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8
国内外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设施园艺是在人工创建的环境中进行的一种园艺生产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口数量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设施园艺已成为解决当今食品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方面介绍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现状近年来,中国设施园艺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9年,全国设施园艺生产面积超过10万公顷,涉及蔬菜、水果、花卉、树木等多个品种,其中以蔬菜类设施为主要发展方向。
2.发展趋势未来,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化发展。
未来设施园艺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化发展,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多元化种植。
设施不仅适合蔬菜类的种植,也适合花卉、水果、草本、林木类的多元化种植。
(3)节能减排。
设施园艺将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通过提高光、热、CO2的利用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保护环境。
(4)生态环保。
设施园艺将注重生态环保,致力于达到无农残、无污染、无土地劣化的生态目标。
二、国外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现状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比中国更加成熟,尤其是在西欧、北美等地区,设施园艺已经成为代表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外主要设施种植品种为蔬菜、草本、水果、花卉等。
2.发展趋势未来,国外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和数字化。
国外设施园艺将会更加注重智能化和数字化,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全球化。
国外设施园艺将会更加注重全球化,确保供应链的无缝衔接,打开国际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3)可持续发展。
国外设施园艺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搭建循环经济平台,探寻生产和消费的最佳平衡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国内外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已经呈现出科技化、多元化、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智能化和数字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摘要:荷兰的园艺发展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其引领着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是包括中国在内需要发展设施园艺生产的国家的参考标准。
研究荷兰设施园艺发展,了解其发展历程,借鉴其发展经验,是中国这样的设施园艺发展大国走向强国的基础。
关键词:荷兰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借鉴一、荷兰设施园艺现状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北两面濒北海、东临德国、南接比利时,素有“欧洲海上大门”之称。
目前,荷兰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备、生产规范、产量可靠与质量有保证等特点,并进一步向高层次、高科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将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
荷兰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值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园艺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
近年来,荷兰园艺产品贸易量持续稳定,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其中,蔬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
花卉产品年出口额大约为60 亿美元左右,占花卉总产值的80%左右,而鲜切花出口额约占花卉出口总量的50%,占世界鲜切花市场的60%左右;2002年蔬菜生产总量1.6 亿kg,其中50%左右出口;水果生产总量6.2 万kg,其中20%左右出口,出口额3575.2 万美元。
目前,荷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近102,000 家,其中从事园艺业的占19%[1]。
大部分蔬菜、花卉生产在温室内进行,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 亿m2,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蔬菜和鲜花种植。
温室蔬菜园艺业是荷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12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7.5%,其中四分之三出口。
温室蔬菜园艺业是荷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大约12 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7.5%,其中四分之三出口。
甜椒、番茄、黄瓜为主要作物,此外还有草莓、小萝卜、茄子、生菜、小白菜、花椰菜和菠菜等。
国内外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设施园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现状"设施农业"是外来语词汇,就是利用农业工程手段,通过现代设施实现的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近年来,发达国家"设施农业"已向"工厂化农业"过渡。
如荷兰的计算机自控连栋大型温室。
以色列的半自动连栋塑料大棚以及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封闭式循环流水鱼类养殖车间。
"设施农业"关键作用,就是能解决农业生产若干必须的气候条件,包括光、温、水、热、气等在匹配上的不理想。
我国"设施农业"的特点则在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简易日光节能温室的发明和大面积的迅速推广。
进入90年代,中国的设施园艺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单产,转变为重视质量和效益,注重市场信息和科产。
面对充满挑战的21世纪,今后设施园艺应从生物-环境-工程三方面,将单项技术进行综合配套、规范化和系统化。
对国外的先进设施设备引进、消化、吸收。
环境控制应向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目前,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发展极为迅速,成为冬春喜温果菜生产的重要设施。
二发展趋势当前国际上温室花卉生产有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大型化、现代化和工厂化:1.温室的大型化由于有室内温度稳定,日温差较小,便于机械化操作,造价低等优点,温室建筑有向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小则一幢一公顷,大则一幢几公顷以上。
但是大型温室常有日照较差、空气流通不畅等缺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编辑发布)2.温室的现代化①温室结构标准化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适合当地条件,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一种至数种标准型温室,构件由工厂进行化配套生产。
②温室环境调节自动化根据花卉种类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要求,定时、定量地进行调节,保证花卉有最适合的生长发育条件。
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温室花卉生产,温室内环境的调节与控制已经由一般的机械化发展为由计算机控制,做到及时精确管理,创造更稳定、更理想的栽培环境。
世界主要设施园艺国家发展现状世界主要设施园艺国家发展现状打开文本图片集编者按中国是设施园艺发展大国,无论是产量,还是面积均为世界第一。
但我们的设施类型、装备技术水平、栽培技术并不先进。
据统计,设施园艺面积在5000 hm2以上的国家共有11个,分别为中国、韩国、西班牙、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墨西哥、荷兰、法国、美国和波兰,我国的设施园艺面积在这11个国家中,占比达到88%。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热潮,全球化、地球村已经波及到设施园艺产业,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世界的视角,关注下其他设施园艺国家的发展现状,为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产品路线的设计带来好处。
本篇文章就先带着大家了解下荷兰、西班牙、日本和墨西哥的设施园艺产业现状,看一看这些国家的设施园艺发展情况。
概况荷兰位于东经3°21"~7°13"、北纬50°45"~53°52"之间,地处西欧北部,东与德国为邻,南与比利时相接,西、北濒临大西洋的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
国土总面积41864 km2,其中约7100多km2的土地是围垦填海造出来的,接近荷兰国土总面积的1/5。
荷兰全境地势平坦,最高海拔321 m,最低海拔-6.7 m,其中一半以上国土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故称“低地之国”。
受大西洋暖流影响,荷兰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最冷月均温度均在0℃以上,全年有雨,冬雨较多。
由于纬度较高,荷兰全国光照不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84 h,5月份日照时数最高,约为220 h,12月份最低,约为39 h。
所以该区域特别重视补光设备的应用。
荷兰是世界设施园艺强国,园艺产值占全国农业产值的39%,年产值70亿欧元,吸纳劳动力xxxx人,园艺产品的出口占荷兰出口的21%。
荷兰现有温室约1万hm2,主要集中在荷兰的西南部地区,种植品种以蔬菜(占46%)、切花(占27%)、盆花(占17%)为主[1]。
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近年来,设施园艺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现代农业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设施园艺是一种通过利用温室和其他控制环境条件来种植农作物和植物的农业形式。
它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可控制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在城市环境中创造了绿色空间。
设施园艺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来监测和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供水等环境条件。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更加稳定,并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一个发展趋势是设施园艺的生态化。
传统的温室农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而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控制方法来替代化学物质,以实现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此外,设施园艺在城市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建筑物顶部、废弃空间和室内种植农作物和植物。
这种城市农业的形式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和健康的农产品,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环境。
然而,设施园艺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设施园艺的成本较高,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和个人有限。
其次,设施园艺所需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较大,可能会对自然资源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设施园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也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体而言,设施园艺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和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设施园艺有望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和美丽的绿色空间。
国外设施园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国外设施园艺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种植技术研究。
国外园艺科研机构和大型农业企业投入大量资源研究温室种植技术,例如土壤改良、植物营养与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他们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研发培养技术,使作物能够在非自然生长条件下实现高产和优质。
第二是环境控制技术研究。
为了实现无季节限制的生产,国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环境控制技术,如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湿度控制等,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第三是资源利用研究。
由于设施园艺需要大量水、养分和能源,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如雨水收集、循环灌溉等。
第四是作物品种研究。
国外科研机构致力于培育适应设施环境的新品种,如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国外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智能化生产。
随着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设施园艺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生产将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源的节约和作物质量的保证。
第二是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三是多功能利用。
设施园艺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还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国外成立了以设施园艺为核心的农业旅游景区,如荷兰的花卉种植园和意大利的葡萄酒庄园,以吸引游客和增加经济收入。
第四是国际合作。
设施园艺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各国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其技术和理论的共享,加快发展进程。
当前,国外设施园艺领域正在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并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与技术。
总体来说,国外设施园艺在种植技术、环境控制技术、资源利用和作物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未来,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多功能利用和国际合作等将是国外设施园艺的主要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设施园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世界设施园艺发展情况汇报
设施园艺是指利用各种设施(如温室、大棚、塑料棚等)和技术手段(如灌溉、通风、加热等)进行植物的栽培和生产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设施园艺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不断推动设施园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我们来看看设施园艺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
欧洲国家在设施园艺方面
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设施园艺产业发达,温室蔬菜、花卉等产品供应量大,质量优良,出口量居全球前列。
同时,这些国家还在设施园艺技术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推动着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
其次,亚洲国家在设施园艺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设施园艺生产国之一,设施园艺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温室蔬菜、鲜切花等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园艺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设施园艺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亚洲地区的设施园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非洲和拉美国家在设施园艺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虽然相对欠发达,
但随着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这些国家的设施园艺产业也在逐渐壮大,为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做出了努力。
总的来说,世界各国对设施园艺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
创新,提高产业水平。
设施园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希望各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外苗圃基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摘要:苗圃基地是培育和繁殖植物苗木的专门场所,是农林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分析国外苗圃基地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外苗圃基地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苗圃基地行业的发展情况,为我国的苗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外苗圃基地的发展现状1. 苗圃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外苗圃基地的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地区建立了大型的苗圃基地。
这些基地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外苗圃基地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他们还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3. 供应链管理的改进:国外苗圃基地通过改进供应链管理,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他们还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国外苗圃基地的未来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外苗圃基地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他们将采取更多的节水节能措施,并推广有机栽培和绿色种植技术。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苗圃基地将加强技术创新,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例如,利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无人机来进行植物保护和监测。
3. 国际合作:国外苗圃基地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
这将有助于提高苗圃基地的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4. 市场多样化:国外苗圃基地将逐渐向多个市场领域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农业和园艺市场。
例如,他们可以扩大对景观设计和城市绿化的支持,满足城市人口对绿色环境的需求。
三、对我国苗圃基地建设的启示1. 加强技术创新与引进:我国苗圃基地应加强技术创新与引进,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我国苗圃基地应注重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强化市场营销能力:我国苗圃基地应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开拓更多的市场领域。
国外园林绿化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植物、地形、水体等自然资源,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科学管理,营造出具有人文、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的公共绿地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互动等场所。
园林绿化装备是指在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工具、设备、器材等设备,其种类和功能多样,不同的园林类型需要不同的装备来进行管理和维护。
本文将从国外园林绿化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外园林绿化装备现状1.高效园林施工机械2.先进园艺技术装备3.智能园林监控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园林绿化装备中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智能园林监控设备,比如园林智能灯具、智能园林喷灌系统、园林环境监测仪等,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园林设施的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测,提高园林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4.环保园林绿化材料在国外园林绿化装备中,还注重选用环保的园林绿化材料,比如可降解的园林垃圾袋、生态环保的园林材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国外园林绿化装备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国外园林绿化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出现更多智能园林装备,实现园林设施的自动化运行和智能化管理。
2.绿色环保发展未来,国外园林绿化装备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推动园林绿化装备的材料和技术的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定制化服务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绿色生活理念的普及,国外园林绿化装备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需求,为不同类型的园林提供个性化的设计和管理方案。
4.机械化装备广泛应用未来,国外园林绿化装备的机械化装备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更多的园林建设和管理工作将由机械设备来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国外园林绿化装备在技术和环保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环保化和定制化,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支持和保障。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荷兰是世界著名的设施园艺大国,其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农业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本文将介绍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趋势。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荷兰设施园艺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设施园艺产业之一。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荷兰设施园艺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亿欧元,占全球设施园艺产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20%。
高科技应用广泛荷兰设施园艺产业以高科技应用著称,特别是在温室环境控制、种植技术、灌溉和施肥等方面。
高科技的应用使得荷兰设施园艺产业具备了高效、高产、高质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
注重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荷兰设施园艺产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荷兰设施园艺产业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荷兰设施园艺产业还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新型环保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可持续性。
存在的问题生产成本高昂尽管荷兰设施园艺产业已经具备了高度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但是由于生产成本高昂,导致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这使得荷兰设施园艺产品在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过度依赖进口荷兰设施园艺产业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很多关键设备和物资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使得荷兰设施园艺产业在面临国际市场波动时显得较为脆弱。
劳动力不足随着荷兰设施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荷兰人口老龄化严重,加上移民政策紧缩,导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这限制了荷兰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提高荷兰设施园艺产业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研究开发新型低能耗的温室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推广智能化的种植技术和高效的灌溉系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推动多元化发展,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荷兰设施园艺产业需要推动多元化发展,通过实现供应链的本土化和多元化,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农家参谋林业科学-142-NONG JIA CAN MOU设施园艺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祁兴华 韩琳(沈阳工学院,辽宁沈阳,113122)【摘 要】园艺设施是指利用专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热的材料和设备,创造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可以进行作物栽培的结构或建筑。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园艺设施的发展现状,并综合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设施园艺;国内外现状;对策1 国内外设施园艺现状1.1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设施园艺得到了迅猛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已成为设施农业大国,并且基本形成了不同区域特色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
据农业推广中心统计[1],截至2010年,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达344.33hm²,占世界总面积的80%以上。
从设施类型上看,温室和大棚超过230万hm²、塑料小棚超过131万hm²、玻璃温室约0.9hm²[2];从设施栽培面积看,我国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北方的许多城市,设施栽培面积越来越大,而且栽培作物已从单一的蔬菜扩展到水果、药材、食用菌、花卉等多种作物领域;不同的栽培地域设施形态也各有特点,北方地区主要发展高效节能温室,南方地区主要以塑料大棚及简易设施覆盖为主,而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的一些农业科研单位,近年来也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即创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如上海市1995年从荷兰、以色列引进全套蔬菜温室,生产蔬菜,每公倾产值平均达到47.05万元。
1.2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设施园艺方面投资较多,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
其中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当属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的典范,其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种苗栽培技术、采后管理技术、产品分类技术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4]。
从栽培作物上看,蔬菜占设施园艺总面积的85%以上,以番茄、黄瓜、茄子等为主;其次是鲜切花和盆栽花卉。
国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发达国家,如荷兰、德国、日本等,设施农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国家在设施农业技术、设备、生产管理等方面拥有较高的水平,并呈现出以下特点:技术先进: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领域拥有许多先进的科技,如智能控制系统、新型材料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并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生产效率高:发达国家通过设施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精准化和规模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荷兰的温室农业生产体系,能够实现自动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环保节能: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中注重环保和节能,通过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外设施农业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加精准的环境控制和生产管理。
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设施农业将更加注重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1)生产设备智能化:未来,设施农业的生产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在设施农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基因编辑、细胞培养等技术,培育出更加优质、抗病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环保和可持续性:未来,设施农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还将注重农作物的有机生产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农业生产方面: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品质,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同时,设施农业的智能化生产也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环境控制和生产管理手段。
消费者需求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度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能够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国内外农业设施的发展现状设施栽培是指在外界自然条件不适宜作物生长的季节,采用地膜覆盖、塑料中小棚、塑料大棚、温室或连栋温室等人工设施及相关联的加温保温、降温降湿、通风遮光等设备装置,为作物生育创造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环境条件,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系属设施园艺的范畴;是当今世界各国最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向人们提供大量无污染新鲜洁净农产品最为有效的栽培或养殖方式,能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并改进提高质量。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设施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目前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有荷兰、以色列、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韩国等。
它们基本上已实现了技术配套、设备完善、生产规范化和系统化,质量的优质,可靠和保证性强,自动化、智能化等高科技的全新技术体系的设施农业。
其中以色列的灌溉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和设备发展很快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的被称为第4高技术农业的“植物工厂”,已在日本普及,其通过计算机将温度、湿度、CO:浓度和肥料控制在最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水平;美国设施专用品种选育研究及其开发的高压雾化降温、加温系统和夏季降温用的湿帘降温系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的设施环境条件自动控制技术与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技术水平均处于世界的前列;韩国这几年来,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暖房、换气、灌水、CO:浓度、窗帘的开闭等设施发展很快,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我国设施栽培历史悠久,但现代设施栽培起步较晚。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塑料棚和日光温室,对解决中国北方冬、春季的蔬菜供应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我国第一栋现代化连栋加温温室是1977年在北京卤玉渊潭公社建成的。
到了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据统计,20世纪末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33.31万hrnZ,占世界设施栽培面积的50%,居世界之首。
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设施园艺是指在设施保护下进行的园艺种植和生产活动,包括温室园艺、塑料大棚园艺、花坛、花墙等。
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施园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设施园艺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例如自动化控制技术、植物灌溉技术、光照调控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施园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得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设施园艺的品种多样化。
传统的设施园艺主要集中在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上,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环境美观需求的增加,设施园艺的品种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
现在的设施园艺已经涉及到草本植物、水生植物、乔木灌木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再次,设施园艺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和美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施园艺通过在城市中建设花坛、花墙等绿化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设施园艺还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提供城市居民的蔬菜和水果,解决了城市人口的生活需求。
最后,设施园艺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设施园艺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设施园艺,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高效经营和规模化生产。
总之,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的提高、品种的多样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美观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的增加,设施园艺在未来将会继续发展壮大。
全球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设施农业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大棚等设施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球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以下将就全球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全球范围内设施农业的面积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公顷,其中以荷兰、西班牙、中国等国家的设施农业面积最大。
设施农业的发展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全球设施农业技术不断创新。
现代设施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温室种植,还涉及到自动化灌溉、智能环境控制、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占用,实现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再者,全球设施农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供应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障了人们的饮食安全。
此外,全球设施农业的环保效益日益凸显。
相比传统农业,设施农业更加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全球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为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好处。
然而,也应该看到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土地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农业的绿色、高效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全球设施农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共同努力,推动设施农业的创新发展,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设施园艺是利用现代园艺保护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园艺植物生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根据人们的需要,有计划地生产优质、高产的蔬菜、花卉、水果、中药等同艺产品,以期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一种环境调控高效农业。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园艺的发展以生产优质产品为目标,其技术创新贯穿于相关的各个环节。
设施园艺新技术日新月异,国外发展迅速,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已具备了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技术规范、质量保证性强、产量稳定等特点。
形成了设施制造、环控调控、生产资料为一体的多功能体系,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周年生产、均衡上市。
设施园艺正朝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控制及作业精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作业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温室网络管理体系可将环境调控、灌溉系统或营养液的供给。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远程控制.一、国外设施园艺主要成就近年来,国外设施园艺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环境因子的调控创造适宜的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环境,使其生长良好,是设施园艺环境调控的主要目的和设施园艺的主要任务。
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温湿度的自动调节、灌水水量、水温自动调节、CO2施肥自动调节、温室通风换气自动调节等。
环境调控由单因子控制向多因子综合控制方向发展,主要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温室环境因子。
它将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的适宜环境条件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当某一环境因子发生改变时,其余因子自动作出相应修正或调整。
一般以光照条件为始变因子,温度、湿度和CO2浓度为随变因子,使这四个主要环境随时处于最佳配合状态,创造作物最佳的生长环境。
2.作业自动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高,设施园艺生产中控制投入成本显得十分重要。
设施栽培。
耕耘、育苗、定植、收获、包装等作业种类繁多,像摘叶、防病、搬运等作业需要反复进行,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克服设施内高温、高湿等不良劳动环境.实现自动化将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发明机器人移苗机、嫁接机、收获机等:移苗机可以进行大量种苗移栽的繁重劳动,并能辨别好苗和坏苗,可把好苗准确地移栽到预定的位置上,而把坏苗剔除:机器人还能根据光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准确地测定植物需水量,从而进行灌溉的控制。
嫁接机可以准确进行蔬菜秧苗的嫁接,从而节省劳力。
收获机可以根据作物的成熟度进行适期收获。
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为设施节能、施肥、经营管理提供方便。
3智能控制一些国家在实现了作业和控制自动化的同时电进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研究,如将专家系统应用于温室的管理、决策、咨询等方面,并开发了大量的软件。
在温室自动控制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收集农业领域知识、技术和各种试验数据构建专家系统,以建立植物生长的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研究开发出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温室专家控制系统技术:这种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将农业专家系统与温室自动控制技术有机结合,以温室综合环境因子作为采集与分析对象,通过专家系统的咨询与决策,给出不同时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环境参数,并且依据此最佳参数对实时测得的数据进行模糊处理,选择合理、优化的调整方案,控制执行机构的相应动作,实现温室的智能化管理与生产。
农业专家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处理复杂农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
它能够根据温室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应用适当的知识表达和规则化,推理决策出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
将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于温室的实时监控与自动调控是温室发展的新亮点。
这种控制方式既能体现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发挥农业专家在农业生产巾的指导作用,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使系统的调控非常方便和有效,实现温室的完全智能化控制。
因此,温室专家控制系统技术是.种比较理想、有发展前途的控制方式。
4区域化布局根据自然环境、消费需求进行温室的合理布局,达到最大利用自然能源的目的,从而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气候生态类型也不尽相同。
英国和荷兰属于海洋性气候;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属于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法国西部、巾部属于海洋性气候,东部是大陆性气候;最复杂的是西班牙,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中部为大陆性气候,西部为地中海气候。
根据区域气候生态类型,布局设施园艺的区域分布,能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区域化布局是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根据设施园艺作物对生态气候条件的选择,充分合理利用其自然资源,在最适合它生长发育的地方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率,形成优质品质,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
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能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各国发展现状(一)荷兰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温室园艺发展较早,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日照短,全年平均气温较低,人地矛盾突出,靠围海、围湖造田等手段扩大耕地,人口密度很大设施园艺是荷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特色,其设施园艺主要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鲜花和蔬菜,大规模地发展玻璃温室和配套的工程设施。
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
全国现有玻璃温室1.1万hm,其中蔬菜、花卉的生产约各占一半。
荷兰的全自动化温室成套设备在世界市场上享有很高的技术声誉,是世界上设施园艺产品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荷兰的温室生产是一种高能耗的产业,全国每年温室消耗天然气达42亿m3。
荷兰温室结构主要是文洛型,近年来,开始向大型化方向发展,0.5 hm。
以下的温室越来越少。
荷兰的种苗行业十分发达,种植者一般都不自己播种育苗,130多家种苗公司向种植者提供优质种苗、种子。
在温室结构、计算机控制、机械化、自动化方面的技术、设备开发以及农产品的分级、包装、运输等方面大型温室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没施园艺的发展。
荷兰在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温室控制系统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控制模型理论。
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生产完全靠一种高度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市场体系。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鲜花生产大国,花卉销于世界各国,每年出收入达45亿欧元,蔬菜每年出口近35亿欧元。
荷兰国内有十大温室制造公司,多数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有较长的生产历史,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高成本的投入,高效率的劳动,高质量、高产量的产出,高效益的收入,是荷兰温室园艺生产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凶。
良好的社会服务,是农民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的重要保证。
在园艺生产的领域内,除了温室公司外,还有泥炭土公司、种子公司、种苗公司以及肥料、农药、农具等为生产服务配套的公司。
近年来开始注重温室区域布局研究,将温室限定在几个环境和效益好的区域内;研究减少化学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和减少能源损失,降低能源消耗,开始研究利用地源贮存热能的环境可控温室;使用机器人提高自动化,减少劳动力投入。
(二)英国英国对发展设施园艺非常重视,科学家们进行温室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CO2施肥等)与作物生理、温室环境因子的计算机优化、温室节能、温室自动控制、温室作物栽培与产后处理、无土栽培的研究。
目前,英国的温室大量采用计算机管理,主要控制温度、湿度、通风、CO2施肥、营养液供给及pH 值、EC值调整等。
伦敦大学农学院研制的计算机遥控技术,可以观测50 km以外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并进行遥控。
为保证CO2气体在温室内分布均匀,温室中通常安装通风机,搅动空气使温室中的CO2浓度一致。
CO2施肥在英国温室生产中应用占30%~40%,主要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
在温室种植中,无土栽培占温室面积的30%,主要以岩棉基质栽培为主占90%。
在英国温室群建设中,特别注意温室的防风,采用树木做屏障,既美化了环境又防风。
(三)美国美国设施园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起步的,其发展历程可分为:第一阶段,在其强大的工业技术支撑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在设施优良品种、温室降温设备、环境控制的传感器设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其在作物生长模型及配套的控制系统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美国宇宙中心已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在太空中生产人类生活必需的食物获得成功。
美国主要进行园艺作物的适地栽培,温室面积约1.9万hm,多数为玻璃温室,少数是双层充气塑料薄膜温室,近几年也建造了少量聚碳酸脂板温室。
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为降低温室加温能耗成本,温室的发展出现南移趋势,为解决夏季室内温度过高的问题,将温室的屋脊提高,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如在西南部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带,建立了大片温室,从地面到屋脊的高度为7m,到天沟的高度为5.5~6.0m,跨度为6.4m的荷兰文洛型温室,屋顶在天沟处安装一条自来水管,每隔3m设一个喷头,每3分钟自动喷水30 s,降低室内温度,必要时在屋顶喷白灰,加盖遮阴网。
通风全部在屋顶,有一半的屋顶天窗易以启闭,降温效果,室内可比室外低5℃左右,种植作物效果很好。
另~个重要研究进展是已经生产出一种光谱选择薄膜,从1995年研究到现在进展很快。
这种红外线薄膜可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使植株矮化,这种新型薄膜的光谱选择能促使作物生长发育。
提高进入室内的红光(600~700 nm)与远红外光(700~800nm)R:FR的比例,降低室内温度。
多年来的研究已发现在双层玻璃中加入流动的4%硫酸铜液体,就可以有效降低温室内温度。
现在已研究出将一种类似硫酸铜的染料,加入到塑料薄膜中,这种薄膜就能降低远红外光的透射率,其比例为R:FR在2以上,效果较好。
(四)以色列由于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尤其在微灌设施及其控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温室能完全控制作物生长的各种条件,近年来温室农业在以色列取得了飞速发展,温室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的900 hm。
发展到90年代的2 000 hm。
,直到日前的3 000 hm以上·。
世界上首个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温室作物模型就是以色列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
在温室作物专用品种的开发研究方面,也具有丰富的优势。
以色列的现代设施园艺更具鲜明的特点,采用大型塑料薄膜连栋温室,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和先进的灌溉技术,主要生产花卉和高档蔬荣。
以色列温室结构非常先进,它装有幕帘、天窗及遮阳网,可以根据光线强度的不同自动调节和移动,并装有空气温度和湿度调控等温室计算机环境控制系统。
科学家已成功地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硬件,实现了温室中供水、施肥和环境自动化控制。
最新的弥雾气候控制技术,使温室降温所需的能耗非常低。
以色列的温室,计算机控制水、肥和温室小气候,自动调温、调湿、调光,而且结构非常先进,促进了统一化农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