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部分指标监测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9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标题: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分析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和指导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监测分析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的四个关键部份,包括进水监测、处理过程监测、出水监测和污泥监测。
一、进水监测:1.1 污水进水量监测:通过监测污水进水量,可以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情况,为合理调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1.2 污水进水水质监测:监测进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等,可以评估进水水质的变化,为后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依据。
1.3 进水监测设备:合理选择和使用进水监测设备,如自动取样器、在线监测仪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处理过程监测:2.1 污水处理工艺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曝气量、混合液浓度、沉淀池污泥浓度等,及时了解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2.2 处理效果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COD、BOD、氨氮去除率等,评估处理效果的好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3 处理过程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处理过程监测设备,如在线监测仪器、流量计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出水监测:3.1 出水水质监测:监测出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等,评估出水水质是否达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2 出水排放监测:监测出水排放的量和方式,确保出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3.3 出水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出水监测设备,如在线监测仪器、自动取样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污泥监测:4.1 污泥特性监测:监测污泥的主要特性,如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评估污泥的处理效果和处理后的处理方案。
4.2 污泥处理过程监测:监测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等,了解污泥处理过程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4.3 污泥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污泥监测设备,如干固含水率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污水处理指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指标来评估处理过程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五个主要指标,包括污水流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一、污水流量:1.1 测量方法: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流量计、涡街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等。
1.2 重要性:污水流量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负荷情况。
1.3 影响因素:污水流量受到人口数量、工业生产水平、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二、COD(化学需氧量):2.1 定义:COD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氧量。
2.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高温消解法、光度法和滴定法等。
2.3 指标意义:COD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三、BOD(生化需氧量):3.1 定义:BOD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微生物在酸性条件下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生物化学需氧量法和溶解氧消耗法等。
3.3 指标意义:BOD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
四、氨氮:4.1 定义:氨氮是指污水中溶解态氨氮和游离态氨氮的总和。
4.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电极法和纳氏法等。
4.3 指标意义:氨氮是评估污水中氨氮含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和处理效果。
五、总磷:5.1 定义:总磷是指污水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
5.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5.3 指标意义:总磷是评估污水中磷含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中磷的来源和处理效果。
结论:污水处理指标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依据。
污水处理中的排放标准及监测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改善水源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制定合适的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
二、污水处理中的排放标准1. 国家排放标准: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标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NH3-N(氨氮)、总磷、总氮等项目的浓度限制。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地区的污水处理厂需要达到不同的排放标准。
2. 地方排放标准: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需求,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如PM2.5(细颗粒物)浓度限制等。
这些地方标准是国家标准的补充,对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 行业排放标准:特定行业如化工、制药等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这些行业标准针对行业特性进行了细化,旨在控制和减少特定行业产生的污染物。
三、污水处理中的监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取样分析和实时监测两种方式。
取样分析是一种逐步采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分析周期长,无法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是通过安装传感器等装置,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实时性强,但受到设备精度和灵敏度的限制,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2. 新兴监测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监测方法逐渐被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光谱分析的监测方法,可以测量水中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浓度。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且能够实现实时监测。
电化学传感器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势变化,来判断污水中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监测。
四、污水处理中的监测要求1. 高频监测:为了准确掌握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情况,应该实现高频监测,即对污水进行持续、实时地监测。
2. 多参数监测:污水处理厂排放物的成分较复杂,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监测,如COD、BOD、氨氮等。
因此,监测方法要求能够同时监测多个参数。
污水处理中的水质监测与评估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成为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而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水环境的健康,水质监测与评估方法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水质监测与评估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1. 采样与分析:采样是水质监测的第一步,包括在污水处理系统中不同阶段的采样,例如进水口、出水口和处理单元等。
采样方法通常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现场采样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水样的代表性。
实验室分析则涉及到水质指标的测量,例如悬浮物、有机物含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和氮磷含量等。
2. 在线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是指利用自动监测仪器对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加连续、全面的数据,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常用的在线监测参数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快速发现和解决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情况来评估水质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反映出水体中可能存在的毒物、有害物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生物指标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和生长情况等。
二、常用的水质评估方法1. 水质指标法:水质指标法是根据一系列水质参数的测量结果来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溶解氧等。
通过将测得的参数数值与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水体的优劣。
2. 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法是将多个水质参数的数值综合计算得出一个综合指数,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常用的污染指数包括水质状况指数(WQI)、污染指数(PI)等。
这些指数综合了多个水质参数,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
3. 生态风险评估: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对环境影响的方法。
通过对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析和鉴定,结合生物监测的结果,可以评估水体是否存在生态风险,并确定可能的影响程度。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汇总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四版这十三种指标方法基本都有具体讲解。
选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HJ828)化学需氧量: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单位为mg/L。
而我国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法作为依据。
1、方法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
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仪器(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如取样量在30ml以上,采用500ml 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组电炉。
(3)50ml酸式滴定剂。
3、试剂(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0.695g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边搅拌便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收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 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
冷却后,加入三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及为终点。
C[(NH4)2Fe(SO4)2]=0.2500×10.00/V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溶液: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
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如无2500ml容器,可在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
污水处理中的COD测定与监测方法一、引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COD(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和监测COD的方法对于保护环境、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COD测定方法以及COD的监测方法。
二、COD测定方法1. 化学测定法化学测定法是测定COD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试剂包括高锰酸钾和二次硫酸铬。
这些试剂在酸性条件下与水样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残余试剂的用量差值或反应产物的含量,推算出COD浓度。
2.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COD的方法。
它利用COD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COD浓度。
根据比色反应的特点,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COD浓度。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直接测定COD的方法,主要利用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推测COD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COD监测方法1.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COD是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设备对水体中COD浓度进行连续监测。
这种方法能够实时获取COD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保障污水处理效果。
2. 定点监测定点监测是在特定时间点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样品采集,并通过实验室方法测定COD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相对于实时监测来说,监测结果稍有延迟。
3. 进水出水对比监测进水出水对比监测是对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进行采样,并测定COD浓度,通过对比进、出水样品的COD浓度变化来评估处理效果。
四、总结COD测定与监测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反映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处理效果。
目前,化学测定法、光度法和电化学法是常用的COD测定方法,而实时监测、定点监测和进水出水对比监测是常用的COD监测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COD测定与监测,将有助于有效控制COD浓度,保护环境、保障水质安全。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监测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监测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指标监测方法。
1.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测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监测COD的常用方法是采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加热、酸化和氧化的方式测量样品的COD含量。
2.生化需氧量(BOD):BOD是反映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效果。
监测BOD的方法是将样品在一段时间内与氧气接触,然后测量在此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通过计算得出样品的BOD含量。
3.总悬浮固体(TSS):TSS是测量污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包括悬浮的颗粒物和胶体物。
监测TSS的方法是将样品通过滤纸过滤,将滤纸上的悬浮固体干燥,并称量得出样品中的TSS含量。
4.氨氮(NH3-N):氨氮是测量污水中氨含量的指标,主要反映了水体中氨的降解和物质转化的情况。
监测氨氮的方法可以使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将样品中的氨氮与试剂反应生成颜色物质,然后通过比色法测量颜色的强度从而计算出氨氮含量。
6.总氮(TN):TN是测量污水中氮含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氮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监测TN的方法是将样品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氨,然后使用特定试剂反应生成颜色物质,并通过比色法测量颜色的强度从而计算出TN含量。
7.PH值:PH值是测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污水处理来说,PH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处理过程中的酸碱中和情况。
监测PH值可以使用PH计进行测量。
这些指标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监测方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判断处理效果是否达标。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监测标准和方法,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污水处理厂自行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显得越来越重要。
污水处理厂是将城市的污水进行处理,消除污染物并净化水质的设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和管理,自行监测方案应该被制定。
本自行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污水处理厂的自行监测活动,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二、监测的范围和内容1.监测范围2.监测内容(1)出水口:监测出水口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pH、氨氮等指标。
(2)处理设备:监测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出水排放浓度等指标。
(3)处理过程:监测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各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如进水流量、出水流量、污泥产量等。
三、监测方法与频率1.监测方法(1)出水口:采用现场监测仪器进行直接采样和分析。
(2)处理设备:采用仪器和设备的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3)处理过程:采用仪器和设备的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2.监测频率(1)出水口:每日监测,并记录每月的平均值和波动情况。
(2)处理设备:实时监测,并记录每月的平均值和波动情况。
(3)处理过程:实时监测,并记录每月的平均值和波动情况。
四、数据分析和报告1.数据分析(1)污水处理厂应建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2)污水处理厂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并寻找可能的改进措施。
2.报告(1)污水处理厂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2)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说明和分析结果,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的评估和建议。
五、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质量控制(1)污水处理厂应配备合格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污水处理厂应培训监测人员,确保监测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质量保证(1)污水处理厂在监测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污水处理中的污染物监测与排放标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合理监测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制定科学准确的排放标准,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污水处理中的污染物监测方法和相关的排放标准。
一、污染物监测方法为了有效监控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需要采用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污染物监测方法:1. 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监测BOD和COD是常用的污染物监测参数,用于评估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监测BOD和COD可以采用标准的分析化学方法,比如BOD5和CODCr的测定。
2. 总氮和总磷监测总氮和总磷是评估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
监测总氮和总磷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
3. 悬浮物监测悬浮物是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监测悬浮物可以采用滤膜法、离心法或浊度法等方法。
通过监测悬浮物,可以评估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含量。
4. 重金属监测重金属是污水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监测重金属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各国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 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关键设施。
一般而言,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排放指标包括BOD5、CODCr、总氮、总磷等。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相应的排放标准也有所不同。
2. 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
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也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会对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限值进行规定。
3. 农田灌溉用水质标准将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为了保证农田灌溉的安全性,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灌溉用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各类指标测定的方法汇总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各类指标的准确测定对于评估和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常见的污水处理指标的测定方法进行总结。
1.pH值测定:pH值是表征污水酸碱性质的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玻璃电极法、指示剂法、pH试纸法等。
其中,玻璃电极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测定;指示剂法和pH试纸法则简单便捷,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
2.溶解氧(DO)测定:DO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量的指标,其测定方法包括硝酸铈滴定法、电极法和光电极法等。
硝酸铈滴定法是经典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电极法和光电极法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适用于现场在线监测。
3.化学需氧量(COD)测定: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经典的高碘酸法和快速测定方法如多功能参数水质分析仪法、光度法、氧化剂分级法等。
高碘酸法具有广泛应用和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实验室;而快速测定方法则适用于大规模监测和在线检测。
4.生化需氧量(BOD)测定:B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生物可降解性的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是5天生化需氧量法(BOD5)。
该方法通过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在一定时间内被微生物氧化的量来间接反映有机物的生化降解程度。
BOD5法是比较常用和标准化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
5.总氮(TN)和总磷(TP)测定:TN和TP是污水中氮和磷的总含量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法等。
分光光度法是比较常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荧光法适用于在线监测;原子吸收法适用于精确测定。
6.悬浮物测定:悬浮物是衡量水体中悬浮物质量的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干燥重量法、滤膜法、光度法等。
干燥重量法适用于实验室精确测定;滤膜法和光度法则适用于实时在线监测。
7.氨氮(NH3-N)测定:氨氮是评估污水中氨氮含量的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铵盐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等。
铵盐滴定法是经典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分光光度法和电极法则适用于实时在线监测。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健康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评估,以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排放标准。
以下是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
1.pH值分析:使用玻璃电极或pH计测定污水的酸碱性,水的pH值范围一般为6-9,超出范围则需要调节处理。
2.悬浮物分析:采用过滤、离心、挥发等方法将悬浮物与水分离,然后将其干燥并称量,根据质量计算悬浮物浓度。
3.生化需氧量(BOD)分析:将污水与适量的培养基(如氨基酸、维生素等)混合,进行培养,并测定培养前后的溶解氧(DO)浓度差值,根据差值计算BOD值。
4.化学需氧量(COD)分析:采用化学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通过测定氧化剂用量计算COD值。
5.总氮和总磷分析:将污水中的氮和磷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氨态氮,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荧光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其浓度。
6.溶解氧(DO)分析:采用溶解氧电极或溶解氧仪测量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7. 五日生化需氧量(5-Day BOD)分析:类似BOD分析,但培养时间为5天,可更准确地反映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8.氧化还原电位(ORP)分析:使用氧化还原电极或氧化还原仪测量污水中的氧化还原性质。
9. 氨氮分析:采用Nessler试剂或电极法测定污水中的氨氮浓度。
10.电导率分析:使用电导计测量污水中的离子浓度,可间接反映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
11.有机物分析:采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测定污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
12.气体分析:采集污水中的气体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测定气体成分。
13.微生物分析:采集污水样品,使用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PCR等方法测定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指标。
以上是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污水的性质和组成,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污水处理部份指标监测方法1.1 化学需氧量(COD)概述 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 一定量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 铁灵作指示剂、 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
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 的量。
干扰及消除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 可氧化大部份有机物, 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 直链 脂肪族化合物可彻底被氧化, 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 吡啶不被氧化, 挥发性 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
氯离子能被重镉酸盐氧化, 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 故在回流 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 的样 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于2000mg/L 以下 ,再进行测定。
方法的使用范围用 0.25mol/L 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 50mg/L 的 COD 值。
用 0.025mol/L 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 5--50mg/的COD 值 ,但准确度较差。
仪器回流装置:带 250ml 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若干套( 根据测定水样的数量而 定 )。
加热装置:电热板或者变阻电炉。
25ml 或者 50ml 酸式滴定管。
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 2CrO 7=0.2500mol/L) :12.258g 重铬酸钾( 120℃烘干两 小时 ) 溶于 1000ml 水试亚铁灵指示液 :邻菲罗啉 1.485g ,硫酸亚铁( FeSO 4 .7H 2O )0.695g 溶于 100ml 水中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 4)2 Fe(SO 4)2 · 6H 2O=0.1mol/L) :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再加 20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用前标定标定方法: 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水稀释至 110ml ,加入 30ml 浓硫酸, 冷却后加 3 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 绿色至黄褐色即为终点。
污水处理质量监测方法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质量监测则是确保污水处理过程有效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着重介绍污水处理质量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分析与评价三个方面。
一、采样方法1. 采样点位选择采样点位的选择应该覆盖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各个环节,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
一般来说,可选取进水口、沉淀池出水口、活性污泥池出水口、二沉池出水口等位置。
2. 采样容器选择采样容器应具备密封性、光线防护性和重现性。
常用的采样容器包括玻璃瓶、塑料瓶和不锈钢容器等。
为了避免样品变质,应在采样时立即将容器密封,并标明采样点位、时间和日期等信息。
3. 采样时间选择采样时间应根据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合理选择,既要包括不同时间段的样品,也要考虑到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周期。
一般来说,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各取样一次,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二、分析方法1. 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判断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氨氮测定、总磷测定、总氮测定、COD测定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污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2. 生物学分析方法生物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评价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常见的生物学指标包括活性污泥浓度、污泥颗粒形态和菌群种类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3. 物理分析方法物理分析主要用于测定污水的颜色、悬浮物和浊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污水的清洁程度和处理效果。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离心法和过滤法等。
三、评价方法1. 总体评价方法总体评价方法是对污水处理系统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估,可以借助于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或综合指数来进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系统是否达到相关要求。
2. 时序评价方法时序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分析系统各个环节的连续监测数据,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情况,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性。
污水处理系统性能指标检验方法1、BoD5检测操作细则一、方法与原理:主处理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
BOD5是指在20C培养5d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0D5值,以氧的mg/L表示,测试范围2mg∕L~6000mg∕L二、仪器恒温培养箱20ml系口玻璃瓶IOOOml量筒玻璃搅棒:棒的长度长于普通玻璃棒,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溶解氧瓶:250mL,带有磨口玻璃塞并且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移液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三、试剂磷酸盐缓冲溶液:将8.5g磷酸二氢钾,21.75g磷酸氢二钾,33.4g七水合磷酸氢二钠和1.7g氯化铁溶于水中,稀释至IOoOmL,此溶液的PH值应为7.2硫酸镁溶液:将22.5g七水合硫酸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氯化钙溶液:将27.5无水氯化钙溶于水,稀释IOOOmL氯化铁溶液:将0.25g六水合氯化铁(FeCI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IOOOml盐酸溶液:将40ml(=1.18mg∕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IOOoml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IOOOm1。
亚硫酸钠溶液:将1.575g亚硫酸溶于水中,稀释至IoOOm1。
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将葡萄糖和谷氨酸在103C干燥Ih后,各称取150mg溶于水中,移入I(X)Oml容量瓶内稀释至标线,混合均匀。
此标准溶液临用前配制。
稀释水:在5・20L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水。
控制水温在20℃左右,然后用无油空气压缩机,将吸入的空气经活性碳吸附管及洗涤管后,导入稀释水内曝气2.8h o使稀释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饱和。
放置于20℃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
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8mg∕l左右,临用前每升加入氯化钙、氯化铁溶液。
磷酸盐缓冲液1ml,并混合均匀的PH值为7.2。
其B0D5应为小于0.2mg∕l.接种液:城市污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取上清液使用。
污水处理监测方案污水处理监测方案⒈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污水处理监测方案,以保障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
该监测方案适用于对污水处理厂的操作和效果进行监测,并确保其达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⒉监测目标和范围⑴监测目标监测目标是评估污水处理厂的性能和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效率、排放的水质、处理设备的操作情况等。
⑵监测范围监测范围涵盖污水处理厂的每个阶段,包括预处理、处理、沉淀、消毒等环节,并对出口排放的水质进行监测。
⒊监测方法和频率⑴监测方法⒊⑴采样方法:采用抽样器进行定量采样,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⒊⑵分析方法:使用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⑵监测频率⒊⑴污水处理效果监测:每周监测一次,包括处理效率、COD、BOD等指标。
⒊⑵排放水质监测:每月监测一次,包括排放水质、重金属等指标。
⒋监测设备和人员⑴监测设备⒋⑴采样器: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⒋⑵实验室设备:包括pH计、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用于样品分析。
⑵监测人员⒋⑴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⒋⑵监测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保持专业素养。
⒌数据处理和报告⑴数据处理⒌⑴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⒌⑵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
⑵报告⒌⑴每次监测后应及时编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等。
⒌⑵监测报告应定期提交给相关部门,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氧化所需的化学氧量。
-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中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 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⒎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报告、采样记录表、分析结果等。
污水处理部分指标监测方法1.1化学需氧量(COD)概述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
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干扰及消除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
氯离子能被重镉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于2000mg/L以下,再进行测定。
方法的使用范围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
用0.025mol/L 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50mg/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仪器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若干套(根据测定水样的数量而定)。
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
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O7=0.2500mol/L):12.258g重铬酸钾(120℃烘干两小时)溶于1000ml水试亚铁灵指示液:邻菲罗啉1.485g,硫酸亚铁(FeSO4.7H2O)0.695g溶于100ml 水中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再加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用前标定标定方法: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水稀释至110ml,加入30ml浓硫酸,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黄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2>=0.2500×10.00/V硫酸-硫酸银溶液:5g硫酸银溶于500ml浓硫酸(或25g硫酸银溶于2500ml 浓硫酸)。
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步骤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稀释后)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热汇流2h(自开始沸腾记时)。
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稀释后)、摇匀。
以下操作同上。
冷却后,用90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黄褐色即为终点。
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 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实验。
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计算COD=(V0-V1)×c×8×1000/V注意事项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20.00 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
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水样取用体积按表进行调整,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回滴时用0.01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
COD 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1.2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由于生物氧化过程非常缓慢,故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20℃五天培养法来测定BOD值,这就是BOD5的意义。
仪器法测定BOD5的实验步骤:采集水样→水样稀释→水样培养测定→数据处理。
用BOD作为水质有机污染指标,是从英国开始的,以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有机物质就会被好氧微生物所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有机物含量越高,溶解氧的消耗就越多,BOD值就越高,水质也就越差。
所以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综合指标。
那么如何测定水体的BOD值呢?请看下边的录像。
第一步:水样稀释用玻璃棒取少量水样涂在pH试纸上,测定pH值。
如果水样的pH值不在6~8之间,需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
通过测定COD值,估计BOD5在3~5之间,因此确定稀释比为1。
取四只干净的250mL溶解氧瓶和一只干净的500mL量筒,溶解氧瓶要带有磨口玻塞,并具有供水封闭的钟形口。
从保温箱中取出水样,向量筒中加入250mL水样。
再用烧杯向量筒中加入250mL稀释水至量筒满刻度位置,并搅拌。
第二步:水样培养测定用虹吸法将混合均匀的水样分别装入两只干净的溶解氧瓶。
在两只盛有水样的溶解氧瓶外壁分别贴上标有“水样1”和“水样2”的标签,并在其中一个溶解氧瓶中加入一个搅拌子,盖上瓶塞,用水封好。
再用虹吸法将稀释水分别装入其余的二只溶解氧瓶。
同样用标有“稀释水1”和“稀释水2”的标签贴于瓶外壁,然后在其中一个溶解氧瓶中加入一个搅拌子,盖上瓶塞,用水封好。
将四只溶解氧瓶分为二组,将盖好盖子的二只溶解氧瓶放入20℃恒温培养箱,培养5天。
将余下的一组水样立即进行测定。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预热30min。
将溶解氧电极从电极套中取出。
将溶解氧电极探头分别缓缓插入装有待测液的二只溶解氧瓶中,即开始进行测定。
待仪器显示瓶右边出现“ready”字样时,即开始读数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毕后关闭仪器,切断电源。
用蒸馏水将电极冲洗干净,晾干后放回原处。
5天后取出培养箱中的另一组样品进行溶解氧测定,方法与前面的步骤完全相同,记录相应的测定结果。
1.2.1测定原理将水样注满培养瓶,塞好后应不透气,将瓶置于恒温条件下培养5天。
培养前后分别测定溶解氧浓度,由两者的差值可算出每升水消耗掉氧的质量,即BOD5值。
由于多数水样中含有较多的需氧物质,其需氧量往往超过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氧(DO)量,因此在培养前需对水样进行稀释,使培养后剩余的溶解氧(DO)符合规定。
本实验采用溶解氧仪测定溶解氧。
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5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
有时需要分别测定含碳物质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
常用的区别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养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剂,加入适量硝化抑制剂后,所测出的耗氧量即为含碳物质的耗氧量。
在5天培养时间内,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决于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能进行此种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级处理的出水中这种微生物的数量不足,不能氧化显著量的还原性氮,而许多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较久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测定这种水样时应抑制其硝化反应。
在测定BOD5的同时,需用葡萄糖和谷氨酸标准溶液完成验证试验。
1.2.2测定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1)、850A + 台式溶氧仪。
(2)、TS606/S恒温培养箱:能控制在(20±1)℃。
(3)、溶解氧瓶:250mL。
(4)、单层玻璃采水器。
(5)、量筒:1000mL。
玻璃器皿要认真清洗,不能吸有毒的或生物可降解的化合物,并防止沾污。
1.2.3测定试剂在测定过程中,除特别说明以外,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具有同等纯度的水。
水中含铜不得高于0.01mg/L,并不应有氯、氯胺、苛性碱、有机物和酸类。
(1)、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将8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2)、0.2mol/L盐酸溶液:16.6mL浓盐酸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3)、稀释水:在1只1000mL容量瓶中预先加入约500mL水,再分别加入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各1mL,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将此溶液恒温在20℃左右,然后用小型无油空气泵进行曝气,瓶口盖以两层经洗涤晾干的纱布。
曝气时间应在2~8 h(也可鼓入适量纯氧),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饱和(不低于8mg/L)。
此稀释水的5日生化需氧量应小于0.2mg/L(8h内使用)。
1.2.4水样处理(1)、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至7,但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0.5%。
(2)、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训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增大稀释倍数,以减少有毒物的浓度。
(3)、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
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之。
(4)、从水温较低的水域中采集的水样,可遇到含有过饱和溶解氧,此时应将水迅速升温至20℃左右,充分振播,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
从水温较高的水域或污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样,则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
(5)、试验水样的稀释将已知体积水样置于稀释容器中,用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稀释,轻轻地混合,避免夹杂空气泡。
稀释倍数可参考附录表1数据处理按下式计算5日生化需氧量:式中 a 1 -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a 2 -水样经5天培养后的剩余溶解氧浓度,mg/L;b 1 -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b 2 -稀释水经5天培养后的剩余溶解氧浓度,mg/L;f 1 -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f 2 -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1.2.5注意事项(1)、每次转移水样时,要注意一定不能引入气泡;(2)、稀释水应临用现配,并且要保证其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和适量的无机营养物;(3)、对于污染严重的废水,应参照有关标准对水样进行稀释;(4)、对于毒性较大,微生物含量较少的废水,必须对其进行接种培养,具体方法可参见有关教材。
表1 测定BOD5时建议稀释的倍数表21.3103—105℃烘干的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SS)方法原理许多江河在雨季由于地面大量泥沙和各种污染物被雨水冲刷,使水中悬浮物大量增加。
地面水中存在悬浮物使水体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悬浮物多时,可造成河流堵塞。
造纸、皮革、冲渣、选矿、湿法粉碎和喷淋除尘等工业操作中产生大量含无机、有机的悬浮物废水。
因此,在水和废水处理中,测定悬浮物具有特定意义。
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是指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
当用滤纸法测定时,由于滤孔大小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所以报告结果时应注明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