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1.1地球和地球仪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形状即人类的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圆形B. 在古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地球的准确形状C. 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D.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地球卫星照片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根据太阳、月亮推测地球是球体A. ②④①③B. ②③④①C. ②④③①D. ②①④③3、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的依据是()A. “天圆地方”B. 对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C. 地球的照片D. 之前环球航行成功的先例4、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A. 登高望远B. 月食C.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D.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5、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A. 登高望远B. 月食C.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D.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6、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表面大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那么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的面积大约是()A. 3.6亿平方千米B. 5.1亿平方千米C. 1.5亿平方千米D. 4.1亿平方千米7、如果一个人在地球表面的A点,朝地心沿着直线挖洞,穿过地心后,继续沿原方向挖,直到挖到地球表面的B点。
那么A、B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接近于()A. 4万千米B. 2平方千米C. 6371千米D. 12742千米8、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仪就是真实的地球B. 地球仪上的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C.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真实存在D. 地球仪上对着北极星的是南极9、学习了赤道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 小红:“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B. 小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 小燕:“赤道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
”D. 小峰:“赤道属于中纬度地区。
”10、假设一位飞行员驾驶飞机,紧贴地球表面飞行,绕地球一周的最长航程接近于()A. 4万千米B. 2平方千米C. 6371千米D. 12742千米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纬线的形状都是圆圈,经线的形状是半圆B. 纬线只有赤道能够把地球平分,经线都能将地球平分C. 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的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12、北京位于北半球,从北京到南极,纬度的变化情况是()A. 逐渐变大B. 先变小再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变大再变小13、看到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后,小刚说:“我怎么在地面上没有见到这些网格呢?”对此问题的合理解释是()A. 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的B. 经纬网太稀少C. 经纬网是透明的D. 经纬网只在地球仪上有用二、综合题14、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小明和小强同时从赤道上一点出发,小明向北走,小强向东走,最终他们()A.都能回到出发点B.都不能回到出发点C.小强能回到出发点D.小明能回到出发点2.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A.0°纬线B.30°纬线C.60°纬线D.90°纬线如图是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3-5题.3.与图中经线a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A.40°E B.40°W C.140°E D.140°W 4.图中位于东半球中纬度的点是()A.b B.c C.d D.e5.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0°纬线的长度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6.本初子午线是A.东西半球分界线B.0°纬线C.0°经线D.赤道7.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8.下列经线中,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A.20°W B.0°C.160°W D.160°E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B.20°W 和160°E 经线C.南极圈D.赤道10.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们最初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A.地球形状是个球体B.地球形状是天圆地方C.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D.麦哲伦航行环绕地球一周11.下面有关赤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赤道是最长的纬线B.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赤道就是0°纬线D.赤道指示南北方向12.下列关于①①①①四地叙述错误的是()A.①地位于南寒带B.①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C.①地位于北半球D.①地位于西半球13.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E 和160°W C.本初子午线是180°经线D.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14.下面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B.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回归线是经线15.能准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A.经纬网B.本初子午线C.纬线D.地球卫星照片二、解答题参考答案:(5)_20①W _ 0①。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新的学期大家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了,不停地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深刻,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供大家参照。
一、选择题1.地表某一地址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此地的地理地点在( )A.0 °、0 °B.0 °、180°C.0 °、20°WD.0 °、 160°E2.以下地址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50 °N 、40°EB.26 °S 、 60°EC.80 °N 、 110°WD.55 °S 、 25°W3.对于经纬网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每一条经线和每一条纬线都有订交的一点B.南极点和北极点不属于经纬网以内C.在每天的生活顶用途很大D.能够确立地表一些特别的点的地点4.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在地球上有( )A. 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5.东经 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 ( )A. 是相邻的两条经线B.是同一条经线C.两条线共同构成一个经线圈D.都位于西半球上6.沿一条纬线向来向前走( )A. 能够向来向正东前进B.能够抵达北极点C.能够抵达南极点D. 最后能够回到原地7.正确确立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 麦哲伦的全球航行B.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代人们C.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D.外星人告诉我们8.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 南极B.赤道C.北极D.60 °N9.本初子午线是( )A. 零度经线B.零度纬线C.南北半球分界限D.东西半球分界限10.经纬度都是0 的地址位于 ( )A. 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11.东西半球的分界限是( )A.20 °W 经线和 160°E 经线B.赤道C.20 °E 经线和 160°W 经线D.本初子午线12.与 80°W 构成经线圈的是()A.60 °WB.20 °EC.100 °ED.180 °13.以下地址中,地点切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 °E, 20°NB.21 °W, 7°NC.15 °W,25°SD.15 °W , 25°N14.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旅行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双侧,张开双腕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规律是( )A. 没有变化B.度数减少C.度数增大D.变化无规律二、综合题15.读以下图,回答:(1)写出 A 、B 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2)A 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B 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地球的形状是()A.不规则的球体B.规则的球体C.大圆圈D.天圆地方2.站在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A.北B.南C.西D.东3.读图,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由大变小再增大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由小变大再变小4.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60°的地方一共有()A.四个B.三个C.二个D.一个5.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卫星照片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①流星现象①昼夜更替A.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D.①②⑥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关系是()A.a大于b B.c大于dC.d等于a D.无法比较7.关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ab位于低纬度B.c跨东西半球C.d在c的西北方向D.cd位于北半球8.下列各个地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0°W,20°N)B.(170°E,17°N)C.(0°,26°S)D.(19°W,15°S)9.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进入科学探索阶段始于()A.“浑天说”提出时期B.“天圆地方”提出时期C.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入太空以后D.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10.2018年4月8—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办。
读下图,关于博鳌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D.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600纬线B.赤道C.900纬线D.300纬线1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纬线都相交于一点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的经线都平行13.2021年4月27日,“超级月亮”首次现身夜空,此时的月亮看上去更大、更圆,“超级月亮”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14.你切过西瓜吗?通过西瓜的两端,将西瓜切成两半的切法实在是太多了。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 在地球表面,图中从a到b最短距离为()A.等于2万千米B.大于2万千米C.小于2万千米D.1.2756万千米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80˚N,90˚WB.40˚N,120˚EC.0˚,10˚ED.30˚S,80˚W3.经过测算,地球的最大周长为()A.4千米B.400千米C.4000千米D.4万千米4.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法的是()A.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先看到桅杆或烟囱,后见到船身B.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C.日食的照片D.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形5. 下列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形6. 地球是一个“巨人”,它的腰围——赤道的周长()A.4万千米B.8万千米C.6371千米D.6378千米7.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仪就是地球的模型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了解地球的全貌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8. 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A.地球B.地球卫星照片C.地图D.地球仪9. 读图,填写以下表格。
(1)人们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平均半径在图中用字母_______表示,约________千米;赤道在图中用________表示,约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2)地球围绕________自转,它与地球表面最北端相交的点叫_______,与地球表面最南端相交的点叫________。
10.在图中相应方框中填注:北极、南极、经线、纬线、北回归线。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稳固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后才看到轮船自身,缘由是〔〕。
A.地球的陆地太大,陆地太小B.陆地外表是平面C.陆地外表是平面D.地球是个球体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A.4万千米B.8万千米C.4万米D.8千米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任何一条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均分为两个半球B.经纬网是由地球上自然构成的经线和纬线构成的C.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D.一切经线和纬线的外形都不一样读〝北半球经纬网表示图〞,完成第4~6题。
4.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N,20°E〕B.〔40°N,20°W〕C.〔40°S,20°E〕D.〔40°S,20°W〕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6.丁位置于丙地的〔〕。
A.正南方向B.正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南方向7.习气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限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20°W,160°E8.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极圈D.回归线才干提升9.下面的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A.麦哲伦环球飞行B.地球卫星照片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D.日月星斗东升西落10.有一位修建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南方,你以为应该建在什么中央?〔〕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11.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祸性天气——龙卷风,往常擅长观察的杨阳同窗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停止了较为准确的标示。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精选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2.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3.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4.下利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5.下面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B.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6.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7.本初子午线是指:A.0°经线B.180°经线C.20°W经线D.160°E经线8.地球仪上的0°纬线也叫()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南回归线D.北回归线9.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10.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12.关于90°E,40 °N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西半球、高纬度、北半球B.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13.根据如图地球仪中的经纬网判断,下列对①②处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属于中纬度地区B.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C.②地属于北温带D.①②两地均位于东半球14.下图中表示南纬23.5°,东经20°的点是()A.甲B.乙C.丙D.丁15.如图为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40°N,60°W B.40°S,60°E C.40°N,60°E D.40°S,60°W 16.读图,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17.读图,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经纬度是90°E,60°N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③④C.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①D.④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1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二、填空题19.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川省地图和成都市地图,比例尺大的是________地图.20.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2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体, 极半径比赤道半径_____(填“长”或“短”). 22.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
地球与地球仪题目及答案1.下图是小月在网上查到的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几幅图,顺序已乱,请帮她正确排序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题。
2.因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知进入到图(a)中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3.下列实例,不能说明地球形状特点的是A.站得高看得远B.远航归来的帆船先见桅杆C.夜见天空流星滑落D.麦哲伦环球航海4.2011年12月10日,浩渺夜空迎来近10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
根据月食现象可推测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下图是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图片,曾作为微信启动页面的主界面。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5.该图片属于A.航空影像B.卫星影像C.平面地图D.立体地图6.上图反映出A.人类探索气候变化的新成果B.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C.微信是人类重要的联系方式D.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球体7.A同学是青岛某中学的学生,他的舅舅一家今年暑假乘轮船去韩国旅游。
A同学一家到港口送行,A同学发现舅舅乘坐的轮船在他视野中最后消失的是轮船上高大的“烟囱”,其主要原因是A.A同学位置太高B.A同学视力不好C.海水起伏的影响D.地球球体形状的因素8.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①日、月都从天空的东方升起,西方落下②在海边眺望远处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观察日食现象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9.地球平均半径是A.6357km B.6378km C.6371km D.12742km10.人类利用卫星技术精确测量出地球赤道的周长,其长度大约是A.3万千米B.4万千米C.5万千米D.6万千米11.关于地球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周长约2万千米B.极半径是6300千米C.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D.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下图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首次航行地球一周,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A. 杨利伟B. 加加林C. 麦哲伦D. 哥伦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据此,回答33~34题。
2.下列证据中,最能确证地球是一个近似圆球体的是A. 海边看船B. 环球航行C. 地球卫星照片D. 观察日月形状推测3.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伽利略C. 魏格纳D. 麦哲伦如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为从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下题。
4.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 南极洲几乎全部在c线以内B. 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C. c线以内属于寒带D. 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5.当太阳直射b线时,德州可能有的现象是()A. 草色遥看近却无B. 蝉鸣林更幽C. 清明时节雨纷纷D.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6.淮北的纬度大约是34°N,位于A. 低纬度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高纬度地区D. 无法确定7.赤道的周长约A. 8万千米B. 4万千米C. 2万千米D. 1万千米8.国际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90°W,90°EB. 160°W,20°EC. 20°W,160°ED. 0°,180°9.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前后左右的方向为()A. 都是南方B. 前南后北C. 左西右东D. 都是北方10.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 31°N,10°WB. 50°S,10°WC. 40°S,165°ED. 10°N,165°E11.能够确证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 B.C. D.1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13.A.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 地球是个球体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 地球绕太阳公转14.下列地点中,符合位置在东半球、北半球、距赤道最近三个条件的是()}A. 150°E ,20°NB. 21°W,7°NC. 15°W ,25°SD. 15°E,25°N15.读图,完成10-12题:16.17.A点经纬度位置是()A. 20°N,40°WB. 20°N,40°EC. 20°S,40°WD. 20°S,40°E18.东经度用字母E表示,它的变化特点是()A. 越往东度数越大B. 越往北度数越大C. 越往南度数越大D. 越往西度数越大19.假若甲、乙两人从160°E出发,甲沿着30°N纬线、乙沿着60°N纬线以同样的速度绕地球一周,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人走的路程一样B. 两人用的时间一样多C. 甲走的路程要比乙长D. 乙用的时间比甲多20.一架飞机从广州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沿同一经线飞行,最终可以回到广州B. 如果沿同一经线飞行可以经过两个极点C. 如果沿同一纬线飞行可以飞回广州D. 无论沿同一经线还是纬线飞行都不能飞回广州21.已知北京的经纬度度数为(40°N,116°E),则():A. 某地(35°N,100°E)在北京的西北方B. 某地(40°N,110°E)在北京的正东方C. 某地(45°N,120°E)在北京的东北方D. 某地(50°N,130°E)在北京的东南方22.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 70°N,170°EB. 70°N,170°WC. 70°S,170°ED. 70°S,170°W23.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A. 西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正南方向D. 正北方向2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A. ①地位于南寒带B. 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C. ③地位于南半球D. ④地位于西半球二、综合题25.?26.读下图回答:(1)A在D的________方向。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练习
题
新的学期大家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了,不断地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深刻,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地表某一地点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此地的地理位置在( )
A.0°、0 °
B.0°、180°
C.0°、20°W
D.0°、160°E
2.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50°N 、40°E
B.26°S 、60°E
C.80°N 、110°W
D.55°S 、25°W
3.关于经纬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一条经线和每一条纬线都有相交的一点
B.南极点和北极点不属于经纬网之内
C.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用处很大
D.能够确定地表一些特殊的点的位置
4.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在地球上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5.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 )
A.是相邻的两条经线
B.是同一条经线
C.两条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
D.都位于西半球上
6.沿一条纬线一直向前走( )
A.可以一直向正东行进
B.能够到达北极点
C.能够到达南极点
D.最后能够回到原地
7.准确确定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代人们
C.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D.外星人告诉我们
8.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D.60°N
9.本初子午线是( )
A.零度经线
B.零度纬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10.经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20°W经线和160°E经线
B.赤道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
12.与80°W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
B.20°E
C.100°E
D.180°
13.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7°N
C.15°W,25°S
D.15°W,25°N
14.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
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规律是( )
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少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二、综合题
15. 读下图,回答:
(1)写出A、B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3)A点位于高、中、低纬中的纬,B点位于五带中的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赤道(0°纬线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而20°W和160°E 所在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2. 答案:A
解析:赤道(0°纬线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而20°W和160°E 所在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3. 答案:A
解析:经纬网可以表示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当然就包括了极点,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
4. 答案:A
解析:赤道是一个大圆,而本初子午线只是一个半圆弧,所以它们只有一个交点。
5. 答案:B
解析:地球仪上0°经线和180°经线都只有一条。
6. 答案:D
解析:纬线所指示的方向是东西方向,是一个无限方向,可以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但不一定就是正东方向,因为到了极点就没有东西方向了。
7. 答案:C
解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过程,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进入太空后,拍摄了地球卫星照片,准确地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8. 答案:B
解析:纬线的长短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缩短,赤道最长,4万千米。
9. 答案:A
解析:经线又叫子午线,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0. 答案:C
解析:0°纬线叫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
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到0°经线再向东到160°E经线是东半球的范围。
11. 答案:A
解析:为了避免把同一个大洲被分到两个半球,因此人们一般把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2. 答案:C
解析:相对的两条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即度数相加等于180,东西经相反。
13. 答案:D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南表示南纬,用S 来表示,可以把选项C排除;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到0°经线再向东到160°E 经线是东半球的范围,可以把选项A和B排除。
应该选D。
14. 答案:C
解析:经度的划分是从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180°。
本初子午线以东表示东经,东经向东度数越来越大;本初子午线以西表示西经,西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
二、综合题:
15. 答案:(1)A(60°W,15°S) B(15°W,37.5°S) (2)西南(3)低南温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经纬网的综合知识。
首先根据纬线
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判断出经线和纬线。
纬度划分是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表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表示南纬,用S表示;经度划分是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表示东经,用E表示,东经向东度数越来越大,0°经线以西表示西经,用W表示。
西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
利用以上知识写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到0°经线再向东到160°E经线是东半球的范围。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人们把纬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段,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的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新的学期里生活愉快,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