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2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61 KB
- 文档页数:2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作业设计方案《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珍爱》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海洋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珍爱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珍爱认识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2. 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技术;3. 认识海洋环境珍爱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周:海洋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介绍海洋资源的定义和种类;- 分析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特点。
2. 第二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探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技术;- 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第三周:海洋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海洋环境珍爱的紧迫性;- 分析海洋环境珍爱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4. 第四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探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分析海洋资源的珍爱与开发的平衡。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向学生介绍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海洋珍爱区或海洋钻研院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海洋环境和资源;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珍爱的问题;4. 教室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2. 作业表现:安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海洋资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核:组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海洋资源利用和珍爱的掌握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海洋资源利用与珍爱》;2. 资料: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珍爱相关的文献和资料;3. 实践基地:海洋珍爱区、海洋钻研院等实地考察处所。
小学科学22《海洋资源》教案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之一,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还是重要的能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本文将以小学科学22课《海洋资源》为基础,为教师提供一份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其重要性;b. 掌握一些常见的海洋资源,并了解它们的用途;c. 了解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并描述一些常见的海洋资源;b. 能够意识到自己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并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建议。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2. 掌握一些常见的海洋资源及其用途;3. 引导学生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建议。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海洋资源图片、海洋动物模型;3. 海洋资源分类表;4. 保护海洋资源的海报;5. 钓鱼游戏材料。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重要性1. 引入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海洋资源吗?为什么海洋资源对人类生活很重要?2. 展示图片:展示一些海洋资源的图片,如鱼类、海带、石油等,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资源的用途。
3. 播放教学视频:通过观看一段介绍海洋资源的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以及人类对它们的依赖。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海洋资源的种类,并强调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2:探索海洋资源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给予一组海洋动物模型。
要求学生用手触摸、观察,并根据模型的特征进行描述,例如:它是什么形状?它的皮肤是什么颜色?它有几只脚?等等。
2. 视频展示:播放短视频,进一步展示海洋资源的多样性。
3. 学生展示:请每个小组挑选一个模型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同学猜测该海洋动物的名称及它的用途。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的不同海洋资源以及它们的用途。
22.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名师点题本课涉及的内容基本都是海洋技术的范畴。
活动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活动2是上一活动的深化。
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提出的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思路,将这一思路变成具体的方案,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目标认定1能大胆地提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设想2能将自己提出的利用海洋资源的想法设计成具体实施方案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名师伴你行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示图片说说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得出结论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的方法是运输、海滨旅游、海水养殖等将自己知道的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与同学交流.得出结论:远洋运输、海滨旅游、还是养殖、潮汐发电、海底温差发电等,此外,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围海造地、建设海底仓库和机场、发展海上旅游、建设海上城市等,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竭力扩大生存空间等。
阅读110页资料提出自己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奇思妙想,并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利用海底能量发电:优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缺点是成本高,难度大可能会影响海洋环境。
利用海洋空间修建海底城市,海底隧道、海底倾废场所等:优点是可以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缺点是技术要求高,成本大,可能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环境等。
随堂检测一.填一填1.海洋资源的种类()、数量(),对于人类的()和()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和()宝贵的海洋资源,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潮汐发电是利用()、()等有利地形,建筑(),形成(),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地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全世界的海水中蕴藏的潮汐能大于()千瓦。
3.海底的“大洋中脊”是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也称“()”。
其上分布有大量的“热泉口”,由“热泉口”喷出的海水温度很高,达到()℃左右,而周围的海水的温度要低得多。
海洋资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大胆地提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的设想。
2.能将自己提出的利用海洋资的想法设计成具体实施方案。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4.能以多种形式设计保护海洋资的宣传材料。
5.能举例说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利用有利于开发海洋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海洋资的开发和利用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
难点:学习和理解利用海洋资的各种新技术。
课时建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从钓鱼岛和黄岩岛事件谈起。
(二)新课教学◆活动1:海洋资的开发和利用1.观察:P109。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人类利用海洋资的各种的方法和技术。
2.学生观察。
3.交流:将你自己知道的人类利用海洋资的技术和同学进行交流。
4.介绍海洋资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料。
5.介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的技术和方法。
6.阅读:P110提出自己对海洋资的开发和利用的奇思妙想。
7.汇报:我想到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的方法。
8.评价:我们的这些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活动2:设计利用海洋资的方案。
1.布置任务:根据对海洋资的了解,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一个利用海洋资的方案。
2.学生设计方案。
3.交流汇报;4.评价。
★拓展活动:保护海洋资设计一份保护海洋资的宣传。
教学反思从现在和日本的钓鱼岛之争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海洋资的重视和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海洋资的各种的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海洋资的了解,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一个利用海洋资的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2. 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方式;3. 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概念及分类;2. 海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3.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4. 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5.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出海洋资源的概念,引起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兴趣。
2. 学习海洋资源的分类:讲解海洋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多样性。
3. 海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介绍海水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4.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讨论海洋能源的种类及其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能源的潜力和重要性。
5. 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6.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讨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海洋资源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海洋资源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资源的丰富与重要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如论文、报告等,评定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3.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地考察报告,评定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实际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最新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导学案《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珍爱》导学案一、导语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珍爱,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共同建设美丽的海洋故里。
二、知识点概述1. 海洋资源的分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2. 海洋资源的利用: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能源开发等。
3. 海洋资源的珍爱:减少污染、珍爱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等。
三、进修任务1.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影响。
3. 探讨海洋资源的珍爱措施和重要性。
四、进修过程1. 观看视频《海洋资源的利用与珍爱》。
2. 阅读相关文章《海洋资源的利用与珍爱》。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资源利用和珍爱的看法。
4. 制定海洋资源珍爱计划,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 参观海洋博物馆或海洋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海洋资源的知识。
2. 参与海洋环保志愿活动,亲身感受珍爱海洋的重要性。
3. 撰写海洋资源利用和珍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学校刊物或社交平台上。
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珍爱》,同砚们应当认识到海洋资源的宝贵性和脆弱性,积极参与珍爱海洋的行动中。
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珍爱海洋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共同守护美丽的蓝色星球。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海洋资源利用和珍爱的思维导图。
2.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资源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收集海洋资源珍爱相关新闻报道,分享给同砚们。
八、参考资料1.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珍爱》教材2. 《珍爱海洋,守护故里》网络文章3. 《海洋环境珍爱法》法律法规希望同砚们通过本次进修,深刻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珍爱海洋的行动中,共同呵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愿我们的海洋永遥清澈、美丽!。
海洋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大盐场,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智能的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思想教育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教学难点: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设计:复习提问:1、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2、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播放5张投影片1/4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金的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这说明海洋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资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导入新课)投影: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多样的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读图回答提问:(1).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18000多千米)(2)、濒临哪几个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3)、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北温带)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海域十分辽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
下面大家看一组数字。
(找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四大海产由于我国大陆沿岸的海域广阔,对发展海洋水产事业非常有利。
下面大家看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
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投影)3、四大渔场1.我国大陆边缘的海洋,多为深度超过200米的浅海区。
海水浅,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在这些浅海中,有众多的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业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又有从高、中、低纬南下的沿岸流。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在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中,第二单元讲述了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海洋资源的种类、利用方式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2.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3.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4.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海洋资源的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海洋资源保护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海洋资源有哪些种类?2.人们如何利用海洋资源?3.海洋资源的利用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2.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在引导学生思考完问题后,教师进一步讲解不同种类的海洋资源以及人们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包括渔业资源、能源资源、矿物资源、旅游资源等等。
3.口头复述和练习教师让学生口头复述所学的海洋资源种类和利用方式,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加深理解。
4.讨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人们利用海洋资源时,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度捕捞、污染等等。
让学生从这些问题入手,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实验:观察海洋动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环境以及饲养海洋动物的方法,教师将准备一些海洋动物进行展示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学习饲养海洋动物的方法,以及这些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大胆地提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设想。
2.能将自己提出的利用海洋资源的想法设计成具体实施方案。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4.能以多种形式设计保护海洋资源的宣传材料。
5.能举例说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利用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
难点:学习和理解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新技术。
课时建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从钓鱼岛和黄岩岛事件谈起。
(二)新课教学◆活动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观察:P109。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的方法和技术。
2.学生观察。
3.交流:将你自己知道的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和同学进行交流。
4.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料。
5.介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和方法。
6.阅读:P110提出自己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奇思妙想。
7.汇报:我想到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法。
8.评价:我们的这些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活动2:设计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
1.布置任务:根据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一个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
2.学生设计方案。
3.交流汇报;4.评价。
★拓展活动:保护海洋资源设计一份保护海洋资源的宣传。
教学反思:从现在和日本的钓鱼岛之争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和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的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一个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大胆地提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设想。
2.能将自己提出的利用海洋资源的想法设计成详尽实施方案。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4.能以多种形式设计保护海洋资源的宣传材料。
5.能举例说明优秀技术和设备的利用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
难点:学习和理解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新技术。
课时建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从钓鱼岛和黄岩岛事件谈起。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观察:P109。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的方法和技术。
2.学生观察。
3.交流:
将你自己知道的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和同学进行交流。
4.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料。
5.介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和方法。
6.阅读:P110
提出自己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奇思妙想。
7.汇报:我想到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法。
8.评价:
我们的这些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
◆活动2:设计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
1.布置任务:根据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一个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
2.学生设计方案。
3.交流汇报;
4.评价。
★拓展活动:保护海洋资源
设计一份保护海洋资源的宣传。
教学反思:从现在和日本的钓鱼岛之争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和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的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一个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