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22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一○年八月目录1 山洪灾害普查 (1)2 危险区的划定 (1)3 预警指标的确定 (1)4 监测系统 (1)4.1站网布设 (1)4.2监测信息流程 (3)4.3监测站点管理 (3)4.4监测站环境 (4)4.5监测站设备 (5)5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11)5.1平台硬件设备配置和机房及会商环境 (11)5.1.1平台硬件设备配置 (11)5.1.2 机房及会商环境 (13)5.2县级平台系统及应用软件配置 (14)5.2.1 系统总体技术原则 (14)5.2.2 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15)5.2.3 平台支撑系统软件 (16)5.2.4 数据库系统 (16)5.2.5 应用系统功能要求 (17)6预警系统 (24)6.1预警方式要求 (24)6.2主要预警设备技术要求 (25)7 群测群防体系 (26)7.1责任制内容要求 (26)7.2预案内容要求 (26)7.3宣传培训演练方式和内容要求 (26)附件1:山洪灾害普查表(15张)附件2: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16张)1 山洪灾害普查普查的内容包括:小流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口及主要经济设施分布情况等。
各省按照编制大纲的要求,参照附件1制定普查表。
2 危险区的划定根据普查的结果,划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危险区、安全区。
要求所受山洪灾害影响范围内,有人居住的区域均必须划定。
有条件,可以划定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域。
并以自然村或小流域为单位,标绘在预案中的图件上。
3 预警指标的确定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每个小流域或乡村各级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
预警指标一般分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4 监测系统4.1站网布设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小流域。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概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由于我国主要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分布范围广,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汛期高度集中,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大。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利用当代信息监测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建立以信息采集、预报分析、视频会商决策为基础的预警平台。
通过手机群发、传真群发、无线广播、高音喇叭、手摇警报器、锣等多种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的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能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系统总体结构: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由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组成。
为更好地发挥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还需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培训。
水雨情监测系统及时将简易监测站、人工监测站、自动监测站的监测信息汇入预警平台。
预警系统由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系统组成。
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主要由信息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组成。
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发布程序、预警方式、警报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警报器设置等。
系统特点:1)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公司提供完善的系统的集成方案,自主开发山洪监测预警软件。
2)多层次水、雨情决策分析:可查询时段、日、旬、月显示区域内的雨量值、平均雨量值、最大雨量值、各站降雨过程柱状图及数据表、雨量强度统计等。
3)完善的预警责任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预警责任人体系,短信、传真预警时可灵活选择接收人员。
系统设计方案中,自动监测站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实现雨量、水位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1.建设目标根据防汛形势和现状,全面吸收其他地市先进的应用经验,建设一个满足防汛值班人员及领导会商决策、指挥调度的信息化系统。
将现有的多个系统进行数据及技术整合,完善前端防汛感知层面,实现数据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满足我区防汛工作需求。
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与保障能力,特别是提高监测站点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增强监测预警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山丘区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为实现2020-2021年山洪灾害防治总体目标夯实基础。
2.建设内容1、视频监测站点补充完善2、水雨情监测站点补充完善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3.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雨量的关注,当雨量变化时,需要关注水位的变化,同时查看气象信息,包括主要影响雨量水位的台风信息及长期气象预测的卫星云图和短期预测气象信息的气象雷达图。
当情况紧急时,需要根据情况调用预案,同时通过责任人信息管理、抢险队伍等,调派相关责任人按照预案调度防汛物资进行抢险。
(一)综合数据库综合数据库是系统的信息支撑层,存储和管理各应用子系统所需的公共数据,为应用系统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数据汇集平台主要完成实时数据的自动汇集,系统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按照不同数据来源设计相应的汇集录入工作流程,最大程度的实现数据汇总录入的自动化,减少数据入库的工作量。
➢数据接口开发数据接口开发主要实现与市级山洪系统、区山洪系统等平台数据对接。
(二)应用支撑平台GIS平台系统将设计和开发统一的GIS系统,本期GIS平台以电子地图,将业务与GIS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空间与属性数据管理。
➢平台概述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选择、地理数据收集与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等。
➢平台功能系统将设计和开发统一的GIS系统,能提供支持谷歌地图和Bing 地图,支持显示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图,并提供灵活的业务应用配置功能,并对外提供丰富的应用接口供业务系统调用,包括:1)平台具备漫游,缩放,图元点的选取,图元矩形、圆形、多边形选择,距离测量,面积测量,鹰眼图,属性数据查找图元,圆饼图/直方图专题图显示,比例尺显示和图例显示等通用的GIS功能;2)平台支持动态图层的生成,并可根据设置条件动态生成各种专题地图;3)矢量地图支持SHP文件;4)平台支持BMP、GIF、JPG、PNG、TIF多种图片输出功能和遥感影像图加载显示功能;5)支持电子地图与遥感图的互相切换显示;6)平台支持等值线、等值面的计算分析功能;7)平台支持卫星云图、雷达图图片的投影转换功能;8)平台支持业务数据的叠加,动画展示。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人类虽渺小却从不轻言放弃。
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尤其是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山洪灾害,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预警与防御手段。
其中,“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作为现代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守护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一、山洪灾害的严峻挑战山洪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由于降雨量大、汇流时间短、流速快等特点,往往导致山洪暴发迅猛,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下游的村庄、农田、交通线路及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有效预警山洪灾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1.数据采集与监测网络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基石是全面而准确的数据采集。
这依赖于广泛分布的GNSS位移监测站、雨量站、水位站等监测站点,它们能够实时收集位移、降雨量、河流水位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至环境监控云平台。
2.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机制一旦模型发现山洪灾害的风险,系统将及时启动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和人群。
三、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意义1.提高预警时效性与准确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高效运算,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能够缩短预警响应时间,提高预警的准确性,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2.增强公众防灾意识与能力频繁而准确的预警信息发布,不仅能够有效指导群众避险,还能逐步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3.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能够减轻灾害对山区社会经济的冲击,保护生态环境,为山区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是现代科技与自然灾害防治相结合的典范,它展现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智慧与勇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将更加智能、高效,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一、前言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国最为常见,具体表现为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地形地质的影响。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1)季节性强,频率高。
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山洪主要发生亏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
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是防治山洪灾害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
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集自动采集、传输、查询和决策为一体,实现了水情测报、防洪调度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提高了防汛抗旱调度指挥手段的先进性,可有效增强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灾害易发区雨量、水位自动采集系统2) 数据传输系统及自然灾害防御应急通信网络3) 基于GIS电子地图的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4) 灾害预警发布平台与应急响应支持系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降雨量、河道水位、水库水位变化情况、水库实时库容等信息,为是否需要开闸、泄洪等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 从而为各级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和减灾组织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为其早决策、早部署提供帮助,使防灾减灾决策更加及时、科学。
二、系统组成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现场数据采集子系统、远程通信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预警发布子系统组成。
1)现场数据采集子系统介绍自动雨量监测站:(1)翻斗式雨量计①承雨口口径Φ200+0.6mm;②分辨率0.5mm或0.2mm或1.0mm(根据年平均降雨量确定);③雨强测量范围0~4mm/min(允许通过最大雨强8mm/min);④测量精度:根据不同分辨率雨量传感器的自身排水量确定,总体不超过±4%;⑤工作环境:温度-10℃~+50℃,湿度<95%(40℃);(2)压力水位计①测量范围:0-15m、0-20m、0-35m;②供电电源:8-16VDC,使用电流:25mA/24hr avg;③输出:SDI-12,RS232;④压力范围:0-22 psi;⑤精度:0.05% F·S,分辨率:0.0001 psi;⑥压缩机类型:活塞和圆筒压缩机;⑦工作环境:温度-40℃~+60℃,湿度 0-95%(无凝结)。
库,造成河道或水库堵塞淤积,进而提高其防洪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4.3有利于江河泄洪能力的加强植被被大肆破坏后,土壤很容易快速流失,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道,淤积于河底,抬高河床,降低泄洪能力,最终使得洪涝灾害泛滥。
而水土保持则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河道与水库的泄洪能力。
同时还可以防止山体滑坡或泥石流。
4.4有利于改善水体的质量水土保持措施除了工程方面的措施,同时还有大面积的植被种植。
通过种植植被,可使快速恢复生态环境。
植被不仅能够吸收温室气体,还能吸收降解土壤中的部分有害物质,防止这些物质流入河流,进而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
5结语综上所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保持地表土壤,防止泥沙流入河道造成堵塞;有利于增强堤坝和水库等的抗洪能力;有利于改善水资源环境;有利于增加水库的养护,延长使用寿命。
水土保持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是环境整治、水源治理的根本,是全省社会发展的基础。
把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基础工程抓,这不仅关系着省内农业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城乡的繁荣,而且关系到全社会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千秋万代子孙的幸福安康,坚持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伟大工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因此,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要不断的完善水土保持,保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宋国凯,贾杰.简析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J].科研,2017(3): 00239.[2]杨雯文.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的意义[J].工业c,2015 (4):00178.[3]杨立宏.浅谈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J].甘肃农业,2016(16):32.[4]张伟红.浅谈水土保持的必要性[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 00311.[5]付星基,尹晓媛,杨苍玲,等.浅析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J].南方农业,2017,11(20).收稿日期:2017-12-3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开发设计及应用曾凡学(铜仁市碧江区水务局,贵州铜仁554300)【摘要】针对目前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系统的开发设计应用,并不能满足地区进行山洪灾害的预防需求,本文以实际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实施方案为例,分析了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开发设计现状,并提出了设计及应用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
专利名称:一种山区小流域山洪预警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崔峰,刘东窈,尹子洋,施斌豪,林函申请号:CN202020057677.X
申请日:20200110
公开号:CN210721797U
公开日:
202006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小流域山洪预警系统,涉及山洪预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水位监测模块、入户预警模块、视频模块以及监控终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在通过水位监测模块在监测到山区小流域水位深度超过最大阈值后,通过向入户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息以开启山洪戒备预警,起到预警作用的效果;并同时向监控终端发送的指令,位于监控终端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模块进行远程视频监控,观察现场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决定,进而向向入户预警模块发送紧急撤离指令或预警误报的撤销指令,实现及时、有效且准确的预警效果,确保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申请人: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315199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日丽中路南部商务西区3号楼水街6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会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山洪灾祸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1概括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我国主要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散布范围广;季民风候决定了我国降雨在年内散布不均,汛期高度集中,以强降雨引起的山洪灾祸发生最为屡次,危害大。
路路通山洪灾祸监测预警系统以山洪灾祸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联合”、“以非工程举措为主,非工程举措与工程举措相联合”的原则为指导,运用今世信息监测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山洪灾祸防治区成立以信息采集、预告剖析、视频会谈决议为基础的预警平台,经过手机群发、传真群发、无线广播、高音喇叭、手摇警报器、锣等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正确地传递到山洪可能危及的地区,使接收预警地区人员能依据山洪灾祸防守方案及时采纳预防举措,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系统整体构造2.1 系统构成路路通山洪灾祸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含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为更好地发挥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还需成立群测群防的组织系统,增强宣传培训。
水雨情监测系统及时将简略监测站、人工监测站、自动监测站的监测信息汇入预警平台。
预警系统由鉴于平台的山洪灾祸防守预警系统和山洪灾祸群测群防预警系统构成。
鉴于平台的山洪灾祸防守预警系统主要由信息聚集子系统、信息查问子系统、预告决议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构成。
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包含预警公布程序、预警方式、警报传输和信息反应通信网、警报器设置等。
2.2 系统建设模式因为山洪预示期短、致灾快,所以为有效防守山洪灾祸,提出在县级行政区成立鉴于平台的山洪灾祸预警系统建设模式,省、市、县、乡(镇)、村等各方面的山洪灾祸防治有关信息聚集于平台,县级防汛部门依据系统信息,及时公布预告、警报。
同时县、乡(镇)、村、构成立群测群防的组织系统,展开监测、预警工作。
3系统特色(1)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公司供给完美的系统的集成方案,自主开发山洪监测预警软件。
(2)多层次水、雨情决议剖析可查问时段、日、旬、月显示地区内的雨量值、均匀雨量值、最大雨量值、各站降雨过程柱状图及数据表、雨量强度统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