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员工职业健康劳动保护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职业健康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话题——职业健康!不管你是在办公室里打拼,还是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健康都应该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事儿。
咱们不妨一起看看,怎么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保护好自己,确保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能保持最佳状态。
1. 工作环境的安全性1.1 坐姿要端正大家平常坐办公室的时候,千万别把身体当成懒散的袋鼠那样瘫在椅子上。
记住,坐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是大得很。
长时间不换姿势,腰椎、颈椎的伤害可就慢慢来了。
保持坐姿端正,肩膀放松,脚踩实地,腰背自然挺直。
就像我们说的,“坐有坐样,站有站模”,这个“样”可不是随便来的哦。
1.2 办公设备的合理使用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干得像沙漠一样,肩膀也像背上背了个大山一样痛?这个时候,应该考虑调整一下显示器的位置,最好让它和你的眼睛保持水平线,这样可以减少颈椎的压力。
而且,定时休息也是必须的哦,工作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走一走,动一动”,这样身体才不会“冻”得像冰块一样。
2.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2.1 避免过度劳累现在的人都很拼,“拼搏”有时候就像个魔鬼一样,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别让工作成为你的“终极boss”,劳逸结合才是王道。
比如,日常工作中,尽量别让自己疲惫得像个“脱水的蔫菜”,适时休息、调整工作节奏才能保持高效能。
2.2 合理饮食与作息工作中有时会因为忙碌而忽略饮食,但其实这对健康的影响可大着呢。
工作餐最好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别让自己成了“快餐杀手”。
还有,睡眠对身体的恢复可是至关重要的,“早睡早起身体好”,别让熬夜成为你生活的常态。
3. 工地上的安全注意事项3.1 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对于工地上的小伙伴们,安全装备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这些装备,能帮你在工地上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就像我们常说的,“预防胜于治疗”,带好防护装备就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3.2 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每个工地都有自己的安全操作规程,这些规程就像是“工地的规矩”,千万别随意忽视。
高原职业健康风险及防控措施1.引言高原职业健康风险及防控措施1. 引言1.1 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高原地区的职业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原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存在一系列的职业健康风险。
这些风险与低氧胁迫、极端温度、放射性物质、气象灾害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原地区的劳动者更容易患有肺病、贫血、心血管疾病等职业病。
为了保障高原地区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有必要全面了解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原职业健康风险及防控措施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文章将介绍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其次,分析高原地区职业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高海拔、缺氧、低温、紫外线辐射、气象灾害等因素。
接着,为了减少高原地区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文章将提出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如劳动者健康监测、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劳动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最后,文章将对高原职业健康风险及防控措施做出总结,并展望未来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高原地区的相关岗位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本文也将为学术界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原职业健康风险防控工作的持续进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概述,包括该概念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研究现状。
接着,将详细探讨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高原疾病、氧气稀薄等。
在论述完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背景和影响因素后,将进一步提出针对这些风险的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将包括工作环境改善、健康教育与培训、个人防护装备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通过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对高原职业健康风险的防控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整体上,本文将从概述、影响因素、防控措施和总结等几个方面展开,以全面系统地介绍高原职业健康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西藏工作注意事项一、西藏工作概述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在西藏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二、文化与宗教1. 尊重当地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得侮辱或攻击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
2. 在进入寺庙或其他宗教场所时,需要脱鞋并遵守当地规定。
3. 不得在寺庙内拍照或录像,并禁止闯入僧侣的生活区域。
4. 在与当地人交流时,需要避免使用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并尽量避免触及敏感话题。
三、气候与高原反应1. 西藏气候寒冷干燥,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并随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2. 在高原上工作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建议提前进行适应训练并备好相应药物。
3.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在出现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四、安全与卫生1. 在西藏旅行或工作时,需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当地交通规则。
2. 在野外工作或旅行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3. 饮食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尽量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并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4. 在野外露营时,要保持环境卫生,并注意野生动物和植物。
五、语言与沟通1. 西藏地区有多种语言和方言,建议提前了解当地语言并学习基本的日常用语。
2. 在与当地人沟通时,需要注意表达方式和礼仪,并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习俗。
3. 如果需要进行翻译或口译工作,建议找专业人士进行服务,并了解相关收费标准。
六、政策与法律1. 在西藏工作或旅行期间,需要遵守中国法律和当地政策法规。
2. 不得进行任何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并尊重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3. 在涉及到敏感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并妥善保密。
七、人文与社会1. 西藏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需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民族。
2. 在与当地人交流时,需要注意礼仪和待人接物,尽量避免冲突和误解。
3. 在进行社会调研或采访时,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并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权益。
八、总结在西藏工作或旅行期间,需要注意尊重当地文化和宗教信仰、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交通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手册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手册目录一、体检二、应急及自救物资储备三、进入高原作业前的个人准备四、进入高原途中的注意事项五、到达高原后的注意事项六、高原区作业要求七、高原反应特点八、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与救治一、体检在选择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的员工时,必须进行健康体检。
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癫痫、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肝、脾、肾、内分泌等疾病、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人员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工作。
二、应急及自救物资储备1、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的车辆小车(五座或皮卡)必须配备5吨以上千斤顶2个、加五板(1.2-1.5米长)不少于10块、千斤顶垫木若干、铁锹(2把)、塑料编织袋50条。
大车必须配备8吨以上千斤顶2个、加五板(2.5-3米长)不少于10块、千斤顶垫木若干、铁锹(2把)、塑料编织袋(50条,并根据损耗及时补充)。
2、通讯工具两车为一作业组,配备1部卫星电话,两车配备超短波车载对讲机。
项目驻地配备1部卫星电话。
三、进入高原作业前的个人准备在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之前,员工应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做好心理准备,掌握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等信息,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和药品。
四、进入高原途中的注意事项员工在进入高海拔地区的途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饮水,避免饱食和饥饿,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剧烈运动。
五、到达高原后的注意事项员工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应注意以下事项:适应高海拔环境,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饮水,避免饱食和饥饿,避免饮酒和吸烟。
六、高原区作业要求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员工应注意以下要求: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饮水,避免饱食和饥饿,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剧烈运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
七、高原反应特点高海拔地区的员工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失眠、乏力等症状。
员工应了解高原反应的特点,及时采取措施。
八、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与救治员工应了解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和救治措施,包括适当的休息、饮食、药物治疗等。
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本标段位于海拔为3700~4000m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自然条件恶劣,低气压、缺氧、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照射等,对施工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劳动能力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本标段为鼠疫等传染病的自然疫源区。
因此,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极为重要,只有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承包人将依据自治区、发包人相关规定的要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善的组织形式,严密的保障措施,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有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和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和要求。
针对高原地区缺氧、低温、沿线为疫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高原病、职业病发生,防止传染病、地方病发生及流行,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领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贯彻执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1.3.1.机构组成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领导小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见图。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框图根据发包人要求,施工现场设立医疗室及配备相关医疗设备,配备有医疗急救经验的医生,满足日常医疗及急救服务。
与距工地较近的医院签署友好协作联劳合作协议书,以便及时提供医疗和急救服务,为职工就医和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1.3.2.主要职责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图(1)建立健全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投入和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项目的劳动卫生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制定项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高原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高原作业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的工作,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一般要求1. 所有高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况。
2. 高原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的高原适应训练,并在具备高原适应能力后方可上岗。
3. 高原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身体状况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4. 高原作业人员应参加相关安全培训,熟悉高原环境特点和应急处理方法。
5. 高原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寒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保养。
6. 高原作业人员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遵循上级指导,如遇恶劣天气应立即撤离。
7. 高原作业人员在高原作业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饮食卫生。
8. 高原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三、作业安全措施1. 安全风险评估在进行高原作业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危险点和风险防控措施。
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并进行安全会议,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责任分工。
2. 高原作业装备(1)高山靴:作业人员应佩戴专业的高山靴,确保足部的保暖和防滑。
(2)防寒衣物:根据当地气候和季节变化,选用合适的防寒衣物保暖。
(3)防寒帽: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寒帽,以保护头部免受寒冷风侵袭。
(4)手套:选用具有防寒、防滑和灵活性的手套,提供保护和操作的便利。
(5)防护眼镜: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高原紫外线的伤害。
(6)呼吸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或口罩,预防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侵害。
(7)救生绳索:作业人员应备有救生绳索等救援装备,以备突发情况时使用。
3. 作业现场安全(1)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设立临时警戒线,确保人员安全。
(2)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防止滑倒和其他伤害事故的发生。
(3)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安全操作,禁止违章指令和随意改变操作方法。
高海拔环境下的劳动保护措施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劳动保护措施高海拔地区的劳动环境与一般环境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氧气含量、辐射等因素都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从事劳动工作的劳动者需要特别注意劳动保护措施的实施,以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高海拔环境下常见的劳动保护措施。
一、氧气供应由于海拔升高,氧气含量逐渐减少,导致劳动者在高海拔环境下容易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从而影响他们身体状况和工作效率。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从事劳动工作的劳动者需要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足够的氧气瓶或者使用高海拔环境下适用的氧气供应设备,确保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取到所需氧气。
2. 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培训劳动者正确使用氧气设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防护装备与工具高海拔环境中,劳动者可能会面临极端寒冷、激烈紫外线辐射等各种天气和气候条件的挑战。
为了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需要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与工具。
可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合高海拔环境的保暖衣物、手套、帽子等,保证劳动者在恶劣天气下保持身体温暖。
2. 配备防风、防雨、防雪的工作服和鞋子,确保劳动者在恶劣天气下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3. 提供防护眼镜、面具、呼吸器等,以防止劳动者直接接触到有害气体、灰尘或者颗粒物。
三、体检和心理疏导高海拔环境下的劳动工作对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理疏导。
具体措施如下:1.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心肺功能、血压、血液成分等方面的检测,检查劳动者是否出现高原反应症状。
2. 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他们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3. 对于易患高原反应的劳动者,应采取措施进行个别化的劳动安排和照顾,避免产生过度劳累或者紧张情绪。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的建造施工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温和候条件,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
一、氧气供应1.1 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氧气供应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为工人提供充足的氧气,以防止缺氧导致的身体不适和意外事故。
1.2 施工现场应设立氧气供应站,供工人在需要时随时获取氧气。
供应站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检查氧气供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维修和更换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1.3 工人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工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减少高原环境对其身体的影响。
二、防寒保暖2.1 高原地区气温低,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寒保暖装备,包括保暖服、手套、帽子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人在寒冷环境下受到低温的侵害。
2.2 施工现场应设立歇息区域,供工人在工作间隙歇息。
歇息区域应配备取暖设备,以提供温暖的环境给工人歇息和恢复体力。
2.3 工人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温调节。
避免长期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及时调整穿着,保持身体温暖。
三、防晒措施3.1 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强烈,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晒用品,包括防晒霜、太阳镜、帽子等。
这些用品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人在高原环境下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3.2 施工现场应设立遮阳棚或者搭建遮阳设施,以提供阴凉的工作环境给工人。
遮阳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遮阳效果,避免工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
3.3 工人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涂抹防晒霜,避免暴晒导致皮肤烧伤。
同时,应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户外作业,以减少紫外线的暴露。
四、防滑措施4.1 高原地区的道路和施工场地容易浮现结冰和积雪,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例如,在施工道路上铺设防滑材料,增加磨擦力,减少滑倒的风险。
编号:SM-ZD-57563高原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高原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作业人员应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防紫外线,预防呼吸道感染、冻伤、雪盲等。
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使用玻璃或塑料护目镜、风镜,尽量穿长裤长袖衣服。
3、作业人员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劳动强度。
初入高原的作业人员在适应期内应当降低劳动强度,并视适应情况逐步调整劳动量。
4、进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凡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疾病、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高原作业禁忌症的人员均不宜进入高原作业。
5、高原进行焊接等产生紫外线危害的作业时,应加强劳动者的个人防护,严格按要求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劳动防护用品,条件允许的,可采用玻璃或者半透明塑料进行区域覆盖。
6、高原低温环境下,应尽量避免冷水作业和使用振动工具。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本标段位于海拔为3700~4000m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自然条件恶劣,低气压、缺氧、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照射等,对施工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劳动能力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本标段为鼠疫等传染病的自然疫源区。
因此,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极为重要,只有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承包人将依据自治区、发包人相关规定的要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善的组织形式,严密的保障措施,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有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和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和要求。
针对高原地区缺氧、低温、沿线为疫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高原病、职业病发生,防止传染病、地方病发生及流行,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领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贯彻执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1.3.1.机构组成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领导小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见图。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框图根据发包人要求,施工现场设立医疗室及配备相关医疗设备,配备有医疗急救经验的医生,满足日常医疗及急救服务。
与距工地较近的医院签署友好协作联劳合作协议书,以便及时提供医疗和急救服务,为职工就医和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1.3.2.主要职责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图(1)建立健全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投入和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项目的劳动卫生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制定项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高原地区员工职业健康劳动保护注意事项
一、初到高原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 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
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力,而要立刻卧床休息。
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人们常常用唾吸氧来缓解除胸闷不适。
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
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4)到高原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
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
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
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身体负荷不宜过重。
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
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
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二、高山气候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保暖问题就很重要。
秋季应带毛衣裤、棉衣,冬季应穿皮大衣、毛皮靴等,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三、初入高原者应多食米食。
尤其是加糖的甜粥可抑制恶心、呕吐,供给酸性饮料可利于纠正碱中毒、补充能量和水分。
因气候干燥,肌体对水分的需求十分迫切,可常饮些茶水或原汁饮料。
每次可饮1-2口,多饮几次。
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瘦肉、巧克力糖等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高热能的食物。
四、高原太阳直射,紫外线非常强烈,对视神经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初入高原者还应准备防风沙和日光的墨镜,也可防“雪盲”。
五、罹患高原适应不全者,睡眠应采用半卧位,以减少右心的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
若觉心肺不适量好先吸氧,预备氧气袋在身边,高山反应夜间加重。
可预备些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的药,还可准备一些安眠、止疼、晕车等类药,最好是中药。
六、其他健康事项
(一)注意保暖,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
一般海拔每升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
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
另外,保持身体的干燥也很重要。
(二)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
甘孜有很多冰雪环境,冰雪地及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数小时,即可造成雪肓。
所以,在雪天或雪线及以上地区活动时一定要带雪镜,或者至少是可以滤过紫外线的好的墨镜。
(三)甘孜很多地方尘土大,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
要戴的话,不妨考虑使用用完即弃型的镜片。
(四)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造成部分游客易流鼻血和嘴唇干裂。
所以要带上防晒霜、润肤露和润唇膏。
(五)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解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
(六)建议大家考虑带着以下药品:红景天、西洋参含片、必理痛、牛黄解毒片、感冒灵、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维生素C、胃药、纱布、眼药水及消炎药。
(七)建议准备大小各一个小型药盒,大的放在背囊里,小的随身带。
(八)小心中暑,高原的阳光是很可怕的,尤其在夏天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的时候。
因此高原户外旅行活动一定要备有清凉油、人丹之类的等,而且要多喝水。
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湿润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使得患者的体温降低。
患者清醒时,应补充水分。
七、冻伤的预防:
风雪天外出戴上手套、防寒帽,防寒帽最好是能护住耳朵的那种,否则应戴上耳朵套;保持脚部的温暧干燥,袜子湿了及时更换;风大时停止活动,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经常按摩揉搓易冻伤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稀薄,组织缺氧和血液循环不畅而更易导致冻伤,此时能吸氧补充则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