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基础知识梳理
- 格式:ppt
- 大小:1007.50 KB
- 文档页数:24
2018年地理中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公路: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2)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读比例尺技巧:1千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1米=100厘米(2个0)表示方式:a、数字式如1:100 000或1/100 000b、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c、线段式0 1 2 3 4千米比例尺分子相同情况下,范围、内容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简记:尺小围大内容简,尺大围小内容详(3)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书P10、图册P1、7)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识记图一些常用图例(天气)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赤道0º 低纬中纬中纬高纬高纬60ºN 30º30ºS 60ºS 90ºN 90ºS1、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 →“浑天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湘,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湘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1、在地图分两类: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比例尺:①定义: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③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如:①1:1000和②1:5000两个比例尺,大比例尺是__①____,小比例尺是_②______。
④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选用:(小比例尺,大范围,内容简单)如:世界地图(大比例尺,小范围,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5、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数字和文字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1、人类认识地球的几个阶段:①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②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卫星照片的出现-----进一步确认地球是个球体经过精密测量发现---- 地球是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2018年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2018年初一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地球仪上只有一条度纬线、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公元前5世纪的成文文献《易经系辞》中。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埃拉托色尼写出了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
2.在进行生产建设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工业生产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3.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①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时,首先看是普通地图(无指向标地图)还是指向标地图:如果是普通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如果指向标地图,则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一般为北。
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对比例尺进行比较大小时,如果都是数字式的表示方式,则直接比较,如果有文字式、线段式等形式不统一时,都化为数字式后比较。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③常见图例:课本第十页。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公元前5世纪的成文文献《易经系辞》中。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埃拉托色尼写出了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
2.在进行生产建设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工业生产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3.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①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时,首先看是普通地图(无指向标地图)还是指向标地图:如果是普通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如果指向标地图,则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一般为北。
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对比例尺进行比较大小时,如果都是数字式的表示方式,则直接比较,如果有文字式、线段式等形式不统一时,都化为数字式后比较。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③常见图例:课本第十页。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绕什么转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运动(公转)绕什么转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1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归类整理(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1.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是A.180°经线B.赤道C.本初子午线D.回归线【参考答案】C(2018年山东滨洲市)地理活动课上,小辉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
读图回答1~2题。
1.从小辉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4万千米C.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D.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2.在地球仪上,符合“东半球、低纬度、无阳光直射现象”条件的是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1.C 2.A(2018年山东滨洲市)26.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滨州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次登山旅行活动。
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______(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_(填数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
这个提议可行吗?说明理由。
(6)旅行途中同学们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绘制了当地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图下列①②③图中最能反映地球运动到左图B位置时太阳光照情况的是()【参考答案】26.(1)550 (2)陡崖(3)西南 3.2 (4)海拔较低,坡度较缓(5)可行,因为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并且有水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风车王国指荷兰,阿拉伯人常穿白色长袍。
2、地图三要素指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的经线指向亶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5、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越详细,比例尺越尘,表示范围越大越简单。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张衡提出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边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4、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5、Q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它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6、面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7、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8、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9、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赤道横穿非洲、南美洲大陆。
10、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1、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印度洋,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大西洋。
12、四大洋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13、陆地地形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田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壹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大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1 / 112 / 117.目前,在人类大家庭的190多个国家中,少数是兴旺国家,大多数是开展中国家。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兴旺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兴旺国家。
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开展中国家。
中国是最大的开展中国家。
8.在国际上,习惯把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开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开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南部。
“北〞——兴旺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根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开展,维护世界和平〞。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第六章我们生活的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地理位置:大局部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
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与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5. 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阔,陆远离海洋〕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要能填图〕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