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
- 格式:ppt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31
西医诊断学呕血与便血呕血和便血是常见的症状,往往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西医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疾病的医学学科,对于呕血和便血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呕血和便血的西医诊断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呕血的西医诊断学呕血是指胃内物质随呕出口而带血,呈鲜红或暗红色。
呕血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急性胃炎、胃出血等等。
因此,在进行呕血的西医诊断时,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1. 病史询问在病史询问中,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呕血症状的程度、频度、时间、伴随症状等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病人是否有过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呕血病因有很大帮助。
2.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黄疸、皮肤和粘膜的情况,腹部的压痛、肿块及是否有脾脏肿大等等,以判断呕血的病因。
3. 化验检查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胃镜、CT等等检查。
其中,胃镜检查是呕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内部的情况,如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活检。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胃肠道钡餐造影、超声等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胃肠道的构造和有无异常,是呕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便血的西医诊断学便血是指大便中出现血液,这是很多肠道疾病的普遍症状之一。
在西医诊断学中,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中需要了解病人的便血症状的程度、频度、时间、伴随症状等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病人是否有过相关的肠道疾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便血的病因有很大帮助。
2.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贫血程度、肛门疼痛、肠鸣音、腹部压痛、肿块等等,以判断便血的病因。
3. 化验检查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肠胃镜、CT等等检查。
其中,肠胃镜检查是便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肠壁内部的情况,如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活检。
庾更绪诊断学:呕血与便血什么是呕血与便血?呕血与便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食管、胃、小肠、大肠或直肠壁层以上分泌的血液进入消化道,导致呕血或便血现象。
呕血的症状呕血是指口腔内出现鲜红色或咖啡色血液,或者干呕、咳嗽时口腔内吐出血液。
此外,呕血还伴随着恶心、呕吐、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
便血的症状便血是指排便时排出红色或黑色血便,或只有便纸上有鲜红色血迹,或者排便时伴有明显疼痛。
除此之外,便血还可以伴随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
呕血与便血的常见病因呕血引起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化系统溃疡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3.胃肠道炎症4.肝病等导致便血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肠道感染2.肛门直肠疾病3.类风湿性结肠炎4.癌症等庾更绪诊断学对呕血与便血的诊断庾更绪诊断学是传统中医经验的结晶,它对呕血与便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呕血的病人,庾更绪诊断学认为主要病因是胃肝不和,行气疏肝理气,调和胃肝的药物可用于治疗。
对于便血的病人,庾更绪诊断学则认为主要病因是血热火盛,清热止血是治疗的关键。
传统中医中的治疗方法1.草药疗法对于排便出血的病人,中医开出具有止泻,清热解毒,养血止血等功效的药物,例如大黄、黄连等。
2.饮食调理病人在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饮食调理,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轻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肠道的蠕动,提高肠道功能,促进肠胃道的正常排泄。
现代医学中的诊断方法对于呕血与便血现象,现代医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诊断:1.内窥镜检查内窥镜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消化道内部情况,直接判断出病灶的位置和大小。
2.影像学检查人体内部的血管,肿块,病变部位等都可以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观察。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判断病人的炎症指标、血小板数、凝血时间等指标。
呕血与便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治疗方法众多。
庾更绪诊断学对呕血与便血的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成为了重要的诊断手段,临床医生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医学手段,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
《诊断学》第⼗⼀节呕⾎第⼗⼀节呕⾎呕⾎(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管、胃、⼗⼆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液经⼝腔呕出。
常伴有⿊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病因】(⼀)消化系统疾病1.⾷管疾病反流性⾷管炎、⾷管憩室炎、⾷管癌、⾷管异物、⾷管贲门黏膜撕裂(Mallory-weiss综合征)、⾷管损伤等。
⼤量呕⾎常由门脉⾼压所致的⾷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管异物戳穿主动脉可造成⼤量呕⾎,并危及⽣命。
2.胃及⼗⼆指肠疾病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有急性糜烂出⾎性胃炎、胃癌、胃泌素瘤(Zollinger-E1lison综合征)、胃⾎管异常如恒径动脉综合征(Dieulafoy病)等亦可引起呕⾎。
其他少见疾病有平滑肌瘤、平滑肌⾁瘤、淋巴瘤、息⾁、胃黏膜脱垂、急性胃扩张、胃扭转、憩室炎、结核、克罗恩病等。
3.门脉⾼压引起的⾷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压性胃病出⾎(⼆)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如胆道结⽯、胆道蛔⾍、胆囊癌、胆管癌及壶腹癌出⾎均可引起⼤量⾎液流⼊⼗⼆指肠导致呕⾎。
此外还有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合并脓肿破溃、主动脉瘤破⼈⾷管、胃或⼗⼆指肠、纵隔肿瘤破⼊⾷道等。
(三)全⾝性疾病1.⾎液疾病⾎⼩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病、⾎友病、霍奇⾦病、遗传性⽑细⾎管扩张症、弥散性⾎管内凝⾎及其他凝⾎机制障碍(如应⽤抗凝药过量)等。
2.感染性疾病流⾏性出⾎热、钩端螺旋体病、登⾰热、暴发型肝炎、败⾎症等。
3.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上消化道。
4.其他尿毒症、肺源性⼼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等。
如上所述,呕⾎的原因甚多,但以消化性溃疡引起最为常见,其次为⾷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糜烂性出⾎性胃炎和胃癌,因此考虑呕⾎的病因时,应⾸先考虑上述四种疾病。
当病因未明时,也应考虑⼀些少见疾病,如平滑肌瘤、⾎管畸形、⾎友病、原发性⾎⼩板减少性紫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