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8
白蚁防治施工技术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白蚁防治施工技术管理,规范白蚁防治施工行为,保证白蚁防治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白蚁防治施工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白蚁防治施工应遵循科学、规范、环保、安全的原则,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白蚁防治施工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二章施工资质与人员资格第五条从事白蚁防治施工的单位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白蚁防治施工活动。
第六条从事白蚁防治施工的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白蚁防治施工质量。
第七条从事白蚁防治施工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图纸,编制白蚁防治施工方案,经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前的现场勘察,了解和掌握工程区域的地质、气候、环境等情况,为施工提供依据。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效果。
第四章施工过程管理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自评,不断提高施工水平。
第五章施工验收与保修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施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保修制度,对施工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整改。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安全防护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无事故。
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药物1、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所使用的药物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使用的药剂应含有联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氯菊酯+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成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药物,严禁把只取得农业或其他卫生害虫登记的农药用于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
3、所使用的药物必须标明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登记证号、有效成份和出厂日期,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批次检测合格证。
4、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位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浓度和剂量。
5、施工药剂的使用范围、浓度和使用量,应严格按照农药登记证、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需对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作出调整的,其药物的有效成份用量仍按药物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不变。
6、白蚁防治单位必须视使用药物的持效期,采取二次或多次施药措施,以达到本规范包治期的要求。
二、场地清理1、项目开工前,应对现场进行蚁害检查或白蚁灭治处理,消除隐患。
2、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及时清除建房场地遗留的废旧木质材料,拆除建筑木模板和木桩,防止白蚁孳生。
三、地基预防白蚁施工1、房屋建筑地下水位以上部位的地基都要进行预防白蚁施工。
2、对各种类型的基础底面和侧壁土壤完成开挖后,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3、对各种类型的基槽和桩基回填土平整夯实后,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施药带宽20~30cm,渗透有效深度达10~20cm。
4、对筏形基础的地基,在场地平整碾压密实后,浇灌钢筋混凝土平板前,用低压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渗透有效深度达10~20cm,喷洒均匀。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程是为了保证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在建筑、装修、维护等过程中,预防白蚁的危害,确保房屋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所有房屋,包括新建、改建、翻新和维护。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房屋建筑、装修、维护等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监理、装修设计、室内装饰、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规程实施前,应进行宣传,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和从事房屋建筑、装修、维护等行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知识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四条:房屋建筑、装修、维护单位应高度重视白蚁的预防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操作程序,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建筑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前,应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制定防治白蚁的防治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第六条: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合理选择材料和方法,对地基进行喷涂或安装白蚁防护层,确保地基不受白蚁的侵害。
第七条:进行房屋建筑的单位在进行木材采购时,应检查木材的品种、质量,要求供应商出具合格证明,并对木材进行预处理,确保不会受到白蚁侵害。
第八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房屋施工时,应保证房屋的结构牢固,尤其是对连接处、各种夹缝等进行防护处理,防止白蚁侵入。
第九条: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应用非木质材料进行地板、门套等装修工作,对木质家具等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和预防措施。
第三章:施工方法和措施第十条:施工人员应按照房屋防治白蚁的施工计划,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第十一条: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选用地基喷涂或安装防护层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防治层宜选用下列材料:树脂、胶水、沥青、石灰、硬质泡沫保温板、石棉板等。
第十二条:进行房屋建筑时,应对木材进行预处理。
按照规定选用对白蚁有杀伤力的药品,进行涂刷、淋雨或浸泡等处理,确保木材不被白蚁侵害。
白蚁防治技术规范一、总则1、为认真贯彻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加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
3、本规范适用于木栖性、土木两栖性和土栖性白蚁危害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
本规范规定了采用药物滞留喷洒、涂刷或浸渍法处理进行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的方法。
4、本规范要求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质量包治期为15年。
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5、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地方规程与本规范不符的,应以本规范为准。
二、药物1、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所使用的药物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使用的药剂应含有联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氯菊酯+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成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药物,严禁把只取得农业或其他卫生害虫登记的农药用于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
3、所使用的药物必须标明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登记证号、有效成份和出厂日期,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批次检测合格证。
4、药物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的,药物使用量按百分比浓度法计算:药物使用量(L)=药剂使用量(L)×药剂使用浓度(%)(W/V)药物浓度(%)(W/V)5、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位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浓度和剂量。
6、施工药剂的使用范围、浓度和使用量,应严格按照农药登记证、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需对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作出调整的,其药物的有效成份用量仍按药物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不变。
7、白蚁防治单位必须视使用药物的持效期,采取二次或多次施药措施,以达到本规范包治期的要求。
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药剂与设备 (6)3.1白蚁防治药剂 (6)3.2监测控制系统 (7)4白蚁危害调查 (9)4.1白蚁危害调查要求 (9)4.2白蚁危害调查内容 (9)4.3白蚁危害调查方法 (10)4.4白蚁危害调查报告的使用 (10)5药物屏障 (12)5.1一般规定 (12)5.2白蚁预防 (13)5.3质量控制 (16)5.4复查回访 (17)5.5白蚁灭治 (17)6监测控制 (19)6.1一般规定 (19)6.2白蚁预防 (19)6.3质量控制 (20)6.4白蚁灭治 (21)6.5检查、维护与处理 (22)7档案管理 (25)附录A场地清理和蚁害调查表 (27)附录B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屏障)施工方案 (28)附录C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屏障)施工记录表 (29)附录D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屏障)质量验收表 (30)附录E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屏障)复查回访表 (31)附录F房屋白蚁治理情况记录表 (32)附录G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监测控制)项目施工方案表.33附录H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监测控制)项目施工记录表.34附录J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监测控制)项目质量验收表..35附录K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监测控制)检查、维护与处理记录表 (36)本规程用词说明 (37)1总则1.0.1为加强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范白蚁防治技术在房屋白蚁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有效控制白蚁危害,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白蚁危害区的房屋白蚁防治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1.0.3本规程注重白蚁危害区的蚁情蚁害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科学评估区域内白蚁危害及潜在的安全风险,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措施分类防控,尽量减少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
1.0.4房屋白蚁防治技术在房屋白蚁防治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12术语2.0.1白蚁防治termite control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白蚁进入活动、取食木材及其他纤维材料,减少白蚁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的活动。
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总则1、为认真贯彻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加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
3、本规范适用于木栖性、土木两栖性和土栖性白蚁危害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
本规范规定了采用药物滞留喷洒、涂刷或浸渍法处理进行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的方法。
4、本规范要求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质量包治期为15年。
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5、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地方规程与本规范不符的,应以本规范为准。
二、药物1、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所使用的药物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使用的药剂应含有联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氯菊酯+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成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药物,严禁把只取得农业或其他卫生害虫登记的农药用于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
3、所使用的药物必须标明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登记证号、有效成份和出厂日期,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批次检测合格证。
4、药物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的,药物使用量按百分比浓度法计算:药物使用量(L)= 药剂使用量(L)×药剂使用浓度(%)(W/V)药物浓度(%)(W/V)5、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位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浓度和剂量。
6、施工药剂的使用范围、浓度和使用量,应严格按照农药登记证、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需对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作出调整的,其药物的有效成份用量仍按药物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不变。
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总则1、为认真贯彻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加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
3、本规范适用于木栖性、土木两栖性和土栖性白蚁危害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
本规范规定了采用药物滞留喷洒、涂刷或浸渍法处理进行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的方法。
4、本规范要求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质量包治期为15年。
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5、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地方规程与本规范不符的,应以本规范为准。
二、药物1、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所使用的药物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使用的药剂应含有联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氯菊酯+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成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药物,严禁把只取得农业或其他卫生害虫登记的农药用于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
3、所使用的药物必须标明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登记证号、有效成份和出厂日期,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批次检测合格证。
4、药物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的,药物使用量按百分比浓度法计算:药物使用量(L)= 药剂使用量(L)×药剂使用浓度(%)(W/V)药物浓度(%)(W/V)5、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位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浓度和剂量。
6、施工药剂的使用范围、浓度和使用量,应严格按照农药登记证、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需对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作出调整的,其药物的有效成份用量仍按药物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不变。
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1:总则1.0.1 为使我省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省内新建房屋及附属于房屋的地下工程设施。
1.0.3 对改建、翻建、扩建、维修以及房屋的建筑装修,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4 白蚁预防工程的药物、设计、施工、验收及复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相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建筑物白蚁预防工程的范围,应以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所限定的建设项目及核准的图纸资料为依据。
1.0.6 在建筑物白蚁预防范围内,预防应先进行原有蚁患的检查和灭治(广东省常见的危害建筑物白蚁种类和蚁患治理可参照附录A和附录B),在确认达到灭治效果后方可开展预防处理。
1.0.7 建筑施工单位在白蚁预防工程范围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1.0.8 从事白蚁防治工程的企业,应持有省市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白蚁防治企业资质证书》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毒土处理指通过对建筑物首层地坪施用杀虫药物,形成一道化学屏障,从而有效阻止(毒杀和驱避)白蚁穿透含药土层。
2.1.2 木材防护剂指用于处理木材,能够直接抵抗各种生物因子对木材的降解,使木材获得防虫、防腐性能,从而显著延长木材使用年限的一类化学物质。
2.1.3 水平屏障指在首层地面尚未铺设之前,对回填土进行水平方向的药物处理,以防止白蚁水平方向进入建筑物下部结构。
2.1.4 竖向屏障指对建筑物基础墙外侧墙体和回填土进行的竖向方向的药物处理,以防止白蚁通过下部结构进入建筑物主结构。
2.1.5 触杀作用是杀虫剂与昆虫体壁某些部位的直接接触而产生杀虫效果的一种重要作用方式。
2.1.6 胃毒作用药物与食物一起被昆虫吞食进入消化道内,经由肠道汲取产生致毒致死的作用方式。
2.1.7 内吸作用药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被汲取后而输导至植物内部组织,当昆虫汲取植物的汁液或组织时,伴随着药物毒性的作用使昆虫发生中毒乃至死亡。
白蚁防治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一、总则
1、为认真贯彻建设部第130号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加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施工。
3、本规范适用于木栖性、土木两栖性和土栖性白蚁危害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
本规范规定了采用药物滞留喷洒、涂刷或浸渍法处理进行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的方法。
4、本规范要求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质量包治期为15年。
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5、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地方规程与本规范不符的,应以本规范为准。
二、药物
1、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所使用的药物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使用的药剂应含有联苯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氯菊酯+辛硫磷、毒死蜱中的一种成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药物,严禁把只取得农业或其他卫生害虫登记的农药用于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
3、所使用的药物必须标明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登记证号、有效成份和出厂日期,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批次检测合格证。
4、药物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的,药物使用量按百分比浓度法计算:
药物使用量(L)=药剂使用量(L)×药剂使用浓度(%)
(W/V)
药物浓度(%)(W/V)
5、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下水位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浓度和剂量。
6、施工药剂的使用范围、浓度和使用量,应严格按照农药登记证、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需对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量作出调整的,其药物的有效成份用量仍按药物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不变。
7、白蚁防治单位必须视使用药物的持效期,采取二次或多次施药措施,以达到本规范包治期的要求。
三、场地清理
1、项目开工前,应对现场进行蚁害检查或白蚁灭治处理,消除隐患。
2、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及时清除建房场地遗留的废旧木质材料,拆除建筑木模板和木桩,防止白蚁孳生。
四、地基预防白蚁施工
1、房屋建筑地下水位以上部位的地基都要进行预防白蚁施工。
2、对各种类型的基础底面和侧壁土壤完成开挖后,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3、对各种类型的基槽和桩基回填土平整夯实后,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施药带宽20~30cm,渗透有效深度达10~20cm。
4、对筏形基础的地基,在场地平整碾压密实后,浇灌钢筋混凝土平板前,用低压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渗透有效深度达10~20cm,喷洒均匀。
5、地基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4L。
施药处理完毕后,应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土建施工,避免药剂层长时间裸露在空气或阳光下,导致药物挥发、分解或流失而影响药效。
五、室内地坪与墙体预防白蚁施工
1、房屋建筑室内地坪垫层和三层以下(含三层)的墙体都要进行预防白蚁施工。
2、室内地坪施药在垫层夯实后,浇灌混凝土(结构层)前,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对垫层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有效渗透深度:在靠墙体四周30cm范围内,不少于20cm,其它部位达10cm,喷洒均匀。
3、设有架空层的地坪,应在铺设架空盖板前,对盖板下的垫层和墙体,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4、室内墙体施药在抹灰层施工前,用低压喷洒或喷淋的方法对墙体基层的表面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施药部位在离地面50cm范围内,对留有门框的门洞和厨房、卫生间等易受潮的房间和部位要作重点施药处理。
5、地下室的墙体基层表面和地坪垫层均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全面施药处理。
6、室内地坪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4L,室内墙体预防白蚁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3L。
施药处理完毕后,应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地坪的结构层和墙体的抹灰层施工,避免药剂层的药物挥发。
六、室外散水地坪和墙体预防白蚁施工
1、房屋建筑室外散水地坪垫层和外墙体都要进行预防白蚁施工。
2、室外散水地坪在垫层回填至—20cm和±0.00时,分别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施药部位在离外墙基30cm范围内,喷洒均匀。
3、外墙体基层表面用低压喷洒或喷淋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要求施药部位在离地坪30cm范围内,喷洒均匀。
4、室外散水地坪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4L,室外墙体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3L。
施药处理完毕后,应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地坪的结构层和墙体的装饰层施工,避免药剂层长时间裸露在空气或阳光下,导致药物挥发、分解或流失。
七、木构件预防白蚁施工
1、木栖性、土木两栖性中乳白蚁属危害区的房屋建筑室内各楼层和散白蚁属、土栖性白蚁危害区的房屋建筑室内三层以下(含三层)的木门樘、木窗樘、门窗木砖、贴脸木条、窗木底板、木过粱等木质材料都要进行预防白蚁施工。
2、木门樘、木窗樘在安装前,对贴墙着地部位用涂刷或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至少应施药二遍,使药液充分吸收。
3、门窗木砖已在墙体施工时埋入的,可结合对室内墙体施药时,对其喷洒;未埋入的采用浸渍的方法,使药液充分吸收。
4、贴脸木条、窗木底板、木过梁在安装前,对贴墙部位用涂刷或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5、木构件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0.2L,所使用的药物应不影响木构件油漆效果,经药物处理后的木构件必须待药液干透后,方可安装。
八、其它部位预防白蚁施工
1、房屋建筑地坪上的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应沿缝向下灌注药剂进行施药处理。
2、房屋建筑室内墙体预留的电源插座和配电箱等空位,在室内墙体预防白蚁施工的同时,用喷淋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3、房屋建筑内的电梯井、管缆井等的地坪和内墙,在室内地坪和墙体预防白蚁施工的同时,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4、对无法拆除的建筑木模板等,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5、各类埋地管线外墙出入口周围50cm土壤或管道地沟,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
九、装饰装修工程预防白蚁施工
1、房屋建筑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时,对装饰装修的木构件都要进行预防白蚁施工。
未经预防白蚁施工的房屋,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预防白蚁施药前,应对该房屋进行补防施药处理。
2、装饰装修使用的木质材料的施药部位和方法见表1。
表1 装饰装修使用的木质材料的施药部位和方法
3、装饰装修材料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0.2L,经药物处理后的材料,必须待药液干透,方可进行安装。
十、施工质量监督
1、房屋白蚁预防工程施工前必须制订项目施工方案,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执行施工操作。
2、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药部位、药物配比和药剂的使用量等进行施工操作,接受质监人员的监督管理。
3、应按本规范的施工工序组织施工验收,做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竣工后,各工序施工验收记录单列入工程隐蔽项目验收资料之一,纳入单位工程质检核验程序之中。
4、质监部门可采用随机取样方法抽取使用的药物、药剂和本规范规定的施工范围内的土壤和木构件等试样,送法定检测机构检验,检验报告纳入单位工程质检核验程序之中。
5、工程竣工后的包治期内,白蚁防治单位要定期做好复查回访和记录。
复查回访资料应存档备查。
十一、施工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保管、专仓贮存、出入库登记的药物安全保管措施。
2、施工人员严格安全生产规定,施工操作时,必须穿着专用工作服、安全帽、防毒口罩、防护手套和劳保鞋。
严禁施工现场和操作期间抽烟与进
食。
对沾到皮肤上的药液要及时清洗。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双手、头脸等外露部位。
3、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严禁在离水源6m范围内及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使用水溶性药剂。
严禁向周围植物随意喷药。
严禁将清洗工具的污水随意倾倒。
严禁把用空的废弃物随意乱抛。
4、在室内进行药剂低压喷洒时或施工完毕后,必须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保证安全操作。
对药剂过敏的人员,不能进行施药操作。
5、施工操作需接电源时,应有具备电工专业岗位证书的人员操作。
登高作业应佩带牢固的安全带。
6、各工序施药处理完毕后,应向建筑施工单位交代安全事宜,避免药物中毒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