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基础施工计算书TC5010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3
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沟物流包装中心1#、2#立体库工程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编制人:奚亚东审核人: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沟包装物流中心1#、2#立体库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决定布置一台塔吊配合工种施工,其塔吊选用TC5513自升塔式起重机,按照使用说明书的介绍,给合工种的实际使用高度,对本项目塔吊基础进行下列设计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按照本工种岩土勘察报告,塔吊地基承载力确定为180Kpa,从地基勘察点剖面图15-15及16-16可知,基础持力层可放在23~23。
3米之间,地下水基本上在24米处,因此还需要降水开挖土方,其降水方式从勘察报告中的某些参数分析,可采用水泵抽渗出的地表水即可,但在土方开挖时,应设有抽水用集水坑。
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TC5513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kN最大起重力距: M=6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 H=42.00m塔身宽度: B=1.50m非工作状态塔身弯矩:-20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 HRB33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80.00kPa承台宽度: Bc=5.20m承台厚度: h=1.60m基础埋深: D=0.00m计算简图: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245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5.2×5.2×1.6×25=1081.6kN承台受浮力:F lk=5.2×5.2×2.50×10=676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0.8×1.48×1.95×1.54×0.2=0.71kN/m2=1.2×0.71×0.35×1.5=0.45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45×42=18.82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18.82×42=395.14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0.8×1.51×1.95×1.54×0.35=1.27kN/m2=1.2×1.27×0.35×1.5=0.80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80×42=33.60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33.60×42=705.50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0.9×(600+395.14)=695.62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705.50=505.50kN.m三. 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
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一. 参数信息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245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6×6×(1.5×25+2×17)=2574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0.8×0.7×1.95×1.54×0.2=0.34kN/m2=1.2×0.34×0.35×2.5=0.35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35×37=13.07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13.07×37=241.73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0kN/m2)=0.8×0.7×1.95×1.54×0.3=0.50kN/m2=1.2×0.50×0.35×2.5=0.53k 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53×37=19.60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19.60×37=362.60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0.9×(600+241.73)=557.56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362.60=162.60kN.m三. 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
QTZ80(TC5610-6)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 TC5610-6)起重荷载标准值:Fqk=58.8kN塔吊计算高度:H=45.9m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1552kN.m钢筋级别:HRB400承台宽度:Bc=6m1)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 =464.1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6X 6X 1.35 X 25=121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58.8kN2. 风荷载计算附件一计算简图:二.荷载计算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JGJ/T 187-2009)。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464.10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1335kN.m塔身宽度:B=1.6m承台混凝土等级:C3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50kPa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Wo=0.2kN/m2) 叫=0-昭丛口凯=0.8 X 1.59 X 1.95 X 1.349 X 0.2=0.67kN/m 2字止=f H=1. 2X 0.67 X 0.35 X 1.6=0.45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 k=q s k X H=0.45X 45.9=20.64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jk=°.5Fvk X H=0.5X 20.64 X 45.9=473.73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本地区Wo=0.35kN/mi2)Wjt =2=0.8 X 1.63 X 1.95 X 1.349 X 0.35=1.20kN/m- m f H=1.2 X 1.20 X 0.35 X 1.6=0.81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 k=q s k X H=0.81 X 45.9=37.03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jk=0.5F vk X H=0.5X 37.03 X 45.9=849.88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l\^=1552+0.9X( -1335+473.73)=776.85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l\^=1552+849.88=2401.88kN.m三.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塔机工作状态下:当轴心荷载作用时:22=(464.1+58.8+1215)/(6 X 6)=48.28kN/m 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肚二(代十旳隅訂陆=(464.1+58.8+1215)/(6 X 6) -2X (776.85 X 1.414/2)/36.002=17.76kN/m 2由于P kmin》0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2 =(垃十曳)"+亚化+甌訂陷=(464.1+58.8+1215)/(6 X 6)+2 X (776.85 X 1.414/2)/36.002=78.79kN/m 2塔机非工作状态下:当轴心荷载作用时:2 =(464.1+1215)/(6 X 6)=46.64kN/m 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肚严以十翼山- 叭-M訂%=(464.1+1215)/(6 X 6)-2X (2401.88 X 1.414/2)/36.00=-47.70kN/m由于P kmin<0所以按下式计算Pkmax:二近+兀顾爲心=(2401.88+37.03 X 1.35)/(464.10+1215.00)=1.46m < 0.25b=1.50m载力满足要求!—12-X 忑f2=3-1.03=1.97m=(464.1+1215.00)/(3 X 1.97 X 1.97)=144.57kN/m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570.00kPa非工作状态地基承轴心荷载作用:由于f a》Pk=48.28kPa,所以满足要求!偏心荷载作用:由于1.2 Xf a》P kma>=144.57kPa,所以满足要求! 五•承台配筋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条。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地质情况第二节施工计划及安排本工程天然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施工区的土方开挖,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及地梁施工,基础土方开挖拟投入1台挖土机施工。
(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一、工艺流程放线定位—→基础、承台及地梁土方开挖—→浇筑基础及地梁底砼垫层—→基础地梁侧砌模板—→回填土方—→基础、地梁钢筋绑扎—→安装柱脚钢筋—→防雷焊接、管线及埋件预埋—→基础、地梁砼浇筑—→混凝土养护。
(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二、施工计划安排基础土方开挖:工期为10天;基础及地梁施工:工期为15天。
注:本施工计划以业主方能提供施工场地为前提,如业主方未能在施工前提供相关施工场地,工期相应顺延。
(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第三节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土方开挖(一)天然基础及地梁开挖方法1. 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分段分层开挖→降排水→平整基底→验收(夯实后浇筑垫层)。
2.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开挖方法,土方随挖随运出工地,每台挖机配备四台自卸运泥车。
3. 挖至基坑底时,应会同建设单位、质监站、监理单位、勘查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砼垫层封底。
并注意做好有关验收记录工作。
(二)质量控制要点1. 开挖过程中经常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向和几何尺寸。
2. 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
3. 基坑验收时,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和发生较大扰动现象。
4.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禁挖土机铲斗撞伤桩头。
5. 当遇到超挖时,应回填石屑,分层夯实,经验收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二、模板工程(一)天然基础模板采用18 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加80mm×80mm木枋竖楞和短钢管抱箍加固,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按250-350mm设置,钢管抱箍的竖向按500mm设置,最下面一道箍离底板底为200mm。
为保证模板线角顺直,木枋条定位必须准确。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采用钢管作斜撑。
塔吊基础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书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80e,蔡国用(包含压重)f1=440.02kn,最小起重机荷载f2=80.00kn塔吊倾覆力距m=8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140.00m,塔身宽度b=2.5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基础掩埋浅d=5.00m,基础最轻厚度h=2.00m基础最小宽度b=5.00m二.基础最轻尺寸排序基础的最小厚度取:h=2.00m基础的最轻宽度挑:b=5.00m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排序。
排序体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量粘附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其中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520.02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25.0×bc×bc×hc+20.0×bc×bc×d=3750.00kn;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0.83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800.00kn.m。
经过计算得到:并无粘附的最小压力设计值pmax=(520.02+3750.00)/5.002+800.00/20.83=209.20kpa 无粘附的最轻压力设计值pmin=(520.02+3750.00)/5.002-800.00/20.83=132.40kpa存有粘附的压力设计值p=(520.02+3750.00)/5.002=170.80kpa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排序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2其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挑105.00kn/m2;ηb——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3.00;ηd——基础掩埋浅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挑4.40;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挑20.00kn/m3;b——基础底面宽度,取5.00m;d——基础掩埋深度,挑5.00m。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二节第十三节第十四节第十五节第十六节第十七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地质情况第十八节施工计划及安排本工程天然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施工区的土方开挖,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及地梁施工,基础土方开挖拟投入1台挖土机施工。
(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一、工艺流程放线定位—→基础、承台及地梁土方开挖—→浇筑基础及地梁底砼垫层—→基础地梁侧砌模板—→回填土方—→基础、地梁钢筋绑扎—→安装柱脚钢筋—→防雷焊接、管线及埋件预埋—→基础、地梁砼浇筑—→混凝土养护。
(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二、施工计划安排基础土方开挖:工期为10天;基础及地梁施工:工期为15天。
注:本施工计划以业主方能提供施工场地为前提,如业主方未能在施工前提供相关施工场地,工期相应顺延。
(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第十九节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土方开挖(一)天然基础及地梁开挖方法1. 开挖程序:测量放线→分段分层开挖→降排水→平整基底→验收(夯实后浇筑垫层)。
2.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开挖方法,土方随挖随运出工地,每台挖机配备四台自卸运泥车。
3. 挖至基坑底时,应会同建设单位、质监站、监理单位、勘查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砼垫层封底。
并注意做好有关验收记录工作。
(二)质量控制要点1. 开挖过程中经常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向和几何尺寸。
2. 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
3. 基坑验收时,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和发生较大扰动现象。
4.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禁挖土机铲斗撞伤桩头。
5. 当遇到超挖时,应回填石屑,分层夯实,经验收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二、模板工程(一)天然基础模板采用18 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加80mm×80mm木枋竖楞和短钢管抱箍加固,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按250-350mm设置,钢管抱箍的竖向按500mm设置,最下面一道箍离底板底为200mm。
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技术规程》(JGJ187-200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50, 自重(包括压重)F1=450.8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kN,塔吊倾覆力距M=630.0kN.m,塔吊起重高度H=101.0m,塔身宽度B=1.6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5m,基础承台厚度h=2m,基础承台宽度Bc=7m。
二、基础最小尺寸计算1.最小宽度计算建议保证基础的偏心距小于Bc/4,则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采用递归趋近计算,计算出B c的最小值。
解得最小宽度 B c=2.32m。
其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510.80=612.96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 c×B c×H c+20.0×B c×B c×D) =912.32kN;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630.00=882.00kN.m。
由于最小宽度 B c还应该满足:B c>=2h+B=5.60m。
本工程实际计算取宽度为 B c=7.00m。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510.80=612.96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 c×B c×H c+20.0×B c×B c×D) =8820.00kN;B 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 c=7.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 c×B c×B c/6=57.17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630.00=882.00kN.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7.00/2-882.00/(612.96+8820.00)=3.41m。
天然基础沉降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一、基本参数基础剖面图三、沉降计算1、基础底面附加应力计算P0=F/A+(γ0-γ)d=500/(3×2)+(20-19.06)×1.7= 84.931 kN/m3 2、分层变形量计算z i(m) 基础中心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i相邻基础影响αi总附加应力系数αi总z i×αi总z i×αi总-z i-1×αi-1总土的压缩模量E si(MPa)A iΔs iΣΔs i0.5 4×0.2464 2×2×(0.2489-0.247)0.9932 0.4966 0.4966 5.5 0.4983 7.668 7.6681 4×0.2319 2×2×(0.2436-0.2343)0.9648 0.9648 0.4682 5.5 0.4895 7.23 14.8981.5 4×0.2108 2×2×(0.2341-0.2149)0.92 1.38 0.4152 5.5 0.4712 6.412 21.312 4×0.1894 2×2×(0.2219-0.1944)0.8676 1.7352 0.3552 6.5 0.4469 4.641 25.9512.5 4×0.17 2×2×(0.2090.8144 2.036 0.3008 6.5 0.42053.93 29.881n根据《规范》GB50007-2011表5.3.7得:△z =0.3m则当前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z的土层深度: z'=5.2-0.3=4.9m此层土的变形值:Δs'n= P0(z i×αi总-z i-1×αi-1 )/E si=84.931×(5.2×0.5808-4.9×0.6012)/6=1.051mm总△s'n/∑△s =1.051/43.221=0.0243≤0.025满足要求。
塔吊天然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一、 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13752-9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范》(JGJ196-2010)二、 基本参数塔吊型号:QTZ5013 塔身宽度:1.6 m钢筋等级:Ⅱ 级钢 砼强度等级: C30 基础宽度:5 m 基础厚度:1.3 m基础覆土深度:0.0 m 保护层厚度:50m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垂直力:工作状态-560KN ,非工作状态- 水平力:工作状态-52KN ,非工作状态- 倾覆力矩:工作状态-1685KN ·m ,非工作状态- 三、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1.计算简图:k Fk H 0k M Xk G图中: k F 塔吊作用于基础上的垂直力标准值(kN ); 0k M 塔吊作用于基础上的倾覆力矩标准值(KN ·m );k H 塔吊作用于基础上的水平力标准值(kN );k G 基础自重及其上覆土自重标准值(kN );B 基础宽度(m );h 基础厚度(m )。
2.荷载计算:基础及覆土自重标准值:取地基土容重为163/kN m ,混凝土容重为253/kN m 。
k G = 5×5×(1.3×25+0.0×16) = 812.5kN作用于基础底的弯矩标准值:hH MMk okk∙+==∙+=h H MMk ok k 111=∙+=h H MMk ok k 2223.稳定性要求验算: 要求偏心距kk k M e F G =+≤4B=+=G FMe k k k 1111 1.277m <4B= 1.667m =+=G F Mek k k 2222e 1<4B 且e 2<4B满足稳定性要求 4.地基承载力验算: 由于e 1<e 2,取e =e 2e 2=>6B = 取公式BaG F P k k k 32max )(+=e B a -=e B a 112-==e B a222-==1max k P =2max k P =1max k P <2max k P <1.2f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四、 基础混凝土抗冲切验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中的8.2.7条00.7l hp t m F f a h β≤()/2m t b a a a =+l j lF p A =l F ---作用在l A 上的地基土反力设计值;hpβ---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 不大于800mm 时,hp β取1.0;当h 大于等于2000mm 时,hp β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t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0h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a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t a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上的上边长;b a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 jp ---扣除基础自重及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面积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l A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40,自重(包括压重)Fι=168.560kN,最大起重荷载Fz=40.OOOkN, 塔吊倾覆力距M=400.OOOkN.in,塔吊起重高度H=40~60m,塔身宽度B=l.45-1.85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L200m,基础最小厚度h=1.2m,基础最小宽度Bc=4.600m,二、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基础的最小厚度H=l.2m基础的最小宽度Bc=4.600m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13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值计算公式: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或础设计值计算公式:2(F+G)塔吊基础平面图塔吊基础剖面图3B c a式中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l.2X208.56=250.27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I.2X(25.O×Bc×Bc×Hc+20.O×Bc×Bc×D)=3359.23kN;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7.2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62.21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二400.000=560.OOOkN.m400.000=560.OOOkN.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In),按下式计算:a=7.200/2-(560.000/(250.27+3359.23))=3.445。
经计算得: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250.27+3359.23)/7.200^2+560.000/62.21=78.63kpa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Pmin=(250.27+3359.23)/7.200^2-560.000/62.21=60.63kpa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P=(250.27+3359.23)/7.200^2=69.63kpa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PkmaxPkmax=2(250.27+3359.23)/(3×7.200X3.445)=97.Olkpa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
天然基础施工方案1. 引言天然基础施工方案是建筑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性,决定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天然基础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天然基础施工方案。
2. 天然基础施工原理天然基础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自然条件中的土壤、岩石等材料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支撑。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风载等自然力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 天然基础施工方法天然基础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
3.1 浅基础浅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承载力较高的地区。
常见的浅基础施工方法有:•承台基础:将混凝土承台嵌入地下,利用土壤的自重和毛细作用来提高稳定性;•基础板:直接将混凝土板铺设在土壤表面,通过自重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筏式基础:在土层较软或土壤不均匀的地区,通过扩大基础面积来增加稳定性;3.2 深基础深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地区。
常见的深基础施工方法有:•桩基础:将钢筋混凝土桩或木桩等垂直地下,通过摩擦力或桩基承载力来支撑建筑物;•墩台基础:在较软的地基上,通过混凝土墩台来分散荷载;•地下连续墙:在土壤中挖掘出一条连续的墙体,增加土壤的稳定性;4. 天然基础施工方案选择选择合适的天然基础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土壤类型、承载力要求、建筑物类型等。
•在地质条件较好、土壤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地区,可以选择浅基础施工方法,如承台基础;•在土壤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地区,需要考虑采用深基础施工方法,如桩基础;•对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重要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工程计算,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5. 施工过程与注意事项天然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地质勘测:在开始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了解地下土质、地下水位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区域的安全和干净;•施工工艺: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基坑开挖、基础施工等工序;•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施工质量控制: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保证基础施工的稳定和可靠性。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1.计算参数 (1)基本参数采用1台塔式起重机,塔身尺寸m ;现场地面标高m,基础底标高m ,基础埋设深度m 。
(2)塔吊受力情况:M塔吊基础受力示意图基础顶面所受垂直力基础顶面所受水平力基础所受扭矩基础顶面所受倾覆力矩比较桩基础塔吊基础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塔吊基础按计算: F k =kN ,F h =kN ,M=kN.mF k ,=kN ,F h ,=kN ,M k =kN .m2.基础底面尺寸验算 (1)基础尺寸:长(a)=m ,宽(b)=m ,高(h)=m 。
(2)基础混凝土: 强度等级,f t =N/mm 2,γ砼=25kN/m 3。
(3)基础底面基础底面标高m 、基础置于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kPa、地基土γ=18.8kN/m3。
G k=a×b×h×γ砼=kNkPa基础底面矩W=ab2/6=m3M k/W=kPa3.地基承载力验算(1)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f a=f ak+ηbγ(b-3)+ηdγm(d–0.5)=kPa(2)地基承载力验算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4.抗倾覆验算倾覆力矩M倾=M=kN.m抗倾覆力矩M抗=(F k+G k)×a/2=kN.mM抗/M倾=5.受冲切承载力验算kPaA L=m2h0=m,βhp=a t=m,a b=m,a m=m0.7βhp f t a m h0=kNF L=P j A L=kNα=1,βhs=,a m/L=(α-P j/1.4f tβhs)βhs/βhp=F L=0.7βhp f t a m h0=kN6.受剪切承载力验算a m/L=(α-P j/1.4f tβhs)βhs/βhp=7.基础配筋验算(1)基础弯矩计算a=m,a’=m,L=mP jmax=F k'/A+M k'/W=kPaP jmin=F k'/A-M k'/W=kPaM=1/12a2[P jmax(3L+a’)+P jI(L+a’)]=kN.m(2)基础配筋基础采用钢筋,f y=300N/mm2;A s1=M/(0.95f y h0)=mm2;按照最小配筋率ρ=0.15%计算配筋;A s2=ρbh0=mm2;比较A s1和A s2,按配筋,取mm(钢筋间距满足要求);8.计算结果(1)基础尺寸:长(a)=m,宽(b)=m,高(h)=m,基础底标高m。
天然基础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0,塔吊起升高度H(m):160.00,塔身宽度B(m):2.5,基础埋深d(m):5.00,自重F1(kN):833,基础承台厚度hc(m):1.60,最大起重荷载F2(kN):60,基础承台宽度Bc(m):8.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335,额定起重力矩(kN·m):600,基础所受的水平力(kN):15标准节长度(m):10,主弦杆材料:圆钢,宽度/直径(mm):150(kN/m2):0.45所处城市:北京,基本风压Wo地面粗糙度类别:D类密集建筑群,房屋较高,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672。
二、塔吊基础承载力及抗倾翻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适用于e小于等于Bc/6):P max = (F+G)/Bc2 + M/WP min = (F+G)/Bc2 - M/W当考虑偏心矩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适用于e>Bc/6):P kmax = 2(F+G)/3Bca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P = (F+G)/Bc2混凝土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E=M/(F+G)=9426.45/(1071.60+3072.00)=2.27m ≤Bc/3=2.67m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13752-92)第,塔吊混凝土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满足要求。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071.60kN;G──基础自重:G=25.0×Bc×Bc×hc×1.2 =3072.00kN;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8.000m;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1.4 ×6733.18=9426.45kN·m;e──偏心矩,e=M/(F + G)=2.275 m,故e>Bc/6=1.333 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 Bc / 2 - M / (F + G)=8.000/2-9426.452/(1071.600+3072.000)=1.725m。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塔机型号TC6015A-10E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 60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m) 61塔身桁架结构方钢管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 2二、塔机荷载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塔身自重G0(kN) 903起重臂自重G1(kN) 70.3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1(m) 25小车和吊钩自重G2(kN) 3.8小车最小工作幅度R G2(m) 0最大起重荷载Q max(kN) 100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 Qmax(m) 10最大起重力矩M2(kN.m) 1250平衡臂自重G3(kN) 84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3(m) 6.9平衡块自重G4(kN) 96.6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4(m) 10.8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工程所在地湖南长沙市工作状态0.2基本风压ω0(kN/m2)非工作状态0.35塔帽形状和变幅方式锥形塔帽,小车变幅地面粗糙度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工作状态 1.584风振系数βz非工作状态 1.624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μz 1.428工作状态 1.95风荷载体型系数μs非工作状态 1.95风向系数α 1.2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00.35工作状态0.8×1.2×1.584×1.95×1.428×0.2=0.847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非工作状态0.8×1.2×1.624×1.95×1.428×0.35=1.519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工作状态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kN) 903+70.3+3.8+84+96.6=1157.7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kN) 100竖向荷载标准值F k(kN) 1157.7+100=1257.7水平荷载标准值F vk(kN) 0.847×0.35×2×61=36.167倾覆力矩标准值M k(kN·m) 70.3×25+3.8×10-84×6.9-96.6×10.8+0.9×(1250+0.5×36.167×61)=2290.404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F k'(kN) F k1=1157.7水平荷载标准值F vk'(kN) 1.519×0.35×2×61=64.861倾覆力矩标准值M k'(kN·m) 70.3×25+3.8×0-84×6.9-96.6×10.8+0.5×64.861×61=2112.88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工作状态塔机自重设计值F1(kN) 1.2F k1=1.2×1157.7=1389.24起重荷载设计值F Q(kN) 1.4F Qk=1.4×100=140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1389.24+140=1529.24水平荷载设计值F v(kN) 1.4F vk=1.4×36.167=50.6341.2×(70.3×25+3.8×10-84×6.9-96.6×10.8)+1.4×0.9×(1250+0.5×36.167×61)=3172.0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42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1.2F k'=1.2×1157.7=1389.24水平荷载设计值F v'(kN) 1.4F vk'=1.4×64.861=90.805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 1.2×(70.3×25+3.8×0-84×6.9-96.6×10.8)+1.4×0.5×64.861×61=2931.109三、基础验算基础布置图基础布置基础长l(m) 7.5 基础宽b(m) 7.5基础高度h(m) 1.4基础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基础混凝土自重γc(kN/m3) 25基础上部覆土厚度h’(m) 0 基础上部覆土的重度γ’(kN/m3) 19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δ(mm)40地基参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kPa) 150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εb0.3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εd 1.6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的重度γ(kN/m3) 19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kN/m3) 19 基础埋置深度d(m) 1.5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Pa) 197.5地基变形基础倾斜方向一端沉降量S1(mm) 20 基础倾斜方向另一端沉降量S2(mm) 20基础倾斜方向的基底宽度b'(mm) 5000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7.5×7.5×1.4×25=1968.75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1968.75=2362.5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G1R G1+G2R Qmax-G3R G3-G4R G4+0.9×(M2+0.5F vk H/1.2)=70.3×25+3.8×10-84×6.9-96.6×10.8+0.9×(1250+0.5×36.167×61/1.2)=2124.94kN·mF vk''=F vk/1.2=36.167/1.2=30.139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2×(G1R G1+G2R Qmax-G3R G3-G4R G4)+1.4×0.9×(M2+0.5F vk H/1.2)=1.2×(70.3×25+3.8×10-84×6.9-96.6×10.8)+1.4×0.9×(1250+0.5×36.167×61/1.2) =2940.392kN·mF v''=F v/1.2=50.634/1.2=42.195kN基础长宽比:l/b=7.5/7.5=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统表C01-19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安仁中央商务区编号: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机构签认后交施工单位保存。
安仁中央商务区塔吊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2011年10月21日中国第四冶金建设责任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及塔机选用 (1)1、工程概况: (1)2、地质情况分析: (1)3、塔吊的选取: (3)四、塔吊的基础设计 (3)1、塔吊基础的确定: (3)2、施工工序 (3)3、塔吊基础承台计算: (4)a). 参数信息 (4)b).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 (4)c).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5)d).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6)e). 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7)f). 承台配筋计算 (7)五、塔吊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8)1.技术准备 (8)2.人员配备 (8)3.吊装机械及相关工具准备 (9)4.施工现场及基础准备 (9)六、塔吊安装 (9)1.基础节安装: (9)2.套架安装: (10)3.塔身安装: (10)4.平衡臂安装: (10)5.部分配重安装: (10)6.司机操作室安装: (10)7.起重臂和起重拉杆的安装: (10)8.其余配重块安装: (11)9.穿绕起升钢丝绳: (11)10.塔身标准节的安装方法及顺序: (11)11.调整各安全装置, (11)12.附着的安装与使用: (12)七、塔吊拆卸 (12)八、塔机工作范围内的防护 (12)九、群塔作业 (12)十、塔吊操作要点 (13)十一、塔吊安装拆卸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4)十二、塔吊维护、保养 (15)十三、塔吊安装拆卸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应急程序 (15)十四、塔吊使用、安拆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6)附图 (17)1、塔吊基础平面示意图 (17)2、塔吊混凝土基础钢筋示意图: (17)3、塔吊安装示意图 (18)塔吊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本方案编制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结构特点,为了材料运输正常地运送到施工部位,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我司计划本工程和各个单体各安装塔吊1座,型号为:中天TC5610。
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TC5010,自重(包括压重)F1=480.0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0kN,塔吊倾覆力距M=58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60.000m,塔身宽度B=1.65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0m,基础最小厚度h=1.3m,
基础最小宽度Bc=5.000m,
二、基础最小尺寸计算
基础的最小厚度H=1.3m
基础的最小宽度B c=5.000m
三、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B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540.00=648.00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
D)=975.00kN;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0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 20.83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 1.4×580.000=812.000kN.m;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
a=5.000/2-(812.000/(648.00+975.00))=2.000。
经计算得: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 max= (648.00+975.00)/5.000^2+812.000/20.83=103.90k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 min= (648.00+975.00)/5.000^2-812.000/20.83=25.94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 (648.00+975.00)/5.000^2=64.92kpa
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kmax
Pkmax= 2(648.00+975.00)/(3×5.000×2.000)=108.20kpa
四、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60.00kN/m2;
b──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0.15;
d──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40;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础底面宽度,取5.000m;
d──基础埋深度,取0m。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a=169.20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169.20 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108.20kpa,满足要求。
地基承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103.90kpa;满足要求。
五、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取hp=0.96;
f 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f t=1.57kPa;
a 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 m=(1.650+[1.650+2×1.3)]/2=2.95m;
h0──承台的有效高度,取 h0=1.25m;
P j──最大压力设计值,取 P j=108.20kPa;
F l──实际冲切承载力:
F l=108.20×(5.000+4.14)×0.43/2=212.62kN。
允许冲切力:0.7×0.96×1.57×2950.00×1250.00=3890460.00n=3890.46kn
实际冲切力小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