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护理安全与防护1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2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全面管理、重点监控、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护理部是护理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二章护理安全组织管理第五条护理部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院的护理安全工作。
第六条各护理单元设立护理安全员,负责本科室护理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八条护理部应当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三章护理安全操作管理第九条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前,应当认真查对患者信息,确保操作无误。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第四章护理安全防护管理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当认真进行患者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当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保障自身安全。
第十五条护理部应当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第五章护理安全事件管理第十六条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安全事件,应当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当及时报告护理部。
第十七条护理部应当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第十八条护理部应当对安全事件进行记录、通报,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六章护理安全管理监督第十九条护理部应当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护理部应当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护理学《护理学基础》教学检测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护士素质与角色 3第三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4第四章护理相关理论 5第五章护理程序 8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 11第七章医院和住院环境 13第八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15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18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20第十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 25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29第十三章饮食与营养35第十四章排泄护理 38第十五章药物疗法 42第十六章静脉输液与输血法48第十七章冷热疗技术53第十八章标本采集 56第十九章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58 第二十章临终关怀 65第二十一章护理相关文件记录67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护理学填空题1、——世纪中叶,——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立于——年,在——3、南丁格尔的代表有——。
而——被认为是护士必读的经典4、国际红十字会在——年,决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作为各国护士的最高荣誉奖,——颁发一次,从——年首次颁发5、现代护理学主要经历了以——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6、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护理特点是,护理从属于——,护士被看做是医生的——7、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护士与医生的关系为——8、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是——9、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于——年,在——建立10、1909年——在江西牯岭正式成立。
1937年改为——,1964年改为——11、1992年北京、上海等地开始了——的教育12、——年——月全国举行首届护士执业考试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A、1820年因英国B、1820年德国C、1860年美国D、1860年英国E、1860年法国2、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A、1860年北京B、1856年苏州C、1909年江西D、1921年北京E、1888年福州3、现代医学模式为A、生物医学模式B、自然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4、世界卫生组织何年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A、1938年B、1940年C、1948年D、1958年E、1968年5、我国何年举行了护士执业考试A、1979年B、1993年C、1995年D、1996年E、1968年6、我国最早开办高等护理教育的时间是A、1921年B、1922年C、1980年D、1981年E、1988年7、南丁格尔首创科学的护理专业时间是8、李某,男,30岁,因肝炎住院治疗,护士与医生双方配合,并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其特点是A、以病人为中心B、以人的健康为中心C、以疾病为中心D、以治疗为中心E、以护理为中心多项选择题1、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A、以疾病为中心B、以护理为中心C、以人的健康为中心D、以病人为中心E、以病人家属为中心2、中世纪的护理形成了哪些护理社团A、自我保护性B、家庭性C、宗教性D、民俗性E、军队性3、护士的技术职称为A、主任护士B、副主任护士C、主管护士D、护师E、护士4、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贡献有A、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B、提出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C、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工作D、开创科学的护理专业E、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第二章护士素质与角色填空题1、护士素质的内容包括——2、科学文化素质包括——3、角色的特征有——4、护士角色功能包括——5、护士行为举止的要求是——6、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7、非语言沟通技巧包括——名词解释1、素质2、角色3、护士角色4、角色转变单项选择题1、护士的能力不包括A、规范操作能力B、能言善辩能力C、敏锐观察能力D、创新能力 E、综合分析问题能力2、护士角色功能不包括A、护士角色的承担者B、健康咨询者C、健康协调者D、患者代言人 E、健康教育者3、不符合护理用语基本要求的是A、语言规范礼貌谦让B、称呼得体C、富于情感D、多安慰病人 E、注意保密4、不规范的坐姿是A、头正颈直B、捋平护士服下端C、轻稳地坐于椅面的前2/3D、双膝分开脚后收E、两手轻握置于腹部前5、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形式是A、语言B、面部表情C、体态语言D、倾听E、触摸6、护士在操作前向病人耐心解释的作用不包括A、尊重病人的权利B、得到病人的理解C、使病人放心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E、使病人愿意合作7、张女士,77岁,患冠心病入院,病人因年迈听力下降,护士的沟通方法不妥的是A、让病人看见护士的脸部和嘴形B、用手势和表情加强信息的传递 C、让病人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问题 D、适当采用抚摸来加强沟通效果 E、交流时给病人充分的时间8、以下哪一项是沟通基本要素中的主动因素A、信息B、信息发出者C、信息传递D、信息接受者E、反馈9、在倾听患者叙述时,以下哪些行为不妥A、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B、经常保持目光接触C、患者叙述偏题时应及时打断其谈话 D、不评论患者所谈的内容 E、倾听过程中轻声的说“嗯”10、护士与患者交谈前应做准备,以下哪项不需要A、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B、确定交谈的目的C、选择交谈环境D、选择交谈时间E、记录患者的治疗护理要点11、患者王某,女,70岁,因白内障入院,治疗效果不佳,护士发现患者伤心流泪,此时护士与其沟通,以下哪项做法是对的A、护士悄悄走进病房 B护士站在患者的背后 C、护士轻轻的安抚她 D、护士大声问其流泪的原因 E、护士因患者不言而走出病房12、护士对患者的送别用语禁忌说A、请按时服药B、请定期门诊检查C、再见,欢迎下次再来D、请坚持戒烟酒E、请多保重,劳逸结合13、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可引起沟通障碍的是A、与患者经常保持目光接触B、交谈过程中适当沉默C、用复述强调患者陈述的内容D、交谈过程中随意改变话题E、适时轻轻抚摸患者14、护士向患者或家属讲述有关用药、治疗、护理的方法,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此时护士的角色是A、健康咨询者B、健康协调者C、健康教育者D、护理计划者E、提供照顾者15、以下哪种沟通方式传递信息更真实而且难以掩饰A、书信传递B、面部表情C、口头表达D、身体姿势E、沉默16、张某,女,30岁。
护理安全与防护实训报告1. 背景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而护理安全与防护则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护士们需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防护意识,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训和培训,本报告将对此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卫生防护常识培训:介绍卫生防护的重要性,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 事故处理演练:模拟不同意外情况下的护理安全与防护措施,如跌倒、呼吸急促等紧急状况的处理方法。
- 感染预防控制:介绍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如手部卫生、环境清洁等措施。
- 安全工作流程:学习安全工作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患者转移、药品使用等方面的操作。
- 紧急护理技能:进行紧急护理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伤口处理等技能训练。
3.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护理人员们收获了许多: - 提升了护理安全意识:通过学习和实践,护理人员们对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愿意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状况。
- 熟练掌握了防护技能:经过实训,护理人员们能够熟练正确地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 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训过程中,护理人员们不断强调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实训反思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 部分护理人员对防护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教育。
- 实训过程中缺乏真实性和实战性,需要增加实际案例模拟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部分护理人员对紧急护理技能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技能训练和练习。
5. 下一步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防护水平,我们将: - 开展定期的护理安全与防护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增加实战演练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 定期评估和检查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防护水平,发现并纠正问题。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作者:荀勤来源:《家庭心理医生》2015年第06期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防范【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21-0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在洁净的环境中(万级洁净区,局部百级)集中调配、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全面、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 [1] 。
护理安全风险是静脉药物调配质量的基础,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通过2 0 13年8月我院启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以来,积极总结经验,现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及防范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1.1 护理人员1.1.1 岗前培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量大、责任心强、风险性大,上岗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
如岗前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调配药品,就不能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1.1.2 人力资源由于医院护理人员长期缺乏,再加上临床科室病人数量不稳定,调配中心护士配备不能按静脉药物调配数量的比例配置。
因此,当临床科室病人增多时,配药护理人员超负荷疲惫的工作,就有可能出现无菌观念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力,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1.3 基本素质科室护理人员学历、工作资历不同,基本素质参差不齐。
中专学历的低年资护士对药理学知识掌握浮浅,易使药品调配发生配伍禁忌。
高年资护士特别是 4 5岁以上护士,有丰富扎实的临床药理学知识,但视力欠佳,药师一旦将载体液摆错,不易查出。
1.1.4 工作环境根据部分医院 P I VA S工作人员经验,因配置间空间小、噪声大,配药时间又比较集中,调查发现 8 5%以上的人员配药时间超过2.5h易出现疲惫而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配制的准确性,我院每人每天配制2 0 0袋左右液体,中间除出仓上厕所时间,护士几乎无休息时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身心疲惫状态,易引起疲劳综合征 [2] ,导致责任心不强,执行查对制度不力,一旦药师摆错药,护士查对不出易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