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茶男人如酒
- 格式:docx
- 大小:12.61 KB
- 文档页数:4
女人如茶,男人如酒
女人如茶
十岁的女人如茉莉花茶,花骨儿一朵,人性初露,散发出淡淡清香。
有提神功效,可安宁情绪及舒解愁闷。
味辛甘温,具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之能耐。
茉莉花茶香气扑鼻,闻一口就已经心旷神怡,启盖泯茶,香气更是沁入心脾,茉莉花茶具有提神醒脑,镇定,防龋齿,抗衰老,防辐射损伤等功效。
茉莉花茶的那股子清香,让人想起夏天美好的早晨,对改善人的心情是作用非凡。
令人自然神采飞扬。
二十岁的女人如玫瑰花茶,明眸皓齿、青春靓丽,浓郁的花香让人沉醉。
冲玫瑰花茶的水在八十到九十度之间,不太烫也不太冷,这是爱情的温度,这种温度叫一生一世。
冲开的玫瑰花香不浓不淡,这也应该是爱情的味道,这种味道应该叫风雨相随不离不弃。
在清晨端起加糖的玫瑰花茶,雾气正慢慢散去,太阳的光线隐隐约约,看着玫瑰花在水中慢慢地展开,让你在等我到达的过程和以后的日子温暖和感动。
在我最美丽的时候与我千年的梦相逢并相伴着慢慢老去。
那就是玫瑰花茶的心情,就绽在我们相向而来的空气中。
三十岁的女人如碧螺春茶,去除了淡淡的青涩,成熟显露高贵,一缕幽香天涯闻遍,碧螺春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
碧螺春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俗名“吓煞人香”。
康熙南巡途经苏州,品尝后盛赞茶香味醇,赐名为“碧螺春”。
因茶产于太湖东洞庭山的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碧螺春茶的制茶工艺也十分考究,全靠茶工双手反复揉、搓、团、炒、上好的碧螺春叶条紧密、
卷曲似螺,鲜嫩整齐、刚到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
初展的嫩叶,犹如雀儿的舌头,故也称为“雀舌”。
四十随的女人如西湖龙井茶,优雅得体令人亲切,袅袅升起沁人心脾的茶香。
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
西湖龙井名茶,茶,早已名扬天下。
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
人人都能体会到龙井茶独特品质。
常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五十岁的女人如乌龙茶,经历岁月磨炼世间沧桑,真情自然涌出,茶香绕眉。
乌龙的香高味浓,乌龙茶有抗疲劳作用,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曾写到“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那么上清矣…”。
祛除身心疲劳体内心火.饮茶降心火,抗疲劳,壮精神不仅能够提神,还可医病。
用开水冲泡,喝到嘴里,不仅香醇,而且顿觉口舌生津,烦躁尽消,用此叶泡水,却变得又苦又涩。
为何味道不一样,让人悟出了道来。
六十岁的女人如铁观音茶,悠然保持着宁静,滋味浓厚,茶韵余香。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上上之品,相比于几年前绿茶、红茶的大行其道,现今乌龙茶火爆正当时。
乌龙茶是可降压、溶脂的保健功能,格外受到推崇。
均匀油润,绿叶上要有一丝红色嫩边,泡出的茶色金黄清澈,品一口醇厚滑爽。
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
泡饮茶汤醇厚甘鲜,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七十岁的女人如普洱茶,收日月精华,睿智剔透,茶香虽淡却令人回味无穷。
滑,是普洱茶汤入口后一种湿润柔和的感觉,似丝绸般顺滑;厚,是普洱茶在口腔中的茶味饱满感;润,“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普洱茶愈岁经年,本身确实是一段久远的历史文化。
面对小叶品种茶的淡薄、各类绿茶的富丽外装,人们对以新为贵的茶品开始感到厌倦。
而普洱茶就像一个质感的人,乍看或许没有什么印象,但却越品越有趣,越品越有层次感。
这时取得的不仅是感官的知足,还有精神文化的交流。
普洱茶独树一帜的沉香甘醇,及其养胃、消脂减肥的健康保健作用。
普洱茶性温香,普洱茶的醇厚甘滑,陈韵悠长。
忙里偷闲,静心品茗的时候,能品到一份怡然自得的好心情。
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滋味和香气,
每一种茶都有一份独特的感受。
每个人的品茶方法不一样,
每种茶的功能就不一样。
男人如酒
二十岁的男人如烈性白酒,洁白纯净可又血气方刚,来之如烈日盛暑,又似干柴烈火,温度灼人,去之如六月彩虹,艳丽多彩。
曰之为火酒。
三十岁的男人如啤酒,内心对世事有许多的忿懑,却依然平静,一旦有个出口,便喷薄而出,不管不顾地肆意宣泄,反刍的酒花刺人鼻膜。
曰之为气酒
四十岁的男人如黄酒,充满诱惑,不知不觉中,让你在有色的蛊惑中渐渐迷失而自浑然不觉。
曰之为色酒。
五十岁的男人如米酒,乳白中现出对世事的难得糊涂的浑浊,入口有让你感到酒的辣味,更多的是让你留恋的甘甜,跌入其中比黄酒更是醉人。
曰之为沼泽酒。
六十岁以后的男人如茅台,愈陈愈香,通达透彻,又让你不知其深浅。
曰之为狐狸酒。
男人如酒,时刻越久,越香醇。
四五十岁的男人,既不是成年笈第之年男人,任性冲动,心智不成熟;也不在花甲古稀之列,洞达世事,人情干练,平淡归一。
四五十岁的男人,有着炫彩的光环,自让人沉醉其中。
话说回来,人的成熟程度,私以为,与年龄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经历。
自有人俊才年少,却历经世事,沉思熟虑,故而年少老成,如此的人,自有另一种风味。
只是,年纪轻轻,却经历了他人几十年才经历过的情形,不免有走火入魔之嫌。
逍遥人一辈子唯有酒,不辞辛苦伴君行。
自此心静万事静,再无世事惹烦忧。