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第二章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1)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 0 =1.8m2)按式 2-30求设计冻结深度,即 d = 0 zs zw ze第二层土: d>0.5mm 占 40%<50%, d>0.25mm 占 55%>50%,为中砂, zs =1.30 查表 2-12 求 zw第一层土: 按表 2-10查粉土, 19%< =20%<22%,底面距地下水位 0.8m<1.5m ,冻胀 等级为Ⅲ级 冻胀类别为冻胀 zw =0.90第二层土:按表 2-10 查中砂,地下水位离标准冻结面距离为 0.2m<0.5m 冻胀等级为 Ⅳ级 冻胀类别为强冻胀 zw =0.85查表 2-13 求 ze城市人口为 30 万,按城市的近郊取值 ze =0.95(注意表格下面的注释) 按第一层土计算: d1 =1.8*1.2*0.90*0.95=1.85m按第二层土计算: d2 =1.8*1.3*0.85*0.95=1.89m 表明:冻结深度进入了第二层土内,故残留冻土层主要存在于第二层土。
可近似取冻深 最大的土层,即第二层土的冻深 1.89m 来作为场地冻深。
如果考虑两层土对冻深的影响,可通过折算来计算实际的场地冻深。
折算冻结深度: Z d ' =1.2 +(1.85 - 1.2)* 1.89 =1.864m1.85(3)求基础最小埋深按照正方形单独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 120kp a ,强冻胀、采暖条件,查表 2-14 得允许 残留冻土层厚度 h max =0.675m由式 2-31求得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9-0.675=1.215m 或者: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64-0.675=1.189m综合可取 d min =1.2m查表 2-11 求 zs第一层土: I p = L - P =8<10 且 d>0.075mm 占土重 10%<50% ,为粉土, zs =1.20(1)埋置深度 d=0.8m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条形基础宽度 b=2.5m 规范建议的地基承载力公式为 f a =M b b+ M d m d+M c c k基底以下一倍基础宽度范围内土体强度指标等效值:根据内摩擦角查表 2-16得M b =0.20 M d =1.81 M c =4.27m = 1 g=1.8*9.8=17.64 kN m 1 2 3则 f a =0.2*18.5*2.5+1.81*17.64*0.8+4.27*21.76=127.7 kPa2)埋置深度 d=2.4m ,持力层为 细砂,此时 b<3m 取 b=3m (注意只针对砂土)k =30°,查表 2-16得 M b =1.9 M d =5.59 M c =7.95则 f a =1.9*19*3+5.59*18.2*2.4+7.95*0=352.5 kPa第 45 题444 433 444 kPa由 k =25.3度查表 2-16得M b =0.995 M d =4.73 M c =6.74=20-9.8=10.2kN m 3 m = (18.5 9.8)*2 (19.6 9.8)*2 9.25 kN m 34则 f a =0.995*10.2*3+4.73*9.25*4+6.74*6.67=250.4 kPa注意: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的承载力不需再进行考虑深度和宽度的修正。
(1)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Z =1.8m(2)按式2-30求设计冻结深度,即d Z =0Z zs ψzw ψze ψ查表2-11求zs ψ第一层土:p I =L ω-P ω=8<10 且d>0.075mm 占土重10%<50% ,为粉土,zs ψ=1.20 第二层土:d>0.5mm 占40%<50%,d>0.25mm 占55%>50%,为中砂,zs ψ=1.30 查表2-12求zw ψ第一层土: 按表2-10查粉土,19%<ω=20%<22%,底面距地下水位0.8m<1.5m ,冻胀等级为Ⅲ级 冻胀类别为冻胀 zw ψ=0.90第二层土:按表2-10查中砂,地下水位离标准冻结面距离为0.2m<0.5m 冻胀等级为Ⅳ级 冻胀类别为强冻胀 zw ψ=0.85查表2-13求ze ψ城市人口为30万,按城市的近郊取值 ze ψ=0.95(注意表格下面的注释) 按第一层土计算:d1Z =1.8*1.2*0.90*0.95=1.85m按第二层土计算:d2Z =1.8*1.3*0.85*0.95=1.89m表明:冻结深度进入了第二层土内,故残留冻土层主要存在于第二层土。
可近似取冻深最大的土层,即第二层土的冻深1.89m 来作为场地冻深。
如果考虑两层土对冻深的影响,可通过折算来计算实际的场地冻深。
折算冻结深度:'d Z =1.2 +(1.85 - 1.2)*1.891.85=1.864m (3)求基础最小埋深按照正方形单独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120a kp ,强冻胀、采暖条件,查表2-14得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max h =0.675m由式2-31求得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min d =d Z -max h =1.89-0.675=1.215m或者:最小埋置深度min d ='d Z -max h =1.864-0.675=1.189m综合可取min d =1.2m 。
第二章建筑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建筑用的碳素钢,含碳量越高,钢材的()。
A、弹性越大、韧性越好B、硬度越大、强度越高C、韧性越好、塑性越差D、可焊性越好、塑性越差2、混凝土结构中选择水泥品种时,应注意水泥不同品种的优缺点。
下列各项中,属于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缺点的是()。
A、抗碳化能力差B、后期强度较小C、吸水性强D、干缩性小3、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少量(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
A、矿渣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波特兰水泥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4、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单位:MPa)不包括()。
A、62.5、62.5RB、42.5、42.5RC、52.5、52.5RD、32.5、32.5R5、()指在抗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抵抗破坏的能力。
A、塑性变形B、延伸变形C、颈缩变形D、冲击韧性6、下列不属于非烧结砖的是()。
A、炉渣砖B、粉煤灰砖C、普通黏土砖D、蒸压灰砂砖7、下列水泥中,抗渗性好、后期强度较大的水泥是()。
A、普通硅酸盐水泥B、火山灰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D、矿渣硅酸盐水泥8、某工业项目,其结构对碳化影响要求高,不能受碳化影响,因此不适合选用()。
A、普通硅酸盐水泥B、矿渣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D、火山灰硅酸盐水泥9、()硬化过程中,在空气中体积收缩,在水中体积略有增大。
A、普通水泥B、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水泥D、矿渣水泥10、木材显著的湿胀干缩性,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到()时,其尺寸不变。
A、纤维饱和点B、湿胀干缩变形转折点C、含水率与环境湿度相适应D、吸附水开始蒸发11、下列不属于烧结砖的为()。
A、烧结空心砖B、普通黏土砖C、烧结多孔砖D、蒸压灰砂砖12、木材的纤维饱和点一般为()%。
A、10~15B、15~20C、25~30D、25~3513、()是钢材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的转折点。
A、伸长率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D、屈服强度14、重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模拟考试题一、填空1、浅基础是指基础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宽度或小于-------深的基础工程。
2、钢筋混凝土基础适用于上部-----------,-------------,需要较大面积尺寸的情况。
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常用的有---------------------、------------------------空心管桩。
4、打入桩的施工程序包括:--------、-----------、----------、----------、-----------、----------、-----------------等。
5、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查包括--------------、------------及混凝土搅拌及灌注三个工序过程的质量检查。
6、三七灰土垫层具有------------、----------------、------------等优点,一般适用于-----------------,基槽经常较为干燥状态的基础。
7、基槽底部如被雨水或地下水浸软时,还必须将浸软的土层挖去,或夯填厚-----------------左右的碎石,然后才可以进行垫层施工8、钢筋混凝土基础适用于--------------、----------------,需要较大底面尺寸的情况。
9、后浇带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宜---------------------、-------------------。
10、护筒起定位作用,所以埋设位置---------------,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二、选择1、混凝土保护层可采用()mm(有垫层时)或()mm(无垫层时)A,35;40 B;35;70 C,70,35 D,40,352、混凝土应分层捣实每层厚度不得超过()cm。
A,10 B。
20 C,30 D,403、套筒成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比同等条件的钻孔灌注桩提高()﹪~~()﹪~A,50,40 B,50,80 C,40,80 D,80,504、保证配制混凝土骨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控制石子的粒径在()mm以内。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保护环境,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操作,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内容。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规程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配备符合资质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整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第一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了解地质和地形情况,确定施工方案。
第二条施工单位应制定基坑开挖方案,包括基坑开挖的方式、深度、支护措施等内容。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地基情况确定地基处理方式,包括挖土加固、灌注桩加固、搅拌桩等内容。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制定基础施工方案,包括基础类型、尺寸、混凝土强度等内容。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确定施工周期和计划,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向相关部门报备施工计划和方案,取得相关许可。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确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
第三章施工操作一、基坑开挖1. 施工前应清理基坑周围的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清洁。
2. 根据基坑开挖方案确定开挖顺序和深度,合理布置施工顺序。
3.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土质和地质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开挖方案。
4. 开挖过程中应配备足够的作业人员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习题一、判断题:1、主要靠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承受上部荷载的桩属于摩擦型桩。
()2、主要靠桩端达到坚硬土体以承受上部荷载的桩属于端承型桩。
()3、预制桩采用叠浇制作时,重叠层数不应超过四层。
()4、预制桩沉桩速率越快,场地土体隆起量也越大。
()5、锤击预制桩,对于摩擦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原则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为参考。
()6、锤击预制桩,对于端承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原则控以贯入度为主,桩端标高为参考。
()7、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施打。
()8、预制桩锤击施工中,当桩头高出地面,则宜采用往后退打。
()9、预制桩施工时,当一侧毗邻建筑物,则打桩顺序宜由毗邻建筑物一侧向另一方向施打。
()10、静压沉桩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中施工。
()11、锤垫在预制桩锤击中主要是起均匀传递应力作用。
()12、锤击预制桩时,锤重越大、落距越高,对沉桩效果越明显。
()13、预制桩采用锤击法施工时,宜选择重锤低击。
()14、柴油锤适用于松软土层中预制桩锤击施工。
()15、振动锤在砂土中打桩最有效。
()16、预制桩的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时可接桩。
()17、预应力砼管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
()18、浆锚法用于接桩时,不适合用于坚硬土层中。
()19、预制桩采用焊接法接桩时,应由两个人对角同时对称施焊。
()20、对土体有挤密作用的沉管灌注桩,若一个承台下桩数在五根以上,施工时宜先施工承台外围桩,后施工承台中间桩。
()21、泥浆护壁灌注桩成桩顺序可不考虑挤土的影响。
()22、正循环回转钻孔泥浆的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
()23、反循环回转钻孔泥浆的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
()24、冲击钻成孔法适用于风化岩层施工。
()25、沉管灌注桩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砼初凝之前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1、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承受的桩是。
A、端承摩擦桩B、摩擦桩C、摩擦端承桩D、端承桩2、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的桩是。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二五规范教材 基础工程 周景星 李广信 虞石民 王洪瑾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解答2-42【解】1) 埋深为0.8米时候=++=k c m d b a c M d M b M f γγ0.80*18.9*2.5+3.97*18*0.8+20*6.45=224kPa2)埋深为2.4米时候:=++=k c m d b a c M d M b M f γγ 1.90*19.4*2.5+5.59*(18*0.8+18.9*1.6)=342kPa2-44已知Fk=188kN/m , d=1.0m ,b=1.2m ,检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地质情况如下表粉土承载力修正系数,为0、1.5)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180+1.5*(17.7*0.8+9.4*0.2)*(1-0.5)=192kPaAG F p kk k +==188/1.2+20*1.0-10*0.2=157+20-2=175kPa (比fa 只打了3.6%<5%,可以)p0=197-(17.7*0.8+9.4*0.2)=175-16=159kPa Es1/Es2=15/5=3,z/b=1.8/1.2>0.5,扩散角为23度θσσtan 2)(z b p b cd k z +-==1.2*159/(1.2+2*1.8tan23)=70kPaσc=17.7*0.8+9.4*2=33kPa平均重度为33/2.8=11.8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为0,1)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90+1*11.8*(2.8-0.5)=117kPa>70+33=103kPa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2-45已知b*c=0.6*0.6 ,Fk=1000kN ,Hk=60kN ,Mk=180kNm , Pk=80kN ,e=0.45m , 标准冻深z0=1.6m ,设计刚性基础 【解】已知地质资料如下:地下水上,γ=19.2地下水下:γsat=20.0,φk=200,ck=12kPa ,Gs=2.70,粉质粘土, ω=26%,ωp=18%,ωL=30%1) 基础类型:素混凝土基础C15 2) 基础埋置深度确定: 冻胀影响因素的考虑:土为粘性土ψzs=1.00地下水位距离冻胀线的距离为0.4米,ωp+9 >ω=26%>ωp+5,冻胀等级为Ⅳ,为强冻胀, 冻胀性影响系数:ψzw=0.85 镇内,环境影响系数:ψze=1.00 Zd=1.6*1*0.85*1=1.36最小埋深dmin=1.36-h Max =1.36-.36=1.0 实际取埋深d=1.2m ,满足冻胀的要求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照规范预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初步按照b=2m 估计 由φk=200,得到Mb=0.51,Mc=5.66,Md=3.06=++=k c m d b a c M d M b M f γγ0.51*19.2*2+3.06*17.7*1.2+5.66*12=18.1+65+67.9=158kPa4) 基础底面面积选择: 铅垂荷载:Fk+Pk=1080kN弯矩Mk=180+60*1.2+80*0.45=288kNm 基础地面面积ww G a kh d f F A γγ+--≥)4.11.1(=(1.1-1.4)*1080/(158-20*1.2)=8.87-11.26方形柱,基础单向偏心,拟采用L=1.5b 按照上面数字,估计b=2.5-2.8 取b*L=2.6*4.0,A=10.4实际承载力=158+.51*19.2*.6=164kPa 5) 承载力验算 kPa197164*2.12.1170)0.4/217.0*61(4.101330,7.06/4217.04.10*2.1*201080288max ==<=+===+=+=fa kPa p G F Me k kk k小偏心承载力满足要求6)基础高度方形尺寸确定:(4-0.6)/2=1.7,长边方形需要基础高度1.7米,短边每边增加量为:(2.6-0.6)/2=1.0所以考虑设置4个台阶,其中三个台阶为400,最下面台阶为500高,长边方形缩进分别为500,3*400;短边方形收进分别,2*300,2*200说明:基础埋深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加幅度大过荷载幅度,故承载力得到保证,不重新验算2-46【解】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不变,采用1.2米,基础底面尺寸不变2.6*4.0 混凝土采用C20,ft=1.1kN/mm2=1100kN/m2, 前面步骤同上面,但是从第七步开始不同 7)基础设计 ● 荷载组合:F=1080*1.35=1458kN ,M=288*1.35=389kNm ● 基底净压力计算kPakPa p F M e j 84196140*60.0140*40.1)0.4/267.0*61(4.1014586/0.4267.01458389minmax j ==±====,小偏心●基础抗冲切检算初步选择基础高度h=600,h0=550mm17001100600226000=+=+>=h b b c6325.055.*)55.6.0()(7875.2)55.03.03.1(6.2*55.3.02)22(b )22(00222001=+=+==-----=-----=h h b A h b b h a l A c c c )(冲切力为=p jmax *A1=196*2.2785=447kN抗冲切能力为=0.7*1100*0.6325=487kN ,满足要求● 柱边弯矩计算kN 1488419686.0484)(2511)6.04(*]6.2*)148196()6.6.2*2)(148196[(481)]()()2)([(481min max min 1221max 1max 1=-++=-++==--+++=--+++=)(j j c j j c j j c j j p p la l p p kNm a lb p p b b p p MkNma lb b p Mc c j 3.107)6.04()6.06.2(*140*241)2()(241222=+-=+-=●配筋省略。
第二章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B?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C?A 沉降量B 沉降差C 局部倾斜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A?A 基底净反力B 基底总压力C 基底附加压力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C?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B 一种施工措施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5、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A?A 框架结构B 排架结构C 筒体结构6、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B?A 平均沉降B 沉降差C局部倾斜7、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C?A 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B?A 筏板基础B 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9、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C?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10、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BA 建筑措施B 结构措施C 施工措施11、刚性基础通常是指CA 箱形基础B 钢筋混凝土基础C 无筋扩展基础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A?A 刚性基础B 柔性基础C 轻型基础1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C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B 伸缩缝不能填实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14、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B?A 基底的总压力B 基底的附加压力C 基底的自重压力15、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C?A 局部弯曲B 整体弯曲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16、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B。
2-8 某桥墩为混凝土实体墩刚性扩大基础,控制设计的荷载组合为:支座反力840kN 及930kN ;桥墩及基础自重5480kN ;设计水位以下墩身及基础浮力1200kN ;制动力84kN ;墩帽与墩身风力分别为2.1kN 和16.8kN 。
结构尺寸及地质、水文资料见图2-45(基底宽3.1m ,长9.9m )。
要求验算:
①地基承载力;②基底合力偏心距;③基础稳定性。
2-9有一桥墩墩底为矩形2m×8m ,刚性扩大基础(20号混凝土)顶面设在河床下1m ,作用于基础顶面荷载(组合II ):轴心垂直力N =5200kN ,弯矩M =840kN.m ,水平力H =96kN 。
地基土为一般粘性土,第一层厚2m (自河床算起)
,8.0,9.0,0kN/m .193===L I e γ第二层厚5m ,35.0,45.0,KN/m 5.193===L I e γ低水位在河床下m 1(第二层下为泥质页岩),请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及尺寸,并经过验算说明其合理性。
解题提示:
1、 题目中各作用力均看做是标准值。
2、 计算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荷载效应按短期效应组合。
具体可参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1.05及1.08条款、以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GD60-2004)中 4.17条款 3 仔细研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GD60-2004)相关章节的内容。
第二章《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方式宜采用( A )。
A.重锤低击B.重锤高击C.轻锤高击D.轻锤低击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D )时,才可以进行打桩作业。
A.50%B.70%C.90%D.100%3.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主筋的连接宜采用( A )。
A.对焊B.电弧焊C.电阻点焊D.埋弧压力焊4. 当桩距小大于4倍桩径时,打桩宜采用( C )。
A.自中间向四周打B.自两边向中央打C.由一侧向另一侧打D.自中间向两侧打5.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通常采用的机械是(C )A.回转钻机B.浅水钻机C.搅拌桩机D.四杆钻机6.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工艺流程选择的依据是(D )A.水泥掺入比B.砂土的多掺,粘土少掺C.土质D.A+C7. 下列( A )不是泥浆护壁灌注桩成孔方法作用。
A.挖孔B.钻孔C.冲孔D.抓孔8. 对局部存在较厚软土的地基,一般可采用(D)A.灰土换填 B . 重锤夯实 C .堆载预压 D . 钻孔灌注桩9. 换土垫层法中,(C)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A砂垫层B砂石垫层C灰土垫层D卵石垫层10.在夯实地基法中,(B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11.( A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12.(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灰土挤密桩法D砂石桩13.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C )时,方准上人施工D2.0N/mm214.筏型基础及箱型基础施工前,如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线至基坑以下不少于( C ),以保证在无水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A.200mmB.300mmC.500mm D1000mm15.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A )A.7dB.14dC.21dD.28d16.当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C )时,应进行基坑回填A.10% B20% C.30% D.50%17..当采用机械开挖箱型基础土方时,应在基坑底面标高以上保留(A)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底A.200~400mmB.1000~300mm C300~500mm D500~1000mm18.箱形基础的底版、内外墙和顶板宜连续浇筑完毕。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1.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区别?浅基础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基础的方法,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也较简单;深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基础侧面土体的影响。
2.何谓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有什么特点?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基础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断面不会出现裂缝,基础内部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的特点是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只要地基强度能满足要求,他是桥梁和涵洞等结构物首先考虑的基础形式。
3.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哪些因素?基础埋深对地基承载力,沉降有什么影响?1地基的地质条件,2河流的冲刷深度,3当地的冻结深度,4上部结构形式,5当地的地形条件,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基础如果埋置在强度比较差的持力层上,使得地基承载力不够,直接导致地基土层下沉,沉降量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何谓刚性角,它与什么因素有关?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联线间的最大夹角称为刚性角。
它与基础圬工的材料强度有关。
5刚性扩大基础为什么要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目的是尽可能使基底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以免基底两侧应力相差过大,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墩台发生倾斜,影响正常使用。
6地基(基础)沉降计算包括哪些步骤?在什么情况下应验算桥梁基础的沉降?(1)确定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2)确定分层厚度;(3)确定各层土的压缩模量;(4)求基础地面处的附加压应力;(5)计算地基沉降;(6)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1)修建在地质情况复杂、地层分布不均或强度较小的软黏土地基及湿陷性黄土上的基础;(2)修建在非岩石地基上的拱桥、连续梁桥等超静定结构的基础;(3)当相邻基础下地基土强度有显著不同货相邻跨度相差悬殊二必须考虑其沉降差时;(4)对于跨线桥、跨线渡槽要保证桥或槽下净空高度时。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无需采用桩基础:( B )A.高大建筑物,深部土层软弱B.普通低层住宅C.上部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D.变形和稳定要求严格的特殊建筑物2.按桩的受力情况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按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B.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承受C.端承桩的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D.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3.预制桩制作时,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必须载下层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A )方可进行:A.30%B.50%C.70%D.100%4.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B )方可起吊,达到()方可运输和打桩:()A.70%,90%B.70%,100%C.90%,90%D.90%,100%5.用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应力要求:( D )A.轻锤重击B.轻锤轻击C.重锤重击D.重锤轻击6.大面积高密度打桩不易采用的打桩顺序是:(A)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B.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C.自中间向四周进行D.分区域进行7.关于打桩质量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B.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C.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参考D.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静力压桩是利用无振动、无噪音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主要用于软弱土层和邻近怕振动的建筑物(构筑物)。
B.振动法在砂土中施工效率较高。
C.水冲法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有时对于特别长的预制桩,单靠锤击有一定困难时,亦可采用水冲法辅助之。
D.打桩时,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井点降水。
9.下列关于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B.灌注桩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
2-8 某桥墩为混凝土实体墩刚性扩大基础,控制设计的荷载组合为:支座反力840kN 及930kN ;桥墩及基础自重5480kN ;设计水位以下墩身及基础浮力1200kN ;制动力84kN ;墩帽与墩身风力分别为2.1kN 和16.8kN 。
结构尺寸及地质、水文资料见图2-45(基底宽3.1m ,长9.9m )。
要求验算:
①地基承载力;②基底合力偏心距;③基础稳定性。
2-9有一桥墩墩底为矩形2m×8m ,刚性扩大基础(20号混凝土)顶面设在河床下1m ,作用于基础顶面荷载(组合II ):轴心垂直力N =5200kN ,弯矩M =840kN.m ,水平力H =96kN 。
地基土为一般粘性土,第一层厚2m (自河床算起)
,8.0,9.0,0kN/m .193===L I e γ第二层厚5m ,35.0,45.0,KN/m 5.193===L I e γ低水位在河床下m 1(第二层下为泥质页岩),请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及尺寸,并经过验算说明其合理性。
解题提示:
1、 题目中各作用力均看做是标准值。
2、 计算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荷载效应按短期效应组合。
具体可参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1.05及1.08条款、以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GD60-2004)中 4.17条款 3 仔细研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GD60-2004)相关章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