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75 MB
- 文档页数:77
建筑节能基本知识一、节能定义与目标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建筑节能的目标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法规与政策为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法规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XX 省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和政策规定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三、节能材料与技术建筑节能需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如保温材料、隔热材料、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
这些材料和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要求。
设计时可以采用被动式设计方法,如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隔热遮阳等,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同时,也可以采用主动式设计方法,如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等,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五、节能施工与验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节能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节能效果。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
六、节能运营与维护在建筑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能源使用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七、节能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对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可以采用先进的能源监测和评估技术,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同时,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八、节能教育与普及为了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意识,需要加强节能教育和普及工作。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建筑节能概述 (3)1.1 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4)1.2 建筑能耗分析与节能指标 (4)1.2.1 建筑能耗分析 (4)1.2.2 节能指标 (4)第2章绿色建筑技术基本原理 (4)2.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评价标准 (4)2.2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5)2.3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5)第3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6)3.1 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6)3.1.1 保温材料选择 (6)3.1.2 保温层构造设计 (6)3.1.3 保温层施工技术 (6)3.2 门窗节能技术 (6)3.2.1 门窗材料选择 (7)3.2.2 门窗构造设计 (7)3.2.3 门窗施工技术 (7)3.3 屋面与地面保温隔热技术 (7)3.3.1 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择 (7)3.3.2 屋面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7)3.3.3 地面保温隔热技术 (7)3.3.4 屋面与地面保温隔热施工技术 (8)第4章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 (8)4.1 供暖系统节能技术 (8)4.1.1 高效锅炉与热源设备 (8)4.1.2 分、集水器系统优化 (8)4.1.3 供暖末端设备节能 (8)4.2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8)4.2.1 高效风机与空气处理设备 (8)4.2.2 变风量与变频技术 (8)4.2.3 热回收技术 (8)4.3 冷热源设备及其节能技术 (9)4.3.1 高效冷水机组与热泵 (9)4.3.2 蓄冷、蓄热技术 (9)4.3.3 冷热源设备优化组合 (9)4.3.4 冷热源系统智能控制 (9)第5章建筑电气与照明节能 (9)5.1 建筑电气系统节能技术 (9)5.1.2 变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9)5.1.3 电气设备节能技术 (9)5.2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9)5.2.1 照明设计优化 (9)5.2.2 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10)5.3 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10)5.3.1 楼宇自动化系统 (10)5.3.2 能源管理系统 (10)5.3.3 照明控制系统 (10)5.3.4 电力需求侧管理 (10)5.3.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0)第6章太阳能利用技术 (10)6.1 太阳能热水系统 (10)6.1.1 系统概述 (10)6.1.2 集热器选型与安装 (10)6.1.3 系统设计与优化 (11)6.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1)6.2.1 系统概述 (11)6.2.2 电池板选型与安装 (11)6.2.3 系统设计与优化 (11)6.3 太阳能供暖与制冷系统 (11)6.3.1 系统概述 (11)6.3.2 集热器与热泵选型 (11)6.3.3 系统设计与优化 (11)6.3.4 系统运行与维护 (11)第7章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 (11)7.1 雨水收集技术 (12)7.1.1 雨水收集系统的分类 (12)7.1.2 雨水收集设施的选型与设计 (12)7.1.3 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与安装 (12)7.2 雨水利用技术 (12)7.2.1 雨水利用途径 (12)7.2.2 雨水利用系统设计 (12)7.2.3 雨水利用案例分析 (12)7.3 雨水处理与回用设备 (12)7.3.1 雨水处理技术 (12)7.3.2 雨水回用设备 (12)7.3.3 雨水处理与回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2)7.3.4 雨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优化与发展 (12)第8章建筑生态景观与绿化技术 (13)8.1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13)8.1.1 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13)8.1.2 因地制宜原则 (13)8.1.4 经济适用原则 (13)8.2 绿色植被配置技术 (13)8.2.1 植物种类选择 (13)8.2.2 植物配置方式 (13)8.2.3 植物立体绿化 (13)8.2.4 植物养护管理 (13)8.3 生态水体与湿地处理技术 (14)8.3.1 生态水体设计 (14)8.3.2 湿地处理技术 (14)8.3.3 生态浮岛技术 (14)8.3.4 水体景观营造 (14)8.3.5 水资源管理 (14)第9章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4)9.1 废弃物分类与回收体系 (14)9.1.1 废弃物分类 (14)9.1.2 回收体系 (14)9.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9.2.1 土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9.2.2 金属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9.2.3 建筑装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9.2.4 建筑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9.2.5 其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9.3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 (15)9.3.1 再生混凝土 (15)9.3.2 再生砖 (15)9.3.3 再生钢材 (15)9.3.4 木质复合材料 (15)9.3.5 其他再生产品 (15)第10章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综合应用 (16)10.1 节能建筑案例解析 (16)10.1.1 案例一:某地区绿色低碳住宅项目 (16)10.1.2 案例二:某城市生态办公建筑 (16)10.2 绿色建筑案例解析 (16)10.2.1 案例三:某地区绿色医院建筑 (16)10.2.2 案例四:某城市绿色学校建筑 (16)10.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1章建筑节能概述1.1 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物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等阶段,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材料和管理措施,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
建筑节能概述前言: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通过提高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空调采暖系统运行效率、自然资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
本文概述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使用方面的常用节能措施。
一、建筑用能概述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用能特点,我们可以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为以下几类:1、办公建筑2、商场建筑3、宾馆饭店建筑4、文化教育建筑5、医疗卫生建筑6、体育建筑7、综合建筑8、其他建筑而这些建筑常用的能耗有电、水、气(天然气或者煤气等)、冷热能(蒸汽、暖气、冷气等)及其他能耗(如煤、油等)等。
其中电能是最主要的能耗,一般可占全部建筑耗能的80%左右,主要包括照明、插座用电(主要功能区照明、插座等室内设备用电、走廊和应急照明用电、室外景观照明用电等);空调用电(冷热站用电及空调末端用电等);动力用电(电梯用电、水泵用电、通风机用电等)及特殊用电(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等)等方面。
二、节能措施概述(1)应用交流变频控制技术建筑中的电机尽可能实施变频控制,如冷冻泵、冷却泵、送风机、排风机等都可广泛应用变频技术,这是建筑节能中最简捷和最有效的一种节能手段和措施。
(2)使用高效设备如通过更换或使用高效电机,提高电机的长期运行效率。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电能有功功率。
更换或使用高效制冷设备,提高制冷设备能效比。
更换或使用高效光源,在节电的同时提高照度、显色度,改善照明环境,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稳定的照明环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亦保护了人体健康。
(3)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如电能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热站控制和空调末端控制)等,通过建立分部的智能控制系统,最终建立整个建筑的能耗智能监控系统,提高能耗整体管理和控制水平,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4)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是公认的绿色能源,通过安装太阳能供暖系统可取代锅炉等高耗能设备,有效节约公共建筑的热能耗和电耗。
建筑节能技术简介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
一、建筑节能技术的分类根据节能手段的不同,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分为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两大类。
1. 被动式技术被动式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和建筑材料,以实现节能效果。
常见的被动式技术包括优化建筑形态、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合理使用传热材料等。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外形和内部间隔,可以减少建筑容积,从而减少建筑的能耗。
2. 主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是指通过引入设备和系统来主动控制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常见的主动式技术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等。
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和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1. 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节能技术之一。
通过在建筑物外墙表面添加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的传热损失,从而降低室内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外墙保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等各类建筑物中。
2. 高效节能门窗门窗是建筑物中热量流失的主要通道,因此将节能门窗应用于建筑中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高效节能门窗采用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通过改变门窗的结构和密封性能,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泄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3. 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供暖和热水系统中。
通过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给建筑物的暖气系统或热水系统,从而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
4.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照明系统在建筑物中的能耗占比较大。
为了实现照明节能,建筑物可以采用LED灯具、光感应开关、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技术。
LED灯具具有长寿命、节能、亮度可调等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
建筑节能概述范文建筑节能是指通过科学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措施,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建筑节能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建筑节能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能耗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建筑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建筑节能可降低个人和企业的能源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建筑节能不仅能为个人和企业节约成本,还能增强竞争力。
再次,建筑节能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有利于推动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舒适度,提升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筑节能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设计、建筑施工阶段的节能施工、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管理和建筑改造阶段的节能改造等。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建筑的定位、功能和环境等因素,采取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筑朝向和选材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
在建筑施工阶段,需要采取科学施工方法和工艺,保证建筑的隔热、保温、隔音和通风等性能。
在建筑使用阶段,需要加强能源监测和管理,控制能源消耗。
在建筑改造阶段,需要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能源效率改善,将旧建筑升级为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的技术主要包括被动式节能技术和主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节能技术主要通过建筑的外墙、屋顶、地面、窗户和门等结构材料和构造形式来减少能耗,例如利用隔热材料、密封材料和遮阳装置等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遮阳性能。
主动式节能技术主要通过能源设备和系统来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和节约,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利用热泵、燃气锅炉和节能灯等高效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节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建筑节能的内容建筑节能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建筑节能的相关参考内容,旨在提供给读者有关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节能方法。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能耗是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界上绝大多数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其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
因此,通过建筑节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生态环境。
2. 建筑节能的原则和方法:(1) 建筑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阶段,应注重建筑的朝向、采光以及热防护等方面的设计。
合理利用被动式设计原则,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双层玻璃窗等设计,减少建筑所需的能源消耗。
(2) 建筑设备运行阶段:在建筑设备运行阶段,应合理选择和使用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等设备,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3) 建筑材料选择和施工: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
例如,使用高绝缘性能的材料,减少热量的传递损失。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保温和隔热的施工质量,减少建筑中热量的损失。
(4) 建筑能耗监测和管理: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应进行能耗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通过定期的能耗统计和评估,及时调整建筑设备的使用模式,更好地实现节能效果。
3. 建筑节能的技术和措施:(1) 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安装和使用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节,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2) 太阳能利用: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方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例如,使用带有能量回收功能的空调、LED照明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最全建筑节能知识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和生活质量的条件下,在建筑物使用的全过程中合理的、有效的使用能源,即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这里所说的建筑用能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电梯、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
其中采暖、空调和照明能耗占70%以上,因此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节能。
目前,建筑用能占全社会商品能耗的近30%,并将继续增长。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筑用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为什么说要改善大气环境就必须抓紧建筑节能?各发达国家近年来制定的节能政策,都是以减少矿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主要目标的。
其原因是,所排放的烟尘等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都会危害人体健康,是产生许多疾病的根源,还会造成环境酸化,酸雨会破坏森林损坏建筑物。
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正在日益加强,这将会导致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变化,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
特别在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主要受煤烟型污染,则危害更大。
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形式十分严峻,建筑用能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采暖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就有2.6亿吨,而1吨二氧化碳就足以装满一个直径10m的大气球。
今后,各类建筑越建越多,为此每年要增加能耗几千万吨,并相应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因此,为了改善大气环境,也必须抓紧建筑节能,以减少矿物燃料的排放对大气污的染的。
3.为什么搞建筑节能既节能又省钱?与不节能的传统建筑相比,节能建筑由于采取了多项节能措施,一般说来,是要增加投资的,根据所采用的节能技术的不同,所增加的费用和所取得的收益也不一样。
根据一些试点资料分析,以建筑节能投资增加额与住宅建筑本身的造价相比,节能50%时约占7%~10%。
如果与住宅开发建设费用相比,则所占的比例还要小得多。
与此同时,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可以节约采暖制冷系统建设的投资,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还可以节约运行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