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784.5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试《油藏工程》学习中心:姓名:学号: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简答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题目1.简答题。
你认为油藏工程师有哪些核心任务?(10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哪些数据?(10分)(结合课程内容和自身实践回答)油藏工程师核心任务有:1、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和特殊的岩心分析2、能够进行油藏描述3、能够掌握测井分析和解释4、能够进行油藏流体PVT分析5、能够理解和掌握油、气的相变6、能够确定油藏初始状态的油气界面7、能够分析油藏条件下的单相、多相流体8、能够计算油气资源地质储量9、能够使用常规试井手段进行油藏分析9、能根据部分资料会用电脑软件进行建模分析等。
总而言之就是发现油藏,勘察油藏,解释油藏,开发油藏。
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数据有:孔隙度,渗透率,砂岩厚度,油水气的密度,岩石压缩系数,干气、湿气、水、原油的PVT系数,相对渗透率等相应数据2.简答题。
简述油藏的驱动方式(10分),并且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组合谈一谈如何确定其相应的物质平衡方程(10分)。
(提示:驱动方式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参考课件第四章第一节)当原始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Pi>Pb)时,叫做未饱和油藏;当原始地层压力等于或者小于饱和压力(Pi≤Pb)时,叫做饱和油藏;在确定油藏饱和类型的前提下,可根据油藏有无边水、底水、气顶的存在,才能划分油藏天然驱动类型油藏的驱动方式有五种水压驱动、溶解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在建立物质平衡方程时,通常要做如下假定:(1)油气藏得储集层物性及流体性质是均质的、各向同性的;(2)相同时间内油气藏个点的地层压力都处于平衡状态,并且是相等的和一致的;(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油气藏保持热力学平衡,即地层温度是恒定的;(4)不考虑油藏内毛管力和重力影响;(5)油藏各部位采出量均保持均衡,且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储层压实作用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把实际油气藏简化为封闭的或不封闭的(具天然水侵)储存油气的地下容器,该容器内,随着油气藏得开采,油气水的体积变化服从质量守恒定律,依此建立的方程称为物质平衡方程。
作业3参考答案某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见表,已知:油层厚度8.0m,孔隙度20%,原油体积系数1.2,油层长1000m,宽200m,原油粘度为4.0mPa.s,地层水粘度0.68 mPa.s,地面注入量35m3/天,绝对渗透率为1μm2。
表1相对渗透率数据sw0.3 0.4 0.5 0.6 0.7 0.75 0.8kro1 0.8 0.54 0.26 0.15 0.07 0krw0 0.04 0.11 0.2 0.3 0.360.45(1)绘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2)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及油水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3)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下的含水率f w(s wf)及含水上升率f w′(s wf);(4)确定该油层的无水采油期、无水采油量、无水采出程度;(5)确定当出口端含水饱和度为0.5时,油层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油层采出程度、注入倍数。
解(1)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相对渗透率曲线由图1可知,束缚水饱和度为30%,残余油饱和度为20%。
(2)由分流量公式计算不同s w 下的f w 取值,如表2所示。
表2 相对渗透率、含水率数据 s w 0.3 0.4 0.5 0.6 0.7 0.75 0.8 k ro 1 0.8 0.54 0.26 0.15 0.070 k rw 0 0.04 0.11 0.2 0.3 0.36 0.45 fw0.000.230.550.820.920.971.00根据表2绘制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图,如图2。
图2 含水率曲线确定前缘饱和度示意图以初始含水饱和度为原点作分流量曲线的切线,切点所对应的含水饱和度即驱替前缘饱和度,切线与f w =1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饱和度为油水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
由图2可知驱替前缘含水饱和度为0.5,油水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为0.66。
(3)由图2可知,前缘含水饱和度下的含水率f w (s wf )为0.55。
实 习 一1. 某水驱油田开发数据如下表所示,求:①水驱动态地质储量N ; ②水驱可采储量N R ; ③水驱采收率E R ;④预测的1996年的含水率与实际含水率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⑤若S oi =0.75,求1996年的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分析过程:由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夫,1959年以经验公式提出累积产水量和累积产油量的半对数直线关系式,后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专家。
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宪章先生,命名为甲型水驱曲线。
其基本公式:p 11lg =W A B N (1)式中:W p ——累积产水量(104t 或104m 3); N p ——累积产油量(104t 或104m 3); A 1,B 1——甲型水驱曲线截距和斜率; N ——油田的地质储量(104t 或104m 3);根据题中已给出的累积产油量和累积产水量,绘制出从1978年到1996年间甲型水驱曲线图(1.1):10002000300010100100010000W P /104tN p /104tA type water driving curvereported by chen 3rd Mar 2014图(1.1)某水驱油田甲型水驱曲线利用grapher 拟合后,据陈元千先生研究认为,当油田的含水率大于50%后才会出现特征直线段。
通过对拟合度(R-squared )和含水率(f w )的综合分析,所以,本方案选取含水率为51.8%时所对应的累积产油和累积产水量的点进行拟合,确定出甲型水驱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具体分析见下表(1.1):根据拟合公式,两边同时×log (e ),确定A 1=1.440338,B 1=0.00081082;所以根据公式:0.96917.5422/N B = (2)(1) 水驱动态地质储量N :7396.56×104t (2) 水驱可采储量N R :1111.6902-(lg2.303)=R A B N B+ (3)所以,所求的可采储量同样利用斜率和截距得出:N R =3673.62×104t ; (3) 水驱采收率E R :1111.6902(lg 2.303)R A B E B N-+=(4)即:R R N E N=(5)所以,所求的采收率为E R =49.66%;(4) 根据水油比(WOR ),含水率(f w )和可采储量(N P )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公式(6),(7):=1w WORf WOR+ (6)1111=11 2.30310PA B N wB f ++(7)所以,该油田的1996年的预测的含水率为f w =87.17%,由已知条件油田实际的含水率为85%,所以绝对误差Ф1=2.17%,相对误差Ф2=|87.17%-85%|85%=2.56%。
一、选择题1、AA001 石油分为〔〕两种。
〔A〕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B〕重质油和轻质油〔C〕成品油和原油〔D〕天然石油和轻质油2、AA001 从煤或油页岩中可以干馏出〔〕。
〔A〕煤油〔B〕原油〔C〕天然石油〔D〕人造石油3、AA001 石油是由各种〔B〕混合组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A〕碳氢混合物〔B〕碳氢化合物〔C〕碳氧化合物〔D〕碳氧混合物4、AA002 为了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一般要求井底压力〔A〕原始饱和压力。
〔A〕高于〔B〕低于〔C〕等于〔D〕降低到5、AA002 为了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要求样品保持在〔C〕状态下。
〔A〕常温〔B〕常压〔C〕地层〔D〕密闭6、AA002 在地层条件下取出样品,进展各种物理参数分析,叫〔D〕取样。
〔A〕物性〔B〕密闭〔C〕常规〔D〕高压物性7、AA003 油井消费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称为〔A〕。
〔A〕消费气油比〔B〕消费油气比〔C〕原始气油比〔D〕日产气量8、AA003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B〕。
〔A〕结蜡点〔B〕凝固点〔C〕熔蜡点〔D〕凝析点9、AA003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C〕。
〔A〕脱气压力〔B〕地层压力〔C〕饱和压力〔D〕流动压力10、AA003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局部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A〕。
〔A〕粘度〔B〕阻力〔C〕毛细管力〔D〕外表张力11、AA003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D〕。
〔A〕收缩率〔B〕溶解系数〔C〕体积变化率〔D〕体积系数12、AA004 石油主要由〔C〕等元素组成。
〔A〕碳、氧〔B〕氧、氢〔C〕碳、氢〔D〕硫、氢13、AA004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A〕为主。
〔A〕油质〔B〕碳质〔C〕胶质〔D〕沥青质14、AA004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C〕左右是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5~42 〔D〕32~5615、AA004 原油中的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A〕。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doc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1.什么是油藏工程?答案:油藏工程是研究和开发油气田的工程学科,主要包括油气地质学、油气储层学、油气开发工程和油气田管理等内容。
它涉及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旨在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
2.什么是油气储层?答案:油气储层是指地下岩石中富含油气的岩石层,是油气田的主要产能层。
油气储层主要由孔隙和裂缝组成,孔隙是岩石中的空隙,裂缝是岩石中的裂缝或裂隙。
油气储层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对油气的储存和流动有重要影响。
3.什么是油气藏?答案:油气藏是指地下岩石中富含可开采油气的地层。
油气藏通常由油气储层、封盖层和构造圈闭等要素组成。
油气藏的形成需要适当的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保存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4.油气田的勘探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
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地质剖面和地质钻探等手段来研究地层的性质和构造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利用重力、地震、电磁等物理现象来探测地下油气藏的存在和性质。
地球化学勘探则通过分析地下水、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组分来判断油气藏的存在和类型。
5.油气田的开发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开发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开发和非常规开发两种。
常规开发是指利用传统的钻井、采油和注水等方式来开采油气田。
非常规开发是指利用水平井、压裂和煤层气抽采等技术来开采难以开发的油气资源,如页岩气、煤层气和油砂等。
6.油气田的生产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流动和人工增产两种。
自然流动是指利用油气藏内部的压力差来推动油气流向井筒,从而实现油气的生产。
人工增产是指通过注水、压裂和提高采收率等方式来增加油气田的产量。
7.油气田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工艺管理和环境管理等。
生产管理主要是对油气田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以保证油气田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生产。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油藏工程在线作业答案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共20 道题)收起 1.(2.5 分)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2 个B、3 个C、4 个D、5 个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 分2.(2.5 分)二次采油主要采取的注水方式为:••••A、切割注水B、边缘注水C、环装注水D、面积注水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 分3.(2.5 分)均匀井网内,在连接注水井和生产井的直线上:••••A、压力梯度最小B、压力梯度最大C、压力梯度为0D、渗透率最大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 分4.(2.5 分)流度比为20 时,以下哪种布井系统的井网波及系数最高?••••A、反七点系统B、反九点系统C、五点系统D、直线系统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 分5.(2.5 分)当产液吸水指数比为4 时,较好的油水井数比可能为:••••A、0.2B、0.3C、0.5D、0.8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6.(2.5 分)下列哪项内容不是传统油藏描述的主要部分?••••A、盖层岩石的封堵性B、储层构造C、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D、储层流体的分布及性质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 分7.(2.5 分)复杂断块油田勘探开发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多分布于边远地区B、油藏埋深较大C、常规的详探井网难以探明油藏情况D、断块较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8.(2.5 分)断块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通常为:••••A、紧邻较大断层附近的砂岩发育层段B、紧靠在区域性盖层下面的泥岩发育层段C、紧邻较大断层附近的泥岩发育层段D、紧靠在区域性盖层下面的砂岩发育层段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 分9.(2.5 分)对于小断块油藏,一般为了形成“一注一采”关系,井网应设置为:••••A、500m 三角形井网B、300m 井网局部加密C、300m 三角形井网D、按通常的详探井布置即可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 分10.(2.5 分)储层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时,表明岩石处于:••••A、弹塑性变形阶段B、塑性变形阶段C、弹性变形阶段D、粘弹性变形阶段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11.(2.5 分)井底压力先降低再恢复到初始值的过程中:••••A、岩石发生了弹性变化B、井的产量会下降C、孔隙度一定不能恢复D、渗透率先降低再升高到初始值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 分12.(2.5 分)在油田详探阶段一个重要的工作是:••••A、打资料井B、查明地域地质条件C、部署基础井网D、圈定含油边界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 分13.(2.5 分)油井的产量为合理产量意味着A、渗透率保持不变•••B、再进一步增大压差产量将立刻减小C、储层岩石一定处于弹性变形阶段D、生产压差略低于极限压差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 分14.(2.5 分)凝析气田在原始油层条件下呈现什么状态?••••A、油水两相B、油气水三相C、气相单相D、油气两相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15.(2.5 分)当油藏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时出现的驱动方式为:••••A、气压驱动B、溶解气驱C、水压驱动D、润湿驱动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 分16.(2.5 分)可以将注水开发看成是哪种驱动方式?••••A、溶解气驱B、弹性水驱C、刚性气驱D、刚性水驱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 分17.(2.5 分)弹性气驱油藏开采到一定阶段将转变为哪种驱动方式?••A、刚性气驱B、溶解气驱••C、刚性水驱D、弹性驱动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 分18.(2.5 分)刚性水驱油藏开采过程中:••••A、油藏压力不变,产液量不变B、油藏压力不变,产油量不变C、油藏压力变小,产液量变小D、油藏压力变小,产油量变小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 分19.(2.5 分)划分开发层系时,各层系间应:••••A、特性相近B、纵向距离相近C、储量相近D、具有良好的隔层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 分20.(2.5 分)对于地饱压差较大,天然能量较充足的油田,较合适的注水时间是:••••A、什么时候都可以B、早期注水C、中期注水D、晚期注水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多选题(共10 道题)收起21.(2.5 分)试油资料主要包括:••A、产量数据B、压力数据••C、物性资料D、温度数据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 分22.(2.5 分)出现哪些情况将考虑对油气田进行驱动方式调整?••••A、采油速度较快,油藏压力迅速降低B、在初始开发方案下发现层间干扰严重C、开发井数目远未达到计划时,产量不随井数明显增加D、油田出现水窜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0.0 分23.(2.5 分)哪些是开辟生产试验区应遵循的原则?••••A、位置和范围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B、应具有足够连通性连接整个油田C、有一定的生产规模D、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0.0 分24.(2.5 分)利用容积法计算油田地质储量时不需要知道:••••A、含油体积B、渗透率C、原始的原油体积系数D、地应力大小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 分25.(2.5 分)如果高渗透层和低渗透层合采,存在的问题是:•••A、由于低渗透层的油流阻力大,生产能力往往受到限制B、高渗透层过早水淹或水窜,将会形成强水洗带(或大孔道)C、低压层往往不出油•D、高压层的流体有可能会窜入低压层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 分26.(2.5 分)性质相近的油层除了沉积条件以及渗透率相近外,一般还有哪些主要体现:••••A、组成层系的基本单元内油层的分布面积接近B、层内非均质程度相近C、不同油层储量相近D、各主要油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分布状态相差不大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0.0 分27.(2.5 分)油田注水时机的确定主要需考虑哪些因素?••••A、油田天然能量大小B、产量要求C、开采方式D、气候状况,特别是降水情况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 分28.(2.5 分)油藏描述包括几大部分?••••A、矿场机械的分布位置B、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C、储层构造特征形态D、储层流体的分布和性质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 分29.(2.5 分)断块油田油层分布的特点通常有:••••A、含油层系多B、单套层系连片含油面积不大C、主力含油层系突出D、不同区块含油层系不同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 分30.(2.5 分)弹塑性油藏的开采原则有:••••A、保持一定的油层压力,使渗透率不发生明显下降B、生产压差合理C、小压差试油D、控制井底压力保护套管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 分判断题(共10 道题)收起31.(2.5 分)做完地震细测和打详探资料井后,油田即可正式投入开发。
油藏工程(教材习题)第一章1.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那几个阶段?答: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试验等。
(2)开发设计和投产:包括油层研究和评价,全面部署开发井、制定射孔方案、注采方案和实施。
(3)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2.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那几个方面?答: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井网的布署。
2.确定生产井网和射孔方案。
3.编制注采方案。
3.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那几个大的步骤?答: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步骤:1、油气藏描述2、油气藏工程研究3、采油工程研究4、油田地面工程研究5、油田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6、油田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
4.论述油气田开发设计的特殊性。
答:一切工程实施之前,都有前期工程,要求有周密的设计。
有些工程在正式设计前还应有可行性研究。
对于油气田开发来说,也不例外,但又有其不同的特点。
(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经历长期的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2)油气田是流体的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必须视作统一的整体来开发,不能像固体矿藏那样,可以简单地分隔,独立地开发,而不影响相邻固体矿藏的蕴藏条件及邻近地段的含矿比。
(3)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与信息的效能,这是开发工作者时刻应该研究及考虑的着眼点。
(4)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
油气田地域辽阔,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多样;各种井网、管网、集输系统星罗棋布;加之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得油田开发工程必然是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是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巨大系统工程。
5.简述油藏开发设计的原则。
答:油藏开发设计的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定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二)规定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三)确定开发层系(四)确定开发步骤6.油田开发设计的主要步骤。
成都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油藏工程》考试试卷1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计15分)1.采油速度:年产油址与地质储量之比,V=2。
3分N2.注水方式:注水开发,含油面积内注水井和油井之间几何关系。
3分3.开发层系:指用一套并网来开发一个以主力油层为主的地底特征相近的油层如合。
3分4.递减率:电位时间内产δt的变化率, ” = 一1丝.(或者:α =-坐∙,)3分df Q (IN p5.水油比:井口的产水JS与产油Ift之比. 3分二、填充题(25分,每空1分)1.根据阿普斯公式,油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类型可由递减指数n来划分.n=O.2 为双曲暨递减,n=0为改型递减:n值越大,产量递减越_幔,用指数递减预测的采收率比调和递减预测的采收率哽小(或低)•2.油田开发是采用布井(或钻井)、,生产压差,补充能址,.增产措施四种手段打破底始平衡状态,控制地下流体渗流,而建立起新的平衡条件卜连续生产原油的过程。
3.储层非均质又称“三大矛盾”,是指平面、层间一、层内。
U间倒灌、单U突进、水锥等开发现象是一/间一非均质的主理衣现,舌进是」非均质的主要表现。
4.请填下图含水率曲线坐标上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名称,A一含水率为I, B是前缘含水率,C是平衡含水饱和度,D是前缘含水饱和含,E是平均含水饱和度。
5.水压聊动油藏中地层压力卜降快慢,主要取决于(I)采油速度(成果油强度),(2)边底水补给(或边底水能地),(3)油藏渗流条件(或储层物性16.影响面积注水的面枳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索有无曲纲注入倍数,注水方式(或并网方式),潦度比07.面积注水方式中的七点注水井网注采井数比2:1。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I分、请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J ,错误的后面括号里打X)I.层系划分问题是针对油臧开发后期严重水淹问题提出的。
(× )2.面积注水这种注水方式是一种强化注水,尤其不适合非均质油藏。
油藏工程题(100道)一、判断正误(30道)。
1.采油速度是年产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2.驱动类型在一定地质条件,开发条件下,油层的流体在各种驱动力的作用下所呈现的一种动态模式。
(V )3,开发层系指用一套井网来开发一个以主力油层为主的地质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
(V )4.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变化(X )5.水油比:井口的产水量与产油量之比。
(V )6.开发方式:指主要利用什么驱油能量来进行油气田开发。
开发方式有利用天然能量开发、人工注水和注气开发、先利用天然能量后进行或注气开发等。
开发方式的选择取决与油气田地质条件及国家对采油速度的要求。
(V )7,压力梯度曲线原始地层压力与油层中部深度的关系曲线。
(J )8、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的最大值比上渗透率的平均值。
(V )9、甲型水驱曲线:注水开发油田,累计产油量与累计产水量成半对数直线关系。
(V )10、块金常数在半变异函数曲线上,曲线与纵轴的截距,其值越大储层的非均质越强。
(V )11、注水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油田的采油速度、稳产年限、水驱效果以及最终米收率(J)12、一个开发单元中水井与油井的比例关系叫做注采井数比(X)13、注水井布置在油藏顶部进行注水叫做中心注水(J)14、水驱动指数指地层水侵体积占总采出液体体积的百分数(”)15、气压驱动气藏地压系数与累积产气量关系为一条斜线,刚性水驱气藏为一条上翘曲线(X)16、利用分隔器,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求产、测压、取样等工作,叫做分层试油(气)。
(X)17、从套管往井内注水叫做正注。
(X)18、行列井网的供油面积为井距与排距相乘的矩形面积。
(J)19、注水指示曲线的斜率变小,说明吸水能力增强。
(J)20、油层出砂是由于井底附近地带的岩层结构破坏所引起的。
(J)2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压力每增加IMpa时,单位体积原油中所溶解的天然气量,成为溶解系数。
(X)22、油田采出的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称为采收率。
《油藏工程》期末复习题一、概念/解释题(可用公式答题)1、复杂断块油田2、切割注水3、井筒存储效应4、采油速度5、水侵系数K26、试采7、地层系数8、含水上升率9、储量丰度10、表皮效应和表皮因子11、注水方式12、驱动指数13、底水锥进14、面积注水15、周期注水16、产量递减率17、视粘度18、单储系数19、导压系数20、油田开发21、调查半径二、简述题1.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2.应用水驱特征曲线示意图评价油田开发调整后措施有效、无效、变差。
3.若规定采油井为中心注采单元为“正”,试绘出反九点法面积井网示意图(井位画在节点上),写出这种井网的注采井数比,并通过绘图说明如何将油井转注把“反”九点法井网变为五点法井网. 4.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产生的影响.5.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6.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7.油藏物质平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方程的推导方式。
8.水压驱动的开采特征。
9.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及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三、综合应用题1。
给出弹性水压驱动的形成条件,推导其物质平衡方程式,并指出这种驱动方式的生产特征(画出示意图)。
2。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3。
叙述MBH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4。
推导考虑毛管力、重力,一维均质地层的分流量方程,分析影响含水率大小的因素?《油藏工程》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题(可用公式答题)1、复杂断块油田:含油面积小于l km 2的断块油藏,且地质储量占油田总储量50%以上的断块油田,称为复杂断块油田。
2、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较小的面积,成为独立的开发区域3、井筒存储效应:在压降或压力恢复试井中,由于井筒内流体的压缩性或其它原因,往往会出现在油井开井和关井时,地面流量和地下流量不相等,出现了续流和井筒存储现象,而这两种现象对压降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产生的影响叫井筒存储效应。
油藏工程技术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油藏的勘探、开辟和生产等方面。
油藏工程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辟和利用油藏资源,以满足能源需求。
一、油藏勘探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获取地下油藏的地质信息,包括油藏的分布、规模、构造等。
2. 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等,探测油藏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等,从而判断油藏的存在和性质。
3. 钻井勘探:通过钻井技术,获取地下油藏的岩心样品,并进行地质分析,以确定油藏的类型和性质。
二、油藏开辟1. 钻井工程:根据油藏特点和勘探结果,选择合适的钻井方案和钻井设备,进行钻井作业,以建立起与地下油藏的通道。
2. 采油工程:通过采油技术,如常规采油、增产技术等,提高油井的产能,增加油田的开采效率。
3. 油藏数值摹拟:利用计算机摹拟技术,建立油藏数值模型,摹拟油藏的动态变化,优化开辟方案,提高油田开采效果。
三、油藏生产1. 油藏压力维持:通过注水、注气等方法,维持油藏的压力,以保持油井的产能。
2. 油藏改造:通过水驱、聚合物驱等技术手段,改变油藏的物理性质,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3. 油藏管理:通过合理的生产管理措施,如合理的生产调度、设备维护等,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
四、油藏评价1. 油藏储量评估: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对油藏储量进行评估,为油田的开辟和生产提供依据。
2. 油藏开辟效果评价:通过对油田开辟过程中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油藏开辟效果,为优化开辟方案提供参考。
以上是关于油藏工程技术的一些基本内容和标准格式的介绍。
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油藏资源的高效开辟和利用,为社会的能源需求提供保障。
全书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对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曲线叙述错误的是(A )。
A 、产量递减曲线B 、流入动态曲线C 、IPR 曲线D 、采油指示曲线2、 在径向流公式中,除了压力用MPa 单位外,其余都用达西单位,公式换算系数为(A )。
A 、86.4 B 、0.0864 C 、10 D 、14、 油井流动方程为P e -P f =Cq + Dq 2时,油井流入状态为(D )。
A )油气两相 B )段塞流C )雾流D )单相流5、 对Harrison 方法的适用性叙述错误的是(C )。
A 、流动效率1-2.5B 、适用于超完善井C 、适用于不完善井D 、适用于预测低流压下的产量6、 vegel 方程是(A )油井流入动态方程。
A )油气两相B )油气水三相C ) ~P r >P b >P wf 时D )单相流 7、P>P b >P wf 时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中,对么表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B )。
人)么=g°max 一弘 B )(?c = Fornax C)Qc =8、 采油指数的单位是(C )。
A ) t/d • MPaB ) m 3/d • MPaC ) t/(d • MPa )D ) m 3/MPa9、 在径向流公式中,单位换算系数为86.4时,单位使用错误的是(B )。
A 、压力—MPa B 、产量一n?/s C 、粘度一mPa • s D 、渗透率一un? 10、 单相井筒液流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B )。
A )位置水头 B )速度水头 C )压力水头D )温度 11、 在井底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井中不会有(B )。
A )泡流B )纯油流C )段塞流D )雾流12、 自喷采油中在环流时,油、气流动的摩擦阻力比泡流时(D )。
(A )降低 (B )不变 (C )不能确定 (D )增大 13、 原油从油层流动到计量站,消耗压降最大的流动过程是(B )。
油藏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一、油藏评价1. 地质勘探: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剖面绘制、岩心取样分析、岩石物理测井等工作,以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储量和分布情况。
2. 油藏评价:通过地震勘探、岩心分析、水驱试验等手段,对油藏进行评价,包括识别油藏类型、确定储量、评估开发潜力等。
3. 油藏模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如Eclipse等)进行油藏模拟,模拟油藏开发后的产量、注水效果等情况,为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二、开发方案设计1. 井网布局:根据油藏特征、地质结构和生产需求,设计合理的井网布局方案,确定主要开发井、注水井、监测井等位置。
2. 采油方式:根据油藏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油方式,包括常规采油、水驱采油、压裂采油等。
3. 人工措施:设计人工措施方案,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CO2驱替等,以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4. 环保措施:设计合理的环保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确保油藏开发过程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生产管理和监测1. 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目标制定、生产计划编制、现场生产管理等,确保油藏开发按计划进行。
2. 生产监测: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油井产量、油藏压力、水驱效果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生产方案。
3. 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环境保护1. 水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避免地下水污染,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
2. 大气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油田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包括降低烟气排放、加强尾气处理等。
3. 土壤保护:建立土壤保护制度,避免土壤污染,采取措施减少工程对土壤的影响。
通过以上工作,一套完整的油藏工程方案得以形成。
在实际油藏开发中,需要根据具体油藏情况和环境要求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和实施,从而确保油藏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及答案油藏工程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涉及到石油的勘探、开采和生产等方面。
在学习油藏工程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油藏工程课后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是一门研究石油藏地下储集层特征、储量、开发方式和开发效果的科学与技术,它包括石油勘探、油藏评价、油藏开发和油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油藏的储量、开发方式和开发效果,以实现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油藏工程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油藏工程方法和技术包括地质勘探、地震勘探、测井、油藏模拟、油藏开发和油藏管理等。
4. 什么是油藏评价?油藏评价是指通过对油藏进行地质、物理和工程参数的分析和计算,评估油藏的储量、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等。
5. 油藏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油藏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的方法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6. 请简述常用的油藏开发方式。
常用的油藏开发方式包括自然驱动开发、人工驱动开发和辅助驱动开发等。
自然驱动开发是指通过油藏内部的自然能量(如地层压力)推动石油向井口流动;人工驱动开发是指通过注入水、气体或其他物质来增加油藏内部的压力,推动石油流动;辅助驱动开发是指通过热力、化学等方法改变油藏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促进石油的流动。
7. 请简述油藏管理的主要内容。
油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油藏生产管理、油藏改造和油藏维护等。
油藏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生产措施,控制油井的产量和产能,实现石油的高效生产;油藏改造是指通过注水、注气等方法,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油藏维护是指对油藏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持油井的正常运行。
8. 请简述油藏工程的发展趋势。
油藏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中国石油行业油藏工程师的职业规划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而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油藏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油藏工程师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进行油藏评价、井筒设计、油藏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本文将从油藏工程师的职责、专业技能、职业发展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了解并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一、油藏工程师的职责作为中国石油行业中的关键岗位之一,油藏工程师肩负着以下重要职责:1. 油藏评价:利用地质学、岩石物理学等相关知识,分析储层特征、岩石性质和流体特性,评估油藏的储量和产能,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井筒设计:制定合理的井筒设计方案,包括钻井工艺、井壁支护、完井方案等,确保有效地获取石油资源,并保证井筒的安全运营。
3. 油藏开发:负责制定油藏开发方案,选择合适的采收方式、注水方案和压裂技术等,推动油田的高效开发,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4. 生产管理:监控井产量、注水量等指标,分析生产数据,及时调整开采方案,优化生产效益,并确保井场安全生产。
二、油藏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为了胜任油藏工程师的工作,需要具备以下专业技能:1. 地质学知识:熟悉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地质学知识,能够准确评估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
2. 工程力学:掌握岩石强度学、孔隙流动等工程力学知识,能够评估井筒稳定性和流体运动规律。
3. 油藏工程技术:了解常用的油藏开发工艺和技术,包括井筒施工、油藏压裂、注水开发等,具备油藏工程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4. 数据处理和分析: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技术,对勘探、开发和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并做出决策。
5. 团队合作能力:油藏工程师往往需要与地质学家、岩石物理学家、生产工程师等多个专业团队合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三、油藏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油藏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在初始阶段,应该注重积累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工作磨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油藏工程习题答案油藏工程习题答案在油藏工程领域,习题是学习和理解概念的重要方式。
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油藏工程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的一个分支,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
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油气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2. 什么是油藏?油藏是地下的含油层或含气层,由砂岩、碳酸盐岩等多种岩石组成。
油藏通常由孔隙和裂缝组成,其中油或气储存在孔隙中。
3. 油藏中的孔隙和渗透率有什么影响?孔隙是油藏中的空隙,用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
孔隙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油气的储量和产量。
渗透率是油藏中流体通过孔隙和裂缝的能力,它决定了油气在地下的流动性。
4. 油藏中的常见采收率是多少?常见的油藏采收率通常在20%到40%之间,这意味着只有油藏中的20%到40%的石油或天然气可以被有效地开采出来。
提高采收率是油藏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5. 什么是压力维持?压力维持是一种油藏工程技术,通过注入水或气体等来维持油藏中的压力,以推动石油或天然气的产出。
这有助于延长油藏的寿命并提高采收率。
6. 什么是水驱?水驱是一种常见的油藏开发方法,通过注入水来驱动石油或天然气向井口移动。
这种方法利用水的压力和流动性,推动石油或天然气的产出。
7. 什么是压裂?压裂是一种增加油藏渗透率的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打破油藏中的岩石,形成裂缝,以便石油或天然气更容易流动。
这种方法常用于低渗透率的油藏。
8. 什么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压力维持、水驱、压裂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加井网密度、改善采收技术、应用化学驱等方法来提高采收率。
9. 油藏工程中的经济评价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油藏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投资回收期(PBP)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油藏开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
油(气)藏工程(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填空题1. ___(1)___ 就是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5分)(1). 参考答案: 注水方式2. ___(2)___ 油水前缘后面不存在含水饱和度的梯度,只剩下了不能运动的残余油,油井从已被水淹部分采出的是水。
(5分)5. ___(5)___ 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5分)(1). 参考答案: 开发调整6. ___(6)___ 在一个水驱油藏内,从注水端到采油端之间,含水饱和度的分布是不连续的,饱和度突变处称为油水前缘。
(5分)二、判断题1. 在湖泊沉积环境中,深湖和半深湖相是最有利的生油相带。
(6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2. 一般地,压力接近常压时,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降低、分子量增大而减小。
(6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3. 一个构造的起伏高度就是它的闭合高度。
(6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4. 当钻遇到油层时,钻井液的相对密度降低,粘度升高,切力略增。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5. 泥质烃源岩包括灰黑色泥岩、灰绿色泥岩和紫红色泥岩。
(6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三、单选题1. 采油速度是指(6分) (A) 年产油量与累积产油量之比(B) 年产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C) 年产液量与累积产油量之比(D) 年产液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参考答案:B2. 在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油藏内部诸多的变化状况称为_______。
(5分)(A) 开发方案(B) 油田开发(C) 凝析气藏(D) 油田动态参考答案:D3. 关于采出程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6分)(A) 累积产油量与动用储量的比值(B) 累积产油量与可采储量的比值(C) 累积产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D) 累积产油量与勘探储量的比值参考答案:C四、多选题1.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需要含油面积、_、_和_、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和_等参数.(6分)(A) 有效厚度(B) 有效孔隙度(C) 原始含油饱和度 (D) 采收率参考答案:A,B,C,D2.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等地质特征.(6分)(A) 生(B) 储(C) 盖(D) 圈参考答案:A,B,C,D3. 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和_____两个基本特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核
《油藏工程》
1.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
答:合理的油田开发程序就是正确的处理好认识油田和开发油田的矛盾,把勘探和开发油田的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发油田。
其开发程序为:
(1)在以见油的构造和构造带上,根据构造形态合理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有面积。
(2)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打一批资料井,全面了解油层的物理性质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情况。
(3)采用分区分层的试油试采方法,求得油层生产能力的参数。
(4)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开辟生产试验区。
(5)根据岩心、测井和试油试采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做出油层分层对比图、构造图和断层分布图,确定油层类型,然后做出油田开发设计。
(6)根据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钻一套基础井网。
(7)在生产井和注水井投产后收集实际的产量和压力资料进行研究,修改原来的设计指标,定出具体的各开发时期的配产配注方案。
2.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及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答:(1)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①当生产井数大幅增加(布井方式不变)时,则采油量增加较少,一般说来,
稀井网不变的条件下,放大压差即可增加同样的产量。
②适应油藏地质结构和注水系统的最佳布井,它对采收率的影响要大于井网
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③不同油田的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井网密度应有所不同。
④对一个岩性比较复杂的油田,井网密度对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油
田开发后期,井网密度对开发效果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对非均质油层稀井网将使储量损失增加,这可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部分钻加密井,改善开发效果
⑤对均质油藏,井网密度的影响是不大。
(2) 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①能提供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②提供足够的注水速度,以确保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③以最小的产水量达到最大的采收率。
④设法利用油藏的非均质性的差异、地层裂缝、倾角等方面的因素。
⑤能适合现有的井网,打最少的新井与邻近各区的注水方案相协调。
3.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
答:(1)早期段:主要反映井筒或近井地层影响
①井筒储存效应,井筒储存流体或续流对井底压力的影响,主要是由地面开
关井造成的;
②表皮效应,钻井与完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渗入,黏土分散,泥饼及水泥的
存在,以及地层部分打开,射孔不足,孔眼堵塞等,使井筒附近地层中存在污染带,造成井筒附近地层渗透率下降,
在渗流过程中存在附加的压力降。
(2)晚期段:外边界作用阶段
①如果为无限大油藏,径向流动阶段一直延续下去。
②若有封闭边界:
A. 过渡段,径向流动阶段到边界影响的阶段;
B.拟稳态流动阶段,主要反映封闭边界的影响。
C.拟稳态流动阶段:任意时刻地层内压力下降速度相等;
③若有定压边界:
A.过渡段,径向流动阶段到边界影响的阶段;
B. 稳定流动阶段,主要反映定压边界的影响。
C.稳态流动阶段:地层内压力不随时间变化;
4.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答:(1)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2)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和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的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的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
(4)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
(5)在分层开采工艺能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利于减少建设工作量,提高经济效果。
另外,多油层油田如果具有下列特征时,不能够用一套开发系开发:
①储油层岩性和特性差异较大;
②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③油层的压力系统和驱动方式不同;
④油层的层数太多,含油井段过长。
5.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产生的影响。
答:如上图所示表示了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渗透率与地层压力的关系,可以用指数规律进行描述:
00exp[a ()]ok k k p p ∞=--
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下降;即使压力恢复到原始地层压力时,渗透率只能部分恢复,其恢复大小是开始恢复时的最低压力点的函数。
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引起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的导流能力降低,表现在生产指示曲线上,曲线向压降轴靠拢,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介质油藏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对油井的产能取消极影响。
6.水压驱动的开采特征。
答:当油藏存在边水或底水时,则会形成水压驱动,水压驱动分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
(1)刚性水驱 驱动能量主要是边 水(或底水、注入水)的重力作用。
形成刚性水驱的条件是,油层与边水或底水相连通;水层有露头,且存在良好的水源,其开采特征见下图(左):油井见水后,产油量开始下降,而产液量不变;
(2)弹性水驱 主要依靠含水区和含油区压力降低而释放出的弹性能量来进行开采。
当压力降到封闭边缘之后,要保持井底压力为常数,地层压力将不断下降,
因而产量也不断下降;由于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因此不会出现脱气区,油气比不变,如下图:
二、综合应用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叙述MBH 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答:美国学者Mathews 、Brons 和Hazebrook 等三人用镜像法和叠加原理处理了外边界封闭、油藏形状、井的相对位置各不相同的25种几何条件。
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版,图版以无因次的MBH 压力为纵坐标:
()p p B q kh p DM B H -μ⨯=-*41021.9()
m p p -=*303.2 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为:
(1)由压力恢复试井分析(Horner 方法或MDH 方法),确定直线段斜率(m 值的大小);
(2)外推1=∆∆+t t
t p 得原始地层压力*p ;
(3)由生产时间计算无因次时间DA t ;
(4)根据油藏形状、井的相对位置等几何条件查图版得到DMBH p 值;
(5)由下式计算出平均地层压力p 。
()
m p p p DM B H -=*303.2 2.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答: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
(1)断层附近地区。
边界断层附近,常留下较大剩余油集中区,井间断层附近也常留下小块滞留区。
(2)岩性复杂地区。
包括河道砂体的没滩或边滩等部位,以及岩性尖灭线附近地区等。
(3)现有井网控制不住的小砂体或狭长条形砂体等。
(4)注采系统不完善地区。
注采井网布置不规则地区,如注水井过少的地区或受效方向少的井附近等。
(5)非主流线地区。
虽然该地区的注采系统较完善,但两相邻水井间的分流区仍滞留有剩余油,而且分布分散。
如在此打加密井往往初期含水比较低,但很快就会上升。
(6)微构造部位。
由于注入水常向低处渗流,当微构造部位无井控制时,常会滞留有剩余油。
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1) 周期注水(不稳定注水)(2)改变液流方向(3)强化注采系统的变
形井网(4)补充点状和完善排状注水系统(5)提高排液量(6)堵水与调剖技术(7)各种调整方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