明:∵∠BAC =90°,A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是斜边BC 上的中线,∴AD=DC .……………………………………………………………………………………1′ ∵四边形ADCE 是矩形, …………………………………………………………………1′∴四边形ADCE 是正方形.…………………………………………………………………1′23.解:(1)见右,每个数1分,共8分; (2) 3;…………………………………………2′ (3)120.…………………………………………2′24.解:(1)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点E . (1)∵点A 的坐标为(2,2),∴点E 的坐标为(2,0).……………………1组别 分 组频数 频率1 0.5—50.5 102 50.5—100.53 100.5—150.5 250.25 4 150.5—200.50.3 5 200.5—250.50.1 6250.5—300.50.05 合 计 1001∵AB=AC ,BC =8,∴BE=CE , ……………………………………1′ 点B 的坐标为(-2,0), ……………………1′ 点C 的坐标为(6,0).………………………1′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0k ≠), 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 132y x =-+.………………………1′ ∴点D 的坐标为(0,3). …………………1′(2)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0a ≠), ∵ 图象经过B 、D 、A 三点,∴4230,423 2.a b a b -+=⎧⎨++=⎩…………………………………………………………………2′解得:1,21.2a b ⎧=-⎪⎪⎨⎪=⎪⎩………………………………………………………1′∴此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1322y x x =-++. ………………………1′ 顶点坐标为(12,138). ………………………………………………1′25.(1)解:联接EO ,过点O 作OH ⊥BA 于点H . ………………2′∵EF =23,∴EH =3.………………………………1′∵⊙O 的半径为2,即EO =2,∴OH=1. …………………………………………………1′在Rt △BOH 中,DCFABO第25题 E GH∵Sin∠ABC=13,………………………………………1′∴BO=3.…………………………………………………1′(2)当⊙P与直线相切时,过点P的半径垂直此直线.…………………………………………1′(a)当⊙P与⊙O外切时,①⊙P与⊙O切于点D时,⊙P与射线BA相切,…………………………………………………1′Sin∠ABC=113PPrr=-,得到:14Pr=;………………………………1′②⊙P与⊙O切于点G时,⊙P与射线BA相切,Sin∠ABC =133PPrr=+,得到:52Pr=. ………………………………1′(b) 当⊙P与⊙O内切时,①⊙P与⊙O切于点D时,⊙P与射线BA相切,……………………………1′Sin∠ABC =113PPrr=+,得到:12Pr=;………………………………1′②⊙P与⊙O切于点G时,⊙P与射线BA相切,Sin∠ABC =153PPrr=-,得到:54Pr=. ………………………………1′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的半径为14、52、12、54.……………………1′11 / 11。
2009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理化质量调研物理部分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6分1.B 2.C 3.A 4.C 5.B 6.D 7.D 8.A二、26分(9—14题每格1分,15—16每格2分)9.1.5;串;电能。
10.连通器;大气压强;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1.7105;960;运动。
12.滑动;做功;惯性。
13.10;大于;等于。
14.0.6;3.6;10。
15.变大;变小。
16.(1)像距越小,像越小。
(2)不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焦距越小,像距越小,像越小。
三、6分每题3分17.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各1分。
18.通电螺线管的N、S极1分;小磁针的N、S极1分;磁感线的方向1分。
四、24分19.(4分)Q吸=cmΔt = 4.2×103焦/(千克·℃) ×2千克×50℃=4.2×105焦20.(4分)V排= V物F浮=ρ水gV排=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4´10-4米3 =3.92牛21.(7分)(1)U= U2= U1=R1I1 = 20欧´0.3安= 6伏(2)P1 = U1 I1 = 6伏´ 0.3安= 1.8瓦(3)I2 = I- I1=1A-0.2A=0.8AR2= U2/ I2=6V/0.8A=7.5欧22.(8分)(1)hA=pA/ρ水g =980帕/(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0.1米(2)G甲=ρ水·V水g =1.0´103千克/米3 ×0.01米2×(0.1米+0.3米)×9.8牛/千克=39.2牛F= G甲+ G容=39.2牛+2牛=41.2牛(3)小芳hB =pB/ρ酒精g =980帕/(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0.125米ρ水g(h甲-h)=ρ酒精g(h乙+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4米-h)=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425米+h)h=1/30米(或≈0.03米)五、18分23—24(8分)23.左;水平;0—5牛;0.2牛。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104一、填空题(满分56分):1. ;2. 理:3; 文:;3. ;()(),26,-∞+∞ 2144x -; 5. ; 6.; 7. 32;()0,x ∈+∞4-4π8. 理:-6;文:5; 9. 或; 10. 理:;11. ;432π492πarctan 4π-12(,)9312. 理:;文:; 13. 理:(2,2012);文:; 14. 1028.52532二、选择题(满分20分): 题号15161718答案CCDA三、解答题: 19.(本题满分12分)解法一:因为 ,得 ,(12i)43i w +=+43i2i 12iw +==-+所以 .5|i |3i 2iz =+-=+- 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虚根,则必有共轭虚根,i 3+=z i 3-=z 因为,,6z z +=10z z ⋅=故所求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26100x x -+=解法二:设,则i w a b =+R)(∈b a 、 b a b a 2i 2i 34i +-=-+⇒(4)2(32)a bi b a i -+=+-⇒,∴ ,…,以下解法同[解法一].4232a b b a -=⎧⎨=-⎩⇒21a b =⎧⎨=-⎩2i w =-20.(本题满分14分)解:争议的原因是收费标准中对于“每小时按加价50%收费”的含义出现了歧义。
以下给出三种不同的理解:解释一:第一小时为10元,以后每小时都为15元.14小时总收费为:元;101513205+⨯=解释二:第一小时为10元,以后每小时都比前一小时增加5元.可以理解为等差数列求和,则14小时总收费为元.141414101355952S =⨯+⋅⋅=解释三:第一小时为10元,以后每小时都增加50%.可以理解为等比数列求和,则14个小时的收费为元.()1414101 1.55818.591 1.5S -==-【说明】以上三种解释中能任意给出两种即可得满分.22.(本题满分16分)(理科,同文科23题)解:(1)由得,⎪⎩⎪⎨⎧≠-+>-022022x x )2,0()0,2( -∈x 则,任取,都有x x x f )2ln()(2-=)2,0()0,2( -∈x ,则该函数为奇函数.=-)(x f xx )2ln(2--)(x f -=(2)任取,1201x x <<<则有,221201x x <<<2212221x x ⇒->->.2212ln(2)ln(2)0x x ⇒->->又,所以,即,12111x x >>221212ln(2)ln(2)x x x x -->12()()f x f x >故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f x (0,1)(3)由程序框图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要满足条件,{}n a 则必有。
2010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中地理学业质量调研试卷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注:如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二、综合题(共(一)(9分)1、14时46分(1分)2、亚欧太平洋消亡(3分)3、30(1分)4、D(1分)5、B (1分)6、北海道(1分)本州岛沿岸的日本暖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使得核泄漏物质向远离我国的方向扩散,(日本暖流,海水由南向北流,北大太平洋暖流,向东流),受海水的稀释作用,使其浓度降低,因此对我国影响不太大。
(1分)(二)(12分)1、略(2分)2、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23°26′S)海口哈尔滨北(5分)3、A B 早 6 (3分)4、A C D(2分)(三)(11分)1、日本暖流西风漂流⑨(3分)2、④⑧增温增湿(3分)3、低低(2分)绘图略(1分)4、AD(2分)(四)(11分)1、B(1分)地中海型农业(1分)麦类(大麦、小麦)(1分)2、温带海洋性(1分)位40°N°~60°N的西风带,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北大西洋暖流从沿岸经过;以平原地形为主;(3分)3、增大减少大陆性(3分)4、③(1分)(五)(13分)1、老龄化(1分)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同时人口老龄化还会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2分)2、人口流动规模大(或流动人口数量多)(1分)流动人口从中西部省区流向东南沿海省区(1分);从农村流向城市(1分)3、劳务迁移(1分)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或: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等)(2点2分)4、对流出地:缓解农村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增加收入,提高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促进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
(2分)对流入地: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或: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等)(2分)(六)(14分)1、热带季风气候水田(2分)2、喀斯特(1分)3、华南妈祖D(2分)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由第三产业为主转为第二产业为主。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
B 提高声音的响度。
C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2.下列星球中,被降级为“矮行星”的是()A月球。
B 太阳。
C 冥王星。
D 地球。
3.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
B 牛顿。
C 阿基米德。
D 亚里斯多德。
4.北方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做工作物质将热量传到千家万户的,这是利用了水的()A密度大。
B 质量大。
C 比热容大。
D 导热性好。
5.分别标有“220V 25W”、“110V 25W”、“36V 40W”字样的三个白炽灯,它们各自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时()A“220V 25W”最亮。
B “36V 40W”最亮。
C “110V 25W”最亮。
D 三个灯泡一样亮。
6.如图1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左右摆动,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A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A B图1 图27.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叙述中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8.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3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向北运动的。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大题,共25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的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选择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 347x x x += ; (B ) 44x x x ÷=; (C ) 325x x x ⋅=; (D ) 325()x x =. 2. 一元二次方程221x x -=的常数项是(A ) -1; (B ) 1; (C ) 0; (D ) 2.3. 某一段时间,小芳测得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后,整理得出下表(有两个数据被遮盖).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 ) 3℃,2; (B ) 3℃,4; (C ) 4℃,2; (D ) 4℃,4.4.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 cm 和3cm ,圆心距为5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 ) 内切; (B ) 相交; (C ) 外切; (D )5. 如图1,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如果∠1=32o ,那么∠2的度数是(A ) 32o; (B ) 58o; (C ) 68o; (D ) 60o.6. 如图2,△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由此得到结论:①BC =2DE ; ②△ADE ∽△ABC ;③AD ABAE AC=;④=1:3ADE DBCE S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E D CBA图2【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7.计算:312-⎛⎫ ⎪⎝⎭= ▲ .8. 分解因式:324a ab -= ▲ . 9. 方程 x =的根是 ▲ .10. 成功、精彩、难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多境外参观者纷至沓来。
2010-2023历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8题)1.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NO3-、SO42-、Fe3+、H+和一种未知离子(OH-忽略不计),它们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1:3:1,则未知离子可能为A.Fe2+B.Ba2+C.C1-D.Mg2+2.室温时,向10mL的醋酸稀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稀溶液至过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B.当溶液呈中性时,反应恰好完全C.当反应恰好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10mLD.当溶液呈碱性时,其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Na+)>c(OH-)>c(Ac-)>c(H+)3.25℃时,K w =1.0×10-14;100℃时,K w=5.4×10-13。
对有关溶液pH说法正确的是A.100℃时,pH=12的NaOH(aq)和pH=2的H2SO4(aq)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 7B.100℃时,0.2 mol/L Ba(OH)2(aq)和0.2 mol/LHCl(aq)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C.25℃时,0.2 mol/L NaOH(aq)与0.2 mol/LCH3COOH(aq)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D.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aq)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4.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事实是A.硝酸比磷酸易挥发B.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C.惰性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D.通常情况下单质溴呈液态、碘呈固态5.按如图实验,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a装置中有白色固体B.b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C.c装置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d装置中溶液变蓝色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7.下列化学用语只能用来表示一种微粒的是A.C3H8B.C.二氯乙烷D.8.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1%的H2SO4,采用边排放边处理成化肥硫铵的方法变废为宝(如图所示)。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理 化 试 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物 理 部 分考生注意: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如图1所示的3种原子模型中,最接近于原子内部真实情况的是 ( )A .图①模型B .图②模型C .图③模型D .三种模型与真实情况接近程度相同2.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 ( ) A .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B .频率低,人耳能听到C .频率高,人耳听不到D .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3.以下关于重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C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桌面向下D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4.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若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离物体的距离应 A .大于一倍焦距B .大于两倍焦距 ( )C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 .小于一倍焦距5.工地上用起重机搬运一个重力为G 的物体,匀速提升时所用的拉力为F 1,匀速下降时所用的拉力为F 2,则F 1、F 2、G 三者之间正确的关系是 ( ) A . F 1 > G > F 2 B .F 1 > F 2 = GC . F 1 = F 2 = GD .F 1 < G < F 26.如图2所示,O 为杠杆AB 的支点,A 端挂一重物G ,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 )图1①原子行星模型 ②氦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③原子葡萄干蛋糕模型A .F 1B .F 2C .F 3D .F 4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两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 甲、F 乙和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 B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C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D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8.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电键S 发现小灯L 不亮,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电阻R 上,为检测故障所在,下列做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电压表并在灯L 两端,电压表无示数,则灯L 一定短路 B .用电压表并在电阻R 两端,电压表无示数,则电阻R 可能短路C .用一个检测小灯L ′并联在电阻R 两端,若灯L′亮,则灯L 一定短路D .用一个检测小灯L′并联在电阻R 两端,若灯L′不亮,则灯L 一定断路二、填空题(9—14题每格1分,15—16每格2分,共26分)9.某LED 手电筒内用三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三节干电池为 (2) 使用(选填“串联”或“并联”)。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3、,一览众山小。
《望岳》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青玉案元夕》5、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6、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历历”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直接表明了此楼临江而建的特点。
B、颔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C、颈联写出了诗人放眼望去,江上的景色凄美动人,令人伤感。
D、尾联表露了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使诗意重归于开头渺茫的境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9、《陈涉世家》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先交待吴广取得了众士卒的拥戴。
B、其次写吴广运用激将法一人力杀两尉。
C、接着写陈吴二人抓住时机动员众人起义。
D、最后交待了起义军的名义、标志、号称、誓师。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每小题3分)1、风雪夜归人2、出师一表真名世3、会当凌绝顶4、灯火阑珊处5、思而不学则殆6、后遂无问津者(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7、清楚可数(2分)8、D(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9、汉(1分)司马迁(1分)10、吴广平素爱护士兵,士兵多愿听他差遣。
(3分)11、B(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12、(1)离开(2分)(2)吃(2分)13、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
(3分)14、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
(2分)15、俭朴、克己(3分,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二、现代文(48分)16、栗(1分)粟(2分)17、“哪怕……也”或者“即使……也”(2分)18、D(4分)19、(1)读书一定要读好书。
(3分)(3)读书不可强求。
(3分)(4)读书不应该依赖做卡片。
(3分)20、评分标准:举出一例课外阅读的例子1分;关于“同构关系”的理解:阐述自己与作品的共鸣2分;语言1分。
示例:我向来钦佩那种不惮一切阻碍的勇气和才智,所以读《西游记》的时候,特别喜欢孙悟空上天入地,斗妖降魔的故事,故而那部小说,我已读过三四遍了,《西游记》与我可以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21、格依玛村人走上偷抢之路既是无奈也是偶然,他们并不是天生的“魔鬼”。
(3分)22、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表明这里的“粮食”并不是真正的能够让人果腹的食物,而是有毒的工业淀粉。
(2分)23、(1)D(2分)(2)原句更好。
原句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更能表现说话者对自我行为的反省,与说话者的身份、经历相吻合,而改句则更倾向于一种告白。
(3分)24、(4分)村民们学会了作案时更加隐蔽更加机警,他们的作案开始有组织并有序起来;一个被抢了货物的小伙子不惜以下跪方式救了全村人性命,这唤醒了村民内心的善念。
高三质量调研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T04)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 1. 1或3; 2. -4; 3. 理:2,13⎛⎤⎥⎝⎦;文:2,3⎛⎫+∞⎪⎝⎭; 4. 247;5. 理:6;文:1;6. {1,1}-;7. ),2[]1,2[+∞- ;8.理:4;文:B ; 9. 3arctan2π-; 10. 60°; 11. 2516-; 12. 52,33⎛⎫ ⎪⎝⎭; 13. 理:3.13;文:10; 14. 理:45;文:215. 二、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16分): 题号 1516 17 18 答案ADBC三、解答题:19.(满分14分)(文)解:由命题p为真,可得(280a a ∆=-<⇒∈-; 由命题q 为真,可知复平面上的圆224x y +=和圆()221x a y ++=有交点,于是由图形不难得到[][]3,11,3a ∈--,故两个命题同时为真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22a ⎤⎡∈--⎦⎣. 20. (文)解法一:联结BD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AC =再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sin AC ABACB ABC ACB⋅=⇒∠==∠∠.在DBC △中,因为BD BC =,故DBC π∠=- 所以2arcsin3.13CD π⎛=-≈ ⎝⎭. 解法二:如图,以点B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条件可得点A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1,1),故直线AC 的方程为1(2)3y x =+,和圆方程222x y +=联立得222,1(2),3x y y x ⎧+=⎪⎨=+⎪⎩可解得75x =-和1x =,即得点D 的坐标为71,55⎛⎫- ⎪⎝⎭. 于是,得71,55BD ⎛⎫=- ⎪⎝⎭,()1,1BC =,故向量BC 和BD 的夹角DBC ∠的余弦值为3cos 5BC BDDBC BC BD⋅∠==-⋅,即3arccos 5DBC π∠=-.所以,3arccos 3.135CD π⎛⎫=-≈ ⎪⎝⎭. 注:20题理科解答参看文科22题.21. 解:(1)设电视广告播放量为每天i 次时,该产品的销售量为iS (0i n ≤≤,*N i ∈). 由题意,*1,0,,1,N 2i i ib i S b S i n i -=⎧⎪=⎨+≤≤∈⎪⎩, 于是当i n =时,2122222n n nb bb S b b ⎛⎫⎛⎫=++++=-⎪ ⎪⎝⎭⎝⎭,(*N n ∈). 所以,该产品每天销售量S (件)与电视广告播放量n (次/天)的函数关系式为*12,N 2n S b n ⎛⎫=-∈ ⎪⎝⎭.(2)由题意,有12 1.92nb b ⎛⎫-≥ ⎪⎝⎭⇒210n ≥⇒4n ≥.(*N n ∈) 所以,要使该产品的销售量比不做电视广告时的销售量增加90%,则每天广告的播放量至少需4次.注:(理科20题续)又当1n =时,10b =,()21102n -=. 故综上,当1n =时,()2123102nn b b b b -++++==;当2n ≥时,()212312nn b b b b -++++>.22.(文)解: (1) 由n n S a 31=+… (1) , 得123++=n n S a … (2),由 (2)-(1) 得1123+++=-n n n a a a , 整理得412=++n n a a ,*N n ∈. 所以,数列2a ,3a ,4a ,…,n a ,…是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其中,333112===a S a , 所以,2*1,1,34,2,Nn n n a n n -=⎧=⎨⋅≥∈⎩. (2)由题意,*40,1,log 3(2),2,N n n b n n n =⎧=⎨+-≥∈⎩. 当2n ≥时, 所以,()212312nn b b b b -++++>.不妨设*N n a m =∈,①即为()01221339mm m m C C C m +=+++>故等式不可能成立. 所以,对任意的*N n ∈,a =(),n n a b 不可能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23. (文) 解:(1)(2)基本同理22题(略)(3)由(2)可知,曲线M 在变换T 下的不动点(,)P x y 需满足3x y =.情形一:据题意,不妨设椭圆方程为221x y m n +=(0,0m n >>), 则有222(3)911y y n m y m n mn++=⇔=. 因为0,0m n >>,所以209mny n m=>+恒成立,因此椭圆在变换T 下的不动点必定存在,且一定有2个不动点.情形二:设双曲线方程为221x y m n +=(0mn <), 则有222(3)911y y n m y m n mn++=⇔=, (3)由题意,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2,1)d =,假设向量a =(),n n a b 恰为该直线的方向向量,则有 2n n b a =,当1n =时,11a =,10b =,向量()1,0a =不符合条件; 当2n ≥时,由[]2422log 3(2)34n n n b a n -=⇒+-=⋅24log 93424n n -⇒=⋅-+,而此时等式左边的4log 9不是一个整数,而等式右边的23424n n -⋅-+是一个整数,故等式不可能成立. 所以,对任意的*N n ∈,a =(),n n a b 不可能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解法二:同解法一,由假设可得2n n b a =, 当2n ≥时,2*34N n n a -=⋅∈ 由2n n b a =242log 4na n n n a a a ⇒=⇒= …①,因为0mn <,故当90n m +=时,方程291n m y mn+=无解; 当90n m +≠时,故要使不动点存在,则需209mn y n m=>+, 因此,当且仅当0,90mn n m <⎧⎨+<⎩时,双曲线在变换T 下一定有2个不动点.否则不存在不动点.进一步分类可知,(i) 当0n <,0m >时,⇒1909m n m n m ≤-⇒+<+9mn⇒>-.即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时,需满足09mn<-<时,双曲线在变换T 下一定有2个不动点.否则不存在不动点.(ii) 当0n >,0m <时,09099mn mn m n m n⇒>⇒+<⇔->+.即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时,需满足9mn->时,双曲线在变换T 下一定有2个不动点.否则不存在不动点.。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理化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共16分)1.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提高声音的响度。
C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2.下列星球中,被降级为“矮行星”的是( )A 月球。
B 太阳。
C 冥王星。
D 地球。
3.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阿基米德。
D 亚里斯多德。
4.北方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做工作物质将热量传到千家万户的,这是利用了水的( )A 密度大。
B 质量大。
C 比热容大。
D 导热性好。
5.分别标有“220V 25W ”、“110V 25W ”、“36V 40W ”字样的三个白炽灯,它们各自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时( ) A “220V 25W ”最亮。
B “36V 40W ”最亮。
C “110V 25W ”最亮。
D 三个灯泡一样亮。
6.如图1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左右摆动,当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7.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叙述中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8.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3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向北运动的。
B 甲车一定比乙车通过的路程多。
C 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D 通过4米的路程,甲比乙少用2.5秒。
二、填空题(共26分)9.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用电器都以干电池作为电源,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伏,为获得不同的电压值,可采用将若干节干电池______接成电池组使用(选填“串”或“并”),用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消耗 ______。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二期终调研化学试卷2011. 6. 15(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S —32,Cl —35.5,Na —23,Mg —24,Al —27,Cu —6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们身边的一些物质里属于纯净物的是A .盐酸B .不锈钢C .明矾D .聚乙烯 2、需要用棕色瓶保存的化学试剂是 A .浓硫酸 B .浓硝酸 C .NaOH(s) D .碳酸钠(aq) 3、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
有关钯原子(Pd 10646)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46 B .质子数为46 C .电子数为46 D .中子数为464、物质之间的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 A .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 B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酸——取代反应 C .乙醇与钠——置换反应 D .甲烷与氧气(点燃)——化合反应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烷的结构式: CH 3—CH 3 B .S 2-的结构示意图:C .乙炔的分子式: CH≡CHD . CO 2的电子式:6、下表是某同学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中的部分内容,该同学应注意补充的微量元素是A .硒B .锌C .铁D .碘 7、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 .Br 2B .NH 4ClC .CaCl 2D .H 2O 2 8、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 B .2,3—二甲基丁烷C .二溴乙烷D .2,2—甲基戊烷9、用实验室常见仪器、药品构成的装置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该装置是电解池B .铜片是正极,上面有气泡产生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烧杯中溶液逐渐变蓝10.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家庭小实验是 A .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含KIO 3)中的碘元素 B .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 .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D .用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含CaCO 3等)11、下列两个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的热量分别以Q 1和Q 2表示,Q 1和Q 2关系正确的是CH 4(g)+2O 2(g)→CO 2(g)+2H 2O(l)+Q 1; 1/2CH 4(g)+O 2(g)→1/2CO 2(g)+H 2O(g)+Q 2 A .Q 1=2Q 2 B .Q 1>2Q 2 C .Q 2<Q 1<2Q 2 D .Q 1<2Q 2 12、一定条件下,反应 COCl 2(g)CO(g)+Cl 2(g) - Q (Q>0)达到平衡。
2010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调研“综合能力测试”试卷(2011.4)(文科使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共63分)本卷(1~21小题)全部为单选题,每个答案3分。
注:1-6政治;7-12历史;13-18地理;19物理;20化学;21生物第Ⅱ卷(共87分)一、(29题共9分。
29、⑴材料一反映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
(1分)材料二说明建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
(1分)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1分)⑶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1分)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分)③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分)⑷建设创新型国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1分);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1分);将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分)。
二、(本题13分) 第30题共2分;第31题共6分,其中背景2分,作用4分(见标注);第32题共5分,其中⑴3分,⑵2分,3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分)31、背景:①两汉时期对匈奴军事的胜利②两汉政府的强大(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各1分,共2分)作用:①巩固了两汉对西域的有效统治②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③促进民族融合④坚强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往(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各1分,共4分)32、⑴唐、雍、乾三朝多次遣军征讨蒙古准葛尔部首领葛尔丹叛乱(1分),后来乾隆又平叛天山南路的回部叛(1分),设立伊犁将军管理当地的军务与民政(1分)。
(共3分)⑵体现:实行民主区域自治,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分)三、(本题15分) 第33题共2分;第34题共4分;第35题共2分;第36题共1分;第37题共5分,其中原因2分,建议3分;第38题共1分。
2010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质量调研考试
数学卷答案要点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满分24分)
1.C ; 2.A ; 3.D ; 4.C ; 5.B ; 6.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满分48分)
7.8; 8.()()22a a b a b +-; 9.3x =; 10.6
4.2510⨯;
11
.2+ 12.二、四; 13.0.6a ; 14.
3
5
; 15.DC BC =或DAC BAC ∠=∠或∠D =∠B ; 16.2133a b + ; 17
.14+ 18. π
π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解:245(2),2
1.
3x x x x ⎧
++⎪⎨-<⎪⎩
≤①
②
由①得x ≥-2.……………………………………………………………………(3分)
由②得x <3.……………………………………………………………………(3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2分)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3.………………………………………(1分)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1,2.………………………(1分)
20.解:设1
23-=
x x
y ,则原方程变形为0322=--y y .……………………………(2分) 解这个方程,得 .3,121=-=y y ………………………………………………(2分)
∴
1123-=-x x
或3123=-x x .
解得 51
=x 或1=x .………………………………………………………………(4分)
经检验:5
1
=x 或1=x 都是原方程的解.………………………………………(1分)
∴原方程的解是5
1
=x 或1=x .………………………………………………(1分)
21.解:(1) 作图正确…………………………………………………………………(2分)
∵矩形ABCD ,
∴90B ∠=
,BC AD =.
∵在Rt△ABC中,AB=4,AD=2
∴由勾股定理得:AC=……………………………………………(1分)设EF与AC相交与点O,
由翻折可得
AO CO
==……………………………………………(1分)90
AOE
∠= .
∵在Rt△ABC中, tan1BC AB
∠=,
在Rt△AOE中,tan1EO AO
∠=.
∴EO BC
AO AB
=,……………………………(1分)
∴
2
EO=. ……………………………(1分)
同理:FO=.
∴EF. ……………………………………………………………(1分)(2)过点E作EH CD
⊥垂足为点H,……………………………………………(1分)
2
EH BC
==……………………………………………………………………(1分)
∴sin
EH
EFC
EF
∠===1分)
22.(1)60;…………………………………………………………………………(3分)(2)90;…………………………………………………………………………(3分)(3)0.7. …………………………………………………………………………(4分)23.(1)证明:∵AB AC
=,AH CB
⊥,
∴BH HC
=.……………………………………………………(2分)∵FH EH
=,
∴四边形EBFC是平行四边形.………………………………(2分)
又∵AH CB
⊥,
∴四边形EBFC是菱形.…………………………………………(2分)(2)证明:∵四边形EBFC是菱形.
∴
1
23
2
ECF
∠=∠=∠.…………………………………………(2分)
∵AB AC
=,AH CB
⊥,
∴
1
4
2
BAC
∠=∠.………(1分)
∵BAC
∠=ECF
∠
∴43
∠=∠.……………(1分)
∵AH CB
⊥
∴41290
∠+∠+∠= .…(1分)
4
3
2
1
H
E
C
B
A
H
1
O
F
E
D C
B
A
∴31290∠+∠+∠=
.
即:AC CF ⊥.…………………(1分)
24.解:(1) 联结AC ,过点C 作CH AB ⊥,垂直为H ,
由垂径定理得:AH =
1
2
AB =2,…………………………………(1分) 则OH =1.…………………………………………………………(1分) 由勾股定理得:CH =4.…………………………………………(1分) 又点C 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为()1,4.………………(1分) (2)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0y ax bx c a =++≠
由题意,得0,093,4.a b c a b c a b c =-+⎧⎪=++⎨⎪=++⎩
解这个方程组,得1,2,3.a b c =-⎧⎪
=⎨⎪=⎩
………………………………………(3分)
∴ 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3.………………………………(1分)
(3)点M 的坐标为()2,3…………………………………………………(2分) 或(45),-或(421)-,-……………………………(2分)
25.解:(1)在Rt △ABC 中,∵∠A =30°,
∴60ABC ∠=
.………………………………………………………(1分) 由旋转可知:'
B C BC =,'
60B ABC ∠=∠=
,'
B CB α∠=∠ ∴△'
B B
C 为等边三角形.……………(2分)
∴'B CB α∠=∠=60
.……………(1分) (2)① 当090α︒<<︒时,点D 在AB 边上(如图).
∵ DE ∥''A B , ∴
CD CE
CA CB =
''
..…………………………………………………(1分) 由旋转性质可知,CA ='CA ,CB ='CB , ∠ACD=∠BCE .
∴ CD CE
CA CB =
,.…………………………………………………(1分) ∴
CD CA
CE CB
=
. E
D
B'
A'
C
B
A
∴ △CAD ∽△CBE . .………………………………………(1分) ∴
BE BC
AD AC
=. ∵∠A =30° ∴
y x
=3
BC AC =.……………………………………………(1分)
∴3
y x =
(0﹤x ﹤2)…………………………………………(2分) ②当090α︒<<︒时,点D 在AB 边上 AD =x ,2BD AB AD x =-=-,∠DBE=90°.
此时,11(2)22BDE
S S BD BE x ==⨯=-= . 当S =13
ABC S ∆
时,=.
整理,得 2
210x x -+=.
解得 121x x ==,即AD =1. …………………………………(2分)
当90120α︒<<︒时,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如图).
仍设AD =x ,则2BD x =-,∠DBE=90°..
11(2)22BDE
S S BD BE x ==⨯=-= . 当S =13
ABC S ∆
时,
=. 整理,得 2
210x x --=.
解得
11x =
21x =.
即AD =.…………………………………………………(2分) 综上所述:AD =1
或AD =.
E
D
B'
A'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