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美丽的街景 信息窗
- 格式:docx
- 大小:21.10 KB
- 文档页数:2
三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1)1.口算10×10= 20×50= 40×80= 20×20=10×50= 20×7= 12×4= 90×80=2.包装一个小礼盒需要30厘米长的彩带。
现在有30个这样的小礼盒,准备10米长的彩带够吗?3.(1)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计算器,每台30元。
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2)商店按每台40元的价格零售。
这些计算器全部卖完,商店能赚多少钱?参考答案:1.10×10=100 20×50=1000 40×80=3200 20×20=400 10×50=500 20×7=140 12×4=48 90×80=72002. 30×30=900(厘米) 10米=1000厘米 900厘米<1000厘米够了。
3.(1)80×30=2400(元)(2)40-30=10(元) 80×10=800(元)第十单元总复习,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六部分:万以内的加、减法,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集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但要注意在其他单元的复习时恰当渗透练习,了解和掌握其思想方法。
复习时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第1课时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教材第109页的相关内容。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4 多彩的街道夜景第4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11题,这是一道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2、完成12题,这道题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13题,让学生回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完成表格。
4、完成14题,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明白要想求出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这是混合运算的题目。
5、完成15题,引导学生自己读题自己解决,注意做题的准确性。
6、完成16题,是比较简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自己完成。
7、完成17题,是一道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先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教师的楼层数与楼梯层数的关系,然后解决。
8、完成“我学会了吗”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小组和班内进行交流并进行集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
9、作业:课后反思:后记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4 多彩的街道夜景第3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第3题,让学生自己读题,明白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第4题,练习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计算填表。
3、完成第5题,是一道综合运用乘除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要想求出少年宫有多远,需要先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远,要想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远,需要借助第1小题的答案和9分钟来解决。
4、完成第6题,让学生自己看表格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8题,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6、完成第9题,让学生自己看题自己做,提高学生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7、完成第10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图来找到解题需要的条件,然后自己解决问题,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8、作业:课后反思: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4 多彩的街道夜景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2、复习巩固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挂图,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课: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这条街上同样的广告灯有29个,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
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2、48根灯条,每根灯条上有71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灯泡?3、5棵圣诞树用了75米彩线,用400米彩线装饰剩下的25棵圣诞树,够吗?4、甲种车限乘25人,乙种车限乘8人。
租4辆甲种车正好,如果租乙种车,需要几辆?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总结。
解决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出要求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先求29个广告灯1天的租金是多少,列出算式。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解决第三个问题:先求出一棵圣诞树用了多少米彩线,然后求出25棵圣诞树需要多少米彩线,最后与400米比较。
解决第四个问题:先求出4辆甲种车可以做多少人,然后在求出同样的人数租用乙种车需要几辆车?三、课堂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1,教师看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口算能力,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完成自主练习2,先用竖式计算,然后连线。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
课后反思: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4 多彩的街道夜景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2、复习巩固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挂图,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课: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这条街上同样的广告灯有29个,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
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2、48根灯条,每根灯条上有71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灯泡?3、5棵圣诞树用了75米彩线,用400米彩线装饰剩下的25棵圣诞树,够吗?4、甲种车限乘25人,乙种车限乘8人。
租4辆甲种车正好,如果租乙种车,需要几辆?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总结。
解决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出要求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先求29个广告灯1天的租金是多少,列出算式。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解决第三个问题:先求出一棵圣诞树用了多少米彩线,然后求出25棵圣诞树需要多少米彩线,最后与400米比较。
解决第四个问题:先求出4辆甲种车可以做多少人,然后在求出同样的人数租用乙种车需要几辆车?三、课堂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1,教师看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口算能力,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完成自主练习2,先用竖式计算,然后连线。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
课后反思:后记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街上灯的数量。
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第3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xx?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
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
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
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
(二)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三)教学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24×20的积只要在24×2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24×2得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480。
2 4
× 2 0
4 8 0
三、巩固练习。
1、选择自主练习中的笔算题目,巩固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
3、估算: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