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2
医疗质量与安全简报【导言】本简报旨在总结和分析最近一个季度医疗机构的质量与安全状况。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和比较,我们将为医疗管理层提供重要数据和见解,以帮助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一、患者满意度调查】1. 调查目的及方法本季度我们对入院、出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调查对象为随机选取的200名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包括主观满意度评价和客观指标评估。
2. 调查结果(1)入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根据患者的反馈,综合评估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环境、医疗费用等方面。
结果显示,入院患者整体满意度达到85%,其中服务态度获得89%的满意度,医疗环境获得83%的满意度,医疗费用获得87%的满意度。
(2)出院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
结果显示,出院患者整体满意度达到90%,其中医疗效果获得92%的满意度,出院指导获得87%的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评价达到88%的满意度。
(3)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价:现场收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反馈,综合评估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排队等待时间、就诊效率等方面。
结果显示,门诊患者整体满意度达到88%,其中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获得91%的满意度,排队等待时间获得85%的满意度,就诊效率获得90%的满意度。
【二、医疗质量指标】1. 术前感染率术前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评估手术室操作质量和卫生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
本季度共进行手术200例,其中术前感染率为0.5%,低于国际标准值。
2. 门诊误诊率门诊误诊是指患者在门诊就诊中被错误诊断或漏诊,导致治疗延误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的情况。
本季度共收治门诊患者5000例,其中误诊率为1.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
3. 住院并发症率住院并发症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与治疗过程或病情进展相关的不良事件。
本季度共收治住院患者1500例,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较上季度上升了0.5%。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简报
(XXXX年第X季度)
一、工作质量监测指标情况
分析:门诊、急诊人次,住院病人均比去年同期增加,手术病人比去年同期减少。
二、工作效率监测指标情况
分析:人均住院日略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及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升高。
三、患者负担指标情况
分析:门诊人均费用增加,药品占比下降,住院人均费用基本持平,药品费用略有升高,与开展CT检查,重症病人增加有关。
四、出院病历归档时间管理
分析:本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迟交病历分数明显减少。
五、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百分比
分析:妇产科、内二科、急诊科、儿科达到或接近控制指标,全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降低。
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口腔科、内一科门诊处方抗生素处方百分率
虽然仍未达标,但明显降低;外科、中医科、五官科无改进。
六、门诊管理
检查发现...........................。
七、药物管理
发现...............................。
八、医疗核心制度
发现........................................。
九、中医药管理
发现........................................。
十、投诉管理
X例(投诉箱投诉),已调查核实。
十一、存在问题分析。
南大港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简报努力打造适合主体当前的核心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谐医疗环境,保证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命》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场所。
医院医疗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的生命与健康,这与企业、农业的生产不同,不是普通的产品。
产品不合格,可以再造,而医疗质量出问题,病人生命则会丧失,不能重来。
从这个意义上看,医疗质量是病人的生命,也是医院的生命。
第一,医疗质量具有极端重要性。
人命关天,医生、护士等天天都与病人生命打交道,来不得半点马虎、半点疏忽,稍有不慎都会铸成大错、酿成大祸,给病人与家庭带来无尽的伤害,所以医院不管怎样重视医疗质量都不为过。
医院医疗质量是极端重要的,是医院生命,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
第二,医疗质量具有反复性。
医院不是昨天重视医疗质量了,开展过医疗安全教育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医院开着,医疗活动开展着,就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医疗质量问题。
任何一家医院都不敢说永远没有医疗质量问题,任何一个医生、护士也不敢说永远不会发生医疗质量问题。
反复出现、随时发生是医院医疗质量问题的重要特点。
第三,医疗质量具有时效性。
医院近阶段重视医疗质量就会收到效果,就会降低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的发生。
反之,医院忽视医疗质量,就会出现医疗问题频发。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必须警钟长鸣,必须天天讲、时时讲、年年讲,必须院长讲、主任讲、医生讲、护士讲。
第四,医疗质量具有责任性。
虽然医疗质量问题有责任性问题、技术性问题、服务性问题等多种类型。
但贯穿其中的,都有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问题。
大凡搞错病人部位的、选择错误手术与治疗方式的、对病人滥用药物造成伤害的、对病人生命冷漠没有及时救治的等问题,其中都隐藏着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缺失问题。
责任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从医观。
第五,医疗质量具有创新性。
医疗质量必须时时抓、年年抓。
这里面,就有一个创新性问题。
如果一个医院一直沿用一种方法进行医疗质量教育与医疗质量管理,就会出现脱节,就会出现懈怠,就会出现漠视。
门诊医疗质量督查工作简报范文日期:2021年X月X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门诊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近期,我院组织开展了门诊医疗质量督查工作。
现将本次督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督查目的本次督查旨在全面了解我院门诊各科室在医疗质量、服务流程、药品安全、感染防控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诊安全。
二、督查范围与内容1. 督查范围:本次督查涵盖了我院门诊所有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2. 督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流程、药品安全、感染防控、设备设施等方面。
具体包括:(1)医疗质量:诊疗行为的规范性、病历书写的完整性、用药的合理性、检查项目的必要性等。
(2)服务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收费等各个环节的流畅性,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
(3)药品安全:药品的储存、使用、管理等环节,以及过期药品的处理等。
(4)感染防控:手卫生、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理、空气质量管理等。
(5)设备设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急救设备的配备与使用等。
三、督查方法本次督查采用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访谈患者和工作人员等方式进行。
督查组深入各个科室,严格按照督查内容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
四、督查结果1. 医疗质量方面:总体情况良好,大部分科室能够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病历书写规范、用药合理。
但部分科室在检查项目的必要性方面仍有待加强。
2. 服务流程方面:大部分科室的服务流程较为顺畅,患者就诊方便。
但部分科室在高峰时段存在拥堵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3. 药品安全方面:药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均符合规定,过期药品得到及时处理。
4. 感染防控方面:手卫生、无菌操作等基本措施得到落实,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但部分科室的空气质量管理仍有待加强。
5. 设备设施方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到位,急救设备配备齐全且易于获取。
医疗质量与安全简报2014年第一季度,医务科进行了重要人事调整,现将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总结并通报如下:一、下发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处方管理办法》、《处方书写规范》、《处方点评制度》、《不合理处方点评类型》、等规范性文件,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二、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患者回访提高复诊率提升口碑效应的制度》,规定了“回访流程的规范及执行”、“回访责任划分”、“回访督查及管理”、“奖罚”等有关加强患者回访提高复诊率提升口碑效应的规定,医务科对该制度的执行情况有不定期的督查,目前该项制度执行情况较好,请各科室进一步加强回访管理,改进回访技巧,促进业务量的提升。
三、制定并下发了《注重住院患者急查的制度》、《危急值报告登记管理制度》、《临床“危急值”处置规范》、《医疗核心制度》,各科室按要求进行了科内培训,医务科做了专场培训讲座,并于3月28日,对前《注重住院患者急查的制度》、《危急值报告登记管理制度》、《临床“危急值”处置规范》行了考试,考试结果已通报,并对成绩优异的人员予以了奖励。
四、4月19日,举行了《医疗核心制度》考试,成绩不理想,仅有5名场内考试人员达到80分的及格分数,仅有三名场外考试人员达到90分以上,不予奖励;这次的考试成绩,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医疗技术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希望通过此次考试给全体医疗技术人员提一个醒:《医疗核心制度》是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不牢记《医疗核心制度》、不重视《医疗核心制度》,会给医疗安全留下难以估量的隐患!医务科将在两个月之内,再次进行《医疗核心制度》的考试,届时未达到及格分数80分的,将照章处罚。
五、对三个临床住院科室的在架运行病历、归档病案,每位管床医生各抽查一份,并做了比较细致的点评(具体点评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六、管理规范:1、请全体住院医师注意,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等所有医疗文书,均必须在楣栏中注明患者所住的科室!2、病案首页必须有病案质量分级(外科、风湿疼痛科病案首页,病案质量均无分级)。
医疗质量与安全简报•相关推荐医疗质量与安全简报范文(精选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简报都不陌生吧,简报不是一种刊物。
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简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简报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疗质量与安全简报120xx年我院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重点巩固了医疗规范和核心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门诊量完成40306人次,完成住院治疗3958人次(其中农合患者2318人次,占住院总数的58.5%),住院手术420人次,住院分娩685人次,业务量增长达到15%。
我院20xx年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入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
医院坚持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不断强化质量观念,提高责任意识,构筑安全防线,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尤其加强了医疗护理人员质量安全观念,全年组织相关培训学习8期,参加人员达到650余人次。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完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质量安全。
建立健全了医疗护理质控体系,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检查结果向科室反馈、全院通报;严格依法执业,在工作中利用不同形式引导患者正确、合理就医。
进一步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完善重点部门管理。
加强临床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手术医师档案,严格按规定开展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规范了药品管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认真进行处方点评,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加强了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加大了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彻底清理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保留抗菌药物32个剂型,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占到抗菌药物总数的2/3以上。
医疗质量会议简报一、会议背景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我院于近日召开了医疗质量会议。
会议由医院领导主持,各科室主任、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二、会议内容1. 分析当前医疗质量形势会议首先对当前我院的医疗质量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数据对比和案例剖析,发现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流程不够规范、医疗服务态度有待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会议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讨论医疗质量改进措施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会人员积极发言,讨论了一系列医疗质量改进措施。
包括完善医疗流程、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态度等。
同时,会议还强调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3. 分享医疗质量管理经验在会议中,一些科室主任和医生分享了他们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其他科室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会议成果此次会议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全院员工的医疗质量意识,增强了大家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2.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提升我院的医疗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3. 通过经验分享和交流,促进了各科室之间的合作与学习,有助于形成全院共同关注医疗质量的良好氛围。
四、后续工作计划根据会议精神,我院将制定详细的医疗质量改进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同时,将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相信在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医疗质量将得到持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院年度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计划与总结通报一、引言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声誉。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医院制定了年度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并在过去的一年里,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工作计划与总结通报如下。
二、年度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计划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各层级职责,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2. 完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规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等相关制度,确保医疗行为规范。
3. 提高病历质量:加强病历管理,开展病历质量专项检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4. 加强医疗风险防控:开展医疗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5.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6. 优化诊疗流程:简化挂号、就诊、检查等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7. 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使用、储存等相关规定,确保药品安全。
8.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9. 强化感染控制: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治,提高感染控制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0. 开展质量改进项目:结合医院实际,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提升医疗质量。
三、年度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1.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各层级职责明确,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2.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医疗行为规范,医疗事故发生率下降。
3. 病历质量得到提升,病历书写规范,病历管理得到加强。
4. 医疗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医疗风险评估全面开展,风险防控措施得到落实。
5. 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6. 诊疗流程得到优化,挂号、就诊、检查等环节效率提升,患者等待时间明显减少。
7. 药品管理得到加强,药品采购、使用、储存等环节规范,药品安全得到保障。
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简报一、前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妇幼保健院作为专门为妇女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妇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妇女儿童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我院始终坚持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不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中医病历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我院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估等。
3.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安全的认识,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部门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及时排查和整改。
通过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5.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通过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对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同时,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成果1.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提升: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
2.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加强,使患者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保障,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下降。
医疗质量检查简报医疗质量检查简报,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下面是带来的医疗质量检查简报,欢迎阅读!医疗质量检查简报【1】罗YUAN县医院医疗质量简报(xx年第1期总第1期)一、近期医疗质量管理概述年初,我院顺利通过了“二甲”医院评审。
长期以来全院上下一直在共同努力,期待着医疗质量有所改变,今天这种改变实现了,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医疗质量从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加强医院后“二甲”时期的质控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近期在分管院长的指导下,质控办联合医务科对部分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
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历质量、交接班情况、各种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记录等。
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近期我院的医疗质量,较以往总体上有所提高。
这充分显示了争创“二甲”过程,对推动总体医疗水平上升的确定性。
以下是第一季度部分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均值):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7%;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6%;3、住院三日确诊率98%;4、病房抢救成功率≥83.5%;5、病床使用率94.2%;6、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25天;7、病床周转次数4.25次/月;8、院内感染率≤8%;9、治愈好转率≥85%;10、病人死亡率≤1.5%。
依上述数据来看,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运行是平稳而高效的。
后“二甲”时期,根据院部部署并结合工作实际,质控办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如下探索:1、以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切入点,采用环节督查及全程跟踪方法,对病案质量进行常态化管理;2、年初病案管理委员会,修订了病案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技术文件,体现了病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质控办加强了每月下病房抽查运行病历的力度,重点督查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及时性。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深入,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在提高病案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方面,成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4、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整改通知书)反馈至相关科室,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反馈至医务科;5、质控办针对医疗核心制度,实行全员培训及考试;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和职能科室的监督检查,医疗质量及住院病历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仁怀市中医院质控工作简报2011年第5期(总第5期)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仁怀市中医院质控科编2011年7月近期在架病历抽查情况通报近期,院质控科对各科室在架病历进行了抽查,从总体来看,病历质量保持得不错,字迹较之前工整,修正处较之前减少。
这是全院职工共同努力所得的结果,希望各科室质控员进一步加强各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争取该项工作能在短期内更趋于完善。
更好地确保医疗安全。
其中部分科室也不乏写得标准、规范的病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病程记录不及时,病程记录中瞳孔大小没有具体记录。
2、临时医嘱取消时间未具体到分,临时医嘱取消仍在用“DC”表示,应写“取消”字样。
3、首次病程记录未记录患者入院的具体时间到分。
4、辅检单未及时黏贴5、某科室病人入院21天,大小便常规未完善,且无患者拒查签字记录,也无心电图。
6、医嘱上级医师签字不及时。
7、科主任查房记录过于简单,有代上级医师签字嫌疑。
8、长期医嘱不能用红笔取消,只能停医嘱。
9、医疗文书不能更清晰地体现医疗行为。
10、护理记录对观察事项欠完整。
11、输血单填写不完整,有涂改、刮剥现象。
12、对危重患者的病情分析,在医疗文书中没有详细、客观、合理的分析。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开展科室病历质量讲评活动。
二、科主任要加强危重患者的诊疗监管和指导。
三、采取高年资医师带教低年资医师的模式,责任落实到人。
四、加强科室业务学习、特别是低年资医师的继续教育。
五、科室护士长统管全科劳动纪律,科主任和副主任管业务发展。
明确分工,把管理工作细化。
六、办公室护士管收费,把护士长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和护理文书的监管,并协助科主任严把医疗质量关。
七、要加强科室的团队建设和人文关怀,真正做到把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以及多元化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外科换药的宝贵经验一、换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最普通的事,然而也是最容易疏忽的事。
一个无菌切口可以因为换药不当而感染;因酒精的刺激而使皮瓣坏死;更头疼的是一些皮肤坏死的创面,要经过漫长的换药才能愈合;而骨外露往往要通过皮瓣才能搞定。
医疗质量检查简报医疗质量检查简报,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下面是带来的医疗质量检查简报,欢迎阅读!医疗质量检查简报【1】罗YUAN县医院医疗质量简报(xx年第1期总第1期)一、近期医疗质量管理概述年初,我院顺利通过了“二甲”医院评审。
长期以来全院上下一直在共同努力,期待着医疗质量有所改变,今天这种改变实现了,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医疗质量从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加强医院后“二甲”时期的质控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近期在分管院长的指导下,质控办联合医务科对部分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
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历质量、交接班情况、各种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记录等。
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近期我院的医疗质量,较以往总体上有所提高。
这充分显示了争创“二甲”过程,对推动总体医疗水平上升的确定性。
以下是第一季度部分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均值):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7%;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6%;3、住院三日确诊率98%;4、病房抢救成功率≥83.5%;5、病床使用率94.2%;6、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25天;7、病床周转次数4.25次/月;8、院内感染率≤8%;9、治愈好转率≥85%;10、病人死亡率≤1.5%。
依上述数据来看,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运行是平稳而高效的。
后“二甲”时期,根据院部部署并结合工作实际,质控办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如下探索:1、以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切入点,采用环节督查及全程跟踪方法,对病案质量进行常态化管理;2、年初病案管理委员会,修订了病案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技术文件,体现了病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质控办加强了每月下病房抽查运行病历的力度,重点督查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及时性。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深入,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在提高病案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方面,成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4、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整改通知书)反馈至相关科室,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反馈至医务科;5、质控办针对医疗核心制度,实行全员培训及考试;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和职能科室的监督检查,医疗质量及住院病历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抗菌药物专题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应该做到:当我们使用某种药物和治疗方式时,要看它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胡大一教授政策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第一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以及违反该原则的处罚措施均作了明确规定,希望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全文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今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规定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二十七条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第二十八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简报为了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0xx年5月14日15:00,由业务副院长袁有才主持召开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院长孟炼,及全体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医务一科张志强科长,医务一科张彤科长,医务二科蒋成科长及质控办柳涌主任对于一季度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通报。
通报从依法执业,急诊急救,行风建设,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医疗纠纷与投诉,病案质量管理及核心制度等方面回顾了20xx年一季度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同时对下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要求和设想向委员会作了汇报。
会上,袁有才副院长在《20xx年一季度质控点评》中对病历及时性,围手术期管理,尤其强调术后评估,手术审批制度,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尤其是三级医师查房,医技科室强调重症病人随访制度,危急值管理,对合理用药提出要加强1类切口预防用药,中成药使用做了重点点评。
袁院长强调医疗质量是生命线,质量好则医疗安全受保障,安全保障则医院越发展,这是新常态下医院发展的基石。
提出医疗质量控制重心要向临床1线移动,科室质量管理尤为重要,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质量好坏将与科室主任挂钩。
最后,孟炼院长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
他指出,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我院充分发挥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医疗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下一步对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整改力度。
在严峻的医疗环境中要以创新为驱动,增强责任心及主人翁精神,用学习思考改进的方法,取得新的成绩。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规范我院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真正做到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形成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医疗质量检查信息简报(改)6根据医护质量检查,病历评审,统计报表,现将年6月结果简报如下:一、本月全院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如下(以下数据除有单位者外均为百分数):病床使用率 101.3 门诊与住院诊断符合率 99.1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99.8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00 入院三日确诊率 100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100 院内感染率 2.7 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95.7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89.9 出院病人治愈好转率 96.2 单病种控制率 100 出院病历七日上架率 99.8 平均住院日 9.1d 门诊总人次 21078人次住院总人次 939人次成分输血率 87.2 传染病漏报率 0 中药加工炮制合格率 100 B超检查报告单项阳性率 54 胃镜检查报告单项阳性率 98 X光照片甲片率 76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 97.3 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 100 消毒无菌细菌监测合格率 100 二、病历上架和评审情况:三日上架率(%)七日上架率(%)甲级率(%)乙级率(%)丙级率(%)科别94.8 100 97.4 2.6 0 内一科93 100 97 3 内二科 097.7 100 97.8 2.2 0 科75.3 98.8 95.8 4.2 0 外一科86.6 100 91.1 8.9 0 外二科88.7 100 95.2 4.8 0 科100 100 100 0 0 科100 100 100 0 0 口腔科100 100 100 0 0 五官科合计 88.9 99.8 95.5 4.5 0三、住院病历(案)及其他检查情况通报(一)病历组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薛 88029 88056 87920;冯 88052 87647;欧87949;黄188002 87945 88010 88004 ;代 87978 87986钟 88076冯 87885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未签字,知情告知书填写不全;87897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未签字欧 87975 血常规报告无分析黄 87943 输血审批单未审批签字,无输血后记录,委托书不全代 87462 上级查房未签字谢 88790 手术记录主刀医师未签字;87950 无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细菌培养报告未记录内二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张 87697 87952 ;刘 87533 87940 87881 8895388038 87778 87893 88041 87887 88045 88032 87565 ;张 85943; 87823 88065 88013 88065;陈 87669 87924 87752 87970 87956;秦 88030 ;房 87725 87580 87880 87985 87863张 87961 治疗计划不详,抗感染未列抗生素名称张 87828 字迹潦草内一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周 87641 李 88058 87917 87807 87927;赵88068 88044 87899 87903 88072 ;于 87954 87959 88040;孙 88007 878680 85692;邓 87803 87875 ;肖 85062周 87911 无门诊病历;87900 无门诊病历;88967无门诊病历;88050无门诊病历周 8005 主治医师查房未签字李 87994 无门诊病历赵 87941 上级医师查房无标题,无门诊病历;87996 风险告知不详细于87469 上级医师查房无标题肖 87354 2处上级医师查房无标题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曾 88092 88094 88018 马 88006 薛 87918 88046 8015 87921 062 88034 杨 87923 88062外二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周 88000 87630;游 88043 88078 88976 86847 86679 87909 88012 87993 88003;刘 87826 88080 88061;游 88048 87738 86956;温 88939周 87822 相关检查病程记录分析欠佳;88049相关检查病程记录分析欠佳;86948 上级医师查房稍少游 87937相关检查病程记录分析欠佳赖 87905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未签字;87195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未签字;87966 上级医师查房及主刀医师未签字;87770 无婚姻生育史,部分检查报告未记录,无输血后记录游 87995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分析稍少;87692 上级医师查房未签字外一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付 87688 83426 85612 82295 87999 ;付85612 87874;刘 87983 88051 87493 ;陈 87696 ;吴 88017 87792 ;巫 85165 付 87762 无门诊病历相关检查病程记录中分析欠佳;84121 住院4月病人3—6月血常规及其他检查分析欠佳;88861 上级医师查房未签字;87884 在内科住院期间上级医师查房未签字,未告知风险付 88869 告知义务不详细刘 88635 委托书填写不全,辅助检查病程中未分析;87967 住院5天无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88054 凝血酶源时间在手术后陈莉 87858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分析较少,6月25日血常规报告无分析;87737 无门诊病历,上级医师查房分析较少;87820 无门诊病历;87537 无门诊病历;88022无门诊病历;87762无门诊病2历;87998无门诊病历;87935无门诊病历吴 87739 入院13天无入院病历仅有首次病程;87880 首叶病程血压未填无门诊病历; 87055 无门诊病历巫 87928 无门诊病历; 87935 病历无地址无门诊病历五官科:基本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有:梁 87847 88064 87892 肖 87746 88033梁 88063 委托书填写不全无门诊病历;88010 诊疗计划不祥放射科:瞿 196225 放射报告无审核,无签字分院:李 77235 上级医师查房无签字,委托书填写不全; 77236 入院诊断与首次记录中诊断不一致,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标题,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字,门诊病历未书写(二)医保组1、知情同意书执行情况:无同意书:内二 87863 87669 外一 87858 87999外二 88024 87826 五官 878472、出院证与收费清单不符:(内二)86363 诊断:脑梗塞、冠心病等在住院期间做了牙髓失活术、显微根管治疗术、根管填充术等,出院证上均未体现上述对口腔科的诊疗措施。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3篇)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1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现对本年度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
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
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
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
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
成立樟树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简报一、主要医疗指标数据表∏非手术科室主要指标数据表12手术科室主要指标数据主要数据对比分析:注:从2017年8月份全院总体情况来看,与7月份对比,平均住院日呈上升趋势,较7月份增长0.71天;一、平均住院日增加的原因:(一)客观方面1、与科室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如康复科收治的病人大多为年龄大、治疗周期较长的病人;神经外科、骨科为手术科室,收治的病人多存在合并损伤,治疗难度相对较高;肿瘤科收治的病人多需要做放、化疗,所需时间长;中医科收治病人也多为高龄患者,加之纯中医治疗见效慢。
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另外部分病人,特别是外科病人,还有因经济纠纷或事故处理前协调等因素,也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
(-)主观方面1、存在科室管理方面的因素:如:病人入院后,未能对患者认真、仔细的进行体格检查、询问病史过于简单、需要手术的病人术前评估不充分等原因;2、科室医务人员责任不强,病人病情在该科本已平稳且无相应治疗指征时,未积极与患方沟通,而任由病人一直占着床位;(S)整改要求1、对于患者治疗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诊疗水平,加强科间及院内大会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充分有效合理的治疗,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2、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科室要加强疏导,制定措施,必要时患者可办理预出院,不能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我院平均住院日增加。
3、转变工作观念,积极探索如何吸引更多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来我院就诊?如何通过多途径如:义诊、微信宣传、增设专家门诊等方式,让更多病人前来我院治疗?如何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二、核心制度与病历质量管理(一)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医务处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了以“十八项核心制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医疗质量大检查,同时针对2017年7月医疗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督导。
通过该次检查,各科对在架病历的质控工作有所加强;三级查房记录基本能真正体现主任查房意见;病历书写较前相对规范。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抗菌药物专题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应该做到:当我们使用某种药物和治疗方式时,要看它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胡大一教授政策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第一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以及违反该原则的处罚措施均作了明确规定,希望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全文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今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规定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二十七条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第二十八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二、关于抗菌药物监督管理的规定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
第四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第四十六条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一)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二)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三)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四)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五)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十七条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
第四十八条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
三、关于违反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医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第五十二条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二)使用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抗菌药物的;(三)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的品种、品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四)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十三条药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审核、调剂抗菌药物处方,情节严重的;(二)未按照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的;(三)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卫生部办公厅曾于2009年针对该类药物下达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目前我院有些科室和医师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方面仍存在违反应用原则现象,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希望该科室和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原则,对严重违反应用原则的科室和医师我们将按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意义◆控制细菌耐药:细菌耐药已经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而其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问题,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无药可用。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我们每一个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控制医药费用: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也是导致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我们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就可以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从而有利于解决医患矛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除了可以导致细菌耐药,还可以导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毒副作用等并发症的发生,如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肝肾损伤、过敏反应等,严重者可以导致病人死亡。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改工作需要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将逐渐转换为按病种支付,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节余部分归医院所有。
比方说一个阑尾炎手术治疗病人市医保按病种支付给我们3000元,如果我们花费了3500元,我们医院就要赔500元,反之如果我们花费了2500元,我们医院就多收入500元。
工作动态2012年一季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共抽查病例249份,其中133份使用抗菌药物,116份未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4%,高于专项整治方案规定的不大于40%,高出14个百分点。
在133份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76份,占57%,不合理使用57份,微生物送检28份,占21%。
不合理应有抗菌素情况主要表现为:1、超说明书用药: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口服。
2、使用方法不当:如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与氨苄西林钠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每日多次用药,不应每日一次。
3、超级使用抗菌药物。
4、应有时间过长:如左肺继发性结核涂(未)初治患者,6月12号用头胞哌酮舒巴坦,7月6日停用,共应有23天。
5、联合用药无指征:6、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如①主诉咳嗽、咳痰较前减轻,偶有轻度发热,最高37.8℃,可能为炎症引起②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查血常规:WBC3.0×109/l RBC3.86×109/L plt87×109/l,HB103g/l,L50% N34.4%,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加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无指证;③右肺继发性结核,查血常规正常,使用氨曲南注射液。
7、选择抗菌药物品不合理:经验用药先用氨曲南(窄谱抗菌药物)后再应用头孢哌酮(广谱抗菌药物)不合理,经验用药应先用广谱抗生素,再根据药敏情况更换敏感抗菌药物后。
8、I类切口应用无指证:9、病程记录无用药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表科室:普外科科室:内二科科室:小儿科科室:内一科科室:肿瘤二科科室:妇科科室:肿瘤一科科室:结核一科科室:胸外科科室:ICU科室:结核二科医学人文医生是修复身心的专家这个世界不缺专家,不缺权威,缺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交付出去的人,一个掌心向下的人。
好医生懂得如何表达医学实践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医学不仅擅长舞动手术刀,也是语言方面的专家。
好医生懂的如何表达。
病人患病后会产生焦虑情绪和不安全感,这些病人常从医生的表情、动作中来猜测自己病情的轻重、有无治愈的希望。
因此,和病人谈话时,医生的表情应该是安详从容的,语气是舒缓安定的,应有意识的让患者和家属产生一种感觉,认为医生早已成竹在胸,值得信赖和托付。
这一点,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因为这种交流和传递只能从自己的态度和情绪中流露出来。
医生的言语中要时刻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别害怕,我会帮助你,我们在一起。
”医生应让患者从不丧失信心,比如他会把“无法医治”说成“好的慢些”,而决不会用遗憾的口吻说“完了,你为什么不早来看呢?“医生甚至可以是幽默诙谐的,能让患者相信其实你自己是安全的,没必要太紧张。
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还要面对一些绝症患者,和他们谈话比较有难度。
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巧妙的告知病情,这要由患者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来决定。
一般来说,心里承受能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医生可以面对面的客观相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可以先让家属和患者沟通,告知一定要委婉、真实。
不管怎样,医生和的医术可以有高低之分,但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和态度确实可以自己决定的。
要相信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温暖别人,也提高你的道德修行。
避免任何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有时候听比说更重要。
病人的诉求其实也是一种焦虑宣泄的过程,医生任何一个反应都会影响病人说话的热情。
交谈中医生应该正视对方,眼睛是温和而满含笑意的。
如果不能看着对方,医生也要看病历开处方,那也要对病人诉说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不时用点头等肢体语言鼓励对方说下去。
医生应从不无意插话或有意出言阻止患者说话。
好的医生明白自己的优势,懂的如何使用肢体语言。
医生非常会运用自己的目光,他认为目光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语言。
和病人谈一些严肃的话题,他会正视,他知道病人会因此感到他的严肃、认真、诚恳。
查房的时候,他会恰到好处的使用环视——这是许多医务人员最容易忽视的目光语言。
将视线环视到每一个交谈对象,以表示对大家的尊重。
他不会只顾和自己的下级医生说话,而使病人觉得医生忽视了他的存在。
而当他面对胆小或情绪紧张的病人时,他会在诊疗中采用虚视,似看非看,这对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十分有好处。
拉一拉病人的衣角,拍一拍患儿的手或头,在握手时充满爱抚或意味深长的拍拍对方的肩膀,查房或做治疗时医生应尽可能的在病人床前多站立一些时间。
因为有时医生在病人面前出现,本身就会给病人某种安全感和希望。
医生应深深懂得,每一位病人都把安全感视为最重要的需求,这也是病人求医的最终目的。
因此,医生对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都应十分小心的加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