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作品
- 格式:pdf
- 大小:593.40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赏析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是民间劳动者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得来,“浸透着人们发自内心的良好祝愿,反映着人们对幸福圆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剪纸是人们为了自身欣赏和实现使用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自发性和娱乐性的视觉艺术形式。
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张薄薄的纸,就能让剪刀在挥起的一瞬间,将民间艺术家最浓厚的内心情感和最淳朴的审美追求倾注其中。
剪纸多以反映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的题材为主,所以以民俗题材为主的剪纸,就成为了剪纸艺术创作的源泉。
一些民间剪纸作品的艺术赏析:《百菊图》选图以上是工艺美术家张永寿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均出自张永寿的《百菊图》。
张永寿剪纸题材广泛,最擅长花卉,尤以剪菊传神。
他年轻时酷爱菊花,每以菊花寄托精神,励志奋进。
他剪出的菊花,形神兼备,轻灵自如,各呈娇妍,面对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菊花,人们得到了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剪花卉,要重视线条的掌握,要达到“圆如秋月方如砖,缺如锯齿线如须”。
剪口要求整齐、光洁、均匀。
《百菊图》剪纸,充分运用了这些技巧,每一幅构图,总要做到疏密相间,繁中有简,虚实相生,静中有动。
正是这些高度技巧的发挥,我们看“百菊”,才会有栩栩如生、楚楚动人之感,而越看越爱看。
二龙戏珠凤鸣九天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
对龙的理解我们基本上有个共识。
我们的先人在认识自然现象的时候,对风雷雨电等现象模糊不清,听到了“隆隆”的雷声,便有了“龙”的发音,看到了长长弯弯的闪电,便有了“龙”的基本形状,这些自然的现象人们无法认识,更没有办法解释,这时我们的先人就把龙当作了自然的主宰者,这个时候龙就是万物的神灵,就是万物的主人。
民间艺人也就常常以此做为创作的主题,虽然没有真实的龙凤存在,但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
正如前面所说,剪纸艺术本就是贴近民间生活的,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剪纸艺术创作的源泉。
十二生肖文化剪纸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幕一落幕。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剪纸艺术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时间安排地点安排02剪纸基础知识Chapter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剪纸的起源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的仪式用品。
剪纸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逐渐从祭祀用品演变为装饰品和艺术品,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
剪纸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各异,如陕西的窗花、山东的门笺、河北的染色剪纸等,各具特色。
折剪法刻剪法撕剪法030201剪纸的基本技法剪纸的题材与分类题材分类03剪纸创作实践Chapter创作主题与构思主题构思01020304彩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材料选择适合剪纸的剪刀,注意安全使用,避免伤手。
剪刀用于固定剪纸作品,选择粘性适中的胶水,避免弄脏作品。
胶水可用于给作品上色,增加色彩层次和表现力。
颜料材料准备与工具使用步骤演示1. 选择合适的彩色纸,根据构思画出动物的形象。
2. 使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条进行裁剪,注意保持线条流畅。
01 02技巧指导在画动物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征和神态,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使用剪刀裁剪时,要保持手部和剪刀的稳定,避免剪出毛边或不平整的线条。
在粘贴作品时,要注意动物形象与背景纸的色彩和风格的搭配,营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04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Chapter通过多媒体设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欣赏和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增加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展示学生完成的剪纸作品,包括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剪纸,如动物、植物、人物、传统图案等。
学生作品展示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促进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让学生自我评价作品的创意、技术、美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专业、客观的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评价标准创意性、技术性、美观性、完评价方法作品评价标准与方法互动环节:学生自评与互评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互动交流教师总结05剪纸艺术欣赏与拓展Chapter经典剪纸作品欣赏《十二生肖》《福禄寿喜》以生肖动物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形象生动,各具特色,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巧妙构思和独特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