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速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50.25 KB
- 文档页数:4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高速公路来进行长途的出行。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和高效管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将从高速公路管理的需求出发,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套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
一、需求分析高速公路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汽车流量管理: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大,需要实现对车流量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还需要统计车辆流量和分类。
2. 安全管理: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需要实现对车辆安全的管理,如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的监控和报警。
3. 施工管理: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修建需要大量的施工,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及时反馈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情况。
4. 收费管理:高速公路是收费公路,需要对车辆的收费进行管理,并且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收费系统以保证自动化和高效率。
5. 维护管理:高速公路需要经常性的进行路面维护和公路设施维护,需要及时反馈维护的进展情况和维护质量情况。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一套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如下:1. 集成路段管理和车道管理系统,实现车流量的管理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判别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
2. 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及时反馈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情况,并进行施工现场的监控和报警。
3. 设计一套完善的收费管理系统,实现车辆的收费管理,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收费系统以保证自动化和高效率。
4. 建立一套完整的维护管理系统,及时反馈维护的进展情况和维护质量情况,并对维护过程进行监控和报警。
5. 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分析车流量、收费情况、施工情况和维护情况,以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选用一种适合高速公路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平台(如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平台),并且确定选用的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语言。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一、背景分析现代社会的交通管理越来越重要,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需求量不断增加,运营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高速公路,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此系统将为高速公路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及时的运营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高速公路的运营状态,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二、系统目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效率,实现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系统需要能快速获取高速公路各种设备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全面的报表和提示信息。
系统还需要针对高速公路管理的特殊性能进行定制开发,以快速响应和处理各种管理任务。
三、系统框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包括设备接入层、数据中间层、应用层和终端层。
设备接入层是将高速公路各种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或API接口接入到系统中,确保数据的稳定、准确且实时读取。
数据中间层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提供一些系统组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服务,保证数据在系统内部的畅通传输。
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包括数据分析、报告生成、任务分配、状态监测等功能,依此提供各种管理手段进行高效的管理。
终端层一般是指一些特定的现场终端设备,如用于路面监测的摄像头和路检设备,和系统进行交互获取运营信息。
四、系统功能1.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实时采集路面、天气、交通流量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间层,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提供原始数据。
数据采集过程应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数据处理和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系统以图表或报表的形式呈现处理得到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各种信息查看和快速决策。
3.维护管理任务协调分配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管理任务需求进行协调分配,保证高速公路的各项服务管理得到到位解决。
系统会运用经验和历史管理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未来的道路维护任务。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摘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旨在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高速公路作为城市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工管理难以满足高速公路日益复杂的交通运作需求,因此,发展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由前端采集设备、通信网络、后台数据中心和管理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
(详细描述系统架构设计)2. 数据采集与处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采集路况、车流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交通预测。
(具体介绍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方法和技术)3. 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关联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决策的支持。
同时,系统还能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供最佳路线和交通流量分配策略等。
(具体描述信息处理与分析的过程和方法)三、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 实时交通信息发布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发布交通拥堵和事故等信息,帮助驾驶人选择最佳的路线和避免交通堵塞,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详细介绍实时交通信息发布的功能和应用场景)2. 交通流量调控通过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调整交通流量分配策略,减少拥堵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具体描述交通流量调控的原理和效果)3. 事故预警与处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能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发现交通事故发生,并及时向管理中心报警,提供事故处理指导和支持。
(详细介绍事故预警与处理的功能和效果)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1. 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和最佳路线推荐,帮助驾驶人选择最佳路线,减少行车时间,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基于混合模式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田浩
【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卷),期】2009(005)031
【摘要】根据现代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的要求,从软件的需求分析着手,综合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在分析C/S和B/S混合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合结构的系统模型.
【总页数】3页(P8826-8828)
【作者】田浩
【作者单位】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煤炭检测技术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
【相关文献】
1.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文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J], 吴彦历;罗绍军
2.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速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J], 邹国平;邹群;黄铮
3.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速公路建设计划进度系统开发 [J], 韩京宇
4.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J], 邹国平;黄铮;谭生光;
5.基于混合模式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J], 田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Web的多层C/S与B/S结构相结合下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谢 皓(广东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而关于MIS平台模式的选择是系统设计分析人员遇到的主要问题。
现代企业MIS平台模式大体上分为3种: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简称C/S),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 er/Server,简称B/S),C/S结构与B/S结构相结合模式。
本文主要简述了基于C/S与B/S结构相结合的多层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其思想。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MIS);C/S;B/S;Web;多层结构一、概述现代企业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都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硬件、网络的配置设计和软件的结构。
硬件配置和网络配置主要包括网络的组成以及硬件的选配,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则是基于web的C/S、B/S结构。
作为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在这两方面有突出的地方,还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互补互助。
二、硬件配置与网络总体结构设计1.组网原则扩展性: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高效性:系统应具有高效的性能;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设备,使系统既成熟可靠又反映当今应用水平,并具有发展潜力;安全性:网络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设置分级保护、控制数据存取的权限,防止对系统的非法入侵;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加强管理功能,减少费用。
可维护性: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
可操作性:必须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采用基于Win dows的GUI界面,操作简便,容错性强,易于管理和维护。
2.网络设置及硬件配置一级交换机:Catalys t6509XL(美国最大的网络供应商-思科公司产品),二级交换机:Catalyst3500XL(美国最大的网络供应商-思科公司产品),路由器:CISCO3661-AC,防火墙:清华同方2000FWE A防火墙,服务器:联想万全1060A(PIII1G/128M B RAD/2* 40GB HDD/NIC/RAID1),联想万全1600B(P41.7G/256M ECC/4*40GB IDE/ NIC/RAID1)。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文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从管理档案的种类看,该系统覆盖了文档全部范围,包括:党群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经营管理、技术管理、教学工作档案、科研工作档案、基本建设工作档案、仪器设备工作档案、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工作档案、出版工作档案、外事工作档案、财会工作档案、职工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日常管理等,此外,还具有库房温湿度及除湿管理、专利管理、获奖管理、收发文管理、原文存取、文件页数的计算和经费管理等。
从档案管理全过程看,设计了供文书处理人员使用收发文件的登录、原文存取、修改、打印发文审稿纸、收文处理笺、发文登记簿、收文登记簿、辅助立卷、自动转档、编目、借阅管理等。
还提供有档案管理人员使用的各类档案及库房管理的登录、修改、编目、借阅、统计、打印卡片、鉴定销毁、信息开发、数据管理、接收移交等管理,又有读者各类查询、检索、打印提卷单等功能。
还可以接收软盘和光盘文档;全文查询、光盘存储等功能。
C/S模式于.1991年投入使用。
该版本经过三次升级。
B/S模式于2001年投入使用。
C/S与B/S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于2003年投入使用。
笔者根据C/S、B/S、C/S与B/S相结合的三种模式的实际使用情况,得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C/S模式的实用与不足C/S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并逐渐成熟的系统架构模式。
它把整个系统分布于两个独立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中,客户机提供用户界面,并提交SQL语句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执行SQL语句将结果返回客户机。
根据我校和用户长期使用情况,得出C/S模式的优点主要是:C/S具有强大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技术成熟,安全、稳定、速度快,交互性好,更有利于文档部门庞大复杂的数据信息的管理,特适于档案部门使用。
同时可以降低网络通讯量,且客户端设计中可实现不同风格的个性化界面等。
但随着企事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文档数量成倍的增长,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逐渐也暴露一些问题:维护复杂,升级麻烦。
c s与B s混合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分析摘要:该文介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基于浏览器的B/S模式与基于局域网的C/S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S与B/S混合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优缺点并结合具体应用给出了展望。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信息系统C/S与B/S的混合模式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flow of teaching management work in universities,the design method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hybrid mode of B/S and C/S.On that basis,we analyses the merits and faults of hybrid mode of B/S and C/S in use for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nd outlooks a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teaching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ybrid mode of B/S and C/S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
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从而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高校所必须研究的首要问题。
由于教学活动越来越复杂,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今教学工作需要,如何有效利用现今成熟和普及的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迫切需要。
基于C/S的公路工程试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依据对交通行业样品合格性检测的调研结果,给出了一个基于C/S体系结构的公路工程试验管理系统(TestManagementSystem,以下简称TMS)的实现方案。
该方案在隔离庞大的试验类型种类及其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清晰地表述系统的各个子功能域,并对对象建模、数据库的设计、系统层次结构、职员权限等作了具体阐述,为工程检测机构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公路工程;C/S结构;面向对象;数据库0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显著加大,公路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同时公路工程质量也受到普遍关注。
然而国内适应其发展要求的专业软件却极端匮乏,导致相关机构信息处理效率低下,服务管理不科学,甚至仍沿用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直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因此,为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效率,加快产业信息化的步伐,有必要为有关企业设计一个平台系统。
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界面操作,极大地减轻员工的负担,从而方便企业领导的管理和决策。
保证公路工程建设安全、顺利地进行。
1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模块1.1需求分析公路工程检测机构内部包含机构成员、检测设备、检测类型及其规范、客户信息等信息或实体。
机构成员包括管理员、收样员、试验员、复核员,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
检测设备通常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中使用。
检测类型是检测样品某个属性是否合格的一种试验方法,检测类型的规程里包含了对该检测的具体检测流程和数据计算方法。
客户是委托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检测的单位或个人。
需要检测的样品类型有土工、水泥、混凝土、集料、路基路面等。
机构的检测步骤主要由接受委托、收样、试验、复核4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接受委托是指从客户公司的委托人处接其委托,登记相关信息。
图1TMS业务流程收样是指在委托人的委托通过后,由收样人登记委托检测的所有样品信息,确定样品需要的检测类型以及样品是否需要留样。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2007年4月第l1卷第2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JournalofNingboPolytechnicApr,2007V o1.11No.2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杨新芳,王红纪(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河南漯河462002)摘要:通过对C/S模式和B/s模式各自特点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中应当采用基于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C/S模式;B/s模式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153(2007)02?0064-030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数据库及相关软件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的设计与开发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设计开发MIS过程中,关于MIS系统平台模式的选择是系统设计人员遇到的要问题.MIS系统平台模式大致分为4种…: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HE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简称c/s)~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简称B/S).主机终端模式由于硬件选择有限,硬件投资得不到保证,已被逐步淘汰.而文件服务器模式只适用小规模的局域网,对于用户多,数据量大的情况就会产生网络瓶颈,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现代企业MIS系统平台模式主要考虑的是C/S模式和B/S模式.1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当网络技术刚起步的时候,程序开发者通过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协调工作,实现了基本的网络功能,这种模式即C/S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开发MIS的主流技术.但随着Intemet的出现及互连网技术的发展,一种基于WebJ]~.务的网络服务技术逐渐被大家认同,用户直接通过HTML表单提交数据和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网络服务功能.这种技术被称之为B/S模式.1.1c/s模式的优势与不足C/S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Client),服务器管理程序(Server)和中间件(Middleware)3个部件组成【2,.客户应用程序是系统中用户与数据进行交互的部件.服务器程序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如管理一个信息数据库,其主要工作是当多个客户并发地请求服务器上的相同资源时,对这些资源进行最优化管理.中间件负责联结客户应用程序与服务器管理程序,协同完成一个作业,以满足用户查询管理数据的要求.C/S模式最大的优势有两个:(I)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也可以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在数据库应收稿日期:2007—01—31作者简介:杨新芳(1969一),男,河南洛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理论及应用.64.2007年第2期杨新芳,王红纪: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与应用程序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C/S模式逐渐暴露出开发成本较高,向不同的平台移植较为困难,用户界面风格不一,维护升级复杂而困难以及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等诸多缺陷,其中C/S架构最大的劣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造成这种高昂的维护成本的原因有两个【2】.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 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那么,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较大.其次,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很快,较高的开发成本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正是由于C/S的先天不足,导致MIS开发设计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技术,B/S模式后来居上,成为目前MIS设计中的主流技术.1.2B/S模式的优势与不足B/S模式是随着Intemet技术的兴起,导致C/S结构发生变化或者改进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了"3-tier结构".B/S模式主要利用了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DVBScript和JavaScript等)和ActiveX 技术,只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必须使用复杂,专用的客户端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MIS开发技术.随着微软将浏览器技术植入Windows系统内部,B/S模式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B/S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简化了客户端.它不必像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客户端只要安装有浏览器软件即可使用系统.这样不但节省了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而且也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网络结构更加灵活.(2)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对于C/S模式,客户应用程序有自己特定的规格,使用者需要接受专门培训.而采用B/S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器软件.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操作层的人员都无须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的这种特性使得MIS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鉴于B/S相对于C/S的先进性,B/S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MIS系统平台.但B/S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缺陷,最突出的有两方面: (1)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差.由于B/S模式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类运用于Intern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依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现代企业需要有开放的信息环境,需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还需要通过Intemet发展网上营销业务,这使得大多数企业将他们的内部网与Internet相连.由于采用TCP/IP,他们必须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构筑防火墙,来防止Intemet的用户对企业内部信息的窃取以及外界病毒的侵人. (2)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B/S模式的先进性和C/S模式的成熟性使人在MIS系统平台的选择上很难取合.1.3c/s与B/S的结合策略现尝试提出一种较灵活的结合方式.系统分析2007年摹2期'6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员可以根据系统的特点,灵活地为不同的子功能采用不同的MIS系统平台,将两种模式交叉并行使用. 开发者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将系统的所有子功能分类,决定哪些子功能适合采用C/S,哪些适合采用B/S.适合采用C/S的子功能应具备安全性要求高,较强的交互性,使用范围小,地点固定,要求处理大量数据的特点.如人事,劳资数据的输人,修改功能,财务系统中的凭证输人功能等.适合采用B/S的子功能应具备以下特点:使用范围广, 地点灵活;功能变动频繁;安全性,交互性要求不同.如企业内部信息发布功能,财务分析表的查询功能, 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查询功能等.在系统详细设计阶段主要考虑的是MIS系统平台选择问题.系统开发者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一定的选择原则,来决定各个子功能采用哪一种模式并在系统说明书上分别注明.在编码设计阶段,系统开发者针对采用不同模式的子功能, 选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C/S可以采用VB编程环境,而B/S采用ASP方法),然后编译生成不同的客户应用及WeblJ~务程序.在安装调试阶段,特定的客户应用程序将被安装在特定的使用者客户端上, Web服务程序需要被安装在Web服务器上,同时,客户应用的使用者必须接受一定的培训.在软件维护阶段,针对不同模式的子功能应采取不同的维护方式.相对于单独采用C/S或B/S,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保证重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对数据库的修改和新增记录加强了控制;经济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计算机的资源;既保证了复杂功能的交互性, 又保证了一般功能的易用与统一,系统维护简便,布局合理;网络效率较高.2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的B/S应用,从当前的技术水平看,特别适用于系统同用户交互量不大的应用,对于需要大量频繁,高速交互的应用系统,采用这种模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B/S模式要想在企业MIS开发中起主导角色,还需要一段时间,它并不一定能全部取代传统的Client/Server结构,从近期的发展看,二者的应用界限并不清晰,而且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在MIS系统开发中究竟采用哪种开发模式,或者将两者相结合,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充分发挥C/S与B/S的技术优势.参考文献:[11陈宁.基于C/S结构平台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开发[J】. 西安石油大学(自然科学版),2006,(1):78-81.[2】徐晓霞,贝雨馨.B/S模式与C/S模式之比较[J】.延边大学(自然科学版),2002,(2):126—129.[3】易金聪,张秀萍.基于C/S与B/S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王见[J】.微型电脑应用,2003,(4):46-48.[4】吴毅杰,张志明.C/S与B/S的比较及其数据库访问技术[J].船舶电子工程,2003(2):32-35. ComparisonbetweenC/SmodelandB/Smodelinthedesign 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China)。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人们对出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在交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设计与优化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车流畅通以及用户体验。
本文将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1. 系统设计1.1 系统架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网络架构、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等。
在网络架构上,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各个子系统分开部署,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库设计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包括车辆信息、路况信息、收费信息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在用户界面设计上,需要简洁明了,操作便捷,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 数据采集与处理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交通摄像头、气象站、电子收费系统等,在关键位置和路段进行安装,实时采集道路状况、天气信息、车辆流量等数据。
然后,利用数据处理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预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交通状态以及预测模型。
1.3 信息发布与通信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发布给用户,提前预警风险,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通过电子屏幕、移动应用等多种形式,将实时的路况信息、事故警示、施工信息等推送给用户。
同时,建立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其他交通管理系统的通信接口,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2. 系统优化2.1 路况预测与调度优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建立精准的路况预测模型。
基于这些模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交通拥堵点,进行路况调度优化,减少交通压力。
利用实时数据和交通流动模型,结合智能算法进行路口信号灯的优化,实现快速疏导,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2 交通事故预警与处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是导致堵塞、交通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数据和实时监测,可以建立交通事故预警系统。
第22卷 第11期2005年11月公 路 交 通 科 技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 122 No 111 Nov 12005文章编号:1002O 0268(2005)11O 0147O 05收稿日期:2004O 06O 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0540004)作者简介:朱茵(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智能交通1(zhuyi n03@tsinghua 1org 1cn)基于C P S 与B P S 混合体系结构的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朱 茵1,陆化普2,周海淞3,张建跃3(1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北京 102614;21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 100084;31杭州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科研所,浙江 杭州 310014)摘要: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实现各种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有效集成的复杂系统,针对不同的功能,采用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将会使得该系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在阐述C P S 与B P S 软件体系框架的结构与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 P S 与B P S 软件体系的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包括其实现的主要功能、体系结构、安全策略、数据备份与恢复以及Web 数据库的访问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C P S 与B P S 混合体系结构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Design of the In telligen 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 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on C P S &B P S Mixed Stru ctu reZ H U Yin 1,LU H ua O pu 2,Z HOU H ai O song 3,Z HANG Jian O y ue 3(11Department of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Chinese People .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2614,China;21Insti 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1Institute of Traffic Police Detach ment of Hangzhou,Zhejiang Hangzhou 310014,China)Abstract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which is made of many different application systems 1In order to realize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the software system should be studied i 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functions 1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 stic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 P S and B P S software system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C P S &B P S mixed structure,including system functions,system structure,safety strategy,data copy and renew,and the relative project to which the theories are applied 1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 on Systems (ITS);Managemen t information system;C P S &B P S mixed structure随着国内外智能交通研究的逐步深入,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成功地研究与开发出符合中国实际需求的、智能型的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将会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交通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