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种类及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33
预防医学知识点疫苗的种类与接种规划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注射疫苗,人们可以获得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在预防医学中,疫苗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各种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疫苗种类以及接种规划。
一、疫苗的种类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使用已失去活性的病原体或者其成分制成的疫苗。
被注射给人体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病原体的免疫力。
例如,乙肝疫苗就是一种常见的灭活疫苗。
2. 游离病毒疫苗游离病毒疫苗是将病原体中的病毒抽离出来制成的疫苗。
注射游离病毒疫苗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病原体的免疫力。
例如,流感疫苗就是一种常见的游离病毒疫苗。
3.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进行减毒处理,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仍能引起免疫反应制成的疫苗。
注射减毒活疫苗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病原体的免疫力。
例如,麻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就是常见的减毒活疫苗。
4.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使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制成的疫苗。
常见的亚单位疫苗包括蛋白亚单位疫苗和多糖亚单位疫苗。
注射亚单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病原体的免疫力。
例如,百白破疫苗就是一种常见的亚单位疫苗。
二、疫苗接种规划疫苗接种规划是根据疾病的传播特点,人群的易感性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因素制定的科学合理的接种方案。
以下是我国常见的疫苗接种规划:1. 新生儿疫苗新生儿疫苗是针对新生儿时期可能感染的疾病制定的接种计划。
根据我国的规定,新生儿需要接种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
2. 儿童疫苗儿童疫苗是针对儿童时期可能感染的疾病制定的接种计划。
我国的儿童疫苗接种规划包括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等。
3. 成人疫苗成人疫苗是针对成人时期可能感染的疾病制定的接种计划。
根据我国的规定,成人需要接种的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脑疫苗等。
常用疫苗的分类、特性及使用考前须知-核心提示:常用疫苗的分类、特性及使用考前须知一、疫苗的分类:目前使用的动物疫苗种类有弱毒苗、灭活苗、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前两者使用较多。
1、弱毒活疫苗:是指通过实验动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将强毒致弱,使其毒力降低,...常用疫苗的分类、特性及使用考前须知一、疫苗的分类:目前使用的动物疫苗种类有弱毒苗、灭活苗、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前两者使用较多。
1、弱毒活疫苗:是指通过实验动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将强毒致弱,使其毒力降低,但仍保持免疫原性,作为疫苗毒株,用于猪群的免疫。
弱毒苗一般需冷冻保存,使用时用专用的稀释液稀释。
如:猪瘟兔化弱毒苗、猪伪狂犬活疫苗等。
2、灭活疫苗:是指用化学灭活剂加福尔马林、烷化剂、乙酰乙烯苯胺和B-丙烯内脂等常用灭活剂将病原微生物温和地杀死,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
根据在制备灭活苗过程中是否使用佐剂及其佐剂的类型可将灭活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氢氧化铝灭活苗:用氢氧化铝做为佐剂制成的灭活疫苗,如猪丹毒氢氧化铝苗、猪肺疫氢氧化铝苗等。
〔2〕油乳剂灭活苗:采用矿物油作为佐剂与抗原乳化而成。
目前油乳剂苗有单相苗即油包水乳剂〔W/O〕和双相苗即水包油包水〔W/O/W〕。
猪链球菌灭活苗等为单相苗,猪口蹄疫灭活苗、猪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等为双相苗。
〔3〕组织灭活苗:采用病原动物的组织〔病原微生物含量最多的组织〕捣碎后参加灭活剂,在37℃温箱中彻底灭活,经检验合格的作为紧急接种。
这种灭活苗制备较为简便,周期短,可用于发生原因不明或血清型较多或亚型、变异株所致的烈性、急性传染病的紧急预防。
二、疫苗的特点:1、弱毒活疫苗的特点:用量少,产生免疫力快,本钱低而价廉,有些弱毒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拢素,抵抗其它的野毒感染,但有时存在毒力返强的危险。
2、灭活疫苗的特点:无毒平安、不存在返强特性,但免疫剂量大,产生免疫效果的速度不如弱毒活疫苗。
三、疫苗使用时的考前须知:1、免疫前,应详细了解被免疫动物的品种及安康状况。
疫苗的种类与应用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通过引入疫苗而产生的免疫响应可以让人体建立起对特定疾病的保护作用。
疫苗的种类繁多,以及其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疫苗及其应用。
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通过杀死病原体(病毒或细菌),使其无法继续繁殖和感染人体。
灭活疫苗制备简单、稳定性较好,常见的有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甲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则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这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但免疫力较短暂,通常需要多次接种。
2.温活疫苗:温活疫苗指的是使用活病毒或活细菌制备的疫苗。
这类疫苗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感染情况,从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力。
常见的温活疫苗有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
麻疹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疫苗用于预防腮腺炎,风疹疫苗则用于预防风疹。
与灭活疫苗相比,温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通常只需要接种一次或少数几次。
3.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利用病原体的一些特定成分制备的疫苗,可以有效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这类疫苗制备过程复杂,但免疫效果比较可靠。
常见的亚单位疫苗有白喉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等。
白喉疫苗用于预防白喉,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HPV疫苗则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亚单位疫苗通常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
4.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
这类疫苗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但可以快速产生定制的疫苗。
常见的基因工程疫苗有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流感疫苗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狂犬病疫苗则用于预防狂犬病。
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常常只需要少量接种即可。
以上只是常见疫苗种类的简单介绍,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疫苗,例如炭疽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水痘疫苗等。
疫苗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从预防常见传染病到预防特殊疾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可供使用。
生猪常用疫苗的种类以及合理的使用当前的生猪疫病多且复杂,难防难治。
免疫是生猪综合防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疫苗对生猪有计划的进行免疫,以提高生猪对某些疫病的特异抵抗力,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进而构建养猪业生物安全的体系。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生猪常用的疫苗种类以及合理使用方法,供参考。
标签:生猪;疫苗;种类;使用一、猪常用疫苗的种类猪常用疫苗主要有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病、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猪大肠杆菌、猪链球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等等。
这些疫苗又可分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单价疫苗、多价疫苗、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现简要介绍以下常用的五种疫苗:1.弱毒活疫苗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其丧失致病力或引起亚临床感染,却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
其优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长。
2.灭活疫苗将细菌或病毒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的一类生物制品。
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气喘病灭活疫苗等。
其优点是疫苗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保存与运输,便于制备多价苗或多联苗。
3.基因缺失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缺失疫苗。
优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袓;免疫原性好,产生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力。
4.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
其优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动物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
5.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猪、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
疫苗使用说明范文疫苗是一种常用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通过注射或口服给予人体进行免疫,以提高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
疫苗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传染源。
以下是有关疫苗使用的一些重要事项和使用说明。
一、疫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目前,有多种疫苗可用于预防不同的传染病,这些疫苗根据其目标病原体的不同而分为细胞疫苗、亡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等。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可以将疫苗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如儿童、成人、孕妇等。
在使用疫苗之前,需要根据疫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来确定使用对象和接种途径。
二、疫苗的存储和运输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需要储存和运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持其活性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疫苗的储存温度在2-8摄氏度之间,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冷冻保存或冷链运输。
在储存和运输疫苗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波动,同时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
疫苗的有效期限和储存条件可以在疫苗的包装上找到。
三、疫苗的接种途径和时间根据疫苗的种类和作用方式,可以有多种接种途径可供选择,包括注射、口服、皮内接种等。
一般来说,疫苗的接种时间应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来确定。
一些疫苗需要进行多次接种才能达到免疫效果,而且接种时间间隔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接种疫苗之前,需要仔细阅读疫苗的说明书,并遵循专业人员的建议。
四、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使用疫苗之前需要进行适应症评估。
适应症是指使用疫苗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而禁忌症是指使用疫苗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无效的情况。
一般来说,禁忌症包括过敏反应史、免疫功能障碍、孕妇等情况。
在接种疫苗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健康评估和禁忌症筛查,并告知疫苗接种者相关事项。
五、疫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疫苗的接种可能引起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等。
这些反应一般是暂时性和自限性的,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然而,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疾病等。
疫苗的种类与接种时间表疫苗被誉为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保护人民的健康。
在当今的医疗保健体系中,疫苗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疫苗种类及其接种时间表。
一、儿童常规疫苗1.乙肝疫苗:乙肝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和性接触。
接种乙肝疫苗一般被安排在出生后24小时内,然后在1个月、6个月和1岁时各接种一针。
在接种的同时,还应进行肝功和转氨酶检测。
在高风险人群中,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医务工作者等,应采取补充接种。
2.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对儿童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
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通常是在出生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一针,然后在18个月和4岁时各接种一针。
在高风险地区的儿童中,应该采取补充接种。
3.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是一种非常传染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导致婴儿和幼儿的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
百日咳疫苗接种通常在出生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8个月时各接种一针,然后在4岁和6岁时各接种一针。
4.破伤风/白喉疫苗:破伤风和白喉都是由感染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伤口或呼吸道等途径传播。
破伤风/白喉疫苗通常在出生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8个月时各接种一针,然后在4岁、6岁和12岁时各接种一针。
5.麻疹/风疹/流脑疫苗: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脑膜炎都是高度传染性疾病。
它们通常在12个月和15个月时接种,然后在4岁时接种第二剂。
二、成人常规疫苗1.流感疫苗:流感是一种顽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在秋季和冬季高发。
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一次。
2.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可以导致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成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23价肺炎球菌疫苗和13价肺炎球菌疫苗。
3.疱疹带状疱疹疫苗: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出现在50岁以上的患者身上。
疱疹带状疱疹疫苗适合年龄在50岁或以上的成年人接种。
疫苗接种计划及注意事项疫苗接种计划及注意事项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帮助个体和社会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在新冠疫情之下,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但是,疫苗的使用和接种需要一系列的计划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疫苗的类型和接种计划、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常见的疫苗接种误区等方面介绍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疫苗接种。
一、疫苗的类型和接种计划1. 疫苗的类型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某些疾病的生物制剂,主要通过启动机体免疫反应来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疫苗类型有以下几种:(1)活体疫苗:这类疫苗是将活体或活化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挑选出来,以较小剂量的形式注射到人体中,以启动机体的免疫反应。
(2)灭活疫苗:这类疫苗是将致病微生物灭活后加工而成,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
(3)亚单位疫苗:这类疫苗主要由致病微生物的部分或者表面抗原组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乙肝疫苗、水痘疫苗等。
(4)核酸疫苗:这类疫苗是将加工处理的病毒核酸注射到人体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如新冠疫苗等。
2. 疫苗的接种计划接种计划是指将疫苗按一定的时间和数量分期分批进行接种的方案,旨在达到安全有效地接种疫苗的目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少接种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目前我国的疫苗接种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常规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婴幼儿,由政府统一实施。
包括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等几类。
在新冠疫情之下,我国还新增了新冠疫苗的接种计划。
(2)出境疫苗:由于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因此需要持有中国护照或常住户口簿的公民出境前进行一定的疫苗接种,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如黄热病疫苗等。
(3)职业疫苗:针对某些职业人员,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质,需要接种某些特定的疫苗,以防止感染疾病,如炭疽疫苗、乙肝疫苗等。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1)确保自身身体健康:在疫苗接种前,需要确保自身身体状况良好,特别是需要排除发热、咳嗽、感冒、过敏等症状。
常见的疫苗种类及其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已经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苗种类繁多,每种疫苗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疫苗及其作用。
一、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一种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
它可以预防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流感疫苗有两种,即含有鸡胚制剂的流感疫苗和含有细菌纤维蛋白溶酶素的流感疫苗。
一般来说,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在每年的10月到来年1月之间,最好是在流行高峰期前接种,以达到预防流感的效果。
二、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一种疫苗,主要是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麻疹的效果。
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一般是在出生后6-12个月之间,而在正常情况下需要注射两针疫苗,以保证免疫效果。
三、脑膜炎疫苗脑膜炎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一种疫苗,可以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紫癜菌性脑膜炎和肺炎性脑膜炎。
脑膜炎疫苗的接种适用于6个月-2岁和2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可以预防脑膜炎,有效降低脑膜炎的发病率。
四、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一种疫苗,可以预防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年龄一般在生后2个月开始,建议在出生后的2-4个月内接种,以便在婴儿最容易感染百日咳的时候防止感染。
五、水痘疫苗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疾病的一种疫苗,可以预防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病变。
水痘疫苗的接种年龄从12个月开始,两针疫苗的时间间隔为4-8周,以达到预防水痘病毒感染的效果。
六、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一种疫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以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一般分三针注射,第一针要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二针要在出生后一个月内接种,第三针要在出生后6个月-1年之间接种,以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总之,疫苗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但是在接受疫苗注射之前,需先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及疫苗的适用范围,以免不必要的风险。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介绍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入病原体或其部分成分,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应的免疫应答。
在免疫程序中,疫苗的种类和接种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
一、疫苗种类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使用经过处理的病原体,使其失去致病能力,同时保留其免疫原性。
例如,脊髓灰质灭活疫苗和百白破疫苗。
这类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
2. 温活疫苗:温活疫苗使用活性病原体,但其毒力已经经过削弱处理,例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温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疫苗相关的疾病。
3.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仅使用病原体的部分成分,如蛋白质或多糖。
这类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免疫效果较好,常见的亚单位疫苗有流感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
4. 基因重组疫苗:基因重组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相关基因导入适宜宿主中,使宿主产生相应的抗原。
乙肝疫苗和乙型流感疫苗就属于这一类别。
二、免疫程序1. 新生儿免疫新生儿免疫是指为了防止成因不同的传染病而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进行的免疫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常见的新生儿免疫接种包括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灭活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和百日咳疫苗(预防百日咳)。
2. 儿童免疫儿童免疫是一系列接种计划,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严重传染病的威胁。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包括五联疫苗和六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3. 成人免疫成人免疫是指为了增强免疫力和防止感染疾病而进行的免疫接种。
常见的成人免疫接种包括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脊髓灰质疫苗(针对于未接种过该疫苗的人)等。
4. 旅行免疫旅行免疫是指前往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士在出行前进行的免疫接种。
根据不同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常见的旅行免疫接种包括乙型脑炎疫苗、霍乱疫苗、黄热病疫苗等。
疫苗的种类与应用场景疫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疾病的不断变异,疫苗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疫苗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疫苗的作用和一些基本的防病知识。
1. 病毒疫苗病毒疫苗又称为弱毒疫苗,是含有减毒或灭活病毒的疫苗。
这种疫苗应用较为广泛,可预防的疾病包括甲型流感、水痘、麻疹、腮腺炎、风疹等。
这些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常见,因此病毒疫苗是儿童必须接种的种类之一。
病毒疫苗的原理是通过接种含有减毒病毒的疫苗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
由于这种疫苗是含有减毒病毒,因此可在不影响健康的同时预防疾病。
2. 细菌疫苗细菌疫苗是含有细菌成分的疫苗,可以预防接触细菌后发生的疾病。
比如破伤风和百日咳就是通过接触含有疫苗的细菌来预防的疾病。
接种细菌疫苗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抵抗细菌,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3. 预防性疫苗预防性疫苗是一种在可能接触到疾病的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
根据预防接种的疾病种类,可以将预防性疫苗分为以下几类:(1)通用疫苗通用疫苗是针对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的疾病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如麻疹、破伤风、乙型肝炎和甲型流感等。
这些疾病是常见的传染病,因此在接种疫苗后,可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传播。
(2)区域性疫苗区域性疫苗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疾病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如日本脑炎、霍乱和脊髓灰质炎等。
这些疾病是以前只在特定地区才出现的疾病,现在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其发生。
(3)专用疫苗专用疫苗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例如在医疗和军事领域中,针对职业病的发生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等。
4. 治疗性疫苗治疗性疫苗是用于已经感染疾病的人群,针对疾病病原体或生物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
通过接种治疗性疫苗,可以减轻病情,减少疾病的传播,防止病毒的进一步变异。
例如空气传染性疾病SARS的治疗性疫苗,通过针对SARS病毒进行预防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了解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表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够引起免疫系统的保护反应,帮助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许多种类的疫苗被开发出来,每种疫苗有其特定的接种时间表。
本文将带您了解一些常见的疫苗种类和相应的接种时间。
一、新生儿疫苗1. 卡介苗: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的感染风险。
2. 乙肝疫苗:根据接种计划,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然后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接种后续剂次。
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
3. 百白破疫苗:一般在出生后2个月开始接种,随后在4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后续剂次。
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疾病。
二、儿童疫苗1.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建议在12-15个月时接种第一剂,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
这种疫苗可以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等疾病。
2.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通常在2个月时接种第一剂,然后在4个月、6个月、15-18个月和4-6岁时接种后续剂次。
该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
3. 脊髓灰质炎疫苗:在2个月时接种第一剂,然后在4个月、6个月和4-6岁时接种后续剂次。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防止儿童患上脊髓灰质炎。
三、成人疫苗1.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季节之前进行接种。
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2. 乙肝疫苗: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该疫苗适用于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成人,可以降低感染乙肝的风险。
3. 肺炎疫苗:肺炎疫苗一般适用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及特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肺炎疫苗可以预防肺炎引起的并发症。
四、旅行疫苗1. 黄热病疫苗:如果您计划前往黄热病流行地区旅行,需要提前接种黄热病疫苗。
接种时间应该在离出发前4-6周进行,以确保充分的免疫力。
2. 乙脑疫苗:如果您要前往乙脑病流行地区旅行,建议在出发前至少10天接种乙脑疫苗。
疫苗的种类与预防措施一、疫苗的种类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人类健康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科学家们开发出了许多种类的疫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疫苗:1. 灭活疫苗:这种类型的疫苗使用经过灭活处理(死亡)的致病微生物。
由于灭活处理,它们不具有致病能力,但仍然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应答。
例如脊髓灰质炎、流感和肝炎等。
2. 温和活化剂:这种类型的疫苗使用对人体无害或低毒性的微生物株,通过温和地使其活化。
这些弱毒性菌株激活了免疫系统,诱导身体产生对该细菌或毒素的免疫反应。
主要例子包括卡介苗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
3. 亚单位型预防接种:这种类型的疫苗是由大分子复合物构成,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能产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质。
这些疫苗不包含细菌或病毒本身,因此无法引起感染。
乙脑、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和百日咳等都是采用亚单位型预防接种的典型例子。
4. 基因工程疫苗:这种类型的疫苗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产生适当的抗原并激活免疫系统。
它们通过将特定基因插入另一个有助于激活免疫反应的载体中,使其得以表达和诱导免疫反应。
很多现代流行性感冒、艾滋病和肥大细胞增生等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得到的。
5. 病毒载体型预防装置:这种类型的疫苗利用无害变异株将抗原编码于非致命性噬菌体或其他可传播携带者中,从而诱导人体产生有效免疫应答。
丙型肝炎、水泡性口腔黏膜和流行性巨细胞双球菌感染都是采用病毒载体型预防装置的典型案例。
二、疫苗的预防措施作为一种用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疫苗接种对个人和社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疫苗接种预防措施:1. 遵循疫苗接种日程表:医学界根据科学实验结果制定了正式的疫苗接种日程表,建议所有人按计划完成所有需要接种的疫苗。
这通常包括婴幼儿和儿童时期需要接种的基础免疫接种以及成年人可能需要的补充或加强剂次。
2. 接受定期补助针:某些疫苗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注射才能达到最有效的保护水平。
母婴百天咳、乙肝和流感等都是需要定期补助针以维持免疫力的例子。
疫苗种类及使用————————————————————————————————作者:————————————————————————————————日期:疫苗类别及使用说明1、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苗〔SH株〕商品名:圆克清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中含量有灭活的猪圆环病毒2型SH株,灭活前每毫升病毒含量至少为灭活前每毫升病毒含量至少为10 6.0TCID50。
【性状】乳白色或淡粉红色均匀乳状液。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疾病。
免疫期为6个月。
【用法与用量】仔猪:14-21日龄肌肉接种一次,2毫升/头后备母猪:配种前45天左右肌肉接种,间隔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产前30-40天再肌肉接种一次。
每次2毫升/头。
生产母猪:产前45天左右肌肉接种,间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
每次2毫升/头。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
个别猪接种疫苗后,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轻度肿胀,体温轻度升高,1-3日后即可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1)用前和使用中应充分摇匀。
(2)用前应使疫苗温度升至室温。
(3)一经开瓶启用,应尽快用完。
(4)本品严禁冻结,破乳后切勿使用。
(5)仅供健康猪只预防接种。
(6)接种工作完毕,双手应立即洗净并消毒,疫苗瓶及剩余的疫苗,应以燃烧或煮沸等方法做无害化处理。
【规格】20ml/瓶40ml/瓶100ml/瓶【包装】10瓶/盒【贮藏与有效期】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批准文号】兽药生字(2010)100971069【生产企业】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说明:TCID501.病毒滴度的测定(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滴定)1)流感病毒的制备利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制备流感病毒,收获尿囊液,血凝试验测定病毒的存在,分装后-70℃冻存。
2)病毒的稀释取1管冻存病毒尿囊液,1:100稀释。
第一排孔加入146μl 1:100稀释过的病毒液,然后做系列半对数稀释,使之成为10-2、10-2.5、10-3、10-3.5……10-7。
每孔含有100μl病毒液,每个稀释度重复4孔。
人流感病毒一般在胰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感染MDCK细胞,因此病毒稀释液中需加入2μg/mlTPCK-胰酶。
某些毒性很高的禽流感病毒在无胰酶存在条件下即可感染MDCK细胞,因此在测定新病毒滴度时,最好配制含有和不含有胰酶的两种稀释液,以获得最佳结果。
3)MDCK细胞的准备使用前2天将MDCK细胞1:10传代,使之70~90%成片,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对病毒具有最大的敏感性,细胞过度生长以及代数太高(大于30代)将使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降低。
弃去细胞培养液,用5毫升EDTA-胰酶洗细胞一次,然后弃去。
加4至5毫升EDTA-胰酶覆盖细胞(162cm2的细胞培养瓶)37℃,5%CO2温箱中消化10~20分钟。
待细胞开始脱落时,加入5~10毫升MDCK 细胞培养液,吹打分散细胞,并将细胞转入离心管,2000转离心5分钟,用PBS洗涤2次,以除去牛血清。
将细胞悬浮于1毫升病毒稀释液中,用吸管充分吹打分散细胞,再加病毒稀释液至10毫升。
在细胞计数板上计数细胞是数量。
用病毒稀释液将细胞稀释成1.5×105细胞/毫升加100μl细胞(1.5x104细胞/孔)于已稀释好病毒的微量细胞培养板中。
在37℃,5%CO2孵箱中培养18~20小时。
2.病毒TCID50滴度的计算: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是病毒感染一半组织细胞时的病毒的稀释度,一般使用Reed-Muench方法计算,详细过程见表稀释度阳性数阴性数阳性数阴性数比率阳性数(1)(2)(3)(4)(5)百分比(6)10~4 4 0 11 0 11/11 100 10~4.5 4 0 7 0 7/7 100 10~5 3 1 3 1 3/4 7510~5.5 0 4 0 5 0/5 01.计算各病毒稀释度阳性孔数目(1)和阴性孔数目(2)2.计算阳性和阴性孔的累积数阳性孔累计数由下向上累积(3);阴性孔累积由上向下累积(4)3.计算阳性孔的百分比:比率(5)=(3)/[(3)+(4)];(6)=(5)×1004.计算距离比距离比例=(大于50%的阳性百分比-50)/(大于50%的阳性比-小于50%的阳性百分比)=(75-50)/(75-0)=0.3TCID50的对数=大于50%的阳性百分比的最高稀释对数+距离比例x 稀释系数的对数=5+0.3×0.5=5.15TCID50=10-5.15/100微升100TCID50/100微升=10-3.15 100TCID50/50微升=10-3.15/2=10-3.15+0.3=10-3.15=1:16315.稀释系数的对数:1:10稀释为1;半对数稀释为0.5;倍比稀释为0.3;1:5稀释为0.7 2、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CP-99株〕【主要成份与含量】主要成分为猪细小病毒CP-99株抗原,灭活前每1ml病毒含量至少为105.0TCID50。
【性状】乳白色乳状液。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病。
免疫期为6个月。
【用法与用量】后备种母猪及公猪在6~7月龄或配种前3~4周注射2次(间隔期21日),每次深部肌肉注射2ml;经产母猪和成年公猪每年注射1次,每次深部肌肉注射2ml。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疫苗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如出现破乳、变色、玻瓶有裂纹等均不可使用。
(2)疫苗应在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前必须摇匀,疫苗一旦开启应限当日用完。
(3)切忌冻结和高温。
(4)本疫苗在疫区或非疫区均可使用,不受季节限制。
(5)怀孕母猪不宜使用。
(6)废弃物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容器和疫苗空瓶经消毒处理后方能弃去。
【规格】4ml/瓶、20ml/瓶、40ml/瓶、50ml/瓶、100ml/瓶【包装】10瓶/盒,20瓶/盒。
【贮藏与有效期】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批准文号】兽药生字(2011)170261058【兽药GMP证书编号】(2011)兽药GMP证字73号【生产企业】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3、猪乙型脑炎活疫苗〔SA14-14-2株〕【主要成分与含量】含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每头份病毒含量≥105.0PFU。
【物理性状】本品呈乳白色或浅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乙型脑炎。
对仔猪的免疫期为6个月,对母猪的免疫期为9个月。
【用法与用量】用法: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本品专用的稀释液,稀释后肌肉注射。
用量:仔猪、母猪、公猪均注射1头份。
推荐免疫程序为:种用公、母猪于配种前(6-7月龄)或每年蚊虫出现前20-30日肌注1头份,热带地区每半年接种一次。
在乙脑重疫区,对其他类型猪群也应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⑴ 疫苗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应防止高温、消毒剂和阳光照射。
使用本疫苗前应仔细检查包装,如发现破损、标签不清、过期或失真空现象时禁止使用。
⑵ 被注射猪必须健康,如体质瘦弱、有病、食欲不振者均不应注射。
⑶ 免疫所用器具均应事先消毒,用过的空疫苗瓶及器具应及时消毒处理。
每注射一头猪必须更换一次消毒过的针头。
⑷ 本疫苗必须用专用的稀释液稀释,应随用随稀释,并保证在稀释后2小时内用完。
⑸ 其他注意事项见兽用生物制品一般注意事项。
【规格】2头份/瓶、5头份/瓶、10头份/瓶、20头份/瓶。
【包装】10瓶/盒,20瓶/盒。
【贮藏与有效期】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9个月。
在-20℃避光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批准文号】兽药生字(2011)0902010684、猪圆环2型灭活苗〔LG株〕【主要成分与含量】灭活前每毫升含猪圆环病毒2型LG株应不低于105.5TCID50。
【性状】粉白色乳状液。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 适用于3周龄以上仔猪和成年猪。
【用法与用量】颈部肌肉注射。
新生仔猪:3~4周龄首免,间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1ml/头;后备母猪:配种前做基础免疫二次,间隔3周,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2ml/头;经产母猪跟胎免疫,产前1个月接种一次,2ml/头;其他成年猪实施普免,做基础免疫为二次,间隔3周,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2ml/头。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本品仅用于接种健康猪群。
(2)病瘦、体温或食欲不正常的猪只不宜注射疫苗。
(3)疫苗冷藏运输和保存,切勿冻结,发生破乳、变色现象应废弃。
(4)疫苗使用前至室温,充分振摇,严格消毒,开封后应当日用完。
(5)注苗后猪只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减食现象,一般可在2日内自行恢复。
(6)如有个别猪只发生过敏反应,可用肾上腺素救治。
【规格】(1)20ml/瓶(2)40ml/瓶(3)100ml/瓶(4)250ml/瓶【包装】(1)12瓶/箱(2)24瓶/箱(3)45瓶/箱(4)90瓶/箱【贮藏与有效期】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批准文号】兽药生字(2010)080011071【生产企业】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5、伪狂犬病活疫苗【主要成分与含量】本品含伪狂犬病弱毒Bartha-K61株(gE/gI双基因缺失),至少5000TCID50/头份。
【物理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呈均匀混悬液。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牛和绵羊伪狂犬病。
【用法与用量】肌肉注射。
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无菌PBS(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为每毫升含1头份。
猪:乳猪每头股内侧肌肉注射0.5ml,断乳后,股内侧肌肉或臀部肌肉再注射1ml;3月龄以上仔猪和架子猪,每头股内侧肌肉或臀部肌肉注射1ml;成年猪及妊娠母猪每头臀部肌肉注射2ml。
牛:2-4月龄犊牛每头臀部肌肉注射1ml,断奶后再注射2ml;5-12月龄牛每头注射2ml;1岁以上牛每头注射3ml。
绵羊:4月龄以上绵羊,每只臀部肌肉注射1ml。
【不良反应】一般无可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冷藏。
2、疫苗稀释前如发现潮解变形,应废弃。
3、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在冷暗处保存,限当日用完。
4、接种时,应执行常规无菌操作,每接种1头动物更换1个针头。
5、患病、瘦弱和刚阉割的动物不宜接种。
6、妊娠母猪于分娩前21-28日注射为宜,其所生仔猪的母源抗体可持续21-28日,此后乳猪或断乳猪仍需注射疫苗;未用本疫苗免疫的母猪,其所生仔猪应在生后7日内注射,并在断乳后再注射1次。
【贮藏与有效期】在-20℃保存,有效期为1年半;在2-8℃保存,有效期为9个月。
【废弃包装处理措施】剩余的疫苗及空瓶不能随意丢弃,须经加热或消毒灭菌后方可废弃。
【规格与包装】40头份/瓶,10瓶/盒,24盒/箱。
【批准文号】农生药字[2004]317718【生产企业】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CH-1R株〕【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中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H-1R株,每头份疫苗病毒含量不少于105.0TCI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