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原文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
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着,他很不高兴。
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
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
打开网一看,发现网里有一个黄铜胆瓶,瓶口用锡封着,锡上盖着所罗门的印。
渔夫一见,笑逐颜开:“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
”他抱着胆瓶摇了一摇,觉得很重,里面似乎塞满了东西。
他自言自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他从腰带上拔出小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然后摇摇瓶子,想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但是什么东西也没有。
他觉得非常奇怪。
隔一会儿,瓶里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应付。
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
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我犯了什么罪?”渔夫问道,“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魔鬼答道:“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说吧,”渔夫说,“简单些。
”“你要知道,”魔鬼说,“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他派人把我捉去,装在这个胆瓶里,用锡封严了,又盖上印,投到海里。
我在海里呆着,在第一个世纪里,我常常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
’100年过去了,没有人来解救我。
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2.认识本课生字。
能正确读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132*渔夫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
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jǔ),每2天至多撒[sā]四次网。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渔夫家里穷,每天要出海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lāo)着,他很不高兴。
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
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
打开网一看,发现网里有一个黄铜胆瓶,瓶口用锡(xī)封着,锡上盖着所罗门的印。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渔夫第四次撒下网,捞上来一个黄铜胆瓶。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渔夫捞上来一个黄铜胆瓶。
3渔夫一见,笑逐颜开:“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十块金币(bì)。
”他抱着胆瓶摇了一摇,觉得很重,里面似乎塞[sāi]满了东西。
他自言自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他从腰带上拔出小刀,撬(qiào)去瓶口上的锡封,然后摇摇瓶子,想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但是什么东西也没有。
他觉得非常奇怪。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渔夫很高兴,但他在瓶子里什么也没发现。
隔了一会儿,瓶里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chā),腿像桅(wéi)杆,口像山洞,1知识点详解☜23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渔夫看到从瓶中冒出的青烟变成了一个魔鬼。
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应付。
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渔夫的故事.人教新课标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
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
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2.词句解析。
(1)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从“立刻”一词我们可以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
我们不由得会想到《狼和小羊》中的狼,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
(2)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
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这是课文唯一一次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写。
从他的想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知道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
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治服它。
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让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辩解,准备束手待毙,使魔鬼不知不觉进入了圈套。
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矩”、“捞”、“锡”、“币”、“叉”、“霉”、“仇”、“誓”等8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生字所在的一些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解课文内容,能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渔夫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体会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演示第2、3张幻灯片)1.同学们,老师说一句神话故事里的话,请你们猜一猜这个故事的名字。
课件出示:“芝麻开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做对。
”——《渔夫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去看一看这位凶神的下场。
2.介绍《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由264个小故事组成.二、初读感知(演示第4-8张幻灯片)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想一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字认知。
(1)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jǔ lāo xī bì chā méi chóu shì矩捞锡币叉霉仇誓(2)认读词语:把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规矩捞东西锡箔纸金币铁叉倒霉报仇起誓(3)理解词语。
无恶不作: 指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
指干尽了坏事。
下流无耻: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
31*渔夫的故事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8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渔夫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
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的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一千零一夜》中的一篇故事《渔夫的故事》。
2.解题:“渔”即打鱼。
(出示课件)简介《一千零一夜》,“天方”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夜谭”即彻夜深谈。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出示课件)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独立思考,展示风采。
(出示课件)1.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辅导:探讨渔夫“喜悦惊奇——胆怯害怕——机智沉着——坚定勇敢”和魔鬼“恐怖胆怯——忘恩负义——得意忘形——反悔说谎”的情绪变化,读出众多“?”“!”的语气。
渔夫的“简单些”——胆怯、急切的语气。
魔鬼的“问吧,说简短些”——不耐烦的语气。
2.这篇课文所叙述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你能用简单的语言将其情节概括出来吗?四、探究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1.复述渔夫的故事。
2.探究情节结构曲折的特点。
(出示课件)开端(1~2自然段):捕鱼捞瓶,好奇开瓶。
发展(3~15自然段):放魔出瓶,生死较量。
高潮(16~23自然段):诱魔入瓶,斗智斗勇。
结局(23~24自然段):扔瓶入海,战胜魔鬼。
3.体会故事情节的完整。
(出示课件)五、学习从人物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方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初识渔夫。
(出示课件2.探究对魔鬼外貌描写的作用。
(出示课件)( ) 似的头颅,( )似的手臂,( )似的腿,( )似的大嘴,( )似的牙齿,( )似的鼻孔,( )似的眼睛,奇形怪状,非常丑陋凶恶。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bǔ yú
guī ju
xī fēng
mí m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ǎo lěi
wéi gān
lǎ ba
dǎo mé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拢________桅 ________耸________锡________撒________ 胧________跪________茸________踢________辙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魔鬼 ________的魔鬼 ________地耸立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应付 ________地上升 ________地钻进
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魔鬼________(mó mé)撬起________(qiāo qiào)规矩________(ju jǔ)
胆瓶________(píng pín)弥漫________(mímǐ)逐渐________(zú zhú)
5.查字典填空。
(1)
“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陋”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按意思写词语。
①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________
②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
________
③用仇恨报答恩惠。
________
④卑鄙龌龊,不知羞耻。
________
⑤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________
⑥储藏的珍宝或财富,也指矿产。
________
7.给句子加标点。
①________魔鬼________渔夫说道________所罗门已经死了1l①你听一听我________故事就什么都明白了。
②魔鬼摇身一变,变成青烟,慢慢________钻进胆瓶。
③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怪物,把渔夫吓________知所措。
④这件事是谁干________呢?
⑤.我们把教室打扫________干干净净。
1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一回非叫你在海底住一辈子不可。
②魔鬼非要整死渔夫不可。
③谁也不能否认渔夫在海上打鱼。
④人们不得不承认渔夫是聪明的。
11.补写词语。
笑逐________开自言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荡荡无________不________ ________华________贵 ________将________报下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头
________发
12.概括课文《渔夫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13.选择正确的理解。
①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________
A、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魔鬼还是有点良心,因为它还让渔夫选择怎样死。
B、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魔鬼一点良心也没有,它具有凶恶狡猾的本性。
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
②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
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
________
A、这是对渔夫语言的描写,表现渔夫对魔鬼的无比讨厌。
B、这是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他的想法中可以看出渔夫很有智慧。
14.按课文内容填空。
《渔夫的故事》一课选自古代________(国名)著名的民间故事集《________》,故事中________的强大和________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________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15.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撒:sā ________sǎ ________
塞:sāi ________sài ________
恶:ě ________è ________wù ________
当:dānɡ ________dànɡ ________
16.选出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
()
A . 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
弥漫:充满、布满。
B . 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作对:作对头,跟人为难。
C . 他是个魔鬼,我是堂堂的人。
堂堂: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D . 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解析:“堂堂”这里形容有志气,有气魄。
17.根据课文《渔夫的故事》原文填空。
隔一会儿,瓶里________一股青烟,________地升到空中,继而________在大地上,逐渐________一团,最后变成个________的魔鬼,披头散发,________地耸立在渔夫面前。
魔鬼头像________,手像________,腿像________,口像________,牙齿像________,鼻孔________,眼睛像________,样子非常凶恶。
18.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从前有一个鱼夫,家里很穷。
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
②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
③我把你从海里劳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
④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
19.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劳—________________龙—________________鱼—________________
耳—________________危—_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__
20.读一读,并在句后括号里写出该用怎样的语气。
①“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也再违背您的命令了!”________
②“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
你是怎么钻进这个瓶子里的呢?”
________
③“我犯了什么罪?”渔夫问道,“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________
④“别再啰唆了,”魔鬼说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________
⑤“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渔夫一边把胆瓶挪近岸边,一边说,“我要把你投到海里,这一回非叫你在海里住一辈子不可。
”________
21.写出近义词
凶恶—________罗唆—________解救—________从容—________
22.按音序重新排列下列各字。
渔、锡、撬、魔、桅、唆
23.《渔夫的故事》一文中,概括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理解
2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精卫填海
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丽非凡。
炎帝十分喜欢她。
一天,女娃驾起轻舟畅游东海。
忽然风起浪涌,将其小船掀翻。
可怜的小女娃掉进大海,被那无情的海水吞噬了。
女娃非常痛恨东海吞噬她的生命,同时,她又怕别人和她一样被大海吞没,于是就变成一只长着花纹、白嘴、红爪的小鸟。
她发誓:一定要填平这可恶的东海,以报仇雪恨。
由于这鸟飞翔时,常常是“精卫!精卫”地叫着,故被称作“精卫”鸟。
精卫鸟住在发鸠山上,她每天从西山衔一根树枝或一颗小石子投入东海。
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将我填平!”
从此以后,精卫鸟填海更是勤劳不息,无论是三九寒冬,还是炎天酷署,她都从未停止过填海。
精卫鸟填海,代代相传。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2)
请找出精卫勤劳不息的句子。
(3)
你觉得精卫具有怎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