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nq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信念的稳定性是( )
【答案】C
A、绝对的
B、因人而异的
C、非绝对的
D、不确定的
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称为( )
【答案】C
A、幻想
B、空想
C、理想
D、信念
3.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 。
【答案】B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 )
【答案】D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5.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其他一切创新的( )
【答案】B
A、基础
B、保障
C、前提 D、根本条件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
【答案】B
A、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B、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C、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在国际主义旗帜下,援助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
7.()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它开宗明义的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答案】A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8.“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体现了()原则
【答案】D
A、讲求实效
B、尊重平等
C、宽容互助
D、真诚守信
9.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 )
【答案】A
A、封闭性和隐秘性
B、直接性
C、内部性
D、间接性
10.社会公德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答案】D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1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 )
【答案】A
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C、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D、既不关心社会和他人利益,也不想过多地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
12.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
【答案】B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13.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 )的过程
【答案】C
A、直线上升
B、斜线上升
C、曲折上升
D、徘徊停滞不前
14.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 )
【答案】D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调节功能
C、道德的经济功能
D、道德的社会作用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机关的是( )。
【答案】A
A、审判机关
B、人民政府
C、监察部
D、人民代表大会
16.关于法律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B、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法的最早的表现形式
C、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D、法律完全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不是出于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
17.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 )。
【答案】B
A、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
B、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
C、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
D、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监督
18.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属于社会主义法治核心内容的是( )。
【答案】B
A、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19.( )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A
A、道德的功能
B、道德的认识功能
C、道德的调节功能
D、道德的社会功能
20.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答案】A
A、马克思主义
B、唯物主义
C、批判与继承
D、社会主义
21.真正的爱国者是( D )
A.爱国情感强烈的人B、爱国思想深刻的人
C、具有爱国行为的人D.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
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C )
A.实事求是的精神B、勤劳勇敢精神C、自强不息精神D.艰苦奋斗精神
23.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 C )
A.隶属关系B.敌对关系C.依存关系D.兄弟关系
24.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D )
A.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 B、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马克思主义
25.增强国防观念,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剂”,因而也是新时期( C )
A.中华民族发展需要 B、维护世界和平的要求
C、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D.国家强大的标志
26.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 D )
A、情感的唯一产物B、意志的主要体现
C、通过认识的就可以形成的D、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27.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 C )
A、哲学 B、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D、逻辑学
28.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有( C )
A、科学的与人文的 B、理性的与情感的
C、科学的与非科学的D、宗教的与哲学的
29.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有精神生活,而理想信念是人精神生活的( B )
A、一部分 B、核心C、次要部分D、大部分
30.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崇高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A )
A、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B、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C、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高 D、马克思主义是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31.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A )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32.信念具有层次性,在下列信念中,相比较高层次的一种信念是( C )
A、追求爱情的信念 B、成为作家的信念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D、对金钱的崇拜和信仰
33.科学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是人的( A )
A、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B、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一致性的反映
C、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致性的反映
D、审美需要与道德需要一致性的反映
34.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 B )
A、本质体现B、集中体现C、统一体现D、必然体现
3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 B )
A、科学性B、与时俱进或实践性C、革命性D、崇高性
36.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
A.国家创办各种教育机构和文化设施,为公民提供受教育的途径
B.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C.遵守宪法和法律D.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37.杨某刚满16周岁时便进工厂当了工人,月收入9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赞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 )。B
A.无效民事行为B.有效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8.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是( )。C
A.道德规范 B.宗教规范 C.法律规范 D.纪律规范
39.下列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自然人满18周岁时获得民事权利能力。
B.自然人满16周岁时获得民事权利能力。
C.婴儿从出生时起,就有了民事权利能力。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无民事权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